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挑水

笔构网

2023-10-29文/晨思情感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老电影,很多劳动场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快乐时光,尤其是看到主人公银环一扭一扭挑水的样子,更勾起了点点回忆。

我们那个村子有几百户人家,村东头和西头各有一口水井。西面的是苦水井,人们用来饮牲口、洗衣服等,东面的是甜水井,人们用来做饭、饮用等。隔三差五,大哥就要去甜水井挑水,把院子里的水缸装满。那时候我的个子小,挑水的活儿干不了,但最喜欢跟在他后面,蹦蹦跳跳地看着大哥一根扁担挑起两只水桶。当他用扁担一头的钩子吊起水桶伸入井下时,我便靠近井台朝下看,大哥此刻一定会嘱咐一句:别靠前,掉下去可就被水鬼吃了啊。我心里有些嘀咕,但还是忍不住看看大哥,又望望井底。

井水距离地面一般是两米多,大哥把水桶挂在钩子上,双腿弯曲立下马步稳稳站在井边,慢慢地顺下去,当水桶底部就要贴上水面时,他忽地左手拽住扁担这一侧的钩子,右手缓缓摇晃扁担,带动水桶来回地摇晃,片刻后猛地向下一松,水桶便扎进水里,大哥右手顺势用力向上一提,满满一桶水就离开了水面。他通常是喘口气,再慢慢把桶提上来,然后再去打第二桶水。两桶水打满后,就可以挑起来回家了。

通过我的观察,从井下打水上来,既是技术活儿,也是力气活儿,更是艺术活儿。说是技术活儿,那就是水桶有时容易掉进井里,而"猛地向下一松"这个环节最容易出事:松的幅度太大就会使水桶脱钩,飘摇着掉进井里,幅度太小又打不满水,只有恰到好处把倾斜度掌握到位,才能保证把水打满。说是力气活儿,那就是向上提水时,要有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在扁担下方的右手握紧用力向上一拽,左手立刻跟上攥住扁担再向上提,两只手交替使劲,都要靠臂力和腰力的。说是艺术活儿,那就是当水桶距离井口不到一米时,要迅速把扁担往右大腿上一横,右手顺势一压,左小臂随即一弯拉住扁担,直起身来舒然一扭,一满桶水就稳稳地放在井台边,这样的动作一气呵成。那一刻,如果正好是清晨阳光映照在大哥身上,他显得真是很有艺术范儿了。

挑着两桶水走在小路上,看着扁担一颤一颤,大哥似乎也很享受的样子,看上去并不累。起初我不太理解,后来听董湘昆先生唱《送女儿上大学》,其中唱到张老汉挑着行李送孩子时,有几句是这样的:你别看这条扁担,是两头窄中间宽,要不能搁载也不弯,它是两头颤中间颠,那分量再重也不压肩那……看来这颤悠也是有学问的啊。

十来岁时,我们随父母来到了城市,再也不用挑水了。几年后,听说小村子用上了压水井,后来又有了自来水,挑水的时代应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偶尔想起大哥打水、挑水的样子,总觉得他的身上带着一种工匠之气。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