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文章

请欣赏休息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休息的文章1:真情流露在空间

空间是我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学习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学他人之长处,补自己住不足。正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

所有的文章,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想象和虚构;其中有成长历程,有心情写照;有别人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故事。或者是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空间这个网络平台,是抒发自己心情的一个最好的落脚点,也是让朋友互相学习的落脚点。我的空间虽然平平淡淡,但我希望进我空间的朋友们,能在我的空间感受到开心快乐。

虽然我是你们无声的朋友,但我每天都关注着你们,看你们的文章,听你们的故事;我不与你们说话,不代表我对你们不热情;对你们不牵挂;文字也能读懂一个人,表达一个人。上网本来就是放松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我觉得这样很好,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既不影响自己,也不影响他人;更不妨碍朋友之间的友谊。我觉得空间互动,文字交流,是一种很好的交友方式,难道不是吗?

你悄悄的来到我的空间,我静静地走去你的庭院;虽是这样无声无息的交流,但能写出有声有色、浪漫、温馨的文字。一声问候,让我们不再陌生,一句祝福,不再让我们遥远。留言中有你,我感觉很温馨;交流中有你,我感觉很亲切。空间有你,我感觉到因你而精彩。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朴实、最高尚、最持久的情感,友情是雨季里的一把伞,能撑起一片晴天;朋友是黑夜里的一盏灯,可以驱除黑暗带来光明。朋友是糖,可以冲淡生活中的苦涩;我常常感动于空间朋友带给我的快乐和动力。

没有过约定,我们却相识在茫茫人海中,没有许诺,我们却心灵相通。没有掩饰,我们却把真诚些在心间,把朋友间的友谊写在空间。朋友的声声祝福,句句关心让我感动;在这里没有贫贱、富贵,没有地位高低;在这里只有朋友。不论我们相距多么遥远,只要真诚,友谊不会受时空的阻隔;轻轻的一声问候,也融入我所有的心愿。淡淡的一声祝福,也倾注了我无限的真诚。

我想说的是,因为有缘我们相聚在网络;因为有缘,我们相识在空间;因为彼此珍惜,我们成了无言的朋友。时间会延续真挚的情感,空间也会容纳美好的友情。我愿所有的朋友,在这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牵挂和温馨;找到自己的充实和快乐。祝福你了,我所有的朋友!祝你们事事顺心,天天开心,平平安安,幸福及健康伴随身边至永远!

休息的文章2:是去是留

感冒了 ,难得的休息一天 ,一下午也没出去,抱着笔记本满脑子的胡思乱想,不知道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乱糟糟的,没个头绪。

是去是留,犹豫不断。当局者迷,旁观者强清,在说别人的时候,自己讲的是头头是道,到自己这就无从选择。

为什么,明知道是个苦果子,可偏偏要去摘。为什么。明明知道是个不归路,可偏偏要走下去。虽然爱不是索取,但是爱也是自私的,没有人能做到大无私精神。我也一样。

每一次她趴在我怀里哽咽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我是打内心喜欢她啊!可是这个爱是没有结果的。原因是我不能娶她,我好愧疚好自卑,同时又很烦躁更加的无奈。为什么自己爱的人不能娶,为什么不能跟自己真正心爱的女人一起生活。

一切的原因都归结于自己的无能,我真的没有资格想她能陪我一起走完以后的人生道路。天天拿如果说事有用吗?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我还在幻想什么?铁打的事实,我不能不要孩子,不能丢下在孩子重病的时候帮我照顾孩子的女人。如果那么做了,我的良心会一辈子问责自己。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既然做不到就应该放手,可我为什么不甘心呢?是为了心中的爱还是为了自己自私的心态?我现在一脸的茫然,真不知道如何面对。我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事情,也没有人能帮我解决这个事情。、

明明知道她不属于我,为什么还要去争取呢?难道我可以忘记过去吗?

纠结中,希望能尽快的捋清头绪,换自己和她一个安详的空间,我不想她受伤,也不想家里人受伤,更不想我自己受伤。

这几天尽快的把事情办完,我是该消失的时候了,我应该从这个爱的世界里消失。这是绝情吗? 如果我的消失能换来她真正的幸福,我宁愿自己一个人承受这冲动带来的惩罚。

休息的文章3:做自己的灯火

文/小玲

那天在咖啡馆休息的时候,听到旁边两个女子在抱怨,大体的意思是家里的男人一点儿都不上进,工作多年升职加薪的事统统没有。“我这辈子,是别指望有好日子过了。”其中一名女子感慨道,另一位很是赞同,嫁人嫁汉,穿衣吃饭,如果这都指望不上,还能图什么呢?

我听了不禁笑,想起好友薇薇来。薇薇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什么都以老公为主,甚至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她还去报一个成人自修。追求上进是没错,但薇薇却是为了能和老公同一个专业。可是这些,并没有为薇薇加分,前两年两人还是分开了。这件事情对薇薇的打击很大,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恐惧,她怕付不起房贷车贷养不起孩子。于是薇薇将陪孩子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本来能力就很不错的她,很快就在公司脱颖而出,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两年的时间,薇薇将自己修炼成了另外一个女人,美丽优雅还有钱有事业。前些时候,薇薇带着儿子去国外兜了一圈,回家的那天晚上,她忽然给我打电话:“以前稍微晚一点回家,如果在楼下没有看到家里有灯光,便会有些慌,可是现在,即使那里是一团漆黑,我心里都是暖的。”那一刻,我被感动了。

许多女人都在寻找一份安全感,包括咖啡馆里的那两个女子,为什么期待老公升职加薪?不过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安全感更多一些,但是最好的安全感,莫过于自己来做,自己做自己的灯火。

只有自己的,才真正地属于自己,才能够给自己依靠,才能够成为自己的依靠。我不赞成,一个女人坚强自立的目的是为了分手之后能够立得住,我欣赏那种,不论家庭有多幸福,也能挺立后背,如舒婷所言,以树的形象站在他的身边。而如果你是一枝凌宵花,即使你再强壮,也只是一枝凌宵花,更不能期待在分开的时候,能变成一棵树。

作为女人,我们要学会往前看,追逐美好,但也要明白,身后的那个支柱,只有自己给,家里的那盏灯火只有自己点,才是最踏实而牢固的。

休息的文章4:家有宝贝

文/张彩虹

今天休息,带儿子去看了一场电影。小孩很兴奋。这是他第一次看电影。

小家伙刚刚四岁半,虽然从来没有去过电影院,路却很熟。一个人在前面跑,时不时扭头看看我,笑一笑,又往前跑。他没有像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撒着娇、要人抱。我知道,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满足了。

本来计划观看上午9:30场次,结果没有位置,只好往后挪。他的情绪有点沮丧,不高兴都写在脸上。我提议先去商场的五楼游乐场玩玩,再来看电影,时间两不误。小家伙乖乖地答应了。

来到商场五楼,小家伙一会坐小火车,一会骑电动马,一会钓小鱼,这些都是他平日里最喜爱的。看着儿子小脸上满是欢喜的笑容,我心中泛起一丝愧疚。平日里由于工作太忙,陪儿子的时间少之又少,每次上班前总喜欢跟儿子重复一样的对话:“妈妈明天要去上班,上班挣钱,挣钱帮宝宝买漂亮的衣服和玩具。”每次说的时候虽然都会让我有一丝心酸,但我希望他小小的心灵能知道,我总不在他的身边是为了给他的将来创造更好的条件。特殊的工作性质,让儿子本该享受母亲呵护的时候少了很多。看他玩了半天,差不多也累了,心疼得主动要求抱他,他却摇摇小脑袋:“不要妈妈抱,妈妈抱不动”。我很欣慰这个小人儿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

休息的文章5:纸片上的温馨

文/白帆

元旦期间,在家休息,一张张贺卡卯足了劲从门缝挤了进来。细细翻阅,扬起的甜言蜜语瞬间填满了心窝。一句句简短的祝福与问候,虽有点落俗,但还是温情四溢,暖意融融。

在贺卡堆里,有一个洁白的信封拉人眼球。我小心翼翼地捡出,信封上一本正经地署着我的名字。字迹下方朦胧,似刻意留下的阴影,有着诗意般地缠绵。我心头一热,是小凤。

小凤右手残疾,写字用左手。而汉字书写顺序从左及右,左手写字,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写完一行,向左折返,稍有不慎,就把墨迹未干的字抹了。字如同长了翅膀,在云层上飞舞。每当这时,小凤就会责怪自己,没有一点用。见此前景,我及时上前安慰。心静、气平、注意集中才能写好。小凤听了,立即全神贯注,一行一行写下去,字清晰明快了,她的性格也开朗活泼了,曾经的自卑失落荡然无存。

可好景不长,没多久,爹妈离婚,小凤辍学,随母亲去了姥姥家。不久母亲改嫁,她一人守着姥姥。姥姥去了,她就跑到坟头蹲守。接连的不幸,小凤已是遍体鳞伤,深陷绝境。我得此消息,和同学们去找,想挽救这个孤魂野鬼。小凤如同蒸发一样,没了影踪。她的名字与容颜已从我的记忆中渐渐淡去。

我怕撕碎小凤的心,找来剪刀,开启这封没有地址的信。一张与信封一般大小的纸片,折折叠叠、任意涂抹,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碧海蓝天,凸现眼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绿意浓浓的草丛洋溢着微笑与祝福:"老师,与您在一起的日子,我学会了写字,学会了做人。对于身患残疾的我来说,是一笔永远享用不尽的财富。我现在过得很好,老师勿念。祝您幸福万里长。小凤。"

字下仍有一片朦胧,似她人生的一段不幸,永远挥之不去。透过这片朦胧,我欣喜地捕捉到纸片上的温馨:自尊、自立、自强的她,应该是大姑娘了吧,或许成家立业了吧。信中提及的"财富"应该引领她进入新的生活了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愿小凤一路走好。

休息的文章6:三千烦恼丝

文/~冰逸~

偶尔,在休息的时候,喜欢长发披于肩后,身着浅色服饰,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穿行在陌生的人群中。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个奇装异服配着光怪陆离的发型,一张张漠然的表情从身边悄然走过。将自己置身于这场喧嚣的尘世之外,悠然的看着世像百态。

审美观变异的年代,以怪为美,三千烦恼丝走在流行前沿,不时变幻着模样呈现在眼前。色彩上有金黄色、橘黄色、酒红色、棕色、栗色,更离谱的还有彩色。造型上有大波浪、方便面丝、扬花菜、爆炸式等。

任凭哪种发型流行,我都没有动过心。朋友却很喜欢拨弄她的头发,每流行一种卷发都要去尝试,不喜欢又去拉直,头发颜色染上黄色又洗掉,或又染成其它色,最后皆不满意又还原本色。

最痛苦的还是我,每次她的头发有什么新举动,都非离不可要让我陪她去,想静静的呆在家里,却被她的电话狂轰滥炸,去了还要让我帮她参考。晕!朋友一边做头发,一边还配合着美发师苦口婆心的动员我烫个新流行的卷发,一会介绍这个,一会又说那个适合我,换个发型就等于换个心情种种话语如雷贯耳,可每次都被我婉言拒绝。

多年来,一直保持直发,没有染过,没有烫过,只是偶尔剪短。如此简单随意环保的头发,朋友却笑之清汤挂面,假装清纯,世纪末的老古董。

记得小时候,发质不好,有些稀疏还略有些黄,在家排行老幺的自己,常常被戏称为“黄毛丫头”。由于头发不好,又少得可怜,经常被母亲逼着去理发店,理个“刘胡兰”式的齐耳短发。然而,每次头发稍长点,理发的痛苦就伴随而至。纵使自己百般不愿意,哭、躲、闹,用尽各种方法想留住头发,终是徒劳。每次理发之后,母亲总说,你喜欢留长发,可你的头发又少又黄,编辫子太细,扎起来也不好看,要多剪几次,头发就会长得又黑又浓密,那样怎么打扮都好看。

每每看到小朋友扎着小羊角辨,上面还扎个花蝴蝶类的发夹,就不由自主的追着看,喜欢得不行。相信母亲的话,默默在心里祈祷,希望这次剪过之后,下次就会长出浓密的黑发,自己也能扎个花蝴蝶。如此的循环,永远的“刘胡兰”式的发型,一直伴随着我到参加工作。我的头发,最终也没有长成乌黑浓密的发质,倒是长至腰际,发质却仍然不好,不但少,还有些枯黄。

看着电视上播放的洗发水广告,那些美女的长发真是让我很羡慕。幻想自己也能够拥有一头长至脚踝的长发,像瀑布一样垂直倾泻而下,像黑芝麻一样乌黑亮丽,像弹簧一样有韧性伸缩自如不易折断。

这三千烦恼丝,还真是让我有些烦心。干枯、断发、脱发种种问题随至。想将它剪之,却有些不舍。从小就渴望一头飘逸的长发,好不容易自己能做主留长发,这发质却怎么也改善不了。索性,任由它自生自灭,习惯随意披着一头长发。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好像真的像朋友所说,是个老古董。自出生到现在,就“刘胡兰”式和长发披肩两种发型。说不定,那天心情不好,去美发店烫个“爆炸式”吓吓人,换换心情。

其实,换个发型,换个心情,这一说并非灵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人都是处在非理性状态,想起什么就做什么,任由心绪起伏跌宕,一个小小的发型又怎会轻易能解开心结呢?改变发型,改变一种精神面貌倒是还行。

然,有些人,再怎么改变发型,也不会变漂亮,总觉得少点什么。

华丽的服饰会过时,流行的卷发会被新的流行取缔。日新月异,终究追不上时尚的步伐。在一路追赶中,岁月渐逝,容颜渐渐老去,空虚的心灵只有靠虚无的外表来装点,只剩一具空皮囊行走。

女人还是要静下心来,多读些书,用书中的智慧来装扮自己,改变自己,炼就一种属于自己绝版的气质。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勿需要太多的打扮,勿需要折腾三千烦恼丝,漂亮还是由心而生的最真实最自然。只有多读书,那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流露出的知性美,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散发着长久的芬芳。

三千烦恼丝,发质虽然不是太好,有时甚至让我很烦心,但是我还是喜欢长发披肩般的飘逸,老古董的感觉。我始终坚信,不盲目跟风流行,不选择最贵的,只选择最对的,适合自己的才最美。

休息的文章7:你,是我最长的牵挂

文/敏敏唯一

今日周末休息,见窗外,天气晴好,给心情放个假,独自行走在人海茫茫的都市街头,看一眼热闹海滨的车来车往,不知,我该向左,还是右?最终决定,孤身一人去看海。

不知是我的一个眼神凝固了呼吸?还是我的一次回眸伤了自己?如果让我再牵一次你的手,我一定会让自己重新投入你温情的怀柔,不让它的幽美滞留在记忆的路口。

初次见到海,并非在烟台,但第一次来烟台是和他一起看海,彷徨在冬风拂动的潮汐海边,心中犹如千层浪花,在疯狂地翻滚。回忆退回到八年前,他的左手搭在我的右肩,问我是否喜欢和他一起看海?现在依稀还记得当初的浪漫与缠绵,如今,已荡然无存了吧?面朝大海心如潮,只见一朵波涛汹涌的浪花向岸上猛扑过来,没想躲闪,故意弄湿了鞋袜,冬日里不比炎夏,海水真的有些冰冷,有些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光终是一去不复返的。大海是否和人一样,情真意切?它若是好,轻声细语,碧波潋滟;要是心情坏,巨浪涛天,惊天动地!

现在的我,犹如一朵残败在枝头的丁香花,花落再无清香,沁入泥土,只等来年春天的再度盛开;如今的我,犹如斜倚在西边山头的一抹残阳,即将日落却还有一丝余光,能点亮那暮冬黄昏的闪闪霓虹。当海鸥从身边瞬时飞过,好想伸手触摸它的羽翼,把它留住,留在我的身边,留它在我的梦幻。如若,我一人拥着这漫无边际的蔚蓝海岸,独享这一份静谧的优雅,是否有点自私?仰望头顶的淡淡流云,随风而飘,无忧,无思,我若能独坐云端,笑看人世间的一季温馨,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任凭我怎么跃,也跳不出你爱的涟漪;无论我怎么飞,也不愿飞出你的天空。面若桃花,心如雪;渺如尘埃,意若沙;寂如云烟,寞若花。你我都曾年少,都曾轻狂,回首学生时代的自己,傻得可笑,傻到极致,竟会为某一个人而放弃自己,叠着一只又一只受伤无言的纸鹤,直至上千,亲手执笔写下他的名字,苦苦守三年,默默爱三年,痴痴思三年,人生不过如此,原来一直无法释怀,而今已全部释然,毫无滋味。曾对自己说:不选我,你会后悔!如今的想法截然不同,选与不选又如何?相遇了,我们又相识,只是擦肩,却没有从青丝牵手到白头。

一指相思,落地成愁;一季情殇,寂寞成诗;一缕青丝,守谁白首。一刻清柔,划伤了谁的指尖;一抹想念,洒落在谁的眉间;一片孤舟,承载谁的牵念。樽酒一杯,醉了多少红颜?一夜风波,吹散多少梨花?一只孤鸿,浅唱多少牵挂?一路荆棘,疼了多少风华?一句誓言,搁浅多少雪月?一曲笙歌,吹殇多少风花?

风起了,你,依旧是我最温最暖的等待;天凉了,你,依然是我最真最长的牵挂;叶落了,你,依旧是我最深最美的风华;云散了,你,依然与我隔海相望,各守着天涯!

如今,真的为君亲手绣出了一幅馨香四溢的“真爱永恒”此生无憾;

倘若,能再亲手为君披上那一层温情的纱幕,便再无他求。

思绪纷飞,鸟倦归巢,人累归何处?无奈,只好携一缕暖如霓裳的阳光,踏着冰凉的海水,走向归途……

休息的文章8:那一抹温暖意犹未尽

文/紫檀情缘

喜欢在休息的时候,给自己彻头彻尾的放松,不再安排任何事宜,开着车,去附近的乡村散心,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与习惯。我总觉得,每一次出行都必须要有一个闲暇的时间,一种闲暇的心情,然后再去光顾那些自己喜欢的小街小巷。我想,只有在那种时候,才能更好的感觉到它们特有的风格。

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意韵。冬,就是每年岁末的最后一道风景。无情的风,吹落了树的装饰,纷纷扬扬的雪花,让天地苍茫茫一片。这就是冬天,它不需要多余的装点。

这几天,总是感觉特别的疲惫。每天都让自己睡到自然醒,没有任何人的打扰,也不用疲惫地挣扎着起床。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屋子里静悄悄一片,睁开眼睛,我看到一抹朝阳正偷偷的从窗幔缝隙挤进卧室。冬日的阳光,懒散惬意,和很久很久以前一样的温暖!

才到初冬,我就已经开始向往那种庸懒的生活了。今天的阳光,像是急于要把我的睡意驱散,让我也拥有一个如它般灿烂的笑脸。最近的天,一直都是阴雨绵绵,已经有好久不见这样的太阳了。为了不辜负它的一翻美意,尽管我还是那么的不愿意钻出暖暖的被窝,但权衡于冬日的暖阳,我还是觉得,起来或许会更舒适惬意一些。

于是,懒懒地翻身起床,信步走到阳台,拉开窗幔。瞬间,窗外那暖暖的阳光蓬勃着、灿烂着,一股脑地全冲了进来,把满脸倦意的我撞了个满怀。心情,随着这一缕暖阳开朗了许多。转身,做了简单的梳洗之后,我又跑到厨房,为自己煎了一块牛排,一个煎蛋。这时,豆浆机也完成了它的使命,一杯新鲜的豆浆出炉了。中饭和早饭,就这样合并了。

在这样暖暖的阳光下,享用这样的美食,房子里透出浓浓的小资情怀。无论是这精致的美食,还是这惬意的环境,抑或是冬日的暖阳,心情随着明媚起来。很少有这样的念想:有阳光的冬季,想出去走走。

打开笔记本,看到朋友群里有人正在呼我,叫我一起去星巴克品咖啡。专门跟我抬杠的一朋友说:她哪懂得品咖啡啊!还不如跟我一起去东钱湖晒太阳,吃水果。这小子就这样,无非就是想带我出去走走嘛!何必这么来打压我呢,过份。

幸好,今天本小姐的心情跟这阳光一样,很明媚。也正好有这一想法,想去哪个山水间徒步。朋友说,看一下家里有什么水果,不够的话路上再买。很快,车就开到我家楼下了。上车后,只听他嘴里一直在咕嘟:奥迪不开,偏要坐我的破车,这种人也有。回答:真笨!省油啊,你不知道吗?省下来的钱刚好买水果吃。日系的车省油,这是连五岁的小猪都知道的事。看,知道省钱了,我懂得过日子了吧!

从我家到东钱湖,也就半小时可能还不到吧。东钱湖,被郭沫若先生称誉为具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一点都不假。车子沿着清波荡漾的湖岸向沙山村驶近,今天出奇的意外,在这里,有数十对情侣正在拍着婚纱照。笑靥与欢声迎面而来,令人无比愉悦。这一湖碧波涟漪,这一片美景。看来,他们一对对都已然沉浸于这片暖阳中。

心情不一定能适合风景,但风景却总可以调节情绪。之于我来说,恰恰如此。此刻,我在依山傍水的草坪上,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有朋友如此,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自慰。爱我的人这么多,这么好,我无愧于今生,我更要感恩生活对我的厚待。感谢你,朋友,你是最好的护花使者(虽然我称不上是花,嘻嘻)我真诚的为你祝福,更庆幸彼此的相识,深深的在心里拥抱你!

休息的文章9:美味鱼丸

文/钱乐安

今天,爸爸休息。我们上街吃完早饭,就去买菜了。爸爸只在鱼摊上东瞅瞅、西看看,后来买了一块没有脊椎骨的草鱼块。我心想:买这样一块鱼干什么呀?于是,我就问爸爸,爸爸神秘地笑笑,没有回答,让我猜猜看。

回到家后,我很想知道答案,就跟爸爸进了厨房。只见爸爸先把鱼洗干净,去掉鱼皮,斜着放刀,把鱼肉切成薄薄的一小片一小片。接着,爸爸把有鱼刺的鱼片挑出来,用刀背轻轻地拍着。我瞪大了眼睛,瞧!才一会儿,鱼刺就从鱼肉里露出来了!爸爸拿起镊子,轻轻地把鱼刺从鱼肉里取了出来。

接着,爸爸把鱼片放到料理机里打成鱼泥。哦,我才明白爸爸是要给我做鱼丸。打好以后,爸爸使劲地拍打着鱼泥,他说这样才更筋道。水烧开后,爸爸把鱼泥放在手里,用虎口挤出一个又一个丸子,放在水里。小丸子们“下水”后,全都浮起来了,像是在游泳似的。

刚煮好,我就趁爸爸不注意,偷吃了一个。啊!真鲜美,只不过没放作料,味道淡了一点。爸爸说:“你可真是只小馋猫呀!”

休息的文章10:一树枣园总关情

文/云飞扬

秋日的一个朗朗休息时光,转悠去了郊外。

阔别宽敞的城市干道,车子拐入林荫延伸的乡村公路,路旁的白桦林笔直地矗立在两旁,密密匝匝。一座座指示牌在车前闪耀,草莓园、葡萄园等生态示范园不一而足。

车子驰行的转角处,xx枣园赫然入目。看来农业生态的品种渐渐丰富多样了起来,本地的乡土品种自不必说,挖掘整合成为观光示范基地。就连外来引进品种也是大举入侵,浩浩荡荡,在乡村田野间“生根开花”。

旖旎的乡村小径,在绿色的围合里,显得轻松而神秘,渐次展开的田园风光,鱼塘、苗圃、果园充斥其间,满田的金黄映衬着秋的无限荣光。

收获的季节,即使风流也灿烂。黄灿灿的梯田,是大地赐予人类的一份辉煌的礼物。

枣园,随着目光找寻着;枣树,随着心绪萦绕着。

坡下满眼的枣树林横亘在我们的面前,矮矮的枣树,在绿叶的遮遮掩掩里隐隐露出点点暗红。过了枣树结果的佳期,拽着枣园挂果的尾巴,我们在枣园里有点惨淡地徘徊。偶尔遗漏在枣树丛中的颗颗红枣,成了我们惊喜的亮点,随着发现的瞬间不时兴奋了几回。

试想枣园挂满的殷实,往往太过容易采摘,而失去喜悦的动力,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灰暗着猎奇的心情。

这零零星星的红枣,需要你不停地在枣树枝叶厚实的包裹里寻找,其实倒也是另一番乐趣。

循着找寻的路径,思绪不免被扯进记忆的深处。在我温暖的记忆港湾里,枣树是高大伟岸的,可现在的枣园,满眼遍布的都是些矮化的品种,据说这些都是从山东引进的果树新品,不仅产量高,更是果大味美,经济效益丰厚。

回忆裹着美美的甜意,走进我的乡村小路。童年时代老家院内有棵挺拔的枣树,可以用云盖参天来形容了,满树的绿意常常挤满小小的庭院,感觉快要撑破了院落。春夏之初的白色花絮满天星般缀满枝头,让秋的殷实在夏日里膨胀了希望,也让我在炎热的夏季有了守望的悸动和难耐的渴望。白天我可以在浓荫蔽日的枣树下仰望那青涩的果枣,似乎在渐渐长大;到了傍晚长辈在枣树下支好凉床,我便早早在竹席上仰卧着,透过枝叶缝隙,数着闪烁的星星,看银色的月儿飘移,沐浴着月的清辉,在凉风习习间舒适地进入梦乡……

休息的文章11:童年的洋画

文/王继军

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忽然热闹起来,我知道,那又是孩子们正起劲地玩着“三国杀”。同事诧异地问,怎么不去没收?我笑了笑说,当年的我们不也是痴迷于“洋画”么?

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儿童来说,上衣兜里装弹珠、裤子口袋塞洋画、手中再握一把火纸枪,那是再时髦不过的装备了。尤其是“洋画”,有着色彩鲜明的画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加上它携带方便,一度成为孩子们的抢手货。它与火柴盒面大小相当,厚度相近,但是上面印刷的图案多为彩色,形象美观,内容大多涉及古代人物,极具对抗性和搜集性,深受我们这些男孩子的喜爱。

那个时候的生活条件比不上现在,对乡村的孩子而言,希望父母给“零花钱”是一种奢望。闻听货郎担由远而近的拨浪鼓声,我心里的小鼓也敲得剧烈起来:终于等到盼望已久的洋画了!一分钱能买两张,可是我一分钱也没有。倒是弟弟,拿出不知何时准备好的一堆塑料纸和一只胶鞋底,换到5分钱,回来时手里攥着10张崭新的《岳飞传》人物洋画向我炫耀。看得心里发痒的我迫不及待追问,哪里能捡到这些宝贝?清楚地记得那一段时间,村子里的屋子后、大树下,甚至茅坑旁边都被我翻了个遍。

记忆中玩洋画,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是“拍打法”,至少两人各出一张洋画,叠到一起放在地上,正面朝上,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决定先后顺序后,轮流用手掌在地面上拍打,洋画翻身即可纳为己有;另一种是用手扇,与拍打法大致相同,只不过不接触地面。其实,两种方法都是借助手掌运动产生的气流将洋画掀翻。记不清有多少个傍晚,在外玩洋画匆匆回家的我,来不及洗手就要端碗盛饭,被父亲数落过。更多的是,洗好后的右手,竟然拿不动两只筷子,那正是手掌拍打过度所致。

五年级的一次历史课,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我掏出新买的一套《方世玉打擂台》洋画,为防止老师看见,将它们夹在书中,一张接一张,津津有味地品味起来。这时身旁的同桌轻声要求我也给他看一看,只顾埋头欣赏的我没加理会。同桌见状,忽然举手,向老师报告我在看洋画。尽管我飞快地将书合起,老师还是走到我的身边,拿走了我还没来得及藏起来的新洋画。为了这件事,我大半个学期都没有和他说过话。不过,他也不会知道,事后老师把我喊去,说了几句便将洋画还给了我。

30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来,那一幕依然记忆犹新。不知我的那位同桌是否还记得我,会不会和我一样,历经世事沧桑之后,在一个寒冷的岁末冬夜,想起那一段岁月深处的童年往事?真想告诉他,如果还有洋画,如果还有童年,我只想拥有的是,友谊。

休息的文章12:腊月

文/李春生

寒冬,不仅是土地和作物休息的时间,也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回到家中,用和家人团聚犒劳自己的季节。腊月,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工作地踏上回家的旅程。他们带上简单的家当,借助一切交通工具,横跨千里,归心似箭,为的是一顿象征着团圆的年夜饭。这是农业文明留给现代中国的印记,也是传统文化在漫漫岁月里,经年累月的传承。

腊月,是腌制咸鱼腊肉的时候,灌香肠的地方排着长长的队伍。卖猪肉的案子旁围着许多人,他们都在准备回去腌制腊肉,或是肥瘦相间的肋条肉,或是猪的后腿肉,放在大钵里洒上食盐,压上麻石块,整个腊月只要静静等候,把一切交给时间打理。待到开年放在阳光下晒干,肌红脂白,肉色鲜艳,或炒或蒸腊味醇香。当正月出外打工离家的人带上几块咸鱼腊肉,家乡的味道也伴随着来到异地他乡, 心中思乡之情也会得到慰藉。

街口的炒货店开始忙碌了,那小小的店面生意是热火朝天,用木板搭起来的货架摆得满满当当,瓜子、花生、山芋角……应有尽有。门口熬糖的大铁锅,火焰腾得老高,锅里的糖稀在翻滚着,热气腾腾。做糖的师傅系着白围裙挽起袖子在案板上做糖,揉糖、压糖、切糖,忙得不亦乐乎。案板上摆满了切好的糖块,芝麻糖、花生糖、冻米糖……,寒风里飘荡着热腾腾的甜香味,牵动了我的思绪,那些年的腊月往事又历历在目,如斯新鲜……

如今炒货店里是用白沙糖熬的糖稀,拌上芝麻、花生、冻米……做岀各种糖块。我在农村看过农家熬制的麦芽糖。用蒸熟的糯米饭放入麦芽在大铁锅里面搅拌均匀,用文火慢慢熬煮,几个小时后将渣和糖液分离开,继续用文火慢煮锅里的糖液,越熬越稠,熬糖师傅脱掉棉衣,卷起袖管,双手握着桡子,在铁锅里操搅腾挪,糖浆冒着气泡,卷起波浪,金黄的糖水逐渐变成黄褐色糖浆,进而变成糖稀,用木桡子挑起来,水分蒸发后糖稀就成为膏状的东西了。“扯糖”是力气活,膏状的麦芽糖从锅里铲出来后,稍事冷却,扯糖便开始了。扯糖一般两个男人,双手沾点水后便开始你拉我扯,麦芽糖在两个男人之间时而拉成长条状,时而拧成麻花状,时粗时细,时长时短,经过百十来回,黄褐色的麦芽糖饴逐渐变成了白色,看上去晶莹润泽。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被保存在岁月中的甜蜜的记忆,永远难以忘怀。

腊月除了熬糖,杀年猪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杀猪那天,那家人起得很早,烧一大锅开水用来褪猪毛。“杀猪佬”在大伙们帮助下,把一头大肥猪从猪栏里拉出来,几个人一拥而上,把猪按在长木凳上,先还能听见猪撕心裂肺的大叫,随着杀猪刀刺进脖子,猪哼了几声就不动了。不一会儿,就看见刮去黑毛的猪,下了猪头,白条条的挂在靠屋檐的木梯子上。“杀猪佬”正在给猪开膛破肚,嘴巴叨着香烟,咪着眼睛,喷出浓浓的烟雾,光秃秃的脑袋油光水滑,在泡猪的热水散发的雾气里晃悠。腊月里杀猪的人最忙,天天都能吃到最地道的“杀猪菜”。

杀完猪,打扫场地,农家小院又弥漫起办杀猪酒烹制菜肴的香味,农村的传统习俗,哪家杀年猪,都要请村里人来喝杀猪酒,一碗碗丰盛的菜肴摆上桌,香气四溢。千张肉、红烧肉、米粉肉、小炒肉、肉圆子、氽猪血……菜肴不讲究形色刀工,摆设器皿不拘泥于席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尽显农家的粗犷豪爽,朴实与热情。正像陆游那首《游山西村》描述的一样“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腊月空闲的时候,村民们相聚在一起,享受着辛勤的劳动成果,畅谈着新年的新希望。直到酒足饭饱,才家家扶得醉人归。

年味飘荡的腊月,最寒冷最忙碌,除了杀猪熬糖,还要炒沙锅,乌沙的小籽花生在沙锅里均匀受热,慢慢溢出扑鼻的香味。山芋角、葵花籽都要在腊月里炒好,装在白铁筒子里,喝茶的时候抓一把,那真的是有滋有味。炒毛米也是不可缺少的,正月来客,打鸡蛋泡毛米,那味道让人唇齿留香。

又到腊月了,过了腊八就是年,日子一天比一天忙碌了,人们要扫房、祭灶、写春联、办年货……,一直要忙到除夕之夜。

休息的文章13:幸福是一种感受

文/枫叶摇曳

有天中午休息,打开电视,是李咏主持的一个节目《向幸福出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来自山东叫潘倩倩的女孩在音乐的道路上的历程。女孩一头短发,一件T恤衫,一条牛仔裤,一双板鞋,很随意悠闲的装束,但是那双带着微笑的圆脸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随后,她的父母被主持人请上台讲了她的一些情况,在父母眼里,她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母亲流着泪叙说家里条件不好,不能送她上音乐学院,但她在音乐的路上一直很执着。她一边打工养活自己一边买碟子听练唱,有一次三天才吃一顿饭……然后,她又模仿费玉清唱了几句《千里之外》,还唱了刘德华、韩磊的歌,真的惟妙惟肖,最后唱了一首《我相信》:“我相信明天,我相信自己,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浑厚富有磁性的声音,让人不敢相信发自女孩的歌喉……不由得对她心生佩服之情。对于一个很普通的80后女孩,为了梦想,为了追求幸福,能够面对生活的重重磨砺,那种精神真的感动着我们,值得学习。站在舞台上的她,让很多还在向幸福路上出发的人羡慕,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看见光环背后的辛勤付出呢?有多少人能够真切感受幸福呢?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幸福又是什么呢?在心理学里,幸福的解释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满足的心理状态。幸福说到底就是一种心情感受。比如说行走在烈日炎炎的路上,突然一阵凉爽的风吹来,就是幸福吧。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看见一盏明亮温暖的灯,心里也会感到幸福吧?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看见一汪清泉,就是幸福。在阴雨绵绵的季节,看见一抹阳光,就是幸福。在春寒料峭的清晨,突然看见一盆鹅黄色的迎春花,叩响春天的门,也会是幸福吧?在盛夏的夜晚,抬头看见一轮圆月悬挂在广袤的天空,也是幸福吧?在秋日的街头,看见金黄色的银杏叶铺满寂寞的街道,也是幸福吧?在漫长的寒冬,看见雪花飘舞,玉树琼枝,也是幸福吧?

在孤独无助的时候,听见朋友真诚的安慰和鼓励,也是一种幸福。在闲暇的时光,沏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也是一种幸福。在偌大的广场,陪孩子放风筝,看见风筝在线的那一端摇曳起舞,也是一种幸福。在久别重逢后,被爱人轻拥入怀,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在母亲眼里,幸福就是用温情的目光看着怀中婴儿粉嫩的笑脸。在恋人眼里,幸福就是和相爱的人走过那条红地毯,终成眷属。在孩子眼里,幸福就是放学回来,看见桌上妈妈买来的一盒奥利奥饼干。在老人的眼里,幸福就是看到儿女家庭和睦、事业顺利。在男人眼里,幸福就是回家看见妻子笑颜如花端出一盘盘菜肴和一瓶醇香的美酒。在女人眼里,幸福就是在围城多年,生日的时候还能受到爱人一如当初的真诚祝福。

幸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累了的时候,一把竹椅就是幸福。渴了的时候,一杯白开水就是幸福。饿了的时候,家中饭桌上的粗茶淡饭就是幸福。对于那些挑灯夜读的备考的人来说,一查分数,在分数线上,就是热泪盈眶的幸福。对于那些买房的人来说,终于住进精心布置的温馨的家就是幸福。对于门口修鞋的老大爷来说,幸福就是又有几个老顾客正提着装鞋的袋子走来……

幸福又是游离不定的,在生命的道路中,没有一路平川,所以也就没有恒久不变的幸福。幸福就像一季鲜花,开在心灵的枝头,没有阳光就会枯萎。幸福就像一条溪流,流过四季的心田,没有雨水就会干凅。幸福只是一种感受,需要用心体会,需要珍惜,才能让幸福更长久!

经历风雨的人,看见彩虹,能感到幸福。在夕阳西下的湖边,看见太阳收敛起金色的光芒,那一抹美景,也是幸福。幸福荡漾在时光的每一个角落。幸福是一种感觉,用心体会,幸福就在身边!

休息的文章14:母亲与我

文/唐士莉

儿子休息在家,我跟他说:“家里有桃子,你要吃吗?我削一个给你吃。”他说:“不用,我要吃自己来削。”然后,我看他一直没有动静,就开始跟他唠叨起来,说道:“你要多吃水果呀,桃子富含维生素,夏季常吃对身体有好处。”“你每天不吃水果不行,这样营养不均衡,容易上火……”

儿子不耐烦猛地一声吼道:“我知道了,你别啰嗦了!”

我一下子愣住,心里升起一丝委屈。

静下心来想,我什么时候,也变得像母亲一样爱唠叨了。想起我们小时候,母亲忙里忙外,父亲是不怎么爱做家务的,他只忙外面的田地,母亲除帮忙父亲之外,还要忙家里的事情。母亲是家里睡得最迟,却起得最早的人。

我们姐弟上学时,每日清早醒来,母亲已做好早餐,锅里炕好黄灿灿的饼子,煮好鸡蛋,炒好菜等着我们起来吃。有时我们起迟了,来不及吃就去上学,母亲会拿着饼子和煮鸡蛋跟在后面追着,硬塞给我们,嘴里说着:“不吃早饭不行啊!头会饿晕的。”

母亲很疼我们,年轻时我为了身材苗条好看,有时不吃饭只吃水果,母亲会烧好饭菜,端着碗过来,不停地劝,要拿勺子伸到嘴边喂我,我怎么好意思,只好接过碗吃起来,母亲才放心。

与母亲在一起,她总爱跟我唠叨,会跟我抱怨父亲的不是,家里的鸡毛蒜皮,及一些老乡家或邻居家那些与我无关的事,我并不想关心,也不愿意听,可母亲总是说个没完没了,直到捂起耳朵也没有用,逼得我跟她叫起来,她才停止说话,盯着我看,眼神中透着纠结和无奈,然后走开。

第二天她又会忘了似的,继续重复跟我唠叨那些事儿,直到我要发火才停。后来,我远嫁江苏,想着远离母亲,就不会再听到她唠叨了。

等我有了儿子,我慢慢地理解母亲。母亲跟随父亲从江苏到新疆支边,离家八千多里路,远离娘家亲人,生活带给她的一些困惑,她无处诉说,也无法排解。积累多了,堆在心里,她也难受,只能不停地向女儿诉说。我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所以无法深切地理解她。母亲的唠叨,在我眼里,被认为是心理脆弱的表现。对于故作坚强的我来说,觉得不值一提。

养儿方知父母恩。有一天,我也像母亲那样,会时常跟儿子唠叨,唠叨他的衣食住行,唠叨他不良的生活习惯,本着母爱的天意表现,认为是关爱,不是唠叨。尽管我没有母亲唠叨得那么频繁,但好多次想唠叨时话到嘴边被压回了。明白他已成人,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要尊重他的选择。但有时还是忍不住地想关心一下,唠叨一声。

现在,母亲已跟我同在一个城市,相距得很近,我隔两周会去看看她,每次去,母亲依然跟我唠叨个没完,比以前话更多,会一个一个地问家人的事,不同以往的是,我现在能够安静地听完她唠叨了,也会就此跟她聊起来。

她一会儿拿盘点心问我吃不,一会儿又赶紧到厨房下饺子给我吃,一会儿又拿来水果给我,忙个不停。我要回家了,她又唠叨:“回老家你外婆给的花生米带上点……”下楼跟着我,把我一直送到小区门口公交站台,看着我上车,不让她送都不行,有时候寒冷的冬天,要等很长时间的公交,上车后望着窗外站台目送的母亲,风吹着母亲的银发,我转过头鼻子酸酸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