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处事铭师恩

笔构网

2023-11-12文/龙建雄随笔

当年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导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语重心长地说,今后到了单位,有可能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一定要学会冷静处事;军事指挥是一门艺术,冷静的分析、正确的判断,才会得出果断的指挥、预期的胜利,你的未来人生路,亦如此。

我记住了导师的教诲。

不过,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当初的担忧被一语中的,我最终未能在世俗琐事面前保持沉稳冷静,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今天回想起来,对恩师的谆谆教导有了更深刻认识。

人一生当中,待人接物,立世处事,难得的是一个"冷"字。冷眼观人,才能知人知面,看得清他人;冷耳听闻,才能字句入心,辨得出弦外之音;冷情感事,才能守住理智,作出正确的判断;冷心思理,才能灵魂澄澈,不为外物所惑。这种"冷",忌讳的是对人对事趋于冷淡、冷漠,侧重于我导师所言,思考要冷静,处事要沉稳。

在少年学生时代,我对诗人汪国真的诗歌《思想者》尤为喜欢,那时,在我看来,这首诗呈现出"沉思是一种美丽"的韵味:

我信奉真实/却不信谶语/

我崇拜真理/却不崇拜权力/

你征服了我的心/也就征服了我的躯体/

你占据不了我的思想/就什么都没有占据

时光易逝,转瞬间人到中年,在经历过人间冷暖,感受过生活痛楚之后,我能更深一步领悟汪国真诗中那种黑白意象里的冷静思考。一个人,如果待人是冷静的,处世也是理智的,那遇事才不会感情冲动不知所措,做事就会有条不紊。冷静是我们立身处事的基本素质,如果缺乏冷静,包括我,就很容易被外界的名利所惑,从而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我曾思考过,为什么我们面世之中容易碰壁,容易遭遇各种教训,这可能与我们涉世不深,对世事常理深谙其道过于肤浅有直接关联。后来,许多前辈用他们自己的经验点化我,只有亲眼看过世态炎凉盛衰荣辱,加之亲身经历过、承受过、惨痛过,心才会趋向清静无为,思想才会更加脱俗,"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正念才会愈加深信。

对于离开原单位,我早就已经释怀。在一个雨后清爽的夜晚,我十分坦诚地在微信上和导师说出了心底话,为什么想走?为什么必须走?时势发生变化,过分追逐不切实际的所谓"功名利禄",往往会使自己陷入难以自拔的窘境,选择调换人生赛道,对远离现实生活中的陷阱是明智之举。导师说,预判自己的前程路,能够及时的止损,这也是沉稳冷静;在新的环境里,莫纠结决定,应当坚信决定,努力实现决定,只有这样,才不会做出让我们抱憾终生的事情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