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推荐,我有幸走进昆明非遗保护演出现场——古渡梨园,坐落在昆明官渡古镇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
古渡梨园由昆明顽主张雄亲手创办,现这里交由竹派声腔第四代洪小柱老师打理,她从师第三代名家冯咏梅(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万象贞为第二代)。经多年打拼,洪小柱率领的昆明滇剧艺术团现已成为昆明赫赫有名的云南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和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重要实践基地。
他们常年坚持每周五天演出,每天下午1:30—3:30,星期一、二休息。都是上演自编自创的传统滇剧、花灯,宣扬中华传统的忠孝礼义,弘扬中华文化。
适应市场、观众需求,在传统滇剧基础上,他们又加入传统花灯唱段,使表演内容更丰富,也更通俗易懂,尤其深受农民朋友青睐,观戏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农民观众。每月最后一天演出,省滇的老艺人们还会来这里献艺,它已成为昆明人饱尝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亮点,现在每天保证有三五十人观众。
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昆明比较知名的滇剧院、团相继被撤销,滇剧一度开始走下坡路,频临消失边缘。一些滇剧艺人不甘心,在资金、人员极度困难、匮乏的情况下,坚守、维持传统滇剧演出。洪老师的团队就是其中最铁杆的倡导者、实践者。终于迎来今天滇剧、花灯复苏的春天。
我自幼生长在滇剧之家,父亲在滇剧团(盘滇)拉过主弦,又写得一手好字,负责写水牌。使我从小耳濡目染与滇剧结缘,并由衷热爱上这门艺术。2002年刚退休就随专业团队下乡演出,每年三月三赴大板桥龙泉寺,一去就连演七天传统滇剧,坚持了好几年。那时我是操电吉他用厚实的低音为音乐垫底。
我住呈贡,到古渡梨园来回路上要花两个多小时,每天像上班一样提前一小时到。是什么原因让我如此疲于奔命、乐此不倦?首先当然是音乐的魅力;其次能近距离观赏演员精湛的表演。演员们大多是来自专业剧团且有雄厚功底,唱腔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一招一式像模像样,给你耳目愉悦;再就是剧情会牵着你走,正如门头对联所示:上联:戏情即世情欲晓世情看戏情;下联:古事比今事要知今事观古事。一种精神上的莫大享受,让人留恋忘返。我弹中阮伴奏也别有一番味道。
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全身心都用在音乐节奏上,指头灵活在变动,这老年痴呆肯定与我无缘了。前后对比,到这里后我精气神更加饱满充实了,来与不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结果和感受。
滇艺滇粹扬滇邑,愿滇剧艺术奇葩越开越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