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粥养人

笔构网

2024-01-29文/黎杰散文

一夜微雨秋已深。

早上一睁眼,楼下店铺便有粥香飘来,诱我起床。赖被窝里,突然想起一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是陆游写的。一生存诗于世近两万首的南宋诗人陆游是极推崇粥食之法的,他在《食粥》诗中向世人推荐食粥,并附上理由,说世人都喜欢穷尽所有去寻找长寿之法,只可惜忘了身边的长寿之道。一碗粥,就是暖身之食,身暖而思活,思活而快乐,快乐乃长寿之基也。所以选择合适的时候食粥,便可长寿,因此他将食粥之法荐给神仙,神仙本就代表长寿,他还向神仙推荐长寿,那更说明粥食之妙了。诗人如此推崇食粥,可谓是亘古未有。

粥,乃大众喜爱之食物。历史文献记述不少。如中国历代正史之一《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这恐怕是最早记录煮粥的文字了。那时,粥是主食。

秋深而日短,夜更长。空腹一晚,悠悠醒转,闻粥之味,食欲更甚。铁版响廊催早粥,铜壶添水易新筹。这是宋人陈起的诗句,想必陈起也起了大早,或是闻粥香而起,他提一把铜壶去添水,走在廊上,就闻到粥香在身边荡漾,陈起便有些迷糊,手中铁壶便在栏杆上碰出清脆声响,那声响,在早晨霞光之中悠悠钻入他饥饿的胃。由此可见,一碗粥,定是一碗开胃饭。

其后,粥食逐渐演化为药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济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也讲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至于仓公的火济粥有什么成分,我不知,但我知那粥有疗效。张仲景这粥是一汤粥,汤粥加入桂枝,这粥就真有药用价值了。

粥与药的融合,让粥上升到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我们姑且不论这粥的药用价值有多大。试想,在饥肠辘辘的早晨,喝一碗热乎乎的粥,暖粥入胃,不用想都养生了。

练书法的都知道,苏东坡写有一著名《寒食帖》,我不知先生是在什么境况下得到灵感的,但我知道,这东坡心里一定想着一碗粥。东坡先生写道:"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先生饥饿之时,吴子野劝其喝一碗用白米熬成的稀粥,说是这粥呀能驱除寒冷,清除体内淤积,还能健胃养脾。哈哈,好一个白粥,我推想,这大概是东坡先生发配时出现的事情了。东坡先生还写道:"夜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他这是指晚粥了,晚喝粥,神清气爽,延年益寿。

中国人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三餐中安排一餐为粥,应该是最合理的膳食结构了。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若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更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早食一碗粥,一天精神抖。但是一碗粥已不能满足人们上午的能量消耗了,于是我们在黄庭坚那儿又学会了"十字供笼饼,一水试茗粥。"常常佐以笼饼、油条、水饺等,这粥餐就更烟火了。

事实上,我已宁可食无肉,也不可食无粥了。粥的花样在不断翻新,有黄金色玉米棒子粥,有温性清热南瓜粥,有黑糊醇厚芝麻粥,有香喷喷红枣糯米粥,还有大米加上豆浆的甜浆粥,脊肉粥,蕃薯粥,胡萝卜粥,燕麦粥,绿豆粥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

秋深了,熬一碗粥喝,很养人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