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元宵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元宵的散文1:灯火闹元宵

文/彭晃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千百年来,元宵节曾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各有千秋,但皆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浓浓的节味儿。

风流才子唐伯虎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元宵》一诗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紧密结合元宵这一特定环境发出感慨。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又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缤纷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脱口而出,最终以感慨结句。所谓“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便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繁花的树,满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字字读来,别有一份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

元宵节一定要吃的食品,在北方是元宵,于南方则是汤圆。“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里说的是元宵。而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讲的是江南人喜爱吃的汤圆。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阕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关于元宵的散文2:张灯结彩闹元宵

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既有悠久历史,又有奇特传说。据说,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太尉周勃、宰相陈平戡平“诸吕之乱”,朝臣迎立高祖中子刘恒入京师,继少帝刘弘为帝,即汉文帝。刘恒登基这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从此,每年这一天的晚上,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祝。因“夜”在古语中又称“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便将正月十五这一日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最早仅在深宫禁苑流行,起于公元前179年,即文帝元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宫苑之节日,仅在宫苑之内遍挂花花绿绿的宫灯,又让所有灯盏大放光明,亮丽多彩,极逗情趣。刘彻登基为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后,创造《太初历》时,就把正月十五定为重大节日。从此,张灯结彩于都城,大街小巷门前挂灯,屋角张灯,高处悬灯,行走提灯,有“忙人玩灯、闲人赏灯”之说,人们又称之其为“灯节”;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流行,道教又以天、地、水三官结合农历正月、七月、十月之望(十五日)为三元日: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故元宵亦称“上元节”。

元宵作为万民同庆的节日,从深宫至都城,再流行民间,是在唐朝。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唐朝的皇帝便把宫内的花灯搬到大街上展览,唐明皇李隆基曾命人制作一盏高一百五十尺的彩灯,被人们称之灯楼。“九五之尊”带头,“皇亲国戚”争先,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响应,留下“迥异”记载。王仁裕《开元大宝遗事·百枝灯树》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自此以后,民间形成风俗。

松滋昔日元宵节,一般是前一日准备,后一日落灯,正月十五为鼎盛,通宵达旦无眠夜,灯火辉煌不夜天。大红灯笼普遍挂,间夹花灯五颜六色了眼花,各种各样形状的花灯、彩灯,尽于正月十五之夜赛骄比傲,龙灯、蚌灯、虎灯、虾灯,山兽水族比比皆是;凤灯、鹤灯、鹏灯、蝶灯,飞禽虫羽样样齐全。

松滋民间张灯结彩风俗浓,引致灯笼市场特兴旺,盛产山竹的丘陵地带,篾匠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乏的艺人。他们中因编织用具不同,而被分为若干类称呼,诸如编制米筛的称“筛篾匠”,制作躺椅的称“椅篾匠”,织就卷帘的称“卷篾匠”,善长做灯笼的称“灯篾匠”等。其中尤以灯篾匠易学赚钱多,学艺者比比皆是,凡属户有竹园的人家,便有人会做灯笼,有的还是一家人做起灯笼来:壮砍竹子老破篾,妇裁灯纸童粘贴。此时做起灯笼来,可谓家家户户无闲人,尽在家庭做篾工,田间没有人做农活,若你想请工,难得雇到人。故有一句俗语形容说:“打起灯笼来,找不到一个人。”

昔日,农村穷苦人占绝大多数,无钱供养子女读书,由于制作的灯笼要题字作辞,这便使一些篾业家庭做成的灯笼只能成为半成品,境内因需而兴起灯笼市场,被称为“灯铺”,春节期间赶集挑灯笼形成习俗,松滋南北十场最热闹。特别是元宵节前一天,销售灯笼最旺盛,尤以“南五场”中的纸厂河集铺为数之冠,有“日销十万”之说。

“纸厂河的灯笼,好话都说尽!”这是昔日流行湘鄂边松滋、公安、澧县、津市、沙市等地的一句俗语。这里灯笼不仅样式是依情变形,颇多二龙戏珠、山川跳马、玉兔望月、观音送子、西天取经、牛郎织女、槐荫结亲、百鸟朝凤、群雀戏雕、金虾跳海等系列组合产品,而且每个灯笼上都有一句吉祥妙语,让人看后心悦眉开:林茂叶盛,鸟语花香;手托金翅,天犬神枪;网落千金,玉浪涌宝;日进万斗,岁岁满仓;六畜兴旺,财满四乡;万事如意,岁岁平安;生意兴隆,财达三江;松鹤延年,百载如春;情深似海,花好月圆;金榜题名,墨香万里,等等。有明一代,朱元璋规定,元宵灯节由三个夜晚延长至十天: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张灯,至十七日晚落灯。在此期间,民间文艺大展开:日里演唱夜玩灯,通宵达旦各尽兴。渔鼓、花鼓、三棒鼓,杂耍、道情、莲花闹,山歌、渔歌、花灯戏,舞狮、舞龙、莲湘舞等等,把元宵节闹得热火朝天。

关于元宵的散文3:独得好月

文/大山的孩子

月跃窗门,在这儿元宵将至的前夜。

半夜里,我却依旧难以入眠。难得有这样的月,恬静而幽雅。我看看手上的表指着3时16分,今夜不知为何如此难眠?耳畔“滴答滴答”的声音如此清脆响亮,我懒散地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今年的春节如同干瘪的面饼,越嚼越不是那番滋味。我租赁的这个小屋,处于石柱城里的一处僻静角落。每到夜色降临不久,这儿的人们就会早早入睡。住在这儿似乎也有好处,因为我不会受街市上杂乱的叫卖喧哗声困扰。我的房东老板是位七十上下的老者,他热情而又亲和地对待我们这些房客。消瘦暗黄的瓜子脸,下颚有一捋发白的胡须,他喜欢白衫黑裤的着装,远远的就能看到他脸上散开的笑容。他有着健朗的身体,我常看到他背重东西上楼却不喘气。

起了床,倚窗而立。仰望月洒落在这寂静的夜里,世界安静得只听到我自己的心跳。今夜不知何来如此皎洁的月光,黑漆漆的路基被照得亮堂堂的。暗黄的台灯下,秒针在有气无力的游走在那60秒之间。看着缕缕月光,回想以往没有这么好的月色,我想今夜应该另有一番风景吧。

今晚的夜和以往不一样。乌黑的云朵似野马在奔腾,难道是孙悟空放走了天马?虽然两座高耸的楼层霸占了许多光线,但是我却能借着那狭长的空隙仰望夜幕。在这儿很少有这么好的夜晚,也许是巴蜀之地云雾厚重进而遮挡了月光的原因吧。

静谧的月光洒落在窄窄的窗台,我多么想把生活的欢乐悲喜溶进自己的文章里。此时的夜像一副墨水画静穆而肃穆,只有那熙攘的点点星星。月亮装着什么,我现在还是不明白。吴刚是否还在不听的砍着树,嫦娥是不是还在忍受着广寒宫的寂寥?风肆意的推走着云朵,时而凝聚它们遮住星月,时而吹散它们为星月圆一个舒适的窝儿。

夜越来越深了,我还在紊乱思绪中不能自拔。叶在风里沙沙的摇摆着,跳起了叫不出名的舞蹈。在路灯的照耀下,稀疏的树影似乎成了有两根小辫子,明亮的眼睛,小小的嘴的可爱女孩。微风细心地舒展着树叶,摇曳的树枝像在与我招手。高处斑驳的树影让我毛骨悚然,觉得异常恐怖。时而被风卷起,似一怪兽在那里咆哮叫阵。我不敢再看,低头翻着手机里的电话簿。都说人最无助的时候是最想家的,我此刻就有着这样的心情。

风卷起斑驳的树影,绿叶竟被烈日压榨得干干净净。暗黄的树叶有着乐观的人生观。虽然终结会有化作春泥的那天,但是它却用自己的腰身去为行人遮挡燥热的夏天。不是树的不留恋,而是叶更明白自己的命运:离开的那天或许它会流泪,但是这有何曾不是另一种开始。

今晚这个月属于我,我望着它心里却尝到了甜。黑漆漆的夜里,有些却好不宁静。

石板路下的蟋蟀扯着喉咙唱歌,蟾蜍也毫不示弱的在夜里呱呱的闹个不停。蛐蛐和乌鸦生灵独自霸占的夜,让我觉得自己不过是走错地方的“陌生人”。不信你附耳听听!那草丛里打着节拍的蛐蛐,用尽全身的力气尽情打着大自然里的“架子鼓”。稻田里的蛙真是个敬业的音乐家,它要用美妙的声音去慰籍夜里那些睡不着的灵魂。那下水道里滚动的水珠,恰如白居易笔下的大珠小珠滚落在玉盘里。空荡荡的下水道如山间幽谷,顽皮的水珠就是涓涓细流掀起的一阵声响。风儿在大声地呵斥,顿然蟋蟀和蟾蜍都停止了打闹,隐约只能听见那围墙外时急时缓的犬吠声。也许是过路的人儿惊扰了睡梦中的狗儿,也许是……

独得这番好月,独得这番风景。夜很美,美得让我不愿入睡!(作者唐伟 重庆市石柱县龙潭小学)

关于元宵的散文4:诗词闹元宵

文/吴婷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历朝历代关于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描写元宵之夜,游玩观灯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

风流才子唐寅的《元宵》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将元宵观灯的习俗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首《上元夜》写出了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这里说的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上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字读来,别有一份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少年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句词不断地被我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与青春的记忆一起存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元宵节一定要吃的食品,在北方是元宵,于南方则是汤圆。“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里说的是元宵。而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讲的是江南人喜爱吃的汤圆。

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诗,撷半阙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关于元宵的散文5:自做灯笼过元宵

文/陈延禄

春节的气味意犹未尽,元宵节的脚步已悄然而至。

孩子们都有对元宵节十分迫切的盼望感。节日前几天,在大人们的帮助下煞费苦心地做自己心爱的手提灯笼,有圆的,有方的;有秸秆的,有玻璃的,有木头的,有纸糊的;有的做成鲤鱼形,有的做成胖猪样,有的做成金鸡状……自己不会做大人又不肯帮忙的,就只好找个玻璃罐头瓶,在里面竖根半截蜡烛,用细绳系好,挑在木棍上。

乡村渐沉黄昏了,盼望着就跌入了夜色,有月亮探出虚光来,夜就愈发显得清冷。当整个小村笼罩着大人张灯结彩的热闹气氛时,我们全村的大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出动了,提着各种灯笼满街地走,略有显摆的脸上灿灿地笑着。有的没有灯笼的,就找块废旧的胶皮车圈点着迎风而动;还有的没有灯笼就袖着手跟着走,偶尔接过别人的施舍,提下灯笼过把瘾。到处是灯花怒放,光与色满街流淌。

村街走腻了,就聚到一起,大孩子们就提议,去野外玩耍。于是乎,孩子们振奋起来,大的领着小的,男的照顾女的,人声鼎沸,欢呼雀跃。疯狂地奔跑在村外的荒郊上。春寒料峭裹挟着的寒气不见了,不一会儿我们的头顶冒起热气,身穿的棉袄被汗水濡湿,喘息声里飘荡着欢乐,幸福的热能向着寒夜四散,这里成了伙伴们销魂的世界、欢腾的海洋。

有一次,我们正徜徉在欢乐中,我却出了个意外,一个跟着我的大哥哥一直哄叫着,要用他手中的正冒着浓浓黑烟的橡胶车胎,换我心爱的大公鸡灯笼提一会儿,看他那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样子,我于心不忍,就换过他的橡胶,我玩着玩着就单臂如圈一样摇起来,越摇越快,犹如巨大风火轮团团飞转,迎风的火舌,呼呼作响,不料,一粒火种偷偷地飞到了我的破棉袄上,当我知情剧痛的时候,已经燃大了碗口粗的洞,伙伴们毛手毛脚扒下我的棉袄,用脚跺着狠劲的踩,可那火星就是往里面钻,一直按到雪地里,才完全扑灭。可是,衣服已经碎破不能穿了,我光着羸弱的上身,眼泪在眼圈里转,冻得瑟瑟发抖。

刚才的大哥哥毫不犹豫脱下他的棉袄给我穿上,他则光着上身和停止活动的伙伴们一起簇拥着我往家赶。二三里的路程大家轮流脱换着自身的棉袄。

跑到家,母亲一边噙泪搂着我,一边连声感谢着伙伴们。

元宵节灯火交映,烈焰腾飞,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有着自然纯真的生长和释放,它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发酵和飘香。

关于元宵的散文6:滚冰和撒灯

文/佟才录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了,看着满大街五彩缤纷的花灯,我不禁想起儿时元宵节在乡下滚冰和撒灯的经历。

儿时生活在乡下,除夕刚过,我们小孩子便开始惦记着过元宵节了。因为在元宵节,我们可以到井台边自由自在地滚冰,还可以在街上尽情地撒灯玩儿。

那时,每年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小孩子一般都要来到水井边滚冰。那时乡下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全靠一口辘轳水井,井工每天早起吱吱呀呀地摇着木辘轳,把水从深井中一桶桶摇上来,然后倒在一个方形的铁槽子里,村民们用水就担着扁担来挑。一到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水槽四周就冻结了一层厚厚的光滑的白冰,每次人们来水槽担水,都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人仰桶翻。人们都恨死了这厚厚的积冰,可它却成了我们孩子的天然乐园,我们放学或放寒假,一写完作业,就会偷偷溜出家门,来到水槽边溜冰玩,常常把衣服弄得很脏,回家自然少不了母亲的一顿骂。但我们没两天又会忘个一干二净,屡骂不改,照溜冰不误。只有一天,我们玩冰是不会挨母亲骂的,那就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母亲不但不骂我们,还主动叫我们去井台边滚冰,母亲说滚得越远越好,元宵节这天滚冰,不仅能滚走疾病和晦气,还能滚来健康和财气。

滚完冰,每家每户就开始撒灯了。那时的乡下人家穷,元宵节扎不起花灯,但乡下人自有乡下人过元宵节的方式,他们撒灯过节。早在夏秋时节,他们就收集起一些锯末子,晒干了留着备用。元宵节来临时,他们把锯末子浇上一点汽油或煤油,然后从自家庭院开始,每隔两米撒上一堆浇了油的锯末子,并把锯末子点燃,一盏盏飘摇跳动的灯火照亮街道,一直延伸到井台边。第二天,长长的街上就留下了一坨坨黑灰。据老人们说,撒灯是为了让自家的祖先和天上的神明可以沿着灯火回到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人增福添寿。

那时,能撒得起灯的人家不多,因为汽油昂贵也不好弄到。我们村子里年年必撒灯的,只有一户郭姓人家。郭家男人在城里做差事,媳妇在乡下,日子过得令人羡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媳妇给他生了四个丫头,可他想要个儿子,于是,每年的元宵节,他都特意从城里赶回家来撒灯,长长的灯龙一直延伸到村外的小庙里。果然撒了没几年,他媳妇就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自那之后他撒灯的积极性更高了,直到他举家搬进了城里才歇了。

如今的元宵节,乡下人也不时兴撒灯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买回鲜艳的大红灯笼,在自家门口高高地挂起来,昭示着乡下人今天的日子,红火火,节节高!

关于元宵的散文7:最忆元宵“吆黄雀”偷青

文/石子

我们一般把正月十五元宵节称为过大年,而璧山的南部一带,正月十四就过大年。

元宵节,春节后的第一次月圆之时,也有春节圆满之意,人们对这个日子很看重,要开展各种活动表示庆祝,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过完大年,人们便开始劳作了。俗话说的过完大年“做生意的做生意,捡狗屎的捡狗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农村,元宵的庆祝活动很多,放烟火、划花船、玩龙灯、舞狮子、泼铁水,非常热闹和隆重。大人小孩,老的少的,聚在一起,或参与,或观赏,其乐融融。

儿时,我们农村的大多数家里都穷,没有烟花爆竹可以燃放,没有电视、手机供我们玩耍,因此,除了上街看放烟火、划花船等之外,我们最兴高采烈的事情是打灯笼火把“吆黄雀”和偷青。

“吆黄雀”偷青这个习俗据说起源于清朝“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一年闹虫灾,黄虫铺天盖地蚕食地里的庄稼,连树木的叶子也被吃得“光刷刷”的。过年的时候,上天给人们托梦,要大家在过大年闹元宵那天晚上偷青,同时不停地吆喝,就可以除灾祛病。我们璧山南部一带的人们等不及,正月十四的晚上就提前行动。所以,丁家那一带的习俗就成了正月十四过大年闹元宵,偷青也在那一天。

元宵节了,白天,我们小孩便找来蜡烛、竹篾、白纸、竹棍等,自制灯笼;或者就砍一根竹子削一个竹筒,里面灌上一些煤油,口子用棉布堵上,点燃棉布,便是一支火把;最不济,也要用晒干了的竹篾扎成长条状,也是火把。天黑下来了,上街看完了玩花船泼铁水的我们,大家相互吆喝,呼朋引伴,不一会儿,便有一大群小孩聚集在一起,点燃自制的五花八门的灯笼火把,年龄大的小孩走前面,带领大家沿着乡村的小路夜游“吆黄雀”。一边走,一边吆喝:病虫瘟疫上天去,五谷丰登下凡来;吆黄雀啰——吆黄雀啰——这些灯笼火把一长串,在月光下的夜里,像一条火蛇在游动,远远望去,煞是好看。我们这些小孩,一边走,还一边唱歌,一边打闹,欢快无比。“吆黄雀”的习俗,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对未来一年庄稼无灾无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望。

偷青的活动,则是在“吆黄雀“活动的尾声或者之后进行。

“吆黄雀”活动的尾声,大家总要在路边的菜地里“偷青”。我们小孩子偷青,最多就是偷几把莴苣、菠菜、冬苋菜、蒜苗、青葱等叶类菜,这些叶类青菜偷回家,马上用来煮面吃,新鲜可口,清香四溢。这个活动有时大家一起进行,偷得大家欢天喜地的,尽量闹出动静来,引得青菜的主人出来骂,骂得越厉害越好。据说,骂声就能把病虫瘟疫骂跑。有时则到自己瞄准的菜地里去偷。这种偷青,就是正南其北专门偷了。我们背上背篓,提上口袋,来到白天踩好的点,迅速行动,一举成功。当然,一些乡亲为了防止自己的菜地被偷,白天便给自己的菜地泼上大粪,让菜地臭气熏天,让偷青的我们望而却步。现在想来,从我记事起到初中毕业,每年都要出去偷青。偷青,一说是“偷亲”,“亲”与“青”谐音,是为了把过去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的恩怨情仇一起“偷掉”,让大家在来年和谐相处;一说是“偷财”,因为青菜的“菜”谐音“财”,把未来一年的财偷回家里。其实,我的理解,偷青是迎接春天到来的重要活动,“青”是春天的象征,偷青,就是要把春天偷回家,把一年的美好偷回家。总之,偷青,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

关于元宵的散文8:难忘那盏灯碗儿

文/跟头虫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现在的花灯,除了传统的带有寓意的鱼灯(年年有余)、羊灯(生肖灯,代表吉祥)、龙灯(代表国盛民安)、灯谜(谜面展示在花灯罩上)外,那些带有时代特色的符号,诸如中国梦、经济发展、人口民生、土地管理、金融科技以及诸如新常态、发展观、和谐社会等词汇,均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模型、彩车、夸张的人物造型等,以花灯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灯影灯光灯火灯谜的游园中,达到与民同乐、与民同庆的目的。

赏花灯是自古就有的习俗。在我的老家,正月十五赏灯那是神秘而又神圣的仪式。父亲早早就将青皮或白皮的萝卜切成柱体,用汤匙将萝卜肉瓤挖空,做成碗状,然后找一根细细的枝棒,缠匝一层薄薄的棉花,插在灯碗的底部中央,然后浇上花椒油。待到夕阳西下,夜幕渐渐来临,再将一盏盏灯碗点燃,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一般是一盏放在饭桌,一盏放在炕头,一盏放在窗台,一盏放在灶台,一盏放在磨盘。然后一家人围坐一起,迸住呼吸,看灯芯的变化,期待来年有个好收成。每每这时,母亲就让我和姐姐们围坐一起猜谜语:“枣儿大枣儿小,三间屋盛不了,开开门,往外跑。”我们总是苦思冥想,先让母亲将谜底的范围划小,再在父亲的诱导下才豁然开朗,那就是灯嘛。再以后的年份,父亲就换了谜面了:“裤筒装裤筒藏,毛翼得瑟一札长。”我们自然就猜不着,父亲先是说是粮食的一种,然后就让我们看磨盘上灯碗内灯芯燃烧的灯形,果然有种米粒的形状,很是神奇!于是我就脱口而出:“棒子!”父亲慈爱地在我的额头上弹了一下,然后赏给我一串花鞭,那时可是最好的奖赏了。我高兴地颠儿颠地跑出去挂在树枝了点燃了,“噼里啪啦”的声响就是对节日的最直接的庆贺。

这时父亲端着灯碗四下照照,口中念念有词:“家家旮旯都照到,照到哪里哪里好。”照到厅堂照照我们每个人的笑脸,那叫子孙满堂;照到厢房照照土炕,那叫幸福安康;照到粮囤照照粮辫,那叫五谷丰登;照到栏圈照照鸡窝,那叫六畜兴旺;照到猫道照墙角,那叫康庄大道;端着灯碗一直照到祖先的坟头,那叫繁衍旺盛……经常看到有人坐在坟前在闪烁的灯影下,斟上一杯酒,口中念念有词,呷一口小酒,那“啁啁”的声响,让天上的月光也感染神伤。

那年月,有好多家境不好的人家,总是趁着夜色,将各家摆放在坟头的萝卜灯碗收回家去,挑去灯芯儿,切了炒菜吃。还有些没有萝卜的人家,就用白面蒸灯碗儿,当然那些个灯碗儿也是极好的干粮。

每年赏花灯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童年时的那些个灯碗儿,简单而又实在,真诚而又虔诚,快乐而又满足,那盏小小的灯碗儿一直照耀着人们生活的希望。

那盏灯碗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元宵的散文9:缤纷元宵

文/张鸿

元宵,多么温馨而美妙的字眼,携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风风火火,如约而至,为多彩的春节锦上添花。记忆的线开始将我缠绕,并不断延长,延长,直至触及一个个端口。

5岁,红色元宵

还记得那条羊肠小道,沐浴在皎皎月辉之下,一只大手牵着一只小手,在地面上投下清晰的影子。远处,唯美的烟花尽情绽放。爷爷怕我看不见,索性把我抱起,我任性地趴在他的肩上,手舞足蹈。此时华灯齐放,万家彤红,明明华华,风光无限,陶醉的星月生辉,银河落地,大地灿烂。红灯高挂上九天,就像浓浓的祖孙情,肆意蔓延。一股暖流袭遍全身。原来,元宵节是红色的。

10岁,金色元宵

在左等右盼中,黑夜才姗姗来迟。顾不得把晚餐吃完,就提着灯笼和同伴溜了出去。身后传来“记得早点回家”,却只当耳边风。大家都在炫耀自己的灯笼,有的说自己的造型有多么独特,有的说自己的图案多么精美,有的说自己的音乐多么好听。比着比着,索性打闹起来。接着,玩起了猫捉老鼠,盲人打灯。嬉笑声回荡在半空,和爆竹声一起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一路上,提着灯笼,在地上投下金色的光环,像友谊般灿烂的金色。原来,元宵节是金色的。

15岁,蓝色元宵

如今的元宵节,只剩下一份浅浅的记忆,傻傻地安慰自己,已经长大了,当然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好想再牵住那双大手,好想再和同伴那样嬉戏,但一切,已经不可能了。高中的寄宿生活让她有了恋家的情结。正月十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携着无数的期待,回到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家,听一听妈妈的叮咛,奶奶的唠叨,此刻也是一种享受。仿佛经过那蓝色海潮的洗礼,心如明镜,折射出最初的最透明的影子。

“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里;银河散影,人醉春风十二楼。”又逢元宵佳节,内心涌过莫名的冲动,慨叹时光流逝太快,白驹过隙的弹指瞬间,又是一年春草绿。也许只是源于对过去的留恋吧,记忆中的元宵节掺着光阴的碎片顺流而下,红色、金色、蓝色,温暖着,灿烂着,醉人着。

关于元宵的散文10:诗风词韵话元宵

文/安昌礼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提及这个在民俗里延续了千百年社火亲情的节日——元宵节。手提红灯笼,口嚼汤圆的我,总是一脸的动容。

记得在鲁西南老家,老辈之于过年,有小年十五大过之说。按照习俗,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观花灯,放烟火,踩高跷,玩旱船……吉祥年景的元宵夜,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灯月相辉,人潮涌动,喧闹喜庆景象总萦绕在我的脑海。

元宵节应始于汉代,梁简文帝有《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就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唐代实行宵禁,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元宵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唐代卢照邻有《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天上的银河繁星和月光,在元宵之夜都洒落在人间,一派光明景象。诗人崔液更有“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佳句。

《词林纪事》载: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因窃所饮金杯,被卫士押至御前,女子即作《鹧鸪天》一首: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归。从窃杯女子的这首词中,真实再现了当时元宵节笙乐通宵、歌舞欢腾的场面和当时的佳风之盛。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生动描写了京都华苑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景象。一句“笑语盈盈暗香去”很传神,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漂亮的女孩子们,都在街上享受着人生的欢乐,享受着这个狂欢的夜晚。结尾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琢磨许久,我还是相信辛弃疾是写元宵之夜情人相约的。

李清照的《永遇乐》“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这一天闺中少女们要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所制的雪柳头饰,打扮得整整齐齐前去游乐,所以元宵节也给青年男女创造了爱情的机会,即使灯火稀疏之处,亦有深闺女子的芳踪。欧阳修《生查子》也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至宋明之后更盛,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锦绣交辉,喧闹达旦,盛况空前。清代诗人姚明之的《咏元宵节》:“花间蜂蝶真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将此种场景推到极致。

一年一年,古老的月光将此传统濡染得愈发莹润。吃完元宵,我也加入到观灯的人流中。作为灯的代名词,今年的元宵节,我在想,灯会中,在花灯如昼的夜晚,有多少倾诉衷肠的恋人,让我们侧身感动……

关于元宵的散文11:石磨汤圆

文/廖华玲

年近尾声,元宵压轴,汤圆飘香。

那一个个软糯香甜、晶莹剔透的汤圆,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元宵往事。

记得儿时,每逢元宵,母亲都会推石磨做汤圆。母亲先把糯米洗净,放在水桶里泡胀,然后按水、米适当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进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浆晒出的粉子才细腻滑润。推汤圆粉是很磨人脾性的,少年怎知推磨的滋味,只觉得新奇好玩。我帮着母亲推磨,手臂不停地做机械运动,推着推着,那隆隆作响的低沉石磨声便让人昏昏欲睡。稍一急躁,石磨缝里便流淌出了粗糙的米浆。母亲赶忙用勺子将它重新喂进磨眼,一边接过手缓缓地推着,一边念诵着:“勤碓懒磨……”

磨好的糯米浆用布口袋装起来,捆好,吊在屋梁的挂钩上,这就叫吊浆汤圆粉。滤掉一些水分后,汤圆粉就可以和成团状。母亲包上些红糖、豆沙、芝麻,在手心里搓成圆团放进锅里煮。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入沸水就高兴得欢天喜地,尽情地嬉戏玩耍,浮浮沉沉,煞是惹人爱。

母亲拿着勺子,不紧不慢地拨动着汤圆,锅中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直咽口水。煮熟后,盛到碗里,大小均匀的汤圆漂浮在清澈的汤面上,圆如珠,白如玉,那种诱惑真是无法形容!迫不及待地咬上一个后,烫得我咽不得,吐不得,哭不得,笑不得,而糯米的黏劲更为这滚烫推波助澜。我只好用嘴呼呼地吹,等到汤圆稍微凉一点,再用筷子轻轻一夹,圆圆的汤圆便一分为二,中间的馅悄然流出,飘溢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夹半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满嘴流香,那软绵绵、滑溜溜、糯滋滋的口感,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让我笑眯了眼。我高兴地边吃边唱:“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母亲笑弯了腰。

如今,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来都十分方便。平日常吃,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细细思量,是那种推石磨做汤圆,全家齐动手,亲情融融的元宵氛围。

为此,年年元宵节,我们总要回家,和母亲一起推石磨、做汤圆。那香甜在口、温暖于心的汤圆,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母亲的汤圆,母爱的滋味,只有嘴知道,也只有心知道。

关于元宵的散文12:闲话元宵节

文/李文旺

“过元宵,甘蔗俏”,这是老家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说实话,老家过元宵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什么过元宵节吃汤圆,在鄱阳湖边的人们并不一定遵守这个规矩,有些人吃,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吃汤圆。但是,过元宵节吃甘蔗这个习俗倒是很浓,就像老家的另一个习俗——每到端午节就划龙船一样。老家人划龙船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划龙船由于组织中会出一些问题,每隔四五年,划龙船就会有人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溺水身亡,可是,这并没有阻住人们划龙船的热情。划龙船的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可是,元宵节吃甘蔗的习俗比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还要恒久、还要普遍。为什么过元宵节大家都喜欢吃甘蔗,老辈人说,元宵节吃甘蔗预示着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有人问,既然是求个好彩头,为什么正月初一不吃甘蔗呢?我们老家人的解释是: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前,天气普遍较冷,不要说吃甘蔗,袖着手都觉得冷。到了元宵节,不管什么年份,立春的季节都该到了。一到立春,天气暖和多了,自然就敢于吃甘蔗了。

老家在南方北方交接的地方,可以说融汇了南北的许多习俗,并且取长补短。广东、福建等地的人们吃甘蔗的习俗我们也一样不少,像东北、河南、河北等地的人们常常看得到的雪,我们照样可以看到。所以,我为老家的地理位置感到十分自豪。

关于元宵的散文13:花灯

文/周礼

俗话说:“元宵一到,灯笼走俏。”花灯,是元宵节的主角,也是元宵节的灵魂。唐朝诗人卢照邻亦云:“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起源于我国汉朝,最初主要用于照明,后来演变为一种工艺品,是汉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关于元宵闹花灯,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结果无意中被一猎户射杀了。天帝闻讯,勃然大怒,欲在正月十五这晚命天兵放火,消灭人间生灵。天帝的女儿听说这件事后,悄悄来到凡间,将消息告诉了百姓。百姓为了避祸,便在自家门前点起花灯,燃起爆竹。天兵往下一看,只见火光冲天,误以为是燃烧的火焰,便禀告天帝说,百姓已葬身火海,无须再下凡间放火。就这样,百姓躲过了一劫。

从此以后,每逢元宵佳节前后,各家各户的门前总要悬挂几盏花灯,一则为了纪念善良的公主,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二则增添节日气氛,显得喜庆祥和。

花灯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主要有龙灯、宫灯、纱灯、花篮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

花灯制作十分讲究,就拿宫灯来说吧,先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再配以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题材的彩绘,有的甚至还要镶嵌翠玉或白玉。因此,花灯的外观都特别漂亮,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节目。上元之夜,走在大街小巷,四处可见五彩斑斓的花灯,霓虹闪烁,星光灿烂,节日的欢快呼之欲出。唐代诗人苏味道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张祜亦有诗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在唐朝,元宵之夜尤为热闹,长安城内灯火通明,形如白昼,赏灯之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通宵达旦。天地间,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车马声与欢歌笑语汇成一片,人们都沉醉在这温馨的元宵夜里。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另一大趣事。《武林旧事·灯品》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可见,猜灯谜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字游戏。上元之夜,一些文人雅士将谜语写在纸条之上,然后贴于五光十色的纱灯上供人猜。参与者一边赏灯,一边猜迷语,既愉悦了身心,又启迪了智慧,若是运气好,还能拿上几个奖品,真是何乐而不为。

此外,民间还有花灯二人转、双花灯、花灯群舞、花灯戏(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花灯活动,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了极致,让人们在阖家团圆之际享受到了不一样的精彩。

关于元宵的散文14:话说莆田闹元宵

文/杨润泽

莆田过年的习俗与别地不同,年关将近别地热闹的时候莆田却沉寂着。大年三十仅能听到稀稀疏疏的几声爆竹声,莆田人初一初二不串门,到了初四才过大年。据说这与明末抗倭有关,明嘉靖四十一年间,倭寇进犯兴化(莆仙一带的旧称),两地被杀者众。戚家军打赢倭寇后,出外避难的老百姓纷纷回家探望,大家悲喜交集,既为生者幸存而庆幸,又为死者不幸而悲伤。许多家庭忙着为死者料理后事,串门的都是来吊唁之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后来就把这一天定为“探亡日”,每年这一天互不串门,即使是至亲,也不例外,只有居丧之家才允系友上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系友家拜年,初二日就不必忌讳。

到了初四才热闹,这正是莆田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同之处。莆田人初四也是要过年的,也就是重复过年,初四这一天也就和大年三十一样的热闹隆重了。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军打败后始返。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初五的这一天我们也是当作初一一样过,像初一一样,早饭是炒面,是一年中最可口的早餐,之后就互相串门。

我到莆田这么多年,热闹还是从初六开始,过年也热闹不过元宵。莆田人不像内地到了十五才热闹地放烟花,他们以“宫社”为单位,从初六一直闹到二十,估计这是全国上下热闹时间最长的元宵节了。“宫社”以村或姓氏宗祠而定,往往一个村落里有几个姓氏便有几个宫社,乡里或县区里有“总宫社”。每个宫社因为历史流传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同行形式的元宵习俗。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元宵就图个“人神共庆”,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这些都是必须的,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这些也必不可少。入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

莆田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做得相当的出色,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枫亭元宵游灯不同于各地的元宵灯节,它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游神、古巫、傩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了民间灯艺、曲艺、舞蹈、历史文化、十音八乐、戏剧和杂技等各类艺术,并以游动的方式进行体现,从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古典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演变以及国内外学者研究蔡襄文化和枫亭民俗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老陈是与我共事多年的同事,元宵节他邀请我前去“观摩”。做为一个与老陈信仰不同的“异类”,参与他们的活动,被传统的宗教界人士或反对,所以只能自我清高一回,“观摩”而已。老陈所在的宫社初九闹元宵,天还没有放亮,老陈喊了儿子小陈一同在院子里放了一串千响的鞭炮。老陈的妻子起得也很早,穿着红衣,梳洗完毕后提着前一天准备好的水果篮握一柱香到村头的土地庙焚香、叩头。老陈也给自己大厅里的神位上香、叩头,虔诚地默念几句许愿的话。小陈在楼阁的最上端恭恭敬敬地取下一套“神衣”,我说像唱戏的人穿的。小陈白了我一眼,说“是神衣,什么唱戏的人穿的?”老陈呵呵地笑着说:“这衣服是大庙里请回来的,圣洁得很,穿完也得收到最高洁的地方,要不然就是对神灵的不敬。”老陈又对着小陈说了一通莆田话,我听不懂,但大抵的意思我是猜了出来,他大抵是告诉小陈我对莆田的宗教信仰不太了解,说些不敬的话也是难免的。小陈对着我笑着,想必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陈氏宫祠里有锣鼓声传来,接着响了一阵鞭炮声。小陈换上“神衣”匆匆离去,老陈介绍说“游神”开始了。到了宫社门口,穿着红色衣服的妇女们撑着黄色绣龙折大旗已列好了队伍,一队之后便是鼓车,一人推车,一人敲鼓,鼓车后边是两个壮年抬着一只大锣,抬在后面的壮汉手握大锤。鼓咚咚地震天响,锣声也是震天的。锣鼓经过我的面前时,我感觉得到耳朵深处撕裂的痛,赶紧捂上耳朵向后退了几步。老陈嘿嘿地笑着:“鼓锣越响今天越顺利,老百姓就图个吉利。”他还说,“哪里的鼓锣声音大,哪里的神仙就厉害!”

鼓锣身后又是一队旗阵,旗阵之后便是妈祖神像。四个壮汉抬着,妈祖是海上女神,以渔为生的村民们视妈祖为最敬重的神灵,不管元宵还是其他的节日,只要出游,最少也是要抬妈祖神像出来。妈祖之后是一个黑脸将军的神像,据说黑脸将军当年倭寇来袭时救过当地人的性命,出游时也请他出来风光一下。不过宫社不同,妈祖之后的神祗也不相同。有敬齐天大圣的,也有敬真武大帝的。神像过后是一群穿着“神衣”的“童男童女”们。有扮观音的,一袭白衣,手握净瓶,瓶里插柳枝;有扮罗汉的,赤膊光足,身戴佛珠;今年最夺人眼目的,就是猴头猴脑的“孙悟空”,虎皮裙、金色的头箍,一根齐眉的“金箍棒”。村民们争着摸“孙悟空”的衣服,说是摸着了“孙悟空”猴年一定要好兆头。这个阵列还有一个专来的名称“妆阁”。 竹枝词中对出游“妆阁”的描绘,有声有色。《妆阁》云:“姣童巧扮翠珠围,宛似宫妃出禁闱。锦簇花团骑俊马,旌旗鼓吹壮声威。”“妆阁”,俗称“妆架”、“轿底”,多由童男、童女打扮,其妆扮人物多为群众所喜闻乐道的“梁祝”、“穆桂英挂帅”、“嫦娥奔月”、“水漫金山”等。

红衣的老人行走在队列的尾端,有撑黄色大旗的,有手拿折扇漫步的。入

出游的队伍绕村庄行走一圈,所在村院门口,就有响起鞭炮声。老陈在家门口准备好了水果香案与柴草。等队伍行至,噼噼叭叭地放几十响鞭炮,点着柴草,扔一把“贡银”,用柴草上的火苗点香,将香案上的三杯酒洒向着尽了的柴草灰上,双手合十,祈求来年更红火的日子。

太阳落山,出游的队伍才回到宫庙的大院落里,院子里堆了两处木柴。小陈穿着神衣被两个人扶着,目光呆泄,眼中无神。老陈说是神上了小陈的身,小陈就是神的肉身。随后我问过小陈当时的感觉,小陈说一点感觉都没有,像是睡着了,反正那时的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后来搬上了八仙桌,几个青年开始像跳木马一样跳跃着,据说这是“神汉”们比功力,跳得高的功力较强,众人们围观,不时传来叫好声。随着万家灯光闪亮,推在宫社院落的两处木柴同时点燃。这就是传说中的“跳棕轿”开始了。穿着黄色和蓝色衣服的青年腰扎布带,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轿、踏着锣鼓的节奏,绕着篝火游舞,青年们一个接一个窜过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熄而止。

火止众人散,老陈扶着小陈回到家里,换上平常穿的衣服。家人们准备好了“元宵盛宴”。红红火火的“红饼”。 餐桌上的菜,也有规矩。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盘菜中,一定要有鲫鱼(俗名鲫母,莆田话谐音“积宝”)、虾(莆田话谐音“和”,意即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蟹(要选十只脚齐全,寓十全十美之意)、海蛎(莆田话谐音“在”,寓意来年家人都会还在这个世上),其他的菜看各家喜好和经济情况。厨房的水缸里还要养几条活鱼,表示年年有余。“元宵盛宴”要请亲朋好友们一同享用,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元宵这天对于我们外地人来说,最热闹的还是看莆田人放烟花。亲朋好友元宵节去做客,不收份子钱,只收烟花,千响的烟花不嫌少,千元一枝的爆竹不嫌多。来者只要不送钱,主人家都是很乐意的。

在莆田这些年,只有元宵夜才看到了五彩滨纷的烟花。“若问烟花何时飞,最是莆田元宵时。”每个宫社都有一个“福首”,“福首”一般是姓氏中最有威望或者财大气粗者担任,有的地方对“福首”有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担任一次。然而,有的地方却不然,只要在家族中财力最旺盛的便可担当。“福首”不仅要组织各种元宵活动,还要请戏班唱大戏。老陈在家族中的收入一般,“福首”的重任他想都没有想过,几千响鞭炮过后,陈氏“福首”家门口就热闹地挤满了人。空旷的地方堆满了烟花的纸箱,七八个人抬纸箱,三个人执长香点火。一声声冲天的哨音过后,拖着长长尾巴飞到半空的烟花散开来,有五角星的,有如天女散花的。烟花的种类也很多,一个个像蓝色的小精灵,摇摇晃晃跳到半空中绽放迷人的身姿。

人们抬头张望,同村不同宫社的另一“福首”也开始燃放起烟花,嘘嘘呯呯地也是震天响。我们最喜欢看两个“福首”的比拼。两个都是家族中最有实力的,争相燃放烟花,谁家的烟花种类多,燃放的数量多持续的时间久谁更有“面子”。有钱人比赛起来相当的可怕,赤、橙、黄、蓝、青、绿、紫一同在头顶的半空中绽放,比朝霞云彩更绚丽。有一种叫“流星雨”的烟花花,火苗一冲飞天,在空中炸开,声如雷鸣,绽放如流星拖着细长的尾巴瞬间散开,像春天嫩黄的柳丝。让人不禁想起“玉树琼楼”来。还有一种叫“变色冰激凌”的烟花,一束火花直冲上天,由红色变为绿色,绿色又变成黄色,黄色又变为蓝色,蓝色最后变为白色,形状真的像极了“冰激凌”。其他的,还有“双喜炮”、“冲天炮”、“孔雀开屏”、“彩色喷泉”、“彩波明珠”等,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不多时,空气就被烟花的味道笼罩着,围观的人只能摒住呼吸,或是用袖子捂了口鼻的,明亮的灯光像是被浓厚的雾气包围着,只留下了淡黄的亮点。我本还想站在院子里再多看一会儿烟花,老陈喊我进了屋子,关了门窗,透过玻璃看不断在天空中变幻身姿的烟花。“福首”家门前围观的人很少了,两三个人戴着口罩手执长香来来回回奔跑着点燃爆竹。

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 “总元宵”或“妈祖元宵”,实际就是文艺“出游”。妈祖元宵的风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妈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妈祖庙的元宵还有点“烛山”的俗例。妈祖元宵要持续到正月廿九才结束,这是因为莆仙各地舞龙的龙灯必须火化。民间传说,龙灯不火化,龙将会成精变为“孽龙”伤害百姓。由于龙是古代皇帝象征,一般宫庙级别低,无法履行“化龙”职责,必须由龙女下凡的妈祖来担当此任。各乡镇元宵活动都结束后,就会把所有的龙灯集中起来,在正月廿九妈祖元宵时“化龙”。

莆田元宵还有一个习俗,坐刀轿打铁球。把钢刀做成刀轿,“壮士”赤身赤脚稳坐刀轿,手持比拳头大的铁球左右甩打脊背,铁球上订满了刺,“壮士”的后背不多时就流出鲜血。这种类似“自残”的风俗我认为太过于血腥,不敢直视。听说,“打铁球”要单独拿出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我想,这么血腥而残忍的项目就不要申请了,免得“壮士”们下了刀轿,还要用香灰去止血消炎。香灰最大的功效,或许还是给“壮士”们的内心注入一股自我慰籍的力量吧。

关于元宵的散文15:一碗元宵

文/熊燕

七岁那年元宵节,我去同学家玩,去她家的时候,正好遇上她母亲在煮元宵。那时元宵是个稀罕物,元宵我是第一次见到,看着那碗白白的、圆圆的元宵,再闻到满屋子的清香,我小小的咽喉不由自主地动了动。同学的母亲看到我,一边招呼我和她女儿一起吃元宵,一边说这是同学当兵的叔叔从外地买回,家中从没吃过,这是第一次吃。

我咽了咽口水,摇了摇头,飞一般地跑回家。我记住母亲的话,千万不要做让人讨厌的孩子。

回到家,我忍不住和母亲说起元宵。当时父亲正生病在镇医院住院,母亲一边要前往医院照顾父亲,一边又要赶回家照顾我们三姊妹,很疲惫,也很无助。家中最困难的时候,母亲甚至剪掉了齐腰的长发换取一点点口粮。我话刚说完,马上后悔,掩耳盗铃地说:“我只是觉得元宵好看,我并不想吃。”

母亲摸了摸了我的头发,笑了笑,没说话。

母亲给父亲送午饭的时候在卧室里摸索了好一阵,我看到母亲从箱底翻出外婆送给她的那对银手镯,擦了擦,用一块素色手绢包好,放入棉衣内口袋。

傍晚的时候,母亲一头汗一头水地回来了,一回来就喜滋滋地举着一个白色塑料袋给我看:“燕儿,看妈买什么了?”

“元宵?”我乐得跳起来。那白白的、圆圆的,可不就是我在同学家看到的元宵么?

“妈妈,你在哪里买到的?”我兴奋地围着母亲转:“同学的妈妈说要外地才有卖呢。”

母亲说她本以为乡供销社有,于是,照顾父亲吃完饭后她便往供销社跑,谁知供销社根本没有元宵卖,母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巧,舅舅骑着自行车来给母亲送钱。母亲当下毫不犹豫地借舅舅的自行车去20里外的县城买元宵。因为担心去晚了元宵卖完,又担心天黑我们三姊妹在家害怕,母亲将自行车蹬得飞快,完全忘记自己仅仅只是在少女时学着骑过几天自行车,以致车到白沙渡口下坡时,刹车拧得太急,差点摔下白沙河,幸好旁边一个中年汉子及时扯住自行车的后座。

这一路上母亲又累又急,可是她满心欢喜,如愿以偿地买到了元宵。

母亲学着同学母亲的样子将元宵煮好,一个个胖乎乎、圆溜溜的。我数了数,整整十个,我摇头晃脑地算着:家中五口人,每人两个。母亲拿出三个小碗,每小碗连汤带水两个,我舀起一个,吹了吹热气,轻轻咬下去,软滑柔和,清香味甜,从没尝过的美味,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我迫不及待地将整个元宵放入嘴中,小嘴瞬间鼓起一个欢快的小包。我一抬头,遇到母亲含笑的双眼,我对母亲说:“妈妈,您怎么不吃呢?很好吃呢。”母亲摇了摇头说,她的那份要留给父亲吃,父亲和我们一样,也是第一次见到元宵。我说:“您不也是第一次见到元宵吗?”母亲笑了笑,说,她喝一口汤就可以了,父亲正生病呢,应该多吃点。听到这里,我怎么也不肯吃剩下的那个,一定要母亲尝尝。弟弟妹妹也学我的样子,一齐捧给母亲,母亲又笑又落泪,答应咬我碗里的元宵一小口,说:“真甜!”

吃完元宵,母亲赶紧烧水烫脚,并指挥我用热毛巾帮她抹背。这一路奔波,她的棉袄已被浸湿,冷风一吹,她说她有点头晕的感觉,可不能病倒。看到母亲换棉袄时从棉衣口袋里掏出那对银手镯,我长嘘一口气,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母亲看着银手镯也笑了:“瞧我傻的,以为元宵有多贵呢。竟将这个也带上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