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文章

请欣赏困惑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困惑文章1:困惑和疑虑-总是被误解

首先要说,自己不是一个恶人(本身面相我想不应该被归为坏人的一类吧),也不是工于心计的那种。都三十多岁了,按理说应该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可是自己还是直来直去,我觉得好多亲近我的人都误解过被我所说所做的。所以总让人心里不爽。我被人误解时,自己是没有意识到的。嘴巴笨,要慢慢来才能改好。我想,这世界上,只有父母最能知道我的心思。因为我让他们生气的时候,我自己能感觉得到自己所作所说气着他们了。不能怪别人。我想,真正对我好的人,是让我知道我被误解了。

自我分析一下:

自己曾经有过严重的强迫症,典型的完美人格倾向,有时候神经质;

考虑问题太多,这并不是畏手畏脚,因为总想尽善尽美。

其实,宇宙万物哪有十全十美的。热力学第三定律还告诉我们,完美晶体熵值为零。自己是学这个的,明明知道熵值为零的东西不存在(也即-273.15℃永远达不到)。真要好好拍拍脑袋反省一下了。

不过,真心仍在,相信终会有人理解我的。做好自己,剩下的就由不得自己了。

也不必困惑和疑虑了。生活还是美好的,不能停滞啊。

困惑文章2:聪明的代价

文/包利民

有时候,我会很困惑,一些科学家研究一些很奇怪的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比如我在图书馆看书,翻阅科学类的期刊时,就看到了这样一项科学研究。

说加拿大研究人员通过对一种名为红腹灰雀的鸟进行观察研究,发现鸟儿也有“城乡差别”,栖息在城市里的这种鸟,比它们的农村老乡生存能力更强。研究人员从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的城区和乡村分别捕获一些红腹灰雀,让它们挑战一些任务,比如拉装有鸟食的抽屉、辨别颜色等,结果发现,城区的鸟不仅比乡下的鸟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免疫力也比乡村的鸟强上许多。

无独有偶,此前就曾有科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城市的老鼠大脑容量比乡村同胞平均多6%。这都在说明着,城里生活的物类,一般情况下要比城外的同类聪明。科学家并没有说原因,我胡乱分析,虽然城市外的广阔天地中,动物的天敌更多,可是城里它们会经常遭遇比天敌更可怕的境遇。所以,它们的生存能力更强。

可是,意义在哪里呢?顶多我行走在城市的喧嚣中,忽然看到几只鸟飞过灰暗的天空,会想,它们比外面的那些鸟聪明。那么,就不去想科学,只去想现实。现实中有一些鸟儿是定居在城市里,不会飞离的,它们也一定如科学家所研究般,很聪明,生存能力更强。可是想想城外乡下的那些鸟,它们就不那么聪明,生存能力却不好说,因为那是和生存的环境相关的。这样一来,生活在哪里的鸟更人羡慕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羡慕城外的鸟,因为它们更自由,天空更广阔。宁愿不那么聪明一些,也要选择自由广阔一些。至此,我们终于总结出道理,可是道理如此简单,我们毕竟不是鸟儿,更不能给鸟做主让其选择生活的环境。单就我们来说,是不是有时会有些自豪,因为似乎我们比某些人能力强些,境遇也好些。可是,是不是有更多的时候,我们更羡慕那些自由的生活,羡慕那些平凡却怡然的人们,却又没有勇气去走入那种生活。

于是这样一想,便觉我们有时和那些鸟也没有什么分别,于是烦恼就多了起来。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困囿是桎梏,更可能是我们的热爱。身处哪种生活,就去热爱哪种生活,不去做比较,不去羡慕和无奈,身边的点滴,才是真实的种种。也别去想聪明与否,生活中也许并不存在代价,只是一颗心的安然与平静,才是真正的能力和聪明。

困惑文章3:羁绊

文/Victoria__Miss飘

最近有一件事一直在困惑我。我的初恋又回来找我了而我呢,也确实心软了。但是我们相处的并不愉快,也许是感觉已不再,也许是我们都太过爱自己太过在意计较付出。也许是,我们根本就不够喜欢对方。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他,我到底还有什么放不下。

我和他是高中同班同学,我的高中是一所高质量的学校,这个高质量表现在各个方面。更包括,它的氛围,它能给学生们提供最舒适的环境和学习氛围,所以我最快乐最放肆最轻松的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

这是我美丽的校园。

在这里,有我最美的年华,最爱的小伙伴们

还有他,我最纯粹的初恋。我多怀念以前一起上课的日子,一起放学回家还会在车站被偷拍哈哈。时不时爆出来点什么"二女争一男的绯闻"来个人跟我吵吵架啥的,以及总被人误以为是我倒追,其实我没有啦 = =那时候还很单纯很美好也很温暖。高中时期给予我各种照顾和保护的他,好像已经离我太远,再也回不了。

我到现在也都记得他的那句"做我女朋友吧,我们在一起吧。"

相识四年,我们都经历了什么,度过了什么。我们是异地,能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 其实上次分开之后,以前的一些电影票,一起去过的摩天轮,一起买的情侣tee,给他买的礼物,隐形…他送我的娃娃,化妆盒,我们共用的杯子,我还都留着,也许是我还舍不得扔,也许是我觉得他一定会回来找我认错忏悔,结果真的就是这样。倘若我和他分开并且决定真的不再联系,想和他彻底撇清关系,是不是应该当着他的面把它们都撕碎,那些礼物让他都拿回去。因为这些都是一种羁绊,随时牵绊着我没法忘记曾经。

可是如果真的要撇的一干二净,是不是我也应该把自己切下来一部分 让他带走才行。

我一直觉得如果能把初恋从高中一直延续到将来,最终能够修成正果,那一定是我这辈子干过最漂亮的事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有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到底还在留恋什么。这两天才明白,我一直走不出来的是高中的那个大环境,那里承载着我最美的年华,最好的朋友,最纯粹的初恋。缺一不可,缺了哪一样它都不再完美。我之所以还有留恋是因为我不想破坏对于高中记忆的完美,我舍不得。但现实往往都不尽如人意,我们已经脱离对方太远,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样使我们没法靠近彼此了吗?以我们这种状态,怎么面对天津到浙江的1023公里的距离,怎么熬过不能见面的120天?一直都觉得如果没有一定要分开的理由,我就不想那么轻易放弃,毕竟我已经放弃了一次真不想再这样放弃第二次。我从不怀疑他来找我复合的真心,可是现在的僵局该怎样打破。或许有些事情真的是单程票,再也回不去了,或许我们真的该放开彼此。我也该放开那段美好回忆,即使它已不再完美。舍,得,舍不得。

困惑文章4:走出困惑

文/火垠彬

作为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我曾痛苦、曾忧伤、也曾迷惘。

我刚上初一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作业量,紧张的作息时间,一场一场的考试让我压力山大。当我挑灯夜读的时候,当我疲倦不已时,我都在困惑:学习为了什么?我们本可以轻松拥有生活,为什么总要轰轰烈烈,出人头地呢?难道是为了让父母欢心吗?不,绝不那样简单。

于是我开始了阅读,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

记得那天我仿佛预知了自己将走出困惑,心情如艳阳般美好,我读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起初并没有什么,但慢慢地、慢慢地,我开始兴奋,因为我嗅到了答案的气息,我如痴如醉地将它读完,一瞬间我恍然大悟:原来,学习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孙少平在当了一个煤矿工人后,本已拥有较好的生活,但他却不像其他工友一样自甘沉沦,他总是挤时间来阅读,在矿井、在床上……他努力学习文化,为的是让自己提高素质修养,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虽为矿工,孙少平身上却闪耀着光彩。

而我正值青春年华,更应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与拼搏。走出困惑,我拥有了动力;走出困惑,我爱上了学习;走出困惑,让我对青春有了更多感悟:青春便是困惑与挫折交织而成,只有经受住考验,才会获得不悔青春,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

困惑文章5:困惑困惑 →→╭∩╮(︶︿︶)╭∩╮

文/janey、念紫

当初,选择机电是因为刘晨曦,

而现在,选择离开是因为孟威男。

两个相似却又无关的人,改变了我未来的路。

那么以后,我还会为谁改变?

估计不可能了吧。没有人再值得我为他付出了吧

。这辈子,如果再谈恋爱,就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

找一个值得的人,如果没有,那辈子就算了吧!一个人,也可以坚强勇敢的走下去。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几年的变化真的好大。

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也许时间真的可以让人成长吧。

我现在才18岁,自然,即使平时说的话再老成,我始终还是一个孩子。我没有那么伟大、没有那么懂事、没有那么会照顾人,

甚至,我张口闭口要照顾的人比我还要成熟、比我还懂该怎么做人。

只是我自己为是。以为帮到了别人,实际上,我帮的是倒忙。

也许,我不适合群居的生活,没办法把自己融进去,没办法像个正常的女孩一样为人处事。

也或许,是我的潜意识不让我改变,让我这么的“关心”着别人。

一直引以为傲的的习惯,我知道是最让别人烦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和普通人一样,

我……

有的时候会很烦很烦,烦下一步该怎么做,烦这时间的种种。

一旦有事情告诉过我,那么我便会不休息的去想这事情改怎么处理。

这是一个习惯,与生俱来的习惯,也许、、很难改掉吧。

所以我能消失到什么份上就消失到什么份上,我实在不想 在给别人添麻烦了。

其实,我的心是最自卑的、、、、、、、、

困惑文章6:中年的困惑

文/谢永帅

今天早上,醒得特别早,读了一篇人到中年的文章,文章写的非常好,让人能引起共鸣。

文章中把人的中年比一天的中午,用最热烈的方式燃烧着自己。而我更觉得像我们这样已略过晌午时分,夕阳正在向我们步步逼近,皓首苍颜,垂暮之年是我们不久将来的代名词,不过还好,只要我们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我们必将朝气蓬勃、义气纷发。

回首往昔,沥沥在目。从哇哇婴儿,到懞懂少年,再到成家立业,仿佛就是昨日发生的事情,美好也罢,伤痛也罢那也已经成为了过去。我们当中有些人可能为自己曾经的不努力而感慨万千,想着后悔着如果再来一次,一定会比之前更努力,不让自己后悔,可是这只是一种幻想,过去已成历史。

我们这个年龄承载着太多,有时候压得喘不过气来,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已渐行渐远,儿女渐渐长大。可是这个过程是我们必须的要经历的,因为我们的上辈也是这么过来,甚至比我们要难很多。

我们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在经历着春天的美好,夏天的热烈,在慢慢变得成熟,稳重,在秋风吹拂下,枯叶也慢慢掉下,也喻示着我们要抛弃不好的习惯和不好的东西,以最好的姿态展示给你身边的人。也不管风雨多大,我们都要屹立不倒,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青春永远是美好的,美貌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可这些都随时光而变得不复存在,而中年带给我们无比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我们不需要过多沽名钓誉,更多的是需要负担起国家、家庭付于我们的责任,愿我们在古夕未到之时,能活得精彩、活得快乐。

困惑文章7:《单独中的洞见》第一章 生命的困惑

文/张方宇

1

生命是一个故事吗?还是它只是一个事故?

也许从过程看,生命勉强算是一个故事,但从生命的整体和结局来看,它无疑更像是一个事故。

2

生命是一种收缩、凝固和冻结的状态,而死亡是溶解、消散和挥发。

3

树扎根于污泥当中,却能够长出绿叶并且开花。人扎根的土壤是什么?我们能够开出的花又是什么?

4

生命本来是一次内在成长的机会,我们却把生命完全转变成了一个持续的外在积累。我们把自己的生命逐渐转换成了一样一样的东西,我们把活的变成了死的,直到最后我们自己也变成死的。

5

人的意识和灵魂有上升到神的潜力,这是人的尊贵之处。但同时人的身上也继承了整个动物的本性,这是人的可悲之处。只认识到自己的尊贵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动物性的可悲,就会产生自负并且误入歧途,相反,只认识到自己动物性的可悲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就会产生沮丧并使生命的内在成长陷于停滞。这两种倾向都是应该避免的。

6

人是动物和神之间的一个过渡,人是一个刚刚超越了动物并且试图去达成神的努力。动物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神也有着内在的统一和完整。甚至可以这样比喻,动物还没有离开家,神已经回到了家,只有人还在外面流浪。所以,只有人的内在是分裂和混乱的,只有人才会有一种经常的不适和紧张,一种没有家的感觉,因为我们无法在路途上建立自己的家园。

7

你的世界是什么?它就是你的意识状态,你的意识状态就是你的世界。

8

清醒地活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着,而昏睡和无意识的生命则形同死亡,甚至还不如死亡,因为整个生命进化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一种完全清晰和觉醒的意识。

9

看到纯净清澈的溪水我们会心生愉悦,而一条污秽的臭水沟却让我们感到厌烦。同样地,心灵的喜乐来源于内在的清晰和纯净,而苦恼来自于内在的混乱和污浊。

10

我们在外部世界的活动越多,我们身上沾染的灰尘和脏东西就越多。有了这些灰尘和脏东西,你会感到很沉重,如此一来,你就无法活得很轻盈,很喜乐。

11

我们能够支配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和不确定,即使我们通过这个小小的力量暂时达成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也很容易随时就被抹去。相反,支配着我们的力量却是那么的强大并且不可逆转,比如突如其来的厄运,还有衰老和死亡。

12

我们一向注重结果,我们所作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结果。但生命的最后结果呢?这个世界难道不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真实处境而存在的吗?

即使没有喝酒,世人也都是带着醉意的,人们都沉醉在欲望和野心当中。而这个世界本来是让我们醒酒的地方。

13

生命就其本质而言只是一种强烈的表现欲罢了。人们之所以追求各种方式的强大,也许是出于潜意识中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痕迹的渴望,因为只有强大的东西才能够留下自己的痕迹,而微弱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其他东西所覆盖。

14

自然界中的个体都有一种从外界和其他个体那里获取和争夺物质的倾向。这些抢掠来的物质将被这个个体吸收并成为其自身形态的一部分,以便更好地向外界展现自己的存在。生命越是高级,掠夺的倾向和能力就越强。所以,贪欲和表现欲是所有生物根深蒂固的内在本性。

15

我们的灵魂想要做自己,但社会和周遭的环境不允许我们做自己,我们被给予了很多的责任和角色,当我们被这些责任所占据,当我们习惯了这些角色,我们就忘记了自己,并且再也回不到自己。

16

我们几乎一生都在做自己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但只有你内在深处渴望去做的事情才真正的有益于你灵魂的成长,那是神对你的召唤,而多数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也许只是对别人有用,就终极而言或许对所有的人都没有用。

17

我们很多的责任都源自于我们自己所引发的祸端,那个祸端的后续部分就构成了我们的责任。

18

我们拥有些什么,这并不重要;我们本身是什么,这才至关重要。

19

我们追求什么,我们就会像什么。你认同某个东西,最后你就会变成那个东西。

20

物质是一种无意识和无觉醒的状态,物质的主要特征是坚硬、粗糙和迟钝。这些特性也刚好是那些物质主义者所具备的。

21

我们之所以对某个东西产生执着,正是因为那个东西本身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当你试图把它牢牢地抓在手里,它就像受惊的鸟一样飞走了。真实的事物你不会想去抓住它,因为它本来就在你的手里,但是你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22

一个东西没有得到,也许只是心理上的一种缺憾,只是一种幻觉没有被满足,或者只是一个美梦没有出现在睡梦中。如果那个东西如愿得到,反而常常会演变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灾难。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只是在当时,我们的智慧还不足以看出这一点。

23

如果迟早将会失去的东西不值得拥有,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拥有。而那些我们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不需要我们的占有也永远会在那里。

24

好的事情往往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糟糕的事情却常常超出我们的预估。这倒不是命运之神故意地作弄我们,而是人性的一种固有倾向所产生出来的错觉。多数人都偏向于乐观,对于他们喜欢的东西以及希望发生的事情,他们会乐于敞开想象力的大门,反之,他们就会缩小自己的门缝。

对于一个天性悲观的人,那么上面的两种情况就正好倒转过来。

25

有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呢?又有什么事情是值得骄傲的呢?一切的事物都在时间中扭曲和变形,包括我们追求的东西,也包括作为追求者的我们。

当我们热切盼望的东西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要么就是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从而对我们完全无用甚至有害,要么就是我们自己已经变得面目全非,那个东西已经不再适合我们了。

26

我们人生的前半部分就像一个缓慢地向山上攀登的过程,迎着太阳,迎着希望。在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开始从山上向下滑落,我们已经来到山的背面,太阳不再照耀我们,而且天色渐暗。

27

当我们自己的生命开始趋于暗淡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借着后辈的生命之光来照亮和温暖我们。

28

一个人无论爬上多么高的山,最后还是不得不下来,因为那里并不是他的家,他也无法在那上面安家。运气好的人能够自己下来,运气不好的人就会摔下来。

29

既然我们的野心想去征服一切,那么征服了我们的野心就等于征服了一切,这也许是最好的一条捷径。

30

失败之后,有挫折,也有希望。但成功之后,却只有挫折。因为你发现那个成功里面并没有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又不能再指望什么了,因为你已经走到了尽头。

31

挫折是这个生存的本质部分,而希望是一个安慰,正是希望把你继续留在挫折里。

所以,不仅要从恶梦中醒来,还要舍得从美梦中醒来,然后就不会再有梦。从一切幻象中醒来就是解脱。

32

现实是无法让我们满意的,我们都是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所以,我们时常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对将来可能降临的好事翘首以待,但是这样的企盼除了让我们感到焦虑和疲惫以外,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事情发生。我们并没有离开地面,却又错过了地面的真实,我们活在对虚假目标的焦虑之中,整个生命都被浪费了。

33

空间上的距离创造出幻象,彩虹在天空中出现是因为我们与它在空间上的距离。如果你想上前抓住它,它就消失不见了,但正是在它消失的地方,你又看到了远处新的彩虹。

时间上的距离也同样创造出幻象,希望永远都是在未来,你必须隔着一段时间的距离才能够看到它,它就像彩虹一样只能在远处被看到,但你无法真正捕捉到它。

人生就是一个反复被希望戏弄的过程。

34

现象世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真实本性被覆盖后而呈现在我们头脑中的幻象。主与客,自与他,一切的相对和分立都由这种幻觉产生出来。时间、空间和因果律提供了这种幻觉的背景,同时它们也是我们头脑智力的先天形式。

35

一切有形的事物只能在时间中存在,而时间就是发生,在时间中生成的事物也会在时间中不断变化,并且最终会在时间中消失和毁灭。所以,一切存在的事物里面本身就蕴藏着自我毁坏的种子,一切的有为法都是自掘坟墓。

36

欲望创造出生与死,时间创造出生死之间的距离。欲望总是和时间连在一起的,因为欲望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时间。

37

时间是具体存在着的事物的阴影,天空是感觉不到时间的,天空几乎是永恒的。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时间,那是因为我们是个东西,如果我们不是个东西,就不会感觉到时间。

38

只有个体才需要时间,因为个体有很多地方要去。整体是没有时间表的,因为整体就是哪里都不去。

39

我们的不幸在于我们一直被时间牵着鼻子走,无法把自己固定于一点,以便看到整体和永恒的画面。对人来说只有一种东西是永恒的,那就是他自身的动荡不安,而这正造成了人极度的痛苦。

40

我们觉得时间在流逝,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在流逝,时间本身从来都没有动过,它一直在看着我们流逝。这就好像我们坐船的时候看到两岸在后退,但那是一种错觉。

41

如果我们把过程放慢和拉长,我们就容易看清一个事件的细节。如果我们把过程快进和压缩,我们就容易看清一个事件的整体概况。所以,当我们把人生的过程快进和压缩,那么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变得非常清楚了。

42

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少数财富上的成就者,也有少数仪表优美的人,更产生过少数的幸运儿。于是,这些人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精致样品,人们都想成为他们,或者获得他们,并且因此认为生命是值得的,这个世界是值得的,对这些东西的追求是值得的。事实上这只是一种错觉而已,就像诱饵对猎物产生的错觉。

43

如果你很穷,你就会为贫困所累,但过多的财富也同样是一种负累。太多的财富会在你身上和你周围产生很多的复杂,然后这些复杂就会让你穷于应付。

44

外在占有的东西只会使一个人变得庞大,内在拥有的品质才会使一个人变得伟大。

45

占有使人变得迟钝,那些东西之所以会被你占有是因为它们比你迟钝,然后你就会变得和它们相似。

46

生命是一个逐渐丧失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否定过去的过程。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才会倾向于以外在的积累与之对抗。

47

就一个人的外在而言,他只能够囤积,甚至像知识这样的东西也只是一种外在的积累。就一个人的身体而言,它只会变老。只有人内在的那个意识品质,即他的灵魂才是唯一能够成长的东西。

囤积是个沉重的体力活,而衰老是无奈,唯有内在的成长能够带来真实的喜乐。

48

我们内在真正渴望的东西是无限,但我们却向外去追求有限的东西,不过,无限不是通过有限的堆积就能够达成的,相反,当我们放弃了有限,我们就自然拥有了无限。

物质上的堆积并不能消除我们精神上的空虚,相反,堆积起来的物质围住了这个空虚,使这个空虚有了一个界限,从而让我们更加感觉到那个空虚。

49

我们普遍缺乏一种具有穿透力的眼睛和智慧,无法穿透到一个事物的核心,所以才会被一些事物的表象迷惑和缠住。否则,我们就不会经常掉入到各种陷阱当中并为此后悔不迭了。

很多事物的外在都有着一层很美的烟雾,这层烟雾是专门为我们的欲望存在的。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欲望蒙蔽了双眼,在没有深入去探究它之前,我们就已经被它的美丽吸引并且流连忘返。在这当儿,烟雾褪去,那个事物的实质部分崭露头角,伸出利爪将我们捕获。

50

大自然既是生命,也是死亡,它是生死之间的一个和谐。人类执着于生命,排斥死亡,我们把自己变成了生死之间的一个死结。

51

大自然是活生生的,但同时又是宁静的,活生生和宁静这两种看似相反的品质在大自然中不可思议地融合在一起,这正是自然所具有的魅力。艺术和音乐也有这样的品质,因为艺术和音乐正是大自然的提炼和升华。而人看上去有些死气沉沉,但同时他们的内在又非常的躁动,这同样也不可思议。

52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种习气罢了,甚至我们的存在也只是某种习气的产物。真的没有轮回吗?重复的习气其实就是一种轮回。

53

我们通过性的方式而进入这一苦难远多于欢乐的生存,但性又是多数人一生中最大的快乐,因为性使一个人暂时性地摆脱了生命中的所有烦恼。所以,一方面,性制造出这一切苦难,另一方面,性又是这一切苦难临时的止痛剂,这是非常诡异的。

54

性是最生命的现象,死亡是与性相反的一极。我们在性当中获得了一种不死的体验,但通过性产生的生命却是终有一死的。

55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是通过性的方式才得以来到这个世界,人们对性的迷恋才会如此根深蒂固。对性的迷恋其实就是对生存的迷恋,由此我们又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和排斥,因为死亡正是对性的产物的否定和抹杀。

56

性不知疲倦地播种,死亡一茬一茬地收割。性和死亡之间一定存在着很深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推测,性的背后和死亡的背后所隐藏着的是同一个东西。问题是谁享用了丰收的果实?

57

如果一个人对性失去了热情,那么他就几乎对这个世界失去了热情,因为这个世界就是性的世界。性欲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是欲望中的欲望,其他所有的欲望都只是性欲的回响。一个人之所以经历千辛万苦去获得财富、权力和名声,其主要动机就是有了这些很好的条件后,他就拥有了更多和更好的性机遇。

58

透过色欲的眼睛,你看到的是男性和女性。如果你看得深一点,你看到的就不是男和女,而只是一个人,如果你看得再深一点,那也许就只是一个欲望着的生物。

男性和女性是属于人动物性的一层,是很表面也很薄的一层。然而,这薄薄的一层却成为了我们一生都无法穿透的迷障。

59

我们把两性之间的吸引看成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但在本质上,性的吸引是一种受限和制约的状态,就像物体被引力所制约。而从制约中永远不会产生真正的自由。

60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获得的满足大都只是一种兴奋和刺激,它们是由外在的什么东西引起的,所以这样的满足短暂而肤浅,无法给我们的内在带来真实而持久的满足感,无法渗透到内在更深的层面。

61

我们都是从沉溺于什么当中获得一种快乐,而不是从自身的存在中感到快乐。

62

快乐和痛苦主要不是来自于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来自于我们目前的状态上所产生的变化。不管我们现在的处境是什么,时间一长我们就适应了,我们不会对此有特别的感觉。所以,一个富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富有而时时处于快乐之中,一旦他损失了资产的十分之一,他倒要痛心疾首了。而一个穷人也不会整天在愁眉苦脸当中,赢得一个小的赌局就足以让他兴高采烈。

63

如果你放弃了诸多小的快乐,那么你终将意外地收获大的快乐。只有那些轻蔑表面逸乐的人才能达到内在深层次的喜悦。

64

当一个人已经品尝过高级的快乐,那么那些低级的快乐在他的感受中也变成了一种痛苦。

我们只知道某些强烈的痛苦,而那些不怎么痛苦的状态就被我们当成了快乐,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品尝过真正的、绝对的快乐。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地狱之中并且从来没有到过天堂,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其实一直生活在地狱之中,地狱中怎么会有快乐呢?地狱中只会有两样东西:痛苦和不怎么痛苦。

65

生命的最高达成是拥有一种音乐的品质。就目前而言,我们的生命更像是一个喊叫。

66

当我们不知道有比我们更高的一种存在时,我们就会把自身的存在看作是最高的存在,并且执着和迷恋于这种存在。所以,即使是地上的一只丑陋爬虫,它也非常执着于它的自我和它的生命。尽管在我们看来,那样的一种生命是一个有不如无的东西。

67

正如大自然有它的白天和黑夜,我们内在的精神意识也有它自己明亮与阴暗的时段。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被莫名的悲伤和空虚所淹没,有时候我们又毫无缘由地感到快乐和充实,就好像里面有一个轮子,它一直在循环往复地转动。

68

就像人们装饰自己的房子一样,人们也装饰自己的生命。房子最本质的部分是里面的那个空间,也就是那个空,但那个空要怎么被装饰呢?它只能被占据、被压缩,任何能够被装饰的都不是空间,而是空间以外的东西。生命最本质的部分是当下,是安住于此时此地,但这个此时此地要怎么被装饰呢?它只能被错过,只有过去和未来能够被装饰,但它们都不属于生命。

69

如果有这样一个组织,你可以自由加入它,那里面有一些有趣的活动,但你的年限一到你就必须被开除,而且是以一种悲惨的、不体面的方式离开。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这些,你还会想要加入吗?这和我们人生的状况基本相似,唯一的不同在于我们不是自由加入,而是被加入。

70

如果一个陷阱的尺寸足够的大,里面又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甚至还有一些小游戏可以玩,那么它就不容易被认出来是个陷阱。

71

我们的轮子一直在转动,所以我们感觉到自己在向前走,并且梦见自己去了这里或那里。但是当我们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轮子并没有和地面接触,它只是在空转,所以,实际上我们一直都陷在原来的地方。

72

从我们生命现在的位置上,好像有太多重要的事情,有太多不容错过的东西。但站在死亡的高度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如果更进一步,从超越生死的高度上,那么根本就看不到有什么事情。

73

因为没有内在的光,我们去追逐外面的光。但外面的光还是无法照亮我们的内在,而且,因为我们消耗了自己仅有的一点能量,我们的内在将变得更加黑暗。

74

无论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如果你同时也拥有失去它的恐惧,那都是不值得的。

75

生命最终的大方向总是与我们自己要去的方向相反的。如果我们自己不想那样,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把我们这样。也许,正是我们要去某个地方,我们才会被带到相反的方向上,而那正是我们最不想去的地方。

76

我们很少有机会真正地停下来享受生命本身。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更像一个连续的应急行动,我们必须随时消除那些威胁着我们生存的大小隐患。当我们好不容易有了一点闲暇的时间,我们又被自身的无聊和空虚所淹没,为了摆脱无聊的窒息感,我们像逃难一样逃到四面八方,寻求各种消遣和刺激。

77

我们找不到快乐的时候,我们就寻找痛苦来填充自己,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至少不会感到无聊。所以,我们宁可与痛苦同在,我们也不愿意忍受无聊,因为无聊比较像死亡。

78

有的人在痛苦中麻醉自己,也有的人在痛苦中觉悟。其实,痛苦的全部价值就是要让一个人变得觉悟。

79

忙碌制造出烟雾,我们占有和拥有的东西制造出我们与死亡之间的屏障,不管是烟雾还是屏障都能够使我们免于直接面对空虚和死亡。

80

在我们的生命中,只有空虚和死亡还保持着原汁原味,其他的一切都已经被加入了香料和糖分。

81

一个人对孤独的害怕就是对他自己真实面目的害怕,一个害怕孤独的人永远无法真正地了解他自己。但是我们不想去了解自己,我们甚至害怕去了解自己。在孤独中,我们内在的某些真相会自己显露出来,那么我们花费一生构筑起来的那个自我的幻象就可能因此而垮掉。所以,为了继续维持幻象的真实性,我们也不得不对孤独时时加以防范。

82

外面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内在的世界是意识的世界。物质是死的,意识是活的。如果我们过分地沉迷于外在的世界,我们的内在就会逐渐枯萎和死去,我们的内在也会变成外在的一部分。人感到无聊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内在是死的,他们变得无意识,他们的内在已经没有了觉察力和创造力,简单地说,他们的灵魂是死的。

83

如果一个人在单独中度过一生,那么他就无法假借世俗意义上的生命价值,他必须独自去寻求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因为如果生命只是单纯地走向衰老、疾病和死亡,那是非常无聊和荒谬的,这无法让他坦然接受。生活在社会和婚姻家庭里的人们很好地避开了生命的真实前景,因为他们被赋予了很多责任和角色,他们的生命已经有了一些表面的意义。至少在家庭里,一个男人是丈夫,然后是父亲,不久又变成了祖父。有了这些角色的玩具,生命的真实进程就在他们的视线中被模糊了,也被他们淡忘了。

84

没有通向幸福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通向不幸。因为道路意味着为成为什么而奔波,在这一路上将会有很多不幸和意外发生。只有当你无事可做也不需要去任何地方的时候,你才是幸福的,幸福永远都在你现在所在的地方。

85

幸福就是感觉不到时间,因为时间好像总是与身心的煎熬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感觉到时间的存在,就一定有什么事情不对劲了。

86

当我们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或者进入艺术的审美活动,我们就暂时地摆脱了意欲。挣脱了意欲的状态,就是没有忧虑的状态,而幸福不过就是没有忧虑。

87

外在的追求产生内在的痛苦,内在的追求造成外在的流失。

88

因为我们自己太小了,所以在我们的眼里,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很大,我们碰到的也都是些大事。

89

物质是物质,灵魂是灵魂。如果物质是尘土,灵魂是水,那么我们都好像是在玩和泥巴的游戏,我们把它们进行各种拼凑和组合,但玩得并不高兴,甚至很痛苦,而且把自己弄得很脏,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继续沉溺在这个无聊的游戏中。还是让它们尘归尘,水归水。

90

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就像两岸的风景,河流永不停息地向前流动,直奔大海,它无法停留,更无法回头。所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为我们留驻,即使是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它的真实性也不会比一个梦好多少,只是它在心理上给我们留下了比梦更深刻的记忆。

91

不要指望我们的将来能够变得越来越好,如果你能够时时发觉自己过去的愚蠢,那就已经是最好不过的了,这至少证明你在成长,你的内在在成长。虚假的生命是对过去的不断积累,并且在这个积累上去憧憬未来,真实的生命是对过去的不断否定。

92

没有最,只有更。最意味着已经停止,已经死亡。更意味着还活着,还在成长中。

93

如果你把这个世界当成真实的,那么它就是虚假的。如果你意识到这个世界的虚假,那么你自己就已经有了几分真实。

94

最近的距离是一个人与他自己的距离。但如果方向弄错了,那么这个距离就成为最远的,以离开家的方式,一个人无法回到自己的家。

95

正是因为人一直在向外追求,才制造出了他们内在的分裂。人的内在本来是可以完整的,但就目前而言,他的内在是分裂的,所以他自身的存在就成为了他的负担,他无法忍受他自己。

96

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外在的东西都无法进入我们的内在。你可以弄一些玩具来消遣,但这些玩具永远无法成为你的一部分。只有那些能够成长为你内在品质的东西对你来说才是安全的,你无需照看它们,它们永远不会丢失。

97

世俗的生活,它的本质就是琐碎和破碎,在这样的生活中,一个人无法把自己拼凑成一个整体。只有在精神和灵性的生活中,一个人才会体验到一种内在的完整。

98

复杂而严酷的处境也许能够帮助一个人成长,但如果一直陷在里面没有出来,那就只是无谓的消耗了。

99

不要对别人抱有什么期待,也不要试图去满足别人对你的期待。每个人都应该去实现他自己的命运。

100

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自己的路才是活路,别人的路只会把你引到墓地。

101

每个人都应该去超越自己,而不是去超越别人。因为每个人的路是不同的,不在同一条路上要怎么超越呢?

102

正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指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也必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路,一条只有你能够走而别人无法走通的路。你的命运就是要去走完这条路,所以不需要左顾右盼,看看后面是否有人跟随,只有当你的前后左右都再也没有任何人,你才真正地走对了路。

103

一个转瞬即逝的生命,在永恒的存在面前要证明什么呢?一朵浮云,要向浩瀚无边的天空证明什么呢?

104

有问题,就永远不会有答案。那么,没有问题本身也许就是答案。只有人带着很多的疑问和困惑活着,而存在本身并没有问题,它只有答案。

摘自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群言出版社

困惑文章8:困惑

文/东山峰人

欲说知青心中的另一种困惑

---(对那个年代政治宠儿们现状的探讨)

回家,路上已经是暮色四合,华灯初放了。刚结束了一次知青聚会,开车往回赶,家已在城市南边的灯火阑珊处。从东门跨进小区,沿路的花坛边就竖立着几盏欧式室外防水草坪景观高杆灯,它温馨地灯光照应着我疲惫的身躯一直伴我到三单元电梯门口。拧开房门锁,巡睃空荡的客厅,目光在整个房间里顿一顿,仿佛有种巨大的孤独和困惑充斥在周围的空气中,此种情绪都源于今晚在饭桌上‘她’的影子和她的故事以及‘她’内心的倾诉。

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虽然包含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当时的政治考量,但毕竟也是现实环境的无奈之举。但是,它还是深刻地改变了一千七百万知青的命运。塑造了人们至今所熟悉的与共和国同龄的现状,也塑造了知青以及改革开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与共和国历史发展的情缘。

这种情缘如同沃土一般,从中能孕育出知青灵魂的千姿百态。

人们常说;被逆境所困,抱怨是没有用的。被困,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能。于是,带着今夜纷飞的思绪,我便习惯性的坐在电脑显示屏前,手握着鼠标,望着洁白的word文档,想起一晚又一晚,月光的冷静照进了窗户,也照进了我心里。它静的让人有几许落寞,也静的让人沉思,甚至让人感到心灵里有种震撼,从而,不由得使我

感慨万千,不得不重新思考起那个年代能进入企业、公社、国有农场机关的政治宠儿们的真实境况以及她们身上鲜为人知的一面。

当思绪与回忆交融的那一刻,就有种凝重感觉的生出,似乎悠悠然然的就延伸到东山峰的茅草坡上,赤裸裸地直面那个时候所发生的许多事情……

命运就是这样蹊跷,无法言说,不是来得太早,就是来得太迟。刚刚好的思想交流,都需要一个恰当的机遇。我和她以前并不是很熟悉,也不是同在一个队上,只是由于她过去在东山峰农场(担任过农场党委副书记)的特殊身份而记住了她。而有关她的传说林林总总、褒贬不一,但在我心里;上进、干练、泼辣、办事有魄力、运气好的印象就深深地扎入在脑海中。

今晚的聚会是为了答谢常德知青协会的部分负责人来长沙而设。她们邀请我参加是因为平日我对知青活动比较关注,并且多次发表有关东山峰农场知青方面的文章和建议而引起她们的注意,理所应然,由陌生到熟悉,由关注而重视就这样顺理成章了。

岁月中流淌的往事总是让人难以忘怀,那种古朴的多年不曾改变的知青点上的原生态面貌真逼得我想哭,然而又不忍用自己的这点所谓的视觉去剖析她今晚吐露的内容,因为谁也无法去改变当年知青生活的那种状态。当初离开东山峰时心里是沉甸甸的,也为尚留在农场的知青深深的捏过一把汗,更不知道在她在卷入农场知青领导层时那些鲜为人知的‘事件’。

今晚聚会的交流与沟通,拉近了我与她几十年未曾相识的距离,也走近了彼此内心的亲近、更增加了双方的信誉感,于是;东山峰上隐藏在她心中的那些‘秘密’竟在一种不合时宜却又胜势常态的氛围里被她慢慢地释放而倾吐出来了。

在一个恰当的方程式里,人的思维都会猛然活跃起来、甚至会有种极力想表达的愿望。此刻,她十分健谈,语气中会感觉有几分的煽情。今晚,她好像要跟我倾谈一下心底夜话一般。我坐在餐桌边屏息聆听着她讲着自己的故事,那些不愿谈起的过去在她眼神中仍透露出淡淡的伤感,当我正要凝视她时表情时,更惊诧的另一番话题却使我不敢再仰面看见她那些内心的痕迹了。

世间许多事就是这么奇怪,当你拥有时,你认为理所应当。当你失去时,才知道自己没资格。

此时,她的笑容终于解脱了痛苦,变得纯净、通透,仿佛回到东山峰上时的豆蔻年华。那眼神中有伤心,有愤怒,有痛悔,也有深深的失望。但终于,这眼神转为冷彻,欲言又止的难言和苦衷仿佛如骨鲠在喉。须臾,只见她语气凝重,扫视了桌上几个人,用舌尖舔了一下干渴的嘴唇,挪动着身子,然后再次调整了一下坐姿,笑容中含有一种悲切与她迸发出的夺目的精神和想澄清的事实变成了不吐不快。于是,深陷在农场机关党委领导层里那些埋藏了心中几十年的秘密终如说了出来。霎时,她在山峰上那些人生际遇般不尽相同的遭遇才逐渐被我所知。

过去,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总以为那个年代的知青政治明星都是身缠绕着绚丽的光环,却不了解光环背后的心酸和屈辱,那种以柔弱的身躯、浅薄的政治阅历和单纯的思想去博弈个人命运的遭遇就无形被一种莫名的权利争斗卷入进去,挤压在领导的两派之中,从而背负了另外一种政治上的十字架,永远在替不暗人事的官场上偿还债务,身上有着抹不去的悲剧色彩。

包厢内的吊灯照得餐桌如白昼,趁身影还在,在桌的几个知青骤然一惊,睁开眼,当年知青中的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似乎山上有谁抛出了一篇政治谎言,然后又转化成绯闻,让人情绪陡然紧张恐惧,将一个人的政治生命撕成碎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她几乎坠地的心境,餐桌前还剩下几盘霓虹色的残影。我仿佛是看到了山峰上那种平静后面的波诡云谲。

一场由农场领导们的政见不合而彼此产生的矛盾,发展到拉帮结派,演变成报复某个人为目的,利用涉世不深‘她’的某些生理症状来诬陷打击自己的政敌,那种官场上的权奇超绝,鱼龙曼衍,一招一式均在她的讲述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完全超越了我做知青时候那种单纯的想象,也超越了她光鲜亮丽后面的一种悲催。这个故事中的故事,使我有机会更加接近地触摸到那一段鲜为人知女知青领导干部在场部的命运之殇,从而折射出那个年代中国女性干部的坎坷而尴尬的政治命运。

四十几年回眸那些直抵心灵的人与事,突然陷入落魄不如意的状况中,竟然还如此的难堪。官场,一脉相承,不管在哪个年代,恶劣的时代官场环境总会把那些政治上的弱者,单纯的理想主义者抛进深不见底的漩涡。

当我很理智地分析这件事情的时候,当我真的开始去透彻地了解她这个人的时候,我想,她已经她把自己投出去的感情收回来了。她说;只要她心中坦然,良心安宁,没有遗憾和悔恨即够矣。我相信她的话。就凭她平日组织知青活动的那种执着热情的态度、那种组织能力、那种奉献精神即可窥见一斑。由此而相信,那时的她,并没有在政治光芒的照耀下用青春赌官场,更没有往名利场上去追逐,一切宛如是倍感珍惜这份知青的身份和自己纯洁的名誉,还有随波逐流的无情。

今夜的一席话,我知道她故事背后的无奈与忧伤,就如我听到那些世俗蒙蔽鲜为人知的染尘,我还揣测,她是想在合适的时间里、在合适的人群中再度恰当的澄清自己,重获纯净与清澈,避开山峰上那种瞬间颤动的政治漩涡里的流言蜚语。

其实,一颗成熟的心灵,是需要磨砺的;人生有很多承载,是躲不掉的;我还想,当时惟一能够支撑她的一定是她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倔强的性格,据她自己所说;为要证明她的清白,前前后后几年,甚至惊动到常德地委行署和妇联、省农垦局等上级单位,最终还给她一个清白,从而使那些流言蜚语不攻自破。她的遭遇,是许多生活、工作在那个年代农场、农村知青领导层里面而不被人所了解的另一面。

我还在想,真正可怜的是曾经那些知青宠儿,她们曾经令千人瞩目的政治荣耀,就这样被揉碎在农场领导层的争权夺利、个人的矛盾的纠纷中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后落于市井人的舌尖,低微如尘,狼狈不堪,令人咂舌攒眉。须臾,我目光端详她良久,仿佛嗅到那个年代的气息还没有散去,依然猜不出端倪,心里一丝涟漪泛滥得更厉害了。

其实,知青整个的光阴,谁没有过年少唇红齿白的时光,谁不曾走过青春的迷茫,谁没有过年少轻狂,谁没有经过命运的起起落落?但落实到她身上发生的事件总让你不忍触碰,埋藏在她心底让我可以深深的理解,必然是她难堪和无奈感染了我的思想和情绪。我就那么近的贴坐在她身边,静静的衬着手肘,不想说一句话,却感受心灵涤荡之后带来的沉思,慢慢变得释然,呼吸由急促转向舒缓,混乱的思绪开始渐渐清晰从而让我找到了共鸣,东山峰上,她宛如还是那么的飘渺,如轻纱般遮盖疲惫的心。

我所见她的故事如此这般。广阔天地与知青的社会,一切事物统在东山峰上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永远隐秘,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我想,这些基层锻炼出来的人是我们最应该悲天悯人的人了。

其实,每个人的世界并不大,当有些人走进的时候,一些人正在默默地离开。低下头来摸摸自己的影子,往事回味,人生中的机遇往往是无形‘而遇’却又‘有遇’而失去,时代抛弃一个人的时候连说一声再见都不会,生活也不会时时厚待我们。现在,没人去追寻历史的责任,纵然我们对历史有过怨言,但都在挫折里把它看淡了。

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处在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之间,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对世界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

知青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用‘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观点来看依然有着现实的依托。当年的许多‘弱冠’参入者都还健在,也不缺失那一段上山下乡的生活史料,但囿于一些政治上原因和主题的限制,它卷进去容易,真正写好很难很难。

今夜依旧,思绪循着她身上所发生的那些事,想起故事后面带给我启示,眼前仿佛漂进一张沧桑悲催的历史卷书。曾经流淌在知青岁月中的往事现在变得死一般的沉寂,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青的过去有着太多的扑索迷离而不容易被人倾听。山峰的云雾是神奇的也是神秘的,知青中所发生的一些现象至今也无法说清楚的,因此,有人始终保持着某种怀疑的态度。如果稍微撩拨一下就会有人将它顶起。那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呢?

视野拉回到当下,知青已经出场了,把事件回放到眼前。接下来,时间回到‘1972.3.28’,那不仅是个年号,还是一个以青春为题的时代。当时建办东山峰农场,主要也是为安置部分城市待业青年和解决南糖北调的任务。在农场建立的几十年中,人来人往中,知青是留下最多身影的一群人。浓雾中,有长沙、常德一千二百多名青春驻扎在此。漫山的茅草坡,山沟深壑,峡谷乱石,甚至每个犄角旮旯都留有知青的身影。

“思想有人抓,生产有人教,生活有人管。”这是当时省委专题文件对知青工作的总要求,如是,当初的场部领导和带队干部在部分知青队上就钦点了极少数女知青充实到农场场部参入知青工作的管理。虽然事过境迁,客观的说,这在当时应该是充分考虑了这些知青平日在学校的政治表现、家庭出身、个人能力和影响。但它忽若了一个事实,同等条件下,男知青被选派到机关领导层工作的人却很少很少!

若干年后,回个头来看,究极原因,再搜索和回味,在全国上山下乡知青比较集中的地方,凡属于往上充实领导岗位的人多以女性为多,这一现象即普遍又极为常见,我们农场前期大部分调到场部的女知青就遵循了这一‘普遍规律’。当时,我想这是不是对几千年传统封建势力的一种大反转?或者,是对弱者的一种保护?更或者,只有她们才适合干这份工作呢?

当时,我,的确弄不明白!因为说实在的,如果说是凭政治表现、靠吃苦、依自己的能力,或许男性应该比她们更强势一些,甚至更能胜任一些,以自己为例;凭我当时的政治表现和能力,尤其是脱胎换骨式的劳动锻炼绝对不比她们任何女性差,然而,现实的情况和我想象中的境遇却有着巨大的落差和不同,由此而使我明白了两点;一是我的家庭出生不好,二是我的性别不同(男性),所以,最终使我的政治选项在农场里归于落寞,发不出任何声响!

鉴于此种情况,加上后来披露的许多女性知青被侮辱和欺凌的情况,如是,以至于后来总有人把这种现象折叠为女知青的曲折和悲催,并带有各种女性痕迹的现实扩大化了,而且想象得极为丰富,议论甚至就变成了‘八卦’。舆论总是在世俗社会里涵盖着社会成员适应时代所必要的、或对其有利的一切信息。

缤纷繁复的社会科学并不都是如此缺乏度量衡,然而当聚焦在某些社会现象的具体话题上时,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全都支支吾吾模凌两可语焉不详,没有谁真能一五一十讲明白,什么算“公众人物”、什么叫“公众利益”、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边界在哪里?

后来,我看到沈乔生的《上山下乡中的女知青》一文中说:

一、“因为女知青性意识的相对早熟,因为她们绵软、深厚如子宫一般的母性,因为她们感情化的思维方式(而那恰恰是一个非理性的时代),使她们比男知青更容易和农村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处在艰苦、困难的环境,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女生往往表现出比男生更强的适应性和忍耐力,有更多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三、在特殊的复杂的政治生态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接受“上面”的思想,有更强的适应性,与男生喜欢独立思考相比,她们表现出更多的服从和盲目,换句话说,她们比较听话。所以,她们被提拔当干部的人数也比男生多。”看到此文分析,我认为,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但是否解开那个话题的迷,不得而知?

四十六年前那段历史已经渐渐变得模糊了,残存于知青脑海中的那些印迹也开始支离破碎了,山峰之上覆盖的是一段谁也不愿提起的往事,会使一些人感到有所忌讳,特别是牵扯到曾经的‘当事人’她们的命运和后来人生的走向都无情的被岁月抛弃在茫然的群山、田野、边疆之中。醒来,全当是做了一个浑浑噩噩的梦,最后都让人唏嘘不已。

我觉得,评价知青,不能仅仅停留在它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而要更加关注历史事件中饱满的人物内心,是否揭示了当时真实的社会现象。知青不能把自己的历史给抹去了‘从下乡到下岗’,是我们这一代人忍辱负重付出的沉重代价。当代有一种倾向;许多情绪化的思维使知青容易神圣化自己的经历。

曾经热闹非凡的知青话题,现在视乎都归于沉寂,但今天我的思绪飘然而来,还是我对知青中间发生的另外一种现象有着极大的兴趣,也是我曾答应写她的要求所至。如是;思绪慢慢溢出房间,由此而追索到1972年3月28日。

在东山峰上,知青大多是刚刚脱离城市又涉世不深的懵懂青年,还是一个抱团的群体,昔日的同学、街邻,不同身份使大家身份相同,所呈现不同的是;知青群体中必须慢慢涌现出新人来,艰苦的环境实际上确实能锻炼了极少数精英人物,但也摧毁了一些人。哪个年代许多知青都是靠自己的努力,靠比别人流更多的汗,付出更多的代价从而脱颖而出,‘她’是否就是其中之一,历史与机遇让她担当了不同的角色,当时的职务是农场党委副书记,真是羡煞了众多知青。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机遇和缘分,也可能是你,也可能是她,但实事求是的说;抛开其它因素,能从一千二百多知青中脱颖而出,肯定有着她不同凡响的一面,她是高中毕业,有着比一般同年人成熟的人生阅历和认识,据她所讲;72年过春节,大年三十,她没有回长沙,而是自己带头组织一部分同学把那些回长沙的知青被褥全部洗干净、收好。她性格活泼,为人热情,心地善良,平日里找知青同学谈心,做思想工作,帮助困难知青渡过难关,积极出工,累活冲在前,许多小事点点滴滴的汇集起来便显示出一个干练、和蔼、有能力的领头知青大姐形象。

我想,她的这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机遇是垂青那些有备而来的人。她被机遇所垂青了。调到场部后,她依然奔波在各个知青点上,多次回队搞劳动,帮助农场领导协调处理知青中间一些问题,她为官清廉,啬己奉公,赢得众人的钦佩。而最考验她的是全国恢复高考后和回城后的那几段坎;当时农场招工、当兵、读书都是搞个人表现优秀再推荐的制度,因为她是东山峰农场优秀知青代表,又是农场党委副书记,各种光环非她莫属,据她自己说;当时清华大学在常德地区曾指名道姓要招她,后因农场出于当时政治影响的原因没有同意放人。她却被政治约束的一纸(听党委的话),缚住她读书的全部想望。

我试图设想了一下她当时的心境;心应该像涨了潮,冉冉蔓延到眼眶,潸然泪婆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真正是把一切献给了党、献给了知青事业。简单地说,她虽然没有自封为‘惊天动地’或被人捧出知青明星,但普通人还是用心能衡量出来这件事的分量。这正如;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为此,我想说;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

据考证,后来从农场顶替她去的另外一个常德知青读完清华后被分配在北京工作,听说还混的非常不错。由此可见,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许多复杂因子运行之间,偶然凑成一个有利于你的空隙。而她,在她恰恰是被迫放弃这个机会后,身份和待遇由此而拉开。只能被迫到多年后回城顶职参加工作,再到后来就以企业单位普通职工退休,拿着一两千元工资而已。

我现在总结她,就有这样一种感觉;她的生活经历,撇在知青岁月中虽也说平凡,但搁在她身上却是比别的知青遇到更多的坎坷。曾经确有许多如意的光环在她身上闪烁,但闪烁过后依然能淡然处之,心静如雪,将名利的浮云轻轻拂过。

还因为,她在知青的时候,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可以夺目,可以耀眼;然而时光流逝,真正沉淀下来的丰姿卓越的女子又有多少?所以,做女人,做女知青领导,无论成否,千万不要忽视丰富自己的内心,内心的坚强、宁静、淡泊和从容才是恒久的!女人这样,男人又何尝不是呢?

由个别说到一般,又由一般探讨到整个知青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即认识了中国社会的现实,继而坚定了一些爱于思考的人勇于探讨起中国的命运来。不把历史驱逐于想象和政治需要的演说,尤其注意到农村与城市,知青与时代所发生大大小小的细节,以穿透遮蔽,以勘探知青事件以外更广阔,更丰富,更本质,更血肉鲜活的世界,以探索历史的当代意义。

但凡下乡经历过磨难,返城后又有事业追求的知青,无论男女,都会觉得这段经历对他们是负负得正的财富,都赞成‘知青精神’这种提法。我以为,知青精神是对苦难的忍耐和承受,是对人的意志和毅力的赞美,是对目标的不屈不挠的追求。当然,知青精神还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反思和批判,是对文革毁灭教育的批判,是对阶级斗争践踏人性的批判。我们颂扬苦难,但丝毫不排除对苦难源头的追究和批评。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越来越形成共识。

搁笔之时,思绪仍然掩藏不住对那里的怀念,因为,那段岁月大抵和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引起无数逐渐老去知青人的眷恋和怀念,生活在山峰广袤的云雾里,每个日夜都满含青春的汁液,我怎么会不爱?

现在,我只想看到知青中最美好的状态,抛弃那些被曲解的流言蜚语。每一个知青的境遇是非常不相同的,惟一一致的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青春岁月很眷恋、很不舍。只会作为一份特别的记忆停驻于此,任善良的人们去放大其中的美好。

2018.12.24草于家

困惑文章9:当善良遇见善良

文/王贵宏

我曾经被一个问题困惑: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善良离我们越来越近还是渐行渐远。直到看到一则令人感慨的新闻,终于找到了答案。

今年盛夏,离我们北方遥远的杭州,遭遇了一年中极热的40度的高温酷暑,一台摆放在某街道旁的摄影机,拍下了一个个让人感动的镜头。镜头的焦点是一个免费为外卖员、环卫工人、交警提供冷饮补给的爱心冰柜,这不仅仅是台装冷饮的冰柜,里面还装着善良和爱心。让人担心的是:冰柜里的饮品是否会被经过的行人拿光?是否会遇到太多贪小便宜的人?

然而,在镜头的记录下,免费冰柜的确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幕情景却打消了我的顾虑。两个干渴的年轻人拿了两瓶水拧开瓶盖发现了告示上的文字,才知道这原来并非对所有人都免费,这时,他们没有悄然离去,而是翻遍口袋找到零钱放进冰柜;一位老人打开爱心冰柜,同时也打开了手中的袋子,仔细挑选了两个大苹果放进去;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孩,可能只看到两个大大的"免费"二字,从里面拿了根冰棍,待看清告示之后,又毫不犹豫地将冰棍放了回去,在她纯净的心里,善良才是毋庸置疑的选择;一位小朋友跑去打开爱心冰柜却没有拿水,而是放进一封感谢信,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给爸爸送水的叔叔阿姨们,是你们让这个夏天变得更温暖……原来,孩子的爸爸也是一名在烈日中奔跑的快递员。

一连几天,没有哄抢与偷拿,只有点点滴滴的善良在汇集。当善良遇见善良,就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

困惑文章10:招聘干部

文/杨祚华

遥想当年困惑,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坚守在临时岗位上,还是背起行囊到外地闯荡,几经犹豫,终是难以决断。后来应了那句俗话:久等必有一禅。待到秋来八月,在一阵凉爽秋风的吹拂下,我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有幸跨进了招聘干部的行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当改革开放伊始时代,乡镇亟需一批年轻干部,于是,便在农村中选拔有文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这就是拥有承包地,仍是农村户口,做着公家事的招聘干部。

这一创新的招干政策,令多少农村年轻人渴望跳出农门,掀起了一阵参加招干应考的浪潮。但因配备干部名额有限,还需实行文化知识考试,多少人只能望洋兴叹,一个乡镇崭露头角者仅有三五个年轻人。当年我作为乡广播站的临时人员,参加了招干应试,在几番严格考察后,坐上了招聘干部的末班车,从此,驰骋在风雨兼程的人生路上。

家中世代皆为农民,我今生能与干部沾边,那也是莫大的荣幸。那天,我捧着粉红的签约聘书,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一路快跑回家,把喜讯传给乡亲们。他们争相传看我的聘书,一坝的人全都笑开了,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父亲抚摸着那个红色聘书,意味深长地说:娃儿哪,好好干啰!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

初秋的一天,我怀着欣喜的心情,告别家乡父老,背着行囊报到上班。走进乡政府驻地,一间陈旧的木楼,楼上是简陋的寝室,楼下作为办公室,均不到十个平方米,尽管环境条件差了些,但我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乡镇干部的工作,每天不是下队,就是开会,工作繁琐,事无巨细。所做的农村工作,在脑子里思考,在行动上落实,每天走村串户,无惧跋山涉水,半年来,一双脚走遍了乡村的坡坡坎坎。有老同志曾戏谑:我们是跑田坎的干部,有事找队长,无事转田坎。

招聘干部来自农村,多任过村里的群团干部,或是任过乡上几大员,熟悉农村工作,也曾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到农村开展工作,自然得心应手,和群众相处关系融洽,更是乡镇工作的主力军,大多担任着党政副职,几年后,有出类拔萃者被提拔,主政一方。我们走在外面,是令人仰慕的招聘干部,回到家里,却是朴实的种地农民,马不停蹄地扛着犁铧,赶着一头犍牛,还得去耕种那一亩三分地。在起早贪黑的辛劳中,抹着一身涔涔热汗,忙完收水栽秧挞谷,把更多的农事留给家里的妻子,又赶去忙做乡镇的工作。

那些年的乡镇工作,忙于冗事。狠抓农业生产,推广先进种植经验;走进农户家中,催交公粮和提留款;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抑制人口过快增长,达到优生优育;做好春秋两季打狗灭犬,不定时调解民事纠纷。这些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一次次考验着招聘干部,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每每走村入户,我们头顶戴着草帽,肩上背着挎包,有时手里还要拿根竹棍,谨防犬只突然蹿来偷袭。这身简朴的农民装束,正如有人说:农民看我们像干部,干部看我们像农民。

招聘干部和正式干部做着同样的工作,待遇也不差上下,但毕竟是聘用的干部,难以进入正式的序列,尽管心理上时常蒙有一丝阴影,但位卑未敢懈怠工作,我们总是争着抢着去干。有了急难险重的任务,我们主动要求去做;别人干不了的事,我们想着办法去干。早晨迎着朝阳,披着一身晨霜;夜晚踏着星光,挑起一肩责任。我们把一件件事情做得干部翘首称赞,群众脸上挂满笑意。

经过多年奋斗,我走向了聘转录的那一天,即招聘干部转为国家录用干部。在一番严格考察后,我终于成为一个正式的国家干部,把头上多年的“招聘”二字去掉了,真正吃上了从小就渴望的国家粮。我捧着崭新的购粮本颇为激动,一个线装的小本本,封面是土地般亲切的深褐色,扉页里填写着我的名字。我揣在衣兜里不肯放下,它的来之不易慰藉着我奋斗的艰辛。尽管那时吃国家粮不再让人羡慕,我终究没有到粮站买过一次粮食,但欣慰此生终是吃上了国家粮。

岁月流逝,一晃多年过去,往昔的招聘干部已不复存在,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些人工作政绩突出,上调到区里或区局级单位,职位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更多的人和我一样,一生工作在乡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乡镇工作。

曾经的招聘干部,每天奔走在乡间匆忙的身影,一代人记忆中的乡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困惑文章11:困惑

文/柳讯

在生活中最困惑的是什么呢?是选择,人生最难的恐怕就是选择了,人们常常说选择比奋斗更重要。选择错了,尽管你也像别人一样努力过,奋斗过,可是结果别人成功了,你却失败了,这是很冤枉的事,更难堪的是,有时因为选择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你越奋斗离你目标越远,因为你成功的彼岸在南方,而却向北方出发了。

选择本来就是一件事很难的事,如果是一般的事情,也许可以凭自己经验感觉,或是别人的意见判断就可以作出正确决定,可是有些事情,是扑朔迷离,变化莫测,常常让人捉摸不透,有些不知深浅的人,往往只是凭一时的冲动作出选择,结果是事与愿违,捉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山东打工多年,积累了一些资金,他的脑子很活,人缘也很好。他想改行做生意。他了解到当地的大包菜很便宜,才1毛多钱一斤,而家乡的菜市场要卖到三毛多,差不多是翻倍的赚,如果贩运一批包菜回去,一次可赚好到自己一年打工的钱,于打工辛辛苦苦积赚的钱,购了几个车皮的饭菜。可是事出意外,由于一场洪水,火车被阻五天,等到他的菜运到家里时,菜全部成了臭狗屁。血本无归。他面对一堆臭气烘烘的菜傻了,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头脑发热所致。当时也有劝过他,虽然有利润不大,但风险也大。可是他怎么也听不进去,一意孤行。只吞下自己酿成的苦果。

困惑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选项太多了,不知道那项是正确的,那项是错误的。在商海里,有人赚了大钱,而有人却破产了,就是因为选择失误;在官场上,有人一路顺风,扶摇直上,而有人却摇摇欲坠,甚至是遗臭万年。在婚姻上,有人一生恩爱幸福,而有的人却貌合神离,甚至是支离破碎。

还有一种困惑是没有选项的选择,这种选项往往隐身不现,在你选择前时,是摸糊不清,隐隐约约,处于朦胧状态,你选择是难的事了,就是水中花,镜中月一样,而且这个时候最具诱惑力了,很容易迷惑人的,你很容易头脑发热,失去理智。许多的诈骗犯就利用人们心理的弱点,引人上钩的。

面对重大的事情时,我们要三思而行,切不可草草抉择,对看中的事要全面了解,认真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就不会为当下的而困惑,也不会抉择失误而造成后果。越是困惑的时候越不能急躁,越是困惑的时候越要慎之又慎。如果我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所选择的事,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在心情好的时候,去分析问题,你就不会被表象所蒙蔽,更不能急功近利选择,更不能用侥幸的心里去选择,世是没有无花的果,也没有无果的花。

学会从困惑中走出来,一个高明的驾驶员,在最糟糕的天气中开车时,就是思想高度集中,放慢速度。如果我们想在人生旅途中不出“车祸”,那就是遵守“规则”,时刻警觉前方出现疑点,那就可以安危走出自己的人生的困境。

困惑文章12:这些日子,落不下困惑

文/心刺

聒噪的日子,在热浪中此起彼伏地颠簸膨胀。内心,这驱赶不走的困惑,像黑夜一朵落不下的忧伤,在天幕黏糊且遥遥置挂,不能疏失一种心情,也收放不了一张泛滥的网,困住一地裹足不前的烦躁彷徨。渴求时间的剪刀,把心情纵横残破,随风自由纷落。

于是期许,突兀的闪电,撕裂闷热的面具,让滂沱的阵雨,涤荡着鲜活的潮湿。内心有水样的清凉,内外通透才不长久枯窒。即使是瞬息的假象,也不懊恼一种恩赐。真想,廉价典当这种心境。也想,倚窗藏身宁静。看风撩帘,琴声随心,画笔流畅,心笔落字生姿,让生命喷涌一片绿意。

然,调整一种姿势,却并非易事。

曾经,沉默在两尺屏幕,看字字珠玑锦绣出一卷卷清丽墨图,但针刺线缝的文字,弹射出的血涌阵痛轻易就能瓦解灵魂,像无神的鬼魅游荡在迷路的森林。曾经,听天籁之音的滑翔忧伤,直抵心脏就勾勒出和弦触痛,在清澜音波中不禁潸然泪下。害怕,在拉帘而下的凝滞中,孤盏清灯把脸庞刷白点亮,平卧冰冷水波触感夜色萧瑟。害怕,足不出户的日子,黑发会根根雪染冰尘。

生物钟,在困惑中紊乱了日程。这段时间,是在困惑中“饥饿”拉锯,在割裂不开中耗尽力气。人,或许不能太过理智,也不能太过感性,在中立中左右一点,善待自己才能拿捏活着的幸福。认知在节节攀爬中明晰开花,双脚却在悲哀无助中倏忽入土。

强迫自己,跟着落霞的脚步,在有水草的河岸散荡心情。当阵阵脆落的足音,像键盘敲打出的心音。原来,一个人放逐心情,又复苏出相同的困顿。提起裙摆,旋转出唇齿的呐喊,心情就在熊熊灼烧中,随炊烟袅袅散去,落地一路繁华过后的冰凉灰烬,缝补不起也拼凑不出原形。抱膝而坐,看水流浪,自己的身影就在水中翻卷浮沉。晚霞落尽,心情就在暮色四合中黯淡锁定。

一个人出入,灯光昏黄的咖啡厅,在腾腾热气中溶解心情。当潺潺音流高低不平地拂过心房,似风霜又降温在枝头上,心情似花朵瓣瓣凋零,起风就洗透眷恋残香。原来,在春来秋去中悲欢品读心情,是对自己的极度残忍。闭目养神,心情感觉又撞在了冰冷的岩石上,溅起睫毛上满溢而出的泪花。心情掏空寂凉,如冬月落地无根,无主角却哽咽得认真。咀嚼一种困惑的折腾,品再多的咖啡,也遮掩不了眼角顺流而下,逆流而上,让人迂回困惑咸咸的味道。

人的生命,不是想快乐就能豁然欲出,想淡定就能心静如井,想多彩就能八面玲珑。一直羡慕牛,吃一点草就满足耕田。羡慕群鸟,飞上蓝天,停留树梢,就能欢喜吹哨。羡慕蚂蚁,有一个洞,就能忠诚回巢。小小的生命,活得单一笃定,总在惯性中定性。人,总在一些时段里不能幸免困顿,落不下心灵走向的脚跟,走不出困惑,脚步就捆绑着一根绳。

找个理由,安慰自己。想想长在原始森林的玫瑰,任其在无人的角落里绽放枯萎。无视它的高贵,不计它的春回,更无视它在风霜洗礼中斑斓又残褪。只是,滑落的这个季节,不甘愿去学会看流星的命运。我困惑的心路,是你正路过我的青春。而这些虚脱的情节,是自己在沉默中分秒咀嚼苦涩,彼此都在理性中伪装今世的陌生。

“午夜时分,缺失一道没你的风景,灵魂会屈服命运,真想优雅转身,怎料思绪不再完整?就把深情交给命运,哪怕在困惑中没有了余温。你辨识不清分寸,是不想让你数清香腮泪痕,即使只给予你一个相遇的清晨,我也甘愿守候一个人的黄昏。感情极为糊涂困顿,但懂得爱得执着爱得忠贞。我只是一只流浪无依的白狐,注定像红烛为你灼烧而哭,不问来路不需归途,只为照亮你的征途,就值得我一生去困惑付出……”随心写下的文字,我又随意谱曲,黑白琴键音域分明,但内心依然有炙热不灭的泪珠,拉不开序幕也完美不了心灵的归属,隐匿着绽放的心路,也俯身困惑而无处倾诉。

心灵真知碰触,像在酷夏炙烤中暑。病一场,困惑只能在梦中亮开坦途。

“记得,我穿着雪白的长裙,温柔地仰起细小的皮鞭,马蹄得得的去向,是为采集你踏过的泥香。我看见绵延泛绿的草原上,一朵朵雪白的羊群开在夏风中,你像巨人站立成树,仰望着浩蓝晴空,喜悦就从天际徐徐拉下了彩幕。你温婉地笑着,我旋转着白裙,青丝飞扬,心语款款,化茧成蝶斑驳出土。我们牵手傻笑,心湖就亮开一片粼粼金光,夏风清澜微拂,这里将顶起一朵多情的帐篷。我抿嘴咯咯地憨笑,你的牧群里又多了一只羊,愿你的皮鞭,似春雨细细落在我的心上,在荒芜中舔舐,在窃窃欢喜中成长……”

我慵懒地愣愣神,在朗朗晴日里推窗放眸,却在定定地落寞。原来是一场梦,为何想真实地烙印在血液中?注定在困惑中驻足,注定在伪装中背负,一切皆因矛盾茂盛抗衡,最后在屈服命运中冲突。

这些日子,总落不下困惑……

困惑文章13:镜里窥人

文/丁松英 王兴野

一直困惑于这世间为何有许多反义词存在,而每个人又几乎是矛盾的复合体——亦奋进,亦贪乐;亦清醒,亦迷糊;亦阳光,亦冷漠;亦真诚,亦虚伪……没办法,他们说这就是生存的必需法则。

所以,摘下了面具,将自己曝在朗朗乾坤之下,反而更有种惶惑的阴暗。因为要让自己“立足”于社会,于是在“真诚”的阳光下,必须卑躬屈膝,必须委曲求全,才不至于成为出头鸟惨受枪打。真诚是假象,虚假才是真实,正如一切阳光照耀之下都有阴影存在。

——只是,因为在“背后”,所以无人可见。

我不知道所谓的历史有几分真几分假。龙座上的权倾天下,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们得到了财富、权力、享受,会乖乖任凭自己的一切包括劣迹被记录?他没有得到的,只是一个流芳千古,于是我也不敢尽信那血汗凝成的历史,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历史。

——我不相信但凡帝王出生都有异兆,我不相信红颜祸水,我不相信隋文帝节俭至斯,我不相信乾隆时期是盛世而非从内部逐渐腐烂的果子……是的,我怀疑那卷单薄的史册,是否能承载真相的沉重。

有人说,历史除了人名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虽然过于偏激,也并非没有道理。千百年来,只要人性有扭曲,历史便会变异。

相反,在虚拟的时空,我们不必承受现实的压力和重重顾虑,可以顶着虚假的名字,活得真实而逍遥。小说中,可以痛快淋漓地揭露现实血淋淋的真相,可以讽,可以刺,可以嬉笑怒骂,肆无忌惮。鲁迅的《阿Q正传》不就是虚构故事中的活生生的现实吗?

而今网络上正在盛行的微博,亦是一个还原人们本真面目的窗口——每个名字都荒诞不经游戏风尘,而每个名字下面,却是直掏肺腑的锋利坦荡。是的,多少的愤懑,多少的激情,多少的真心和热血,都通过这虚假的面具喷薄而出!伪装久了,心会麻木,再分不清真假;唯有呐喊——在面具的掩护下呐喊,才会发现自己原来还活着,还有一份对“真”的渴望和追求。

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怕。

——怕个人的卑微,怕生存的脆弱,怕……直面自己的心。呵,说中国人隐忍,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都是被一个“怕”字束缚了良知,扭曲了人性!真成了假,假才敢真——我们真的只敢在虚假的镜像中度此一生吗?

——不,我不甘心。

我们还有血肉,还有人性尚在,我们不是只会在泛滥成灾的心灵鸡汤式文学中生搬硬套以“文化”作主题来敷衍。我可以没有文笔,却不能在真真假假的光怪陆离中浑浑噩噩。我们依旧有沸腾的血液在燃烧,以破开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玄冰之镜。

历史无法还原,但,明日却可以坦荡清明!

困惑文章14:理想与现实的困惑

文/忻枫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那些曾经拥有梦想的年轻人都在奋斗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希望能发明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小学时的理想是做一名飞行员,希望能驾驶飞机在天空翱翔;初中的理想是将来来考上八大名校,能让父母脸上有光;高中的理想,是做一个成功的人,大学,好像还是这个理想……

我始终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和我谈及理想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就是:"我要做一个成功的人1他反过来问我:"何为成功?"我当时就楞了,对啊,何为成功?高中时期一直追寻的,结果高考完了却因为那样的成绩而狼狈的逃离那个地方,大学时在提及时,突然觉得茫然了。也许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吧,后来觉得这个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定义就是取决于这个人取得了好大的成就,挣得了好多钱!渐渐的,理想二字就被我通过"成功"二字定义成了要挣得很多的钱,就这样,我一直没有间断过,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从大学到实习,从实习到现在……

一晃两年过去了,我记得刚上工地那会,杨经理他们还笑着问我:"叶兵,你高中毕业没有哦,就跑工地来上班了。"看着两年后的自己,应该脱离了那份稚嫩了吧。潼南时期,和一个兄弟伙畅谈,提及理想与现实这个话题,他悲愤了,显得那么的痛心疾首。因为现实让他不得不放弃甚至是丢弃了他的理想,一个有着通讯工程师理想的人却成了天天和我们起早贪黑拿着墨斗卷尺的,抱着图纸和工人不断交涉的施工员,多么大的跨度埃这就是现实抛弃了他,情绪非常不稳定的和我们谈着。我只能默然,因为我又何尝不是?

最后我还是谈及了我的想法,一个人无论被现实强·奸得怎么样,不论你流落到了何种境地,首先你得安心做好当前的事情,然后始终不要丢了心底的那份理想!那就是你的念想啊,奋斗的,努力的源泉,也是你能在当下并不是自己爱好的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源泉。

两年的工作,做着自己并不是非常热衷的行业,和许多人提及这个行业时,都是奔着它相对来说来钱快的原因才选择了它。两年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这行做出过什么样的成就,或许有,或许没有,但我一直在努力着,从不轻言放弃,也同样给予过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一些深深的震撼。现实就是这样,我只要通过这项工作,这份努力来创造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更好的去追寻我的理想!

正在每个人都被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要么在其中脱颖而出,要么被其摧毁了人生……

第一次听见汪峰的歌,是那首《北京·北京》,接着后来的《怒放的生命》……渐渐的喜欢上了他那种在现实中挣扎的感觉,白岩松说汪峰的音乐:"有抗争而不颓废,有呐喊而不尖叫,有挣扎而不自虐。在迷茫的人生意义路上,像一个孤儿,像一只麋鹿,却依然能够伴随着你走出困窘的天地。"是那么的贴切。

那份成功的执念,从不在脑海中被抛弃,或许被它被我压着了心灵的深底。但是咱始终得坚信着,得朝着那目标奋斗,在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着的现实中,留着那份执念,朝着它奋斗。

----7月23日晚

困惑文章15:好友的困惑

今天晚上上自习的时候,文婷打电话过来,稍微寒暄几句,她就忍不住抽泣了。原来她是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勇气去拼搏名牌大学,而是到了一个这么不起眼的学校,她连续抱怨了很久,很激动,一直在感慨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为什么要在这么低级的学校里耗费四年。

我能理解她此时此刻的心情,切身体会到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煎熬。想当年,我也是披星戴月、悬梁刺股地备战三年,冲刺高考。为什么最后还是没能进入名门学府呢?那么渴望在北大的未名湖畔和那清华园里度过最美好的四年充电时期,多么羡慕那些在北大和清华里自由自在交流思想的学子们。

电话里,我用了linda的话语来开解她:其实这是一种缘分。就像我当年选择英语专业一样,这是一种缘分,上天注定的。环境和氛围固然重要,但关键的还是自己强大的内心,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要有一颗不服输的心,不肯认输的心。我跟婷说:只要你想赢,你就胜利的一半。其实在低一点的平台,也不应该自怨自艾,放弃眼前有利的锻炼的机会,应该及时调整心态,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俞敏洪毕业于北大,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从表面上看,虽然他们似乎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可是,谁也不能阻挡他们成为成功人士,只是成功的方式不同。

我们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谁能取代,不要看见别人的成熟美丽就忽视自己的活泼开朗;不要看见别人的大家闺秀就忽略自己的小家碧玉;不要看到别人的辉煌成就就忽略自己的充实生活。加油吧!努力吧!不能改变生活,但是可以改变心态。只要不服输,只要想成功,就一定能成功。

为有梦想的孩子鼓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