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的文章

请欣赏夕阳西下的文章(精选7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夕阳西下的文章1:柔风柔夜

文/唐永松

夕阳西下,阡陌的村庄小路上,一双双糊满泥腿的脚杆扛着锄头正风风火火地往家里赶,圈里饿慌的猪也在斯声狂叫,关闭一天的鸡同样在团团拍着翅膀愤怒地打啄篾拦。急匆匆赶回家的农人连气也来不及喘一口,扔下锄头,就去打开鸡笼,让鸡们在小院四周的自留地里自由觅食、活动经络,再到猪圈去吆吼着饿慌的猪:叫啥子叫,一哈儿都等不得?说着,便顺手操起旁边经常用来训戒不守规矩的猪的竹棒不停地拍打着石头垒的猪圈,砰砰砰,恐吓着。然后就是到厨房先烧锅煮猪食,再说做饭。这一般都是妇人们做的家常事。

男人们呢?男人们一般回家都是担起水桶到河边挑水。血红的残阳摩挲着一串串在河坎上上上下下的古铜色的脊背,更是别样的熠熠生辉。毫无遮挡的玩笑、问候、谦让……充溢着整个河流的上空。从河埠头到河坎上,尽是曲曲直直弯弯拐拐的小路、石阶延伸。这上上下下来来往往挑水的人文景观,有点类似于泰山石阶上的挑山工。

嬉归的小孩呢,一般都是在房屋的周围刈割杂草驱蚊,或是打扫院落。较为殷实的人家大都不会刈草驱蚊,他们会到商店购买既方便,又卫生的蚊烟。这种蚊烟通常有一米长,或者50厘米长,宽四五厘米,厚两三厘米,有点像村妇长长厚厚的辫子,里面充实的是据面子,大约还拌有驱蚊的药吧,不然怎么能驱蚊呢。他们宽裕下的时间一般都是继续他们的嬉耍,追逐蜻蜓,追逐蝴蝶,用木制的刀枪棍棒模仿电影中的战斗你拼我杀,竟是那样的逼真。

青青的草覆盖着刚烈的柴禾,顿时浓烟滚滚,有点像烽火台上的狼烟四起,蔚为壮观。整个小村都笼罩在烟雾之中,蚊虫被熏的犹如残兵败寇,四处溃散,或是钻在阴暗的角落,不敢再出来侵袭乘凉的人家。

在月亮摩挲,在晚风轻拂,在黑夜与白天更替的时候,便是农户袅袅炊烟停止的时候,劳作一天的农人开始围坐在院落中的小桌上摇着蒲扇开怀饮食着自己的佳肴,整个小村都沉浸在美食的氤氲之中,真的是其乐融融。有善热闹的腿勤快的青年男女、成年男女、大人小孩便端着个饭碗在四邻八舍的院落中四处游荡,东家坐坐,西家看看;瞅瞅南家吃什么好吃的,瞧瞧北家有什么好吃的,就顺便拈两筷子,然后笑口称赞:不错不错,好吃好吃;或是将自己饭碗里的美味分享他人,再坐下言论一番生产队的喜闻乐见,或是劳作的艰辛,出工的时间,出力的厚薄,工分的评比,分配的公平,等等。

到星星眨眼的夜空下,在香樟树旁,在虫鸣的合唱,在虫鸣的啁啾之中,便是父辈母辈或是爷爷奶奶摇着蒲扇讲嫦娥与吴刚,许仙与白蛇,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故事。

皓月当空,万籁俱静,村庄便开始睡眠。

夕阳西下的文章2:夕阳中的守护

文/周惠

夕阳西下,花园中聊天的、打纸牌的爷爷奶奶各自散去了。老爸坐在石凳上,一只姜黄色虎斑母猫家美蜷缩在腿上,姜黄色的毛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嘴里轻轻发出呜呜噜噜的声音,还时不时地用粉嫩的小鼻子蹭蹭老爸粗糙的大手,一人一猫,仿佛一幅宁静的画。

家美的伙伴家伟是一只健壮的深灰色虎斑公猫,黑色的条纹看起来就像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的斑斑阴影。有一次老爸看到了精彩的捕鼠“现场直播”,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不停地朝家伟竖起大拇指。自从有了猫护卫“家伟”,院子的老鼠可真不敢造次了。

老爸给每只猫都起了名字,家伟、家美……就像小时候照顾我们一样贴心。老爸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守护家伟一家,甚至连午饭都在花园里和猫咪一起吃。他在小花园旁边用废旧木板搭建了几个小房子,谁家不用的旧毯子,拿来铺到小窝里;谁家淘汰的旧沙发,整整齐齐地靠在墙角,让猫咪晒太阳;谁家换下来的旧碗,拿来给猫咪当食盒。在老爸的打理下,猫咪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老爸还自掏腰包,定期给猫舍消毒,给猫咪除虱。白天,去菜场溜达溜达,看看若有鱼贩杀鱼,就要点儿鱼肠、鱼鳔给猫咪改善一下生活。遛弯儿时,这儿看看,那儿瞧瞧,看看猫咪是不是躲在哪棵树下睡觉啦,有没有被狗狗欺负啦,连小宝都酸溜溜地说:“姥爷,你都成了流浪猫守护神了。”老爸笑了,“猫咪不也在守护我们的环境吗?”

猫咪将要添丁壮大捕鼠队伍了,是件好事情,但是近来院子里出现虐猫的情况,又把老爸急得团团转。晚上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家伟、家美都回到猫舍,才安心回家。老爸空余时间做起了保护动物义务宣传员,设计了精美的宣传页“善待猫咪,生活更美好”张贴到院子宣传栏,在小区门口给孩子们讲解,要和小动物做好朋友,“不惊吓,不殴打,不随意触摸小动物”,孩子们亲切地叫老爸“三不爷爷”。

时间过得真快,家伟家美的宝贝出生了,四只可爱的虎斑猫,夕阳下,家美依然蜷缩在老爸的腿上,眯着眼打盹,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四只小可爱在花园里追逐麻雀,相互扑咬玩耍,家伟又表情严肃地开始了每天的巡逻。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忙忙碌碌,我们连陪老爸的时间都变得焦躁不安,却是猫咪一家,让老爸的生活变得那么充实,那么鲜活,那么温馨。都说儿孙围绕膝下是岁月静好,而人和小动物之间彼此守护,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滋养。

夕阳西下的文章3:人生如若海水

文/汪雯婧

夕阳西下,我望着落日的余晖,坐在小院中。听莺雀鸣于柳上,品碗中柳色浅浅,感叹人生的起伏如若海水。

有人似茉莉,孤立于天地间只有纯色,但却有震慑人的力量。那清香与芬芳扑面而来的夏日午后,那个扫尘般的随意动作定格成随后几年闭上眼睛就会出现的画面。你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用茉莉来形容,那是娇嫩而易于凋谢的生命。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间,却有着无尽的落差。那起伏不定的海水就如那人生一半,看似平静的海面其实早已波涛汹涌。

“想起我那不堪回首的经历点滴,执着于当时的一起,也庆幸现在不再拘泥那么多的因为所以。”这是《谁的青春不迷茫》书中作者所写的一句话。作者刘同的人生路上也经历了各种艰辛坎坷,读大学时的他爱好写作,写了不少精彩文章,但在当时没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后进入电视台做节目。工作时还算不错,虽然压力大,不尽人意的过着东奔西跑的生活,但刘同很上进,有时回头看看自己的这些青春,也会默默的伤感。

刘同的一句话,在我脑海中过了千万遍。“活在自己的年龄里是件重要的事。”对啊,这又何尝不是呢?很多人就像当年的他企图活在未来,企图让自己过上更优质的生活。只是他们突然明白了:与其被他人驯养,不如学着以后去驯养别人。人生如若海水,一念之差就可能让本来宁静无比的海面变得危机四伏。

人生如若海水,路途中总是历经坎坷磨练,像海水般起伏不定。人生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但经历过海水的波涛汹涌,面对宁静安逸才会无比珍惜。

夕阳西下的文章4:父亲

文/梦影年华

看着夕阳西下,一遍又一遍听着这首《父亲》,真的,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你的爱,亦像天使的翅膀,与我相随每个路口……

一个人的坚强—

小时候,为了摆脱每天“被人赶”的日子,你和妈决定四处借钱做房子。没有马路,你和几个叔叔一起去开辟,好多人说,那时候,半夜回来,你还要去那挖几个小时再睡觉……

那年秋天,那个意外,那一个月,你每天奔波于县城与朋友家,因为你希望妈早点好了能回家!某个夜晚,那头是电话里朋友的安慰,这头我听到的是你在楼顶终于忍不住的粗豪哭声,第一次看见和听见你哭,那刻我一阵阵的心凉……

里外都有你,你总是顾家又顾外,总是希望自己多做一点,而不让我们比不上别人!

沉默的我们—

其实你不是一个沉默的人,在朋友眼里,你是善言会道的,但以前我们间却有太多的沉默。

每次都是要回家了,才会打电话;每次回家,都是简单的话,你很少我学校的事,我很少问你家里的事;每次你都会问“带多少钱去学校”。偶尔打电话,你只有简单的几句“注意身体,认真学习”,那时,我很反感这样的我们。可是如今想想,有这些就足够了,因为太多的爱,你都在背后默默呈现着。

我知道,也许有的时候,你并不想那么沉默,或者说,你的沉默只是因为你不想给我压力,害怕你说的一些话,对于我来说不是鼓励,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与我而言,很多时候,面对诸多的不顺利,其实我多想有家人可以鼓励与鼓舞,但矛盾的心情总是会浮现,因为我知道你要说些什么,我也害怕你说的时候我会感动着有点无奈与愧疚,好像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优秀,最终,我只能默默下决心:努力变优秀。

沉默的我们,以及渐渐习惯,有的东西,不说就明白,有些情感,不说就懂。

时光慢些吧—

这几年,我开始慢慢真正长大。我常常回家,而且每次有时间都会回老家,因为我不想你总是一个人在家,不想看到你总是一个人吃饭,我想做饭我们一起吃!(虽然我发现,你手艺居然偷偷变好了!!!)。过节时,你最常说的是:“一家人团圆过节”。很多时候,却因为你们争吵而让我想离开家,可是我依然喜欢在家的感觉,也许因为那有家的温暖吧!我只希望以后你们能和端午节那天那样,多了理解,没了争吵。

时光辗转,看着你渐渐变老,有一次,我看见你桌子上多了一副眼镜,上面写着的却是“老花镜”,我的心猛然心酸了……是啊!近半生的光阴,你走过了一路的变迁。我好想,时光你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希望,我能成为你的骄傲。以后给你更好的生活!

夜幕降临,清风吹过,愿它能捎去安康。我好想唱这首《父亲》,轻声说:“感谢一路有你!”

夕阳西下的文章5:情归拉市海

文/和志文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今天,我终于可以犹如一只倦飞的鸟儿,踏上回乡的旅程。

是啊!漫长而又辛苦的一个学期又渐渐地离我而去。“闻鸡起舞”、“披星戴月”的苦读,遨游题海的无奈,何时将会是一个尽头?何时才会打上一个休止符号呢?而此时,我终于可以把学习暂时抛之脑后,像一只刚出笼的鸟儿,奔向我久别的故土——拉市海……

夕阳渐渐西沉,归乡路是那么的漫长。我的心如波涛滚滚,汹涌澎湃:外婆还在海边的那块地里找猪食吗?三舅是不是准备着给我吃土猪烧烤?哥哥是否在为我准备山药土鸡呢?姐姐是否在准备酸菜炒洋芋呢?舅妈是否在等着我帮她喂牲口呢?妈妈是否在火塘边烧锣锅饭呢?火塘边的那只小猫会不会依旧和我握手来表示它对我归来的喜悦呢?家门口的那只小狗是不是下了小狗仔了呢?门前的悠闲的老人们会不会认不出我了?邻居家的二虎哥哥是不是又在准备着出海了呢?他会不会依然让我给他打电筒呢?

回家的脚步越来越快。我的眼前越来越清晰,金黄色的海面上波涛汹涌,成群的候鸟和大雁渐渐归巢;满载而归的渔船慢慢地靠岸,游船正准备停靠码头;奔跑了一天的马锅头还哼着赶马调走在回家的路上,村村寨寨的缕缕炊烟徐徐升起;西边的金黄色的云彩像千军万马在飞腾,环海的群山已睡眼朦胧,海缓缓平静下来,好像一切都已隐退下来,这难道是感触到游子已归来、不再漂泊、投入到她的温暖的怀抱了吗?

是啊!我已听到了你的呼吸与心跳。我热恋的故土——拉市海,我怎么能不眷恋你?怎么能离得开你呢?

夕阳西下的文章6:谁是谁的梦,谁是谁的影

文/陌上蔷薇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在清澈的溪水里游动。一曲欢快的牧笛从葱郁的山林唱起,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牛群回到了铺满金色的稻草的圈棚,牧笛声止,黑夜的屏幕渐渐放下,周围一片寂静,好似在迎接一个仰慕已久的明星。身着银裙的月亮仙子扶着裙摆缓缓而来,惊艳,耀眼。所有生命似乎都忘了呼吸,仰望星空,倾慕天际的仙子,被她的惊艳折服。安静,哪怕是一粒尘埃落地,也会惊动这安静的仪式,惹来众怒。天际的仙子却没有在乎人间的宁静,只是寻找太阳走过的足迹追寻,不停的追寻,希望有一天能与太阳一样躺在蓝天白云下,倾听候鸟灵动的歌声。太阳,真的很幸福。不仅让众生羡慕,连月亮也不停的追逐。

天际,月亮依旧在追寻,不停的追寻。远处的村庄里,一只雄鸡拉开嗓子鸣叫,叫醒了人间的万千生命,也唤醒了光明之神。月儿被吓得没了光彩,用清冷的眼神瞪了一眼那只不知趣的雄鸡,默默地离开。只是她不知道太阳也天天再沿着他的足迹追寻,追寻星空下的一丝宁静,黑夜里的一份安详。太阳也不知道月亮的追寻。只是坚定着自己的追寻。

太阳与月亮,到底谁是谁的梦?谁是谁的影?

也许他们只是腻味了自己千年不变的生活环境和习以为常的美好,所以很羡慕彼此的生命旅程,开始无尽的追寻与失落。如果太阳真的走进黑夜,不知道他会不会怕黑,会不会因为黑夜的单调失眠呢?如果月儿突然置身于蓝天白云下,莺歌燕舞中,会不会很迷茫呢?面对这五颜六色的世界,他会不会恐慌呢?

他们一定没想过这些问题,正如很多人一样,喜欢别人的生活,厌倦属于自己的生活,而陷入无尽的追寻之中。羡慕与自怜,暗淡了简单的快乐;嫉妒与自残,磨灭了平凡的幸福。生活变得乏味了,人生似乎也没了方向,这一切只是因为自己命不好,出生的时间与地点不对。真的是这样吗?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也没有谁的人生注定不幸。没有谁的脸上只有快乐,也没有谁的生活只有悲伤。上帝是公平的!只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生活也就变得不一样了。有些人会记住生活的每一份快乐与感动,哪怕是一点一滴;有些人会淡化记忆的痛苦,纵然曾经遍体鳞伤;他们的生活始终充满微笑,幸福。有些人喜欢记住不幸,这些不幸会慢慢膨胀,遮住所有快乐与感动,生活也就越来越暗淡,最后没有光彩,这些人是不幸的。这些不幸不是源于外界,而是自己,只有自己宽恕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才能将自己从不幸中拯救出来。记得有句歌词“尘世间太多虚幻的安慰”,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愿那些将自己困于不幸中的不幸者,能早些悟出“不幸”的来源,从“不幸”中走出来。

夕阳西下的文章7:变迁中的清澜港码头

文/符敦健

夕阳西下,清澜港码头附近的那一大片楼房被笼罩在金灿灿的阳光中,我背对着夕阳,面朝着浅蓝色的大海,伫立在工字形的水泥码头上,近乎虔诚地目送着一艘艘桅杆上悬挂着写有“神灵保佑”、“一帆风顺”等字样彩旗的渔船,在“呜呜”的汽笛声中向大海深处开去。

我的身旁密密麻麻地停泊着很多艘回港休息的渔船,它们来自岛内各市县甚至外省,船身上面涂有“琼陵水13608”、“琼临渔W12022”和“琼文渔33033”和“桂北渔20008”以及“粤阳西渔81388”等白色字样。船舱里面都是一些叠得整整齐齐的有半人高的渔网、塑料水桶等物品,还有船家在大海上使用的生活厨具。

在我的左边不远处,是雄伟壮观的清澜大桥,这是海南省继海口市世纪大桥之后建造的第二座跨海大桥。

对于脚下清澜港码头这片水泥地,我并不陌生。记得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我上文昌中学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就经常在周末跟要好的同学,从文城城区坐几毛钱的公交车到清澜镇,专门体验坐船过海的感觉。那时候我们坐的是那种只能容纳十多人的使用柴油机做动力的、有顶篷的机动船。在上船的时候,机动船通常都会小幅度地左右摇摆,我们走下了码头的水泥楼梯,在登船的时候还得让船老大拉上一把。而我们的目的地就是对面不远处能看得见人影的东郊码头,过一趟“清澜海峡”只需要十分钟。

木制的机动船冒着黑烟带着“突突”声中漂移在茫茫大海里,总让当时年幼的我们心里充满紧张和刺激的味道。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买了两轮摩托车作为日常的交通工具,来往清澜东郊两地的人们就把摩托车扛上小木船过大海,狭小的船舱里最多只能容纳两辆摩托车,扛车上船很费力,得几个人一起帮忙才能让两轮摩托车顺利被推入船舱。

同样是在这个清澜港码头,当年在我即将高中毕业的时候,为了完成社会实践课程,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登上两三层高的大轮船到清澜港附近的外海转了一小圈。课程轻松有趣,数十年后我记忆犹新。

大约在本世纪初期,有外地的轮渡公司看中了清澜东郊两地过海的商机,购置了两艘小渡轮对开着过海。于是在清澜港码头一带,排起了过海汽车的长龙,这场面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尤为壮观,一排就是好几十辆,当然里面偶尔也夹有大型货车和客车。

在这条汽车长龙里面,既有来自本岛各市县的观光客和来往两地的“过路客”,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就是到大海对面闻名全国的东郊椰林风景区走走看看,顺便品尝诱人的生猛海鲜和鲜甜的椰子水,以及享受在万亩椰林深处行走的乐趣。

尽管乘渡轮过海的收费不菲,一辆汽车一般都是三五十元的,在繁忙的时候甚至还得等上个把小时才能过海,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总是不愿意绕道东阁文教等乡镇去东郊,图的也就是一个方便。对开的渡轮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是很快就能过海了,不用焦急!看,对面东郊码头那边的渡轮马上就向清澜港码头这边开过来了!

此后,清澜东郊两地所有的人和车,基本上都是通过渡轮这样的交通方式过海了,机动木船的过海生意一落千丈,随即没落下去了。只有在渡轮的营业时间之外,有要紧事需要办的人们才会花上几十元包机动船过海。机动小木船也就因此退出了载客过海的历史舞台,其踪影也慢慢地在清澜港码头消失了。

自三年前那座横跨清澜东郊两地的清澜大桥建成通车后,渡轮的过海业务也就走到了尽头,从风光一时变成昨日的黄花,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据说它们被转卖给其他有需要的地方去了,原来的渡轮停靠点也被废弃了,取而代之停靠在那里的是出海归来需要加冰、加油和加水或者是台风来临前回港避风的大小渔船。

清澜港码头一直以来作为人们交通出行的专用码头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再也没有过海的交通工具停靠了,变成了出海捕鱼归来的渔船的专门停靠点。而唯一来往三沙市的专用客运码头则位于不远处的清澜新港港区里面。

那些出海归来的渔民们,大约在日落时分回到了清澜港码头,把渔船往码头边上一停靠,就把捕获的新鲜鱼虾就地出卖。在那一片狭长的近百米的码头空地上,搭建起遮阳挡雨篷,用小篓筐、塑料桶和泡沫箱等物件摆起了五六十个微型摊档,自发形成了一个海产品市场,平价出售新鲜的海产品,从两三百元一斤的生猛大龙虾到几十元一斤的小花蟹、青蟹、沙虫和石斑鱼,以及海马、海星、海刺猬、海鳗、蛇鳗、马鲛鱼、对虾、鲍鱼、章鱼和象拔蚌等海鲜品种,应有尽有,各地口音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落,人气旺盛,热闹非凡。

据说这“海鲜一条街”已经成为来文昌清澜度假休闲的外地客人的最爱,他们一般都会在下午五六点钟左右开车来到这里选购生猛海鲜,然后带回家自己加工,尽情享受这些物美价廉的人间美味。这条所谓的“海鲜一条街”慢慢地在文昌有了名气,就连我老妈也竖起拇指惊叹那里出售的海鲜“平靓正”呢。

更有精明的商家嗅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捷足先登地在清澜港码头的周边空地上,开起了专门提供海鲜加工服务的“老班长美味苑”、“老船长渔村”等好几家便民海鲜加工点,按斤收取一定的加工费,甚至还提供蒸汽火锅迎合客人的个性化饮食需求。这样一来,原本是作为人们交通出行码头的清澜港码头,现在不仅变成了来往渔船的避风场所,而且也摇身一变成为便民大排档和吃宵夜的好去处。或者这就是旁边那座建成通车的清澜大桥无意中带给清澜港码头的转型结果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