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赏荷韵

笔构网

2023-06-20文/魏益君散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花风姿绰约的形象, 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荷花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荷韵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荷叶犹如微动的绿波,从脚下涌到天边,让人感到似乎置身于无穷的碧海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艳丽。

《江南》写采莲的场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青年男女一边采莲、一边互相追逐嬉戏表达爱慕之情,读来如临其境,闻声见人,既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又领略到了采莲人丰富的生活与精神世界,品味到了他们喜悦的内心与甜美的爱情。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描写了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那种种风姿,真是天然无饰,那悠悠荷韵,让人望而惊叹!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荷花虽美,却也有凋落之时。在南唐中主李璟笔下,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炎炎夏日,读诗品荷,浮躁的心便有了一处宁静的家园。一阵凉风拂过,一缕缕荷的清香正从一首首古诗中飘逸醒来……

 

尘世写真

一枝独秀似荷花

□李红都

炎炎夏日,是赏荷的好时节。几乎整个夏天,只要有空闲,我都会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到不同的地方寻觅荷花的倩影。

无论何时何地,有荷的地方,就有了美。每当我看到静立于淤泥之上仍冰清玉洁的荷花时,脑海里就会闪出虽遭遇磨难,仍淡定而乐观的女子——她,我的一位听障朋友的母亲。

年少时的她,亭亭玉立,相貌俊俏,如初夏时节校园荷塘中花瓣初绽的新荷,格外引人注目。更难得的是,她的成绩从小到大都始终位居年级前列。研究生毕业后,她留校当了教师,活成了女人堆中一枝独秀的荷花。婚后,她和丈夫生下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天使,她像结了果实的莲房,带上成熟温婉的母性美。然而,孩子不满周岁,就被查出患有重度感音神经性耳疾,她的人生,从此陷入苦难的沼泽。

为了帮助孩子融入健听人社会,她和丈夫做了分工:丈夫努力赚钱养家,她辞了高校教师的工作,全身心地帮孩子语训,帮助孩子克服障碍,健康成长。也曾被女儿昂贵的各项听力康复费用压得喘不过气,也曾因教听障女儿学说话,一个词重复了上百遍还没教会而焦虑不已,但最终,她以一颗能包容人生所有不如意的佛心,如莲蓬一样,收敛了花瓣的光芒,把所有的精气都凝聚在心里,只为助力女儿梦想的绽放。

后来,在她的引导和陪伴下,听障女儿考上了清华大学,大学毕业后,又考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生……她们在命运的淤泥中挣扎着成长,最终挣出了泥池,结出硕果。这一生,还有什么能消减她们的美丽?

时光如水,日子如泥,那些经历苦难仍能从容淡定、向上成长的女子,都是我眼里开在岁月长河里的一朵朵荷花,无论在怎样的际遇里,都不会向苦难妥协,带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决心,一点点地超越了苦难,绽放出美丽的花,即便花瓣凋谢,也会变成莲蓬,承载起“来日新荷胜老荷”的希望。

夏天仍在继续,而我也将继续四处寻觅荷花的倩影,轻移莲步赏荷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