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乡恋里,令我魂牵梦萦的是风物常新的稻田美景,是从那金黄稻田飘逸而来的悠悠稻香。
我对故乡的眷恋,也许就始于童年那场与稻香的不期而遇。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5年8月一个清朗的早晨,炊烟袅袅,11岁的我牵着小黄牛在青草丛生的小道放牧。朝霞洒向山野、河流,黄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展现着生命的丰富和饱满,微风拂过,犹如绿黄色的波涛,似有“沙沙、沙沙”的吟唱,稻香袭来,沁人心脾。我也情不自禁地手抚稻穗,深吸一口弥漫稻香的清冽空气,香气芬馥,令人心旷神怡。
稻香是家乡田野里最浓烈的味道,也是无法抗拒的嗅觉诱惑。处暑生新凉,田野稻谷香。其实,处暑节气前后,川东一带的稻收先后开镰。人们准备好弯弯的镰刀,把宽大笨重的挞斗扛到稻田里。扛挞斗是力气活,也要讲究技巧,从杂物间或屋檐下将挞斗掀立,用一根扁担横斜在挞斗内对角,蹲下身子,用手扶住挞斗边沿,缓缓立起来,掌握好平衡后,迈开脚步沉着地走向稻田。
来到已经成熟的稻子前,浓郁的稻香扑鼻而来,空气中混杂着青草的幽香和泥土的气息。当人们手握青黄色的稻子,金黄的稻穗沙沙作响,被惊动的蜻蜓、蚱蜢、蚂蚱等小昆虫翻飞跳跃,纷纷逃逸。接着,平时宁静的稻田里,嚯嚯的割禾声便接连不断,此起彼伏,割稻人挥汗如雨,热汗从褐色的面颊、双手、胸背上流淌而下,洒落到刚刚割下稻子的田里。割稻人的身后,挞谷的汉子抱起一束束还流着禾汁的稻子,在挞斗前一次次举起,一次次地奋力挞下,挞斗前传出一阵阵“咚咚”的闷响,接着就听见谷粒滑落挞斗里的“哗哗”声。不到半个时辰,挞斗里就积攒下满斗混杂着碎禾叶的稻谷,赶紧用撮箕将稻谷取出,装在竹篾萝篼里担回晒坝去。稻收时节,人们满怀兴奋喜悦,辛苦收获稻谷,挞斗前咚咚的闷响声在平坝、丘陵和山地此起彼伏,延绵不绝,似在演奏一曲秋收协奏曲。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家乡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推行,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像春风染绿了田野山川,唤醒了乡亲们深藏心底的稻香之梦。春播季节,迎着早春灿烂的阳光,男女老少兴奋地走向希望的田野,用稻香酿造出温饱富足的好日子。
和煦的春风吹过初来的田野。惊蛰过后,春雨潇潇,谷种播下秧田不久,便抽出几条狭小细长的嫩绿叶,很快长出一畦畦绿汪汪的秧苗,臻臻簇簇,像一块绿色的地毯。芒种时节,天朗气清,蛙鸣鼎沸,移栽返青后的秧苗青翠欲流,生机盎然。整个夏天,风和日丽,雨水丰沛,秧苗分蘖,稻禾和玉米林几乎是一夜间用铺天盖地的翠绿占领了田间、坡地,骄阳下,禾苗和青草逸出的清幽芬香弥漫田野山岗。不知不觉中,水稻拔节孕穗结束,长出嫩嫩的稻穗,淡白色的花粉在风丝中摇曳。抽穗开花灌浆后的稻穗一天比一天饱满结实,终于有一天,丰满壮硕的稻穗向着脚下的泥土虔诚地弯腰低头,形成一道道美丽诱人的弧状。
金秋稻收时节很快来到,新生的田野里不仅飘溢着浓郁的稻香,还回荡着浓烈的乡情。亲戚乡邻,帮工换活,你来我往,互助互惠,淳朴敦厚的乡风滋润和温暖着乡亲们和这块土地。为了招待帮工的亲戚和乡邻,主人家总是买回新鲜的肉食和上档次的烟酒,烧好一缸浓酣的老鹰茶。帮工那天,常常是天刚亮就出工,大家默契协作,有的割稻子,有的挞稻子,有的挑稻谷到院坝,稻田之中,人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繁忙而又热闹,似乎忘记了劳累和酷热,待到日上中天,已经挞下几斗的稻谷了。有的人家田地多一点,夕阳西下后还要赶工,甚至等到月上山岗才踏月而归。
忙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稻田里的挞谷声渐渐稀少,直到消失在断断续续的蝉鸣里,秋阳下的乡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晒秋,人们用丰硕的收获在院坝上画出了多彩迷人的乡村美景,骄阳下、院坝上,金黄的玉米耀眼炫人,红红的辣椒辛味袭人,新打下的稻谷则散发出浓浓的稻香,农妇们不时拿着谷耙勤快地翻晒着,一阵秋风袭来,将满院坝的稻香吹散四野,也将丰收的喜讯传遍田野山川。
也就是这一年的稻收时节,我考进了外地一所中专学校。走出故乡,回望令我魂牵梦萦的故土乡里,悠悠的稻香却永远烙印在了我的脑海,成为游子奔波人生最温馨的回忆。时光流逝,岁月如歌。四十多年转瞬而过,我无数次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故土,无数次在梦中闻到那醉人的稻香。
今年稻收时节,我回到川东老家走了走,看了看。乡亲们告诉我,今年虽然遭遇严重旱情,除去少量“望天田”,多数有机杂交水稻还是获得好收成。有的稻田里,茂密的稻禾之下,还养有鱼类和龙虾,鱼虾戏田,稻鱼双收,成为乡村新的风景线。
秋阳初上的清晨,在黄绿交错的乡野漫步,我欣喜看见,一辆辆流动稻谷收割车已在平坝、丘陵和一些山地的稻田里出现,渐渐成为稻收的主力军。稻田里,一名师傅正熟练地操控收割机来往穿梭忙碌,一些稻禾已被收割机粉碎抛洒回稻田,远远地就能闻到稻禾的清香幽幽传来,悠然自得的乡亲们正忙着将收割机里吐出的稻谷打包,用农用小车搬运回家,悠悠稻香一路发散。原来,家乡的稻收,已开启了机收模式,而乡亲们的生活,快步迈进了全面小康时代。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忽然想起一句唐诗:“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今夜,悠悠稻香一定会伴我酣然入梦。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感受乡情,释放乡愁,思绪万千。我忽然想到,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年,谷熟也。”原来是在告诉我们,在远古时代,人们把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收完了禾谷就是“年成”了,接下来就是欢庆丰收、迎接新年,所以,最早“年”字的写法,就是一个人背着成熟的禾谷,这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例证,难怪三千多年前的殷商先民,把得到五谷丰登叫“受年”。我默默祝福乡亲们赶上了一个年年“受年”的新时代。
回到故乡,走进田野,稻香悠悠,乡情依依。悠悠稻香里,深藏着千百年来华夏稻作文明的古老密码,饱含着乡亲们对皇天后土的感恩情怀,寄托着乡亲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梦想,也承载着我对故土山水的深情眷念,蕴含着我对乡亲们的美好祝福。
天地悠悠,山川不老。稻香悠悠,我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