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家风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家风的文章1:有一种家风叫读书
文/温亚军
古语有云: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即一个人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读书学习,同样最重要的事情则莫过于教育孩子。能把人生至乐与至要完美融合的,莫过于让读书走进千家万户,这是家风建设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父母很重视读书,家中崇尚读书的风气很浓厚。自我懂事起,父亲就经常带我到新华书店去读书。在那个资讯匮乏的年代,为了一本书人们常常托关系、彻夜排队,大概都是对读书的喜欢和渴求吧。我读的最多的书就是世界名著和连环画了。第一本世界名著《简·爱》买回来后爱不释手,放在枕前灯下细细端详品味。这样的感觉是现在好多年轻人体会不到的。对于连环画的喜欢则在于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配上极简的文字,仿佛人在画中,穿越了时空。一本本连环画成为我少年的记忆。直到现在,我还一直保留着收藏连环画的习惯。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如果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决定着家风建设的“定量”,那么读书就是家风建设的“变量”。一个爱读书的家庭,一定是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家庭。从上小学到大学,读书不仅让我学习知识,更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大家都会觉得学哲学很枯燥,但其实哲学孕育着大智慧,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通了哲学的基本理论,可更好地掌握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样,一切复杂的事情和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知道,做什么对做什么不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塑造人格的基本方法,也是家风传承的榜样和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待人要信他,待人要为善,待人要求真。这些为人处世之道都是我从书中学到的。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作家梁晓声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一个堆满书籍的书架就是一个家庭最有价值的不动产。我在书店工作,只要是有意义有帮助的书,我都会买回家让女儿读。有时候,我会去求一些作家亲笔签名的书,这样会让女儿感到作家一直在身边,一直在激励着她。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我有时也感到很忧郁。人们寻求知识的途径变得愈来愈简单,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前不久听到一个故事,我一位朋友亲戚的孩子,是某大学的博士生,听取朋友的建议去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读完却把不懂的字词句拍下来发给朋友让其解释。朋友问:为何不自己去查?答:太麻烦了!朋友无可奈何笑之。这难道是孩子的问题吗?非也。有的朋友问我如何让孩子爱读书?其实大家都知道,自己先学着放下手机多读书,孩子自然就会爱读书。但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
“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故居的一副教子联,告诫后代只要勤奋读书,便能成为有用之才。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让读书变成日复一日的习惯,让读书走进每一个家庭,那么就会提升每个个体的品性修养,就会创造每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
所以,有空的时候多带孩子去书店读读书!
关于家风的文章2:说家风 道国格
文/汤云明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有国格,家有家风”,其实,“家规”也就是家风的主要内容,或者说制度化、格式化了的家风。
而家庭、家族又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细胞,所以说,家风虽小,但它影响着国家这个大风、大气候,也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特质。
家风,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从氏族、家庭的出现一直走来,每时每刻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它融入一个个家族的血脉,成为一种精神特质和细胞。
不同的人家,家风的影响可大可小,会强会弱,凝聚成家庭的精神力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作为尺度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就会有怎样的子孙后代。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现在的形象,可能就是子女以后的样子。你现在的所作所为,都会直接影响到子孙后代的言行。祖先的荣誉和成就,始终是子子孙孙的楷模和榜样。你现在怎样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你的子女长大后也会这样去做。
我国古代有“三代四翰林”、“一门五进士”、“满门忠烈”的家族。现在身边也有连续几代当“惯偷”的世家,或者“子承父业”当地痞流氓危害社会的家庭,甚至也有因吸毒贩毒导致父母或兄弟姐妹几个轮流进牢房的。可见,有什么样的家风习气,肯定会影响这个家族、家庭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做人的标准,也就决定这个家族、家庭的兴衰、命运和前程。
家风的形成和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当不同家庭成长起来的人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家庭时,也就是两种家风融合、提炼成一种家风的过程。当优势互补,就形成了更优良、更稳固的家风。但要是“吃喝嫖赌”、“好逸恶劳”等不好的风气和习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或占了上风,那就可能让这个家庭从此走向衰败或平凡。
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富不过三代”,其实也正是没有把握好家风、家教的问题,有的人因机遇或手段,甚至通过非法所得,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但他没有把持和运用好这些财产的能力,再或者他们的子女因贪图安逸、享乐而不思进取,成了名符其实的败家子。一个没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即使有幸富裕了,也只不过是过往烟云的“土豪”。
当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好的家风会逐渐被淘汰或替代,从而失传。优良的家风始终是社会正能量,是社会进步促进剂,它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凝聚起来,形成合力,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家风也就从人格魅力上升为国格力量、民族精神,从而引领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和方向。
关于家风的文章3:优良家风 滋养我们
文/潘文武
我家世代以务农为生,到了父母这一辈“成分”发生了变化。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工厂做了一名普通的基层技术员,母亲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毕业后到一所普通中学做了教师。因为家里农村亲戚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都需要照顾,父亲有一段时间身体也不是很好,家里生活比较拮据。
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是我们从未消沉过。各个都积极工作,通过努力奋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如今,父母都已退休,儿孙绕膝、衣暖食丰,他们的身体愈加好了。正如《河洛家风》中说的,家风正,荫及后人,子孙受益、兴旺昌达。
爷爷是一个木匠,基本不识字,也不善言谈,但是手艺很高,乐于助人,现在我们家里还保存着他打的一些家具。爷爷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戏,他说戏词都是教人行善的,他常给我讲“百善孝为先”。
父亲一直患有严重的肠胃疾病,母亲有一段时间心脏不好,家里经常熬中药。即使这样,父母还是坚持每周骑车近三个小时,驮着我和弟弟回乡下老家探望爷爷奶奶。逢年过节,父母都会把爷爷奶奶接到我们家,孝敬二老。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奶奶爱吃油炸花生,但牙咬不动了,父亲就把花生米放在蒜臼里捣成粉末,用勺子喂奶奶吃,奶奶吃着吃着,泪水就下来了。多年后,奶奶去世了,病重住院时她拉住我的手,再三交代我要照顾好父母。事后,我才明白,奶奶是怕我们把“孝”给丢了!
母亲是老师,她教书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的化学课教得好,经常义务辅导学生,直到今天,她还在为几个学生的儿女义务补课。她的一个学生感激地对我说:“你母亲教了我们家三代人啊!”逢年过节,来看望她的学生络绎不绝。
我的父母都是党员,他们心中对党,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感恩。现在他们已经退休了,但还经常阅读党报党刊,有时候还与我讨论。父母经常对我们讲:“你们遇上了好时代,一定要好好工作。”
其实,父母并没有给我们刻意讲家风,但他们用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勤劳、节俭、善良,对党有感情,勇于奋斗……这些根植于他们的生活中,对我们则是潜移默化的教育。
现在,党中央重视家风建设,提倡建设家庭文化,这其实是把准了一个民族自信、自立最基础的文化元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国,其实从来都是一样的。
关于家风的文章4:一枚党徽成家风
文/郭华悦
父亲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党徽。
小时候,常看到父亲从抽屉里拿出党徽,细细地看,充满感情地抚摸着。孩子们好奇,每次都想拿过来玩,但屡屡遭到父亲的训斥。父亲对这枚党徽,视若珍宝。而一说起和党徽有关的故事,更是如数家珍。
这枚党徽,是父亲入党时发的。当时,父亲是大队的书记,领导着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奔小康。父亲不怕苦,不怕累,有脏活累活,总是一马当先。每天,父亲第一个出工,最后一个回来,堪称是村里的劳模。
后来,村里有了一个入党的名额。经过讨论和民主决策,最终父亲得到了这个入党名额。那一年的“七一”,父亲在台上宣誓,接过党徽和党员证,眼里噙满了泪花。
至今,谈起入党时的情景,父亲仍感慨万分。对于父亲来说,入党不仅意味着对自己的肯定,也不仅意味着身份的不同,更多的,是让父亲有了身为天下先的责任,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如今,上了年纪的父亲,对于劳动的热爱依旧不减当年。父亲常说,身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更应发挥带头作用。每次说这话,父亲的眼光,总会下意识地看着抽屉的方向。我知道,父亲一定是想起了抽屉里的那枚党徽。
后来,我成家立业,也有了个儿子。儿子懂事后,问起那枚党徽的故事,于是,我将父亲曾讲给我们听的故事,又讲给了儿子听。儿子似懂非懂,但我知道,在父亲和我们一代代的熏陶下,儿子总有一天能领会这枚党徽里所凝结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这是父亲教会我们的,也是党徽里蕴含的意义。就让这枚党徽及其代表的精神,成为我家代代相传的家风。
关于家风的文章5:也说家风
文/树根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长期形成的独有的处世理念、传统习惯和道德标准,是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之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家风历来被每个家庭所看重。一些名门望族很重视家风,诸葛亮、朱熹、包拯、曾国藩等不少名人都用精炼的文字系统地把家风记录下来,世代予以传承。但大多数的家庭只能靠口口相传,行为感化,去影响后人。那些深植于心的零零散散的言语叮咛或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就构成了一个家庭的家风,他会影响后人一辈子,会造就出形形色色的、有着不同品格的人群来。
我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打爷爷那一辈起就单门独户搬到现在的村庄居住。作为一个外来家庭,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纳很不容易。祖辈父辈苦心经营,用好的为人、好的习惯、好的形象去和村民相处,我们很快融入这个村庄,七邻八舍对家人褒奖有加,推举我大爷当了一辈子村支书,他对其他人格外关照。我们这个家庭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人丁兴旺,是全村考上大学最多的一家,是全村在外供职最多的一家。我想所有这些无不得益于我们良好的家风。
那么我们的家风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们只能从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品味出这样几句话,那就是“善良宽厚、忠孝和气、勤劳俭朴”。
“善良宽厚”的家风,可以在家人处理与亲朋、邻里关系中得到体现。当有人有事相求于我家时,从来不会推辞,总会去尽力相帮;当有人向我家借用短缺的钱物时,宁肯自己作难,明知有的偿还无期,也不会让人家空手而归;当与别人发生误会或与别人家孩子闹别扭时,家人会主动给人家消气,择时主动上门说明情况,面对争吵的孩子先训斥自家孩子,并设法让两个孩子和好;当发现别人偷拿了自己的东西时,不但不去追问,还让我们再往人家门口多放些同样的东西,担心人家不够用……
“忠孝和气”的家风,体现在我们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身上。当年两个哥哥响应号召应征入伍,老人送给他们的是同一句话“好男儿要知道报国”;家人在单位都有担当意识,对工作和组织相当敬畏;晚辈对已故前辈的祭祀,不管路途远近,都不会轻易错过一回;家里祖屋及时翻新,只想让老人住得舒服些,能够安享晚年;平日里吃的用的,往往是小的想着老的,老的记着小的;家庭成员间偶尔有点摩擦,谁也不会说半句脏话,也不会轻易动手动脚,当然这里不排除长辈对晚辈鞭策时要动用“家法”;弟兄们之间相互接济,诚心帮助,大爷和父亲是大家的榜样,他们一辈子没有分家。
“勤劳俭朴”的家风,体现在长者的教诲和个人的生活习惯中。老人们经常告知我们,“人活一口气”是老辈子的古训,要记在心上,要求家人做事要用心、要踏实,不要光做面子上的事。还告诫我们,艺不压身,家里再穷,也要供应孩子上学,直到自己考不上为止。还时常提醒我们,要处处精打细算,过日子要懂得“吃不穷、喝不穷,计划不周就受穷”的道理;老人要求我们,在家务农的要起早贪黑,在校上学的要刻苦学习,在外工作的要一丝不苟;大家都得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不浪费一点用品,不丢不弃,物尽其用,不过度消费。
家风是需要梳理的,也是需要完善的,更是需要秉承的。教育子孙后代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把教育后代当成一种神圣使命,时刻矫正后代的人生方向,多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些栋梁之材,我们的小家才会荣光,我们的民族才会兴旺,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
关于家风的文章6:木柜中的诗书家风
文/马俊平
因为生在农村,谈诗书家风多少有些底气不足,但一想到爷爷那只装满书的大木柜,我就生出一股自信来。
那是一只木制的老式箱柜,上面是黑漆实木桌面,用来放东西;下面是大肚子木柜,有两层隔板,装满了书。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式木箱柜,对于我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出生于黄河岸边的一个农民家庭,祖上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贫困的生活中难免出现“为稻粱谋”的无奈之举,但即使在这样贫苦的日子里,先辈们仍然保持着朴素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坚守,其中就包括对书籍、知识的敬重,世代传承,便成了家风。于我而言,这种家风就藏在爷爷的大木柜里。
爷爷念过私塾,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对我而言,爷爷的大木柜充满了神秘色彩。在学龄前,我就试图打开柜门窥探其中的秘密;等上小学认了字,我便迫不及待地一本本拿出来囫囵吞枣地读。
大木柜中有很多通俗白话小说,如《封神演义》《说岳演义》《杨家将》《狄公案》等,将幼小的我带进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特别是《封神演义》,尽管有许多文言字词我看不懂,但书中神奇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情节还是让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我兴奋不已、手不释卷。
爷爷和父母对大木柜很珍重,一直精心呵护。对我看书的要求,他们总是很乐意满足。不过,他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必须爱惜书,读完一本必须放归原处才能取另一本等。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本书沾了水,洇湿了几页。爷爷很生气,严厉地批评我,说损坏书籍和浪费粮食一样,都是要“招罪”的,要受到上天的惩罚。坦白讲那次我吓坏了,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读书时都是小心翼翼地将书捧在手里,生怕它有什么闪失。直至今天,我还保持着看书前洗手的习惯。爷爷对书籍和知识敬重甚至敬畏的神情,已牢牢地刻在我脑中。
感谢我的爷爷和父母!他们在物质那么匮乏的条件下,在很多人会为了一升小米卖掉一柜子“没用”书籍的情况下,仍然守护着那一柜子书,为我保留了一个宝贵的精神家园。
儿子今年十岁,嗜读书,已拥有两个专属书柜,并读完了柜中全部书籍。上个寒假,我和妻子专门带他回老家参观了爷爷的大木柜。也许在他看来,那只又黑又笨的大木柜早已是该淘汰的旧物,然而深藏在木柜中的诗书家风,无疑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
关于家风的文章7:我的家风
文/李岱联
随着媒体越来越多的报道,“家风”不再与我们生疏,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随着“家风”的走入,我也慢慢地认识了它,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个家庭的正气,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和气,与一个家的“家风”相连,相辅相成。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家的家风,这些家风都有自身特点。如果家风不正,那么这个家庭就不会和睦、不会幸福、不会兴旺。
我们家也有家风,那就是一个“勤”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勤”,代表的是勤快、勤奋和勤劳。如果工作不勤快,那就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如果读书不勤奋,那就不会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而勤劳,却是提醒我们要吃得苦,如果不勤奋努力地学习、工作,就很难创造幸福的生活,因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没有勤奋的支持,就算聪明也不会有大成就,唯有以“勤”字当头,持之以恒,就算天资不太聪慧的人,笨鸟先飞,也可以以勤补拙。爱因斯坦也说过:天才等于一分的天资,加上九十九分的勤奋。从这儿可以看出:名人们也很看重“勤”,以勤为本可以弥补缺点,也同样可以扬长避短。正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由此可见,做什么都讲究个勤快二字,如果做事都是三心二意,甚至懒惰,那不会有什么成就,只有以勤为本,才能学好、做好。
“勤”,就是我家的“家风”。只有持续坚持好“家风”,做事尽力,勤快、勤奋和勤劳,不偷懒,才能培养我的良好习惯和作风,才能历练我走向成长、成才、成功的心智。
关于家风的文章8:一副楹联传家风
文/石大泉
藏书万卷可教子;
买田十亩尽种松。
记得我在读高三时,请父亲写了这副对联,贴在我们教室的门上。班主任看后,非常赞赏,他在班会上鼓励同学们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早日成才。
其实这副对联所昭示的是我家几代人所传承的家风。从我记事起,这副对联就挂在父亲的书房里,是清末庐州最后一位举人、大书法家、经学家张子开先生书赠我爷爷的,可惜后来被毁。遵循这样的家风,爷爷、父亲和我们一辈子珍藏各类古典和现代名着数千册,有清宣纸版《康熙字典》、《石头记》、《芥子园画谱》、《镜花缘》、《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我们家不仅珍藏,而且要求子孙精读,使子孙们懂得怎样读书,开卷才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要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记得20多年前还在读初中的儿子,我要求他认真阅读一下明代程大位写的《算法统宗》,这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的代表作,书中有一首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我叫儿子算一算,未想到儿子釆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很快算出了答案,其中3人喝了9瓶差酒,30人喝了10瓶好酒。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读书才有收获。我家几代人一直信奉“耕读兴家”的哲理,要求子孙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懂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理。因为读书,孩子们还牢记孔子的教诲:“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他们都非常孝顺长辈,经常回家看望。这祥和的家风潜遗默化感染着家中每一个人。
我们后辈没有辜负先祖的希望,不仅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学有所成,几代人中有教授,有画家,有工程师,即使是普通工作者,也酷爱读书,学好本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我真正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像香甜的母乳,营养着我们躯体的每一个细胞。我也常对自己的孩子说要有真才实学,不要做稻草人,因为稻草人穿戴上衣冠,毕竟还是一个草包。
关于家风的文章9:家风
文/刘霄骁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街坊邻里常相敬,一段佳话永流芳。”这是猴年春晚歌曲《六尺巷》的一段歌词,说的是安徽桐城张氏家族“里仁为美,谦恭礼让”的故事。
相传张英任宰相时,其老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建房时越界侵占,家人驰书到京城,希望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罢豁然开朗,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吴家觉得奇怪,张家人便拿出张英的书信,吴家见信之后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让他三尺”的谦让美德,让出了一条溢彩流光的六尺巷,它彰显了乡邻之间、亲朋之间、人与人之间互敬礼让、和谐共处的传统美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关系。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古往今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经历几多变迁,我们中国人始终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人格操守的塑造、志向品行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风犹如不熄之火种,延续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教先从家始。梁启超先生九个子女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个院士,其他子女也几乎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号称“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像这样九个子女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崭露头角,皆源自良好的家庭教育,仰赖于优良的家风家训。他教导子女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做谦虚礼仪之人;要多读书、增长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为父随和,尊重子女的选择,让子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职业,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担当意识,虽然梁启超深知梁思成当时主修的建筑史是一个冷门专业,但是因为梁思成真心喜欢且对社会有益,他还是全力支持。他更是用《孟子》中的话教导子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优良家风和家训都是满门俊杰的奠基石。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风是无形的教育,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会影响和决定他的一生。在一位优秀青年的身上,能折射出优良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精心抚育的印记。可以说,优良的家风就是后代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
家风是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关于家风的文章10:用家风铸就国风
文/孔令建
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懿德丰盈的家风,必铸就馨兰般的人生美景。所以,有家风与没家风,是两回事。钱再多,没家风,子孙一样败光;没钱,但传承了好家风,生命也会发光。家风无关乎物质,穷人与富人,都可以讲家风。家风与精神有关,它是衣柜里一块典藏的粹玉。
咱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懿丰盈的好家风。无论是身居高堂,还是枕席露野,都不忘祖宗遗留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这是司马光的人格正气,祖辈们视之为碧霄;“一食千金,吾不忍食,吾不忍睹”,这是曾国藩践行节俭之道的百年回响,先人们捧之为琬琰……正是这些先祖用中华民族最清正的遗风,在家室中垒起一道道天高之善,海阔之德,才使整个华夏大地,流泻着一股厚德载物的清波遗韵。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又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茫茫天地之间,家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风败坏,社会风气必匪。所以,注重家风的构建,是命旅中头等大事。家风是一首多声部的乐曲,好学尚德,是家风;孝悌淡泊,是家风;勤俭节约,也是家风……无论你在生活中唱响哪一个声部,都必将对你的后代产生深远影响。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哲学家爱德华,在家族中树起了勤奋好学之风,后世子孙竞相承传,结果有13位盘居大学校长,100位高就教授,80位摘冠文学家,60位成了医生,还有1位问鼎过副总统;而另一个酒鬼兼赌徒珠克,一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他的鄙践与纨绔,不幸成了后世竞相仿效的玉律,结果在他的后代子孙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400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7人犯过诈骗罪、盗窃罪、杀人罪。正与反两方面铁的事实,给视家风如草芥,或者将家风败坏、身陷权势嚣、货利浮、声色舞的家长,敲了一记贯顶的钝击!
家风绝不容忽视,更非“雕虫小技”,它是森林里的一阵怒涛,是大海里的一股飙风,能力透纸背,狂吹四野,以水木清华的气流,迅速覆盖茫茫天地,给人类以清冽、以润泽。所以家风就像一粒种子,撒播于华夏大地,必成国风,成森林。家与国,从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古语有云:“身修而国治”,如若我们家家户户,以身作则,存真理、摄正义、留仁爱,练达而不失扑鲁,严谨而不掉疏狂,坦荡高尚,则“国治”无疑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咱中华民族,自古有厚德载物之风。泰山脚下,长江黄河之畔,那万千灯火下“昭昭如日月之明,离离若星辰之行”的懿德善心,曾在时代的烟云中,从家延伸到国,激迸出一阵阵钟鼎巨鸣。到过岭南九江烟桥村的旅游者,必见村中的麻石门楼上,刻有“烟桥正道”几个升斗大字。据清末流传甚广的一本宣讲小说《吉祥花》载述,该村何君和,“慷慨好施,自奉俭朴,家虽贫能识大义”。德性自能流芳,有其父必有其子。曾授兵部主事的何文绮,深揖其父何君和之风,一生倡导利物济人,晚年憩归,谆谆诱教乡人,致令学生朱次琦这位岭南雄儒,掬其绳墨芬芳,在襄陵为官之际,心系民瘼,造福一方,到离任时,竟是千巷联袂,万人相送!辞官后的朱次琦,又将其厚德精神灌输给学生康有为。雄才大略的康有为,更是将师德发扬光大,在国难民蹇之际,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发动维新变法,解黎民于倒悬,其滔天巨德,正是从“烟桥正道”这条陋巷里的家园中始,升腾到京华的皇殿终。这个经典的例子,更加说明了家风与国强民伸,始终唇齿相依的。
在当今提倡民族复兴之际,让我们齐齐唱响家风的主旋律,用良好的家风,铸就伟岸的国风!
关于家风的文章11:“懂事”
文/尚梅兰
父母在世时,很注重家风的传承。虽然我的父亲只读过两年私塾,母亲目不识丁,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良好的家风传承。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常常教诲我们:“一个家要想过好,那么可能让家不好、让家人不好、让自己不好的事情都不要去做;自己不好,家也不会好。一家人要惦着彼此的好,必须使家常常充满正能量,要善解人意,对家人的爱要真心,无论对任何人都应持以善心!”从小父亲就给我们立规矩,使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那些“不能”——做人不能没有教养,不能对父母视若无睹,回家不能如入无人之境,不能遇到长辈和家人横眉冷目、不屑搭讪……这样的跋扈和乖戾之气,父母绝不能容忍。
“一定要做个懂事的人”,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父亲说:“没有良好的家风,想在社会上立足是很艰难的。”
长大后我们都相继成家立业,偶尔有家庭矛盾时,去父母那里诉苦,父亲就会谆谆教诲我们,告知我们幸福的秘诀,他说:“没有人的婚姻是完美的,生活的确很累,但是作为家长,必须努力做个有涵养的人,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学会忍耐,想想身上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自己的家人相互包容,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好婚姻都是夸出来的,男人需要的是肯定和赞美,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一定要给足面子;学聪明点,做一个儿女孝顺,亲友爱戴,豁达通透却不自以为是的人;要想有美满婚姻,必须切记:假话全不说,真话说不全,要学会妥协和退让,要懂得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婚姻才能和谐幸福,长久维持。”
父母的智慧,是这个家永远掘之不尽的宝藏。谨记这些良好的家风,代代相续,才能让这个家未来更美好。
关于家风的文章12:家风论
文/周洪宇
家,身之生养之舍,智之启蒙之地,性之养成之所,心之眷恋之湾,梦之萦绕之境也;风,以无形之相,无声之音,无痕之流,吹拂天地山水,遍扫城乡田宅也。所谓家风,由远祖之训,经先祖之传,受父母之教,得子孙之承,依同宗之播,使血脉相通,性格相合,操守相近,得而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稚子无心,言其所闻,师其所见,行其所学,故闻有雅俗,而言判高下;见贤见佞,而师分贤庸;学因择类,而行成善恶。所谓生来无贵贱,风异而习远矣。“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重教而择良地而居,毁良绸而劝学,不苦迁徙,不吝资财,孟子得传尧舜之道,扬儒家之学,成亚圣之尊,不可谓无孟母之启智,无家风之浸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行克己利人之举,何来后裔辱没门楣之患?尽言传身教之责,何有子孙背德毁家之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上行于下,先施于后。诗曰“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是矣。
旧时家风之盛,因聚族而居、累世同堂,乡里村落皆同源之水、同本之木,家风亦民风,民风亦社风,宗族之威权系于祠堂宗庙,始于家法训辞,施于世代子息。读书正业则家门长于科举,蜀中有“三苏”练达文章,徽地有周氏六世书香;精忠报国则世代赤胆忠心,汉有李广虎父无犬子,宋有杨家将满门皆骁勇;淡泊明志则为吏廉洁奉公,廷敬系宦途,无关儿营生,诸葛诫子书,修身不受污。或曰,今时不同往日,家族流散,谱系断裂,世路多漂泊之客,乡间少安土世家,家风式微,再无用武之地。此论谬矣!
家风无关乎族人众寡,而关乎心之向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乃家道益兹、人丁兴旺之本。宗族衰而风骨存,家道落而精神在,必得天地护佑,定有重光之日。家风如和风细雨,润泽后代,又惠及邻里。家风乃文化之沉淀、民族之传统、家国之根基,家风良善,则民风淳、社风正,则国运昌、民富强。反之,家风贪惰,则为学不勤,为人不义,为商不信,为官不廉,波及党风政风,国将危矣。故今时今日,家风之倡树,乃大势所趋,复兴之需。
“沂蒙母亲”王换于支援革命、爱党拥军,“红嫂精神”接力传承,代代发扬,影响万千人;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立家规三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成“焦家家风”,再定“干部十不准”传之于今,家风促政风,政风带民风。皆如斯,则建设文明昌盛之邦大有希望矣。而贪官污吏、锒铛入狱者,莫不痛悔家风不正,骄奢无度,步步堕落,终酿人腐而家败之恶果。
天地有正气,无处不流化。家风亦应秉天地之正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基因而传承,随文化而广布。一身之不修、一室之不扫、一家之不齐、一族之不睦,何天下之为?仁、义、勤、俭、信、善、厚、健之家风,于家于国于民之利,昭昭然矣。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倡树好家风,从我辈做起,从当下做起,可不勉哉!
关于家风的文章13:母亲的家风
文/吴建
我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她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母亲虽不识字,但她有许多朴素的做人道理,一直影响着我、渗透在我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
母亲特别看重子女读书,笃信“书中才有黄金屋”。每天清晨,母亲都要送我到村口,一直望着我走到学校大门,她才折回身;傍晚,母亲也总是站在路口等我回家。晚上,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看着我做作业。每每我有懈怠的时候,母亲总是用“树不盘不成材,人不学不成器”、“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读书各人好”等她不知从哪儿学来的“至理名言”来教导我。上初二时,我因和外校几个学生打架,被班主任处分,我一气之下跑回了家。“不争气的东西!”一向对我没高声的母亲,那天竟狠狠地打了我一耳光,勒令我跟她回学校。可学校为严肃校纪,拒绝接收。从未在任何人面前委曲求全的母亲,居然跪在校长面前,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学校接纳我,还代替我向校长保证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犯,母亲的倔强和泪水终于感动了校长。如果不是母亲的执着,也许长大后的我和她一样在土里刨食呢。
“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这是她告诫子女勤俭持家的常用语。我的童年时代生活比较困难。但在母亲的精心操持下,日子尚能过得去。日常饮食自然没有大鱼大肉,却从不断粮挨饿,一家穿的也很破旧,衣服基本上是补丁连着补丁,可总不至于春秋露肉冬天挨冻。我和两个姐姐上学的费用从来没有拖欠过。有一次,母亲煮了一锅薄粥,外加黑面馒头,我嫌馒头粗糙,扔在地上,母亲默默地捡起来,掸去灰尘,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这粮食是怎么来的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啊。”上课时老师讲《锄禾》,我似懂非懂,现在听了母亲这一席话,我才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
母亲虽不“知书”,却很“达理”。 祖父母在世时,母亲让他们住向阳的房间,睡温软的床铺,有好吃的总是先孝敬他们。他们生了病,母亲送他们去看医生,端茶递药,伺俸病榻。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可奶奶却常常夸奖我的母亲:“我是前世修来的福,遇上这么好的儿媳。”虽然我家也穷,但只要乡邻有困难,母亲总是尽最大力量帮助别人,小到淘米篮,大到农具,母亲都接济过人家。因而在四乡八邻,母亲拥有极好的“人缘”。
现在看来,母亲的这些“乡言土语”虽然很俗很平常,但没有读过书的母亲能传承着这些朴素的道理,使我耳濡目染,如沐春风,是多么难能可贵。
母亲的家风,是我一生的财富。
关于家风的文章14:家风是“敦”
文/朱俊杰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爷爷家的客厅里摆着一个红色的盒子,上面写着四个黄色的大字“朱氏族谱”,底下还有三个小字“敦本堂”,盒子里面装的是“朱氏族谱”,叙述着一个姓氏的发展脉络。
记得小时候,爷爷把我抱在怀里,问我:“小杰,你知道‘敦’是什么意思吗?”我疑惑地望着爷爷,摇了摇头,爷爷的神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看向族谱,说:“‘敦’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厚道、诚恳。你看咱们是‘朱氏家族,敦本堂’,就代表着我们这一姓的家风是‘敦’,也就是敦厚。”爷爷紧接着又说:“对人要厚道,做事也要厚道。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等你长大了,进入社会,为人处世一定要多想想这个字,知道了吗?”看着爷爷严肃的神情,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了此话的真意。爸爸告诉我,爷爷也对他说过同样的话,而家中的其他长辈们也用行动诠释着这个字。
爷爷十八岁离家,只身一人来到洛阳,一直秉承“为人厚道,做事厚道,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风格。我从小跟着爷爷,爷爷的许多行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爷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每当对生活琐事感到困惑的时候,想想爷爷说的这句话,心情自然就会好很多。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风,长辈们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风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灵,塑造着每个人的人格,升华着每个人的思想,因此,每个家庭成员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我家的家风是“敦”。我也会一直秉持着这个家风,一辈辈地传承下去,让后代都做敦厚的人。
关于家风的文章15:谈古论今说家风
文/杨占国
家风像春风秋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可以让人感知的。
家风是隐藏在一门一户、一粥一饭、一砖一瓦、一书一画背后,家庭成员的集体灵魂。这种灵魂体现在一封封的家书中,体现在一条条的家训里。要想感知某家灵魂的美丑,感受某个家庭的集体荣光,去看一看古今中外的名人故居,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去过美国的人,不妨去看看约翰·缪尔的故居。在那里,你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他为什么会被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去过天津的人,不妨去看看梁启超先生的故居“饮冰室”。在那里,你会真真正正地理解他为什么能写出《少年中国说》,为什么会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并与老师康有为先生并称“康梁”。
家风是家庭成员对工作、生活、学习、成长的态度。它包含着家庭成员对柴米油盐的态度,对金银珠宝的态度,对琴棋书画的态度,对顺境逆境的态度。在这诸多的态度中,有对做人底线的坚守,有对道德上线的追求。家风是家德的外现,家德是家风的内核。
良好的家风是家庭的财富,更是社会的财富。一个个家庭的家风构成了世风民风。“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回信成就了六尺巷,也让人们记住了大清名臣张英,更让人们钦佩的是他对家庭的严格约束和对权力的敬畏。
家风关系学风文风。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告诉我们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常言道“学以增智,学以立身”。同样,一个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这样的家庭,其家运也才会昌盛。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开始从家庭的熏陶、而后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培育而成的。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从小就养成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才能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气质风范,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的困境。正所谓“黑发不知勤学早,转头已是白头翁”。
比较著名且流传久远的家训当数《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我们大家熟知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出自《朱子家训》。知名的家书有《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钢琴家傅聪就是在家书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而曾氏满门才俊也是在家书的滋润中成长、成才、成仁、成家的。
我们常说:母亲的手是推动摇篮的手,而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历史上许多民族大义的传承、家国情怀的培养都是由母亲亲手完成的。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故事,可以说没有孟母就没有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严圣孟子;我们也同样知道“岳母刺字”的故事,可以说没有岳母就没有民族英雄岳飞。让我们想一想“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的天降大任思想,思一思“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与担当精神,自然会明白家风家教的内涵与方向。
家风的培树过程一定是全家人(特别是家长)躬行实践的过程。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都要旗帜鲜明。曾文正公说:“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出于家教”,此言极是。
家风家教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只要家庭没有消亡,家风家教就永远无法回避。让我们做家长的积极行动起来,跑好属于自己这一代的家风接力棒。
关于家风的文章16:常念清贫传家风
文/刘东华
名门家风,大多有一套对本族人严格要求的行为规范,这些做人的操守,是一个家族的前辈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人生感悟,总结出来的持家之道,供后人遵循、借鉴。我们寻常人家,虽然没有名门望族那样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家风家训,但长辈们依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育后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后辈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
我们家的家风是“常念清贫”。我父亲这一辈人,兄弟5个,爷爷去世得早,奶奶和我大伯父带着一大家子人过日子,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父辈们都有过外出逃荒或者做工打拼的生活经历,大伯父为了拉扯兄弟们,一辈子没能成家,孤独终生。大伯父年老时,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家看望他,买给他的食品、水果他不舍得吃。苹果放久了,渐渐出现霉变,一点点坏掉,他先捡坏的吃,把霉变的地方削掉,就这样,一个一个轮着吃坏苹果,让我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大伯父自学文化,会打算盘,曾在村里做过会计,很有见识。前几年,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但他仍时时提醒后辈们,生活要节俭,别忘了过去的贫困,要懂得惜福。
我父亲现在80多岁了,退休在家养老。退休金足以保障他的生活,但父亲依然简朴。他的棉衣穿了多年,外套也洗得发白。我们给父亲买了新衣服,他不舍得穿,在衣柜里放着,他的理由是:“衣服多得穿不了,何必都占着呢。”简朴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尽管无奈,但我们也只能遵从父亲的意愿。平时聊家常,父亲提及最多的是当年的贫困。因为缺衣少食,他十多岁就出门做工,没有棉鞋,赤脚在雪地上走。“现在这么好的日子,不要忘了本,想想当年的贫困,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恩。”父亲谆谆教导。
这种常念清贫的家风,无形地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人到中年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这种家风对我的影响。常念清贫让我从小就有一种进取心,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敢懈怠,力争做到最好。常念清贫让人不生贪欲,我曾在一家经营不错的企业中担任职务,因有清贫之心,所以能洁身自好、不生贪念,虽有钱财过手,我也做到了两袖清风。常念清贫才能不羡奢华,这些年我越来越喜欢简单清静的生活,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写作上,生活充实而美好。我们这一代人不再像父辈们一样缺衣少食了,但“常念清贫”的家风让我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能安于平淡,不被欲望裹挟,去追寻身心的宁静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