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文章

请欣赏月饼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月饼文章1:中秋节

文/樊煜杰

据说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和赏月,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幸福美满。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不但要吃月饼和杂七杂八的东西,而且还要供月亮。说到供月亮,可是中秋节中的头等大事。首先,要把桌子摆到堂屋门前,而且要对准月亮,这样才能顺风顺雨。不供月亮之前不能吃月饼,还要用升子装满玉米,在里面插上月供香,点上油灯,再插上十五根香,把香全部点燃。接下来,供上月饼、毛豆、板栗等,以表示对月亮的尊敬。之后,全家人便可吃月饼了。

这时,家家户户都关掉灯,围坐桌旁过中秋节。

人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在月光映衬下,花草树木仿佛披上了银纱,分外妖娆,全家人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奶奶说道:“快来吃月饼,可好吃了呢!”我们一听,馋得直流口水,二话不说便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吃完月饼后,我们便拉起了家常。直到半夜,香点灭了,人们才安心入睡。中秋节就这样结束了,但我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却难以平复。

家乡的中秋节真热闹呀!我爱中秋的月亮,爱那美味可口的月饼,更爱那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月饼文章2:月饼寄情

文/李丁卓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美的中秋月,也都有自己最好吃的月饼。为了做出最好吃的月饼,把最真挚美好的愿望供奉于月神之前,一入八月,听见干爽的叶子在树上刷拉拉的响,我们无数次地赶着小驴车往返于田地与院落,月亮也一天一天渐渐由虚而盈满的时候,就到了渐次做各种准备的时候了。

我举起竹竿敲打树尖的枣子时,弯弯的新月宛如浸在水中的冰,似有似无在落日的余晖里沉睡。它并不着急,要等到十五的晚上才能和我们一起狂欢。随着竹竿在树上的起落,枣子噼里啪啦地落下来。妹妹挎着篮子弯着腰,像抢劫似的把枣子捡到篮子里去,枣子落下的有多急她捡的就有多快,可是还不忘了顺手把又红又圆的枣子放到嘴里去格蹦蹦地大嚼。新打下的枣子有股奇香,松软而发酥,不仅流连于唇齿间,还一直游走到肠胃里去。啪地一竿子,哗啦啦一阵响,宛如一阵冰雹,枣子打在妹妹背上,还打中了她的头。“哎哟哟!”她夸张地叫。我觉得那很过瘾,也站在“冰雹”落下的地方,听枣子击打脑壳的声音,呵,可真好听,敲得人耳聪目明,心脾通畅。枣子用水煮了,然后晾晒,干了备用。

芝麻也早从地里趁着芝麻杆还黑绿时使驴子拉了回来,靠在院子的一角,让秋风从秸秆间见缝插针地钻进去。等到晾晒得干爽了,就把它们抱起来,用根棍子敲打它。芝麻快乐而且俏皮,纷纷地跳出。还有许多枯叶混着大小的土坷垃都落到铺好的包袱上来了,娘用簸箕把土块和杂草颠簸了又颠簸,在颠簸中祛除许多杂质。我从娘的眉梢上看见越来越圆的月亮了。

终于等到十五的晚上,村子里到处吵嚷着孩子们的声音,月亮也缓缓地爬上来,初是红色,后来便愈来愈亮,把院子里老槐树斑驳的影子悄悄移动。娘从屋里到屋外摆供烧香,关老爷的、财神爷的、天地的、宅神的,连门钌铞上都插了香。香烟袅袅,似乎缓缓地升到天上去,和月光、飘云都缭绕成一个世界。月光下摆着奉献给月神的方桌:香炉里燃起三炷香,三碟鸭梨,三碟苹果,还有三碟月饼。娘把香插好了,跪下来,让我们兄妹也跟着跪下,我看见月光似霜一般铺在院子里,各处都亮晶晶的,又好似一席朦胧的薄纱让院落里的一切都神秘而宁静。

夜渐渐的深了,凉意爬过我的脖子掠过我的耳尖,月亮越来越亮,云朵也越来越少。我们从外面疯跑回来,终于熬不住,等不到娘撤去供品,先后去睡觉了。在梦里,依旧飘在云中,像飞一般的奔跑,在奔跑中看着月亮亲切而明亮的脸。鸭梨飞来了,苹果飞来了,饼干飞来了,月饼也飞来了。等到天亮,一睁眼就轱辘起来。鸭梨和月饼都在,它们从月下飞回来,飞过了漫长而深幽的碧海蓝天,显得疲惫而慵懒,似乎都怀揣着一个温馨而甜美的秘密。他们不再是普通的鸭梨和月饼,而是沐浴了月神美丽光泽的美食,吃了就可以强身健体、百邪不侵、幸福安康、快乐无比。

你以为这是最好吃的月饼了,是吗?它当然够好吃,非常好吃,然而这仍然不能算是最好吃的月饼。第二天一轱辘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邻居家送月饼。挎着篮子去给三奶奶几个,二坏爷爷几个,还有婷婶子几个等等等等,让他们都能够尝到我娘的手艺。而同时,二坏爷爷家嫦娥奔月的月饼、辣子枣,婷婶子家兔仙的月饼、柿子还有她家的鸭梨也都跑到我和妹妹的篮子里来了。

知道吗,尽管我想偏袒娘的手艺,可是,我还是得告诉你,那些换来的月饼才是真正最好吃的月饼。

月饼文章3:没有月饼的中秋节

文/郭华悦

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临近中秋,母亲想尽了办法,从亲友手中换来了几张月饼票,说是要让我们过上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得知这个消息,几个孩子都兴奋得无法言喻。要知道,在那个年头,想吃上一个做工精致的月饼,可不是容易事儿。

那时,都是凭票供应。每家能分到的月饼票,少得可怜。多数的人家,中秋节都是吃自家做的月饼,月饼票则拿去和别人换布票或粮票。因此,我们总念叨着,不知道啥时能吃上商店里卖的月饼,那味道肯定棒极了!

听得多了,母亲就放在了心里。中秋节那天,一大早,母亲让我拿着票,去供销社买月饼。我乐坏了,把票放进口袋里,一路飞奔,只恨自己少生了两条腿。

到了柜台,我说要买几盒月饼。可手一伸进口袋,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月饼票没了!我把口袋翻了个底朝天,又把全身都搜了个遍,也没找到月饼票。那一刻,我心里直冒冷气,完了,月饼票丢了!

我这才想到,肯定是刚才跑太急了,把票颠出了口袋都没有察觉。

我沿着那条路,来来回回找了十几遍,还是没找到。一直到下午,我才垂头丧气地回家。一见到我,母亲就气急败坏地说,让你去买几盒月饼,买了大半天,怎么回事?早饭午饭也不回来吃,不会把月饼都吃光了吧?

一听这话,我眼泪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母亲得知我把月饼票弄丢后,反倒收起了怒气,叹着气说,算了吧,丢了就丢了,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呢!

接着,母亲赶紧烙了几个饼,当成过中秋的月饼。以往,尽管没有买月饼,但自家都会做点月饼,只不过比较费工费时。当时,已经来不及了,母亲也就没有做月饼,而是烙了几个圆形的饼。

那个中秋节,许久以来的盼望,眼看着就要实现,却又因自己的疏忽而落了空,心情的失落可想而知。可在吃烙饼过中秋的时候,母亲没有提月饼票的事儿,也没有责备我,反倒给我们讲了好多和月亮有关的故事,把孩子们逗得呵呵直笑。

在母亲的故事里,我这才渐渐把丢失月饼票的不快抛诸脑后。吃完烙饼,听完故事,已经是深夜了。母亲让我们回房睡觉,隔天还得早起帮忙呢!

多年后,我曾问母亲,当年丢了那么重要的月饼票,怎么就不把我痛打一顿呢?母亲却笑着说,买月饼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你们,结果票子被你丢了,你肯定比谁都难过。这种时候,哪还能骂你打你,安慰你都来不及了。

如今,尽管每年都能吃上口味颇佳的月饼,但那一年,母亲的烙饼,却永远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是一个母亲,用宽容和爱做出来的,是任何美味都无法比拟的。

月饼文章4:四十二个土月饼

文/刘亚华

那一年,我调到一所偏僻的小学教英语,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几乎是哭着对我说:“这里的孩子都不好带,我真的呆不下去了。”从她的话语里,我知道我遇上了难题。

学校考虑到我有些教学经验,特意给我安排了教初二的一个班。说实话,一走进那个闹哄哄的课堂,我就知道这群孩子不是一般的调皮,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英语对于他们的重要,所以态度很是轻慢。

第一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二堂课,我给他们讲述了英语在将来生活中的作用,第三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底层打工人员的艰辛生活,第四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一番只要努力读书,就能拥有精彩人生的美好前景。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静静地听着,眼睛里流露着向往的神采。

两个星期后,再走进教室,教室里便鸦雀无声。孩子们专注地听我讲课。那一年的期末考试,那个班的英语取得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很快就进入了初三,中秋节那天早上,我一打开抽屉,就见里面摆满了一抽屉的月饼。上面有张纸条:“老师,谢谢您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中秋节快乐。”我的眼睛瞬间湿润,要知道,在那个电话也不通的年代,远在异地他乡的我,连条祝福的信息也没有收到。

那天,我几乎是哽咽着讲完了课。

下课后,我数了数,一共有四十二个月饼。月饼都是普通的土月饼,用一层油纸包着,薄纸上画着仕女的图案。想必这些孩子,为了买这些月饼,一定省了好些天才攒到钱。月饼那时候多难吃到一个呀,可我一个月拥有了四十二个月饼,突然间觉得自己掉进了蜜罐里。

月饼散发着好闻的味道,我不禁嗅了嗅鼻子,夸赞道:“好多的月饼呀,这么多月饼,我怎么吃得完呀?”

我突然灵机一动,让他们赶紧进教室来,并且说有一项重要的作业要给他们做。

孩子们都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个都没有少。我把四十二个月饼一一郑重地发到他们手中,我让他们赶紧把月饼吃掉,并且一点月饼渣都不能掉。

孩子们都惊呆了,他们对这项特殊的作业,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我再三的命令之下,大家轻轻地咬着月饼,细细地品尝着。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那个中秋节,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中秋节。因为到最后,四十二个学生全部站了起来,向我深深地躬了一个弓,同时说着:“老师,我爱您!”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中秋节,我都会想起那四十二个土月饼带给我的感动。那不仅仅是四十二个月饼,更是四十二颗纯真向善的心灵。

月饼文章5:“拥军”牌月饼

文/陆地

中秋时节,市场上月饼的品种、口味、样式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它们终究没能打动我,因为在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还是30多年前在部队吃过的“拥军”牌月饼。

那是我18岁入伍的第一年的秋天,从安徽巢湖返回含山县林头镇驻地营房途中,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坐在大木盆里在河中摘菱角,忽然,木盆在河中侧翻了,盆里的小男孩翻到河里去了。我当时见状,什么都没有想,就立即跳入河里和战友们一起救起了那个小男孩。回到营房由于我下水受了凉,当天夜里就发高烧,两天不见好转,不得不住院治疗。那小女孩的奶奶闻讯,非要随连队军车到合肥104医院看我。

那小女孩的奶奶随战友来到了病房,对我一阵嘘寒问暖后,便笑盈盈地从随身带的小竹篮里拿出用白纸包的四个月饼,我才想起中秋快要到了。老人家取出一个月饼叫我吃,可就在我张口的时候,主治的女军医恰巧来查房,她急忙阻止道:“奶奶,发热病人不能吃月饼!”语气带着一股不容质疑的权威。老人家很尴尬,我也很失落,唉,看来在部队的第一年要过一个没有月饼的中秋了。

不料,中秋节那天,老人家居然又随我的老乡来到了病房,还拎着那只小竹篮。又带来了几个月饼,并一只只放在床头柜上。我一脸疑惑,老人家忘记医嘱了吗?她笑了,告诉我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月饼,是专门为我做的特制月饼。我一再追问老人家才明白了来龙去脉:老人家在军医院了解到因为我发热月饼馅难以消化。回家后,老人家把月饼对半切开,用小勺子把馅挖出来,然后在里面填充了一些新鲜水果和红糖,再用熟面糊把两半粘合起来,上面重新撒了一层芝麻,放到锅里小火一烘烤,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果月饼了。

我从床头柜上拿起一个月饼,放在手里闻了又闻,细看,上面还有美丽的图案和一层浅浅的芝麻,轻轻地咬一小口,外脆里甜,口感细腻,粘心暖胃,那香甜滋味真是太美妙了。我刚吃第二口时,谁知主治女军医又一次出现了,她有点生气,正要说话,老人家赶忙告诉她月饼的与众不同,边说边从床头柜上拿了一只月饼请医生品尝。女医生拿在手上看了看,露出了甜甜地笑容:“多谢,这是珍贵的‘拥军’牌月饼,还是留给这位小战士吃吧。”说着她把手里月饼又放到床头柜上,转身又对我说:“有这样的拥军奶奶,是我们军人的幸福,快点好起来吧!” 我同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泛起了感动的涟漪。

那一年的中秋节让我刻骨铭心,那特制的水果月饼让我终生难忘,因为它们是独特的“拥军”牌月饼,见证了军民鱼水的浓浓亲情。

月饼文章6:沾着母爱的月饼

文/陈亦权

母亲在村里是有名的打月饼能手,她打的月饼又圆又满,又甜又香。每年中秋,母亲不仅会为自己家里打月饼,还经常被邻里们邀请去帮忙。

母亲是一个非常讲礼数的人,虽然经常帮助别人,但却从不会收下别人送给母亲的月饼。母亲总是这样婉拒别人:“我这就要回家打月饼了,还要你家的月饼干嘛呢!”

在我9岁那年,母亲帮弄堂口的宝根婶打好月饼回家后,并没有像往年那样立刻开始擀面做馅,而是坐在了堂前的小木凳上发呆。母亲把我搂进怀里说:“我们今年可能吃不上月饼了!”

“为什么呢?”我难过地问。

“家里没有鸡蛋了,那只蛋鸡现在又在孵窝,早就不下蛋了。”母亲忧心忡忡地说,“没有鸡蛋,就做不成月饼。”

我沮丧地靠在母亲怀里,一言不发,我知道母亲无力改变这一切,所以我能做得只有尽量乖巧懂事一点,不给母亲添乱。尽管这样,但眼泪却悄无声息地流了下来,落在母亲的手背上。

“我出去想想办法。”母亲用衣袖为我擦了泪,然后让我一个人在家呆一会,就起身往村口小溪边的树林里走去,我心想母亲一定是出去借鸡蛋了,可河边根本没人住,能向谁借呢?

我在家门口捏了不久的小泥车,母亲就回来了,她的手一直捂着口袋,似乎怕口袋里有什么东西会碎了,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可以做月饼了!走进屋,母亲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居然是几十个鸟蛋,母亲一边打着鸟蛋,一边告诉我这是她从河边的树林里掏的,为了她够这些鸟蛋,她一连爬了十多棵树呢!

看着母亲已经有些微胖的身体,我简直无法想像她是如何做到的,这时,我突然注意到,母亲的脚趾上包着一块小碎布,殷红的血水从里面浸透出来,把布也染红了。

“妈妈,你的脚……”我问。

“没什么,爬树的时候不小心滑了脚,结果在树皮上刮翻了一块脚指甲。”母亲轻描淡写地说着,继续着手中的活计。

母亲很快开始擀面揉粉、压月饼……没过多久,母亲烤熟了月饼,就在母亲开始往烤笼里取月饼的时候,母亲脚趾上的布条松了,她蹲下去绑好绳子后继续取月饼,但是她没有注意到,她的手上已经沾上了一些血,等母亲留意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三个月饼从母亲的手指上沾到血痕了。

母亲“呀”地惊呼了一声,连忙洗了手,她拿着那几个沾着血痕的月饼看了看,走到猪栏前想扔了喂猪,我跑过去拉住了母亲。“妈妈,给我吃吧!”母亲这么辛苦做起来的月饼,我实在不愿意就这样被扔进猪栏。

“可是,这上面沾上血痕了。”母亲看着手中的月饼,自责地说,“都怪我,太不仔细了!”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安慰母亲,我只知道我不舍得母亲扔掉这几个月饼,我从母亲手中拿过那几个月饼,放到嘴里吃了起来。

月饼甜甜的,其中拌着一丝微微的咸,我知道,那是母亲的血。不,确切地说,那是母亲对我的爱!

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多年,每年中秋吃月饼,我都会想起母亲打月饼情形,想起那次吃沾着血痕月饼的经历。

殷红的母爱,足以让人怀念一辈子……

月饼文章7:素素的月饼

文/张春波

现今,提起中秋月饼,人们就会联想到一些词,如:“天价”、“豪华”、“精美”等。可是,剥离了那过度包装的外衣,我却看到了月饼的“朴素”。于是,母亲做的土得掉渣但糅进了朴素亲情的花味糖月饼,便在千里之外散发着诱人的芬芳,以致我披星戴月地往家赶,狠狠地咬上一口……

儿时,家居乡村,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那时做的月饼差不多一个口味,就是甜,乡亲们都把这种月饼叫做糖饼。虽然同为甜,但我家的月饼却甜得与众不同,这全靠母亲的持家手艺。我家的小院里种植有槐树、桂花树以及几株玫瑰花,花开时节,母亲便把槐花、桂花、玫瑰花采摘下来,用白糖和红糖分别淹制后做成月饼或汤圆的馅料。于是,带着花味的饼香便永远飘在童年的中秋记忆里了。

中秋节前,一般都是家乡的农忙时节,但无论多忙多累,母亲总会挤出点时间为我们做月饼。母亲先把微微发过酵的面粉揉成团状;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面饼,并把各种花式糖馅放在中间,再把面饼包起来,搓圆,用手轻轻地将面团压成圆饼,月饼的雏形就算做好了;最后,用一个上面雕刻着花边纹及“丰收”、“幸福”、“团圆”等文字和图案的模子在圆饼上面摁一下后,便可以放进锅里,蒸熟了就是香香甜甜的花味糖月饼了。为了使月饼看上去更精致一些,母亲就给蒸熟了的饼子刷上点菜油,放在一口平底铁锅里烤制一番,待月饼黄酥酥后即可。即便这样,月饼的模样依旧很土气,但却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品质。

当母亲用瓷盘将月饼盛出来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拿,可刚拿到手上就被烫得赶快放下。又吹气,又扇风,月饼终于凉了下来。拿起一个,咬下去,母亲做的月饼太好吃了,甜而不腻,花香四溢,酥软爽口。月圆中秋,母爱留香,这份朴素的美味让我心醉……

中秋之夜,在家中小院里摆上一张大圆桌,桌台上放着精心准备好的菜品以及雕成月亮形状的各种水果,当然圆桌的中央还少不了一盘花味糖月饼。皓月当空,倾泻的月光洒在桌面上,一桌普通的饭菜瞬间升华成一桌真挚的亲情。就着月光,饮一口桂花酒,品一口香茶,咬一口月饼,那情,那景,温暖一生。

月饼,还是素素的好,因为亲情从来就不需要华丽的外衣。如今,每年过中秋,我都有一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和鬓角已添银发的母亲一起做原汁原味的花味糖月饼,在月光下一起分享那份朴素的美味,情思与共。

月饼文章8:月饼情

文/袁作军

岳跛子和哑巴老婆小翠的地摊迎面不远,就是老张的旺旺超市。中秋临近,超市打出了大幅逼真的彩色月饼广告。画上的广式月饼金黄、细腻,苏式月饼淡白、酥松,仿佛那带甜味的清香一直沁人心脾。小翠时不时地看着那广告画咽口水。怀孕的女人嘛,谁不嘴馋呢?

岳跛子看在眼里,捏着兜里这几天才赚到的一块钱硬币,犹豫了几次,还是起身,拄着拐杖,艰难地走进了旺旺超市。老张热情地说:“哟,岳老板光临,买点么子?”

岳跛子讪笑着掏出那枚硬币说:“老鬼你不要笑我唦!——我买个月饼,广式的。”

老张惊问:“买,买一个?!”

岳跛子说:“对,就一个。给我老婆吃的——你也看见了,我的地摊近期没生意,几天就赚了这一块钱。”

老张叹了口气说:“你们两个

残疾人,也实在不容易呀。”说完,递给岳跛子两个广月。

岳跛子说:“老张,我只买一个。”

老张说:“我买一送一,不行吗?成本价,我不赚你俩的钱。”

岳跛子连声道了谢,返回地摊,把月饼递给小翠。小翠高兴得个像小孩儿,打开其中一个月饼包装,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她看了看岳跛子,忙把手里的另一个月饼递还给岳跛子,示意他也吃。岳跛子咽了咽口水,推挡着,不要。

小翠拿起月饼,跑到超市里,在老张面前“哎哎哎”比划了半天,老张才明白,她是在说岳跛子不喜欢广月,要换一个苏月。老张帮她换成了苏月,看见她返回地摊,硬揣到岳跛子手里。

岳跛子捏着月饼,沉默了一瞬,忽然眼睛就湿了,哽咽着说:“小翠,跛子哥没能耐,让你跟着吃苦了……”

老张远远地看着听着,心里也酸酸的。

月饼文章9:祖孙月饼情

文/胡智慧

又到中秋,远在异乡的我突然想起39年前,我从部队奔波千里回老家给奶奶送月饼的往事。

1982年,我在边防前哨当兵。国庆节恰逢中秋节,这天一大早,我独自在哨所站岗执勤,姐姐打来长途电话,告诉我说奶奶病危,父母亲已动身回阜阳老家给奶奶准备料理后事了。搁下电话,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按规定义务兵三年之内没有探亲假,我这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没有假期啊!我抑制不住心头的悲伤,泪如泉涌。

闻讯赶来的王副连长向营领导请示后,为我特批了7天假,在我临动身时,又买了两斤月饼塞到我包里。待我搭车从县城辗转坐火车到达阜阳,下车已是第二天晚上。借着皎洁的月光,我在乡间的小路上徒步飞奔。半夜时分,我终于摸进了祖辈生活的村庄。

“奶奶……”我一下扑到老人的病床前,任凭激动的泪水滚落。让众人意料不到的是,几天粒米未进的老人此时突然醒了过来,连声问道:“是

小宝(我的乳名)回来了?”她挣扎着坐了起来,搂着我也是泪流满面。我

连忙从挎包里拿出月饼递给奶奶,老人高兴地说:“孙子带回来的月饼比什么药都管用,我的病好了一大半了!”

奶奶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兵离家在外的孙子能回到她身边过中秋节。刚能下地,就迈着缠足的小脚,领着我将切成一个个小块的月饼分送给左邻右舍,让乡亲们尝尝孙子孝敬她的月饼。

身体渐渐好转起来的奶奶又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张罗着给我做她拿手的月饼。跳跃的灶火映照着奶奶瘦弱憔悴的身影,让我不禁想起童年时的情景。那些年月我父母工资不高,每月还要挤出十余元寄回老家给奶奶治病,生活负担很重,全家过着清贫的日子,对我而言,月饼算得上是“奢侈品”了,极少有机会品尝。每次我春节回老家过年,奶奶都要拿出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冰糖、芝麻,细细碾碎,拌馅、和面,做几个可口的“月饼”给孙子解馋……

再次手捧揉进奶奶无限爱怜的月饼,我的心头百感交集。噙着热泪轻轻咬上一口,味道还是那么香甜,我却失去了童年狼吞虎咽的馋劲。原来,凝聚浓浓亲情的月饼是要用心品尝的啊!

父亲知道我“军令”在身,小心翼翼地对奶奶说:“小宝的假期快到了,让他回部队吧,来年再叫他回来伺候你老人家。”奶奶深明大义,抹着泪花说:“你娘不糊涂。咱娃当兵保家为国,一家不圆万家圆,这道理我懂。”我依依不舍、泪水涟涟。奶奶倒显得异常坚强,亲自下地刨花生、抡竿打枣,一再叮嘱我别挂念家、给奶奶争光。18岁的我,就这样在奶奶关爱的目光里,踏上了返回军营的旅程。

月饼文章10:中秋月饼

文/程云海

月儿渐圆的日子,收到几份友人赠送的月饼。那月饼包装精美,外盒套内盒,沉甸甸的。拎着这份份心意兴冲冲归家,打开,五仁、豆沙、蛋黄、榴莲、凤梨……应有尽有。

轻轻掰开一块儿五仁月饼,放到嘴里,咀嚼,甜得发腻。牙本来就千疮百孔,自然禁受不住糖衣炮弹的侵袭,不一会儿疼得我皱眉苦脸,再难下咽。

作为一种传统美食,月饼雏形最早出现在唐代。起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联系起来,寓意家人团圆。

俗话说得好,“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北宋大诗人苏轼曾诗咏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夜,品饼赏月,吟诗赋文,那画境情趣,让人百味杂陈。

在诗人笔下,圆圆的月饼融合着水的“神韵”,经历了火的“考验”,多了柔情温情,成了家族团圆的象征,也见证着和谐生活的美景。

儿时的记忆中,每过中秋,父母一定要让我们吃到月饼,虽不是高档美食,但一定要满足我们一年一次的愿望。

记得一年中秋节时,父亲去外地出工,工地发了两块月饼做午餐。父亲捧着月饼闻了闻,那油香馅味透过包装纸沁入心脾,他细心地将月饼放进衣兜,又用手摁了摁,咽了口唾液,然后喝了一大杯凉水,空着肚子就去干活了。下了工,父亲急忙吃口饭,请了假,走了几十里路匆匆赶回家,将揣在怀里带着他的体温的月饼掏出来,递到我们面前。眼看着我们哥几个狼吞虎咽地分吃了那两块月饼。母亲含泪听父亲说了事情的经过,埋怨父亲饿肚子干活,不顾惜身体。父亲笑了:“今年过节没空儿买月饼,别让孩子留啥遗憾……”吃了碗剩饭,父亲下半夜又急忙赶回了工地。

那是我记忆里最好吃的月饼!父亲也曾尝试着自己给我们做月饼。买来模具,和好面,用花生仁、瓜子仁、芝麻、青丝、玫瑰等加油搅拌成馅,包好后放入模具中,制成生饼,没有烤箱就用大锅烙。那烙制的月饼,说实话,没有买的月饼好吃,但省钱。我一边在灶口烧火,一边闻着烤饼香味,充满了渴望……

长大了,手里有了钱,生活境况越来越好,不仅过节,平时想吃啥,到超市也能买到。中秋节前,妻子问,买点月饼吃不?我还未开口,女儿已嚷嚷,不买不买,没人爱吃。我笑问,你小时候喜欢吃蛋黄馅的呢?她摇一摇头,早厌了……

月饼是吃不动了,还有正月十五的汤圆,五月初五的粽子……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佳节还有多少象征符号让人记得?

淡淡的惆怅涌上心头,抬头望望渐升起到中天的皎洁明月,我摘了两粒葡萄放入口中,又咬了一口月饼,细细地品着……

已是中秋,天渐凉了,心却荡起阵阵涟漪……

月饼文章11:一块月饼的爱情

文/黄源来

1980年,我和女友一起外出打工,几经周折,在几乎弹尽粮绝时,终于应聘到一家工厂。工厂在郊区新开发区。第一月的工资还没领,中秋节就悄然而至。我们到距开发区最近的小镇闲逛。小镇尚有农村自制的月饼出售。夜深了,未售完的月饼降价出售,大婶招揽顾客的声音撩人心魄。本来一元一块的月饼降至一元两块,我们终于决定花一元钱各吃一块月饼。

平时在食堂挑最便宜的饭菜打发日子,肚子一直空荡荡的,拿到月饼,我狼吞虎咽一下子就消灭了它。尚在回味月饼美味的当儿,只听女友说:“我这块是不是变味了?”“不会吧,我那块挺香的。”“你尝尝。”女友把只咬一口的月饼递给我。我小心咬一口,细细品尝,没吃出异味来。旁边就是小公园,她拉我进去,在椅子上坐下。“再尝一口,大口尝一下,才能尝出味来。”她说。我大咬一口,无意间瞥见她月光下温柔的表情,心里一紧,一下子洞察了她的心机,喉头一紧,被月饼噎着,猛地咳嗽,眼角有泪——有噎着的眼泪、更多的是感激的泪水。女友轻轻拍打我的后背,一边焦急地询问我感觉如何。我故作思索回味状,说:“真的好像不太新鲜。”“不会吧?”女友不打自招,露了馅。她抢过我手中的月饼,小心品尝。我决定把戏演得逼真些,说:“别尝了,扔了吧,会吃坏肚子的。”假装要夺过来扔掉。她急了,将小半块月饼全塞进嘴里。她鼓着腮帮说新鲜着呢。我也是被胜利冲晕了头脑,竟然说:“知道没馊,干嘛骗我?”她傻乎乎地冲我笑,说以后会买最好的月饼给我吃,让我吃个够。月亮的清辉薄纱一样裹着她,她显得越加楚楚动人。我说我已吃到世上最好的月饼,轻轻地把她揽在怀里。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婚姻经历了风风雨雨,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80年中秋夜的那块月饼,于是,曾经携手拼搏的坎坷经历又会浮雕般地呈现在眼前,那块月饼的清香不期而至,伴随着那晚柔和的月光,直抵心扉,涤荡心灵的阴霾。

月饼文章12:月饼模子

文/郭文乾

在我的家乡,每逢中秋,各家各户不但要打月饼,还要制作精美的月饼模子。习俗虽老,但模子的内容却是常换常新,如果谁家月饼的花样新鲜漂亮,就会获得四邻八舍的啧啧称赞。

那年中秋,我刚满15岁。家人请来制模师傅制作新模子,制模子的材料是一块质地上好的木头,制模师傅先在木头上挖一个与月饼大小相仿的圆洞,然后就开始了精雕细刻。小小的模子里可谓别有洞天,飘逸的云,秀美的塔,还有“美味月饼”四个精致的美术字。我看着看着,禁不住手心发痒,打起了小算盘,要是能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月饼模子,打出来的月饼才有纪念意义,那多好啊!

我找来一块木头,用铅笔画好一个圆,经过一番构思,我的创作开始了。木头很坚硬,铅笔刀也很不给力,其间数次划伤了我的手指,疼痛难忍,但一想到那出炉的月饼上描绘着我的创意,我便咬咬牙坚持做下去。最后,月饼模子做好了,我欣慰地拿着它细细欣赏,多美的图画啊!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还有三个隶体的小字……

母亲烤月饼的时候,我一直守在炉前帮忙,趁母亲转身的空儿,我拿起一块月饼,悄悄掏出模子按了上去,哦,月饼上清晰地印着我精心制作的图案,我匆匆将月饼放好,推入烤炉里,满心欢喜地往灶膛里加了一把干柴。那跳跃的火星亮闪闪的,一如我期待的心情。

月饼做好了,热腾腾地放满簸箩。我在众多月饼里寻找属于我的那个月饼。终于,我发现了它!顾不上烫,我悄悄把月饼收好,只等到明天上学的时候送给她。

她是我的同学,有着百灵鸟一样的嗓音和花朵般的笑脸。我很喜欢她。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装作去问她问题,把油纸包好的月饼塞给了她,然后快步离去。透过教室的窗户,我看到了她惊喜而羞涩的笑容。多少年后回忆起那个中秋节,月光多美,她的笑就有多美……

后来,我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她去外地念中专,一开始我们还有书信来往,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当我考上大学远赴南方求学的时候,依稀得知她在邻县参加了工作。再后来,我们各自成家,彻底没有了联络。二十多年过去了,又逢一个中秋节,我带着一家人回老家过节,正赶上家人在请师傅做月饼模子,这个古老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而我,也依旧怀念着那青涩纯洁的青春岁月……

月饼文章13:父亲珍藏的清代月饼模

文/刘雅峰

中秋节近了。晚上,我突然想起了老家的父亲。父亲今年七十岁,十二岁那年到面点房做学徒,一直干到五十六岁才因身体原因,另谋他途。从此父亲爱上了收藏,尤其喜欢收藏各种月饼模。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父亲收藏的月饼模有一百多个,民国时期的最多,明清时期的各有三五个,文革时期的两个,主要有木质、陶质、铜质,造型各异,有圆形、方形、鱼形、葫芦形,小的内径不到3厘米,大的内径42厘米。木质月饼模纹饰多为手工雕刻,并且寓意丰富。如纹饰为石榴,寓“榴开百子”,多子多孙之意;纹饰为五只蝙蝠环“寿”飞翔,寓“五福捧寿”之意。

在众多的月饼模中,父亲最喜欢的是他师傅传给他的清代月饼模。木质暗红,纹理清晰,模厚约3厘米,柄长约15厘米,凹下去的模壳呈圆形,直径约8厘米,凹槽深约1。5厘米,槽壁上雕刻有均匀平滑的菊花状边缘,凹槽底部中间雕刻有菊花、鱼儿等图形,线条明快,生动形象,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当年,父亲的师傅共有六个徒弟,忠厚老实、做事勤快的父亲最讨师傅喜欢。二十八岁那年,父亲自立门户开面点房,他的师傅将自己用了几十年心爱的月饼模作为礼物送给了父亲。这个月饼模陪了父亲最初谋生的二十年,直到后来,月饼制作现代化后,才逐渐淘汰不用。这个月饼模被父亲视为他们师徒二人感情深厚的寄托。闲来无事时,父亲总爱细心摆弄,小心擦拭,嘴里说着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懂的话语。有时见我不忙,父亲会拉我一起赏玩他珍藏的这个“宝贝”,给我讲“宝贝”背后我听了无数次的故事。

如今,每年中秋节,父亲仍然会亲自做月饼给我们吃。父亲做的月饼虽然不洋气,但是严格遵守古老的工序。做月饼时,父亲会早早起床,将他最喜欢的清代月饼模清洗干净晾干,在内部及周边涂食用油,把发酵好的面团揉开,擀成均匀的饼皮,把事先调制好的撒有芝麻、冰糖、花生仁等的饼馅包进饼皮,然后,一层层地,再一块块叠好,做成团子形状,仔细装点上青红丝,放进模子里,缓慢均匀地按压出图案,再放入微波炉,用文火慢慢烤。月饼熟后,表皮黄亮,香味袭人。看到我们吃得香甜的样子,父亲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父亲将收藏的月饼模单独放置在一个木柜里,整整摆了两层,归置得很整齐,无论什么时候来人赏玩,父亲总会热情接待,然后一一介绍,共同把玩。父亲非常念旧,我内心明白,父亲收藏的这些月饼模不仅是他对自己职业的留恋,更多的是他对自己师傅及几位师兄的怀念。

父亲老了,虽然我们平时很忙,但每到中秋,都要回家看父亲,再尝尝父亲亲自做的月饼的味道,那种幸福弥足珍贵。

月饼文章14:月饼·瓦子塔·中秋夜

文/黄文鸣

去年的中秋,离家千里之外的我,第一次在他乡独自度过。

晚上,我一个人沿着校外的马路走着,忽而一阵劲风吹来,携裹着北方早早就到来的凉意,我不禁紧了紧身子,感觉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因为想家而收缩。

夜色渐深,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事都可以不用做,也不用管,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了……抬头看着满月,俊俏、冷凝,又兀自伫立。风已悠悠,天已悠悠。夜似乎倏然间就静下来了,月在山上,幽幽地亮着光。也许,仅在这远离城市的山脚下,才能有这般的宁静吧。

思绪回到儿时,每逢中秋,父亲总会带回一些手工月饼,碗盘般大,上面芝麻点点。饼压得很硬实,我的小手掰不动,父亲都会用刀将饼切成八等份。他看着我将一块一块的小饼送进嘴里,笑着不忘提醒一句:给妈妈留一点。这时我就很舍不得的将手中的月饼吃完后,趴在桌子上一脸希冀地看着油纸中剩下的几等份,多希望可以得到爸爸的命令再吃一块啊。尽管现在的月饼各式各样,可吃起来无论如何也没有小时候的好吃。如今手工月饼已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可它为我儿童时代带来的幸福感觉仍回味无穷!

到了晚上,村儿里都会用红砖块搭起一到两米高的瓦子塔,在里面添加满满当当的木柴,然后一把火便点燃了半边天,熊熊火蛇疯狂地吞噬着无边无际的黑暗,跳动的火焰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塔里噼里啪啦响起爆炸声,那是枯枝在咆哮!热浪迎面席卷而来,站在老远的我心存敬畏。每每此时。总有胆大的人往里面扔串鞭炮,顿时火星漫天飞舞,与人们的欢歌笑语腾空而上,又飞扬消逝……

多想和儿时一样啊,牵起你们温暖的手掌,一起看瓦子塔的焰火……

爸,妈,岁月在你们的脸上刻下沧桑,我没有做出让你们骄傲的伟绩,但你们却将我当成个宝。爸,妈,请照顾好自己,天冷了多添衣,不要再让我担心了。我是你们的骄傲吗?你们还在为我而担心吗?爸,妈,你们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