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

笔构网

2023-07-05文/徐生故事

上世纪90年代,每年的春季及5月前后,我都要到武威采购物资,每次都要住上十天半个月。经常在那一带转悠,也算对丝绸之路和黄土高原、戈壁沙滩有点认识。一踏上武威的土地,在市中心的主干道上就能看见一段夯土筑成的城墙,高达数丈,墙体有好几米厚,从城门穿过,顿觉时光倒流,一下子就联想到金戈铁马,厮杀震天的场景。

当我从城门下走过,仿佛听到王翰在吟诵: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想当年,武威北防匈奴,西防突厥,卫青、霍去病都曾策马扬鞭打城门下经过,更有热血儿郎血洒疆场。那段城墙如果有灵性,一定记住了他们可爱的脸庞。

武威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南是秦岭、祁连山,东北30公里外是腾格里沙漠,东南就是兰州,西是河西走廊千里的古丝绸之路,有官道直达张掖、嘉峪关,是兰州和西安的门户。武威的远古遗存太多,到了武威就能体会到古风。

武威城不大,却很繁华, 老城中心有一个广场,中间有一个高台,上面有一个纪念碑,上有铭文,介绍马踏飞燕,顶端有一个放大了若干倍的青铜“马踏飞燕”雕塑,气势非常雄浑,马儿的姿态又显得那么轻盈,仿佛要借着燕儿之力直奔天际。

我们喜欢住在广场边的市招待所,可以随时欣赏这个人间杰作,赞叹古人的高超技艺,这是美学、力学、冶炼、青铜器铸造的完美集合,2000年前的先辈,有如此高超的技艺,着实令现代人叹服。出土马踏飞燕的雷台汉墓,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雷台离市区不远,终于有一天得空,兴致勃勃地去雷台参观。那是一条官道,不太宽,古代走马车,那是绰绰有余,是真正的丝绸之路,两边笔直的参天杨树两三个人都抱不过来。

雷台的围墙呈朱红色,距山门不远的地方有一棵千年榆树,七八个人都抱不过来,在大树的映衬下,山门和围墙显得非常矮小。山门的对面和大树下,散落着一些夯土筑就的民居,泥巴墙,没有任何装饰,一切都透着原始的气息。

进入大门就看见有几层高台,据介绍长约百米,宽50米左右,夯土筑成。高台上两边有许多飞檐翘角宫殿式的建筑。分别有雷祖殿、三星殿、北斗七星殿等,最高处有一雄伟建筑,三层、高数丈,门楼匾额书“雷台观”三个字。

雷台汉墓是1969年搞战备挖防空洞时发现的,在雷台的最东南角,工人一开始就挖到了汉墓的入口,所以里面基本没有遭到破坏。墓道约2米宽,高约3米,全部用青砖砌到顶,上为弧形券顶,并有各种花式和线条。全长约二三十米,中间左右有耳室,很小,放不了多少东西。室内干燥,没有坍塌的迹象。进去2米的右侧,可以看到一口砖砌的水井,有风化破损现象。

墓道尽头是主墓室,比墓道高许多,也是汉砖砌到顶部,券顶很漂亮,花式也比较多。墓内出土了金、银、铜、玉、陶、铁器二百多件,光是铜马就有几十匹,几万枚铜钱。最为珍贵的就是铜器马踏飞燕。它全长45厘米,宽13.1厘米,高34.5厘米,重7.15公斤。出土的几十匹铜马和马车,唯有这一件堪称国宝,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它体型矫健,造型完美,构思巧妙,打破了双翅飞马的传统,体现了先辈的高超技艺。

一晃20多年过去了,那城门还在吗?雷台大门前那棵无人问津的大树还活着吗?那些看似有点破败的夯土小屋还在吗?有空,我想再去一次武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