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接到老家四叔的电话,说他的孙女考上大学了,请我回乡参加贺宴。我欣然答应。
大学生,人称天之骄子,过去在农村凤毛麟角。我的老家是个有百十户人家的村子,上世纪五十年代,村里有个叫忠先的男孩考上了大学,后来分配到北京,在气象台工作,成为村上的骄傲,村里的美谈。但忠先是在舅舅的帮助下到外地上学的,在其他城市参加的考试,虽是村里人,却不是从当地考上的。
村里有个叫金星的,是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到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他已年过三十,结婚成家了。那年,他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师范专业,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他算是第一个从村里直接考上大学的。从那以后,村里不断出了大学生。正祥的儿子考取了南京中医学院,金洋的女儿考上了武汉大学,阿华的儿子考取了第二军医大学……
我的堂叔兄弟五人,儿女辈中只有老四的女儿上了大学,其他的在家务农。在孙辈中,老大的两个孙女、老二的孙女和老三的孙女考上了大学。今年考上大学的,是四叔的孙女。
四叔上世纪七十年代当过兵,退伍后在乡供销社工作。那时他每月二十多元工资,妻子务农,家有一儿一女,生活清苦。他的女儿上大学时,为节省伙食费,常常在周日回家带点咸菜煮黄豆和小鱼回学校,吃上一星期。他这个女儿很努力,如今在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大型企业里任高管。
我乘车赶回老家,四叔夫妇见到我来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使我感到老家人的真诚与亲情。酒席设在一家豪华饭店,亲戚们都来了。平时从不喝酒的四叔难得地喝了点酒,脸发红,话也变多了。他除了讲过去农村的苦外,讲得最多的就是家乡的变化,家家都变富了。他说,今年村里出了三个大学生。又说起前些年谁家的孙子考上了天津南开大学,谁家的孙女考上了南京大学……
望着四叔高兴的样子,我想起当年我的小学同学。那时大部分学生小学毕业后都因为家庭困难不再继续读书,少数上了中学的,也在困难时期陆续退学。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大学就是天上的月亮。随着家乡的变化,这月亮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我估算了一下,三十多年来,全村有五六十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每到过年,那些考出去的孩子从全国各地回乡探望父母,那光景真叫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