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心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爱心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爱心的文章1:爱是舞动的旋律

文/吴烨

爱心是动听的乐章,爱心是舞动的旋律,爱心是生命的赞歌,爱心更是一种大爱。

高节卓不群

2010年8月9日,在家收听广播的吴锦泉得知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有爱心的吴锦泉把自已辛苦磨刀赚的1000元捐给了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七级地震,吴锦泉把自己两年多走街串巷磨刀挣下的1966.20元全部捐给了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吴锦泉共向灾区捐款37000元。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仅靠磨刀维持生计,但他仍把自己的爱心捐赠给社会,他还时常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已的辛苦收入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爱心是动听的乐章,一笔笔捐款,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美。

阳春布德泽

1992年,张宝艳夫妇的儿子意外走失,让他们体会到了走失孩子的焦急和痛苦,此后他们便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为社会献一份爱心。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宝贝回家寻子网”成立8年来,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了15万余人,遍布于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截止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爱心是舞动的旋律,一张张寻亲网,连缀起音符之间的爱,构成一张爱的乐谱。

君子抱仁义

1998年74岁的老艺术家王宽退休了,退休后他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孤儿。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他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份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七年。然而,路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每天早早地就去了茶楼,等天亮才回家。为了让更多的人点他的戏,他还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抚养的孩子们已长大成人,老人家却还在奉献自已的爱心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王宽老师用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爱心是生命的赞歌,台上一声声唱腔,给人们作了榜样。

爱心是不灭的蜡烛,它将照亮一切黑夜。爱心是不枯的野草,它将装点一切荒芜。爱心是不竭的源泉,它将滋润一切贫瘠。

关于爱心的文章2:爱心绿

文/周琪

最近的兰州人都会在自家小区的院子里看到一个鲜艳的绿箱子,它们外形相同,上面印着“兰州市慈善总会”、“支持爱心”这样的字样。这些箱子叫“旧衣服投放箱”,是由慈善机构和企业发起的“旧衣物,旧鞋帽献爱心”活动。被回收的衣物挑取8成新以上的进行清洗、消毒,随后用于公益捐赠,剩余废弃衣服将会被用作回收再利用。

在我们小区里,这样的绿箱子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平时进出小区,总能看见叔叔、阿姨们往里投放衣物。大家把穿不了的衣服、鞋包收拾起来投进衣服回收箱里。由于大家的积极参与,回收箱长时间被塞得满满的,有时甚至因为投不下而堆到了地上。

在我们家,也有许多“旧”衣服。它们基本都是好的,只是因为款式过时了或太小穿不了,因此我们家总是在买衣服。小孩子发育很快,有的衣服几个月就穿不上了,有的一年都穿不上一次。这些衣服丢了可惜,留着又没有地方存放。自从有了这个衣服回收箱,几乎每个月都能捐出一包衣物,既解决了这些衣物的存放,也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真可谓一举两得。每次投放衣服时,我总是在想:谁会收到这几件衣服呢?是一位衣衫褴褛的女孩,还是一位无家可归的男孩呢?

后来,我才了解到:在兰州市,通过衣服回收箱,每天能回收100吨衣物,虽然只有其中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被挑出来用于捐赠,但另外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也能用于回收再利用。主要用于加工一些农用保温棉、拖把、再生纤维布块、工程保温保湿毡等,进入市场销售。

随着衣服回收箱广泛进入大家的生活,它已经不仅仅是绿色铁皮箱了,而是承载着大家爱心的收集箱!“旧衣服投放箱”既解决了我们日常旧衣物“归宿”,又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旧衣服,也承载着对贫困儿童的关心和关爱!

众人拾柴火焰高,小溪聚成大海,大家一起努力,就一定能让贫困早点“休息”,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想,每个家庭闲置的物品都比较多,收着麻烦,丢了又太可惜,如果将它们能妥善处理,给真正有需要的人该多好呀!所以,我们可以捐献的不仅仅只有衣物,还有自己不需要的书籍、玩具、药品等物品。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堆没有用的闲物,可把它捐给需要的人,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果在“旧衣服投放箱”之外,还可以添加更多的“学习用品投放箱”、“生活用品投放箱”等,让“沉睡”在家的闲置物品发光发热、物尽其用,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又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不正是我们为低碳节约型社会所贡献的一份力量吗?

大家齐努力,让“绿色”洒满我们的世界吧!

关于爱心的文章3:家是爱心结出的网

文/程默

溪中的水渐渐丰腴了,地上的草慢慢葳蕤了,树上的叶片渐渐加厚了。生命的夏天交织着季节意义上的夏天来到了,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刻改变了万物的形貌,不可抗拒地叫我们接受了。电瓶车驶完通往家方向的最后一段村道,再拐过一截土路,四年前,我亲手搭建的三间新居便映入了眼帘。来到场院边,不经常打开的侧门两墙壁的空隙间,结了一张亮晶晶的蜘蛛网,一只蜘蛛一动不动地坠在网心,胸有成竹地坐收渔利。这是一只蜘蛛的所有,是它觅食的家什,也是它的家,显得有些张扬。虽然容易遭受破坏,却充满了浪漫和清醇。现在,这些在特定季节里出现的小动物,包括在土层里冬眠的蚯蚓,都悄无声息地出现了,缓慢的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直到走进或远或近的明天。

对于蜘蛛而言,家就是这么一张网,透明而脆弱,而在我的词义里,家就是一种割舍不断的牵挂。如果用打捞和怀旧这一组特定环境下的近义词来描述家,我更喜欢用打捞这个词的。在家这张网里,我打捞了许多瑰丽的梦,又烙下了几许煎熬的苦痛,自身的一切独自承受并被忽略了,唯独亲人挥之不去。就在这块地基上,父亲像那只蜘蛛一样,用多年的汗水和打拼织就了一张网,成就了我们童年的安乐窝。随着时光的流逝,那张网落后于时代了,就在他酝酿再次结网时,父亲因遭受来自于身体内部的重击撒手西去了。寡居30余年的母亲顿时苍老了,苍老在父亲临终前的嘱托里,苍老在父亲遗失在世间的那半瓶苦酒里——三间土坯屋,四个未成年子女,两亩水田,半坡旱地,还有鸡鸭这群“活期存折”,这些就是母亲的全部。好在生活的眷顾,我们兄妹四人平安地长大了,娶妻生子了,那张沾满灰尘的旧网,在我们的努力下,被砖石结构的新居替代了。这是一张更牢更深的网,钻进去了,却怎么也出不来了,以致我三口之家现在寄居县城,仍然忘不了它,更重要的是母亲还在,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回去。“常回家看看”,这词眼儿很撩人也很感人,儿子打小就会哼唱同名的那首歌呢。

前些日子,身体瘦弱的妻子住了半个月的医院,出院后,我既要上班、照顾妻子,又要接送孩子,所以有个半月时间未回家。母亲节那天,我特意回去了,不曾想到,母亲正孤零零地守在场院边盼着呢,乍一见面的那份心酸,成了我至今最大的缺憾。人子人夫人父的重担下,孰轻孰重?又舍我其谁?我无法交出答卷。一想到家,一丝与自己的出生地包括亲人难以割舍的亲情,便被脆弱的情感击溅出了晶莹的泪花。母亲比上一次见面时显得更加苍老了,花白的银发似乎稀疏了许多。我问母亲去年做了换骨手术,这阵子因为天气异常是否有些不适,母亲没有说话,严重白内障的眼睛里竟然噙满了泪花,而后径直问她的儿媳妇恢复得怎样了……苦笑中的我,是一时间“忘”了家的人,可远方的家何曾忘却自己了?我从情感上淡漠了家对自己的期盼,乍一回到家,便感觉自己从家这张大网上跌落了下来,心头涌起的疼痛,不啻于掉进了深渊,而后又在人欲横流中迷失,那份无可言说的沉默和黯然神伤,无异于把一杯苦汁酿在心头,足够自己去饮用一阵子的……

如果我完全属于我自己,就不会有这样的苦恼了吧,可个体的我是属于大家的,在这样特定的时刻是很难确定自己的,我只能在未知的哪怕是渺茫的希望里行走着,听命于责任的指令、良心的驱使。无论我走了多远,我还是要回来的,走近“老蜘蛛”的身边,靠近那张网,让疲惫的身心得以休憩。太琐屑的,太平淡的,太真实的,太无趣的,都将会在家这张大网上筛漏、过滤,然后一身轻松地背起行囊,老老实实地回到本该自己扮演的角色。就在昨夜,我分明又感觉到了一个温暖的名词在幽暗处呼喊我,它很近,近得我一时间无法企及,它也很远,远得我只能在梦中追上它。那呼喊声从寂静中来,从酣眠中来,最终在醒来时的泪水中兑现。这呼喊声在空气中回荡,在鼻息中游走,在血液中翻腾,像风那般无形,但在参照物上显现,又像雨那般淅沥,溅湿了心情也溅湿了眼眶。它通常在夜半时分叩开心扉的大门,悄悄地钻进被窝,然后深入骨髓,摇曳心旌,压迫心脏,催促血液循环。因为生活的重压,我每每只能无奈地对着家的方向说声“请原谅”,因为我坚信那张网有足够的韧性和包容性,能包容一名游子的苦怒哀乐,而让我时时牵挂的母亲,会坚强地拾起火柴,掏出一枝,划燃了,艰难地填饱饥饿的胃,同时攥着微弱的光,走完新的一天。待365个日子都走完了,日历就换去一本,年岁就多了一岁,但同时,却也向黄土地迈近了一大步……

我、妻子,包括我的孩子,都是母亲身体上的一个器官。我们稍稍有所不适,母亲就会在远方生一场病。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就是为家添了光彩,在母亲看来,那张有形或无形的网,就会惹眼一点的。和父母亲生活的那个时代比,我们的生活达到了小康,且有着天壤之别;和健在的母亲比,我们没有她当年的辛苦和窘迫,但我们都行进在同一条轨道上。父亲在30年前的那节车厢里走失了,没再能走回来,母亲含辛茹苦地拽着我们循着轨道行走。生活是个巨大的圆,如今,实在追不上父亲的母亲,要调头和父亲迎头汇合了。若干年后,我也会乘坐生命之列到达那里,将跋涉的意义归于恬淡,归于超然。

家的词义,网的蕴含,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妻子儿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就是同一个概念,都是人们心海里的一个巢窠或支柱。只有站在自己亲手搭建的房屋前,我才会深深地感念家的温暖与坚实。它不仅浓缩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更根植了家人的幸福与希望。因此,家的意义就在于承受和坚守,在于对生活的创造与限度拥有。家,真的这么凝重,却也这般释然。

关于爱心的文章4:有爱心的地方就会有诚信

文/杨勇

我出生在一个边远的山区小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自小就生活在物质贫乏之中,看惯了那些因为父母离异后无处安身,而被歧视和冷眼的孩子;看惯了那些因为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而不得不辍学在家,早早就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孩子;看惯了那些孤独而无助的“空巢老人”……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帮到他们其中任何一个那该有多好!所有这些都在我儿时的心里种下了善的种子,一直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一种践行的责任,而“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也将成为我践行公益事业的诺言!

时隔几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时的情景。我们来到了一个孤寡老人的家里,大家就紧锣密鼓地忙开了,有的陪老人聊天、有的帮助老人剪指甲、有的打扫室内的卫生、有的去买菜做饭,而我却不知道从何着手。正当这时,老人就好奇地问一些我的情况。我不好意思地向老人打了声招呼,从闲聊中,得知老人家的电脑坏了,需要把主机拿到赛格电脑城去修一下,来回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我自告奋勇地说让我去,可是老人似乎对我这个陌生人有些不信任,迟疑了,但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我自信满满地向老人投去了真诚的目光,老人上下打量了我一番,最终还是说答应了,那一刻我心里有说不出来地喜悦,我高兴地说:“奶奶,您放心,我一定把它修好。”我无比坚定的承诺到。瞬间,我脑海中浮现出母亲从小教导我,说到就要做到,做人要诚信的一番话。我立刻扛起电脑机箱,朝门外跑去,夏日的骄阳似火,没过一会儿,我就已经是汗流浃背了,扛着机箱,无论是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还是在拥挤的公交上,感觉浑身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就在那一天,我感觉自己虽然是如此的平常,却能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可以活得骄傲,活得充实。就这样,我的公益之行慢慢的生根发芽,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依然坚持不懈,正所谓:送人玫瑰,心有余香。

大学毕业,我回到了山阳,这片我挚爱的土地,我深爱的家乡。我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儿时的心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0年9月,我顺利参加工作,成了一名高速路窗口收费员,每天的工作比较单一,就是收费、发卡,时间长了,未免枯燥,觉得淡而无味。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得义无反顾地干好,每一个岗位都需要人干,每一种坚守都是奉献。在工作中,虽然时常不被大多数司乘人员理解,但是我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就犹如我始终坚持爱心公益一样,秉持着坦诚、热情、诚信、绝不敢有丝毫怠慢。

当我无数次和爱好公益的同伴们一起翻山越岭,走在乡间的沟沟岔岔时,我的心里既期待又失落,期待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及人所及,失落的是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可是留在偏远山区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却越来越多。

每次从小县城出发,大家都是兴高采烈的,沿途的风光很美,让人都有点流连忘返,可是,真正来到一些孤寡老人的家时,心情顿时就陷入了沉重。那些老人,依然还住在破破烂烂的土房中,天晴无大碍,一碰到阴雨天,家里就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儿女们常年在外,老人有个头痛脑热,身边连个买药伺候的人都没有,更别说是有个大病啥的。孝顺的儿女,可能一年到头还能给老人一点零花钱用,如果儿女的家境条件本来就不好,老人也只能靠那点低保金勉强维持生活,更谈不上颐养天年了。在一些空巢老人家里,当我们坐下来和他们唠唠家常时,说着说着,他们就会泪流满面,看着让人十分心酸。有时候,我们多么想和老人多待一会,多听听他们说说话,可是时间不允许,看完这家还有下一家,只能是尽快地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和老人分别时,他们都会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不愿放开,那种渴望的眼神就如同自己的父看着自己的眼神一样,让人心里特别难受。《论语·里仁》有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今又有多少儿女能做到这一点?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爱在公益,公益无大小,当我们的社会在方方面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时候,就需要更多有爱心,有责任,有信念的人去做,去弥补,去完善。我儿时的心愿是能帮助那些孤寡贫弱,如今,我依然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并努力付诸行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爱心公益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更多的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诚实守信地行动。起初参加公益活动,很多人开始都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可是,当真真切切地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时,大家心底的爱心就会被点燃,而在这个集体中更多感悟到的是每一个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正所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可以传递和继承的,我们对帮助的对象,做的每一件事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极有可能影响他们和身边的一切。于是,诚信成为做公益必不可少的内在源泉,没有了诚信的支撑,公益事业的路会举步维艰,更别提将爱心的力量壮大和传承。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我始终坚持诚信做人、坦诚做事,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我每月拿着并不丰厚的固定工资,甚至,我的工作亦不被他人羡慕,我平凡地走着属于自己的路,我只是默默地做着可能被他人忽视的小事情,我觉得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本来是不可推卸的,却一味被人忽视。这些事情不需要多大同情心,不需要多大能力,不需要多大智慧,只要你愿意,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很好。

如今,我还一直走在爱心公益的路上。始终秉持着坦诚做事,以诚相待的原则,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想通过自己做的那些小事情,去影响身边的一些人,让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来。

哪怕历尽艰难,我也会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地践行着公益事业。

关于爱心的文章5:爱心毋需多言

文/一滴水

陈光标做慈善的事,最近被人们议得是沸沸扬扬。陈光标回应说:人在做,天在看。可是,各种质疑的声音更是甚嚣尘上。终于,陈光标烦了,决定对此不再作任何回应。理还乱,不如不理。我支持,因为,爱心毋需多言。

爱心是什么?爱是指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爱的本义是亲爱、喜爱之意。爱心,就是亲爱、喜爱之心,当然,也应该包括亲近、喜欢、爱惜、珍惜、怜悯、同情之心。做慈善,绝对是爱心释放的一种方式,这是毫无疑问的。

陈光标是真正的苦孩子出身,小时候家里很穷,两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所以他从小就下决心努力致富,有了钱以后,要尽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陈光标。

在当今中国的企业家里面,陈光标也是我比较佩服的一个,不是因为他赚钱最多,而是他赚钱后热衷于慈善。陈光标一度将企业利润的50%用来做慈善,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大气,也是一种明智。既要做慈善,又要兼顾企业的发展,这才是一种良性循环。

陈光标用于做慈善的钱已经有好多个亿了,所以陈光标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人们质疑的是陈光标做慈善的“高调”,有人甚至说陈光标的慈善是一种“暴力慈善”。以至于,今年春节前夕,陈光标率领50余位大陆企业家赴台,捐出新台币近5亿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原本,陈光标希望由贫困户排队上台领取红包,并鞠躬感谢。不过这一方式却遭到一些台湾民众的反对,新北市、桃园县甚至拒绝接受援助。有人认为“在台湾如此行善,大家并不能因此尊敬他,因为他不懂得行善的真正意义。”

慈善应该尊重被慈善人,这是必须的。也许陈光标做慈善的确有些“高调”过分了,但我觉得并不暴力,排队领取,鞠躬感谢,举钱合影,等等方式,并没有伤害被慈善人的自尊和人格。只有伤害被慈善人的自尊和人格的慈善才能称之为“暴力慈善”。陈光标也说:我从心里面肯定不会认同我的慈善是“暴力慈善”。慈善的方式有高低之分,而没有暴力之分。如果把慈善说成暴力,那就是有点善恶不分了。我做高调慈善是希望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行动起来,这是社会需要的一件大事、大爱,绝不是什么暴力。

正如陈光标所说,慈善的方式,爱的方式,做好事的方式,或者说境界,确有高低之分。不求任何回报是最高境界,像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像母亲对孩子的爱。要求回报的境界就低了一点,如有人拾金不昧却索要感谢金,如陈光标做了好事想全世界人都知道。

还有一种境界是只求一个承诺:“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去帮助他。”这种境界的本意是希望爱心得到传递。我觉得陈光标心里想的其实应该是这种境界,但他实际做的却是希望通过提高自己行善的知名度来使爱心得到传递。这是陈光标被人误解和质疑的根本原因。别人的承诺,自己的知名度,抑或其它什么,究竟怎样做才能让爱心真正有效得到传递?希望陈光标好好想想。

爱心像阳光,能够温暖世上所有的人,能够融化世上最冷的冰。爱心是清风,可以赶走浮躁、猜疑、憎恨,让人变得愉快、清爽、平静。爱心是无价之宝,谁拥有最多,谁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富翁。我希望陈光标和质疑陈光标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知名度也罢,承诺也罢,不求回报也罢,都是次要的,爱心行动才是高于一切的。

对于有爱心的人来说,你的慈善,他会感恩的,你的爱心,他会传递的。所以,爱心毋需多言。

对于没有爱心的人来说,你的慈善,他会质疑的,你的爱心,他会受伤的。理解本来就是一种默契,又怎么可以去强求呢?不理解,就是不理解,解释来解释去也一样是不理解。所以陈光标不再去回应别人对他做慈善的质疑,我认为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爱心毋需多言。

关于爱心的文章6:公交车上的爱心接力

文/吴长青

这学期我每天早晨6:20前就要赶到斜桥乘6路公交车到包基站点等校车。在我乘车的途中,总是能看到温暖又感人的一幕。

每天当我乘坐的6路车行驶到锦绣花园站点时,都会有一个小男孩气喘吁吁地跑来乘车,他总是拿着早点匆匆上车,这一幕引起了我的注意。

又一次乘车,天空下着小雨,气温略低。我上车后,一直在担心:今天小男孩是否能赶上车,万一赶不上,上学可要迟到了。

当车子驶过长安北路和振兴路的十字路口时,我透过车窗看到了那个小男孩,这时,小男孩似乎也看到6路车,只见他一边追赶车子一边向驾驶员挥手。我把看到的一幕提醒了驾驶员,驾驶员放慢了车速,说:“我们到前面站台等他吧,这里不好停车。”

车子到了锦绣花园站台,候车的乘客上完车,并没有开动。只见驾驶员通过反光镜一直注视着小男孩。我和跟随校车的乘务员阿姨也都关注着小男孩到来。

等小男孩跑到已打开的车门口,却没有立刻上车,而是扬着手里的几张一元钞票和驾驶员商量:“阿姨,再等一会,我去买早点好吗?”

驾驶员说:“好,快一点吧。”车上的人都在耐心等待。我看到小男孩又跑到不远处的早点铺前买早点,正在买早点的顾客都善意地让他先买。

等到小男孩上了车,我叫他坐到我身旁的空位上,和他攀谈起来。

“小学生,你叫什么名字啊?”

“刘泳乐!”

“勇敢的‘勇’吗?”

“不是,是游泳的‘泳’。”

“快乐的‘乐’?”

“嗯。”

“那你在哪所学校上学?”

“在泗港小学。”

“读几年级了?”

“三年级。”

“那你爸爸、妈妈怎么不送你上学?”

“他们在工地做饭,要早去,没时间送我。”

他一边吃早点,一边回答我。

大约过了10分钟,当车子到庆丰新村(西菜场)站点,他又匆匆跑下车,赶到马路对面换乘13路公交车去学校。

有时6路车靠站,13路车子也正要靠站,刘泳乐就能赶个正巧。有时赶上13路车刚要离站,只要13路的驾驶员看到刘泳乐下车跑过去,他就让车子故意等一等,等到刘泳乐上了车,驾驶员再开动车子。

看到这些,我心里暖暖的,感觉这就是爱心的接力,是港城公交线上温暖的等候,更是社会的文明体现。

愿港城公交的“温馨之路”一直前行!

关于爱心的文章7:爱心温暖

文/郎人之居

爱心温暖

立冬后的气温,一天比一天低了,遇到雨天,天气则会冷得越发厉害。

晚饭后,他不顾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带着雨伞,照例雷打不动地出门散步去了。散步这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是他一直以来养就的习惯,他早已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当成了自己的口头禅。

他去散步,必须要经过一家豪华的五星级宾馆门口。这天,当他经过宾馆门口时,突然发现橱窗外,竟然堆了几袋胀鼓鼓的蛇皮口袋,像是装垃圾的,十分碍眼,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他觉得,这几袋垃圾在如此不恰当的地方堆着,太煞风景。

不经意中,他走近了这几包口袋,才发现,这几个袋子,原来是一个流浪汉用来遮风挡雨的。他打量着流浪汉,年纪不轻,头发已脏得结成了板状,身上的穿着不仅单薄而且破烂,侧身朝内躺在冰凉的瓷砖地板上。

“嗨,多可怜呀。”他这样想着,一种莫名的酸楚油然而生。他想,这样的天气,正常人在外面走动都感到了很冷,而一个流浪汉竟然还躺在冰凉的瓷砖上,真是不可思议。

怀着一颗善良而苦涩的心,他决定要回家去找件衣服,给流浪汉御寒。他这样一想,转身便回了家里。

他在柜子里找了找,翻出了一件多年没穿的棉衣。他觉得好像还欠点什么,稍加思索,又收集了一些饼干,然后用一个塑料袋将棉衣和饼干装在一起,就匆匆朝流浪汉“栖身”的豪华的宾馆去了。

“起来吧,”他用手轻轻推着流浪汉,温和地说:“把这衣服穿上暖和点。”

“嗯。”流浪汉翻身站了起来,疑惑地看着他,有些不知所措。见他拿着棉衣示意自己穿,才放心地接过衣服穿上,脸上并露出憨憨的笑容。

流浪汉显得很是激动,一会用手拍拍衣服,一会用手扯扯衣角和衣袖,而其他话却半句没有说。

目睹着流浪汉简单的动作和复杂的面部表情,他感到鼻子一阵酸涩。他也没有一点多余的话,将装着饼干的塑料袋交给了流浪汉后,便默默走开了。

关于爱心的文章8:过日子就当献爱心

文/王小柔

一个朋友傍晚落寞而来,问她怎么了,说给同学做思想工作去了,那同学在小圈子里开了个新闻发布会,通稿内容只有一个,实在过不下去了,商量好了明天去离婚。语惊四座,本着劝和不劝散的主旨,大家口若悬河力挽狂澜。为嘛离呢?男的说自己老婆外边朋友太多,而且去哪儿都不带打招呼的,老婆对自己的行为一点歉疚都没有,坚持不道歉,所以这日子没法过了。家里怎么能容个招猫逗狗的女主呢,谁也不想战战兢兢地过温饱生活,所以俩人一拍即合,“离!坚决离!”

这边全体同学还盼着峰回路转能有转机,那边已经把盖了“作废”戳子的结婚证发朋友圈了。没拖延症的人真绝情啊。男一号和女一号立马各自走上新的人生旅途了。我的朋友感慨:“现在的人怎么说离就离呢?”其实,想要婚姻长久还真得有点儿睁一眼闭一眼的勇气。你要是成天睁着雪亮的双眼还真不行,过日子不是抓贼。

可是感情这东西保质期太短,最主要是因为人的寿命太长,爱恨都到不了头,本来是一锅浓汤,架不住岁月总往里兑水,时间越长感情越有被稀释的可能。毕竟百年老店太少,拥有咕嘟起来没完的老汤里没准还有亚硝酸盐呢。每个一蔬一饭的生活里都有一本说不清的烂账,装着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太作践自己,拿“多难兴邦”的受虐态度来对伤害自己的人和事感恩戴德,那是鸡汤理论,不适合活生生的人。

傍晚落寞而来的朋友是个血气方刚的女人。她坚持睁一眼闭一眼的婚姻态度很多年了。两个人都是二婚,也都带着各自的孩子。那男的工作清闲每天下午四点就回家了,人特别规矩,不抽烟不喝酒不做饭,在沙发里一坐就开始看电视,人家能一直看到饭都摆眼前。跟个老地主似的,盘着腿。电视里演的调解各种家庭矛盾的节目,老年人搞对象的节目,到处找孩子的节目,加上电视导购轮番看。心里装的都是活生生的人生悲喜。

等血气方刚的女人到家,这男人满脑子的人生悲喜就开始翻江倒海,电视里的事仿佛都发生在自己家里,生活内容一下子就奢华起来。你到底对我的孩子好还是对你自己的孩子好,这事得掰哧掰哧,你为什么这周去我妈家带的东西比去***家带得少,打算买的新房到底写谁的名字等,一般这是饭前便后谈论的问题。要搁我,面对这种撒娇模式早就急眼了。可血气方刚的女人这么多年早就被磨得珠圆玉润,人家就当没听见,依然快马轻裘纵酒放歌。

我问血气方刚的女人在婚姻里是怎么磨炼自己意志的,她说,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有所图,我就想要个家,所以过日子就当献爱心。你买爱心大白菜的时候不是也不会计较菜怎么样嘛。用做公益的心去生活就没架可打。

生活里血气方刚的人太少,我的一些朋友离婚了就再也不想去追求幸福了,一个人说,婚姻太麻烦,我不想花自己的钱给父母买套房还得跟对方商量,也不想朋友一家来小住还得看对方心情,自己随时想出国拔腿就能走,习惯了一个人就容不下婚姻了。

我们总是为爱纠结,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活得时间太长了,感情不在的时候,你还在。

关于爱心的文章9:多一份宽容 多一份爱心

文/小女

多一份宽容 多一份爱心

今天早上,和往常一样,提前一点时间下楼等车去培训。因为这几天的“经验”告诉我沈阳人真的太多,早上高峰时间坐车就是一个字——挤!好容易来了一辆车,我几乎是被“挤”着上去的车,为了能在下车的时候不受影响,我是尽量往后挤,以便下车的时候离门近点更方便些。

车开了两站左右,从后门上来一个打工仔,他之所以从后门上车,看看他提的东西就明白了——一个装被的大包裹,两个装衣服之类的编织袋,还有一个塑料桶和一个塑料盆,以及一个筛网。很明显他是干刷大白工作的,因为桶和盆里还有很多残留的大白。他将这些东西连搬带抬的弄到车上,车门勉强的关上了。车内本身的确很拥挤,加上他这些家当,弄的大家更是没有落脚的地。顿时,埋怨声起,鄙视的眼神也不断的落到他的身上。再看这个打工仔,年龄不大,甚至有点稚嫩,一张有棱角蛮英俊的脸,只是由于风吹日晒,皮肤黝黑了很多。略略上翘的嘴,显示着他的一份倔强与刚毅。炯炯有神的一双眼睛,带着点笑,也带着一份执着。他很不好意思的和大家解释着自己给大家带来的麻烦,并不断的挪动着自己的东西以给乘客腾出位置。但这一切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还有人用着鄙视的目光瞅他;还有人因为他的行李碰见了自己“高贵”的衣服,用手掸着根本看不见的灰尘;还有人也是踩着他的行李迈下了车……

我一直站在他的侧面,观察着他眼中的那点笑在众人的歧视中慢慢的变浅,慢慢的消失……我能感受出他内心的悲哀与无助,我能感受出他的不安和焦虑。

这时,有人说:小伙,没事,把东西挤挤,车上就这样,上班高峰无所谓!

这声音就像一支美妙的旋律,传进了大家的耳里,也照亮了打工仔的眼睛。随后,这种美妙的旋律不断传出:“小伙,挺能吃苦的,好好干!”“小伙,有电话吗,家里装修找你”“小伙,家什挺多的呀,好好干,不出几年自己就会拥有一个真正的家”……

打工仔用微笑回应着大家的话,车里也慢慢的安静下来,不再有埋怨声。

他的目光向车窗外望去,还是那么倔强与执着,笑容也慢慢的回到眼中。过了几站,他该下车了,他用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家当扔下了车,并到前门付了自己的车票,还加了一元。

车又缓缓的驶出了站台,小伙的身影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但他那倔强与刚毅的表情却永永远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真的希望这个小伙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真的希望这个小伙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赢得一个温暖的家。

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将会更美好!

关于爱心的文章10:我教孙儿献爱心

文/周荣华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你来我往,家里厅堂前逐渐堆满了糖食果品。元宵节那天,妻子把堆得小山似的果品整理到一个角落里,她自言自语地说,丢去吧太可惜了,留着吧又吃不完。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我说,何不送去敬老院给那些孤寡老人吃呢?“对呀。”妻子赞同地说。

我和妻子带着孙儿开着车不一会儿就到了镇上的敬老院。车子刚停稳,一些看似行走比较困难而坐在门口椅子上的老人,投来了期盼的眼光;那些身体尚且健康的老人,他们立即放下手中或砍柴或提水的活,一个个地围了上来。我想,兴许是上级领导逢年过节经常来看望慰问他们的缘故吧,所以一看到有车子来到这里就像亲人来到一样,那股高兴劲甭说了。

妻子询问了一位我们村上来这里住的五保老人,得知这个敬老院目前还有13人。于是,妻子把礼品分做13份,带着孙子一户一户地送到这些老人的手上。在我的建议下,妻子原先封好的红包则由孙儿亲手递给这些老人。每走一户,当听到这些老人家说“新年好”、“身体健康”、“一天比一天能干”、“学习进步”等等之类的祝福语时,我想,一个只有三岁半的孩童虽然不知道这些祝福语是什么意思,但至少存下送人温暖留有微笑的回忆吧。

孙子喜欢农村彩调,每天都要翻看我手机里的彩调视频,于是我利用春节农村文艺队伍巡演的机会,带着他去村上看彩调。

那是正月十三日,听说邓家村的彩调班要到松林村巡演,吃过晚饭后我们就来到村上看调子。该彩调班演出的剧目是《荣辱巧遇》,讲的是勤劳忠实的张老汉,早年丧妻,儿子张七娶刁氏为妻,对张老汉百般虐待,大年夜将其赶出家门。白衣秀才李义卖画归来,将其相救。儿子张七好赌成性,赌得家产输精光,欲将女儿云英许配虽家产万贯但是游手好玩的公孙俊。女儿不从,连夜逃出家门,祖孙相遇,感慨万分。李义挑灯夜读,云英勤于家务,相亲相爱。大比之年,李义名登金榜。张七夫妇落难他乡,与李义一家三口相遇,演绎了荣辱巧遇。

我们农村看彩调演出时有抛“彩金”的习俗,喜剧唱到极佳时,抛的是“喜金”;悲剧唱到极悲或是有乞讨情节时,给的是“善金”,也就是献爱心。当该场戏演到张老汉沿街乞讨的一段时,台下的观众很同情这位老人,走到台前你一百他五十,也有一十的也有五元的纷纷向老人捐款。看到这情景,我想,这是个引导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助人为乐的机会。于是,我把几张十元纸币递给孙儿,他马上就明白了,先是蹑手蹑脚走到台前跟着人家将钞票丢进老人家的“讨饭碗”里。那演老汉的一边唱台词一边向善举的人们磕头致谢,孙儿见到这情景以为老人还嫌钱不够,回到原来的座位又问我要了几次钱去捐款,而且一次比一次胆子大,由先前的害羞到后来的昂首挺胸。

回家的路上,孙儿问我那老人家为什么哭呢?我们把钱给他做什么?他一连提出了几个问题来。我想,你这么小的年纪,即使我告诉了你,你也不会全懂。于是我只能对他说,那个老人家没有饭吃,我们给点钱给他去买东西吃,孙儿睁大了眼睛看着我,点了点头。

三天后,听说我们自己村上也有彩调班来唱调子,我又和妻子带着孙儿回到村里。记得那天晚上唱的同样是一出悲剧,也有落难人沿街乞讨的情节,一见到这情景,孙儿立即伸出手来问我要钱,他蹦蹦跳跳走到台前,第一个向那“叫化子”捐款,台下的观众立即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于是带动了很多人慷慨解囊献爱心。整台戏有几个地方悲喜交集,孙儿一会儿问我要钱一会儿问他奶奶掏钱去捐款,观众时不时把把目光投向了他,纷纷说这孩子真懂事啊。随后的几个晚上,我们村连续来了三五班调子,在我孙子的带动下,一些家长也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参加献爱心的行列。

通过给五保老人送温暖、为唱调子的“落难人”行善举,不但锻炼了孙儿的胆子,更重要的是让他懂得了助人为乐的道理。

关于爱心的文章11:好人老毕

文/张少发

老毕觉得自己的爱心就像溪流遇到大海一样可有可无。却又像大明湖里的一滴泉水必不可少,如果有人取一瓢解渴,谁又知道自己不是其中的一滴呢?躺在床上,在捐与不捐这件事上纠结了好久,最后老毕还是把那不好意思说出的数目用密码把红包封好,手指一动用微信发了出去。

老毕发完红包就像一件圣事落地,心里踏实了许多,同时有一种快乐和温暖满足着他的心理。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老毕是那种有灾必捐有难必帮的人,从98年的抗洪到12年的汶川大地震,如果不是老毕在那次大地震时不量力而行地捐了2000被老婆没收了工资卡,他觉得自己肯定会一路捐来绝不收手。农村出身的老毕觉得人生就像推着独轮车赶大集,难免遇到个小陡坡,别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搭把手,上去了,道路就平坦了,如果不帮,车子倒了人也就再也起不来了。老毕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原本是要做教书先生的,这是他理想中的职业,他最终却去了商业厅的一家下属公司,这当然与他邂逅了一段无果而终爱情有关,一位副厅长的女儿看上了他,那时候教师的工资低,公司的效益却出奇的好,可以多挣点钱补贴家里的饥荒,还有爱情,老毕也就选择了现实和实惠。厅长一家地地道道的老济南,老毕和那女孩谈了一年,谈得别别扭扭,特别是他们谈到农村话题时的表情,全家人一脸的不屑,老毕那时候觉得自己就像走失到城里的一只绵羊,农村又像绵羊的私处,总会被城里人时不时地掀掀尾巴。最终他们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老毕的的前途因为那段爱情的终结而终结。老毕现任妻子也是农村出身,农村人和农村人在一起尽管也少不了磕磕碰碰,但互相迁就互相适应互相调整,沟通起来困难会少一些,当然战争是有的动武也是有的。

其实老毕也想多捐点,可是现在的情形实在没法和几年前相比,3年前父亲因胃癌住院钱花了不老少,但人还是走了,父亲去世后老毕把母亲接来同住,一享晚年,母亲住了一段时间不习惯,说在城里连个说说话的街坊邻居都没有,急得慌,执意要回老家,老家冷,结果前年初冬就因煤气中毒留下了后遗症,至今话说不成句路也走不成形,老毕觉得这几年自己很倒霉,女儿要考研,又刚卖了蜗居买了新房,每个月5000多的房贷也够他对付的,老毕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压力山大是什么滋味。老毕觉得自己的妻子是贤惠的,是懂大道理的女人,无论是父亲住院还是母亲看病妻子掏钱从不含糊,她也知道老人把自己供养到大学的不易,这一点,老毕十分感激。老毕有时候觉得妻子又是彪悍的,有些不讲理,有时令他读不懂,一不小心惹着她,冷战是好的,要么经济制裁要么发动战争,任何一项都够他受的,何况有可能升级为双管齐下的打击。和妻子每次打架时,老毕总觉得全济南的人都在围观他,所以每次战争都是以老毕的草草收场而结束。老毕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天下的妻管炎都是这样炼成的!老毕的的手机年前就摔坏屏了,一问修好需要200多,没舍得,老毕现在的日子捉襟见肘。

老毕是在浏览《QL晚报》时看到那个叫闫娜的女孩的相关报道了的,女孩不慎患上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配型时才知道自己是个被遗弃的孩子,天下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到这个女孩身上,老毕觉得上天很不公平,闫娜的遭遇让老毕心痛的想掉泪。闫娜被亲生父母遗弃是亲生父母的责任,如果再被社会遗弃就是这个社会的责任,也是这个社会每个人的责任,闫娜不该再像第一次被亲生父母把襁褓中的她扔在路边一样再遭到遗弃。老毕在报道的结尾处找到了闫娜的联系方式并加上微信。

从微信的头像上看,病前的闫娜非常漂亮,秀发飘逸,墨镜,脸上写满了快乐和阳光。这么好的女孩,如果,如果,老毕不敢往下想……

老毕捐款的事还是被妻子发现了,老毕很自责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妻子像看贼一样盯他的工资条,像年轻妈妈检查孩子的作业一样逐一核实他花钱流向的毛病也不是一天半天养成的了,她是在收拾床铺时翻看了他的手机,尽管被老毕一把夺走,但还是被她看到了一些内容,不停地追问他发红包给人家的那块带墨镜的小鲜肉是谁,老毕觉得一场战争又不可避免了,唯一补救的措施就是服软,老毕找来了那份报纸,呈上,一副下属看着领导一样的表情,等着发落。

可怕的战争并没有爆发,妻子说原来是这样呀,你一个大男人也好意思呀,你是不是天下最小气的男人呀,捐十块钱。看我的,妻子要了闫娜的微信号,麻利地把100元塞了进去。老毕觉得妻子抢红包练就的动作好快姿势好帅。老毕说当官当权就是好,当家也一样。老婆,祝你三八节快乐,老毕讨好的说。去你的,妻子说这句话时候送给了老毕一个久违了的妩媚眼神。

老毕的新居和历山齐高,除了历山的景色能尽收眼底,还能看到大明湖如镜,黄河如带,这天的天气很好,济南,不单有雾霾,还有阳光,还有爱。

关于爱心的文章12:仁爱心

文/陈广胜

一个人的胸怀和境界,从本质上取决于爱之所及的半径;一个人的最终成就,很大程度上由他关爱的受惠面和影响力来衡量。在人生的旅程中,若让他人多感知几分爱,便是存在的社会意义。

“老师,什么是仁?”春秋时期,有一位叫樊迟的同学问孔子。

回答这一问题,可以洋洋洒洒。但孔子没有滔滔不绝,他的口中仅仅吐出两个字:“爱人。”也许就在这一刻,铸定了“仁”与“爱”的某种因缘,它们自此联作一体,成为出现频繁极高的词汇。

仁,按字会意,即两个人在一起,很是亲密无间。爱的繁体中间有一“心”字,传递着发自内心的情感。总之,仁爱体现了对他人、对外物的友善与关切。如果说某一样东西,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拥有就越少;而唯独仁爱,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拥有也越多。

人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仁爱心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粘合剂”。在我看来,仁是道德的积淀,内蕴着人格精神;爱是情感的流淌,闪烁着人性光芒。若说人人都含有动物的本能,仁爱心则去其残忍、贪婪的秉性,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展示出来。一句话,仁爱为怀就是光大人性、拒绝兽性。

仁爱思想源远流长,可谓儒学的精髓,15000多字的《论语》,“仁”便被提到109次。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至对禽兽也抱“恻隐之心”,儒家仁爱观具有由亲至疏的包容性。假如放眼整个人类文明,从老子的慈爱到墨子的兼爱,从基督教的博爱到佛教的慈悲,虽然旨义略为不同,其基本精神却相通。很显然,仁爱具有普适价值,堪称人类唯一不需要翻译的生命语言。

一个人若怀抱爱,他之于社会是一股暖意,同时给自己的内心也带来和顺。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仇恨不能驱逐仇恨,唯有爱可以。”释迦牟尼说得更早:“恨不止恨,唯爱止恨。”人,是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动物,脱不开爱恨情仇。利益矛盾也许可用利益解决,但许多纠结并非出于物质,而只能通过心灵加以抚慰。此时,仁爱无疑是一剂灵药。

仁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像乐善好施、扶贫济困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容回避,当今物质文明的发达,并没有带来精神文明的升华,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反变本加厉。现在人们做事,往往先惦量是否划算,以致仁爱被视作赔本“买卖”,竟变得不合时宜。这种倾向的可怕,在于精神的沦丧,灵魂和良知都被放上了货架!而社会一旦失去仁爱心,必然人情冷漠、缺乏互信,其败坏的是整个社会生态,最终损伤的是每一个人。所以,仁爱是一种公德,是让人人受益的公共文明,它给社会也包括给自己一分心灵的关怀。

而每个人的心中本不缺爱的因子,只是仁爱用“买卖”的尺度考量时,许多人便怕吃亏,唯恐付出却没有回报。另一方面,仁爱又有了“作秀版”,行善只为了求名图利。这些都是仁爱的异化,甚至是对仁爱的算计与经营。真正的仁爱,发自人的本心,它不带前置条件和功利目的。只有在纯粹的给予中感到幸福,才是仁爱心的本色。

如何才有这样的内心?很显然,天下最无私的爱来自父母,或者在恋人、亲友之间也常有无偿的给予。但此种爱是“小爱”,主要限于血缘、亲缘的范围,仁爱心则有更宽的边界。不过,当一个人的幸福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他或许对别人的困苦有本能的同情,却很难在自家碗里分出一杯羹。因为物质拥有是排他的,多数人习惯于等价交换。

然而,当精神追求压倒了物质,人心将容纳博施济众的“大爱”。由于到了精神层面,仁爱不再是单向付出,它伴随真情的传递与交流,因而给人带来金钱和物质所无法比拟的快乐。不仅如此,“行大仁”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比如,古今中外有许多人散尽家财,倾心慈善事业,极端的有清末武训,即便乞讨为生,还热衷于创办义塾。通过种种不计较私利的爱的奉献,无数人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

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只要有人可以关怀,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关怀便是仁爱的体现。可以说,一个人的胸怀和境界,从本质上取决于爱之所及的半径;一个人的最终成就,很大程度上由他关爱的受惠面和影响力来衡量。人类本就是爱的产物,世上也没有人能独立到不需要同类的友善。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若让他人多感知几分爱,便是存在的社会意义。

怀仁爱心,实质是推己及人,将别人当自我感同身受。儒家常说忠恕之道。何谓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凡自己希望或喜欢的,同样也给予别人。何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自己不想要的,切莫强加于人。这便是设身处地,它引发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能使我们很自然地呈现仁慈、善良、悲悯的品质,更有一种给人方便、成人之美的情怀。

倡导仁爱,绝不是让大家做老好人,放弃是非曲直的原则。人应常带微笑,可不能没有钢牙。尤其在大非大恶面前,重拳也是仁爱,是“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但仁爱心主导下的惩治,从来对事不对人。凡真心改过的,应给予谅解与宽恕,切莫置之死地而后快。

仁爱植根于传统文化,但传统的不见得古旧,不等于要抛入历史的故纸堆。当然,今日之仁爱,不是曾经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条框中的仁爱,不是由封建宗法规范所设定的仁爱,而是现代公民在彼此尊重人格、权利基础上的仁爱,是一个“大写”的人所展示的高尚品性。无论到哪个时代,爱都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而且当人们越进入精神的更高层次,甚至越临近生命的终点,就会愈加领悟仁爱的内涵,愈加体会到它带给内心的充实与无悔。

关于爱心的文章13:成全爱心

文/邵火焰

母亲走路的时候不慎摔倒,臀部的左边划到了一块尖利的石头上受了伤。我带母亲到医院作了包扎,然后乘公交车回家。

上车的时候,发现车上的人都坐满了,没有空位。我只好搀着母亲站在了车里。这时旁边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站了起来,对我母亲说:“奶奶,您坐我这儿吧!”母亲慈爱地望着小男孩说:“孩子,谢谢你的好心,我就两站路,马上就到,就不坐了。”

我本以为小男孩听了母亲的话就算了,可是小男孩却说:“奶奶,您还是坐下吧。昨天上课的时候我们老师还说做人要有爱心,要尊老爱幼。”

“我母亲她……”我刚准备解释母亲臀部有伤不能坐,可是作为退休老师的母亲却打断了我的话,母亲说:“好孩子,谢谢你,我这就坐。”说完,母亲扶着椅背走到了座位前,很缓慢地坐了下去。小男孩就那样一脸轻松地站在母亲的旁边。母亲帮小男孩牵了牵他挤歪的衣角,问小男孩读几年级,小男孩说读五年级。母亲夸奖小男孩说:“谢谢你给奶奶让座,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看到母亲只是用右边的臀部轻轻地坐在座位上,重心落在两条腿上,很明显母亲的这种坐法比站着还要难受。

幸好两站路很快就到了。我搀扶着母亲在小男孩的“奶奶再见”声中下了车。

一下车母亲就弯下腰双手在腿上捶着。我埋怨母亲自讨苦吃,明明不能坐却要坐。

没想到母亲却喜滋滋地说:“我不能辜负了小家伙的爱心,你想啊儿子,我如果拒绝了他,会挫伤了一个孩子做好事的积极性,说不定以后他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就会像很多大人一样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原来,成全别人的爱心,也是一种爱心。

关于爱心的文章14:爱心依旧

文/闲聊客

我梦中有你,心中不能没有你。生命中不能没有你。铺满情愫的雪路上,我全心全意搀扶你,朝霞装饰的微笑里,我用忠诚装点你的美丽……即使人生道路坎坷。风风雨雨。冰刀霜剑。零零总总,我爱你依旧,在心中永远珍藏你。

与你相伴,平平淡淡,婉儿一笑是一种真实。相伴的是一段实实在在的人生和生命中难得的机遇。相伴的是骨格清奇。相伴的是温馨呢喃……一袭裙带飘逸,飘逸的是风韵,飘逸的是亭亭玉立。即使于‘大宫粉黛’美目流盼中我惟独钟情于你。是因为你坦诚。正直。平易。朴素。自然。而那一双牟子更具有人世间摄人心魄的魅力。

人生中最华彩的段落,莫过于真诚的心迹。那一回回柔声细语,不正是流溢人情味的甜蜜。默黙红尘有平淡有新奇,随机随缘。随路相依是浑然天成的释语,缘份生动了生命的美丽。

哦。记忆是-缕缕洁白轻柔的云絮……

如今,黄金韶华,再也无力寻觅,眉宇间已深刻了几许沧桑的印记。感受生命的激越,谁能明白这种真诚。眉宇间的纹沟是人生光华的年轮,両鬓飘飞的华发,是生命灿烂的飘逸。

从此;清泉在耳畔飞泻,松针在身边堆砌,-切尽在无言中,从来没有这样投入自己,感悟自己!有时形单影直。寂寥无主。怅然若失,就连城市林林总总的高楼于暮蔼中剪影为一幅忧郁。有时看街上的花灯初放,更增添了几许淡淡。远远。悠悠长长的相思。于是不禁在心中低吟着,‘月夕花朝能几度,柔思怨慨兼愁绪,盼青柳新荷重宿雨,莺飞草绿。无限缠绵意,人生知己同心句’……

没有你;我的路注定千番寂寞难忍耐,没有你;我万般的冰心无法融觧。沉默如金的生命秋月,纵然有如水的月华,溶溶蕴蕴地为我点辍,没有你;所有星星点点闪烁的希望都难已使我心动。雪花是痴情的玉蝶,而生命的音符总有-天要于冬季休止。没有你;我怎么能飞渡这热热烘烘的心城。

潮起总有潮落时,往事历历,不是千帆胜于千帆。没有你;生命之舟难已驶往幸福的彼岸。

哦,于有情岁月里,我将为你掬献一个永恒的承诺;若问情为何物,当属痴情如初,生死相许。

关于爱心的文章15:爱心在涌动

文/钱禾

今天下午,我们终于迎来了翘首期盼的“爱心义卖跳蚤市场”活动。活动开始了,原本寂静的操场一下子沸腾起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个个醒目的招牌“拔地而起”,一声声叫卖飞入耳畔。“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呀,便宜卖了,便宜卖了!”“买到就是赚到,我们的图书物美价廉,快来买呀!”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大声吆喝,所有的声音汇成了一曲节奏强劲的交响曲,琳琅满目的图书成了操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到我们五(5)班的地盘,我们急忙摆好东西,煞有介事地做起生意来。同学们摇身一变,此时已完全不像斯文的学生,俨然成了经验丰富的售货员。操场上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个个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其他摊位也是热火朝天,六(4)班开展了“老客户大酬宾”活动,“买一送一”,书一下子被热情的同学们抢购一空。五(1)班看见这情况也急了,拿着一块纸板,上面写着“买两本书送游戏充值卡‘多多卡’!”攒动的人流、醒目的海报、高声的叫卖、开心的砍价声汇聚成一片爱心涌动的海洋。

活动结束,我们统计了一下今天的营业收入,哇,有七百多元呢!这笔钱我们将全部捐赠给学校的爱心基金,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虽然活动后我口干舌燥,浑身乏力,但我心里却如蜜一般甜。愿我们的片片爱心早日飞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手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