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散文

请欣赏今日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今日散文1:今日圣人堂

文/王守则

绵延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美丽的圣人堂村,就位于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东侧,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早期在这里征战,后人称他为“圣人”,圣人堂因此而得名。

深秋的早晨,已有深深寒意。我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到圣人堂看红叶。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九资河镇人,但长期在外面工作。当年记忆中的贫瘠小山村,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沿着宽阔的旅游公路,我们驱车一个小时就赶到了圣人堂村。

走到村头,就看到村头门楼上一副楹联:绵延百里青山去,悠悠千载白云归。放眼环望,山峦与蓝天相接,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就倚靠在村后,主峰上浓雾缭绕,一派白云绕青山的好景致。错落有致的梯田中,秋收后的稻谷匝一排排整整齐齐,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虽然才9 点钟,但田间已聚集了不少游客。远远望去,她们拿着相机,三五成群拍着照。正在我流连于这田间美景的时候,朋友把我带到了村支部肖书记家里。看着眼前这个四十多岁干练的女人,我惊诧于十几年来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居然还是一位女书记。

圣人堂村是个不大的村落,全村163 户683 人。过去全村人守着200 多亩土地过日子,有一半家庭住着茅草房。上世纪80 年代初,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有一些村民不满足于贫穷和落后,主动外出务工,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村里真正大发展还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当时,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独特的自然景观,提出“ 旅游兴县”的战略,并作出了长远规划,投入巨资改善基础设施。圣人堂村正是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大打旅游牌。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才有今天的样子。

2003 年初,该村引进江西客商,投资400 万元开发了天堂峡谷漂流项目,如今已成为这里主要的旅游资源。峡谷漂流每年可接待游客3 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300 万元;2006 年,该村又投入500 万元,建成了5000 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和停车场,硬化村主要干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文化长廊;同时,村委会发动村民兴建高标准“农家乐”旅馆。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60 多家,每天可接待游客3000 人。该村还大搞旅游产品开发,将当地的天然野菜、大别三宝(茯苓、杜仲、天麻)进行深加工,向游客出售,还远销国内外。如今,圣人堂村的旅游产业已发展得如火如荼了。

从肖书记家出来已经10 点钟了。这时我留意着她家的房子。这是一幢四层的楼房,建筑面积在1200 平方米以上,是规模较大的“农家乐”旅馆。随行的朋友知道我的心意,悄悄告诉我书记家一年做旅游的大概收入。听完朋友的介绍,我大吃一惊,这里旅游的火爆程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走在村头宽阔的水泥路上,两边是整整齐齐的节能路灯。路上车水马龙,都是慕名而来看红叶的。等到我们赶到停车场,才看到这里壮观的场面。5000 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已经找不到一个车位了,30 多台省内外的大巴有序停放,更多的是自驾游客的私家车,早已经把停车场塞得满满的。好不容易在值勤警察的帮助下,在路边找到一个停车的位置,大家迫不及待拿着相机下车了。

沿着村头的文化长廊,我们随着人流到田畈间欣赏红叶。这红叶是一种叫乌桕树的叶子。乌桕树俗称木籽树,是一种经济林木,其果子成熟后可以榨油,过去一直是农民收入的来源。早年被农民大量间种在田埂上,其冠大叶密,夏天就像一把大伞矗立在田埂上,供农民劳作后在树下歇息。进入深秋后,气温变冷,其叶子由绿色变成红色、黄色,层层叠叠,蔚为壮观。田间到处是游人在拍照,想等一个好位置拍照,足足要挨上半个小时。

听旁边一位县摄影协会的同志讲,去年秋天的红叶节期间,到这里观赏红叶的游客超过了一万人,今年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了,其中很多是摄影爱好者。配上大别山背景的衬托,这里的田园风光被省城来的摄影家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沿着田边的石阶拾级而上,可见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清可见底,无忧无虑的鱼儿在水中闲逛。有顽皮的孩子不时捡起小石头丢进水中,激起鱼儿四处逃窜,引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朋友们介绍,这条小溪就是漂流的下游。可惜是深秋,加上枯水期,现在想漂流是不可能的了。围坐在田间小憩,欣赏着眼前的红叶,看着远处错落有致的小洋房,来行穿梭的人流,耳边爽朗的笑声,真让人有些陶醉了。

中午,我们就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农家乐”里吃吊锅。烤着蔸子火,品着天然的农家菜,听着当地民间艺术家唱的民歌,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说实话,与喧嚣的城市相比,这里游人如织、欢歌如潮,朴实的人们将文明、欢乐、祥和、富裕写在脸上,确有别样的情趣。难怪每年有那么多游人到这里来。

在回城的车上,看着急驶而过仍在赶往圣人堂看红叶的车流,我仔细品味着肖书记唱的旅游歌:春到这里暖融融,上山观赏映山红;夏到这里乐哈哈,峡谷漂流溅水花;秋到这里心头悦,情侣双双观红叶;冬到这里吃吊锅,边赏雪景边唱歌。好一个“春看百花秋看叶,夏天漂流冬赏雪”的生态旅游村!

回味着今天圣人堂村的所见所闻,我豁然开朗。改革开放后的圣人堂村,不正是中国千百万新农村的真实写照么?

今日散文2:冬天来了

文/韩江雪

今日立冬,冬天来了。

冬日的第一天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秋的影子还没走远,满树的秋黄,满地的落叶,还有那翩翩秋装都告诉我们冬的影子还没出现。今天按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吃肉或者饺子,它寓意着在冬天到来后可以使身体温暖不受严寒袭击。北方的冬季非常寒冷,一场大雪卧下后冻得特别死,尤其是三九天非常冷,伸手都困难。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雪上走。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冬天,人们保暖只能是以棉衣或者羊皮袄为主,以煤取暖,家家生着火炉烟囱、冒着浓烟。到了晚上火炉灭了,特别冷,早晨起来玻璃窗上冻满了白白的霜花,非常好看。等火炉着了,它也就慢慢融化了。接着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上班,上学,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

如今时代变了,楼房、汽车、暖气、羽绒服等御寒的装备应有尽有。我们丢掉了厚棉衣,羊皮袄和那暖暖的火炉。但是,冬天的霜花不见了,冰车不见了,满地满屋满世界厚厚的冰雪不见了。人口的增多,环境的破坏,现代化设施的普及,使得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方的冬天不见了寒冷和雪花,而南方却遭到雨雪冰冻的袭击,这就是地球给我们的惩罚!

我们在温暖的屋子里过冬,我想变天时西北风会来的,那瑟瑟的寒冷满街的沙尘落叶,还有被风吹起的飘逸长发和翩翩裙装。可雪花会来吗?河水会冻吗?蓝天下长长的大青山会罩上白白的雪衣吗?这都是未知数,因为很久没见过厚厚的冰雪了!

不管怎么说冬天来了,暖也罢,冷也罢,总是要过去的,这是自然规律。因为在冬的后面还有春夏秋的姐妹们等着走向人间,送来春花秋月、鸟语花香!

今日散文3:面线糊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文/傅海峰

今日大寒,离过年还有大半个月,也只有我们这些大学生早早地放假回家过年了。以前我总觉得,二十出头的年纪,应当是有着仗剑走天涯的豪情,漂泊四方。现在,我也没漂泊去哪里,一艘小船不过是换了个港口停靠,也就是一停啊,停着停着,倒开始怀念家的港湾了。

好多的文人墨客写着他们的乡愁,令人心动,可我总觉得这不是我的乡愁。突然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我的乡愁。2014年的春夏之交,我去南平考驾照,在一个清晨,看到一家小店的早餐菜单上写着“面线糊”三个字,突然想起,好久没吃过面线糊了,于是便点了份面线糊。眼前闽江水汹涌地奔向前方,正如我那情绪汹涌地奔向故乡。想起面线糊的味道,回忆之中充满着期待。激动的思绪,很快被老板打断了,一份“面线糊”摆在我眼前——这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吃下一口,更是绝望,除了名字是一样,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哪里是一样的。吃了几口,实在是无法下咽,匆匆结账离去。走在江边上,看着滚滚的江水,不断地想起家乡的面线糊。

后来回到学校,去周边的小吃店吃过不同的面线糊,可不管怎样,我总觉得,它们就只有名字是一样的。大概是因为想得而不可得,也就变成一种“贪欲”了吧。于是,十分怀念家乡的面线糊,怀念着家乡的味道。前年回家过年时,回到家第一天,就一个人跑去街上吃了一碗面线糊。今天,我又跑去了。这面线糊讲究个“糊而不烂、糊得清楚”,而很多“面线糊”,应当说是要么干脆不糊,要么就是糊烂了。更别提家乡的味道了,那是十万八千里之远,东西南北都没找对方向来着。老家的面线糊就是不一样,加了番薯粉,正宗地道之味立显。再放点配料,像大肠啊,醋肉什么的,那滋味别提有多好了。这大冬天的,一碗下肚,不仅温暖,还有那浓情四溢的故乡味道。

在我小时候,电视里放着纪录片,说是一个商人去日本工作生活,每年都要从家乡带走很多冷冻的面线糊,然后一年之中慢慢地吃,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那时我还小,不能体会。现在终于明白了,一碗面线糊,真的是家乡的味道。这世上有很多面线糊,但只有一种是家乡的味道。

今日散文4:去年今日的雨

文/邓跃东

春雨绵绵,有好些天了,总把人往阴郁里拖。心绪低沉了,总会去想过往的云烟,就跟眼前的雨水一样,怎么也不能断线。

忽然就想起,去年的今日,你离开了我,而我没在你身边,只有连绵的春雨陪着你,你在高高低低的雨声中走远了。

雨水滴穿了我的心。下雨天里,我会傻傻地聆听,我祈盼在雨声里听到关于你的一点讯息!我是在一个雨天回去的,什么都看不到了,只有田野的油菜花开得一片金黄,我知道你的心事,你是托付油菜花留给我一个定格了几十年的微笑。你知道么,去年的油菜收割后,他们给我留下一缸菜油,我捧回城里,每顿只放一点点,飘散开来的味儿里,尽是你身上的气息,原来你依然怀抱着我。

我想念你,再次回到你停脚的地方,没有看到你的身影,可我看到了三年前为你撰写的那副对联仍然还在,红纸黑字,毫无破损,真是应了字里的意思,萱草长青啊。

我常梦见你,每次醒来,你都不在。我闭上眼睛,好想再回到梦里。渐渐地,我只要想你的时候,我就闭上眼睛;我闭上眼睛,你就出现在了身边。

我把你用过的一只茶杯带回家里,情不自禁地捧着喝水,小时候你是这样握着我冻红的小手,那种温热不曾飘散去,你仍然握着我的手。

前几天我到郊外,看到今年的油菜花盛开了,金灿灿的一片,我觉得我来到了你中间,到处是你的微笑。以前我总不理解人们说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现在我知道了,春风十里暖人,却不如你温润。

我思念你,就跟眼前的春雨一样,淅淅沥沥,没有尽头,心里却柔透了。去年今日的那场雨从没停过,我一直在安静地辨听着,滴滴答答纷纷扬扬的雨声里,哪些是你归来的脚步声。

今日散文5:吟醉红尘梦不醒

文/琴韵筱雨

题记:今日,眼含热泪抚琴,亲笔勾勒,浅吟一曲送给我生命中的人,彼岸柔肠牵断,咫尺天涯,殷殷素怀,唤声亲,祝你幸福!

夜,降落在暮角城池,那一抹黄昏流霞鼎浮喧闹,车水灯龙,人流如织,霓虹旋转着月华,远近猎奇的行人络绎归来,挤满古色古香的巷陌。琳琅满目的小夜市,绘制着各地不同风味,形态迥异的特产,令垂怜者蜂拥而至。穿往过道的游客,闲情逸致都市的村庄,感受传承的风味,眉飞色舞,乐不拢口。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柳堤漫步,曲廊闻莺,举步云水一程,何人隐影贵宾楼?半幅青帘,隔行人于外面世界,静坐紫云轩,闭目聆听《高山流水》,仿佛冉冉的云掠过,潺潺溪水从远水流进心湖,弦动那最柔软的经络,令人神迷。隐隐约约的鸟叫由林梢传出,低空,飘在窗前。扭头温和与它,似乎懂了我的一番心意,啾、啾、啾逗着我,那富有节奏的灵鸣,引起它雀跃扬眉,莫非它是去年秋季那只梁上燕子,洞晓阑珊花影私语,约了个春,从千里江堤追风而来?不可能,不可能,它怎么会知道我在这里?许是大自然的精灵,比人还通性,于柳绿花红日,款款而至,提醒我不要忘了彼岸的涛声。

人,往往难脱情网,真心调制酿造的美酒,味韵浑厚,让人留恋和魂醉。当情深至痛处,成为朝思暮想时,蕴涵着多少眼泪欲滴。帘外,桦絮飘零弦月天,可我的却在牵念、揪心和惆怅中穿行。难得杏花村留步,把酒当歌痴梦人。清凉曲子萦耳,迷蒙眼神恍忽,数杯湿唇,欲求今日此时醉,不做醒梦人。多日心里的切切思恋苦,借酒稀释冰解,便应了那股心境。然,借酒解愁,愁更愁,那颗悬心,随行人远去,可总寻不到半点音尘。无奈,风中往返,眉宇愁字,吟伤重重,醉里寻影,徒然。独个流浪,在浪漫的季节,愁依深窗,落魂西山也风流。

手里,旋转着杯子,像是旋转着我的流年。梦回城垣,那眼角的怜意在忽闪,我听见了你心痛的声音。高高大大的背影靠过来,附耳,怎这么不惜护自己的身体?几分埋怨,几分疼爱,几分亲抚。无色的液体,在手里杯子里抖动,似乎你要接过去,跨过那年那月的时光隧道,近前,一饮而尽,洒在我手心的是你浓情的眼泪,滑到纤纤指尖,不经意,滴在我的心池,映下你清新的面容。是你,秋月的迷离,朦胧的夜,朦胧的人,朦胧的我和你。甜润的声音离开我,你走出了我微醺的视野,身后留下长长的婆娑。

清澈的高脚杯,千回百转,我的世界浓缩于杯子,你的欢喜,你的悲愁,你的忧郁,魔幻为浑圆的,扭曲的,迷茫的,在我的世界游弋翩舞,以剔透的心为圆点,以寸寸肠情为半径,旋周,周旋,一圈一圈的,你影影绰绰的身影旋转在我的杯子里,旋转在心的渡口,旋转于我红尘的梦里。依稀听到你扼腕的叹息,膨胀,氤氲,萦耳,决裂的泪混合在浓香的酒里,盈盈倾襟,缠绕在我无助的丝弦,波起层层的烟岚,一朵玫瑰盛开了,为我,无助的心,冷漠;天空飘起了雨,冰冷的寒气,熏烤着那剪喋血玫瑰,渐渐的枯萎凋谢,在凄厉的寒亭。在南来北往的人群中,偶尔有驻足的身影,怜目,可惜不是你。

不知何时,我醉在你的风景里,那尘封千年的柔情,为你而妩媚。许是我的心机被佛窥视,收回了转瞬的缘,无望中我华丽于无形,无论我怎么的心恋。于我归去了无痕,只为让你释怀。独守西楼,春去秋来,磨损了袂角,于夜的墨海中,吟唱茫茫红尘,冷落了季节,憔悴了芳颜,枕着梦中的呢喃,飘摇在旧日的燕园。曲终幽梦犹然心壁,那指尖的殇,总是无法抹去。在心灵的港湾,徘徊着,萦绕着,在一层层灰色中,岁月流逝,弹指间,青丝爬鬓。感叹又如何,几度午夜梦回,人去景移,惟留西楼落清愁。风华雪月,几许销魂,吹绿了陌陇的竹林,吹皱了一池的波光。我痴了,痴迷于相恋的幽香里,揽一时的枫红,轻轻靠在你温暖的肩上。

梦里春秋,滴泪化蝶。我为这滴泪而来,今生还与你,让你匆匆的行屏,花开有声,蜂蝶吟哦,水墨丹青,让你醉在如诗如画的梦里春岸。我孜身远尘,只因想让你完美,淡去疲惫,让你忘记所有的忧伤与彷徨,不想让雨淋湿你的江南,你的梦,让你不再与惆怅有染,让旖旎常伴你左右。我轻轻采摘潮湿晶莹的雨丝,一滴、两滴、三滴,在茫茫隔世,独自珍藏,在没你的光阴里,翻看,依枕。而我就这样远远的守望着,不去打扰你的那份宁静。

醉了,醉在了守望你的深夜,情,在拉长,爱,在蔓延。是谁挽住了谁的手,在柳荫成廊的未央夜阑,并肩相依,洒下一程浪漫?在阳光触及的地方,我喝着你亲手酿制的甘醇,火烈酌心,那是你给的赏赐,让我满心是你。是谁清亮了谁的声音,让歌声萦回古韵的角心,缱绻在阴绵不断的雨中,潮湿我的心情,侵袭着瘦弱的躯体,在唐诗宋词里,思念着你的背影,你的温情,你那倾心依旧的海誓山盟。细心呵护着熠熠璀璨的流苏,把人间的欢笑和眼泪倜傥,让你眉宇,永留芳华。

月,有阴晴圆缺。月圆,与你团聚,相望无语凝情重。月缺,独倚阑干,孤影徜徉记忆长河,幻形时光隧道,去守你素日巷陌,等待熟悉脚声由远渐眉,把那份真情守成一道风景,不再悲欢离合,相亲相依赏花明。曲婉曲转,将或深或浅的痕,赋成春兰秋菊,让那颗琥珀的泪,化作青烟漂浮在云端。

杏花村落杏花酒,难解伊人梦里愁, 漫漫红尘谁共鸣,镜花水月映西楼。

今日散文6:甜棒

文/姜义学

“娘,俺爹怎么还不回来呀,今日上坡收玉米,爹能给我割甜棒吗?”

“小馋猫,等不及了?你放心,你爱吃甜棒,你爹也爱吃,我也吃,还能少了你的。去,到外边等着去!”

被玉米秸秆馋得心烦意乱的孩子,早早等在村口,翘首企盼收玉米回家的大人,希望大人多割些甜棒回家。

甜棒,是小时候对玉米秸杆的雅称。小时候,嘴特馋,特爱吃甜食。平日里,除了过年过节或亲戚邻居嫁娶之外,根本吃不上糖果。小孩子整天被糖果、甜瓜、甘蔗之类的甜食和果品馋得没办法。看到谁家孩子吃甜东西,就盯着人家咂咂嘴,跺跺脚,心急火燎般的难受。好歹生活在农村,庄稼地里生长着不少甜东西,玉米秸、高粱秸、茅草根、生玉米、生地瓜,这些东西也能过甜瘾。

玉米秸是上等的甜棒。玉米秸不用花钱买,只要是收获玉米的季节,大人去生产队干活了,准能割些玉米秸回家,犒劳孩子。每每到了收获玉米的季节,孩子们烦躁的心早已飞到了田野里。放学后早早站在村口,眺望收工的大人们,比着、看着谁家大人割的玉米秸多,眯着双眼迎着自家大人。那时候,生产队里的玉米产量低,一般亩产一二百斤,不少玉米光长玉米秸,不结玉米棒,人们称之为“公子”。这种不长玉米棒的“公子”,玉米秸特甜。割玉米秸的大人们,每当遇到这样的玉米秸,就会割下来插到腰里,回家给孩子吃。也有些胆大的孩子,趁割草的时候,到生产队的玉米地里偷甜棒吃。如果被看护庄稼的人发现了,轻则挨骂,重则扣下筐和镰刀。

在那个生活拮据的年代,玉米秸在孩子心中就是甘蔗。吃着不花钱的玉米秸,心里蜜似的。每当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就盼着大人多割些玉米棒回家,一次吃个够。大人嘱咐,少吃点,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孩子才不管呢,一次吃个三根五根不算多,连吃几天不“草鸡”。

玉米甜棒,味甜,甘热,吃多了容易上火,往往嘴角和舌头长疮,很久不愈。吃玉米秸全靠嘴啃,玉米秸锋利的外皮,经常将孩子们的嘴角划破,流血不止。孩子们正是换牙的时候,玉米秸密实的节骨,经常把牙咯出血,甚至咯掉。伤点痛点算什么,为了解馋,没有哪个孩子害怕。

用犬齿撕开坚韧的外皮和骨节,剩下的就是细软甘甜的瓤,猛劲咬一口,甘汁四溢,甜到心里了。

今日散文7:腊八粥的由来与今日

文/李德云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的折磨,便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夜观明星悟道成佛。他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于是“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举行诵经念佛,并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每年各寺院于腊月初八僧人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百姓。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百姓把它叫做“佛粥”,也称“福寿粥”。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粥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也被称为健康粥。腊八粥由红枣、莲子、核桃、桂圆、栗子、葡萄干、红豆、花生、大米等数十种材料熬制而成,即香甜可口又有较高的营养成分。豆类是腊八粥的主配料,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等,营养十分丰富,并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气纳气、益智健脑、强筋骨作用,还能够增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含有的维生素E更是医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红枣、桂圆具有补心、益心、补脾气、安神功能等等。

今年,圣井街道办事处境内元音寺的僧人及信众,在“腊八节”的前两周就已开始筹备米、豆、花生及干果。腊月初七开始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捡,然后于半夜十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熬好后,在明水城区的香港街、眼明泉以及元音寺等处施粥于百姓,愿大家届时都能喝到腊八粥,福慧增长,健康长寿。

今日散文8:黄山的雾

文/赵喆

久闻黄山雾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刚到黄山,雾还不大。我极目四望,景物尽收眼底。但见峰峦起伏,在飘渺的云雾里,漂浮着一个个尖如子弹头的峰顶,又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座岛屿。

等我们乘上缆车,四周开始变得白茫茫一片。蓦地,缆车冲出了大雾。四周皆是山峦,偶尔能看见几朵云在我们脚下飘过——这种快感胜过神仙的腾云驾雾。再回首,黄山仍被一大团一大团的浓雾包裹着,连轮廓都难以分出。怪不得在山上观景犹如雾里看花,只因刚才我们一直在雾中,只是自己觉察不出罢了,实乃:“不知黄山真面目,只因身在云雾中。”

下了缆车,我们的目的地是光明顶。在海拔1000多米的停靠处我们休息了一会儿,我不禁寻找起雾的源头。啊!是山下,只见山下白茫茫的一片,不见一亭一阁,一草一木,如同那烟波浩渺的大海,一阵风将雾带上来,就像是浪在拍击着海岸,风呼呼地吹动着挂在山崖的松,这是久违的涛声。我可以隐隐约约望见几个山峰,它们一会儿置身雾外,一会儿又被一波波的雾隐住,只略略露出一个尖角。多么奇妙的雾呀!

有人夸黄山的松长得妙,有人夸黄山的石生得怪,还有人夸黄山的云壮观,但我最想夸的是黄山那奇幻的雾。它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使得黄山更加巍峨俊峭,峥嵘秀丽。

今日散文9:春的絮语

文/胡秀娥

草绿知春,一年一度,今日春色又染出片片清新宜人的风景。

依旧是,静静的复苏。依旧是,悄悄的变更。而我觉得如沉闷的空气里吹来了爽爽的凉气,滴下来细碎的阳光,渲染出别有洞天的世界。昨天的太阳走了,严冬中苍白的日子在春轻盈的脚步中,随着撕下的日历片片飘零,在夕阳的最后一瞥中,流入生命的河谷。深深地吸一口清爽的空气,抬眼望天空,朝阳如绚烂的彩锦,耀眼在东天的边缘,那里薄雾缭绕,神秘得妙不可言,心亦如云霞般灿烂,融化在明媚的喜悦中。

经过了秋冬的风刀霜剑,再见春天便恍若梦中。春天,我熟悉你的每一个步态,每一样风情,纵然如此,再见你亦如初识你的惊喜、激动,恰似母亲的笑,你永远不会厌倦。

你永远捕捉不到春天的踪迹,不知哪一天,当你从朦胧睡意中醒来,迎春花已如一团金子灿烂于你的眼前。掐一苞绿,那清香仿佛童年的百草园,穿过漫漫岁月,袅袅向你飘来。用不了几天,萋萋芳草便渲染出清香淡淡的绿草坪。偶尔穿红衣的孩子走过。组合一幅鲜亮的画面,恰似春天的一幅素描。

也在一个温馨的早晨,你从梦中醒来,淅淅沥沥的雨声轻敲窗棂,有翠鸟在枝头鸣唱,像一个美丽的天使把你的思绪带向遥远而辽阔的地方。碎雨笼罩着柳枝,蒙蒙的绿意便漾成团团绿雾。哦,多像故乡的柳林!春天来的时候,总有天真童稚的小孩子们做一支柳笛,把春意散布开来。而那逐渐冰消,又逐渐汹涌的黄河便排起重重浊浪,带去残冬,带来纯净、明快的春天。登上山头的烽火台,那黄河便似一个巨大的问号横于眼底,折向遥远的东方,无际无涯,常把人引入忘我的境地。两样的景致,一样的情调,是啊,北国何处不是春?

春许因其美而颇多风沙,一场风沙掠过,摇曳枝头的花叶便要经历一种考验,令痴情的文人骚客黯然神伤,泪溅花下,发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喟叹,其实大可不必。春天是一年之始,大自然将最具魅力的美赋予它,同时亦把一段长长的、莫测的路赋予了它,在走向夏秋冬的旅途中,风霜雨雪的侵凌应是必然的吧?

人生何尝不如斯。常把年轻比作人生之春,年轻,意味着前面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下去,年轻的生命如春花春叶,活泼泼地、热烈地塑造着自我,望尽天涯路险阻重重。然而只因为我们年轻,面对一切未卜之路,都有勇气自如地走下去。

请拾起这片片春意,叠入你梦的扉页,当你在萧瑟的秋天孤寂无助时,当你在严冷的冬天恐惧彷徨时,让梦中的春天给你丝丝暖意,给你前行的热量、勇气;请珍存青春的记忆,让你美丽的容颜印在岁月的底片上,当生命走向黄昏时,拂开记忆的纱帷,让它的光华照你黯淡的旅途。

我咀嚼这空灵诱人的春色,它如一曲轻快的旋律铃铃作响。它穿越时空,走进天空深处,星光与月光的清辉中,夜夜照我梦景,提醒我路很远,也许很暗,坚强起来吧!

今日散文10:栀子香溢远

文/王晓霞

今日上线,偶见一少时学伴QQ签名更改为:“满屋栀子香,醉倒了!”眼前随即浮现出一朵朵小小的洁白的花儿,恍惚间一股熟悉的幽香迎面拂来,沁入心脾,心中不禁感慨:又到一年栀子花开时!

栀子花,应季而开。每年初夏,麦收后的插秧时节,处处可见她的窈窕身姿,在我们乡下是最寻常、也是最受人们喜欢的花儿。不少人家堂前屋后,都栽有一棵栀子树,一米多高,葱绿的枝叶向四周扩张,未开花时像一个圆圆的绿球,茂密的绿叶中间挤满了一个又一个长长的椭圆形的花骨朵儿,有些略带害羞般的紧紧包裹着绿衣,还有些已迫不及待的先微微露出些白裙边儿,甚是惹眼。期待中,一夜醒来,阵阵幽香飘来,入鼻清爽,起身推门一看,万分惊喜,忽然间满眼雪白,栀子树上恰似“千树万树梨花开”,随风轻摇,香气四溢,环绕四周,如入仙境。走近它,凑上去,闭上眼,深吸一口,仿佛五脏六腑全被栀子幽香浸透,那样的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表。

虽说不该信手折花,只应静观欣赏,但我每年依旧会和幼时一样,折上几朵半开的栀子花,用一只小瓶装上些许清水,再将栀子花养在水中,放在卧室的床头柜上,想将她的幽香日夜据为己有。每天闲暇之余,静静看她一点一点绽放,卧室里便会环溢着淡淡的栀子香,那时的心情恬静而淡然,儿时的记忆便在香气中渐渐被勾起。小时候,栀子树多,花更常见,按照老家习俗,入夏便在蚊帐上、枕头边或夹着或放着几朵栀子花,不但美化环境,驱蚊效果也挺好。上学时,也在书包里放上一些,带到学校,课间举着相互炫耀。村子里,甚至一些妇女和小女孩的头上,也时常会用卡子夹上一两只,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四处招摇,经过你身边就会飘来一股香气。那时,栀子花的白色,在乡下人们的眼里,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了。

我想,今年,一定还要去折上几朵栀子花,放在我的枕边,随香入梦,让她的幽香溢满我遥远的记忆,让岁月的脚步不曾走远。

今日散文11:故乡

文/迷.乱

昨日烟雨濛濛,今日晴空万里!经过昨天雨水的洗礼,再加上一夜的滋润,万物皆是焕然一新。

清晨,还未起床,便听见窗外悦耳的鸟鸣,似不愿睁开双眼,静静的感受着窗外的事物,从未有过的惬意,仿佛那鸟儿只为自己而鸣,微风掠过,是哪片新叶沙沙作响,又是哪段树枝轻轻摇曳?起床,穿好衣衫,还未走到门前,便有一丝清新的气息触动鼻间!门,轻轻推开,顿时,一股浓郁清新夹带着芳草香的空气扑鼻而来,不禁张开双臂,放开胸怀深深呼吸,感觉竟是那样顺畅、充裕!

缓步走在清晨的林间小道,旭日东升,阳光穿过繁茂的新叶,一缕缕,一束束,映着晶莹的露珠闪烁眼眸,仿佛在为驱赶清晨那一丝凉意而兴奋!不觉,来到田间,一望无际绿的海洋,那是颗颗饱满的麦穗,细看,绿海中泛着微黄,好似在炫耀即将到来的成熟。

昨夜还未散尽的薄雾,不时飘浮在麦田上空,忽然间,一点亮光一闪而逝,紧接着两点、三点、四点……越来越多,放眼望去,那竟是麦叶之上的露珠折射阳光而闪烁,繁繁点点,比起夜空中的繁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清晨麦海的画面,用人间仙境来形容也不为过!

午后,躺在林间的秋千上闭目养神,感受着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身上的温暖,感受着微风拂过,轻轻摇晃的悠闲……突的,鼻尖一丝微痒,睁开眼,一团雪白毛绒绒的棉絮停落在鼻尖,眼前不禁一花,漫天的棉絮飞舞在整片树林,时而随风翻滚,时而悠悠下落,如雪花般漂白着绿地,伸出手,它便飘落在指尖,就像精灵一样,当你微微一动,就会悠扬到空中,再缓缓而下!

原本翠绿的草地,此时却蒙上了柔软的白纱,慢步走在小道上,这些毛茸茸的棉絮仿若受到惊吓一样,四散飘去,或轻点鞋面、或抓住裤脚、或荡入草丛……静静而立,这如雪的棉絮悄然而下,落在发梢,落在睫毛、落在肩头,不同的是少了一丝冰凉,多了些许暖柔,随后,又随风而去……

不知不觉,棉絮不再飘了,微风也有了丝丝凉意,傍晚,夕阳西下,晚霞衬红了西边那一片云彩,金色的霞光缓缓的把树影拉的斜长。静了,不知什么时候四周忽然安静了下来,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声,但也听不真切,那一轮红日也不知躲到哪里。

竟是夜幕已然降临,夜空并不怎么晴朗,透过枝叶间的缝隙可以看到些许星光闪闪,而后,微风吹过,这点点星光又被枝叶所遮挡,树林里甚是黑暗,虽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但也让人心颤。来到空地,这里显然比林内明亮几分,空中星光仿佛也多了几点,不远处,不知那个土堆上的小洞中,传来不知名的虫叫,在空旷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切!“莎莎莎……”夜深了,风,渐渐活跃起来,拨弄着枝叶,又似在催促未眠的人儿赶紧入睡……

今日散文12:迎春花开

文/素波银涛

今日在公园散步,突然发现迎春花开了。顿时,一股春流来袭,思绪万千。

春寒料峭之际,迎春花开了,春天也就来了。也许就在昨夜,伴随着满天星晖,伴随着万家灯火。

迎春花,别名又叫小黄花、金腰带、黄梅,落叶灌木丛生。因其在百花之中最早开放,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明媚春天而得名。

相传,“迎春花”本是大禹的荆藤腰带,治水时送与了涂山的一位姑娘,相约治平洪水后再相聚。几年以后,洪水归海,人民安居,大禹回来找心爱的姑娘。可是,那姑娘却早已在对他的守望中化成了石像。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了一起,她的血浸着荆藤,荆藤竟然变青、变嫩,发出了新的枝条。大禹上前呼唤着心爱的姑娘,泪水落到石像上,霎那间荆藤竟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儿。大禹为了纪念这位心爱的姑娘,就给这荆藤花起了个名子叫“迎春花”。

迎春花,穿越千年的时空,日夜诉说着她的思念、她的向往,她在痴痴的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我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在我国,迎春花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诗中均有记载。唐代“诗魔”白居易的《代迎春花召刘郎中》:“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宋代词人韩琦的《迎春》:“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十二钗中,有贾府二小姐名唤“迎春”,此女落落寡合,不喜与众钗黛为伍,颇类迎春花凌寒独开之禀性。看来,古人也并不嫌弃这并不起眼的迎春花,难怪我省鹤壁市已将其作为市花。

初春时节,迎春花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山涧沟壑,在田间地头,在道路侧旁,随处可见,绽放着一串串黄色的小花,如璀璨的星星缀满枝头,其间夹杂着嫩嫩的泛黄的花蕾,迎风摇曳,随风起舞。虽然没人浇水,没人施肥,可她还是凭着一种执着,突破严寒,划开积雪,一路开来。迎春花尽管没有牡丹之富贵,没有玫瑰之艳丽,没有梅花之清雅,没有月季之娇美,平平常常的颜色,简简单单的花形,不高傲,不娇贵,却能绽放美丽,吐露芳香,扮靓大地,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带给人间,让人们在春日最早的时间里感受到春的气息。

于是,在迎春花深情的呼唤下,春风来了,轻轻的,柔柔的,暖暖的;春雨来了,细细的,润润的,绵绵的;春燕也来了,双双的,剪剪的,啾啾的。

乍暖还寒时候,迎春花开了。那缕缕枝条仿佛祖国建设中的条条战线,朵朵花儿犹如条条战线上的各族人民,而那单一的黄黄花色不正是中华儿女信念如一的集中体现么?正是这些许许多多像迎春花一样的人们,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把最美丽的笑容绽放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妆扮着人间美好的春天。

迎春花开了,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春天还会远吗?

今日散文13:冬阳暖暖

文/piaoyidexing

今日被雾霾肆意遮挡的太阳,终于坚强勇敢的冲破重重包围露出了一如既往明亮灿烂的笑容。我看着窗外久违的阳光感到兴奋和感动,我们需要阳光驱散阴霾,我们离不开阳光带给我们温暖的抚慰,带给我们的与生俱有的安全感以及生命深处对光明不倦的追逐感。尤其是冬天,看看头顶的太阳,一份惊喜和稳妥油然而生。

昨天晚上朋友打电话,说是因为雾霾高速限行,已经两天被堵在千里之外的高速路上,本来计划外出两天就可以轻轻松松得回家,现在四天了,还堵在路上原地踏步。还好有人卖泡好的碗装方便面十元一碗。漫漫长路寸步难行,心里焦急无奈,更有百无聊赖的情绪蔓延。我说,如果你堵在鹤壁的高速路,我接到电话会连夜带着美食赶过去,虽然不能改变现状,至少可以陪你在黑夜里等待黎明。朋友大笑说,如果堵在鹤壁,我就步行跑回家了。陪他聊到10点多,让他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就挂了电话。

他长年出差很辛苦自然有付出就有回报,他挣得钱比我们多。可是他在路上劳累和奔波不说,老婆的抱怨更是让他束手无策。他每月把工资卡把厚厚的一叠补助原封不动交到老婆手里。希望能换回她的笑脸,她却依然不给他好脸色。她觉得他陪她的时间太少了,她觉得她周末逛街没人陪,她觉得圣诞季的夜晚,没收到礼物。可是她想过吗,圣诞节的夜晚,他一个人被堵在路上,没有吃的没有卫生间更没有消遣。她懂得那份无助和生活的艰辛吗?他全力挣钱养家,就是对她最真最浓的爱的表达。让一个人时刻陪在身边固然浪漫,可是生活里柴米油盐,养车洋房养孩子,哪一样容的人轻轻松松享受生活?或许他挣的钱不能够全部抵偿,她一个人时的落寞。至少她要明白,爱一个人除了陪伴除了甜言蜜语,那就是给她生活一份最坚实的保障。爱有很多方式存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要多想,不要自寻烦恼。要知道钱不一定代表爱,可是一个男人,可以把自己全部的经济收入都毫不犹豫交到你手里,无需置疑,他爱你在乎你。少一些对他的抱怨和冷漠吧,让他每次长途跋涉身心疲惫回到家里的时候,能感受到属于自己的柔情,能感受到家里温馨。

晚上碰到同事小海一个人垂头丧气在路边溜达,他今年刚结婚,两人谈朋友的时候就让一家人随着他们的频繁的分分合合,陪着备受提心吊胆。女孩子说一不二很强势很自以为是,有点小心眼有些不懂事。小海爱她对她言听计从,宠她到天上。对于他们执意要结婚,家里人都有些犹豫。小海说,他可以为了她对家人感受不管不顾,他可以一辈子跪倒在她面前只要高兴。结婚后,三天一闹五天一离家出走,动不动把离婚挂在嘴边。平日里为了少生气,小海对她言听计从,对她百依百顺。我说,怕老婆不丢人,你也不是怕她,你的妥协是为了让她高兴,她心里顺畅了,你的日子才能好过。四个月后小海觉得力不从心的累。我劝他当初不顾忌家人的感受一意孤行,就要对得起自己当初决心,就要把婚姻走下去。我说这场感情,是你当初心甘情愿亲手种下的一颗果实,酸甜苦辣都要学会咽下去。他苦笑着,我觉得自己埋下的是炸弹,爆破的威力一次比一次大。我已经头破血流,已经束手无策。

我不知道真正的爱该如何才算是完美,也没有权利和资格对感情狂下定义。我只是觉得今日东阳暖暖,希望很多矛盾很多纷争,都在阳光下消失。我们需要太阳的光和热,同样我们更要学会如何去爱。无论幸福多远,记得我们已经在路上。

今日散文14:洗澡花

文/白娟

今日闲来无事,把屋门外堆放了许久的花盆清理出来,准备种花,鉴于前两年老把花养死的惨痛教训,这次决定只种一种花——洗澡花。

洗澡花,学名紫茉莉,花色玫红,据说可以用来染指甲,所以在有些地方被称为指甲花。记得小时候,垸里有一户人家的花园里养了很多这种枚红色的花,花柱很高大,花朵小小的一个,一团一团地簇拥在一起。一到夏天,它就开始枝繁叶茂了,大约到了每日傍晚洗澡的时候,花儿就开始开花了,气味清幽淡雅,沁人心脾,故得此俗名。

那时候的暑假很快乐,跟着小伙伴们从上垸冲到下垸地玩耍,每到傍晚,我总要去那户人家的花园,隔墙观望、等待花开。看着他家满院的洗澡花,我好生羡慕,想着什么时候我们家也能种上几株这样的花就好了……

就这样想着、念着,等到上初中,终于有一天我意外地获得了几枚洗澡花的花籽,一同还有一些牵牛花的花籽,我迫不及待地拿回家,找来了各种可以当花盆的东西,开始播种起来。松土、施肥、浇水,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进花盆里,就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它破土、发芽……以后的每个周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看它们长得怎么样了。终于,花籽在我的期待中慢慢地钻出泥土,探出小脑袋,开始茁壮成长了。夏季快来的时候,它们越发长得快了,洗澡花的花柱一天比一天粗了,花苞已经冒出来,有种随时待放的感觉。牵牛花呢,藤条越来越长,于是我们就为它牵了好多条绳子到屋顶,想让它沿着新开辟的路线爬行上去。

不多久的一个周末,远远地就瞧见家里二楼的阳台俨然已罩起了一层绿色的藤条屏障,上面布满了淡蓝色的小喇叭花,屏障内依稀能看见一朵朵锦簇的枚红色花苞,我迫不及待直奔二楼阳台。哇!所有的花盆都长出花了,羞涩欲放的洗澡花、随风摇曳的牵牛花,渲染了整个阳台,真是美丽极了!

那个夏天,每天看到自己亲手栽种的花,闻着阵阵花香,心情格外地好。到了秋天,牵牛花开始枯萎了,藤条一根根地掉下来了;洗澡花虽然不再开花,但是枝叶依旧是绿色的,我们把它搬进室内,它就像盆景一样,整个冬天屹然不到。原来洗澡花的生命力这么强大!我们把花籽收集起来,来年的春天随便洒在后院的空地里,一段时间过后,它们就“蹭蹭”地冒出来了,准时在夏日傍晚,开花吐蕊。

如今生活的地方,各式叫不出名字的花儿争先开放着,而我依旧想念小时候的洗澡花,想念着它那股淡雅的清香,就像那时候的夏天,简单、纯净、美好……

今日散文15:记忆中的石榴

文/杨小羊

今日吃的石榴,颗粒略小,但胜在颜色红艳,水分十足。这是这么多年吃的石榴当中令我最为难忘的,因为它让我想起来了小时候吃石榴的味道。

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远远没有现在富有。老家的院子里还栽种着桃树、石榴树、月季花……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这些花呀树呀的。

春天,院子里的桃花便开满枝丫,粉嫩粉嫩的,在枝头摇摆。在花瓣将要凋落的时候,草绿色的嫩叶便悄悄地吐露新芽,渐渐长成细长而翠绿的桃叶。

对于桃树我是记得比较清楚的,因为盛开的桃花是那么美丽,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而一旁的月季花,在我的记忆里它是每个季节都会开放的。粉色的、大红色、黄色的……而我最偏爱的当属粉色,甚至在它每次盛开的时候,总是要摘几朵插在花瓶里,看着那些娇艳欲滴的花儿,心里美滋滋的。

不管是桃花还是月季花,都比不上石榴花来得热烈。刚长出花苞的石榴,圆圆的红红的似一个小红豆。盛开的石榴花,花瓣是红艳艳的,热情似火,一个花朵上六片花瓣聚拢在一起,呈仰天长啸的小喇叭型,又似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在风中翩翩起舞。特别是在石榴花瓣快要凋零的时候,一片片的圆形红色花瓣随风飘荡,满地都是,如鲜艳的红地毯,让人舍不得下脚踩上一踩。

就在石榴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它,期盼着它的长大。想着它那味美多滋的味道,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经过盛夏的日晒雨淋,九、十月份的石榴已经由青黄色变成了橘红色,在绿油油的叶丛中,东挂一个,西挂一个,满树沉甸甸的果实煞是羡慕他人。这时候的我的姐妹们也在偷偷的窥视着它们。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想要摘取的那个石榴,准备比一比谁摘的石榴最红最甜。

吃石榴应该是有趣的事情,那么吃自己亲手从树上摘下的石榴应该是更有趣的事情吧。那饱含着劳动成果的喜悦,反而更加令人留恋。石榴的树枝上是麻麻的,带有小小的刺。所以想要爬上树去摘石榴,也是需要付出一番功夫的。如此,对于自己摘到的石榴,我们更是倍加珍惜。接着就是开始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看看谁的石榴最红最甜。剥石榴的第一步是最难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把石榴粒挤破了,溅的满身都是石榴汁。妈妈常说:

“石榴汁最容易染色,染到衣服上,可就洗不掉了。”

这句话我一直记在脑海中,直到今天吃石榴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生怕染脏了衣服。第一步把石榴剥开一个小口子,接下来就十分容易了。顺着小口子用力一掰,石榴便一分为二,这就可以慢慢的品尝石榴的美味了。边剥便吃,真的是有无穷的乐趣。看着那些像红宝石的石榴粒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石榴壳里,而且里面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石榴粒,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小时候吃的石榴粒虽然没有现在的又大又红,但是味道却是最好的,更是能品尝到石榴的香甜中还带有的那一点苦涩。现在的石榴大多只能尝到满嘴淡淡的石榴汁,味道却是没以前的醇厚香甜。把石榴粒从石榴壳里一粒一粒剥下来,在悠闲的时光里慢慢咀嚼品味,这是多么舒心的日子呀。

记忆中的石榴,依然开的那么热烈,生长的那么茂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