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景致,两堤最显文人的重量。
白堤逶迤,远远看见大唐烟尘中白居易的身影。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冬,疲惫的白居易从忠州被召还京师长安,还没容他揉一揉酸痛的肩膀,享受一下京城的闲适安逸,便被猜疑而贬为杭州刺史。白居易又恼怒又无奈,悻悻地起程了,他安慰自己:“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他确实只在杭州过了三年安逸享乐的日子。白居易本不高兴到杭州,尤其是西湖,却给了他一个莫大的惊喜。他没有想到,杭州居然是个柳绿花红、鸢乱鸟迷的所在,白居易不禁有些醺醺然了。
高兴之余,他也认认真真做起了父母官。史载白居易“为官余杭,政平公简”,深受百姓的尊敬。他疏浚了李泌开凿的六井,又为解除杭州大旱,在武林门附近筑修了一道白公堤,蓄水灌田,政绩颇丰。
离开杭州,白居易又去了苏州。江南短暂的停留,足以让他擦去满脸风霜,让那颗充满诗意的心灵得到抚慰。
后来,白居易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东都洛阳,“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在洛阳他置宅买地,实现了“老爱东都好寄身”的夙愿。在洛阳,已年逾花甲的白居易,面向杭州的方向,深情地吟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然而,他再也没有机会重回杭州、重游西湖,钱塘灯火在他北去后同《广陵散》一样微茫。
杭州人为纪念这位命运多艰的诗人,便把横贯西湖而过的一道沙堤改称白堤,而真正的白公堤早已被水冲毁了。
两百多年后,另一个著名的人物也在西湖边停下了脚步,他就是苏轼。与白居易的无奈不同,苏轼是主动请求外调而来的。他两度来杭,第一次是因为看不惯实施新法的王安石,第二次则是因为同程颐的洛党发生了争执。道不同,不相为谋,长安居不易,又何妨纵情山水呢?苏轼向来是个洒脱放达的人。
轻舟短棹西湖好,诗酒此处最逍遥。杭州的苏轼,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年轻、快乐。文人的诗心,只有在这时候才算找到真正的归宿,才能书写自然清新的篇章。在湖上饮酒作乐,他没忘了写诗宣传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几年后,苏轼还在怀念这段日子: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离开西湖,苏轼的行程越来越远,黄州、英州、惠州、儋州,苦风恶雨,直至海外孤岛琼崖。那一片柔情山水,化作他回身北望时眼中的迷离。好在他喝酒作诗时不忘做官,曾为保护西湖不受海潮的冲袭,修过一道长堤,那便是有名的苏堤。他的名字因此得以永远回响在湖山之间。
漫步苏堤,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我想起现代诗人郁达夫游杭州西湖写的一首诗: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文人的笔墨,一旦与山水糅合在一起,成为名胜佳迹,便是永远也抹杀不掉的存在。江山文人捧,这是对文人最大的安慰。他们的价值,向来不被庙堂看重,却总在山水自然中得到肯定。
庙堂易毁,江山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