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影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背影的散文(精选10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背影的散文1:熟悉的背影

文/张琼

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背影。他中等个子,稍稍瘦小的身材,穿着一件袖口破了的薄衬衫,一条褪色的裤子,一双大拇指已“破壳而出”的鞋。那背影,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使它依然让我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村里的人们家家获得大丰收。玉米辨挂满了各家的楼围,闪闪发光的麦粒晒满了各家的楼顶。远远看去,仿佛是一个嵌满金边的村庄。在太阳的照射下,很是耀眼。我家人口很多,因此种了很多庄稼,连上爸妈共六个人。每天清晨,天刚朦朦亮,便可听见房门外洗脸水的响声。那是爸爸要外出干农活了。他蹑手蹑脚地,生怕把我们吵醒。接着,父亲又从暖瓶里倒出一杯水,那淡黄的茶叶在热水的冲泡下,浮浮沉沉。随之,父亲喝了一口,出门去了。我悄悄地拉开门缝,看见父亲削瘦的背影,他左手提一瓶茶水,背上背了背篓,右肩上扛着一把细长的锄头,一串钥匙在腰间来回晃动,慢慢地走向那种有豆子的农田。

由于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照顾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便成了我的职责。虽然家贫,但好在弟弟妹妹都很听话,也很懂事。一家人也都很和睦。也没有过什么家庭纷争。好不容易熬到下午一点多,弟弟妹妹在家门口前看了又看,都不见爸爸回家,饭菜都快凉了。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那条被踩得结实的田间小道上。妹妹大喊:“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饭菜终于开张喽!”弟弟又喊又跳。于是,他们便跑过去迎接老爸。一个稍大一点的妹妹帮爸爸扛着那把细长的锄头,另一个妹妹帮爸爸背背篓,最小的弟弟只有五岁,他帮爸爸提着那个剩有半瓶茶水的水瓶子。爸爸欣慰地笑了。我说:“爸,快来吃饭了,饭菜都快凉了。”“好。”我做了四个菜,一个煮白菜,一个炒鸡蛋,一个炒洋芋丝,还有一个是蒜炒肉,肉很少,但我放了很多青蒜,把极少的肉掩盖了。

父亲吃了两碗饭,就对我说:“照顾好弟弟妹妹,我要去干活了。”“爸,我跟你一起去吧!”“不用了,你在家好好做作业,照顾弟弟妹妹就行,这活你干不了。”说完,便扛起那把木把被磨得光亮的锄头;提着那瓶被泡得发白的茶叶水,消失在田间的小路上。

关于背影的散文2:维扬细雨映背影

文/庄学

秋雨淅淅沥沥下了多日,敲打着窗棂遮篷,滴答声绕梁不去,气温迅速跌落,长衣长裤犹嫌不足。也是在这样烟雨迷蒙的日子,先生身着青布长衫,一把油纸雨伞罩着,行走在能映出倒影的石板小巷,不疾不徐,悠悠然。

到扬州,必去拜访朱自清先生的故居。我去这个小巷的时候,也是这样细雨湿衣衫的天,从扬州的东关门楼走出,城门洞避雨人群的喧嚣声渐渐远去,根据大街上的招贴指引,拐进了这条小巷。雨不算大,地皮已湿,细雨滴活泼调皮,轻轻地敲打在遮阳篷、雨伞上,极像扬州咿咿呀呀的小调。行人大概也是习惯了这样的小雨,也都走得不慌不忙。

有买菜归来的大妈,撑着一把青绿的雨伞,她朝我们一努嘴,喏,顺着小巷走过去就是。

小巷二三米宽的样子,墙是灰色的,不似乡村民居的粉白,顶上的瓦黑黝黝的一片,地面不是我臆想中的青石板,而是水泥制成的方砖,却也被岁月的脚步打磨得清亮,眼光伸展开去,湿漉漉的地面能够映出影影绰绰的人影。巷子深处,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得婀娜,走得袅袅婷婷。巷子上方的簇簇线路不规整,倒是有序,电线杆子的上面侧伸出一招贴,朱自清先生深沉地凝望着浅灰色的天空。安乐巷27号,朱自清先生的故居就在此了。

先生故居的门框用青砖砌成,宽大的两扇门是黑色的,有门鼻扣环,应该是旧时模样吧。周围的墙体也是小青砖,用白石灰勾线,墙上房顶有雕花的瓦当,呈黛色,有着古朴的淡然。这模样,从周边的民居突兀出来。墙体被打湿了,青青的色彩凝重了许多。可是不巧,偏逢周一,故居不开放。我们伫立故居一侧,打量着,不免遗憾,但是也将骚动的心平静下来。我在心里描绘先生故居,大约是典型的扬州民居模样,天井回廊,灰砖铺地,并且由青石条揽边,屏门应是精细的雕花,一应的木质家具也应是朱红色的。中堂应该有古人的山水画和书法作品,也应该有他慈爱的父亲的挂像。

认识朱自清先生,是从《背影》《荷塘月色》始,那种清新自然并沉静的叙述,那蓄满了浓浓诗意的语言,使后学者难以企及,并滋养着我们的文学之路。先生一生不算富裕,亦是清贫,但是他正直的文人气节和高尚情操,成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与楷模。他说:穷有穷干,苦有苦干,世界那么大,凭自己的身手,哪儿就打不开一条路?何必老是向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时光逝去七十载,但先生依然稳稳地踱向远方,其背影在日月的映照下,越拉越长。

那天的雨终是不停,返回东关门楼,在运河岸边一侧的浮雕上,看到了一条蜿蜒大河,河的一端,镌刻着“洛阳”两个字。先生曾在北京寻觅绿牡丹,但是错过了花期。如今朱自清先生与运河与洛阳,就这样并行在我的旅途中。

关于背影的散文3:陈爷爷的背影

文/岂进仙

清晨,窗外传来了熟悉而有节奏的拐杖声。每次当我听到这个声音时,我总会打开窗子凝视着那个背影渐渐远去,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阵感动。

那拄着拐杖从我家楼下走过的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就是我的邻居陈爷爷。

六年前的一天,陈爷爷不幸中风,下肢瘫痪了。医生说他从此以后只能在轮椅上安度晚年,可是半个月后,陈爷爷竟然从轮椅上站起来了,并要求他的家人扶他到外面走一走。他的儿子、孙子们扶的扶、搀的搀,陈爷爷吃力地往前迈步,即使只是小半步的距离,陈爷爷也累得汗流浃背,这哪里是走路,这根本就是爱心、孝心、信心组合而成的桥梁。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和傍晚,我都会看到陈爷爷在家人的搀扶下出来锻炼。这已经成为这条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最让我感动的是陈爷爷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今天走到门口的槐树前,明天走到小巷口。我常常看到陈爷爷坚韧的脸上总是挂着汗珠,但却随时保持微笑。

一天天过去了,一月月过去了,一转眼六年过去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街道上不知留下了陈爷爷多少艰难的脚步,不知洒下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如今,陈爷爷和他的家人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陈爷爷也慢慢摆脱了那副拐杖,只需一根圆棍就够了,步子也迈得轻松多了。每当人们听到那坚定而清晰的声音,看着陈爷爷渐渐远去的背影,总会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我的心里也总会有一阵阵的感动。陈爷爷一家人的形象在心里也一天天高大起来,像一座丰碑,时时激励着我。

关于背影的散文4:在背影里驻足

文/孟庆果

当年读朱自清的《背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苍老的躯体爬过铁路的样子,至今想起来都令我心里酸酸的,眼睛涩涩的,悲凉而又无奈。

后来读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那年轻挺拔的背影,离开得那么义无反顾,也带走下一个孤寂失落的牵挂,在风中摇曳,一低头,已是泪流满面。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易安笔下的背影,娇羞,惶遽,有种莫名的期待。

我们对形形色色的背影,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倾注了太多的关怀与同情。一不留神,背影越拉越长,故事越走越远,反倒把自己给弄丢了。

有些背影,是孤单的,如同冬日里山脚下的老树,独饮风霜。有些背影,是温暖的,如同春日里水边的杨柳,依依不舍。

自然界里背影,是静止的,一旦映入眼帘,就成了一幅画,唯美,清晰。心坎里的背影,是深沉的,一旦印在心底,就成了一首诗,幽远,深邃。

某年某月某一天,某人某事某道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摇摇晃晃的,蹦蹦跳跳的,轻轻快快的,规规矩矩的,踉踉跄跄的,蹒蹒跚跚的……每一个背影,都能牵拽出一部或温馨或悲苦的剧情。

时光如一把流沙,总有些记忆,即使苍白了青春,衰老了容颜,仍旧泛着淡淡的馨香。它们晃动在时光之上,挥之不去。那些深藏于心底的背影,经年不衰。

我们说过的话,走过的路,都将成为贴在身上,不同于别人的一方标签,一颦一笑,一个转身,一不留神就成为别人眼中的背影,想时真切,看时朦胧,没有古人,不见来者。

习惯了在寂静的夜里,怀念一个人,怀念一段故事,怀念一个背影。那一段随风而逝的缘份,在薄凉的时光里,化作一缕轻风,一蓑烟雨,想要抓住,却已远去,只留下一颗玻璃心在微风里沉醉。

我在街角驻足,只为瞥见那熟悉的背影。在无数擦肩而过以后,不论是悲是喜,是闹是静,总能使心丰盈起来,成为永恒。犹如看一朵花开,观一枝柳绿,读一卷好书,会一个心仪的人。而欢喜,常常隐在骨子里,不厚此薄彼,温润轻柔。时光的眼眸,因相遇而停驻。

于一个晴明的月夜,梳理思绪点点,在所有可能遇见的背影里,造一座安放心灵的宫殿,春赏百花,夏沐喜雨,秋望浩月,冬享瑞雪,留四季风光,任时光轮回,不必追问今夕是何年。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拥有看风景的心情,哪怕是一棵树,一片云,一幅画,一只飞鸟,擦肩而过的一个人,都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带给你或多或少的思恋。

我愿站成你想见的样子,在你想我的时候。

关于背影的散文5:再回首!问秋几何!!

文/祁平录

“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温暖我,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

风中,依然传来姜育恒的凄凉歌声。是谁不愿忘记,在这清秋的雨夜?是谁依然徘徊,在孤寂的深夜?是谁的心,在清幽的《再回首》声中慢慢沉浮,把那一个又一个迷离的故事穿成了一串串的音符,在心头挽成结,一任往昔的旧梦在幽婉中恣意叹息,几许心事,化作几缕墨香,随着夜风飘逝?

独自聆听着音乐,拾起那缕遗落的忧伤,一脉相思,寂然无声。秋雨轻泣,落叶无语,任风漫过空阶,情似飞花轻若梦,多少红尘往事纠结?多少烟雨旧梦缠绵?

一纸心事悄然入怀,那抹追忆,无处寻觅,流年的过往早已化作飞花流散,一任幽怨的清泪承载起记忆中的碎片点滴。

回眸,已过红尘万千,转身,已是经年尽去。掬一捧清凉的雨滴,寄一缕相思,梦在远方化成一缕心香。打开记忆的窗,任来来去去的风牵动那缕柔肠,一叶叶红笺小字,诉不尽几许惆怅,道不完几许离伤。

浅浅的伤感,心头萦绕,问秋几许?

叹惋流年,如烟的往事中,只留下思念的寂寞与岁月为伴。若水年华,在一片绚烂过后零落成点点尘埃。无法抹去的记忆里,你依然是我无语凝噎的殇。但我还是渐渐的明白了,尽管我们走过彼此的世界,尽管我们看过彼此的风景,最终,还是犹若一片片飘逝的落花,随着尘埃四处飘散。

在夜的边缘守望,那遥远的天际也是深秋吗?听着音乐,手指也在凄婉的文字里徘徊,一池墨香侵染着忧伤的气息。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轻浅的心事,从指尖滑落到文档,飘然落在了博文里。一纸相思,承载了多少痴情的泪?一支素笔,饱润了多少相思的痛?回首的记忆在深深浅浅的纹路里悄然散落,化做那一地的凄凉,眨眼间又被风干。是否爱情如荒草燃烧过的灰烬,思念似一只被折断翅膀的青鸟?

错过了季节,错过了花期。再回首,一笺墨香,问秋几何,你依然还会读懂我的叹息吗?

关于背影的散文6:永远的背影

文/思摩之年

十年了,我们已经离得很远……很远……

我已经记不得十年前最后一次见到它是何时何地,只知道它永远都是那么高大……依然那么高大!

总喜欢站在阳台上感受着 暖暖的春风拂过疲倦的脸庞,模糊的想起了孩时经常依傍在老房前的那棵老松,印象中它总是很翠绿,很挺拔……如今, 老家仍在,老树依旧,多么希望每天清晨起来,还能看到老松那永远的翠绿……

春节,对于像我这样背井离乡的青年来说是每年中最好的一个温馨词眼,因为可以回到最美的那个家!每天疲于奔波的我们永远总想着还能回到儿时那种无忧无虑,那时的我们是否想到今天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什么?我们还能够依偎在自己的大树下,听着蝉声,伴着儿歌么?至少对很多人来说,大树还在,老房依旧······

十年了,我们已经离得很远……很远……

老母亲总是在电话里跟我打趣说:儿啊,我们老家门前的那颗大老松,现在只剩一根主杆了,叶子好久都没长出过了……我知道再翠绿的树也有枯老的一天,却不曾想到,你比老树枯萎的还更早一些。呆呆的望着家里那把爬满厚厚一层铁锈的锄头,脑海里总浮现出每日您与朝阳的竞赛,与落日比耐时的背影,那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高大……

家里的老田,已许久见不到咱自家人的影子,它没有感情,它没有记忆,但它每年依然都仰望着浩瀚的天空,任凭暴风与雨雪,来年总能给期盼的人带来一个幸福的微笑。那是它的回报,你曾经也有过的。但是我想给出的回报呢?在十年前,你只留下一张模模糊糊的背影,便怅然的离我们远去,甚至一句话都没给我留下。现在,你当年耕种的田,已经长满金灿灿的稻谷,他每天想着如果还能见到那个高大的背影再次扛起锄头,迎着未出的朝阳光辉,带着幸福的笑容去收获,然而,这是只能是个梦,一个永远的梦……

十年了,你的背影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

老家的大山还是青青绿绿的,老家的人丁也越来越旺,不过小时候能吃到的野果子,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已经找不着了,那些经常给人带来满嘴酸麻的果实即使有人瞅着了,还有哪家大人愿意给家里的小娃子摘回去吃些呢?因为它们总长在灌木林中,有谁愿意去呢?

十年前,您把老家的新房子盖好了,您住了吗?您住了,住了整整一年,可是那年您却带着高大的背影连同自己,一个人一声不吭的永远住进老房子。还有呢?您是去陪伴老树去了,还是老树陪伴您去了?

父亲,我伟大的父亲,十年了,您已经离开我们很久……很远……很远,一个病魔在一秒钟把您从我们身边带走了,也带走了我那熟悉的高大背影……同时,那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张永远的背影。

关于背影的散文7:拾起岁月的芬芳

文/残阳

清风带走背影,遗落满地的芬芳,被吹散的故事依旧藏在花丛中,迟迟不愿离去。走过的花样年华,还能剩下多少落幕后的孤芳,伫立在你我的心底,时而溅起微微涟漪。

捡起一叶花儿,轻嗅它最后的馨香,那股清新的味道,就好像懵懂的年少,那么单纯,那么天真无邪。可是如今,时间的魔石,早已把最初模样,打磨得圆润而又光滑,没有了凹凸不平的棱角,从而也失去了最真实的样子。

几许花开的物语,诉说了多少岁月的变更,几多秋叶的落下,飞舞着太多的依依不舍,最后却以一种无声的留白,散落在尘埃里,至此便再也无人问津。

我哼着年华未散的尾声,牵上段段风韵,来到似曾相识的故地,以一个陌生人身份,淡看世间繁华。千紫万红花争艳,流水潺潺惹云烟。此情此景,我总觉得曾经留下了什么在这里,却又好像什么也记不起。

原来,是我匆忙走过岁月的步伐,早已经让我忘了来时和去路。就好似昨日的梦那般,你永远都无法清晰的记得,梦里的点滴。只余下某个刻骨铭心的画面,流连于梦醒的今天,辗转闪现在迷离的眼角,只有那么一瞬,让人再也无法忘怀,却又不能完整的忆起。

有人说,我是一个很念旧的人。我却从不承认,我认为我只是对某个画面,或是某个事物记忆犹新罢了。或者我只是比别人活得更为单一,平淡而已,导致于没有太多的斑斓和繁华,只是简单的走过岁月,也许,越是单纯的故事,越是以简单的方式留在了心底吧!

总是觉得很可笑,当我还是一个十来二十岁的愣头青时,总认为自己不再年轻,老是以那个年纪不该有心态来淡看世界。如今,真的来到三十而立的年纪,却又开始想念那个青葱的时代。回首当年,突然觉得这些年都是泡影般渡过,似乎我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活成了三十才该有的样子。

我一页页翻开曾经写下的过往,站在今天我却很难想象,当初作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的人,是以怎样的心绪编写这些文字,难道我从未年轻过?还是我成熟的有点着急?在本该年轻的时候没有活出年轻的样子。现如今,真的不再年轻了,却又想着青春多么美好。莫非,这就是即将踏入中年人的前期恐惧症?

是时光负了我,还是我负了时光。终于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要重走青春,也许是岁月太快,还未允许我们反映过来,就已经走得很远。也许,是我们因为生活的各种酸甜苦辣,使得我们不得不辜负美好的时光,从而成为了被青春遗漏的人。

当我拾起岁月的芬芳,试图想要找回一些青春的模样,却发觉回忆没有了方向。我知道,从此刻开始,青春再也与我无关,那些不曾忘怀的故事,那个不愿离去的身影,都变换成了遥不可及的念想。而我能做的,只是以一个淡然的情怀,品味这似有似无的画面感,然后静静的闭上眼睛,聆听那似曾相识的风歌。

关于背影的散文8:母亲远去的背影

文/黄玉才

母亲劳作忙碌的背影,永远定格在岁月的底片上……

多愁善感的绵绵秋雨,让我怀念起慈祥的母亲,托起我童年梦幻和躬耕田园的背影浮现眼前。斜阳衰草,瘦水寒山,萧瑟的秋风,勾起我无穷的怀念与乡愁。

母亲像一片秋叶,留下无数悲欢离合的叹息,飘落在地,化作山峦,笑傲山谷。她那弯腰如弓、埋头苦干,只知把心血洒在儿女身上的背影,却永远定格在儿女心中。特别是每当金秋时节,五谷丰收了,给儿女带来新收的果实,尝新品味亲情。

母亲不识多少文化,但中国妇女纯朴善良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完美体现。她生育了4个儿女,含辛茹苦,勤俭持家。集体生产时,背上背着不懂事的妹妹,怀中抱着年幼的弟弟,一家6口人嗷嗷待哺,母亲一年四季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起早摸黑,半夜入睡,凌晨起床,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忙碌的背影,映照在吊脚楼发黄的木板上,她的青春岁月伴随袅袅炊烟,飘逝在老屋上空。

秋收冬藏,是母亲劳作中最忙碌的身影,每年秋天,母亲默默地欣赏着晒坝的果实,坐在屋荫下,身边放着响把撵麻雀,一边梳理着岁月蓬乱的发丝。一边欣赏着丰收的喜悦。嘴谗的麻雀刚到晒坝,就被母亲的响把炸响,家禽野鸟落荒而逃。母亲的孝喘病却发作了,令她喘不过气来。远在树上盯哨的麻雀,仿佛在嘲笑她。母亲索性站在晒坝中央,头顶草帽,像个“稻草人”,替同院邻居晒的粮食,义务撵麻雀。飞禽望而生畏,逃之夭夭。母亲十分珍惜用汗水换来的每粒粮食。那是汗水凝结成的丰稔果实啊!在母亲照料下,同院晒的粮食麻雀夺走的很少,于是每一种农作物尝新时,总要把她请去作客,母亲从不居功自傲,下厨帮主人忙活。那忙碌的背影是对主人盛情款待的最好回报。请她的多了,她就悄悄躲了,那勿勿背影又是对主人的最深理解。

母亲患了10多年支气管炎,不能下地干活了,瘦骨嶙峋的双手舞不动大锄,她就用“点锄”瞒着家人下地干些辅助农活。特别是每年粮食收割了,晒干的差事她一人包揽了,她很同情父亲:一人累过春夏秋冬。几千斤粮食,全凭母亲瘦弱之躯一点点从晒坝运装到粮仓。吊脚楼屋挑上的玉米包和一串串红辣椒,也是母亲一串一串地编好挂上去。口粮青黄不接的时候,又一粒粒敲下来,像在数落每一粒汗珠,勾头弯腰敲玉米粒的背影,在煤油灯下晃动到天明。

母亲闲不住。那年,我把她接到县城治病,病未愈就出院。我们啥事都不让干,她却总是忙个不停,见家中没有什么家务活,就把房间收拾整洁。她不懂气化炉性能,儿媳买回的菜,她洗得干干净净,鱼腥草切好,大蒜剥皮,只等儿媳下班回家下锅。那忙碌的背影又是对儿女的慈爱与奉献。在城里闲不住,不习惯都市高楼封闭孤独的生活,时刻怀念她山青水秀的乡村野居。在县城住上个把月,就要回乡间去。她怕住久了,儿子与儿媳之间为她闹矛盾不和睦,她宁愿牺牲自己,不让儿女们受苦。拿她的话说,是饥荒年闯过来的,酸甜苦辣都尝过。

每逢年节,儿女们回家看望她,离开时她总要流泪。她害怕有一天,突然离开我们而去,儿女们又没在身边,连一句话也说不到成为永别。我们离开她时,她总是要站在吊脚楼下,目送我们远去。当我回头,看到母亲不停地用手拭泪水,此刻我心中也盈满眼泪。但她害怕的一天终于无法躲过。1998年春节,我携妻儿回故里与父母团聚,她除夕还下厨做年饭,正月初一还高高兴兴与家人团年,初二却一病不起,茶饭不进,初四凌晨两点十分含恨西去,远在广东打工的二弟连一句话也没说到。临终前,她不能言语了,睁大了眼睛,两行眼泪夺眶而出,生命之弦嘎然断了!事后得知,母亲已病重几个月了,为了不加重儿女们的经济负担,她隐瞒了病情。在我们一片哭声中母亲飘升到了天国,60年风雨兼程,劳动负重、埋头苦干的背影,驼起儿女童年梦幻的背影,驼起每年丰收喜悦的背影,弯腰护痛与病魔死神抗争的背影,也就永远定格在1998年1月31日的年轮上!

母亲不幸离开我们已20多年,但总抹不去她终日操劳的背影,在梦中时常见到她忙碌的身影,慈母那远去的背影,永远镌刻在儿女心中……

关于背影的散文9:心情车站

文/雨儿

那天,望着你的背影在雨中渐渐模糊!我的心也是湿淋淋的!耳边只有你对我说的那句话:“凤儿,我不想伤害你!”

提着你送我的魔豆,一个可以在叶片上生长着字的小植物,急促地踩着自己快停止的心跳,来到车站,我要回家,回到那小片属于我自己的芳草地。去感伤,去种植这颗魔豆。我要把心种在魔豆上,与你溶在一起。

努力地摇晃着自己的脑袋,想不起你的模样,越想越看不清你的脸,有的是你沉默的眼在空中飞舞,悲哀在心底蔓延,空洞的双眼清泪直下,我的想念,维持我生命的想念刹那间消失在空中。

喧闹冷漠的车站,川流不息的人群像鱼从四面八方游来,又匆匆地向四面八方游去……而我又该走向哪里呢?哪里又是我的归期?木然的我望着自己,冰冷的感觉使自己忘了自己的存在。所有的尊严和顾虑不再重要。手颤抖着点燃一支香烟,一口苦涩直冲肺里,我剧烈地咳嗽着。呛出了一地的泪花和烟气,我在泪花和烟气中寻找你的身影,却怎么也看不清,怎么也找不着,心一阵阵绞着,绞出了声音,绞出绝望。

还记得那个炎热的夏夜吗,你赶了一百多公里路来见我,你的笑如清凉微风柔柔的让人感动,你的声音像阵阵涛声拨动我的心弦,你五彩的眼神让我溶化。你说过我是你的米汤,就是你最喜欢的人。而你是我的生命之水,值得我一生去爱的人。你为不能给我承诺而苦恼,而飘然远去,你知道吗,一生中有很多东西是不需要承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分牵挂,就可以一生一世。何苦刻意的去在乎,刻意的去守着,刻意的去要一个家,一个名份。有了承诺就有快乐吗?不是的,就像我对你一样,想你我就快乐,我也不再需要其他什么了。

泪水再次泛滥,汽车声声长鸣,就如同我的哀怨,在天地间颤抖。我知道我得走了,离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了,心中再不舍也该走了,就像行走的列车,到了终点才能停下。而我对你的想念却没有终点,无边无际,无边无际……

关于背影的散文10:背影

文/冯雪

看着月亮,我想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和自己的亲人在月下赏月是我一直希望的事。

同样的月光下,我脑海中慢慢浮现出了那让我永远也不能磨灭的回忆,去年的中秋之夜,因为学校允许我们在家过完中秋节,第二天早上准时返回学校上课,我家离学校还是很远的,因为我想在家陪一家人过完中秋节,那一晚我便没有到学校。第二天早晨必须到学校,妈妈于是在凌晨四点多就把我叫醒了,然后一直在帮我收拾我要带到学校的东西。我睡眼惺松地看到了灯光下那忙碌的背影。虽然身体有一点微微的发胖,但是平时也没发现妈妈有这么的憔悴。背影被灯光拉得老长老长,背有一点躬了,一头长长的黑发披在肩上,在那刺人的灯光下显出了一些银色的光芒。她收拾起东西来有一点吃力,手脚笨笨的,我印象中的妈妈是不管干什么事都十分的利落、快速。

或许这只是我印象中的妈妈,我觉得自己不配做妈妈的孩子,为什么妈妈的样子要用记忆中的呢,是自己离开妈妈的日子太长了,还是自己没有认认真真地关心过妈妈。我迷迷糊糊地走到妈妈身旁,妈妈转过头来笑着对我说:“你弄好了吧,弄好了我送你到车站。”说着便提起东西往门外走,我大步追上去接过妈妈手里的东西,和妈妈一起肩并肩地走出去。外面的月亮好圆好亮,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把我和妈妈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我转过头一看,不知何时我的影子比妈妈长了一大截。

阵阵凉风吹来,我缩了缩头,妈妈把我的手握到了她的手里。

月光下,只有我和妈妈在宽阔的道路上手牵手前进,留下的背影投在了地面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