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月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正月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正月的散文1:正月之韵

文/张春波

正月,犹如一坛醇香的美酒,韵味悠长。

初一的清晨,在城市、在乡村,除夕夜爆竹的硝烟似乎还未散尽,但伴随着耳边声声“过年好”的新春祝福,面带喜色的人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拉开了正月火红的帷幕。

正月,无论是走在繁华闹市,或是僻静小街,还是幽幽长巷,一道道带着红色风韵的景致无时不在你的眼前呈现。看,那高耸的电杆上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那人涌如潮的商场大厅里吊着一个个火红的中国结,那空中的气球下面悬着红色春联,那青瓦平房的窗户上贴着大红窗花……红色正月,春之画卷。

正月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段释放童真的美好时光。每个人的衣裤兜里都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红包和各种糖果,当然男孩子们肯定是少不了装一些零散的鞭炮。他们尽情地追逐玩耍,欢快的嬉笑声伴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一起撒在了身后。

正月,情韵绵绵,亲情、友情、乡情得到加深。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走亲访友,联络感情,互拜新年。相聚就是一种快乐!饭桌下品茶叙旧,饭桌上把酒问寒暖,图的就是那种氛围,那种永恒不变的情感。

正月,充满着民俗之韵。那震天的腰鼓,飞舞的龙灯,扭动的秧歌,让沉积了一年的豪情在正月里酣畅淋漓地挥洒出来,人们尽兴地唱着、跳着、玩着,享受这场民俗的盛宴,传承千百年不变的文化。

正月之韵,绵香醇厚,我们需要大口大口地畅饮,更要慢慢地细品:正月的城市最喜庆,正月的乡村最豪兴,正月里的日子最醉人,正月里的笑容最甜美……

关于正月的散文2:打花脸

文/萨若兰

在我的家乡,每到正月十六,无论汉人,还是蒙古人,都要过一种特殊的节日,也是一种年俗,叫做“打花脸”。现在,这个年俗,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每到这天,还是让我时时想起。

如今在城里,过完十五,年味逐渐淡下来,可是在农村,因为是农闲季节,整个正月都在过年。正月十六,在民间被誉为“黑日子”,“打花脸”这个习俗又增添了新的喜庆气氛。这天,是当嫂子或姐夫的人“倒霉”的日子,特别是新过门的媳妇,这一天要时刻小心被人打花脸。蒙古人一般与嫂子、姐夫开玩笑,与其他人是不开玩笑的。打花脸,一般要把墨水、印泥、锅底灰等有颜色的东西,涂抹到人的脸上,农村人多用锅底灰。

据老人们讲,“打花脸”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经常有飞禽猛兽袭扰人间,伤害人类和牲畜,人们便自发组织起来扑杀这些飞禽猛兽。一天,一只神鸟飞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震怒了天神,天神立即下令给天兵天将,让他们在正月十六这天到人间抓捕那个猎人。天神的女儿心地善良,不愿意看到猎人受难,偷偷下凡,变成貌美的新媳妇,把这一消息告诉了猎人。猎人听了,不知如何是好。为了保护天神的女儿不受天谴,一位老人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将仙女美丽的容貌弄丑陋,把她的脸涂黑,让她的家人认不出来。正月十六这天,天兵天将来到人间找寻仙女,看她的脸丑陋无比,不愿意再看第二眼,仙女得以脱险,从此留在人间。同时为了保护猎人,人们都涂了脸,天兵天将不知哪个是猎人,只得无功而返。从此,“打花脸”就成了民间的一个习俗,每到正月十六,人们要给嫂子、姐夫打花脸,算是恶作剧,也是人们期望避凶降福的一种娱乐方式。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年正月十六,我的表姐和姐夫来我家拜年,正月十五晚上,我和大姐偷偷商量着第二天起早给表姐夫来个“打花脸”,我姐姐把白菜切开一个平面,用它去蹭锅底,上面还抹了一点猪油,然后把它藏起来。第二天,按照约定,我和大姐起了个大早,大姐拿着蹭了锅底黑的白菜刷,蹑手蹑脚地走近尚在“酣睡”中的表姐夫,就要涂在他的脸上,不想,表姐夫早有防备,一把抓住大姐的手,反而把我大姐涂了个满脸漆黑,真是“捉鸡不成,反蚀把米”。我从一旁“哈哈”大笑着跑开了,才逃脱了也被涂黑脸的恶运。

“打花脸”也是零距离与新媳妇接近的机会。早头儿,世间并不太平,胡子(土匪)又多,新媳妇入门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年轻人好事,都想认识一下新媳妇,“打花脸”这个习俗,给他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可是给新媳妇“打花脸”,可不是个容易的事,需要耍很多花招才能得逞。厉害的婆婆,怎能允许这些毛孩子随便给自己的儿媳“打花脸”呢?他们有时连门都进不去,只得悻悻而归。可是最终不“打花脸”又不行,因为大人们都说“打花脸”之后,来年种庄稼不长“乌米”。于是,年轻人怎么也得想办法取得最终胜利。

现在,“打花脸”这个年俗,越来越被淡化了,但是人们祈求平安幸福、五谷丰登的主题没有变,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于新意,向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关于正月的散文3:正月的性格

文/钱续坤

从能够记事的时候开始,我就已经明白正月也只有正月,才能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喜庆与欢乐,才能给长年与泥土为伴的父母带来些许轻松和微笑。那时,我稚嫩的心灵天真而固执地认为:正月,是鞭炮声和锣鼓声融汇而成的,是祝福声与划拳声碰撞而成的,是能够真正显示乡村性格的月份。不信,请你随着我手指的方向仔细地看,那丰富至极的模样,那容光焕发的神情,正伴着温馨祥和的红对联与红灯笼,交错地显现呢 ——

正月活泼,因为正月首先是孩子们的。他们在父母的怀抱里无拘无束地成长,根本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不懂得人情的冷暖;他们麻雀儿一般,叽叽喳喳在村头一伙一伙地聚着,比赛压岁钱的多少,比赛衣服的颜色与款式,甚至比赛谁比谁又长高了一些;或者兔儿似的,挨门逐户给长辈拜年,进了门便往地上一跪,“咚咚咚”地叩上几个响头,并且口中念着:“恭喜发财!”“吉祥如意!”“阖家幸福!”这时,大人们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笑呵呵地把他们逐个地扶起,将早已准备好的花生、瓜子、糖果之类,塞进他们已经鼓鼓的衣袋里。同时回敬道:“我娃好好读书,长大了一定会考取一个好大学!”孩子们则一边点头,一边飞也似的跑到下一家,重又跪倒拜年……

正月粗犷,正月其次是男人们的。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闹腾,大人们一年因劳累而紧绷的神经松弛了,情绪也随之调动了起来,他们开始放开肚量,大口大口地吃肉,大碗大碗地喝酒。脖子红了,眼睛花了,步子歪了,但他们仍然不会忘记把锣鼓敲起来,把唢呐吹起来,把腰肢扭起来,用粗嗓门子唱,用大脚片子跳,哼呀哈呀的,别提有多精神和风韵了;要是跑龙灯,舞狮子,或者较起手腕来,那劲头更足,兴趣更浓,简直可以七天七夜不合眼。

正月深沉,正月更是老人们的。在土地上播种了一辈子希望,在秋场上收获了一辈子血汗,如今他们高贵的身躯,佝偻得像古朴的铁犁一样;他们古铜色的肌肤,也深深地渗进了泥土的颜色。但子孙不会忘记他们,正月更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是孩子心中有趣的故事,是茶碗里浸泡的话题,是乡村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拜年,敬酒。问安,祝福。我看到他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看到他们黑黑的脸颊泛起了浅浅的红晕,看到那夕阳的余晖更加绚丽,更加辉煌!

哦,正月,正月,其实你无须让人知道你的性格;你和父老兄弟长年累月生活在一起,你此刻正迎着春风,笑吟吟地朝着我们走来……

关于正月的散文4:雨水节的红棉带

文/林赶秋

每年正月雨水节前几日直到雨水节当天,都江堰市(原称“灌县”)街头和乡间集市都有各色人等在贩卖“红棉带子”(或称“红带带”),这是什么讲究呢?

1991年版《灌县志》卷二十三《社会民俗》第四节《岁时习俗》“雨水节”条云:“已婚女子为娘家父母送‘罐罐肉’,有的插上茶花或兰花,并送红棉带,表示为父母接寿。”都江堰等地,尤其在农村,至今犹存此俗。雨水“送节”,女子女婿将两根同长一丈二尺的红棉带分别拴在娘家父母腰间,据说棉带寓意绵长,希望长辈的“寿缘”长,可以长命百岁。父母则回赠大米,女子女婿用洗净的罐罐带回自家,寓意这一年有吃的、不愁吃。

接寿,古人谓之“延寿”或“续命”。《宋史·礼志》记载:“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两京诸路州、府、军、监前七日建道场设醮,断屠宰;节日,士庶特令宴乐,京师然灯。又以六月六日为天贶节,京师断屠宰,百官行香上清宫。又以七月一日圣祖降日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降延恩殿日为降圣节,休假、宴乐并如天庆节。中书、亲王、节度、枢密、三司以下至驸马都尉诣长春殿,进金缕延寿带、金丝续命缕,上保生寿酒。改御崇德殿,赐百官饮,如圣节仪。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金涂银结续命缕、绯彩罗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礼毕,宴百官于锡庆院。”在宋代降圣节这一天,百官都要佩戴皇帝颁赐的“金缕延寿带”、“金涂银结续命缕”、“绯彩罗延寿带”、“彩丝续命缕”等,顾名思义,也应该都寄托了健康长寿的寓意。

由此上溯到东汉,在应劭《风俗通义》一书中可以找到类似的东西: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五色续命丝”、“长命缕”、“朱索”等,“俗说以益人命”,又“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其中“朱索”一名,借都江堰方言翻译,刚好就是“红带带”,这非常有意味。

以上三者,其实大同小异。小异是佩戴于身的时间不同,分别为:雨水节、降圣节、端午节;大同在寓意,一致为:避灾延寿。

陕西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陕西地区的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而非屈原),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具有送灾的性质。发展到现代,一般都用绣花用的丝线,颜色多且艳丽,用色比较灵活,多则十多种颜色,少则二三种。凡此种种,显然比川西平原的红棉带更接近东汉的风俗。

关于正月的散文5: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文/莫怀北

今年正月初二,天气晴朗,晋北的小城里沐浴着春光。躺在足球场上望着蓝天,头顶上耀眼的光晕让我恍惚间又回到了十几年前。

那时,我们一帮朋友也像这样翻过学校的围墙,在球场上奔跑一整个下午。在我的成长记忆里,每年的春节都是一次狂欢。在那个娱乐方式甚少的年代,我们有幸拥有一块宽敞的足球场和一帮热爱足球的朋友。这一切不禁让我想起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

平日里朋友们聚少离多,各自在不同的城市里追逐理想。今年过年有人在微信群里嚷嚷着想踢一场球,于是十几个人从城市的各个方向聚在中学时代的那个球场上。新年新气象,聚会吃饭不如运动出汗。大家身手依然矫健,仍旧像当年追风的少年。擅于盘带、绰号“德尼尔森”的肖扬在成功过掉几个朋友后,巧妙地低射,足球应声入网。大家齐声喝彩。

当晚七点半有一场上海上港对阵蒙通联的亚冠资格赛,我提议找个地方一起看球。于是,我们一众人在一家球迷酒吧里带着微醺的醉意,见证了上海上港的大胜。比赛结束那一刻,窗外的夜幕中升起了绚烂的烟火,走在微冷的街道上,不知道是谁唱起了《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 (利物浦足球队队歌)。里面有一句:Walk on, walk With hope in your heart/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继续前进,继续前进/带着你心中的希望/你永远不会独行)。很感谢与足球相伴的那些岁月,我收获了一群青春热血的朋友。

回到家里,打开手机,我发现有人给微信群取了一个文气十足的名字——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关于正月的散文6:啪,壶碎了

文/秦睿

今天是正月初六,家人都出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哥哥,于是,我们的抢电视大战就打响了。

时间刚好八点,我最喜欢看的《熊出没》开始了。先下手为强,我一个箭步冲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两手紧紧攥着遥控器,寸步不离地守着电视机。这时,哥哥笑眯眯地走过来对我说:“厨房里还有一个鸡腿,你再不吃我就把它吃完了。”哼!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才不吃这一套呢。我连头都没扭,继续看我的动画片。哥哥见这招不好使,悻悻地转身走了。

正当我看得入神时,突然听到哥哥喊道:“弟弟,你心爱的小白猫掉进臭水沟啦!”我一听,扔下遥控器,飞一般冲出家门,却见小白猫正趴在大门外睡觉呢。

唉,没想到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中了哥哥的调虎离山之计,真是大意失荆州啊!我气冲冲地回到屋里,只见哥哥正一边看《西游记》,一边得意洋洋地冲我笑。瞧他那副得意样,我扑上去给他来了个“黑虎掏心”。哥哥也不甘示弱,向我使出“旋风腿”,我一个“鲤鱼翻身”躲了过去,哥哥却一脚把爸爸的紫砂壶踹飞了,“啪”一声,紫砂壶摔碎了。就这样,我们俩你一拳我一脚,打得不可开交。

这时,妈妈回来了,我哭着向妈妈告状,妈妈看到我手背上青一块紫一块,客厅里也一片狼籍,就把我们俩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罚我们立刻把客厅打扫干净。

唉,这次不仅电视没看成,还受了伤,又被妈妈罚,真是得不偿失啊!

关于正月的散文7:让爱延伸

文/游水方

那年的正月初五,冷风裹着细雨,天空阴沉着脸。然而,在一间酒店的大厅里却喜气洋洋,我曾任教的中学87届初中同学正在聚会,我们几位老师被邀请参加,那时我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兼教语文。看到这热烈气氛,看到阔别多年的学生,我心里很高兴,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后来在交谈中我发现好多位同学没来参加,我询问了原因,原来有些在外地工作没回家过年,而有几位却因家庭变故而陷入困境,特别是阿广的儿子现患血尿病,医光了家里的积蓄。听到这消息,我心一沉,仿佛外面这天气一般。我想,同学聚会不应把他们忘了,他们有困难,要伸出援手,送去温暖,给予关爱。于是,我把这想法与几位老师说了,也与聚会的组织者说了,他们都赞同。我乘机提议,把晚上的卡拉OK取消了,用这些资金资助他们,同时建立一项长期的关爱机制,成立学友爱心基金,每年都组织同学捐款,对陷入困境的同学送去关爱,让爱心在同学中传递。大家商议了一会,都赞同我的提议,再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大家没有异议。

那天晚上,大家就不去唱歌了,把省下的钱送五千元给阿广的儿子治病,对其他几位同学也进行了慰问。由于阿广的儿子得到持续的救治,时隔不久,他儿子病好了,阿广千恩万谢,在电话里哭了。

同学会后,学友爱心基金马上开展了发动筹集工作,效果很明显,一批当了老板的同学慷慨捐资,其他同学也都尽了自己的能力,多则五千,少则一百,这次筹集到近三万元。同学还推选几位责任心强的同学管理这笔资金。

此后,同学会成了爱心会,每年集中举行一次年会,总结关爱活动情况,通报基金收支项目,并组织捐款。每次年会,人员不断增多,同学带了同学,同学带了朋友,同学带了同事,朋友带了朋友。每次年会以节约为原则,大家吃朴素餐,啃玉米,吃番薯,嚼青菜,喝猪肉粥,其乐也融融。

每一次开展关爱慰问活动,虽然并不声张,但爱心就像春雨一样带去润泽,像清风一样轻轻吹拂。

一位同学患了乳腺癌,爱心会组织了慰问,送上了关爱资金,并对她进行鼓励,她术后康复很好。一位同学的父亲肝癌晚期,在农村居住,爱心会组织了一批同学去探望他,送去慰问金,他在病床上笑了,该同学说这笑已久违了。一老校长退休几年后查出患有喉癌,先后动了两次手术,坚持了十年,已七十多了,听说恶化了,吞不下食物,通过插管直接将流食输入胃里,想来已很严重了。一天晚上,我与爱心会一批同学去探望他,他很高兴。他身体虽然消瘦了,但精神依然乐观,谈笑风生,对插管输食打趣着说,现在正如老夫子所言,真的是食而不知其味了,引得我们大笑起来。他知道我们成立了爱心会,高兴地说,很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非常美好。他爱好书法,过了几天,我接到他亲手所书的一块匾,上面是“仁者无敌”四个苍劲大字。我很感动,细细地品味其中的含义。“仁者无敌”典出战国时的故事,郑国是弱国,怕被强国吞并,郑君向孟子请教对策,孟子说,实行仁政,天下无敌。孔子说,仁者爱人,博爱就是仁。我想,老校长送这块匾是对爱心会的极大鼓励。

当然爱心会开展的关爱活动不止这些。有的同学出了车祸,有的同学或家人患了大病,爱心会都组织慰问。尽管爱心会不事宣扬,但消息不胫而走,感动了不少人,不是这一届的学生也加入了爱心会,一些老板也向爱心会伸出援手,献出了爱心。

冯老板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士,他听说这件事,认为十分有意义,一次为爱心会捐了十万元。李先生是爱心会一位同学的同事,他听说此事很感动,一次捐了五千元。徐经理是一位同学的领导,他得知爱心会举行年会,亲自跑来参加,捐了三千元。也有一些同学的朋友捐了上千或几百不等。这一笔笔捐款,是对爱心会的莫大支持,是爱的延伸。

每年的年会一般定在暑假举行,同学可带孩子参加,让孩子也受到爱心的感染。结果有不少孩子把红包钱也捐上了。

同学以爱心会为平台,献出爱心,让爱在延伸,在广阔的空间里延伸,在无尽的时间时延伸。

关于正月的散文8:正月望

文/闫超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春节刚过,又迎来了传统的元宵节,也使得新年的气氛延长了许多。

望日月圆,是为每月的十五日。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一家老少团圆的佳节,正是刻意安排在“一轮明月转玉盘”的月圆之夜。

元宵节这天,自然是汤圆和元宵当家。据说,清末草厂胡同有个汤圆铺,门脸上有一副对联的下句为“人间骨肉,同此团圆”。此联可谓是一语双关,除了形象地刻画了它内在甜美可口、外形光滑圆润的特征之外,也道尽了汤圆的内在意蕴:团圆、和睦和幸福!

“元宵无大小”、“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骨肉团圆的佳节。传统节日除了饮食之外,必不可少的元素便是娱乐。宋人张元成《朝野佥载》:“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北史·柳彧传》更甚:“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竟此一时。”

小时候,最为喜欢的莫过于放烟花、闹花灯、猜灯谜。

每到元宵夜,大街小巷,灯烛齐燃,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放烟花是一家老少最为期待的事情,到时全家都要放下手头的活,一起走到院落街道观看烟花。缤纷多彩的烟花,寄寓着人们前程似锦的愿景,所有的喜悦和期待都随着烟花绽满夜空。

灯谜是汉文化中特有的文字游戏,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灯谜一般都贴在花灯的一侧,专供前来观灯的人们破译。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一记吴中苏州等地的上元灯谜活动说:“好事者巧做隐语(字谜),粘诸灯,灯一面复壁,三百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中者,以隐麋、陟厘、不律、端溪、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谓之谜赠。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

元宵节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华夏文明的记忆,更有一份眷眷如丝、绵延淳朴的乡情!

关于正月的散文9:正月漫步

文/张梦婕

今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大年初七那天,先生说,那么咱们去书院门,给你补上一个文化的年节吧。好啊,我就喜欢去书院门逛一逛。

先生是教授级高工,但在家里是身兼多职。女儿是我的爱徒,读书、写作、书法我们两个皆爱。偶尔我们在家读得兴起时便唤他“男仆”。一头雾水的他懵懂地问,何事,何事?

今天有先生陪着,我们师徒皆喜,漫步于小巷深处。

古都西安的年节,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高高的城墙门上的对联,还有城墙上的灯会。

进了顺城巷,爱徒欢呼起来,原来年前的对联一条街已经撤走,变成了灯笼的海洋,那造型奇特、典雅的灯笼映照着孩子红彤彤的脸蛋,她出神地望着、忍不住走上前去摸摸这个,看看那个。

到了书院门,一幅幅书法作品、国画,手工艺品、玉饰使得人眼花缭乱。但真正大气凛然的书作,总让人如沐春风。

正月里的书院门,比起平日少了喧嚣,多了沉静与文雅。有很多老外拿着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大概这古中国的文明与悠然让居住在异乡的他们也神往吧。那一家家卖紫砂壶的、青铜器的、玉饰的、字画的,都敞开了门,安然等着顾客上门。只有店铺中间的人行道上摆摊的煞是热闹,皮影、剪纸、手工艺品,吸引着从异乡归来的游子,他们回家过年,刚好来书院门走走,感受这神秘古雅的文化气息。

在一个特价书店门前,我停下了脚步,给爱徒和“男仆”说:“假如二位以后找不到我,就到这家书店来,我一定是在这里乱翻书。”

“你这个闲人。”这是先生对我一贯的评价,平日里他才不屑跟我逛个古街,淘两本书的。今天竟然如此宽容,我看准了《历代名家墨迹》,他竟然也点头恩准,说,这就是我给你推后买的年货。

“好呀!”

爱徒说:“还不如给我妈妈买支毛笔吧。”

“天哪,太好了。”

五支兼毫尚书的毛笔放在了我的包包里,又买了二十刀毛边纸,年货总算置办完毕,可这办年货的时间竟然推后到了正月初七,好在一切都符合我的心意,也就欢天喜地了。

很多年一家人都没有如此悠闲地散步了,前几年先生总是出差,不常在家,爱徒年龄尚小,很多时间我们都忙得顾不了彼此。

先生问:“你那些天真的理想还没有泯灭吧。”

“对呀,假如我可以在书院门给某位书画大家当个跟班,就很满足了。”

话音未落,只见一店铺门前赫然贴着一张招聘广告,原帖如是:“聘女营业员:面目苦闷、不读书、舌钝,请另谋高就,叩首。”

先生调侃:“你不就是这个店铺所要拒绝的人吗?”

爱徒急忙说:“我相信我妈妈一定能够应聘到这个店里的,我妈妈有一个优点,面目不苦闷,很开朗,还爱读书。”

嘻嘻,就这样屋檐下的一家人在书院门度过了正月里最开心的一天。

不知道谁家的音响在鞭炮还没有止息的午后,唱开了——“正月里来是新春呀,青草芽儿往上升唉哟。天凭日月你就凭上心唉。凭上心唉,哪哈依呀……”,欢快喜庆的旋律让行人不由得驻足、颔首,喜上眉梢。

正月里很多的故事都在生发,如春草一般生生不息,让人们放下了担子,歇一歇再上路。正月里的味道清淡家常,足以滋补脾胃,让一年中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喜悦与欢乐。万物生长,寂静中生机万千,对于一个生命,人生里有正月,休养生息,诗书漫卷,便就欣欣然也。

关于正月的散文10:正月的回忆

文/陈振林

记忆中,儿时的正月初一,清晨,母亲会拿了香和纸钱插在门前的水塘边,并不点燃,因为这是祭河神的。这一天,母亲会反复叮嘱,所有的生活用水不要倒在地上。家里扫地了,也不用将垃圾撮走,只堆在大门后就行。这恰好给了偷懒的我们一个合适的理由。早餐,照例是九个食碟,全是昨晚卤好的菜,冷的。上边洒着一层鲜红鲜红的水辣椒,红黑分明,好看,也好吃。这九个食碟,我最喜欢吃的是卤鸡肉,还有炸鱼。但没有长辈开口,我们小孩儿是不轻易动筷子的。早餐不只有冷的卤菜,还有热的汤圆一同上来了。母亲不叫它“汤圆”,叫它“元宝”,这是一种吉祥的说法了。这些天,长辈们担心孩子们乱说话,就在堂屋的左右墙上写下“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字条。

这新年的头一天,子女是不外出的,得拜父母,向家中族中的长辈问安。刚结婚的夫妇,在这一天早起后第一件事是端着糖茶去给族中的长辈拜年,讨得些许赏钱。那些长辈们,还缩在被窝里,被敲门声叫醒,也不恼。开门了又钻进被窝,被子也还盖着,翘起脑壳接过新婚夫妇的糖茶,咕咚一声喝个精光,在茶杯里塞进几张纸币,算是给晚辈们一点交待。这叫“喝翘脑壳茶”。也有外出走亲访友的,起得很早,那是去烧亲香。在上一年里,有亲人去世,逝者为大,活着的亲人就得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去为逝者烧香,是祭奠,也是最早的拜年了。

到了初二,这是拜见岳父岳母的法定日子。年青的夫妇,是不敢违抗这条法规的。我始终记得这个镜头:在去外婆家拜年后回家的路上,满眼银色的雪地里,我蹦跳着在前头,父亲的头上顶着弟弟,母亲悄无声息地走在最后。这应该是我儿时最幸福的回忆了。过了初二,在正月初三或初四,我总会去舅舅家看看。那里,是我和弟弟们的乐园。

等到初五初六时,年味就慢慢冲淡了。有时,会有舞狮子的或划彩龙船的经过,讨一包烟钱。亲戚朋友少的,已经开始下地干活了,村人们勤劳的本色总是不会变的;兄弟姐妹多的,还在忙着走东访西。我们家只有三兄弟没有姐妹,母亲也常常将家中的菜留着一些,预备着姑父家舅父家的几个表兄来访。这时,外出打工的早就走了,上班的也上班了,上学的也准备着要上学了。偶尔,从哪一家会传出麻将声或者骰子声,这是有人在打麻将或赌博,让人感觉到年的一些其他气息。

正月初九,俗称“上九日”。这一天的清晨照样鞭炮轰响,这是在送年。拜年,以未出上九日为亲厚,过上九则为拜迟年。这天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母亲和村里的婆婆婶婶们早就约定好,今天得去最大的万佛寺去敬菩萨。不能坐车,得走去。那些年迈的婆婆们,一个来回,一走就是一整天。这是一种虔诚,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吧。

初九之后,人们似乎要忘记了年。但“年小月半大”,正月十五总是要庆祝庆祝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这些是合家团聚同庆佳节最好的节目。封建社会里,这一天是君王微服出巡、与民同乐的最佳时机,也是青年男女的美妙的情人节。有一首作者有争议的《元夜》诗说的就是这个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地方吃元宵,但江汉平原吃“团子”,有着全家团圆之意。团子这种食品,是江汉平原的特产。团子的做法,先将大米浸泡几个时辰,然后碾压成粉。米粉粗细要适中,太粗则口感粗糙,太细则没有嚼劲。碾好米粉,再放进锅里炒至半熟,用水和成半干不湿的状态,捏成一个个孩子拳头大的窝形,再将早已准备好的馅料包进去搓成圆球形——那些馅料有腊肉豆腐干、榨菜肉丝、胡萝卜丝、白糖等等,根据个人口味来定制。当然,也可以不加馅料,直接做成石磙样,叫“石磙团子”,没有味道,不大好吃。团子做好后,放进蒸笼里去蒸。不到一个时辰,屋子里便飘满让人垂涎三尺的香味。将蒸熟的团子端到桌上,一家人围坐着,每人挑上最满意的一个,笑呵呵地,吃出自己想要的圆圆满满。晚上,天上一轮满月,还是忘不了去给逝去的亲人送盏灯。

这一晚也会舞龙,但场景没有除夕的热闹,从村头到村尾,要不了两个时辰。然后,一把火点燃,将龙头给烧掉,明年再做一个更雄壮的龙头来。如今,好多的青壮年都外出了,不单是元宵夜的舞龙要消失,就是除夕的舞龙也少见了。零星的有些舞龙的队伍,大多是为赚取彩头而来,我跟着看了几次,没有多大趣味。

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无论是过年,还是元宵节,都只在回忆里才充满了那种味道。

关于正月的散文11:乡愁

文/杨小兵

十年前的正月初二,我和姑娘跟着妻子回娘家。在周至县城的农商东街,看到一对回娘家的母子。从我家所在的农商西街向东,经过一个城隍庙,到了消防队门口右转至南新街,这时还会经过一个菩萨庙。再往南走不远就是妻子的娘家。从妻子家走到我家,我最快的一次只用了五分钟。那时我们正在谈恋爱。

我的老家在唐王陵下的礼泉县药王洞乡鲁店村。我上初二时,父亲把我们一家的户口转到周至县八云塔下的省地矿局物化探队。在我读中学的时候,这条农商街还是一片农田,街道的位置就是我们上学常走的一条小路和渠岸。当我听到广播里公布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是我的考分时,我和我的伙伴们正沿着那条小路散步归来。

我从来不觉得故乡是延绵宽泛的,反倒越来越觉得故乡是唯一的。甚至对我现在的新老家就缺乏认同感。我们的村子因地下水上涨而北迁了二里地。以前的房子连同院子里的树木全部消失了。后来路过老庄子,发现变成了别人家的果园。我认同的故乡就是陪伴我童年生活的模样。不仅仅是地方,还包括儿时的记忆。那时候,我家后院有棵枣树。每到八月十五前,我婆就会把后院扫干净,她使劲摇枣树,大红枣落了一地,好给我们烙枣坨坨。后院的小房子旁还有一棵小树,我忘了它的名字,我爬着它上房,偷过西邻家的杏。

我家的中院有两间厢房和厦子房。庭院中间有一眼渗井。有一次趁家人不在,我学着抽烟,被美美呛了一口。于是把烟头扔进渗井,从此断了抽烟的念头。二门外是我家的柴房,我曾无数次幻想这里能做我的独立房间。紧挨柴房的苹果树年年早熟。我不会爬树的时候,就盼雨天,会有熟透的果子掉下来。那种品红的色气、酸甜的味道,现在让我形容,我觉得还是像小姑娘的红脸蛋。后来,我家西邻的孩子坦白,也曾隔墙偷过我家的苹果。柴房的北侧是我家的猪圈。我记得我在猪圈旁边给来我家的女生发过奶糖。那些奶糖品种不同,是我珍藏在青霉素纸盒格挡间,用来集糖纸用的。我家大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椿树。每当我看见树上落喜鹊的时候,在野外队工作的爸爸就要回来了。他的地质包里肯定有给我买的小人书。

小时候我舅家条件好。有一次,我妈让老爸和我去舅家取馒头。老爸不好意思,就让我一个人背着一个双肩背的大地质包去,他在村口等我。我走在南晏村的街道上,好多人都看着我说:“你看这外甥乖的,又跑到舅家来拿东西了。”西皋村干伯去世三周年纪念日,我陪老妈回礼泉。老妈在路上讲,当年干伯在县上商业系统工作,我们家里没盐没碱没炭的时候,她就去找干伯要供应票。有一次,她带着我拉着架子车找干伯买煤,到的时候错过了单位的吃饭时间。干伯让灶上给我们炒了大半碗鸡蛋,就着馒头吃。老妈说,我那时候给她说,咱啥时候也能吃上白馍夹鸡蛋就好了。

坐在老家的院子里,仰望蓝天,沐浴暖阳,想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一句话:“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丝丝乡愁,引人无限遐想。现在回老家,柏油马路通到了家门口。村子里的老人时有离去,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进城读书,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发愁。新一轮城镇化进程在加剧,但愿被果树包围的村子不会变成高层的安置房,亲人的坟头不会被平掉。我们的乡愁和昭陵一样久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故乡就是那片森林,关键时刻,妈妈的围巾会牵着我们走过。

关于正月的散文12:故乡的年味

文/东篱闲人

1

响腊月,闹正月。

腊月的一声爆竹,倏然炸开尘封的记忆,故乡的年味一如奔泻的潮水,汹涌漫过比脚步更远的路,裹挟着感动,强悍在心头登陆。

故乡,不是地球仪上的符号,也不是身份证上的地址,而是魂牵梦绕在心灵深处的一个声音,一个隐藏在小脚趾盖上流传久远的故事。

腊月不绝于耳的爆竹,是遥远故乡的呼喊。

爆竹不响,没有年味。

爆竹不响,游子不归。

2

母亲一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就能让父亲手忙脚乱忙活半天。

二十三,祭灶官。

祭灶,是全村男人最圣神的一项劳动。

一张花花绿绿的纸,衬托着灶王爷和灶王奶,也衬托着五谷丰登的年景和一日三餐的生活。面如满月,慈眉善目,富富态态,宣示着眷顾黎民百姓的决心和对千家万户的承诺。

灶糖太甜太黏,灶王爷说,无需煞费苦心,我懂得人情世故,识得人间烟火。

无需好奇,灶王爷骑着毛驴,带着干粮,就可以平步青云:二十三日去,大年五更来。

肃然起敬,只有学着父亲的样子祷祝: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3

没钱,也得把房子扫得干干净净。

缺粮,也得把家里整得亮亮堂堂。

二十四,扫房子。

大长一年,难免会有穷圪渣落在粱上,旮旯缝道必须打扫,不能让来年有半点晦气。

乡下人再穷,也得讲究这些。

只是,关于健康的话题,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还没来得及挂在嘴上。

扫灰除尘,擦桌抹櫈,虽说不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家,可满眼的整洁,叫人看着就清爽利朗。

4

二十六,割块肉。

记忆中的肉香,最是诱人,胜过山珍海味。

就着斜坡挖一个圆坑,一口大铁锅往上一放,不用招呼,大人小孩都会齐聚过来,等待一个盼望已久的时刻。

杀猪啦——大人们说的这样短促,而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却是这样扯开嗓子吆喝:杀——猪——啦——

能把猪尿泡抢到手,用土挫去油腥后当气球吹,也并非所有孩子的造化。那种眼气人的炫耀,让你感到能有一个会杀猪的爷爷,都扬眉吐气,敢说大话。

肉,或多或少总要有些。生产队,那时也摽着劲比富。队长的脸,需要用社员的真心笑容去贴金。

把肉割回家,这年就过踏实了。

5

约定俗成的日子,四合院里的每一家都在做着同样的事。

二十八,蒸馍馍。

东屋蒸花卷,西屋蒸豆包,南屋蒸枣花,堂屋蒸大馍。

这时候,小院里最繁忙,小院里最温馨。

忙碌的婶娘两手沾面,烧火的叔伯叼着烟锅,嬉戏的孩子唱着童谣,撒欢的狗儿上蹿下跳。

袅袅青烟从小院升起,带着温暖在树梢统一集合。

每家每户,馍要蒸得铺天盖地,堆成小山,吃过十五六,吃到龙抬头。

从早上到黄昏,左邻右舍都在大张旗鼓渲染一个以食为天的主题。

从村东到村西,整个小村都在聚精会神传播缕缕垂涎三尺的馍香。

6

家里没有识文断字的人,也要买张红纸,请舞文弄墨的先生写幅春联:鸡鸭成群快快长大,牛羊满圈多多益善。

不用对仗工整,无需高深文雅,图的是个吉利,要的是个心情。

还剩一溜红纸,也不能浪费,就写个“树木兴旺”、“出门见喜”吧。

庄户人家过年,过的就是热闹,过的就是盼头。

母亲打浆糊,父亲端砂锅,儿子搬板凳,女儿拿榾柮,一家人欢天喜地贴春联,爷爷可是总掌舵:不能说“高了往下来”,不许说“上偏下耷拉”,必须全是吉言祥语,上是“五福临门”,下是“五谷丰登”,左是“事事如意”,右是“岁岁平安”。

贴上春联,家就成了一幅年画,一首歌谣。

有威风凛凛的门神站岗,家家户户四季平安。

7

过年,不能忘了祖宗。

于是,在三十的午后,通向祖茔的路上就挤满了孝子贤孙。

那份情感,是祖辈人传下的,像血液一样流淌。

那种虔诚,是风俗中滤净的,跟目光一样澄澈。

摆上几样供品,放上一挂火鞭,磕头或鞠躬,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快点被请回家过年。

一种风俗就是一种文化,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传承。

每个漂泊的游子,都是那棵古槐树上的一片嫩叶。

嫩叶,不会忘记根的情意。

落叶归根,根依然如慈祥老母,拥它如梦。

乡愁,每逢过年时最美最浓,像喝下一杯老酒,回味无穷。

8

除夕,母亲总要找出一些疙疙瘩瘩、不中规矩的树根,在院内点着,名曰“熰疙瘩”。

一种朴素的祈愿,一份真挚的情感。

熰疙瘩,熰掉兄弟间的言差语错,妯娌间的磨牙斗嘴,邻居间的脖粗脸红。

张家的孩子跌倒了,赶紧拉起拍拍身上的灰,关切地问一声疼不疼?邻居的疙瘩解开了。

李家的猪仔跳圈了,帮忙撵回去,告诉主人可得把圈门关好了。对门的别扭不见了。

张叔家的二小子要典礼,主动过去道声喜,端盘洗碗、烧火打杂帮帮手。早先的误会消除了。

赵婶家的大姑娘要出阁,笑盈盈送过去一盘褶美馅鲜的生饺子。从前的隔阂没有了。

熰疙瘩,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亲如一家,情同手足,亲上加亲,和谐美好。

把过去那些别别扭扭、疙疙瘩瘩的烦心事全熰掉,新年从新开始。

正如一首歌所唱: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

9

除夕,母亲把所有的希望和祝福都包进饺子,煮成一锅又一锅热气腾腾的美味。

我在狼吞虎咽中,不期而遇一枚硬币。

我惊喜万分,母亲却笑得比我更开心。

原来,我的福气是母亲的恩典。这福气,温暖了我一辈子。

除夕,从箱底翻出新衣新裤,新鞋新袜,放在手边,等待早起。

枕边,还要放一块水果糖,准备醒来时第一口吃到的就是甜蜜。

除夕,女人们“当窗理云鬓”,说着心事,男人们“把酒话桑麻”,唠着闲嗑。

故乡的年味,除夕到黎明最浓烈:树梢头高高挂起的天灯,火炉旁神采飞扬的守岁,神主前烛光照映的供品,子夜时争夺第一的爆竹,五更时端着饺子的拜年,老年人双手合抱的回礼,小孩子手里崭新的钞票,大街上喜气洋洋的人群,问候时更觉亲切的乡音,锣鼓声配搭紧密的秧歌……

故乡,在浓浓的年味中醉成一坛甘冽纯美的老酒,唱成一出粗犷激昂的怀邦。

10

当青丝变成白发,家乡成为故乡,故乡的年味就会不可思议地发酵成刻骨铭心的乡愁,澎湃成海,把你与故乡阻隔在淼淼两岸。

从此,故乡你在梦里出现的次数会越来越多,而你只身抵达彼岸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故乡的年味,是味蕾上的,更是情感上的;是真实的感觉,更是神奇的幻觉;是独一无二的“地理标识产品”,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循着氤氲的年味,跋山涉水,回家过年!

关于正月的散文13:西街的灯市

文/马维霞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看花灯”。这是小时候每到正月十五都要唱的儿歌,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一天。

对于小孩子来说,正月十五不仅意味着会有好吃的元宵,最憧憬的还有热闹的灯市。如今想来,小时候的元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元宵,那元宵中裹了由花生、核桃、葡萄干、青红丝、猪油调制的馅,然后压紧切块,放在大大的簸箩中,滚一层糯米粉,喷一次水,再滚一层糯米粉,再喷一次水……反复若干次后,变成了大小均匀的元宵,甚是好看诱人。煮熟后咬一口,不仅甜糯,而且有丰富的口感,甜蜜的味道和浓郁的香气。

总是催促着母亲快些将元宵煮熟,并非嘴馋,而是早就和小伙伴们约好了一起去看花灯。吃完元宵后,各家的孩子们便开始兴奋起来,点燃早已准备好的花灯,随着火苗忽忽悠悠地跳动,一张张小脸也被映得通红。老虎灯、兔子灯、公鸡灯、还有数不胜数的各式灯笼,在孩子们的手中闪闪烁烁,互相比试谁的花灯最好看,最灵动。

挑起缤纷的花灯,小伙伴们结伴涌向热闹的灯市。记得每年的正月十五,位于老城区的西街、东街都会灯火通明,人潮涌动,路两旁的树叉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似闪闪的星星,将夜空点缀得分外绚丽夺目,犹如光的世界、火的海洋,直将整条街辉映得华彩靓丽!这些灯全部由各家各户亲手制作,大多先用竹篾做成花灯骨架,糊上彩纸,再在花灯的四周绘制各类图案。有的画唐僧孙悟空,有的画哪吒闹海、嫦娥奔月,更多的是画花鸟鱼虫,尽管有些拙朴,但充满了无限的意趣,倒也妙趣横生,各显其能!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此刻悠闲地走走停停,时而夸奖时而赞叹,都为这些花灯的巧妙设计而折服。

其实,正月十五的天气还佷冷,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全都兴致勃勃地赏花灯,到处是一派温暖和喜庆。有一年寒风凛冽,但依然阻挡不了人们看花灯的好心情,记得那晚一阵风吹来,令人躲闪不及,烛影摇晃之间,妹妹手中的纸灯笼瞬间起火,顷刻之间化成火蝶飞舞。妹妹无从补救,哇哇大哭起来,引来路人善意的笑声,妹妹哭得更响了。转眼妈妈又给她买了一个大公鸡灯笼,妹妹破涕为笑。

长大后,每到元宵节依然看花灯、逛灯市,但总会想起西街的灯展,总是怀念儿时与伙伴比试灯笼的热闹,那些灯始终在我的心里跳动,清晰、明朗、难忘。

关于正月的散文14:心事成茧

文/山水间放逐

今天是正月初四,是我寒假值班的日子。

天气阴得很,路上还飘着霏霏细雨,哈,有了春天的味道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嘛。应该是个令人欣喜的好兆头,因为我们坚持过了2015的寒冬,终于迎来的春的讯息。

路上地面还好,到了校门口,地面就湿漉漉的,真给力!虽然校园里的植物朋友还沉睡在酣甜的梦里,然而这清晰地湿漉漉的地面,却分别让我感到春天正在路上,朝我赶来……

因为这个特殊的寒假,心事沉重,无处言说。这样说也不确切,是真真切切地觉得说也于事无补,倒不如沉淀在心里,不打扰身边人的寂静欢喜。总是不经意间就涌上心底的痛,就这样一点点成为心里的茧。

妹夫2015年12月21日突然离世,正值盛年。不消说我们手足无措,连妹妹也不见得有感觉,人就这样永远在这个人世间消失了,无影无踪。留下老的老,小的小,跟妹妹一个人相依为命。妹妹这些年跟佛的缘份日深,难道这是上苍提前给她承受这生离死别的准备?不然,这个春节,妹妹和老公公会如何渡过呢?我给她微信,她总是平静地跟我互动,这让我更加心痛不已。

这件事情,当时没有跟女儿讲,即使她匆匆赶回来,又能奈何?何况当时她正在紧张地进行学期末的考试。算了吧,就让这份突然加之的噩耗给她的惊愕迟一些吧。腊月二十六夜里回到家的她,茫然不知这一切,我也缄口不提。第二天去看望姥爷,她已经不止一次地问我老姨什么时候回来?等老爸如往常一样出去晒太阳,我再也忍不住了,跟女儿哭诉事情的始末。女儿先是惊呆了,尔后是泣不成声,我知道老姨夫一直温和地溺爱着她,她一定会不能接受。然而这也是女儿一个成长的过程,生命就是这样脆弱,不由得我们把埋在心底的梦想从容地实现。拍着女儿因抽泣而颤抖的双肩,还那么弱,就要承受这世事无常?拍着女儿抽动的后背,还那么单薄,就要承受这天降灾难?我的心又在滴血,泪水如决堤的肆意流淌……

母女俩痛哭过之后,我起身为一家人准备午饭,死者长已矣,生者还是要继续的,这也是生活给女儿上这一课的重要一环。在我忙活午饭的时候,女儿跑过来说我给咱们家建一个微信群,把老姨和外甥还有咱们三口拉进来,大姨识字不多,就暂且算啦。让我给这个群起个名字。我知道这是女儿表达怀念和对家人挚爱的一种方式。一时想不起,就直觉地叫了“和美”,是啊,永远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在午后的艳阳之下,我和女儿走在呼呼的风中。是的,风真的很大,凌乱头发,掀起衣襟,拍打面颊。我和女儿天南地北地一路走一路聊,女儿突然说了一句:哎呀,要长大啦,不光咱们这个家,还有老姨呢。不知道是欣慰,还是感动,还是感恩,这真是女儿成长的节点。或许年轻人只是有感而发,说说而已。可毕竟她有了这份感念,难道不值得松一口气嘛?

女儿明年读完研究生,就会被抛到这个现实的社会上,她要面对她生命中注定要经历的一些事情。眼下就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这事情对一个家庭而言,对一个家族而言,都是一桩天大的事情。只愿天堂的老姨夫保佑她能够心想事成,有一份安身立命的可以职业,绽放自己的智慧,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女儿今年是本命年,这二天连续跟同学见面。她的大多数同学都有了护花人,有的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入程度了,只有她还在单纯着,昨晚她讲了一个段子,大意是单身狗被朋友虐,所以打电话找了警察叔叔,说有人虐狗。我是个比较开明的妈妈,可是也时不时想想女儿的终身大事,就让孩子自己遇吧。千万不能逼婚,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了。想归想,那是当父母的瞎操心,自己的事情,让她自己解决大概是最好的。早嫁有早嫁的好处,晚婚有晚婚的利端,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这人啊,总是这么有小小的心事成茧,让生活变得五味杂陈。思平想去,大概都会变成一声叹息。当然,修炼到了一定的境界,也会是随缘而喜的。

关于正月的散文15:正月乡村的仪式

文/北城

在乡村,正月是最闲适的月份,也是仪式最多的月份,从正月初一的拜年伊始就拉开了仪式的帷幕。

拜年最集中最具规模的时候是大年初一的清晨,天蒙蒙亮,先给父母拜年后,队伍就出发了。在大街小巷,三五成群,到处是拜年的人流。拜年的范围仅限于本村,本家近亲的长辈要一一登门跪拜,依照感恩的最高礼节,喊着对长辈的称呼,不论长辈年龄大小,都要恭敬地叩头施礼,祝贺新年,问候生活安好。拜年的仪式很讲究,进屋后先拜写有家族谱系传承的祖宗案,然后再给男性、女性长辈拜。有两种情况不拜年,一是未婚的男女,二是当年家里有白事。磕头是封建社会的礼节,但磕头不代表封建与落后,它是中华民族最尊重、最能表达崇拜之情的礼仪,是对长辈尊敬的表现。现在有些村庄取消了磕头的形式,是否妥当值得思考。

在冀南的乡村,从年前蒸馒头开始,各家各户都要把祖宗案挂出来,以示先人回家了。一日三餐吃饭时,先把饭食盛好双手放在案前自己才能吃,这种先后次序不能颠倒,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

正月初十,民间传说是老鼠娶亲日。这天,各家都要捏饺子并且要捏紧,俗称捏老鼠嘴儿,寓意是把老鼠嘴捏死,老鼠就不能咬东西了。这天不准动刀、剪子,不兴做针线活,不能乱翻乱动,否则惊扰了老鼠就会啃咬衣物。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的重要仪式不是吃元宵,而是照蝎子、蚰蜒。从前蜡烛未普及之时,都是选用掏空的白菜根部,灌以花籽油,放进引捻,作为照明用具。在房间的各个角落,边照边念:“照,照,照蝎子,照到蝎子撂橛子;照,照,照蚰蜒,照到蚰蜒一大串。”照完后用三张烧纸裹住,用砖压在灶台一角,等到正月十七晚饭前送走,这样一年当中就不会无端遭受蝎子、蚰蜒的伤害了。

正月十六晚上烤杂病火,是村民的一场集体烤火的仪式。将柏灵枝配以花柴、秆草等点燃,把旧衣旧鞋等破烂家什投入火中,寓意烧旧换新;而燃烧的柏灵枝则有去邪秽、疗百病之效。人们边烤边说“烤烤手,一年咱家啥都有”、“烤烤背,一年浑身不受罪”,边说边把全身烤个遍。小孩子能串大半个村,到各家各户门前烤,期待身上多沾些喜气。

“接城隍”的风俗仪式,在冀南的乡村颇为盛行。“接城隍”各村时间不同,以我的故乡公子村为例,这项传统文化至少从光绪初年就开始了,接送的时间是正月二十三至二十五,至今日期未变、风雨无阻。公子村三个行政村轮流接,一年轮一次,轮到哪个村,以哪个村为首操办接城隍事宜。接城隍爷的寓意为:一年到头,在正月这个农闲时节把城隍爷请来,到村里察看善恶,并享受三天供奉,保佑村民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幸福安康。接送城隍要搭棚,请鼓乐队、戏班。各户门前悬灯挂彩,凡城隍爷经过的地方,家家户户的妇女都跪在门前设供桌恭迎,放鞭炮、上供、烧香、焚纸,让城隍爷接受祭祀。城隍爷棚前人山人海,三天的敬神仪式,正是全村人一年一度放飞思绪、嬉戏欢聚的节日。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每家都要举行打囤的仪式。早晨,筛选好细炊灰,在院子里撒出几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里面放上麦粒、棉花、玉米、谷子、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用砖盖住,取意五谷丰登之意。天黑后取开砖,取意开仓,拉亮电灯,打开街门,仓官爷爷就开始往家里扛粮食了。这一天不准动菜刀,以防切着仓官的手,也不准做针线活,以防扎伤仓官的眼睛。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会在这天晚上,到家门口唱这样的歌谣:仓官爷爷扛粮哎/仓官奶奶播场哎/大囤尖小囤满/发面窝窝扣仓眼/金轱辘轴/银轱辘轴/金子银子往家流/金轱辘圈/银轱辘圈/金子银子往家端/黑马白马来俺家蹦达/黑牛白牛来俺家抵头/黑小白小来俺家穿红袄/黑妮白妮来俺家带坠坠……

而今,这样的歌谣,没有几个人会唱了,正月乡村的许多仪式正在被淡化、遗忘,渐行渐远。母亲说,那个时候,小孩们都喜欢唱这样的歌谣,可是生活还是很苦,日子很艰难,现在大家都不唱了,生活倒好了,日子也富裕了。可是我仍然怀念这些带有农耕文明深深印记的仪式,怀念并感动于其中所蕴藏的质朴的情怀和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祈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