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复含宿雨

笔构网

2025-03-22文/钟读花散文

桃花,怎么看都好。但总有最佳时辰。比如晴晨,比如雨后。

晴晨桃花,最是艳丽。晴光照在桃花上,一树桃花,流光溢彩,散发着明灿灿的光芒。那种光芒,给人一种鲜鲜嫩嫩的感觉,给人一份芳心欲动的颤栗,真个是惊艳。

女人之美,我们常以"闭月羞花"形容之,而晴晨桃花,再美的女人,似乎也难可羞之。此时,不是人"羞花",而是花"羞人"了。到底是自然之美,艳丽之下,其质素,依旧是淳朴、天然,依旧散一种自然芬芳,酿一份天成之趣。

而雨中桃花,则是别具一番情味。

昔年,我居住乡下。大门外,是一篱园,篱园边,则种植桃花几株。

春日,桃花渐开,花期较长。花开期间,总会落几场春雨的。春雨不大,特别是在北方,细细、疏疏、簌簌,密集的时候,倒也一派朦胧,大有江南之风情。

此时,我就喜欢站立门楼下,看花,看那雨中桃花。

雨,细细地落着,桃花也只是微湿,本就红艳的桃花,此时愈加鲜嫩、明净,湿润流光,朵朵桃花,都是大自然点出的胭脂扣。一树桃花,是湿润润的艳;一枝桃花,则是喜滋滋的招展,玉女摆手,有着抵挡不住的诱惑。

几只小鸟,忽然飞来,它们,或许也是迷于"色",于是,就在那"色"上,啄来啄去,于是,碎碎的桃花片,飘然落下。太过轻灵,太过凄迷,芳心寸寸,都碎了——是薛涛的那一页页桃花笺。

小鸟儿飞走了,一树桃花,复归于常,依旧安然,依旧美艳。雨中的桃花,似乎,特别安静,水灵灵的静,如处子。体香的清芬,也静,丝丝,沁人心脾。

雨,渐大,不是雨滴,是雨线密了。风微起,轻轻地拉扯着雨线,于是,水气弥漫,似雾。于是,篱园亦渐迷蒙,雨中的那几株桃花,也就朦胧其中了。花非花,雾非雾;花即花,雾即雾,此时,雾中看桃花,如隔纱看美人,个中情味,你就想吧,想吧……

有时候,一场春雨,是偷偷地落的——在春夜。

一夜醒来,雨止天晴。看那篱园桃花,也只能轻叹一声:哎,真美……

王维有两句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写的就是一夜雨后,桃红柳绿的景象。"含宿雨",是写实,宿雨之后,第二天清晨,几乎每朵桃花上,都缀着一滴清雨,清凌凌,明亮亮,滴滴如珠,珠圆玉润,真是美好得不得了。雨滴的明亮,愈加衬托出桃花的红艳,片片桃红,直如女人的红唇,散溢着情欲般迷人的诱惑。最是篱园边,一枝桃花探出篱园,真如那句诗所言"桃花嫣然出篱笑",是沾泪的笑,是笑出了眼泪。因之,说"梨花带雨",真不如说"桃花带雨"好啊。

"一帘红雨桃花谢",雨中桃花谢,是一种破碎的美,是一种芳心欲碎的美。华丽退场,给人留下一份湿淋淋、美艳艳的记忆。

落到地面,一地残红,清晨醒来,隔帘问一句:"帘外谁扫残红?"含蓄、内敛,清素人家的宁静,小家碧玉的美好。若然,落到小溪,便是一溪桃花流水,也美艳难收。

明人顾正谊,著有《百咏图谱》一书,属"画配诗",其中一幅画曰《雨中望桃花》,画面:茅屋一处,屋后竹林,屋前几位工役正在栽竹;一男子端坐茅屋台榭之上,目视前方。整个画面,见人不见花,似乎,桃花该在遥望中。所以,其配诗中,才有"芳菲入渺茫"之句。不过,画面"竹外桃花三两枝"之寓意,还是显然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雨中遥望,当是别具一份幽俏之美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