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味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品味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品味的文章1:品味冬天

文/赵利勤

要想品味冬天,你得走出暖房,四处看看。

冬天是单调的,空气没有春天的醇香,耳旁没有夏天的热闹,天空没有秋天的蔚蓝,但谁又能说冬天的单调不也是一种美呢?田野里的绿,像是一块块绿色的池塘,方方正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说是一块块巨大的翡翠也毫不夸张。如果下雪,那就更好了,江山一片白,颜色纯得更没法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雪下小麦的梦肯定单调得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年丰收的景象。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似乎就是对冬天说的。冬天对花草树木说,你们休息吧,为了明年的枝繁叶茂,百花盛开。冬天对飞鸟游鱼说,你们到暖和的地方去吧,只要把明年的天空装点得更美丽,让水更有生气。冬天还对自己说,寒冷和寂静,你们来吧,我不怕你们!是的,也只有冬天胸怀的高远才能容得下尘世的浮躁。在急功近利的时代,人最容易在喧嚣中迷失自己。冬天什么都没有,但冬天有一颗平和而恬静的心,又什么都有了!

品味冬天,在寒风中辛勤劳作的人是必看的章节。建筑工,小商贩,清洁工……他们都是冬天的代言人,他们最知道冷暖的变化,但他们又把这些变化看得最淡。在冬天,他们依然从事着和夏天时一样的工作,不是不冷,而是有一颗火热的心。对抗寒冷的力量,和对家的责任成正比。他们也许不知道“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但是他们顶着寒风劳作的姿势,不就是和冬天一样内心纯正,没有任何功利欲望吗?还有落雪的时候,那一行行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谁能说不是勇敢者写给冬天的最壮丽的诗篇呢?

品味冬天,不但要用眼看,更要用心品味,品着品着,你会忽然间就幸福起来了……

关于品味的文章2:品味汉语

文/董行

汉语,是中国文化的宝库,文学的摇篮,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语和文字,相互滋养对方,丰富和发展对方。细细研究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一门学问。我于偶然的遐思中,略窥一二,咀嚼品味,便觉满口皆香,余味无穷。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或简约为“一叶为秋”,由一点推及全面,见微知着,因小及大,其中蕴含着观察与思考的方法论。如此“枯燥”的哲理,却以形象化的诗美语言传达,“一叶”之微,“天下”之大的反差,叶落之实与秋降之虚,全都凝缩于九字之中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或简约为“淡交如水”,则是借喻了水是淡的,自在、自然地流动,且长流不息,这便是真诚而久远的友谊的象征了。将抽象事务具体化,是汉语文学性的一大特色。汉语的双声叠韵有一种音乐上的缤纷感,迷离悠远,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效果。“细雨霏霏”,“霏霏”原较抽象,作为“细雨”的声觉与视觉的双重写意,却平添了一种意味。“月儿弯弯”,这“弯弯”本是写实,并无多少抒情功能,进入民歌,与“照九州”相结合,加上一句“几家欢乐几家愁”,“弯弯”之月便使人联想到愁人忧思的眉宇;弯弯之月投射的光则是暗淡的,照在茫茫九州大地上,只会构成“愁”的意境,那“欢乐”不过是虚幻的陪衬而已。

“风”与“火”使我想起“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这一对仗的联语来了。想一想莽莽原野上的寒冷之夜吧,一堆篝火,抗联将士孤单的身影,火虽烤暖了前胸,背后却是无边的黑色和凛冽的寒风,有限的火所能给予的一点温暖,怎抵得过无限的“风”携来的严寒威胁!这十个字在描述上达到如画的逼真,而在抒情与人生悲剧命运的暗示,其潜力尤为深厚。

凝炼,浓缩,精确,描述事物传神写意,且隐含着抒情色彩和引人深思的哲理内涵,融叙事、抒情、理性思考于短小的词句组合中,是汉语的文学性之耐人品味的魅力所在。

形容多,说多如“过江之鲫”,一种密集感,动感,尽在其中;少呢,则是“寥若晨星”,落寞情怀,油然而生。说容易,“易如反掌”,难呢,“难于上青天”;“一字入公门,九牛拉不出”,多么夸张的反差对比:“九牛拉一字”,荒诞中自有独特的情趣,堪称天才的创造。“人去楼空”,不仅传达了一个信息,而且暗示出一种失落,一种凄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沧桑感。“树倒猢狲散”便迥不相同了。这是对卖身投靠、寄人门下的屑小之徒的鄙夷,甚至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快感,其喜剧性和讽刺性是显而易见的。

我很欣赏“风烛残年”对奄奄一息老年人凄凉晚景的隐喻;“杯弓蛇影”是对“吓破了胆”的人畏怯心态的描绘;“不共戴天”将人与人的仇恨对立关系夸张到极度。“打开窗子说亮话”,当是群众的创造吧。也许在交谈中双方尽在绕弯子,吞吞吐吐,不着边际,于是有一方耐不住了,急欲“摊牌”,才开门见山,来了这么一句。所谓“亮话”,便是坦言直说,“亮”是对着隐语、暗示之类的“暗”来的。话也有“亮”、“暗”之别么?“亮话”已是一个漂亮的创造,却还嫌不足又以“打开窗子”这一形象性的“动作”来补充,以驱散“吞吞吐吐”的暗云迷雾,便使这句话上升为更具活力的文学语言了。

汉语的艺术魅力值得认真欣赏、品味,对读者如此,对作家们亦然。瞧不起母语遗产中的丰富宝藏,一味迷恋甚至盲目崇拜着“洋腔洋调”的朋友们,何妨回眸审视一番?

关于品味的文章3:品味

文/彭洁

先从一个夏天说起吧。

初遇那棵树时,我还没有开始记事。那时,父母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每日起早贪黑,加上从朋友那东拼西凑,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母亲带着年幼的我看房,左挑右拣,选在了二环近三环的小区。母亲喜欢热闹,然而那个地方距离市中心很远,不过母亲很满足。

刚到那儿时,我是被一棵大树吸引过去的。我飞跑向那棵树,激动得又跳又叫:“妈妈快看!好大好大的一棵树!”我绕着树跑来跑去,很是喜欢,跑累了便去抱那棵树——可我抱不住,那棵树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实在是太粗了。

记得那时,母亲笑了——也许是因为我那时的可爱,也许是因为我不介意那棵树挡住了我们未来的家的窗户。小时候很享受光被茂密的树叶遮住的感觉,也坚定地以为母亲是为了我那独特的树阴窗帘才特意住那儿的。

直到长大后我才明白。

话还得说回买房的事。那时,母亲与父亲商量后,决定告诉外婆买房的事。外婆本是个恋旧的人,但最终还是被母亲说服。

自外婆同意后,母亲和父亲更加忙碌了。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更别提当时,而母亲那是怀上我已经五六个月,已不能工作,所以父亲被迫找了很多兼职,每天早出晚归,风吹日晒,就连节假日也没有早回家过几天。而母亲更是辛苦,每天挺着个肚子,白天走路时脚迈不开,只得慢慢地晃着走,活像一只企鹅。到了晚上,她一躺到床上,肚子里的我就不安分了,对她又是拳打又是脚踢,弄得她头晕眼花,直到她吐得一点力气也没有,我才消停。

尽管如此,母亲还是很期待我的降临。

时间过得很快,可母亲却过得煎熬。到了第七个月,母亲已经被我折腾得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得每天躺在床上头朝天望着天花板思考人生,偶尔被外婆拉起来去楼下散步,母亲也只有一脸不情愿地迈着企鹅步被外婆扯出家门。“毕竟那是为了孩子好。”这句话似乎成为了母亲的信仰,是这支撑她吃了又吐,吐了又吃的可怕生活和每天被外婆扯出家门的糟糕旅行。

终于,在10月的一个中午,随着一声尖锐的啼哭,我风风火火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半年后,母亲身体有了好转,于是去找了份工作,毕竟我的到来,就意味着房子真的不能再等了。可尽管如此,房子也没有母亲想象得那么快地到来,直到我上幼儿园,也没有见到所谓的新房子。

好在钱快攒够了,母亲充满血丝的双眼也渐渐漾起笑意。那晚母亲数着钱,笑容如鲜花般灿烂:“我们只差最后七千了!”她对父亲说到。可父亲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毕竟他心里知道,七千也不是个小数目,况且工资还不到发的时候,能借到的钱也都借了,就连外婆的积蓄也一点不剩地拿了出来。“可还差七千。”父亲想到。

无奈之下,父亲与母亲商量后决定向已和外婆离婚的外公借钱。母亲很不情愿,于是父亲妥协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母亲消失了。那天晚上她很晚才回来。只记得,母亲那时眼睛又红又肿,双手颤抖着关上了门。父亲见她回来,便哄我去房间里睡觉。被推进房间的我本想出去,可门却被反锁了,我只好坐在门边玩手指,我并非有意偷听——或许是因为母亲太激动,也可能是家里太安静,总之,不管父亲怎么说“小声点”、“别让孩子听见。”可最终我还是听到了母亲抽泣和那句最委屈的“他怎么能这样。”

那时小,我也就没有多问。总而言之,两个月后我就住进了那套有树叶窗帘的大房子,在那之后我也就没再多想。

直到有一天。我上小学了,交了一个很好的朋友。有天她哭着对我说,父母因为搬不搬家而吵了起来。我放学回家与父亲谈心事才偶然提起了那件事。

原来,那晚外公对母亲说了一些很重的话,甚至于“你不是我女儿”之类。总之,母亲很难受。不过她还是借到了那最后的七千块钱。

“***妈是跪着求来的。”父亲轻描淡写道,面无表情。

母亲是个很倔的女人,她就好像伫立在风雨中的树,被风吹雨打,就算遍体鳞伤也不低头。她倔强得让人心疼。当初想要买房的是她,怀着孩子的是她,为了女儿不惜一切的是她,跪着借钱的是她,到最后,哭的昏天黑地的也是她……

想着这个特别的女人,我不禁望了望窗前的树。那一字一句,从我口中脱出: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沐浴阳光,一半洒落阴凉。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品味过后,我思索,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关于品味的文章4:晚年品味慢生活

文/赵晓君

我已古稀之年,年轻曾有快节奏生活,那种快的节奏不亚于现代年轻人,当时虽累并快乐着。退休后是我美好生活的开始,过上悠闲慢生活。所说慢生活,就是服老、认老,加强对身体资源保护,生活节奏放慢,多于在“玩”中自得其乐,是一种从容悠然的状态。

我庆幸赶上了国家盛世,百姓如临春风,安居乐业。我骄傲老了能亨受国家对老人优惠政策,所以从不纠结。自孙辈考取大学,我就一身轻,从零开始。脱去名缰利索,做一回坦荡的自己,让身心沐浴阳光,彻底放松。晨起散步、阅读,在书中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倾听高人心声;晚上观影视,在流光溢影中赢得心灵的惬意;零星时间做做家务,种种花草,阅读微信,领略生活新意,自得心灵慰藉。并时常用慢生活的理念提醒自己,放慢速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谨记适时适度适合的原则……

这种多彩生活,如夕阳晚照,令万山生辉,草木披金,是一种别样的大观。我愿这样优雅而从容的地老去,留一个潇洒的背影,惟此足矣!

关于品味的文章5:品味幸福

文/Helpless to give up

那一年,我第一次见到你,就被你的音容笑貌所深深吸引,入迷发呆间,你从我身边走过,狠狠的瞪了我一眼,我才感觉失态了。那天的课程我记不起来,我的印象里全都是你,你微微的笑脸,迷人的双眼。那一夜我为你失眠了。

一连几天,我无论是上课,还是休息,都是想接近你。每次在饭堂吃饭,和室友聊的话题几乎全是你,他们都笑我发花痴 ,这些我不在乎。终于在那个不起眼的黄昏,我与你正面接触了,当时我有意装作不懂,向你请教,看着你专心的为我讲解,有种说不出的幸福,一向说话正常的我,那次我变得结巴了。四目相对时,看到你脸上泛起的红晕,煞是好看,没想到平时冷冰冰的你也会感到害羞。

第一次请女孩子吃饭,点了很多,却没有你喜欢吃的,倒是好了你的那些室友,她们个个都说我啥事还请客,到时候别忘了她们。可是你却一言不发,只是又瞪了我一眼,露出一丝奸笑, 转瞬即逝,但还是被我察觉到了。

不断地有意接近你,还是换来了你对我的好感。那是才明白小学时老师常说的那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自从你的出现,我几乎忘记了我还有朋友,还有亲人。我不是喜新厌旧的人,但还是遭到好友们的谴责。

一个晴朗的早晨,看到你一个人在 草坪上看书,我悄悄靠近你,从你的背后伸手递给你一瓶雪碧,你惊讶间回头看到我说了声谢谢!那娇气的声音不敢想象是从你的嘴里发出来的。躺在草坪上,透过树荫,看见阳光变得斑斓炫目,你还是默默的看着书,好像我并不存在一样,这种寂静的感觉真好。

暑假的午后,我们在咖啡厅靠近窗户的位置落座,这时的我们已经认识两年。透过落地窗看着街道上的男男女女,衣衫甚是暴露,目不转睛间,你递来纸巾,说:"搽搽口水吧1"我不至于色的和狼一般吧1你的脸上又一次的露出了坏坏的笑,你的笑容背后不知道又再酝酿着什么计谋。我已经习惯了看你的笑,那种坏坏的笑。

第一次来我家,你显得特拘束,甚至有些缅甸,但还是被我母亲的热情招待所打动了。后来,你在我家人的心目中取代了我的位置,我倒成了客人一样举手无措。有次说好回家陪你和爸妈一起吃饭,可回来晚了,看到你在我卧室留下的纸条(健!说好一起吃饭的,你食言了,没办法,我只好把留给你的那份也给消灭了,这也算对你的惩罚了,不过,我做事还算厚道,要是饿了,在你的床头柜里有些零食可以帮你解围。)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毕业那年,我陪你去你的家,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城市去了遥远的地方,你的家乡是一座山城,风景秀美,给我一种回归大自然的冲动。哪年的夏天,在山坡的松树下,我第一次吻了你,你告诉我没刷牙,我当时不由的笑出了声,惹来你一声声的讨厌,嬉闹间,天空已经被厚厚的乌云覆盖,雨滴瞬间滴落,本身衣着单薄的我们,一时间不知所措,我脱下T恤为你遮雨,那一刻,我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袭遍全身。

九八年的冬天异常的寒冷,幸亏有你亲手为我编织的围脖,才让我感觉到那一丝丝温暖。围脖的颜色有点老气,样式不算难看,你说要拆了再织,我说不要,必定是你第一次的杰作,就当是一份纪念,是一份见证。

"你混蛋"你第一次带着余怒骂我。那是我们第一次为了装修而吵架,颜色格局都合你的审美观,唯独把放在床头的那尊维纳斯的雕塑,由于比较暴露,怕老人们看到不习惯,就把你的内衣给她穿上了,这不是我不懂艺术,也不是我思想落后,更不是我毁坏艺术形体美,最后你干脆直接把外套给了维纳斯。

"其实被你称为混蛋是我的荣幸,以后你就叫我混蛋好了。"我满脸堆笑的说道。"你想的美,你想听,本小姐还不愿叫呢1你偷偷的笑了。

拥抱也许可以给你安慰,太多的时候,我总想静静地抱着你,让你把头靠在我的肩上,静静地看着天空那轮明月,还有滑落天边的流星。紫薇花、茉莉花成了你的最爱,每到花儿开放,总能闻到满屋子的花香,让我和你的空间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

第一次看到你化妆,我说你妖精,你回头告诉我,"是妖,还没成精呢1我经不住你的精辟的回答,哈哈大笑。

多年后的今天,偶尔的想起,还是那么的幸福甜蜜,原来幸福需要慢慢品味!

关于品味的文章6:品味闲暇

文/郭德诚

我闲来无事,就上楼顶。一把阳伞,状如蘑菇,罩一茶几,一躺椅。沏杯茶,往椅子上一倒,很是惬意。俯视,老城巷陌纵横,如观“清明上河图”,浮想联翩;仰望,云舒云卷,浩瀚无边,似欲化羽而飞。尤其是夜晚,繁星点点,沐浴着习习凉风,人物两忘,人像被过滤了一般,只剩下生命的存在、真实的自我。闲暇,就是以漫不经心为经、把真实自然流露作纬,织成的一张滤网,十分值得玩味。

前苏联的伏龙芝元帅,是举世闻名的军事家,闲暇时,他喜欢在家里制作小板凳。在他的履历表中,在专长一项就填有:木工,军事。无独有偶,在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办公室后面,就装有一台机床,闲暇之余,他喜欢加工小零件。这二位,打发闲暇时光,明显带有早期的职业特点。

闲暇,是生命中的一个逗号,处在舒缓的状态中,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志趣。“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这首诗写出了一个士大夫的闲暇。当年,文天祥与友人欢聚高楼时写下《题碧落堂》:“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鬃欲斑。”身闲心不闲,未敢忘忧国。

闲暇是人们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看似不是大事,但和人的兴趣、爱好、性格、阅历、认知等有关。书法讲究一种布白美,即墨为字,空白也为字,所谓计白当黑。闲暇犹如空白,人生这篇书法作品有没有布白美?我琢磨,还真是有点儿说法。

关于品味的文章7:品味生命

文/小山

把一些品味放在生命的经过和路上慢慢品尝,无惧人生一些苦酒;把悲伤和伤痛放在心底背后,随海出发。一些生命经过的朋友啊,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里面,总是有些人很是懂得睿智幽默的笑了笑,然后说:真正的用生命来爱你们之时,我们正静悄悄的离去,当你们悲伤和伤痛之时,我们正悄然而来,来摆放下一束束蓝色或其它颜色的兰花。竹松梅鹤,一曲画谱,当爱过的人把一把把剑在有意无意之间刺入深处,很多年之后,人都会自愈愈合并且缝补好。

假如你们会真诚的回问一句:你们真的爱过我们吗?…我们会毫不迟疑的很勇敢回答:爱过,深爱过,爱如自己的生命…持于各种的玫瑰,你们也许是一样的不懂得,怎麽样也不会真正怪责于爱过的人。有的人肚量里有的是物质上的肚量,而有的人真正的独量可以容纳得上你们远不可以想像的。就好似是风只是会真心的陪伴在雨的一生周围一样,或者永生永生。一些人怎样的去爱人深爱于你们其中的很少很少,只不过是一切都是阴差阳错。雨并不真正的懂得风的一生的呜鸣和咆哮…修学,品味可以以生命的一切岁月来阅读。

关于品味的文章8:似水年华

文/残梦断憶

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年华》,不禁煽然泪下,曾经的我们也沉醉在美丽的童话里,沉醉于那个只有欢乐的世界,也盼望着永远都是那个世界。

时间却不随人愿,一天天的消逝,早已让我们告别了那个懵懂的似水年华,再也不 会有曾经幼稚的想法,时光的流逝已让我们走出了那个美丽的童话,不再相信它,也不敢相信它。

成长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面对风吹雨打,再也没有了爸妈时时刻刻的守护,再也没有人“讨厌”的教你做这做那,告别了童话,心里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人也开始变得冷漠,变得忧伤,习惯于在别人面前带上面具,似乎那样可以掩盖些什么!

只是偶尔忧伤的唱着那些曾经的歌谣,才回忆起早已遗忘的童话!突然明白我们已经长大,曾经的一切早已成为落花,心已飘向天涯……

关于品味的文章9:品味生活

文/董雷

生活是什么?

是欢笑,是泪水,是美妙的花,是苦涩的酒,是轻松得不能再轻松的甜歌,是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压抑……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

茶·思考

生活是茶,性平。

所有人的生活都是盛在细瓷盖碗中的。有的人的生活是龙井茶,才有品出采茶人手心的“勤劳”的味道。有的人的生活是功夫茶,就那么没头没脑地吞下肚,尝到的是“清苦”,只有细细地品,才能觉察出清苦中独有的那份甘醇。有的人的生活是老君眉,一口咽下去平淡得像是白水,只有真正的有心人,才能让味蕾觉出那种甘苦中包含着清甜的不平凡的味道。生活在大千世界上的人就是品茶人,浑浑噩噩地生活品出的不过或苦或甜或平凡,只有当你用心去体会、思索生活,才能品出人生的价值。

葵·微笑

生活像一朵向日葵。

每天面向太阳不停微笑。活好每一天,在每一个灿烂的日子里都洋溢着你的笑脸。在生活中难免面对挫折,几多辉煌,几多幸运,几多痛苦,几多险境,几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上迎春送秋,风雨兼程。请不要当屋檐下苟且偷生的家雀,因为长空不会永远万里晴空。只有不畏险阻,艰苦跋涉,才能领略登上珠峰的喜悦;只有劈风斩浪死里逃生,才能饱尝飘流长江的宽阔;只有在人生途中遭遇山穷水尽而勇往直前,才会倍觉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情景……

向日葵向太阳微笑,我向挫折扬头。

生活是什么?答案各异,纵使有再多的答案,有一条准则是一致的:

微笑着面对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才能将生活之美烹得有香有色,品得有滋有味。

关于品味的文章10:古诗中品味

文/钟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诗人孟郊《游子吟》)。芳菲五月天,手捧一杯清茶,徜徉在隽永的唐诗宋词里,读到这些描写母亲、赞颂母爱的华章,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母爱的光辉。从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中,不仅可以重温浓浓慈母之爱,也能触摸到那一颗颗激昂跳跃的赤子情怀。

唐代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安史之乱后,诗人回到家乡,已物是人非,家园寥落。触景伤怀,杜甫悲愤地将忧国忧民之心与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发,写成感人肺腑的诗作,读来言词悲切,凄苦哀绝,足以让人慷慨动容。“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子别母,欲别牵衣意何苦。母有众儿俱母怜,儿无别母儿谁乳。”这首宋代诗人蒲寿宬的《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把母子依依惜别舍不得的情景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没有母亲的孩儿又有谁去疼爱抚育他们呢?而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里却这样写道:“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正是在慈母膝前撒娇、享受天伦之乐的青春年少大好时节,却推举为孝廉只能离开母亲,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沉的爱,只有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以寄托自己滚烫的孝子之心。

舆恭的一首《思母》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诗里他写道:“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在这里,黄梅时节,家中粮断,白发老娘倚门翘首,盼儿归来;诗人自己却是出家人,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全诗朴素真实、句句含情,直抒胸臆,表现了母亲和儿子间的深笃之情,千百年来不知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令人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动。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感情。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送母回乡》:“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以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爱母之情。李白的《豫章行》:“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王安石的《十五》:“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韩愈的《谁氏子》:“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杜甫的《遣兴》:“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鲍溶的《将归旧山留别孟郊》:“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诗中都真切地写出了母子间殷殷的骨肉之情,歌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母爱是天下最真挚的情感,母亲不但养育了我们的生命,也对我们的人生道路发生深远的影响。身为子女的我们,从中领略多少,感受多深,思念多强烈,报答多殷切,凝结了人性中的高贵的精神和品质。所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语出肺腑,真挚感人,流传千古。母爱永恒!

关于品味的文章11:品味

文/蒋勋

“美”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机会很多。觉得一个人很美,一片风景很美,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乐曲,心里感动,也都可能说:“很美”。

《说文解字》从字源上批注“美”,把“美”上下拆开,解释成“羊大为美”。

近代研究美学的学者,有人认为“羊大为美”,指的是人类最初吃羊肉的快乐。“美”这个字,因此应该起源于味觉。

这一派学者的理论,到目前为止,并未获得美学界一致的同意。一般人也以为,目前我们用到“美”这个字,还是有比较多“精神”“心灵”的内涵。觉得一个人很美,觉得一片风景很美,欣赏绘画,聆听音乐,心情上愉悦丰富的感觉,似乎与“吃羊肉”的快乐有所不同。

“美”这个字,由“羊大”二字合成,是否与吃羊肉有关,在美学领域还有争议。

我们凝视一个人,觉得这个人很美,他的一颦一笑,都变成牵挂,有时对方并不知道,只是自己私下欣赏,心里也满足喜悦。我们面对一片夕阳,看到西天上刹那间色彩灿烂的变化,我们看到的仿佛不只是风景,也同时看到了所有生命完成自己时的庄严。春天走到山上,看到满山花朵的绽放,忍不住欢欣鼓舞,想放怀尽情大叫几声。偶然在宁静的夏夜海滨,一抬头看到满天繁星,心中忽然好像被许多喜悦惊讶充满,竟然可以热泪盈眶。

许多生命中的美,并不是物质,没有实际利益,但是,情动于中,留在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却。

“美”好像是心里埋藏很久的记忆,搁置在角落,连自己也忘了,却忽然被触动,深藏底层的生命,一时被呼唤了起来。

吃羊肉,当然有快乐,不只吃饱肚子,也在口腔间留有许多滋味。但是,“吃羊肉”的滋味,毕竟与许许多多内心深处极其复杂的心灵变化有所不同。近代美学因此更精细地分别,把口腔上官能的快乐称为“快感”,心灵上丰富的满足才构成“美感”。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的确,“美”使生命充实了起来。

一个人,如果在饥饿的时候,吃一顿羊肉,无疑是非常大的快乐。空空的胃,被食物充满,一定也是“充实”的满足。但是太过饥饿的时候,狼吞虎咽,甚至饥不择食,就只有感官上的充实,可能连口腔上的滋味都品尝不出。

“品尝”,因此并不等于“吃饱”。

物质缺乏,太过饥饿的社会,人如同动物,只满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吃到饱”其实无可厚非。但是,人类在脱离饥饿阶段之后,一直停留在“吃到饱”的满足,口腔中所有复杂的味觉潜能都无法开发。吃得粗糙野蛮,品尝不出酸甜苦辣咸的丰富变化,也就品尝不出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

西方人讲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常常用到“taste(滋味)”这个字,中国从东汉以后,特别重视“品”;欣赏诗的书叫“诗品”,欣赏画的书叫“画品”,评论人物言行举止性情,叫做“人品”。“品”,也就是“品味”。“品味”两个字都与“口”有关,但已不是用来“吃到饱”的“口”。

“品”如果不是一个口,而是三个口,一定是口腔的味觉有了不同层次的需求。生活有“品味”,生命有“品味”,还是要有比“吃到饱”多一点的精神心灵上的满足吧。

一个人没有“品味”,即使财大气粗,仍然是精神上的穷人。一个社会没有“品味”,物质越富有,精神越是困窘空虚。

关于品味的文章12:品味人生…

不知为什么,日子过得久了,心情突然变得淡淡的了。少了许多的新鲜和欣喜,也少了几许的期盼和执着。不知不觉中,日子如太息般逝去……

花开开落又一年,年年景色皆不同。人世沧桑,物换星移,逝去的是时光,变化的是心境。

冥冥中一切皆有安排么?上苍将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一切皆是宿命,为何芸芸众生还要奋斗挣扎呢?是不甘吗?

如果人生本平淡,活着的乐趣是什么呢?难道不应该有快乐吗?有的,只是我们的心渐渐老了,感觉越来越迟钝了或者越来越麻木了吧。就好象同样的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好笑,有的人却会觉得无趣。也许生活仍是它原来的面目,而我们的心境却变了。不再对什么都抱着好奇之心,不再有兴趣去聊天,不再有兴趣去看一场电影,甚至不再有兴趣陪着朋友把酒言欢,共诉衷肠!

为什么呢?我想不明白,只知道快乐渐渐离我而去,只知道日子越过越淡然,心境也越来越平和,平和得不再有兴趣跟任何人争论和多说一句话。于是我学会了沉默。

有人说沉默是金。是的,有时候沉默比饶舌要好上许多倍,起码沉默不会让人生厌。但是,太多的沉默也并非好事,连说话的兴趣也没有了,就意味着连带失去好些表达开心也让人开心的机会。曾经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人,而如今变得已没有了情绪,无喜无悲也无怒。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如一泓静静的湖水,把心沉入海底,笑谈风云、坐看云起。这是不是一种水在瓶、云在天的境界呢?

淡淡的花香,伴着淡淡的心情,也蛮不错。激烈的事物最容易让人倦累,无论是感情还是生活。是的,到了一定时候,人就会感到倦,觉着累,只想静静的品一杯香茶,淡淡的听一段音乐,在夜色中好好歇息了。明天的早晨,还有忙不完的事等我去做,不能停息,永无尽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关于品味的文章13:品味的清醒

文/落叶百分比

得到品味极差者的献媚讨好,那是一种羞辱,觉得忍受不了,仰天长叹怎么会沦落到了这种地步。而有的自命不凡者却沾沾自喜,以此为荣耀,更加的自命不凡。

接触事情多了,有相应的阅历,应该具备一定的鉴赏力,起码能够识别极其低下的俗不可耐。尽管不得罪,尽管答对了一些面子,也是很想回避开来,也是很想逃脱得远远的,因为那些言谈举止严重破坏了心情和兴致,相当的厌烦与其见面或对话。应付、掩饰刺激起来不耐烦,在一起成为了一种煎熬,是在虐待自己,所以才拒绝的不客气,所以才挑选一定的档次。

自认为精神层次不低,才表现一些性格,才重视一些品味,才藐视一些愚蠢,才嘲笑一些势利,才困惑一些人怎么会不知道深浅高低。

这个社会里的许多领域,应该是层次相对上游的领域,竟然是下九流成了主导,有品质的人却被冷落孤独,甚至被仇恨攻击。尽管扭曲不了已看淡的心,尽管改变不了已坚持的品质,但是总会产生不少的不解和失望,乃至嗤之以鼻。

不该这样却这样,把许多不值得的东西当成人生的主要追求,不知道自己到底最缺失的是什么,用许多低级来填充内心的空虚,还一直的不醒悟,这样的人生实在可悲可叹。

品质也不是都非得完美无缺,只是希望保持一些起码的水准,已有的品质和清醒尽量不动摇不丢失。其实很多时候不要品质也不会有更多的赚取,降低自己品质的价值并不大。

关于品味的文章14:站在你的世界里画地为牢

文/忆小妖

品味过多太多的感情,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独自执笔叙述,又是一次错过,又是一次执笔,转身,落泪,哭了,笑了,直到剩下空白的零碎!

怎么样的言语才能叙述这样的伤痕,怎么样的良药才能愈合这样的伤口,愈合了又如何?但总会结疤!

什么样的情歌才能唱出这样的悲伤,什么样的旋律才能抚平这份情谊,抚平了又如何?但终究还是凄凉!

俩个人的舞台,一个人独舞,从此,注定孤独,将这份颓废的心沉沦到地狱,把自己淹没黑暗之中,哼着苦涩的情歌,在细雨中漫步,我自娱自乐,自疗伤口

在你的世界里,我是迷茫的,你的漠然是我的苦涩,苦到想要哭泣,我的忠诚却换来你的欺骗,让我痛不欲绝,你的繁衍是我的笃定,那么的相信着你,直到失去自我,我的付出换来了你的掠夺,丢了心的我只有你的转身离开,一个转身的瞬间,却是一辈子的等……每一个人至少有一次为了一个人,忘却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天长地久,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此生再也不会这样勇敢,为你……此生不换。

在你的世界里我一直在痛着,痛到哭了,爱了输了,丢了自己,你不好的时候我会痛,疼到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你孤单的时候,我疼,痛到不知道最美陪你;你痛的时候,我更疼,通道难以自控,失去方向,所以我一直在痛着,为了是不让你去痛,我的言语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然而,心却因你的每一句话而痛到窒息,太多不如意,太多不能,想去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转而,移情别恋,太过难,不是吗?一颗心已经给予你,只顾着心疼,却忘记了离开,一次次,已经习惯,习惯了心痛,习惯了有你……

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幕变得模糊,曾经一直那么坚信着的,执着着的,一直都相信着的,甚至一直都不曾拥有过的,什么都不是的,现在突然发现当初真的好傻,总是在彼此伤害着,重复着在相爱中伤害,一次次,一点点。却还是在痛中期待着,期待着你的好,给你的爱一直都是那么的安静的,只是为了你偶尔的关心而已,可是却在期待中失望,在失望中期待,最后……绝望,心死掉!

也许是再美好的也经不过遗忘,再幸福的也抵不过时光吧!也许我们的甜蜜已经随风而去吧!在遗忘中等待,在等待中死去……

如果真相是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种伤害,那么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种伤害,那么请选择离开,为你了哭了无数次,似乎爱上你就是爱上了眼泪,我一直都认为我是坚强的,可是直到认识了你,我才发现我并不是那么的坚强,因为为了你我已经被泪水淹没,在泪水中也渐渐的明白了,眼泪的滋味,但是为了你第一次把自己灌醉,酒无数杯,夜里还是难以入睡,想你想到心碎,这滋味,苦了谁,谁又懂,爱太虚伪,这世界让我无法确定你是我的谁,我是你的谁,而谁又是谁的谁,如果我醉了,可以把你忘却,那就让我醉了吧,不再醒来!一杯接一杯,让心去隐隐的醉了吧!碎了吧!即使没有了你陪,我也不会再痛到流泪,让你守候,换来了心碎,即使这样的苍白无力是否我可以全身而退……

记忆仍在,却在渐渐模糊,泪水滑落,却不曾怜惜这哀愁!时光匆匆!伴随着树叶轻轻的流走!徘徊在你的世界里外,却只能在你的世界里流离失所!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想起你我一起牵手,并肩走过的风雨街头!心还在,情却迷失,怎来奈何这伤心的伤口!有几种理由来淡化它!在人群中无数次的漠然回首,在凝望中的无数次深情回眸!才真的发现,是我爱的你太多,无法自拔,未曾拥有的,不果是短暂的停留!曾经失去了,仅仅是虚幻的温柔!

也许,时间,良药,都不适合我的伤口,任时间的冲刷,岁月的流走,深夜站在灯火阑珊处,忘却自我,等待着你的守护,微微的瞬间,在你一秒中中毒,漫漫人生,我却在用一辈子解读。千转百回,人潮中的邂逅,命运中的安排,注定了我们要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擦肩而过的瞬间,品味着那份熟悉的感动,不知是痛到最后还是笑到最后,空荡的左边,左手牵右手,站在你的世界里,自我封锁,自我堕落,泪水吞噬,我画地为牢,为你守候……在你的世界里我画地为牢

关于品味的文章15:品味秋天

文/徐学平

在我的心目中,秋是四季之中最有韵味的季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聆听着二十四节气的歌谣,秋天就那样悄悄地随着一阵微风细雨,飘落在雨滴晶莹的彩色世界里了。秋空中特有的澄蓝,那么清新、那么深邃,大地一片金黄,朵朵白云在无尽的苍穹中自由地翱翔,一切都使人眼前为之一亮,视野顿时也开阔起来了,让人真正感受到了秋高气爽的韵味。我喜欢秋的温婉,也喜欢秋的静美,天空明澈而高远,阳光柔和而明媚,宛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令人心驰神往。

秋天的风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飞舞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黄昏。秋渐深了,当你踽踽地踏着满地的枯叶,忽而又有一片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头飞落下来时,便自然而然地感到一分秋意了。秋风吹过树叶发出簌簌声响,似大自然发出的神秘语言,透入我的心灵深处,枝头的黄叶以一种奇妙的方式颤动着、旋转着,悠悠地飘落下来,好像在向人们倾诉着什么。只要绿过,那便足够了!正是因为秋,才赋予了落叶生命的内涵。

秋天的雨清脆、灵动、随和,宛若一阙宋词,多情而柔媚,雨丝飘落,地表有一层微凉在缓缓地升腾,散发出清新的气息。秋雨,缠缠绵绵,斜飞在瓦片上,交融在河水中,洒落在我的心田里,浓厚了秋的寒意,浸润着我的思绪,那感觉竟然如此神秘。田野像一面巨大的鼓,欢快地接受着雨点的敲打,跳溅着无数细碎的水花。雨后的空气里弥漫着撩人的谷香、果香、花香,哪怕只是轻轻地吮吸一口,也会令人心醉神迷。

秋天的夜一如舒伯特的小夜曲,轻柔、悠长而凄美,总能给人以一种无限的沉思和遐想。听,那油蛉、蛐蛐、金铃子嘤嘤唧唧的鸣叫声如银铃迎风,如星星散落,忽远忽近,高音婉转,低音切切。看,那一轮挂在半空的明月发出柔和、皎洁的光,星空是如此明亮,它们似闪烁着的明眸在注视着我。仰望夜空,窗外,有风悄然吹过,隐约还带着点点桂花的幽香,让这静谧安详的秋夜又多了一份韵致。

秋天虽没有春日的明媚娇艳,也没有夏日的热烈奔放,然而秋天既接受了春的绚烂与夏的繁荣,也接受了春的任性和夏的张扬,成就了它独有的纯熟和练达。古往今来,秋天令多少离人游子销魂断肠,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作品中咏叹过秋的悲切。“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这是一份对季节的感悟,也是一种心灵的顿悟。生命中有多少个秋,还没来得及一一品味,就已飘零成了往事,走过喧嚣,在红尘中醒来,只愿做一个淡泊而宁静的自己。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让人总觉得看不够、品不透。秋色如禅,空明、静谧,纤尘不染,少了春花的妖娆,拭去夏云的浮躁,只有枝头累累的果实,昭示着成熟生命的深沉与豁达,赋予人智慧与达观的人生态度。季节到了秋天,有如人生走过了青春的华美,经过了岁月的沉淀,生活,只剩下一粥一饭的平淡,和风风雨雨的陪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