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昆明乡街子

笔构网

2023-06-30文/王世新情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昆明开设了几个乡街子。这些乡街子,多数都是星期天赶。听人说起乡街子的热闹情景,便约了两家邻居去看看。不想,看了一次就想去第二次,于是,两三家人就约定,每月至少去赶一次。远的不方便,就轮流去赶马街、关街和海源寺。

乡街子的热闹情景果然名不虚传:临时支起的棚房雨布,红红绿绿的大伞小伞连成一片;吃穿玩乐的生产生活用品,琳琅滿目;独具特色的各种风味小吃,香气扑鼻;音乐声、喇叭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大人小孩男男女女比肩接踵……

热闹之中还蕴含着一种特有的风情。你看,那条锄板锄、镰刀斧子、铜锅铁锅摆满一地;那稻草编扎的鸡蛋,一串挨着一串挂满竹杆;那金色透明清香扑鼻的蜂蜜,一瓶瓶一罐罐整齐排列,任人品尝;那铺满松毛的地上,精致的草墩环绕着小方桌,桌上,热气腾腾的羊汤香气袭人。还有那些穿戴着花鞋花帽花围腰的小脚老奶、背着背箩和娃娃的青年妇女、三五几个蹲在路边咕噜咕噜抽着大烟筒的汉子;海源寺里农村老幼演唱的云南花灯……这一切,让你感觉到一股浓郁而又古老的云南乡土文化的氛围。

乡街子不仅活跃了农村经济生活,而且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所和乐趣。我们去赶街,主要是三个字:吃、买、玩。铜锅鱼、酱螺蛳、竹筒饭、羊汤锅、傣族米酒等风味小吃,尽情品尝,个个赞不绝口;丁丁糖、姜豆豉、蜂蜜、核桃、羊乳饼和各种新鲜蔬菜,去了都要带上点;看花灯,凑热闹、欣赏乡土风情。最后,在回家路上,还要评论一天的所见所闻,一路谈笑风生。回到家里,个个心满意足,盼望着下一个街天。

近几年,昆明乡街子多数已经停办了,剩下的两三个也远离市区。曾经盛极一时的昆明乡街子,在一些人的记忆里已经渐渐地淡漠了,但那繁荣兴旺和充满云南乡情的美好记忆,却永远留在我们这一代老人的心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