关于城市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城市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城市的文章1:穿过城市的河流

文/程向东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行旅中,身处熙来攘往的滚滚红尘,总会惦念前面繁喧的景致,总会在意手中或多或少的收获。其实,在他的心灵深处,最渴望的,也许不过是一块远离尘世喧嚣、澄澈明静的净土。

行走在一座叫张家港的江南小城,一条穿过城市的河流让我找到了这样的心灵憩园——小城河。横跨河流的小河坝桥、南门桥、长安路桥,还有水漾桥、烟霞桥,拱桥如新月,梁桥如玉带,配上两岸的湿地草坪、木廊甬道、雕塑盆景、飞瀑喷泉,富有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浓郁的诗意扑面而来,徜徉其间,让人恍然留连在现代版的宋词元曲里。

江南乡村、烟树远村、田畴稻浪,甚至扶风的弱柳、枯立的墨鸦,有了河流,一切就全活了起来,城市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水滋养的江南,纵横交错,宛如大地洁净皮肤下密布的血络,城市的容颜因之而变得水润妩媚了。

沿着石砌小道,走过花溪叠瀑、水岸小筑、起云台、烟霞桥、赏心台、夕照廊,默念着这些雅致的名字,想着河面上那些旧时的繁华喧闹,远去的咿咿呀呀的橹声,老了的船娘的吴歌,还有摇过宋元明清的早已抵达了时光彼岸的扁舟,看一抹蜿蜒穿城而过的水,点染了一幅墨迹未干的江南。

这是多么明净澄清的水呀,如明镜似碧玉,像一条缓缓流动的缎带,又像一个沉淀了的久远的梦。清亮的水流是城市的明眸吧,荡漾的眼波在人心底激起圈圈涟漪,让人生出一种美的舒展和悸动,真想把手伸进清澈的河水,洗去身上的尘杂……

那些浮在水面的片片圆得可人的水莲叶,新绿中透着油一般的光泽,点点红的白的莲花如星似钻,为一条河增添了几分秀色。水下历历可数的莲蔓,如女子修长的秀腿,直伸入河床深处。细蔓间,那些背腹闪着深黄浅红光泽的金鱼,悠悠地摇摆尾巴,三五成群地结伴嬉游。就这样看着,微风吹过,河中倒影便晃动起来,让我分不清水在城中,还是城在水中。

我喜欢坐在水岸边的长椅上,静静面对一河秋水,默默地看着喷泉前小孩子的玩耍,看着微风中树枝和水草的摇曳,草根水汽的清香让我迷醉,我的内心变得安宁而沉静,思绪像云彩在河水里的倒影,缓缓地游走。

我一直梦想居住在有水穿过的城市,河流会让我匆忙的脚步变得轻缓,短视的目光变得深远。在我们内心深处,何尝不是有一条河流无声无息地奔走在时间的版图上呢?在现实人世中,躁动的心绪是否让这条河流时常汹涌泛滥,飘舞的尘埃是否时常沾污它澄明的本色?

夜晚,清风徐来,华灯初上,岸畔的彩灯和两岸高楼的霓虹灯交相辉印,光影和谐,像一曲萦绕在城市之上的抒情小夜曲,小城河呈现出与白天不一样的迷人风情。这时候的河岸栏杆边或是石砌桥头,也许最宜站着行吟的诗人或怀春的女子吧,比如从雨巷走来的戴望舒,打油纸伞的苏小小,写词的李清照,浣纱的西施,中国的才子佳人的情感似乎都寄托在一条河和一座桥的剪影里。事实上,在波光和灯光的映照下,那些倚在石栏边的中年人或是青年,脸面光亮而温和,我能想象他们此时必定回归到了内心,目光一定变得诗人般深沉而柔软。还有廊亭下、水岸边那些紧贴在一起的青年男女,我相信他们此时必定敞开了心扉,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更把自己的心交付给对方。河流是城市在夜晚的抒情场,让生硬坚冷的城市表现出温婉多情的一面。

行走在小城河,我看到“生态”、“自然”、“人文”,这些词汇在清清河水的映照下分外闪亮,是的,钢筋水泥、污水废气并不是城市的代名词,柔柳和风、蓝天碧水也不是农耕时代的专利品,它们和城市文明也能如此和谐共处。居住在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的城市,虽然不能像诗人海子那样喂马、劈柴,但在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庸常生活中,可以面朝碧波,心如静水,这就够了。

关于城市的文章2:故乡的竹

文/林汐烟

久居城市,常常怀念故乡的竹。那朗朗的风姿,那灵修而刚直的风格,还有那苍翠的绿意和竹叶吹出的袅袅清音,一直深刻在我的记忆里,时时提醒我远离权欲和名利。

故乡那里,山上山下,溪岸塘边,庭院内外,到处长着苍劲挺拔、郁郁葱葱的翠竹。一眼望过去,一树树,一丛丛,竹影重重叠叠,竹叶错落有致,风儿轻吹,摇曳出阵阵凉意,给人清新、幽美的感觉。记得我家后院就是一大片竹林,并成了我们的乐园。春天,茁壮的新竹拔地而起,高高地向上伸挺,一派箭破云雨的昂然气慨。偶尔,还能发现幼竹竹节处没有消退的白霜,衬托着稚嫩的新绿,不由你不感到一股强劲的活力。夏天,在炎炎的午后,走进那绿荫如盖的竹间小径,立时会感到一股沁人的快意,红尘荡尽,疲劳无踪,心中顿时成了清凉的世界。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小鸟飞入林间,飞溅出的啼鸣也是脆脆的,清清的。我总爱在清晨伫立于竹林下,看书,背书,任晶莹的露珠从竹叶尖上嘀嘀嗒嗒落在大地上,滋润着我年幼的心灵。到了秋冬季节,万木凋零,独有那竹子依然风度翩翩,苍翠欲滴,笑迎风霜雨雪,使你误认为眼前正是绿肥红瘦季节。每每放学归来,我和村中几个小伙伴,在林间捉迷藏、打仗儿,追逐、嬉戏,真是惬意之极。累了,我们就漫步在竹林间,沉思,遐想,细听门前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流打着欢快的漩涡,如痴如醉……如今认真地细想起来,在竹林下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却也失去了一个金色的年华。

那时的家乡很穷,人们终年难得吃上几顿鱼肉,竹笋自然是餐桌上的美味。冬春时节,挖来刚拱出土的嫩笋,剥掉皮,洗净后切成薄片,放入辣椒一炒,再加几个鸡蛋,香喷喷的。到了青黄不接的夏秋交接之际,干竹笋更成了农家一道主菜。我读初中时,由于学校离村子很远,只得读寄学,每当周末回家,母亲总要炒一碗竹笋加一罐咸菜让我带到学校,够我美美吃上一周。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了,母亲为了省钱没有带我去医院看病吃药,而是走进竹林,把竹节带白霜的嫩竹缓缓拉下,采下一把卷而未开的嫩叶,然后用刀背轻轻叩烂,放入凉了的白开水中,等到白开水变得葡萄酒般鲜红而晶莹碧透了,再加入少许白糖。我一喝,清清凉凉的,甘冽中带着淡香,不一会儿,烧退了,人变得活蹦乱跳起来。那竹叶汤的美味,直到现在,我敢说市面上无论哪种形形色色的饮料都无法胜过。

故乡的竹,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它全身都是宝,不但竹叶可入药,竹笋是美味,而且竹身可加工成农人劳作用的扁担、箩筐、竹架等工具和竹席、竹垫、竹椅、竹床、扫把之类的日常用品。哪怕是它枯萎了,死亡了,还能给人们做柴烧,落在地上做肥料。那时故乡不通公路,山路难走,长长的竹不好运出去,村里的竹匠把竹剖成竹片,打成捆挑出去再制成成品销售,或者直接背着毛竹外出卖钱。

竹又是一种绿化树,是大地上一道耐看的风景,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以坚韧不拨、能屈能伸的节气,不畏冰霜雨雪、不择土壤肥瘠的骨气,无花无果、朴实无华的正气,赢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钟爱,为一代代诗人作家所讴歌和赞美。至今,无论是回故乡还是外去旅游,我只要看到了竹林竹园,就会情不自禁地跑过去,在竹荫之下小憩片刻,听着轻风吹拂竹子飘动的声音,一种生命的激情便会涌上心头,令人不知不觉淡忘了名利争夺。不追求名利并不是要碌碌一生,而是要像我的父老乡亲们一样,终生保持朴实坚韧的品质,在坚实的土地上默默耕耘,让生命更加灿烂,更加有意义。

竹韵悠悠,叫我一言难尽,一生难忘。曾闻苏东坡发出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怀,其实像东坡先生这种铮铮傲骨、潇洒豪放的通才、大才,也只有竹才是他感悟生命的一种菩提。至于那位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其画出的竹却无一片糊涂叶,而是叶叶俊朗,枝枝豪迈,阵阵清风。可叹是,远离乡村的我,置身遍地铜臭的城市,只能徒生出许多的无奈和烦躁。这个时候,我便会渴望有一管袅袅的笛音,把我的灵魂引向故乡的竹林。

关于城市的文章3:在纠结中成长

文/小璃的世界

我爱这座城市,但我也想逃出这座城市。

中山,每个来到这里发展的人都给它给予很高的评价,没有北上广深那种快得令人窒息的节奏,有它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人。

小学开始到毕业工作几个月,这就是我待在这里的时间。时间长度算起来确实长得吓人,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一种想逃离这座城市的。想去另一个城市去闯一闯,去看一看,去呆一呆。

在毕业刚参加工作的一段时间,像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总是有着一股燃烧不尽的热情,并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规划,尽管从事的是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会尝试说服自己,只有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态如同艳阳,总是积极乐观,并且有着一股莫名其妙的正能量,觉得只要你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梦想,去沉淀,时间会给予你想要的一切。

但当我发现我是一个没办法一心两用的人,如果我做这份工作,我希望我所有的时间都是用在这上面,只要跟这份工作有关的所有细枝末节的东西我愿意花时间去研究,不喜欢夹杂其它的事情,但前提是这份工作是我在乎的,是在我的职业规划之内的,这样我就会有热情一直去做。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职业观不正确,当你一边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另一边又在为自己以后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断努力的时候,会很力不从心,会开始觉得这份工作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你又不能没有这份工作,当你还没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前连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还谈何梦想,谈何喜欢。

正是因为这种纠结,开始不知道如何去规划自己的每一天,如果你不想在所在行业有一个提升,只是抱着一种稳定的状态去工作,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行业的能力上,对工作不报任何的规划,是不是很浪费时间呢。会不会到头来变成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这种种的纠结一直纠缠了我好久,人是不是就在纠结中不断成长的呢?是不是自己太心急,是不是自己太贪心,不敢大胆放手去干。我也受不了自己每天就是在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去生活,向机器一样工作,完事后开始不知道要从哪里入手提升自己,要从哪些放卖弄提升自己,看着自己同学都在自己所选的工作上不断地提升自己,就无比羡慕,这种状态跟自己大学那几年完全不同,大学几年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每天都规划地很充实,至少一天下来,你是会觉得很有满足感的,但是现在,你会觉得很空虚,觉得碌碌无为。我甚至都不明白什么叫充实,什么叫浪费时间。

也许这就是一种成长吧,也许很多人都有我类似的想法。

既然无法去改变工作,那就清晰自己的目标吧。清楚大概要发展的方向,当能力支撑不起梦想的时候,那就只有静下心来沉淀自己。

时间会给予你想要的。

关于城市的文章4:城市,生活

文/根旺

在上海这样繁华之都,也会有赤裸在外的废旧铁轨。这是被遗弃的、旧的交通工具,人惊喜它的出现,却渐渐淡忘他们的存在与消失。

关于城市的表情,人与物。大多人都有克制自己情绪的能量,会适当、也适量的告知面对的世界所拥有的表情。某次在上海地铁走道的灯箱广告上我见到类似这种方式的表达,每周定时更新的灯箱片变换着平凡生活中的各式笑容。我想象着他们在记录自己幸福的同时应该是对生活存在向往的地方,但是面对这样温暖的画面,行色匆匆的人们却满目写满着疲惫。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不断的邂逅,直至精疲力尽。这话像是谁跟我说过,或者我在某次旅途中阅读的书籍中读起的。

每次驱车去外地短暂出差,那种出发的心情都会很好,如同去奔赴一场美好。但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停留过久,就会开始不适。记得八月去深圳佛山那几天,奔波颠覆了本就不是很规律的原有生活,几乎彻夜失眠。人存活是因为天地供以氧气与日光,自然给以食物与所需水分,人的生长应该如同植物一样,于长久时间内,面对所处的不适环境,比如干旱、淹没、踩踏。这些是疼痛的过程,很多人依赖药物、治疗去除病苦,但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得将自己交给天地,任其自我修复与规理。就像情感一样,信任,就是建立于恢复的最好良剂。

曾经恐惧过烈日,但渐渐开始害怕夜晚。

一位设计师朋友经常在凌晨时分在微信上道:晚安,城市。我回复说,这个标题应该改为:早安,城市。我之前也做过夜猫,那时刚刚接触设计,陪着几个日夜颠覆的设计师常常是在凌晨时开始工作。正是长期的日夜颠倒,让白天的工作效率下降,懒散、自由、像是一只永远都睡不醒的巨猫,在夜间却是最兴奋的。我终究没能把这种习惯坚持,我需要睡眠,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睡眠。

深夜老大给我信息,说他现在已经没有目标,没有了激情,只是踏踏实实的生活着。我问他,你快乐吗?他回信,不快乐,但至少不难过!我问他你还会回上海吗?他说,也许不会回去了。是的,我们走过很多城市,路过那里的风景,但有些城市,我们再也不想回去。

我与H在一起的时候,会说很少的话,但喝很多的茶。他也许是我所有朋友中最单纯的一个,单纯不是那种不屑事故,是纯粹。累了的时候总喜欢找他聊天,他是那种能让人慢慢安静的人。某次我就问他,你怎么能做到如此安静,他说,不知道,也许生活本该就是这样吧。是啊!生活也许本该就是这样,可多奢侈,奢侈到跟青灰一样,一触即散,抓都抓不住。

陈大哥常常会发一些祝福的短信,平淡但很温馨,那是种有人一直记得你的温馨。人的一生短暂而又漫长,其实人生很难,高山流水遇知音,又有几人?人的一生都在倾诉和倾听两个角色之间转换。真正知己的人不需言语,灵魂相遇,真正的知己不需要去猜测,静默以待,心有灵犀。前几周去医院看望他老妈妈,老人因摔跤失去了意识,但当我握住她的手时,她却紧紧的不愿放弃。人总归逃不过慢慢老去,生老病死。当有一天我们也这样的时候,是不是还会眷恋,亦或解脱?

现在想来渐渐对生活失去了最初的意想,是这样融化到时间里,被生活磨平自己不羁的棱角,我开始愿意给每一个给我信息的人回复,倾听每一个故事,我也给他们写信,然后在远方给他们祝福。

某次,坐在车里听雨水拍打窗户的声音,一夜的秋雨带来远道而来的台风,台风之前的云优雅至极。去工地的路上,的士司机给我介绍这一带景。夏日里的清荷已经开放,他说可以来拍照,美好极了。美好极了。这是一个普通生活中的人告知我的话。花开花落,一年一年,是这样缓慢的时间,我意愿找寻这样的美好,那是对世间的人与物的全然眷顾。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生灿烂一回的渴望,但我们却往往都没有付出更大的努力,在遭遇困难和阻挠的时候,往往接受环境的安排。人生勇往直前的岁月真的太少了。如果,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我们都会比现在过得更好吧!

好久没去好心情文学,今天打开,发觉收到这样的留言:好久没见你的散文,只是想说不要丢掉你的文字,因为真的很美,加油!一个网络陌生的朋友,这是对我的鼓励吗?不管怎样,我喜欢文字,我不会放弃,也比如生活,文字过后,心里暖暖的。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关于城市的文章5:一条江途经一座城市(外二章)

文/林延军

一条蜿蜒流淌的江,宛如大地的彩带,横穿城市的胸膛,这一穿,便穿成这座古城的血管。

榕江,大地母亲的乳汁,滋润着大地,滋养了一座城市的骨骼,也滋长着潮客文明。

大街小巷悬挂的中国结路灯,宛如这座城市的睫毛,注视着人来人往。榕江在夜里流淌,满映日月星辰。

一杯闻名遐迩的擂茶,与榕江对话,与阳光交谈,与土地亲吻。此刻,河婆喊出擂茶的源头,就像一位慈祥老太太喊醒一条街的黎明,那黎明内心住着一段温暖的回忆。

流动,奔走。奔走,流动。一条江,途经一座城市,庄稼、古村落、古镇、古树都已被江水的神经连接。江水每奔走一步,心里就酝酿出多一首延续生命的诗歌。

关于城市的文章6:木雕雕出的古镇

香樟、杉木、花梨、桑枝,从泥土里生长出岁月的香气,直飘埔龙尾这座村庄的心窝。

通雕、浮雕、圆雕、沉雕、镂雕,木材在雕刻师的一刀一刀“解剖”下,狮子远眺,百鸟朝凤,龙凤瑞祥。

在埔龙尾,在钱坑古镇,在榕江以南,木雕让整个画面金黄起来,金黄起来的还有田野的庄稼,正在燕子栖息的时光里。

一片片金黄的麦穗,起风时,披上收获的衣裳向农民挥手致意,可谁可以穿越时空,让法国画家米勒再作一幅油画《拾穗者》?

古老传统的雕梁画栋工艺,雕出敬畏,雕出非遗,雕出钱坑古镇的变迁与容颜,雕进人民大会堂,这一雕,也雕出古镇的神韵。

从树林到海洋世界,从龙凤呈祥到鱼虾蟹篮,多少梦寐以求的浮华在一桩木头里呈现。

天空,让古镇敞开胸襟,迎接刻刀的精雕细琢。

阳光,让我在一杯茶的时间里,邂逅了一个世界。

关于城市的文章7:南门里

走近你,便像踏上一段沧桑的千年史书。

一座座书院、第府,从千年之外迂回,在高墙的梦里醒来。贴上尘埃的门槛石早已被时光远遁,遗落在门缝里。

五落院堂的郭氏大楼,用十四年的光阴堆砌出一个历史建筑史话。九十九间房舍被七十五厘米厚的墙体,紧紧地抱在一起,演绎了一部近三百年的不老神话。后院“井底陋室”的那一对仰望苍穹的目光,仰望了几个世纪。

发祥于清朝的兴道书院,从科举考试的影子掠过,从东征军总指挥部走过,从几百年后我的胸襟穿过。

高墙下,小巷里,不远处的那棵古榕树,是否还记得那一匹马的嘶叫声?

林景拔翰林第早已人去楼空,我发现南门里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斑驳的墙体,安静的院落,把翰林第的沧桑诠释得质朴,曾经的“一柳主人”欲对话“五柳先生”陶渊明,宛如繁华的南门里一缕超凡脱俗的幽兰绽放着清香。

流淌千年的河水也许已经干涸,只有那块石碑,在这方土地再次拢紧,在南门旧里诉说着一个千年古镇的时光……

关于城市的文章8:拒绝冷漠

文/袁也淅

当城市被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所占领,当人心被可怕的冷漠所掏空,当漠不关心变成习以为常,你是否问过自己的内心,到底选择以冷漠相对,还是以温暖感染他人。

往往人心的冷漠是这个社会最无情的利剑,它深深地刺伤着人们的心。从最早的老人跌倒,围观者无一人上前去扶,再到有人跳楼,人们非但不劝反而起哄讽刺,甚至用手机拍摄发朋友圈以博眼球,种种现象透视出人心的冷漠。但这个社会真的没有爱没有热情吗?不,不是的,我们还有温暖。

看,我们的拾荒阿婆陈贤妹,一双饱经沧桑的手扶起路边跌倒的小悦悦,她这一扶不仅救回孩子的一条命,更是救活了人们冷漠的心;还有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她甩掉高跟鞋飞奔过去接住的不止是妞妞的生命,还是整个社会的良心;当六十多岁的柴小女奶奶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举落水儿童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人们还有善良,这个社会还是温暖的;当“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最后关头,停好车,拔下钥匙,熄火,完成一系列庄重严肃动作之后缓缓趴下,我就知道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一车人的性命保住了,他离开了,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值得每个人尊敬。

温暖是一剂良药,医治着一颗颗冷漠的心,人心的温暖犹如一缕阳光,又向社会洒满爱和温馨。因此,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三入火海不顾自己生死的王锋,出现了不断捐款一直到生命尽头的白芳礼爷爷,出现了自己身患绝症却仍拥有大爱的歌手丛飞,出现了为资助瑶乡孩子化作光明烛的莫振高,出现了勇让氧气设备一身英雄气的官东……

所以,我选择用温暖去感染他人,用微笑面对未来,用勇气去解决困难,拒绝冷漠,从你我做起,从你我身边的小事做起,拒绝冷漠,让人世间处处春暖花开。

关于城市的文章9:映迹

文/夜半。月南弯

在每个城市寻找,曾经时间的足迹,淡墨匀彩仅为你挥毫,记录刹那的天街小雨。

在每份孤独中求了解,唯一不用言语,传递水绕山环的宁静,回响的空山鸟语。

在每份情感中索安慰,落泪不增离愁,平淡的梦平行穿过你的希冀,说明天再遇。

明天,我们会在哪里,江南的小巷,藏南的谷地,漠北的风沙,婆娑的白扬,欠自己一个晴天缓解低气压压迫着神经,在旅途中慢慢寻找……

昏黄的落日楼头,飞过的鸿雁不曾低头,错过离人,路过街头的灯火。 任性的岁月不会是明天,留在那座埋有梦的城里,夜的笙箫敲打着脆弱的拨动。

关于城市的文章10:一座城市的蜕变

文/婵忆

辛酸啊,一想起早些年我居住的这座城市的面貌来,那一幕幕不堪回想的画面就都浮现在眼前了。

再往前数我不晓得,打我记事的时候起,我是一点一滴的看着这座城市蜕变的,所以有着如我一样年纪或者比我年长的人一定都记得那个国营东方红商店吧,那可是这座城市里最大的商店。都一定还记得“小不点”商店吧,还记得火车站道西的小小的轻工市场吧,还记得最高的住宅也不过就是稀稀拉拉的三层高没有打过着面装璜的赤裸裸的红砖楼房吧……我亲爱的乡亲们,想你们是不会忘记的。

那个时候我还在农村居住,偶尔到这座城市里来,你们可晓得,仅仅那三层高的红砖楼房,于我都是海市蜃楼啊。我那时总是偷偷幻想,何时才能成为那海市蜃楼的主人。然而这却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缥无的妄想。我于是,只为有一个住在这摩天大楼里的亲戚而骄傲不已了。我缝人就讲,在调兵山,最高的楼房里,住着我的亲戚。然后我就会获得许多羡慕我的目光。我有时到这里串亲戚,在这座城市里虚伪的游荡,把东方红商店看成是购物的天堂,我却是只有眼馋观赏的份,尽管每种物件已低廉的不能再低廉,那也不是我这种小乡巴佬可以为所欲为去享用的啊。

我心存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在这贫穷岁月中成长着。不记得是哪一年的模样,我再到城里去,这里,似乎有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变化,东方红商店已经改为租赁柜台了,想必你明白租赁柜台的意思,我便无需再多做解释,总而言之已经变成私营者的天下。

那个轻工市场和小不点商店也都陆续在这之后兴建起来,后来又有了轻工一条街。那个时候这条街就相当于现在人们眼中的庞大的五爱市场。在我风华正茂的时候辍学走进这座城里,在原有的东方红商店西门对面,盘下一个小小的门市当了理发的师傅。我更是看着这座城市一点一点的蜕变了。首先是八大煤矿的开采给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城市的各大建筑的兴起,也就顺应自然让这座城市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后来,我终于圆了自己那个曾一度认为是荒谬的梦想,找了一个工人的对象,成了这座城市里的一员,住进了我早些年被认定是摩天大楼的楼房,心里那个美哟。有时候偶尔回过头去想这些年神速般的变化,就觉得像梦一样。直到我在温暖的楼房里,抚摸着我的大床,吃着我最爱的肉肉时,我才真的确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非梦也。

然而,这座城市的蜕变并未有到此为止,它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时钟正砥砺前行着。冲着这城市里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们聪慧的头脑,政府的正确领导…这座城市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我幼小的时候,听人预测,说多少年之后,这座城市里将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没几年就真的实现了。又过几年,又有人预测说,多少年之后,这座城市将会是手机遍布,平面直角电视挂墙上。后来我真的就看见,连收废品的都配手机了,牛人啊!而我早在好几年前,墙上就挂上了平面直角的电视机,也是牛人啊!照此下去,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的年代也就不会太远了。

我常常在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的蜕变后,感慨万千,忆苦思甜着蜕变的历程,为有幸成为这城市里的一位市民而沉浸在现在的美好之中幸福的不能自己。

关于城市的文章11:城市的细胞

文/张建春

放眼望去,波光潋滟,城在湖中的倒影和丽日汇聚在了一起,真美……

沿着巢湖岸边走了一遭,别样的景致扑进眼帘,水和生动的蒲草、芦苇交相说话,岸上的高大建筑隔着吐纳的湿地和湖光波影打着招呼,远方的帆影隐隐约约,似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湖活着,岸边的景致、建筑也就活络了。

突然就想到,八百里巢湖一定是城市的细胞,这细胞不断地繁衍出新的细胞,让一座城市鲜活。

城市又是由无数的细胞构成,细胞不分大小,一根草,一棵树,一个人,一口塘,甚至是纵横的阡陌,而这些细胞活泼亮丽的程度,往往又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活力、大气和走向。

早晨上班为一段偶遇而感动,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在风里和一个飘浮的塑料袋较劲,老人步履蹒跚追着随风而动的袋子,当他气喘吁吁地把塑料袋送进垃圾箱时,他展现的笑容绝对是一朵花的意境,他是城市的一个细胞吗?当然是,尽管他已老迈,但这细胞发出的冲击力,却是那么的强劲。

所有的细胞都应该被不断激活,一条河,只有水声不断才会有鱼的游动。家乡的河曾经是活泼的,清澈中透出甘甜。之后有段日子它却迷失了方向,充斥着死亡、无奈的味道,这游走的细胞呈现出的是呆板、滞涩,莫名其妙地把温柔劲弄丢了。好在这个春天,清流又潺潺而动了,一河春水向东流去,带着家乡人的希冀和梦想,逐渐地还原出本来的面目。河被激活了,从而又带动了所流过地方的一个个细胞,它们让河生根,让汩动的地气涌向河流,水濯洗过的地方,演绎的明快当然妙不可言。

在巢湖岸边行走,岸线依然是野性的,熟悉的东西或多或少还可以从记忆深处找到,比如盛开的野花,偶尔从芦苇丛中惊飞的水鸟,都会擦亮自己的眼睛。湿地里一只野鸡率领一队毛茸茸的雏儿,不紧不慢地啄食野草,它们已经没了过去的惊慌,歪着头打量游人,不远处就是鼎沸的市声,这难得的和谐将大自然的野性引进了都市生活之中。我想野花、水鸟、野鸡肯定是城市的新鲜细胞,它们开放或者亮翅一定是在告诉我们,一方天地有多种多样的活法、多种多样的色彩。

文化必然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细胞,打量巢湖岸线,矗立的一处处地标,大抵都是文化的符号,就连一株株植物也透着文化味,特别是行进的人流,他们在观赏风景的同时,也成了巢湖岸边不可多得的风景。人、物、景、绿地、蓝天、湖水,这些城市的细胞相互渗透、相互激发,构成了一座现代大城市最亮丽的一面。

曾记得有一首抗旱的民歌:端起巢湖当水瓢……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今天的巢湖俨然成为了一座城市最大、最美的盆景,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城湖交融。如何呵护城中的湖?我想湖既要成为城市最鲜活的细胞,城市更要激活这一细胞最强劲的动力,如此推动,湖才能永远地波光粼粼、千帆竞发,城市才能保持永不干涸的水分、保持那份初有的和不断增加的灵动。

在巢湖岸边行走,我拾起一块久远的瓦片擦着水面,打出一串轻巧的水漂……放眼望去,波光潋滟,城在湖中的倒影和丽日汇聚在了一起,真美。

关于城市的文章12:昆明,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

文/吴传玖

这几天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真正是变得令人舒服起来。干燥的空气和城市上空的灰尘被一场场人们渴盼的夏雨梳洗得清新而干净。尽管高原太阳的紫外线还是那么强烈,但人们走进这座城市仍依稀感到了她少有的魅力。

这座城市有一顶十分美丽而耀眼的桂冠——她是这个国家真正唯一称得上春城的春城。因为她真正是实至名归的四季如春。

在这个巨型厐大的国家里如丛林般生长着大大小小的近千座城市。每一座城市都随着国家的开发,走着自己城市发展的道路。平原的城市不断扩大着城市的平面,山地城市在立体的空间里构画水泥森林。海滨城市把海岸线伸进了城市的血管里。城市的领袖和建筑师们都臆想着打造一座如同纽约、巴黎、伦敦,或者如同东京、香港一般的国际大都市。

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建设者们也在做着同样的努力,使城市日新月异地改变着容颜。宽敞笔直的城市大道,新颖漂亮的高楼大厦,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市。鸥鸟翔集、鱼游浅底的美丽的翠湖、滇池,苍翠环抱、绿意盎然的西山,风情浓郁的民族村,五彩斑斓的世博园,姹紫嫣红的三角梅,美味飘香的过桥米线……湛蓝明丽的城市天空,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灵性、大气与娇艳。彩云之南的这座美丽的城市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盖自己的家园。如今的我已经生活和居住了30多年的这座城市,让我更是对她充满了依念,充满了虔诚,充满了爱意。这座城市,依然年轻美丽,处在四季如春的花季。现在这里依然是草绿花红,春意融融,依然是夏无酷暑、冬无三九,人们依然生活在装满自然大空调的世界里。建设者们用自己的理想和智慧,正在努力地改变着,但也可能会使这座城市夏天慢慢变长,冬天慢慢变冷,城市的肺叶——森林和湿地慢慢失去张力,城市的喧嚣,道路的拥堵这些无形地会使这座在全中国唯一称得上四季如春的春城不能不去面对的严峻的现实。

我曾经去过我国最北端的城市哈尔滨、长春、大连以及和大连临近而又有几分相似的城市青岛,亦到过东南端的厦门以及西子湖畔的杭城。她们也都曾自诩为春城。其实她们不是会有炎热的夏天,就是会有严寒的冬天。她们与我所生活和居住的这座真正四季如春的春城相比,自然也应该少了一些春城的底气。然而我在她们的城市中发现,她们在发掘大自然所赐予她们得天独厚的风韵中,亦是充满了智慧和创造。春天的美丽和感动无时无刻不在这些总是用春天来打扮自己,总是以春城自诩的城市中完美地表现出来。而使我联想到我所生活和居住的这座真正的四季如春的春城,是不是也还应该有如同他们一样,有更高、更快、更强、更美的追求!

我在这座美丽的城市生活居住已经有三十多年,我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当然我非常热爱和钟情于我所生活和居住的这座城市的,还是因为她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真正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的春城。我多么希望我所生活和居住的这座城市永远春意盎然,春光永驻。当然亦更希望这座城市的主人和建设者们拥有更多的智慧去创造。

这座城市有一顶十分美丽而耀眼的桂冠——她是这个国家真正唯一称得上春城的春城。

因为她真正是实至名归的四季如春。

关于城市的文章13:守望

文/快伊人生

绵雨缠绵了一座城市,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踪影,没有淅淅沥沥作响,只有静静的下着,似在聆听游孑的心语。

独自站在角楼,双目无奈的眺望着达雾色蒙笼的城市,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因为,曾一痴心向往的这地方已变得黯然失色,变得无奈,变得只有充满生活奔波的味道。过去一直热衷走向远方的我,曾几何时是多么的豪情与热血,执着的信念似比天高,期盼能在将来的日子里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梦想着追求自己的欢乐与自由。然而,这里的一切改变了我初哀的念想。现在,心虽然变得沉稳了,但,却变得淡然了。

初来乍到,这一片广阔的天地,从大山里拼出来的我,貌以为找到了一片乐士,捧着一颗炽热的心去开拓未来。于是,凭着一份青春的拼劲,穿梭于来来往往往的繁杂街头,与多多少少的陌生人接踵摸肩,徘徊于各式各样的应聘单位中。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头脑才智,可以为社会建设留下一点属于我奉献的痕迹。

很遗憾,虽然我一直告诉自己,虽然应聘失败了,但坚信这只不过是生活绐予的考验罢了。

暮色四合的城市,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安静,和谐。因为,这里的官场勾心斗角,早以把这一份真谛给度默了。 心茫然了,变得淡如清水,曾痴心努力编织未来的梦想,一夜间变为满地碎片。人道*举杯消愁愁更愁,如今又何尝不是如此?

拨开窗帘,审视着,为何这一片天地是如此的冷漠,我一心坚守的那个梦想,难道就这样被拆得支离破碎么? 静心守候,岁月流笺,时光如手中细沙,难以把它牢牢握在掌心,这静待流年的日孑,着实令人痛苦。

向朋友倾诉,却发现现实是多么的残酷与桎梏,与同道中人流连于酒吧客舍间,浅语心底‘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断肠肺腑。

伏在案前,泪眼双痕如腊般倾泻而下,洗涤着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捥一素琴,静静的弹奏着《早去早回》,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吧!

记忆,是不肯凋落的黄叶,虽被岁月抹去了那一份绿,却不愿意离开大树的荫蔽!

母亲说过,快乐的时候,多想想家;痛苦的时候,多回家走走。这一份话语,如同雪中送炭,温暖我的心灵,给予我一份安慰!

重拾行囊,再次踏上回家的归途。虽然这座城市灌满的是我青春的热血与冲动的向往,但终究没有留下我的身影,我只不过是这里稍微多情了点的过客而已。

这梦,终究是要醒了啊!

关于城市的文章14:永远不要说错过

城市的目光下,有些恍惚,抬起头做45度角的仰望,灰蒙蒙的天空,纷纷扬扬的飘洒着细雪,将天宇与大地覆盖成一种混沌。甚至有些乖戾偏执的喜爱那种阴暗。积雪踩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很厚实的感觉。冷风裹挟了冰冷打在脸上,火辣辣的疼痛,忽{0}然觉得有一种快意,僵硬的面庞,麻木了的心灵感觉不到浸骨的寒意。站在公交车的站牌下,对面是高矗的三利购物中心,空洞而迷蒙,凭它如何高耸,依然无论如何也刺不穿阴云,让人有些压抑。街前蜗行的车辆卷起一阵阵白色的烟尘,消失在苍茫之中,机械的看着打开的车门,看着鱼贯的陌生人进进出出,在这个城市,在这个飘雪的冬日的黄昏,我绝望的灵魂飘荡在清冷的街头,没有可以驻足等待的人,没有可以牵起温暖的手,甚至没有了可以去牵念的人,眼前忽然漂浮起很多熟悉的场景,紧紧的纠结着心脏。那些依然驻足在过去的盼望,还没有来得及收起就会被匆匆的时光带走,而那些过往无论你还记得还是不记得,都是扎在身体或深或浅的刺儿,提醒着我们,回不去了。一段文字甚或一个细节常常让我们失了神,从此天涯。

《蜗居》中说,爱情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结婚了,一条是死掉了。感慨六六的深刻,记忆里的爱,静静般如花儿开放,我的世界你曾经来过,我的生命不再有你是一种怎样的悲哀,看流年从手缝里一点一点的抽走,那些人,那些爱已经离去,或许是永远永远。明天之后,我是如何泯灭于世间呢?可是我们无法为生活预言结局。用一朵花开的时间爱上他,然后用一辈子时间去努力忘却,那是一种难言的寂寞与悲凉。生活告诉我们一个残忍的结论那就是:我们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生活。

曾经沧海后所有的如果都是个悲伤的假命题,那个没有发生在昨天的如果,永远不会跳出来改变今天的悲伤和失落。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如果爱,那么请说出来,别让人生有说如果的机会,因为一说如果,我们的心就会疼了。听过无数个悲情的爱情结局,相见恨晚也好,擦肩而过也罢,或是屈从于人生的无奈与不得已,人生有太多的借口和理由任我们放弃自己的选择,然后在无数次的偶然间慨叹命运的不公与惆怅,殊不知,这选择是你自己的,又如何有慨叹的理由呢。如果真的相爱为何不在年轻时争取在一起,那时年华正如沈从文在诗中写道: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一个最值得爱的人。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珍珠蚌,在生活的沙砾中艰难的疼痛,用无尽的岁月磨砺出人生的珍珠,一路的疼痛,一路的流泪,永远不能停止……

依然追求完美,依然崇尚时尚,依然相信海誓山盟。只是想说,无论人生的步伐如何的艰难,请不要停下来;无论爱情如何遥远,请不要放弃,请不要错过人生的机会,人生没有如果。如果爱,请深爱!

关于城市的文章15:乡下的月夜

文/赵同胜

久居城市,雾霾频扰,便会想起乡下的月夜。

那时的农村,虽穷困潦倒,确有新鲜的空气。尤其是月夜,好像用肉眼就能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

富有富的日子,穷有穷的过法,娘的愁苦虽写在了脸上,可嘴上却说,小孩子莫管大人的事,一边去玩吧!少年不知愁滋味,总能释放属于自己的天性。于是,便撒着欢地跑到当街,放纵属于自己的快乐。

40多年前,没有月光的夜晚,村里显得异常死寂,除了间或的犬吠声,绝然听不到任何的声响,黑黢黢的夜,一如那时的日子一样,愁肠百结,凄苦万端。

有月亮的日子,愁结好像一下子被打开,村庄也会打破原本的寂静,大人们借着月光,席地而坐,讲着古时的小曲和时令的笑话,谈着孩子们听不懂的晦涩话题,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哄声一片,村里因此多了生机,也添了活力。

大人们有大人们的乐事,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情趣。满街乱跑,追逐嬉戏,虽最常见,却少了技术含量。不甘“平庸”的孩童,变着法地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记忆中玩得最多的是“藏猫猫”,人多时,就分成两大拨,人数几近相同,先确定一个“桩”,或大树,或木桩,或石碑……玩的规则:一拨守“桩”,一拨攻“桩”,守“桩”的人拼死也不让攻“桩”的人触碰到桩子,攻“桩”者先是藏匿,等待守“桩”的人找寻,伺机发起攻击。守“桩”的人抓住攻“桩”的人,只有朝身上连拍三个,就算将之俘虏;攻“桩”的人只要触碰到“桩”,即为胜利。不过游戏结束还要算总账,计算触“桩”和被俘虏的人数,触“桩”者多即攻防获胜,被俘虏多者即守方获胜。这游戏也会有“意外”,但凡出现不守规则的情况,总会闹出天大的笑话。有时候,守方人等见天色已晚,便会耍“嘎”,悄无声息各自回家,而攻方的人员或藏在地窖,或钻进干草堆,因不知外边的情况,傻乎乎地猫在里边一动不动,已然挨到了后半夜,觉察外边没了动静,才知上了守方人员的当;有时守方人员严阵以待,左等右等不见有人攻“桩”,未料想攻者早已悄然回家,呼呼大睡。

这样的游戏,每每想起,都会忍俊不禁。

纵是月夜,也有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八月十五。老家管月亮叫月亮底儿。或许是喜欢月亮底下那种明亮清辉的感觉吧,于是,就这么叫了。小时候,不知道月亮还有那么多的诗意,只知道八月十五来了,娘就会趁着月光,在院子里摆上一个桌子,放上月饼、苹果和梨,说是敬月亮神。此时,谁都不许开口说话,气氛显得静谧而神圣。小孩子看似一言不发,但心里想的却是仪式快点完,好分食那些好吃的东西。果真分了,却舍不得吃,藏起来,慢慢品尝。其实,那时候的吃食品质很一般,可存留在记忆里的味道却香甜无比。

乡下的月夜,承载了太多的回忆,有苦涩,有甜蜜。此种乡愁,曾经拥有,或不再有,只能化作梦中的期许,用心把它珍藏起来,在细细的咀嚼和品味中感受生活的意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