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散文

请欣赏中年的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中年的散文1:善良的“馒头”

文/刘超

熙攘的大街上,一个中年男子在老周的馒头铺前站住了。

男子看起来很落魄,眼睛巴巴地盯着刚出炉的热腾腾的大馒头。

“来两个?”老周热情地招呼着。

男子尴尬地笑了笑,摇摇头,转身准备离去。

“拿着!”老周疾步递上两个馒头。

男子有点吃惊。老周爽快地摆摆手补充道:“不要钱!”

男子的眼神透出感激,蹲在路边,使劲儿把馒头往嘴里塞。

这样的人老周见得多了,在街边经营馒头铺这么多年,贫苦的、落魄的、遭难的,老周一眼就能看出来。

第二天,男子再来的时候,老周二话没说,又递给他两个馒头。

男子显然很感激,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就为老周深深地鞠了一躬。

第三天,男子照旧来到馒头铺前,这次他没有接老周递过来的馒头。只见男子一反常态,抓起一个馒头扔到地上,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卖的什么玩意儿!硬得像石头……”

老周愣了愣,立刻也火了:“不吃给我放这里,老子好心……”

还没等“帮你”两个字吐出嘴,男子就抓住了老周的领口,两人厮打作一团。

“报警!报警!”围观的人见势不妙,连忙拨打110。

警察来的时候,两人还扭打在一起,只是让老周不明白的是,男子出手并不是很重,像没吃饱,每一拳都只用了两成的劲儿,情急之下老周也不管那么多了,几记重拳下去,男子就变成了熊猫眼。

警察带走了男子,在拐进街角的一瞬,男子回过头,向着老周的馒头铺艰难地挤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

几天后,警察将五万元奖金交给老周,说他协助警察抓住了一个逃逸已久的杀人犯……

老周拿着钱,呆了。

中年的散文2:母亲的腌白菜

文/吴晓波

人至中年,久居都市,运动的少,味口也和自己的年轮一样,有些衰老,吃什么都不香,总是想起母亲的腌白菜,馋得满嘴流出了酸水。

母亲的白菜和母亲一样,朴实无华,生命力顽强,随随便便找上一块荒地种下来,给它一点阳光,给它一点雨水,它就会茁壮地生长。先是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菜秧,寒酸地缩着脖子蹲在地上,经过母亲的双手打理,这些白菜一天一个样,很快长成肥头大耳的样子,厚墩墩的身子,迎着秋风绽着绿油油的笑意向母亲问好。母亲说,现在的白菜水气大,汁还未长足,要等入冬打过霜后才好吃。

入冬后,薄薄洁白的霜给白菜披上一层冬的外衣,寒风用凛冽和冰冻给白菜体内加糖。打过霜的白菜肉汁鲜嫩,入口绵软甘甜,该到腌白菜的时候了。

挑上一个有阳光的日子,母亲挑上筐子上地头收白菜了。母亲像爱惜她的孩子们一样,把一棵棵沉甸甸的白菜摘下来,掸净身上的泥土,轻轻地放入筐中。

白菜摘回来后要晒上几日,等身上的水分脱得五六分了,洗净后才能腌。早些农村里家家都有一口大缸,专门用来冬天腌白菜的。腌白菜前,母亲先是用温水把脚洗干净,把白菜在缸里铺上一层,然后用双脚站在上面用力地踩。母亲说,腌白菜踩得越狠,越有味道。这些白菜挺通人性的,通过母亲的大脚,连通母亲的经脉,把生活的美好与祝愿一脚一脚地踩进去。忙活了大半夜,一大缸白菜腌好了,最后上面圧上几块大石头。

十天半个月后,等缸上冒出一层白花花的水泡泡,腌白菜差不多就能吃了。那些农村没有大棚,冬天全靠腌白菜当家了。随便捞上几棵洗净切成丝,在锅里用大火炒上七八分钟,加上姜、盐、葱、辣椒等调料,盛起来放在炉子上用炭火炖上二十来分钟,再切入豆腐或加入一些粉条,酸酸的,辣辣的,滑滑的,吃得人满头冒汗,胃口大开。家里来客人了,上街买上一条鲢鱼或称上一块猪肉,烩上一锅腌白菜,肉的鲜美和汁气全跑到白菜里了,这时的腌白菜最好吃,油腻鲜滑,老远就能闻到香味了。肉和白菜吃完了,剩下的汤汁可是宝贝,盛上一碗灶上的锅巴,浇上汁,可是一道难得的人间美味。

城里定居后,每到冬季,也总是在市场上买上几棵腌白菜回家烧,却总是吃不出童年腌白菜的味道来。后一沉思,恍然大悟,是的,少了母亲的大脚,我已不是原先的我,白菜也不是原先的白菜了。

中年的散文3:生活如果给你馈赠

文/陈丹燕

中年人的精神世界似乎是这样的:在食物上,只有粮食,没有点心;在杯里,只有清水,没有美酒;音乐中只有旋律,没有华彩;当你深呼吸时,只有空气,没有花香;当你读一篇小说时,只有故事,没有刻画。当然这样仍可活下去,但却乏味。在这乏味中,还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轻柔凉意,那是无所附着的悲哀。这样的精神世界,比年轻人复杂,黯淡,却更柔和与深远。

许多人都害怕面向生活给每个人准备好了的哀伤,那是一种轻柔的凉意,所以,到了中年,要格外有青春时的热闹才好,要是没有,便要制造,所以人到中年,许多人都新添了鲜艳的红衣裳。

其实,中年人的乏味里有着深远的文学意象:它好像一个倒映着天空的林中小湖一样,倒映出他的整个青春与对青春的追忆,青年与老年在这里集合,在这里商量如何完成这个人的一生:按照文学的立场,这样的凉意与悲哀,是生活意义深远的馈赠。

中年的散文4:寡母心

文/郝天鹰

刘姐中年丧夫,好不容易把女儿拉扯大,读完大学的女儿也出落成了一朵花,和男友相恋两年,婚事也被提到了议程。

婚前见亲家也是必须的,两家家长一出面都是娘子兵,那边亲家公倒是健在,就是和亲家母水火不能相容,用亲家母的说法就是:早年被狐狸精迷惑后,分道扬镳多年了。这次,亲家公本想来会亲家,却被亲家母一顿恶语顶了回去。刘姐看那阵势,也曾担忧:这边女儿没了父亲,顶梁柱一倒,在世上办什么事都艰难。本指望女儿嫁个父母双全的好人家,没想到亲家公还另立了门户。但担忧归担忧,看女儿和女婿情投意合,刘姐也不好再说什么。

结婚就必须有婚房,这不光是中国丈母娘的逻辑,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刘姐一提出来,那边亲家母就爽快地答应了,说:咱买不起别墅豪宅,但也绝不委屈了孩子,多年来做生意,一般住房咱还买得起。亲家公虽和亲家母离异,但还住在一个城市里,听说自己的儿子要结婚,自是欢喜,赶紧向儿子伸出橄榄枝,许诺送一套住房作为这些年的补偿。

和亲家公见面后,未来的小新郎小心翼翼地给母亲传达了父亲的意思,没想到亲家母一蹦三尺高,大骂前夫想坐享其成,白白地抢夺自己的胜利果实:呸,没那么容易。并告诫儿子要有骨气,不能轻易地中了他的糖衣炮弹。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差一点被现代陈世美收买,亲家母越想越生气:小瞧我了不是?这些年你抛弃了俺娘俩,我过得不比你差到那里去。为了杜绝亲家公的美意,亲家母第二天就交了房子的首付款,为儿子买了一栋100平的三居室。

刘姐的女儿欢呼雀跃地回家报告好消息,刘姐也跟着高兴,但又话题一转,问闺女:房产证准备写上谁的名字?女儿说:那当然是你未来女婿的名字了。刘姐一脸担忧地说:咱不要彩礼了,让你对象问问***能不能在房产证上加上你的名字?这也不能怪刘姐多事,新婚姻法颁布后,不知有多少嫁女的母亲多了份担心。近几年,离婚率一路高升更加剧了这种忧虑的心理。现在的小青年,热恋时卿卿我我,步入婚姻却磕碰难免,真正演绎了“相爱容易,相处太难。”难过“七年之痒”的大有人在,没了相守的耐性就毅然分道扬镳,谈到房产的归属,现实中的男方,也常没有电视剧中好男人的慷慨,寸土必争的大有人在,争夺房产更是唇枪舌剑、各不相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能走法律程序,房产证的名字就成了有力的武器,尽管女方婚后也努力和男方一起还了贷款,却也没了证据,只得两手空空,黯然撤离。

没有那个丈母娘不希望女儿和女婿能相守一生、白头偕老,但现实中看多了分分合合的姻缘,也不敢打包票女儿的婚姻能到永远。刘姐越想越多,像得了嫁女综合征,喜忧参半。女儿倒没想这么复杂,但看到母亲焦虑的样子,就照母亲的原话学给了女婿,女婿又鹦鹉学舌般地告诉了亲家母。这亲家母在生意场上滚打了半辈子,也不是个等闲之辈,儿子刚说完就黑了脸,但看见未来的媳妇在后面,也勉强没有发作,盈盈一笑说:“孩子,***这个主意不错,房产证添上你的名字也行,但装修的钱还没着落,现在是装修要紧,办房产证的事要不先撂撂?”女孩不傻,听出了未来婆母的画外音,但女孩也很明理,心想:“这个寡母拉扯儿子也真不容易,能做到这一步已经让人很敬佩,那有这么多的挑头。如果房产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自己家就得出份力,装修的钱少说也得几万,压力也太大,现在自己没有积蓄,更不能用母亲的钱,没了父亲,母亲已经够可怜了,供自己上了大学已经够吃苦了,不能再在婚事上啃老了。”

女儿想到这些,回到家劝慰母亲,现在的房子只是暂时的婚房,并保证自己婚后会更加努力工作,不出十年让母亲住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大房子,靠房产证的名字不胜靠自己的能力。刘姐一听也在理,破涕而笑决定嫁闺女。不过,刘姐在嫁闺女的同时也留了一手,给闺女攒下的几万元钱用闺女的名字存进了银行里,以便闺女日后在最需用时当后盾,唉,可怜天下寡母心。

中年的散文5:中年始懂桂花香

文/梁凌

桂树很低调,不到秋天,你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古人佳句曰:“窗前谁浸木犀黄,花也香,梦也香。”桂香氤氲的日子,无限美好。某个睡意蒙眬的早晨,或案牍劳形的黄昏,突然被阵阵花香吵醒,循着香,你会发现一棵棵桂树,开着米一样的小花。闻香识桂,数了数,我居住的小区,桂树竟有三十多棵!

采来桂花,洗净晾干,一层糖一层花,放在罐子里,过不久就洇成了桂花糖。放在蜜里,就是桂花蜜。还有桂花龙井。春上在杭州灵隐寺外见有卖桂花龙井的,泡一杯品尝,可惜桂花味儿太冲,反倒夺了龙井的香。

《浮生六记》中芸娘制茶,把茶叶放入荷花中,熏染花香。我如法炮制,用纱布包龙井茶,放在盛满桂花的碗里,盖上盖,第二天,茶里就有了袅袅的桂香,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有一次秋去江南人家,女主人擅长烹饪,做了一道西米羹。她不喝,只笑眯眯地望着我们:“尝出来什么味道了?”有人说糖,有人说酒,有人说,有很醇的香气,不知是什么。她笑:“桂花啊……”往盘里看,果然有几粒细碎的黄。“秋天去树林里采的,要是在市场买,不好遇,再说,要几十元一两呢!”她说。

写桂花的文,印象最深的,是台湾作家琦君的《桂花雨》。桂花作为农家的收成,是要“摇”下来的。她写到,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忆起前些年,他要在阳台上种桂花,我曾极力反对。人到中年,现在才稍稍明白,一个人一种花。“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你早慧,我晚成;你惊艳,我芬芳;大花欢喜圆满,小花谨慎香远。桂花不是养眼的,它抚慰的,是嗅觉、味蕾和心灵。就像那些容貌普通心底澄澈的人,人生初见,你根本没注意到他们的存在,然随着时光消逝,其魅力才逐渐散发出来,征服你的,是灵魂的香气。

中年的散文6:午后,我们与中年邂逅

文/高桂荇

是一个秋日的周末午后,刚相识的几个朋友邀约喝茶,在清润宁静的茶香中,论资排辈,义结金兰。我最年长,是为大哥。瞬间,我突然强烈地感到我已走向苍茫中年。

潮来潮往,花开花落,多少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宛如弱水三千,悄然湮没在韶华红尘,人们就是在这绽放与衰败的此消彼长中日渐成熟。于是,都说“四十不惑”,都说“五十而知天命”。宴酣之际,临镜自照,几缕华发夹杂于青丝之中。蓦然一惊,其实我早已伫立在中年驿站那华美的厅堂,几多感喟、几多思量,几多遐想、几多欣慰。

我平和,我漫步中年。人生如登,躬身前行,终点是耸立山巅的无限风光。然而,中年如午后之日,精神似有不济,体力似有不支,处事为人有时不免焦虑易怒。孩子考学,毕业安顿。赡养老人,泽被亲友。工作负担重,经济压力大,情绪不时地上下波动。“情郁于中,必发之于外。”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劝慰自己心平气和。人到中年,斑驳的生命理当多几分凝重、忍耐和释怀。想发火时做个深呼吸,在心中默念十个数,这样迅速突围,让理性渐次回归、感性徐徐地隐退。若别人起冲突时,“让子弹飞一会儿”,我将目光迁移,或看树,或观天,或闻花香,或点火抽烟,几秒钟过去,心中的怒气黯然平息。我知道,怒气充盈心中,削弱了自信和力量,降低了思维层次和工作效率,也会伤肝伤心,还会恶性循环。做一个平和的人吧,心性如水,温文尔雅,追求人性的向善致远。

我悠闲,我享受中年。中年人在家是顶梁柱,在单位是骨干,承载巨大的重压,也蕴藏期待与希望,因之大多数人活得累乏。脱发,心慌,气短,失眠。而我措置裕如,逍遥自在。何由?生命作息如鸟一样,天黑就寝,天明起床,随自然,随天性,循规蹈矩。不为升职谋虑奔走,不为加薪挑灯熬夜。我用几十年的时光去参透生命的要义和内涵,去承受所有的不公和委屈。抛却执拗和贪求,说服自己做一个清醒的糊涂人,大智若愚。我知道,生活的色彩充满赤橙黄绿青蓝紫,工作只是人生一道色。劳累时听听歌,疲惫时散散步,紧张时喝喝茶,郁闷时写写字。一念放下,立地成佛,始终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揽抱入怀,忙碌而平凡,充实而平淡,那微风细雨的天和地始终如一地静谧而温馨。

我知足,我欣赏中年。人的累乏,一半因为生存,一半来自攀比。瞬息万变的时代,急功近利的社会,最是让人失衡和浮躁。我多用删除键,尝试做减法,消弥欲望,摒弃攀比。人啊,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按别人的预言和要求出语行事,忧心忡忡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中年人的处世哲学,应已从观点上升到了人格。只有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才不会在羡慕嫉妒恨的苦海中迷茫沉浮。在那似乎是忽明忽暗的旅途上,我们要为自己点一盏希望之灯,放平自己,慰藉自己。衰老不是从中年滥觞,而是从厌倦生活开始。其实,知足常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我们与自己过去比,就感到如今的日子唱着过。我们与同龄人比,居中自乐,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无论是谁,什么时候都不可能荣登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巅峰,故而我们心安理得,更何况还有高处不胜寒?我们远避争斗。《论语》说:“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中年人正值壮年,容易斗气、斗勇。其实,做人毋庸争强好胜,做事不必锱珠必较,虽不能笑纳四海百川、怀容千古恩怨,但也要大肚能容,用自己的仁厚和磊落去赢得别人的尊重。众所周知,人生风景是由当下每一天的月落日出和生死枯荣联缀而成的。感受当下,顺其自然,内心必然会踏实平安。

我运动,我热爱中年。阅历越来越丰富,经济越来越殷实,生活安稳,此时多数中年人容易懈怠、懒惰。于事业,说求稳怕乱也好,说瞻前顾后也罢,反正一般不会再去锐意开拓,拚搏进取。于健康,岁数渐长,精气衰微,越发不爱动,节假之时闲落之际终日当一“宅”人。我知道,生命需要静养,更在于运动。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利用一切机会动起来,与文友亲朋建立“戒懒同盟”。同骑行,同游泳。玩牌,打球,下棋,打拳,相互鼓励与督促。每天晚饭后,行走一小时一万米。出差在外于宾馆客房席地而作俯卧撑、高抬腿,以床作垫做仰卧起坐。每次锻炼后,仿佛墨云入海、荒山开春,人一下子年轻起来,气象蓬勃。

我淡泊,我珍惜中年。事业在手,子女成家,人脉广泛,中年人应酬频繁。品茗最雅,但似乎饮酒更爽,在觥筹交错中迅速拉近心灵的距离。花易落,人易碎,烈酒雾烟,饱油食腻,不少人“三高”如魔咒一般过早地附身着体。我崇尚清淡的饮食。多近素少近荤,多吃菜少吃饭,多喝茶少饮酒,多水果少糕点。每顿七份饱,每饮一分醉,规律就餐,合理膳食。早上两只蛋,晚上两碗粥,婉拒宴席,远离大餐。睡木板床,穿棉质衣,光着脚在家里地板上走。每天淋浴一澡,每晚泡脚一疗,始终使自己血性张扬脚下生风。我喜欢淡黄,心暖放松;我酷爱淡绿,心静安闲。世事沧桑,生命无多,面对生命中每一寸来去匆匆的光阴,我们应该拂去浪漫的追逐,吹散功利的熏陶。少一点风花雪月、多一点油盐酱醋,少一点患得患失、多一点柴米烟火,剩下的就是一副好身板、一味好胃口和一片好心情。

我低调,我滋养中年。工作得心应手,生活丰衣足食,亲友左右逢源,容易让中年人陷入自负之阱。唯我独尊,挑肥拣瘦,我行我素,就会一步步走向深渊。自负是危险的,有得、更有失,有尊严、更有屈辱,离成功近、离失败更近。我知道,只有放低姿态,每日三省吾身,戒骄戒躁,恭敬谦逊,才能顺风顺水地走过中年,平稳着陆,颐养天年。“天地有大美而无言”,这是自然界向我们展现的绝妙谦虚。人只有到了中年才能真正认识自己,也才真正属于自己,更才会微笑地真正接受自己。现在想来,几十年一直处心积虑地想去改变的不是世界而是自己。上善若水,人生亦如水。这世上,云有高洁,山有远黛,有人高声赞美崇山峻岭上的瀑布,但也有人倾身钟情山谷低处的溪水。那溪水掬一捧甘润可口,那溪水奔腾腾的清澈长流亘古至永。

这个午后,我越发知道中年是人生的绝胜佳境。走过童年的稚嫩和懵懂,走过少年的缠绵和烦恼。没有青年的意气用事,也没有老年的恙疾痴愚。眼前有的是事业,有的是健康,有的是成熟。我亦无所惑,亦无所求,性悦神怡,天命闻达,每天享有的都是风轻云淡那温暖而灿烂的日子。

中年的散文7:让人羡慕的中年

文/毛利

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早一些。每周五,社交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失心疯”的妇女,一遍又一遍地发表着对同一个男人的爱慕。这个男人叫李健,一开始我并不喜欢他,好多年前他上春晚唱过歌,表现平平很像一个无趣的晚会歌手,嗓子很美歌很美,可是有什么意思呢?

我是看了女人们的大呼小叫,才投入追星行列的。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直没舍得换新的,只好在网络上看,竟然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像吃一只大闸蟹,连蟹脚肉都不放过,啃得干干净净。

实在太好看了。看完所有人的演出,简直不得不爱上李健,虽然他最后没夺冠,但是大佬们都在说,他是最大的赢家。这个40岁的男人,从来没有这么大红大紫过,中年之际,忽然火了一把。

因为我们实在太缺稍微好点的,不令人讨厌的、可以让人羡慕的中年男人。

身边的中年男人,大部分都是发福的,自恋的,令人生畏的。前两天上山踏青,暖融融的温度下,很多中年男人豁达地脱了上衣,赤着膀子展示自己10年来吃出的大腹便便,脑满肠肥。

这种胖一眼望知,来自白酒。他们无数个夜晚都在推杯换盏中度过,饭局和应酬构成了生活的大部分底色。其中的成功者一定绽放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民间智慧。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中年男,酒后摆出了自己认识的所有名人,告诉你其中某某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堪。小女生像听八卦一样张大了嘴。他俘虏人心后又摆出一副天下最豁达的样子,补上两句总结性的心灵鸡汤:人生嘛,不就是这个样子,男人嘛,不就是要有一点面子……

这种人在最熟悉的饭局中,总是风风火火以大哥的模样闯进来,宣布今天要跟所有人都好好喝一场,大声谈笑,煽动起所有人的情绪后,他仰起脖子喝了一杯:我先干为敬,你们随意。众人正要鼓掌,他又狡黠道:还有一场,先走了,下次一定喝死你们。

真是实打实的中年人智慧,但你就是没法喜欢这种人。看到他们得意洋洋宣布,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不能表露真情,必须时时来点小聪明,必须用一种油腻腻的态度来糊弄整个人生。这一切还无法表达,因为这个中年男人通常总是很成功。

是的,有钱,有权,有一切,却令人讨厌。

于是一个不讨厌的中年男人,就像一股清泉灌溉了整个浮躁的世俗社会。

我羡慕李健,因为他30岁时还打扮得很糟糕,40岁时却把每一身奢侈品牌都穿得赏心悦目。因为他对自己谨慎的态度,你知道他还没有浮夸地以为赢得了全世界。因为他即使人到中年,依旧还在看书,还在学习,还没有丧失对世界的兴趣。

他整个人生是一道向上的曲线,让你觉得中年并不是一件那么让人绝望的事。如果我到40岁,财富、学识、风度都比30岁时多得多,那么老有什么可怕的?

现在的情况是,女人们正在加速这种改变,大部分中年女人甚至不再羡慕20多岁的小姑娘,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买不起的日子,有什么好怀念的?但中年男人呢?似乎30岁后,就只是在泥潭里打滚,变出越来越大的肚子。

中年的散文8:人活一片情

有位中年离异的女性,那天通过心理咨询电话问笔者:“你说人间到底有没有真情?”我说,如果我现在对你说有,你可能怀疑;但我仍不能说没有,只是有人在屡受挫折后,一时心有些碎了。

于是我给她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这样一对老夫妻,60年前,经父母包办成婚。他们几乎完全属于两种性格的人,几乎吵吵闹闹了一辈子。60年后的今天,当儿女们张张罗罗为他们搞金婚纪念的时候,老太太已经告别人世5年,老头儿穿着老伴生前给做的新棉袄,眼眶湿润了。他情不自禁地对儿女们说:“吵了大半辈子,没有想到,她走了,我没有一天不想她。”

您说这算不算情?人世间,风情万种,友爱是情、依恋是情、惦念是情、鼓励和信任也都是情。

如果有一天,你单身孤影走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可你手中提着爱人临别时送给你的小包,又联想到这里是他(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肯定会有一股亲切的热流涌遍周身—因为有情。

如果有一天,您的师长或上司将一份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去做,并鼓励说“肯定没问题。”那么您不会超水平发挥才怪—还是因为有情。

正因为你在玫瑰上花费了时间,这才使她变得如此名贵;正因什么地方藏了一眼井,沙漠才变得那样美丽;正因为有了人间真情,世界才更加精彩!人在世上走一遭,还不是为了这一片情?所以在我们得到真情的时候,不要忘了感激;当我们付出真情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的时候,也不必失望。因为东方不亮西方亮,失去爱情还可以从头再来,除去爱情还有亲情、友情。重要的是,当“玫瑰”重新递到你手中的时候,你还有能力将它接好。

中年的散文9:中年

文/文晓雨

总觉得“中年”很远,远到不需要去担心。每提到中年,便觉得是那么疲惫的一个状态,略带风霜,更多一点憔悴,譬如秋天的柿树,果子红了,叶子黄了,少了些许生机,更添了几分萧瑟。“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感觉自己一直是这样的小女儿心态。然而,时光终究不会欺骗自己,一晃便还是触碰到中年的年轮。

某天,手机不断收到生日的短信祝福,不断提醒我,不要试图去拒绝中年的邀约。这个冬天一直多雨,这天却意外晴了,许久不见的冬日的阳光洒在窗台上。我伸出手想要抚触阳光,阳光却从指缝间漏过去。而我对待中年的态度,或许是从此刻开始转变的。心里的魔障一旦消失,认同感也就来临了。现在的人说中年是从四十五岁开始,可是细想,中年并没有严格地区分,却是由你内在的心理来决定的。

中年像是一叶把青年和老年连接起来的扁舟。人到中年,意味着上有老,下有小,意味着承担和付出,意味着一日日的忙碌。而从大的方面看,则意味着人生的不可承受之轻。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当我静下心时,更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我问自己,我立过了吗?我不惑了吗?我又该在中年的旅途如何前行?

这个时候真想停下来歇歇。看逝水流年,父母已然老去。那种无声无息的老,就如同父亲头上日日渐增的白发,母亲愈来愈模糊的记忆。而身边的朋友,许多走着走着就散了,这之后,渐渐懂得,人生的某些遇见不过是一种擦肩。就像成长的过程注定是孤独的。回首来途,青春的气息还依稀可辩,便仓促地把自己撵到了中年。

原来让你最迷茫的,不是无路可走,而是仓皇地站在中年的路口。一步步接近人生的本来面目,生命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那些年少轻狂,那些搁浅在青春里的梦想,已无迹可寻。如同在没有方向的黑夜里,你把手伸向前方,去触摸梦的影子,却扑了个空。

这一刻,站在时间的渡口,我试图把内心的浮躁都还给生活。人生中能让人自主选择的事物那么少,我无法回头,所有事都无法回头,但我可以在剩余的光阴里对自己更好一些。光阴如水,人事皆非,渐渐明白,人生就是一场经历,经历春夏秋冬,经历酸甜苦辣。我的心里不再是满满的热闹,更多的是淡定。我不再为眼角的一丝皱纹而感叹,不再把委屈忍了又忍咽进心里,内心的纷乱终了归于安宁。

原来中年也是需要修练的,更需要宽容和智慧。多年之后,还记得旧时情怀,旧时人事,更明白生命短暂。我无法抗拒吞食一切的时间,但我可以把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再放慢一点;从容一些,再从容一些。在人生的秋天,将自己开放成一朵春天般的花。

中年的散文10:拥抱中年

文/矜持的风筝

每天下午,喝一碗内涵红枣、花生、红豆的营养粥,半个馒头,就着素菜,完成一个人的晚餐。

休息调整,换上一身轻便装,带上水杯,在微信群里约定好的时间,吆喝一声“出发了”,踩着太阳的余晖,迎着徐徐的凉风,舞友一同向附近公园去跳广场舞,这样悠闲规律的日子,好像已经三四年了,我意识到,从女儿开始步入大学那一天起,自己已经迈入一名中年女人的行列,耳闻身边同龄人舍不得对孩子的牵挂,每天看着孩子空荡荡房间抹眼泪的日子,我决定,我要拥抱中年。

在单位,技术职称已走到最高,这样的年龄已经到达我身处四五线这样的小城市在事业上的瓶颈期,祖国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高精尖仪器设备的使用,是年轻人发挥顶梁柱的时候了,做好他们的配合就可以了。

加入广场舞大军,只是我拥抱中年其中的一个改变。市文化艺术中心,每周四的晚上,我也会同同龄的一些姐妹们挥毫泼墨,虽然达不到书法的境界,练练毛笔字,让自己静下来,也算是培养一个中年的兴趣。每周二,我也会去另一间教室,练练形体,伴着悠扬的曲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芭蕾手位、脚位,拉伸,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美。

星期天,同丈夫一起,带上父母,去近郊赏赏景,谈谈心,聚聚餐。扮演一个妻子及女儿的义务和责任。

自从开始这样的生活,婉拒了一些无谓的社交、聚餐,慢慢淡出了你争我抢、尔虞我诈的竞争圈子,不再为永远也干不完,总也干不完美的工作着想了,八小时内工作,工作生活分开。

忙忙碌碌的兴趣,逐渐治愈了因长期焦虑的脾胃虚弱,花花绿绿的药片越吃越少,体重也趋于正常,瘦弱的身体也日渐强壮,每晚运动后的睡前泡脚,神经衰弱也弱化了,睡眠都变得香甜了。

都说中年女人油腻,我觉得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一切事情顺其自然,拥抱到来的中年,不好吗?

中年的散文11:人在中年,如歌的精彩

文/舒志修

青春往事,已是多年前的印象,许多记忆模糊,不复当年清晰。十几载岁月悠悠,多少日子湮灭于岁月长河,青春到中年,我们容颜已改,心路变迁。---题记

光阴荏苒,岁月沧桑!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们,已是中年心境,看涛走云飞,潮起潮落,历练人生后,我们愈发激情满怀,精神勃发,而今的我们,在社会上各自演绎各自的无奈与精彩。

人生如戏,沉浮自主,当我们世路已习惯,当我们能更清醒的认识自身,我们已不再肤浅与单纯。我们不再向用潇洒与漂亮来描绘自已,我们不再用年轻来沾沾自喜,成熟、睿智、沉稳等字眼更是我们钟情的表述。我们已懂得如何展现自已、评说他人,我相信这是经历人生后的豁达,历尽沉浮后的新生。

曾经的我们为生计而奔波不止,我们曾为一份工作而仆仆风尘,我们曾为一官半职或落魄或欣喜,我们曾为一份情爱而醉死梦生……

铅华洗尽后,我们认识到真实的自已;历经得失后,我们回归自身。我们不再‘冲冠一怒为红颜',我们也不再感慨“多情自古空余恨”;我们不再好高鹜远,我们不再在意面子与虚荣,我们学会了平淡与真实。 我们有了淡看人生起风云的心境,有了笑看是非成败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们到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精神层面。我们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懂得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哲理。

我们不再盲目的自信,我们懂得了理解与尊重;我们不再莫名的自卑,我们懂得了追求与上进;我们不再固执,我们学会了变通,我们不再“对花流泪,望月伤情”,我们懂得欣赏并学会了接受。

当初我们渴望爱情时,我们变得多情与浪漫;当我们走入婚姻时,我们懂得了温情与责任,当我们放弃一些不可能,我们已变得理性与从容。

人生是一段漫长征程,走过一些人生驿站我们懂得了平淡是真的道理,生活是一杯酸、甜、苦、辣交织的酒,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品评。

生活总是公平的,学会了放弃就取得了收获。当我们放弃了自个儿的潇洒,我们却享受了两个人的浪漫,当我们放弃了苦守不得的爱情,我们却能收获幸福的家庭。当如花的容颜不再靓丽,我们有了成熟的风韵;当英俊的脸庞不再闪烁光辉,我们的气度与胸怀更令人沉醉。

年华似水,岁月流金。我们也许曾经伤感与无奈,我们也许失望与悲伤,我们也许错过很多人生美丽的风景,我们也许留不住美丽的曾经……但那都是错失的过往,我们就让他在记忆里沉淀,我们期待未来的日子,我们能铸造生命里一些真正的永恒。

每天都有一个崭新的清晨,每天我们都拥有充实的光阴,我们迎接生活里一个又一个充满希望与激情的日子,现在的我们需要更加坚定、阳光与高度的自信。

谨以此文献给人在中年的朋友!

中年的散文12:中年女子一枝菊

文/秋水望月抚琴

中年女子,经历过岁月风雨的斑驳,品尝过时间擦伤的疼痛,沐浴过夕阳余温的惨淡,踏着人生的酸甜苦咸,一路走来。人生凉秋,她们收起锋芒,学会内敛。不花枝乱颤,不缤纷多姿,不容颜夺人,像山坡上一支不起眼的野菊,却是季节少不得的点缀。

中年女子,没有了棱角,没有了锋芒,温润如玉,光艳圆滑,懂得理性处世,不会跟风追星,不会迷途难返。知道沉静思考,知道自己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不盲目追求妖冶;知道得体大方为美,知道淡妆清颜为尚;深居简出,三缄其口。把爱和恨,一再淡化;把愁和喜,极力掩饰;不以物喜,不以自悲!

中年女子,懂得勤俭持家,知道精打细算每一个小日子。明白:家,其实就是一株栉风沐雨的树。春日里,弱不禁风,立于乡土,需要打理,需要呵护,需要情感的投入,需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努力。需要苦心经营,不懈奋斗,小树才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才绽花孕果。

风来了,懂得让路;雨来了,懂得迎合;雷响了;懂得避其锋芒;电闪了,懂得内敛战栗。如今,枝头挂满硕果,成熟了,惹眼了。需要秋收冬藏了,更需要女主人精心护理,悉心照顾。

儿女需要疼爱,需要母亲叮嘱。儿女,是母亲放飞的风筝。当风筝天南海北地纷飞,当风筝风里雨里地游走,当风筝白日黑夜地颠簸,母亲的心思决不会游离,永远守候在原地,守候不变的亲情,给风筝,安然和踏实。

中年女子,是枝叶,也是主干。她撑起半边天,担任一个家。让男主人在外安心闯荡。累了就回来,有温暖的怀抱,有温热的饭菜,有温馨的话语,有火热的激情,有绵软的爱情。

中年女子,过了和公婆的磨合期,明白:尽一分孝,就是攒一分德。明白:古训“三从,四德”的真正内涵。敬重父母,也是给儿女作榜样,忠厚传家。

对男人,更是体贴入微。男人干活到家,女子端茶,送水,递毛巾;男人受气苦闷,女子劝慰,说服,话温馨;男子辛苦受累,女子热水,棉衣,奉殷勤。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像野菊花一样不起眼,不香喧,却是无比的温馨,随性,实在。

家有主妇,在外的男人,永远知道家的方向,心,永远有避风的港湾。中年女子明白:家是她应该驻守的阵地,丢失这块寸地,她婚姻的天空将大厦将倾;她晚年的爱情,将是虚构的美丽;她的情感将是漏洞百出的网眼。所以,在外的男人,不用担心婚姻的变节。就像秋菊,你在不在意,我都在那里,不温不火;你喜不喜欢,我都在那里,淡然开放,不喜不悲;你赞不赞美,我都在那里,撑一个寒凉的季节,生动秋风……

中年女子,坚韧不拔又弹性处事,不张扬,不好斗;不计较政治名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自己的路,过好小日子。学习养生,学会开心。风云,一笑而过。像野菊花,选择清淡的秋,而不是热闹的春;选择含蓄地开放,而不是艳丽的色彩;躲在不被注视的荒野,而不是故意显摆……

不与牡丹争艳,不与桂花比香,不与兰花争宠,默默无闻,用素颜,装饰一方山河,打理一片江山,用朴素的爱,书写人间大美!

中年的散文13:温润如玉

文/君竹

觉得女人到了中年,是应该拥有一块玉的。

玉镯也好,玉佩也罢,挂在胸前,或戴在腕上,忽然就使女人有了温婉、沉静的气质。典雅中透着柔媚,素淡中隐含风情,内蕴深厚,又含蓄包容,正是中年女人的状态。

追慕过锦衣华服,姿容靓丽。迷恋过金饰银器,环佩叮当。渴望美丽是女人永恒的追求,可是当繁华落于沉寂,当绚烂归于平淡,女人开始懂得,外表的美丽只是璀璨烟花,瞬间绽放又旋即湮灭,而内在的美才是珍宝玉石,愈磨砺,愈显光华。

一块璞玉,初出茅庐,是生涩、冷寂的,似豆蔻年华的少女,有一点羞涩,又有一点孤傲,待字闺中人未识,难免有些落寞。只有遇见了心仪的人,见第一眼,便觉有缘,心有灵犀,两厢欢喜,于是私订终身,长相护守。此后经年,彼此耳鬓厮磨,肌肤相亲,你浸润我,我吸纳你,互相体恤,相互融合,这块玉逐渐有了血肉,有了灵魂,生命在蜕变中得到升华。

“人养玉、玉养人”,女人与玉一旦相遇,便有了说不完的缘起缘灭,道不尽的前世今生。古人称女子应具有“三从四德”,又赞美玉具有“仁、义、智、勇、洁”这五德,两者不谋而合,于是女人与玉之间便有了默契,他们不分彼此,休戚与共,淡然接受岁月的洗礼;他们相互滋养,静心沉淀,玉渐渐拥有了女人的温润,女人也浸透出玉的风骨。

玉有贵贱,人分优劣。不是每个女人都配得上一块好玉的。心地善良的女人,胸怀宽广,神态平和,所戴之玉也会受熏染,变得温润光洁,色佳而质美,是玉中上品。而心胸狭隘的女人,整日里劳心役形,愁眉惨目,生活戚戚哀哀,怨天尤人,所佩之玉,也显得晦暗无光,气色全失了。

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金锁记》中一位深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心灵扭曲的女人,性格怪僻,行为乖戾,自己婚姻不幸,便以葬送儿女的幸福来报复生活。有一段描写,是在她成功扼杀了女儿追求爱情的欲望后,“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读来让人惊悚,虽是个可怜可恨的女人,却也是那个可悲时代的牺牲品。不过倒更让人怜惜那只玉镯,本是翠玉的质地,却被侵蚀得毫无生气与光泽,只剩下一副衰朽的空壳,在岁月深处叹息。

美人如玉,这美人应是内外兼修,秀外慧中的。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应有一颗珠玉之心。被钱钟书赞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先生,秀雅贤淑,沉定坚韧。她声名显赫,却行事低调;才学过人,却甘当绿叶。平常生活里,她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动荡岁月中,她平静以对,泰然处之。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时,她被安排打扫厕所,她坦然接受,自制工具,自创方法,将厕所打扫成最干净的地方。动乱结束后,回首不堪往事,她用笔沉静诙谐,不枝不蔓,化干戈为玉帛。她以雍容优雅的气度,淡看名利与生死,从容面对峥嵘岁月,直到百岁还在着书立说,完善人生。她将自己粹炼成一块沉静温润的美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温厚润泽是玉石的本质,淳雅和善是女人的风格,佩戴了玉石的女人,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宽容、勇敢、仁慈、善良,这是美玉的品质,也是女人的追求。

中年的散文14:中年之美

文/高桂峰

扬手,春已早逝。落手,秋风微凉。这一扬一落之间,已是人到中年。

从曾经的懵懂走来,一路多风多雨,一路坎坷劳累。所以,常常渴望夜的静谧。那是一处心灵的驿站,哪怕只是短暂的歇息,却可以整理心情。待到天明,让向前的脚步继续。

喜欢夜的帷幕轻轻拉下。那样,便可以掸落衣襟的尘埃,放下一身的疲惫。亦或一个人坐在树下,仰望星空。亦或站在窗口,听窗外的喧嚣渐渐褪去。

夜深人静,也喜欢拥着一缕墨色,独自桌前。将一份心情付诸一纸一笔。让那浅浅心思从笔尖淌下,让那淡淡愁绪爬满纸格。那时候,也会想起一些人来,他们在经年深处,用或深或浅的脚印,走成记忆里或喜或悲的诗行,让我静静品读。

中年的岁月,渐远了年轻时的不安分。伴着含笑的月光,常常独自思索。思索里,会感恩命运,只因生在一个寻常的百姓之家,才懂得了经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平淡生活。也常常在牵挂子女的深情里,去感受那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的老话儿。虽是一份心血倾注,却有一份欣喜在心。想起孩子,总会有一种喜悦从心底漫溢出来。而后,挂在睡梦中的嘴角、脸上……

忘记了从何时起,也养成了一种与妻散步的习惯。饭后,趁着朦胧的夜色,带着一份闲散的心情,少了年少时不识愁滋味的俏皮与活泼,多了人到中年的气定神闲,悠然的脚步里,两个人走在月光里,走在霓虹下,边走边谈,更多了一份与夜色一样美好的心境。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爱情故事,我亦不例外。

散步的时候,总是会有意或无意的看看身边的妻子,也总会想起年轻时,妻用自己的坚定和执着,把终身托付于给自己。二十年风雨同舟,乐时,淡然一笑,苦时,不曾有过半句抱怨。于是,在我心里,那一份爱情已不再是单一的婚姻,还有一份我对妻子的感恩。

每次走在这样的夜色里,好希望脚步永远不会停下,就这样不停地走着,从黑暗走到黎明,从清晨走到黄昏,走出人生的繁杂纷争,走入生活的平静与甜美,走到发苍齿摇、腰弯背驼。走到夕阳跟前儿,然后,做一个手搭凉棚的姿势,在日暮里欣赏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醇美景色。

一次次矗立夜里,把自己站成大山的模样,扛起两肩的责任从这里出发。不经意的回眸里,似乎看到父母睡得正香。梦中的妻儿是那样恬静。

每当此时,我都会由衷的说:夜,真美!

中年的散文15:远去的更声

文/卢炎丽

记忆中,村里打更的中年汉子,个头矮墩墩的,四方脸,高鼻梁,尤其嘴角很厚,一张一翕,颇似田间长过了期的裂口萝卜,故有“萝卜嘴”之诨号。萝卜嘴及其敲出的悠远更声,给我们单调而严寒的冬日夜晚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快慰。

冬天的乡村,没有太阳的日子,奇冷。黄昏很模糊,一下子就被黑暗吞没。那村后裸露的楝树林一下子成了剪影,面目狰狞,一反寻常的温和和慈善。

一俟天黑,村里人撂下饭碗,就听到村尾萝卜嘴敲着铜锣 “哐——哐——哐——”的打更声。他每走几步便用力敲一下手中的大锣,边走边敲,边敲边喊:“门窗关好,小心火烛!”尾音拖得长长的,在暗夜凝滞的空气里震颤。那更声飘过潺潺流淌的小河,飘过岑寂空旷的田野,飘过高高矮矮的屋脊,回荡在小村夜空,缓慢、飘渺、苍凉。

一年四季,惟冬天打更。打更的一般睡在大队部里的地铺上。到更点时,便一手提着小小的灯笼,一手提着铜锣,步履蹒跚地穿行于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倘若雨天,那路上黏稠稠的,像糯米粥,打更的长套鞋上满是乌黑的泥,像爬了好多泥鳅。打更一夜算10个工分(约3角钱)。上半夜一般喊“火烛当心噢——”,下半夜则喊“平安无事喏——”。每隔百米左右敲一回锣,直敲得人沉沉睡去。在梦呓中,依稀听到一两声悠远的更声,有时也被一阵犬吠淹没。下雪天,打更的顶着簌簌雪花,提着迷离的灯笼,出没在深巷小弄里。雪花给他披了一层银银的白。但那更声伴随着呼呼的风声,温暖着村人的梦。

晴朗的冬夜,没有风,月亮早早地蹲上榆树梢。我们搁下饭碗,兔样窜出来,三五成群地来到大队部,等着打更的萝卜嘴。冬夜的乡村极其静美。树枝皆如铁质剪影,把湛蓝的天空和银白的地面切割成无数诡谲的形体。月儿莹莹汪汪,要滴下汁液来。高低错落的墙角投下的暗影如被风卷起的电影屏幕。冬夜里的一帧帧黑白照片,染着岁月的底色,透着乡村的恬淡和平和,渗着乡村的温馨和质朴。

我们跟着打更的跑东跑西,一路上嘻嘻哈哈吵吵嚷嚷好不快活。萝卜嘴戴着发黄的雷锋帽,套着露絮的大棉袄,黑暗中,像个臃肿的怪物。我们一齐吆喝着“火烛当心噢——”,惹得狗们狂叫,那架势有如日本鬼子进村了。疯过头了,打更的也嫌烦了,便吆喝几声,赶我们回去,还哄我们再不回去夜里就 “演电影”(尿床)了。这一招果然奏效,伙伴们便悻悻地回家。于是,他又顶着北风寒气继续打更了。

乡村生活伴随着饥馑和维艰,那寂寥的冬夜,是更声抚慰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柔软。现在,村里都装上了路灯,以前的泥泞土路都浇成光洁的水泥路,村口甚至还装上摄像头。家家都装上牢固的铁门。高门深院,挡着如水的月色,挡着稀疏的鸡鸣犬吠,挡着不设防的淳朴岁月。现在村里的安全设施齐备,但从前那诗性而古老的更声,不经意地,在某个寂静的午夜,穿过我们日益荒芜的梦乡,给我们带来久违的温暖和感动。

中年的散文16:中年夏趣

文/贾红兵

人到中年,谈到夏天的乐趣,往往忆起童年的惬意、少年的疯狂和青年的执着。对我而言当下的夏季生活更多的是随兴和平淡。

其实我的夏季生活更多的是业余活动的合理安排。

首先谈到的一定是健身:我对于运动的痴迷近乎疯狂,导致肌肉对运动有了记忆性,一天不出一次透汗就浑身难受。一周四次的球类健身雷打不动,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保龄球合理安排。人到中年后打球不在乎输赢,更陶醉于每个好球的玩味,估计是属于那种人球合一的境界吧。成绩是斐然的,羽毛球单打进入业余河北中部赛区前64名,篮球二级裁判,乒乓球本部门冠军,特别是保龄球打到了250分。

文武双全、动静结合是我的另一大特点。夏季的业余生活更充满着文化气息:参加了四个二级文化协会,定期参加文学、茶道、收藏和历史等讲座和论坛。闻着檀香、听着古埙、品着普洱生茶、吟着自己的七律,陶醉于国学的海洋里,可谓:清茶香立夏,三伏读春秋。

人到中年,淡求无欲,惟亲随兴,我的平淡我做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