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散文

请欣赏小学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小学散文1:难忘的小学生活

文/郭海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如烟似云般地即将过去了。再过三个月,我就毕业了。每当一想起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们的互相鼓励,就有一种令人难舍的心情。

回想六年来的二千多个日子,似乎在教室里还有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在操场上还缭绕着我们的嬉戏声,在校园里还有我们欢笑的身影。在每一个脚落,我们都曾留下难忘的回忆。

在母校16位教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成长为彬彬有礼的学生。许多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往事,更是我们今后为人处事的指南针。我们现在就要毕业了,蓦然回首,老师的教诲,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的欢笑声,都还围绕在耳边。

在我最后留校的几天里,我要认真地看一看可爱的校园,看一看我们的师长,看一看鼓励我们的同学,珍惜最后几天相处的日子。

小学散文2:感动只在一瞬间

在回顾小学六年往事,那些事情历历在目。而这些事情也于每个老师紧密相连。就让我打看记忆的宝匣,与你一同去品味那封藏已久的感动吧。

在五年级的历程中,一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她姓李,是个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也是李老师的缘故。李老师总是那么慈祥,有时会与我们看个玩笑,调节一下枯燥的气氛,李老师上课前总讲几个小故事,常常掉我们的胃口,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了,因为上语文课无拘束,没有紧张感,试问,还有哪位老师能与李老师相提并论呢?

我记得在临近毕业之际,李老师特地给我制做了一个激励卡。上面写有许多成功伟人在成功前所历经的辛酸与苦难。临近末尾,还标有这杨一句:阳阳,你永远是老师心中的骄傲。看完此卡,千言万语不尽言说,心中已是汹涌澎湃,心中的感动怎能用言语所能表达,那是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融合,我与老师的心以融合以相依。这是瞬间的感动,却是永生的甜蜜。

在让我给李老师,写下最后一节小诗,诉说我对老师的丝丝眷恋吧;“上帝啊,假如让我重新选择,我宁可回到那两年之久的师生之情,啊!上帝,为什么时间不能永恒,哪怕一刻也好,因为一刻的享受也是无尽的甜蜜。”

小学散文3:玉清寺小学赋

文/廖强

岁在乙巳,百业待兴,教育不济,贻误新生,玉清寺小学应运而诞。

初借地半山,后落户现址。前贤立业,举步维艰,卧薪尝胆,可歌可叹。缺椅少桌,教师几人共用一桌;设施短绌,痴心坚持全面发展。修围墙,造滑梯,乐在其中;门裂缝,墙透风,信念不改。硕果充栋,声震周遭,师为名流,恩泽桑梓。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胸怀奋志,踵事增华。博采文化之魂,确立理念,坚持科研引领,后来居上,领一方基础教育之风骚。

红墙蓝天,交相辉映,青蓝相济,水乳交融。书飘香,翰墨舞,丹青艳;彩绳飞,琴瑟动,舞翩跹。甘露暖阳,培玉兰多娇艳;厚基博壤,育黄桷以擎天。

伟岸玉清人,岭上苍松,顶天立地;柔美玉清人,空谷幽兰,沁人心脾。悉心如琢玉,匠心独运;清心无旁骛,春风化雨。

巍巍中梁山兮,山高人为峰;滚滚时代潮兮,勇者展潮头。来者当承浩然之志,肩担大任,鼎新除弊,舍我其谁,再建赫赫之功,永续丰碑。

小学散文4:相信就是祝福

文/杨娇松

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在学校有老师严格教育,在家里有我们积极督导,加上她自身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优异。时常地会有她的同学家长在我面前称扬她的成绩,我总会谦虚地回答:“数学差了些。再说,她现在还小,长大不知会怎样呢。”说的次数多了,有时也未在意她就在身边,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潜意识里就有了自己数学成绩不太好的概念,对数学的兴趣悄然减退。又时不时遇上几题超出大纲的思考题,憋红小脸也做不出来,自信心大受打击。终于有一天她哭着说:“妈妈,数学题一点也不好玩。”我才重视、思考、醒悟,作为一个母亲,哪怕是无心无意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起到多么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言是家长塑造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会用精致、温婉的语言说话,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同样的事实我完全可以这样表述:女儿的数学学得很好,但语文和英语更好!这样对她的心理暗示将是积极的、正面的、良性的。然后再帮助她分析提高,使数学成绩也能名列前茅。这样做才是合格而智慧的家长。

想起老年人教育年轻妈妈不要在婴幼儿面前说生病等不好的话题。孩子的思想是透明的,孩子的心是有灵性的,他们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呀。

又想起女儿学画。我们将家里客厅偌大的一面墙作为她作品的展示墙。实行“末位淘汰制”——每有一副新作问世,就换下一副最差的旧作。这样推陈出新,墙面越来越赏心悦目。这独一无二的“装修”不但为我们的寒舍增辉不少,而且每有客人来家,必被这一墙画作吸引,情不自禁赞不绝口。这份肯定让她兴趣日渐高涨,画技日渐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最宝贵的财富!但兴趣和自信不是凭空而来。孩子一时的热情和能力往往是稚拙的,你呵护它、鼓励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打压它,它就会消失。大千世界复杂多变,大人有时都无力掌控命运之舟,谁不需要鼓励呢?尤其是来自至亲至爱的人。父母的评价永远是人生大厦的基石。

相信就是祝福!从今天开始,我会骄傲地告诉赞扬我女儿的朋友:“谢谢你。我的女儿学习的确很好,她会一直努力,一直优秀下去。”

小学散文5:小草芳菲独自妍

文/彭忠富

犹记得小学语文中的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是一首诗歌,其中提到了蒲公英。“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有些时候,这里的风却是我们带来的。像很多孩子一样,儿时的我,也喜欢玩蒲公英,喜欢看蒲公英的花絮在空中轻舞飞扬的样子。

蒲公英生长在山坡草地,沟渠路边,春天开花,花呈球形,状如灯笼,因而乡亲们又称之为“灯笼花”,反而蒲公英这名字太过正式,连那些老辈人听了都很陌生。到了秋冬季节交替,蒲公英的整个花冠由黄变白了,只要有风吹过,哪怕是些许的微风,那些种子都会义无反顾地离开母体,奔向新的栖息地。从而在来年春天,把一片片荒郊野岭,变得朝气蓬勃。

我们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瞅准了,蹲下来,然后迅速地掐断枯黄的茎秆,那种内心的喜悦真是难以言表。我们双手轻握着那柔弱的茎秆,不敢出丝毫大气,缓缓地走到高处,欣赏够了,然后才对着花冠猛地吹口大气。那些小小的降落伞,迫不及待地出发了,看着它们越飞越远,一股成就感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只吹一朵蒲公英肯定是不够,只要发现哪里有蒲公英,我们就会邀上伙伴们玩个够。到最后实在不愿用嘴吹了,我们就从家里找来蒲扇,对着那些蒲公英使劲地狂扇。刹那间,满坡都是蒲公英的的小白伞,我们追逐着,奔跑着,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般。

儿时的蒲公英,给我的童年时光带来了诸多回忆。有时候,母亲还从地里摘回蒲公英来做菜吃,那么它们又成了时令菜蔬。能吃的自然是嫩根和茎叶,最好是开花之前食用。像那些常见的野菜一样,摘回家来在清水中稍微多浸泡一下,洗净泥沙。然后烧开水加盐巴,放入蒲公英焯水约半分钟去苦味,捞出来,切成丝,加蒜末、酱油、醋、糖、辣油调味即可,这就是凉拌蒲公英了。这道菜味道很不错,略苦而爽口。虽然有些苦味,但和苦瓜的苦有点不一样。

“小草芳菲独自妍,绣茵流翠悄无喧。相思脉脉娟娟意,絮舞春风花满天。”蒲公英虽然看似平凡,可是在诗人和画家的笔下,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张力。在着名版画家吴凡的名作《蒲公英》中,一个乡下小姑娘提着竹篮去挖野菜,她采了一朵蒲公英,歪坐在地上,鼓起腮帮子使劲地吹着。那飘向远方的花种,悠悠地飘动着,似乎藏着小姑娘美好的梦。小姑娘沉醉了,凝神注视着尚未离花径的一簇蒲绒,这小小的蒲绒,似乎因为一个希望已孕育得太久、显得那么不安宁,正在等待吹来的风。画面构图简洁,除了女孩之外,只有一个草篮,一把小镰刀,一个被女孩吹的蒲公英的毛团团,然而却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鲁迅曾在《故乡》结尾中说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我们终得承认,有希望总比没有好,这正如小姑娘手中的蒲公英,那散落远方的花种,就寄托着她的希冀与梦想。而我们的手上,不也握着一个个“蒲公英”吗?只要有梦想,那么我们心中就会踏实,就会觉得人生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之路来。

小学散文6:那年的中秋来“客”

文/赵向辉

30多年前,我在上小学。中秋节到了,我们兄妹三个都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上月饼了。上世纪80年代初,每个农村家庭都很贫困,我们也不例外。所以,只能在中秋节吃上一两块月饼,那绝对是一种美食,每一块月饼都充满诱惑。

到了晚上,母亲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老四样——月饼、苹果、鸭梨和石榴。石榴是自家院子里那棵茂盛的石榴树长的,个大汁多味甜,我们早就想摘下来吃,无奈母亲总是让留到中秋之夜。

我们一家五口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开始赏月,狗狗小黑也装模作样蹲在石桌下。母亲又说,月亮里住着嫦娥,还让我们看月亮里面的黑影。我和弟弟只顾吃月饼和水果,最小的妹妹听得入迷,吃的也就慢了半拍,母亲就先给她留下一块酥皮的五仁馅月饼,因为妹妹最爱吃。

忽然,有人敲打院门。弟弟跑去看,回来后趴在母亲耳边悄悄说,一个要饭的。母亲迟疑了一下,向我们通报了情况,然后对父亲说,给他块月饼吧。父亲说,给吧,再拿个梨,老大去。

我左看右看,每一块月饼都那样可爱,真舍不得。我说,为什么给他吃啊?也许是个坏人呢,没准儿是做了坏事怕被抓住,逃到咱们这里躲警察呢。父亲说,管他是什么逃犯或者小偷呢,要饭要到了咱们门上就是客,肯定是饿坏了,快去给吧。母亲也说,不管他是什么人,今天夜里他就是一个没回家的人,能吃上块月饼肯定高兴。现在想来,母亲这句话真是太具人文关怀的味道了,也太有哲理了。

我挑了一块自己不爱吃的枣泥馅月饼,拿了一个相对小一点的鸭梨,向大门口走去,小黑颠颠地跟着我,我心中默念,但愿要饭的已经走了。

打开门,那个流浪汉却还在等着,我只好把手中的东西递过去,告诉他,月饼是枣泥馅的,鸭梨已经洗过了。他接过去,对我深深鞠了一躬,我没见过这场面,赶紧关上门回去了。

等坐下后,我发现小黑没回来,便跑回去看。隔着门缝,我看到,流浪汉正坐在地上吃月饼,小黑蹲在他对面,他每咬一口月饼,就留出一小块来给小黑。小黑一个劲儿地摇动它那个小尾巴,很是可爱。

我没敢打扰他们的和谐,也没有回去,而是一直扒在门缝处看,直到他们吃完那块月饼,又吃完那个鸭梨。

流浪汉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土,对小黑说,回去吧,我走了,谢谢你。说完,他又站直身体,对着我家的大门深鞠一躬,然后转身向村外走去。

我打开门,把小黑放回来,赶紧去向父母亲汇报情况,同时也向弟弟妹妹炫耀自己的见闻。父亲说,他没准儿还上过学呢。妹妹说,肯定,那么懂礼貌。

多少年来,我虽然忘记了他的容貌,但一直忘不了他的背影,还有那对着大门的一躬。当然,我记住的,还有父母的教诲,对于那些本应回家团圆而未能回家的人,更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

小学散文7:精确的“指针”

文/刘恒菊

入小学不久,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来给我们上体育课。能冲出狭窄的教室,来到宽敞的操场上,我们兴高采烈。可是列队训练时,我的噩梦来临了。

严肃的女老师,把混乱的我们编成齐齐整整的四小排,然后训练我们灵活地认识方向。她尖着嗓子发出号令:“向左转——向右转——”两下一转,我就分不清左右了。每次晕头转向地转过后,惊恐地看见同学的脸,就马上再转回去。

老师很快就发现了与众不同的我,她厉声地警告我,叫我不要再转错方向。她凌厉的目光劈向我,我的心里更加惊恐,彻底乱了分寸。几次下来,我洋相百出,冷汗也渗出来。从此,我极端地害怕体育课了,稍后就发展成一个逃学的坏孩子。母亲知道了,她不恼,和颜悦色地问我逃学的原因,我说出了实情。

母亲听完后,笑了:“孩子,妈妈告诉你一个认准左右的方法。记住了:站队时,把你的右手握成拳头,左手伸直成巴掌。这样老师喊向右转时,你就向握拳的方向转。当喊向左转时,你就转向巴掌的方向。”在母亲的要求下,我的右手握拳,左手成掌。母亲喊了:“向左转——向右转——”果然我每次都转对了方向!我兴奋不已,不厌烦地让母亲把口令喊来喊去。

体育课上,我右手握拳,左手成掌,怀着激动紧张的心情,接受女老师的挑战。无论怎样左转右转,也考不倒我了。我看见女老师的目光中露出了惊讶。她永远不知道,那个总是弄错方向的笨小孩,为什么突然扭转了乾坤,像是大脑里突然被谁放上了精确的指针!

多年后,我成了老师。在体育课上,我也给学生喊:“向左转——向右转——”也有些可爱的孩子在口令中蒙头转向。我就在他们的小脑瓜里放上了这样的“指针”——右手握拳,左手成掌。

其实,当年在操场上,我在女老师的口令声中分不清左右,那女老师也在自己单调的声音里迷失了方向!她不知道怎样走近我,她更不知道怎样在我的大脑里放上精确的“指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别人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你若清楚,请你考虑,如何在迷途者大脑里,放上精准的“指针”!

小学散文8:站在小学门口

文/黄杏儿

站在小学门口,我心里充满了欢喜,充满了希望,这里有一排排雪白、整齐、干净、明亮的教学大楼,还有宽广的大操场,篮球场,足球场,孩子,我想你能在这里就近上学,我做梦也会笑醒的。

当我每天抬着大肚子行走在这条在熟习不过的街道时,我抚摸着你,想象着你的样子,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了,不过对于我来说,不管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会爱你的,有时你也很调皮,在肚子里游泳,一会在左,一会在右,一会蹬蹬脚,一会抬抬胳膊。一会向上,一会向下。怀孕对于妈妈是很辛苦的,每一晚妈妈是很难入睡的,你在肚子里快速的长大,压着我呼吸都很困难,一个小时就得翻一个身,首先撑起身体,然后在转身,最后是调整睡姿。每一次都是哪么笨重和行动迟缓。在煎熬和等待中,你来到了我的家里,也来到我的世界里,看着你粉红稚嫰的脸,我很欣慰,我有孩子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一个漂亮的天使,一个公主。

在最初的一年中我很辛苦,没有奶,但一天,十几顿的奶,等着我,而你总是哭个不够,还有你总有哪么多尿,一会才换上的尿垫又湿了,还有你总是哪么弱小,不能经一点风雨,哪时,我常常,陪着你,照顾你,在医院。 你生病的时侯,我是很揪心的,看着白白胖胖的你,为打针,头发剔掉,当所有的小朋友打完后,护士长,几个医护人员,如临大敌的,一个按头,两个按手,两个按脚,为你打针,而你哭的死去活来的,动弹不得,我实在不能在病房呆下去了,看下去了,听下去了。也不能说护士怎样,让她们心里有负担,不能很好的下针,我一个人静静的,跑到长长的走廊的另一头,在这,我可以听不清,看不见,我可以不哪么揪心,不哪么无能为力的,我可怜的孩子。

在我的精心的照顾下,你从抬头,坐立,爬行,到走,到跑,到跳,学会了吃饭用勺 ,用筷子,以前我一看你吃饭就很绝望,桌子上,地上,你的衣服上,小手上,脸上,兜兜上都是米柆。我最怕你吃冰棒了,手上,衣服上,脸上总会是沾沾涟涟的,还有冰淇凌,看着你把自己搞的象个小花猫,我真是很无语。

我不知道你哭过多少回,我安慰过你多少次,你一点点的长大了,长高了,也结实了。 2岁半的时侯,你进入了幼儿园,我记得第一天的时侯,你无比的兴奋,你无比的盼望,你无比的想往,在等待了一整天后,我在见你,你哭的泪人一般,紧紧的抱着我不肯松手。第二天你说什么也不肯上幼儿园了,我就给你保证,只要你乖乖去上幼儿园,每天第一个来接你,也许诺,每天给你一个惊喜,还告诉你,在这你有更多的小朋友,和游戏。第二天,当你哭 着走进教室,我也忙着逃离教室,我不想你,看着妈妈也哭了,没办法,从家庭到社会的第一步,我希望你能平稳的过渡。我只有狠下心来,这么做。

现在你马上将经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你马上将离开上了四年的幼儿园,在这四年中,你健康,快乐,接下来你将背上小书包,上学堂,去迎接人生的另一新篇章,在这你将,从一个会说的人,成长成为一个会写,会读的人,成长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我希望你能上一所好的学校,天很蓝,教室很白,很高,操场很大很宽。但孩子,我和你爸爸不是铁路员工, 你爸爸也不是李刚,我也不是范冰冰,你爷爷也不是**,我们也不认识什么省长,市长,区长,处长,我们连什么科长也不认识的,孩子 你的求学梦变的很模糊很不真确了,我是知道的,住院开刀要包红包的,律师打官私是有提成的,包工头承包工程是有好处 ,可惜你的父母,是一般的老百姓,作为父母我们想陪你走的更远,飞的更高,想你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 ,有一份好工作,孩子一切才起步,就这么不可定术的。

孩子,我看着熟习的街道,熟习的学校,熟习的教学楼,想哭了,在我的记忆中老师是灵魂的设计师,国家给老师建园丁之家,人们崇尚教师,提昌尊师敬道,提昌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提昌知识就是力量,在这,孩子能长成一双隐形的翅膀,成就人生,但孩子你怎么进的了学校了,唉,富二代,你不是,官二代,你不是,关系,我们没有,背景,我们也没有,学校有门,我们进不去。

站在小学的门口,我很无语埃

小学散文9:人各有志

文/李洪彬

儿子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就是作文不理想,不是少字就是跑题。

这天,儿子的作文又没考好,老师批语“严重偏科。请家长配合!”儿子的“奥数”已经取得全市第一的骄人成绩,他却不能文理平衡,全面发展。我不敢马虎,跟他讲起“想当年”,我是怎样花功夫学习作文这门重要功课的,然后才能收获今天的成就……

儿子小声问我说:“爸,是不是当爸爸的总比儿子懂得多呀?”那当然,我点头称是。儿子说:“那么你有本事写小说,爷爷怎么不行呢?”

我听了这话,有点生气,告诫儿子:“你爷爷是个盆景艺术家,他有他的理想和追求,写什么小说?”儿子提高音量说:“就是嘛!你这样说话就对了,!你不要老是抓着我的作文不放,也不能拿着自己的优点去量别人的缺点。我长大是当科学家,是不靠作文吃饭的。”

小学散文10:学期阶段小结

文/徐颖

六年级是小学里最高的年级,功课也比以前稍紧了一些。由于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依然能够玩得快活、学得自在。

这段时间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我换同桌了。我的新同桌是一个踏实的同学,脾气很好,我们相处得很融洽。上数学课时,我们还比赛谁做的题准确率高呢!他上课听讲专心致志,倒显得我经常走神了。

虽然我过着这种悠闲的生活,但对考试却不敢有一丝松懈。经过我的努力,这次我考了一个还算优异的好成绩。这次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两个男生并列第一,而我和第一名只差一分。看来下次我要更加努力了,争取拿下第一这个宝座。

总体来说,这半个学期我过得很快乐,希望我以后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散文11:我的小学

文/马力

我念的是北京市丰盛学校第三部,省称丰盛三部。它是一所实验小学。在这里读满五年,升入丰盛一部,即中学部(我母亲在这里教数学),四年后毕业,成绩好的,保送上大学。在我小的时候,这种进入“九年一贯制”体系的小学,全北京才有五个。比起一般的学校,学期少一年而教学质量要强不少。

我念到五年级,赶上了文化大革命,造反的风把好梦吹远。

学校在府右街,对面就是中南海。校园的南边开了一个小门,斜朝着中南海的西门。我平日从学校的北门进出。我的家在北边,路近。

北门开在椅子胡同东犄角,左面冲着一个大杂院。大杂院颇深,曲里拐弯。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住在里头。我到他们家里做过作业吗?全不记得。右拐,就上了府右街。街上有一片杨树林,一棵一棵,长得非常壮旺。林下有几户人家,院门常常是关着的。上体育课了,老师常领着我们绕着杨树林跑几圈儿。我们爱管这个地方叫“小岛”。它形状椭圆,还真有点像一个岛。后来扩建街面,“小岛”没有了,杨树的绿影也看不见了。

有好几年,我的同桌都是陈思豪。我俩坐在第一排。思豪又瘦又小,爱穿夹克。人极聪明,成绩以算术最优。他爱画画,能用几个汉字(好像就是组成他姓名的那仨字)拼绘出军舰图形。放学了,思豪从南门回家,过马路,贴着红墙往南走几步,进了中南海。在班里,像他这样家住中南海的同学,有好几个。

我们那时放学,没有家长堵在校门口接的。家离得近的同学,凑齐,排好路队往回走。常常跟我同路的,是王二宁。他的脸,我已经模糊了,只记得是个大个儿,上课坐后排。我常到他家做作业。他家在内务部的院子里,是个院中院:一溜儿出廊的大北房,门窗高敞,歇山屋顶铺着绿色琉璃瓦,有树有草,像座好看的花园。他家那会儿就趁电视了,黑白的。我们都知道,他父亲是内务部的副部长,叫王一夫。有时候,这位老革命会来到桌前转转,我们瞅他一眼,接着做功课。他戴着一副眼镜,神情很稳,一看就是个大干部。

我家住羊皮市胡同,挨着内务部的西墙,我每天上学,从家里起身,走出大酱坊胡同,左拐,就该从内务部的前面路过了。无论冬夏,门口总有站岗的。内务部办公的这个大院子,早先是礼王府,后来成了华北大学的校址。老话讲:“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足见这片房子的好。豫王府在帅府园东口,府墙高砌,气派大了。清王朝垮台,三百年王府卖给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人拆了它,就地建起协和医院。

我父亲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我翻过他留下的一本毕业册,前面有几张照片,其中一张印着李宗仁。李宗仁当北平行辕主任的时候,把陕西韩城人王捷三请来,接任华北文法学院院长。黎锦熙做过这里的校董,不知道他是哪一年离开的。父亲听过这位语言文字学家的课吗?这个学院若是新胎,它的母体便是蔡元培倡办的华北大学。

小学毕业后,我们这拨儿同学,不怎么见面了。升入中学,更是天地各异。不很久,差不多都去了黑龙江或内蒙古,再远的,奔了云南。广阔天地,成了我们这代人的课堂。

经了十年兴凯湖的风浪后,我回到北京。有一天,陈思豪到家里来找我。他的模样没怎么变,从小就瘦,过了多年也没胖,倒显得清秀。一聊,才知他也去了北大荒。“少小离家老大回”,相见依然能相识,小学同学,挺亲的。思豪说他考上了人民大学,读的是哲学系。

前些年的一个礼拜日,我到府右街那边办事,路过母校,我的步子慢下来。校门朝东,“北京市自忠小学”七字写在牌子上。校名是什么时候改的呢?那天不上课,校园里很安静。我跟传达室的值班老师说,想进去看看。一个几十年前的学生回来了,可以!她瞧瞧我脸上的皱纹,点了头。

盖了新楼,塑胶跑道也在我们做过操的场地铺起了。我入学那天,开学典礼就是在这个地方搞的。北面一个院子,垂花门、连廊、藤架,比我上学时精整得多。我们五年级的几间教室,把这个四合院围起来了。院中立着一尊攒尖石碑,刻着周恩来题撰的悼词:“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我的母校,原来是张自忠将军的旧居!借它来做学校的名字,多了纪念意味。张家搬进来,刚住了两年,卢沟桥就响了炮声,一院清景,无心晨夕晤对。枣宜会战,张自忠拼力苦战,勇为沙场之雄。

在故居创办一所小学,是张自忠留下的嘱托。张将军殉国七年后,他的侄女把学校办起来了。北京解放,这里的校长是张自忠的女儿,我见过她吗?

我上过课的那间教室,青瓦、灰墙、红窗棂,还似当年。隔着窗子往里瞅,我用过的桌椅早该没了。其实,这排北屋,曾是张将军的卧室。古槐的树荫把院子遮得一片清凉。课间的笑闹、天真的面影,那样远,又这样近。

小学散文12:甜酒马拉糕

文/梁浩朵

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是格外期待塞车,只要一塞车,妈妈就得把车绕往立交桥。在立交桥的拐角处,一个不大引人注目的小角落,长年驻守着一位银发苍苍,穿着蓝布黑裤,脚踏黄色塑胶凉鞋的老大爷。

他每天清晨早早地就挑着两簸箕的甜酒马拉糕,候在那儿。老大爷的生意似乎不大好。只要塞车经过那儿时,总会看到他还有着许多未卖出去的甜酒马拉糕,一碗一碗地堆叠在一起,静静地卧在簸箕里。老大爷亦一样,只是坐在横卧在地的扁担上,不吆喝,也不爱和旁边的人聊上几句。有人经过往他看上几眼时,他才抬头,微笑着问,要吗?很好吃的!

他只在春夏秋卖马拉糕,许是冬天天气冷,不易发酵,马拉糕又容易变硬难以入口吧。老大爷的马拉糕不同于别处的。很多地方的马拉糕都是炊成一大盘,再切割成小块小块的。而老大爷的马拉糕很是精细,用手掌般大的深棕色小瓷碗来盛炊的,一砵算作一份。

他制的马拉糕很厚实,带点偏甜,肉眼望过去,每一个小孔都发酵得一般均匀。咬下去,绵密细腻,富有弹性,能让口腔咀嚼上一会,而不至于像其它地方的马拉糕那样蓬松软化,内里充斥着大量空气。

最与众不同的,也最让我难忘的是,老大爷的马拉糕带着一股淡淡的酒香味。虽然当时年纪小,但马拉糕里面的酒香味却恰好得宜,只是一点点,不至于浓郁,又伴有令人迷醉的香味。以至于很多年后,不会喝酒也不敢轻易尝试喝酒的我,对于一些加入酒精烹制的食物犹有特殊的亲切感。

妈妈肯定也很爱吃老大爷卖的马拉糕吧,要不然从不许我们吃零食的她,怎么会但凡经过那儿时,她都会主动买上两三砵,破例让我们贪嘴呢!

后来,我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很多以前珍重的记忆都忘却了,也包括着我童年喜好的甜酒马拉糕。我似乎再也记不起马拉糕送入口中的感觉了,只能凭借脑海中执着的偏爱,用富于书面,近乎完美的词语来形容。尽管我知道,它真的很美味,但我终究忘记了它真真实实在口中化开的感觉。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如果可以再吃一次老人家的马拉糕,哪怕是惟一的一次,我一定要最认真地去品尝,久久留住它的滋味。可是,拐角处那个有些单薄落寞的身影早就消失不见了。我还是找不回小时难忘的味道……

这一直以来岁月的流走,我曾亲手送别挚爱的亲人离世,目送最好的朋友远去他乡,也未曾来得及对擦肩而过给予我温暖的陌生人道声谢。如果早明白一些道理,在当时,就会好好拥抱生命中的这些可贵,不留遗憾。

小学散文13:小学生活回想

文/刘子睿

那年,未来遥远得没有形状,我们单纯得没有烦恼,回想过去的几年,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

初入小学,我们天真、稚嫩;我们胆小、害羞,时刻牢记着父母的叮嘱;我们因为无知,却害怕犯错,但依然洋溢着阳光的笑颜,嘴里哼着儿歌,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属于自己的班级——一年级二班。

望着教室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喜悦、兴奋,但也羞涩,不敢多言。记得开始的几天,我都是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然后上课、听讲、下课、放学回家,机械般地重复着。直到有一天自习课,坐在我后面的同学戳戳我的背说:“同学,借下橡皮!”就在这一借一还中,我们熟识,并成为最好的朋友。慢慢地我放开了自己,结交了更多的朋友,这也为我的一年级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后来,我当了班干部,在一天天的成长中,我渐渐变得开朗,也学会了宽容,更懂得了要用公平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同学。时光如梭,一转眼,我们已经要步入六年级了,回想我的小学生活,它就像阳光下一串又一串五彩斑斓的泡泡,而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在我的泡泡上抹了一层亮丽的色彩。

小学生时代即将过去,我在一点一滴中慢慢长大。不知何时,妈妈送我上学临别那句话,已经从“好好学习哦!”变成了“宝贝,好心情哦!”这其中包含的是成长的印证和满满的信任。水彩、蜡笔、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道彩虹,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小学散文14:门球照亮人生路

文/张俊豪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被选入学校门球队,从此我和门球成了朋友。它教会我太多太多。

门球是一项集智慧与运动于一体的项目。首先,它告诉我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在比赛中,个人的每一杆球都会影响整体,所以打每一杆球我们都要专心致志,不能有丝毫松懈,甚至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自己还得和对手“同归于尽”。可以说,门球比赛的每一次胜利都是队员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的。

其次,门球教会了我胜不骄、败不馁,永不认输。一场门球只有短短30分钟,可是不到最后一杆球,谁也不能说取得了胜利,前一刻还是阳光灿烂,形势一片大好,下一刹那,一杆失误就会导致全军覆没,所以门球教会我们比赛中不骄傲,不放弃,不言败。

最后,门球教会了我遇事冷静沉着。在比赛中,每一杆球都关系着全队的胜负,所以在平时训练时,我们每一杆都要打稳,打慢,打球时心不能慌,手不能抖。

总之,门球运动给了我很多启示,由此带来的好处也让我终身受益。在以后的比赛和生活中,我要以此为鉴,打好每一场球,走好人生每一步路。

小学散文15:和自己较劲儿

文/杨福成

阿勤和我是小学同学,他属猪,学习特别笨,每天的作业都不能独立完成,每次考试都很难及格,老师和同学们都常常笑话他——真不愧是属猪的,比猪还笨!

整个小学,他上得很艰难,多次哭着闹着退学,但又多次被父母拉着打着进了校门。最终,他还是辍学了。

这么笨的一个孩子,他能干什么呢?父母都犯愁了。

在家浪荡了几年,他准备出去找工作。虽然当时不像现在招环卫工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可是他连个小学肄业证都没有,也的确是国脚出门——费劲儿!找不到,他只好跟着村里的木匠到北京的一个木工厂去当小工。

那个厂子是专门为高档别墅加工楼梯的,活很多很累,同去的不少人因为吃不了这个苦,都卷铺盖回家或者另找门路了,唯有他,熬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徒,一直坚持着。

他潜心研究师傅们的每一道做工,一分钟也不肯耽误,甚至过年过节他都不回家。很多以前的工友都笑话他:“真是笨猪一个,活那么多,给钱又那么少,还傻乎乎地坚持!”

也的确是,早已经离开另找工作的人,每年都能挣个三五万,而他,这么踏实卖力,最多也就能挣个两万块钱,不是傻笨又是什么呢?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三年后,在北京的木器加工行业横空杀出一位年轻的名木匠,这位木匠经过短暂的筹资后,建起了一个占地数十亩的高档仿古家具加工厂,项目包括别墅楼梯制作以及明清屏风、书橱、书架等各种室内家具制作,一把椅子的价格就高达二百多万元。经营半年后,他不但还清了借款,而且还有了自己的房子、轿车以及上千万的存款。

这家工厂的老板,就是阿勤。

熟悉阿勤的人都为他的巨变感到好奇,因为这个时候,熟悉他的人都还在四处打工,挣着零零碎碎的苦命钱。

然而,更让人好奇和难以置信的是,这些高档家具的制作工艺,全都是由他一人用电脑设计出来的。

我把阿勤设计的一些样本拿给专业搞设计的一位朋友看,他看后大为吃惊,质疑地问:“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学肄业的木工匠人搞的呢?”

我和阿勤聊天,谈到成功,他说:“我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道理,但我明白一个理,那就是得!要想成功,无论别人夸你也好骂你也好,你都不要在意,你只需在意你的目标在哪儿。不气馁,不泄气,只要下苦工,就肯定能成功,你没有成功,就说明你下的力气还不够,吃的苦还不够。”

一个小学肄业生,说的话肯定不是全对,但“和自己较劲儿”这个理,确实大有道理。

寻常,我们都太在意别人的夸和骂了,都太爱和别人较劲儿了,不妨,从今天起和自己较较劲儿,即便不能如阿勤一样成功,但人生的色彩,肯定会大有不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