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文章

请欣赏风景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风景文章1:故乡那被忽略的风景

文/王昆

故乡的形状像个圆,外围被水包裹着,那环抱故乡的水便是淮水,不知是出于对故乡的关爱,还是怕故乡丢失了,淮河伸出两条小支流把故乡紧紧地揽入怀中。

紧挨着淮水的是堤坝,堤坝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用柔韧的身躯呵护着故乡,深怕故乡被水带走了。

紧挨着堤坝的是村庄,他们一个挨着一个,首尾相连着,环绕在堤下,村庄的边上当然也少不了路,路从每个村庄穿过,将环绕在堤坝下的村庄一个接一个地串联起来,如果说路是一根线,那么故乡就是串在线上的一颗颗珍珠了。水、堤、村、路是环绕在故乡的同心圆,形成不同层次的风景线,将故乡点缀的如此美丽。

若从我家老屋出发,跨过一条路,沿着一条小沟渠向西走约500米,顺着渠边折向北200米,再向西跨过一座小桥就进入了田野。

走进田野,会有另一番感觉,有泥土的气息,天空的蔚蓝,小草的依偎,麦田的金黄和稻花的馨香。漫步在田间地头,思绪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到从前,存留在旧时光里的画面会闪现在眼前,有牛车的轱辘声,有犁铧翻开泥土的声音,有庄稼的拔节声。有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凉爽和冬的肃静。

若沿着田间那一米来宽的小道继续西行,就进入了田野的深处,此时的你已淹没在田野里,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在这无垠的田野间,人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你会情不自禁地哼着歌,向更深处走去,当那条一米来宽的田间小道从视线中消失时,走上一个小小斜坡,就达到了横亘在田野深处贯穿于故乡南北的那条中心路。

中心路犹如一条直径,将故乡这个不规则的圆一分为二,而那十多个村庄也被分割在东西两侧,西面的那几个村庄以雪字开头,分别叫雪枫一村、雪枫二村、雪枫三村、雪枫四村和雪枫五村,而东面的那几个村庄则以淮字命名,他们分别叫淮胜村、淮丰村、迎淮村、新淮村、淮建村。这些村庄给我的感觉似乎与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有着特殊的联系,总是让人联想到什么,却又说不清,这也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后来听故乡人说,这些村庄的名字确实与一个人一条河有关。那人便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彭雪枫将军,那条河就是流淌在故乡身边的淮河。

要进一步弄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还得从战争年代说起。抗战期间,陈毅、彭雪枫等革命前辈转战于苏皖边区,途径我的故乡时,陈毅元帅面对故乡的美景有感而发,写下了《大柳巷春游》等着名诗篇,陈毅还和彭雪枫在故乡留下了“将军试马,美酒助兴”的佳话。

那一年,故乡连降暴雨,淮河水位猛涨,造成一处堤坝决口,洪水迅速漫进村庄和农田,故乡人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紧急时刻,是彭雪枫将军率领官兵和当地民众及时抗洪,不仅将决口堵住,还对原有的堤坝进行加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闹过洪灾。彭将军功不可没,为了纪念他,将堤坝命名为雪枫堤,他的名字被深深地嵌入了故乡那一个个村庄里,这就是故乡那几个村庄名字的由来。

中心路不宽,只是就着地势简单地铺就而成,不作边幅,没有修饰,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土路,但却承担着纽带的作用,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分出一个岔来,不是向东就是向西,向着两边的村庄延伸而去,一直延伸到村庄的深处,直至故乡人的心里,又从村庄蜿蜒而出,将故乡人引向外面的世界。

依偎在路旁的还有一条小河,与路并肩着,平行着。随路而行的小河,故乡人习惯地称之为沟,而我则喜欢称之为河,河虽小,但却有着宽广胸怀,通过一个闸口与淮河相连着,她在故乡人心目中与路同等重要。小河和路一样,每隔一段距离就分出一个支流,向东西两边延伸着,与路不同的是,小河只让她的血脉在农田里流淌,不会进入村庄,因为小河的归宿就是农田,涨水排涝,干旱灌溉,起着双重调节作用。故乡的收存有一半是小河的功劳,对故乡人来说,小河是生命之河,生命之水。

站在中心路上,田野以其宽广的姿态展现在眼前,周围的景物尽收眼底,做着深呼吸,尽享大自然带来的快感。环顾四周,远处的村庄被淹没在清一色在树丛中,但轮廓依稀可见,在四季交替中,树木将村庄装扮成不同格调,定格成一幅幅水墨画,镶嵌在故乡的土地上。

有时,人们去追寻远方的山川河流,却忽略了身边的小溪,追寻城市的繁华,却忽略了乡村的静谧,追寻人为的景观,却忽略了自然风光。最熟悉的风景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而被忽略的风景其实是最美的,比如我的故乡。

风景文章2:冬色如画,海边风景雨来佳

繁复的生活是否压抑了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我不知道,或许是太想给自己放一个假了,给自己的心放一个假。如此,对自己说,去哪里,都可以。

那样的地方,无须奢华,远离尘嚣即可。那样的地方,要有杨柳依依,晚风拂过,柳丝轻垂徐徐摇曳,摇曳出岁月沉淀的颜色。

审心自问,那样的地方,是鼓浪屿吧!草草收拾行囊,踏上了去那里的行程。

一座美丽的岛屿,自踏上岛屿的那一刻起,心骤然平静下来。缓缓的海风拂起长发,洒脱中带着飘逸。沿着海岸不紧不慢地走着,静静地欣赏着海景,岛上没有交通工具,步行是唯一的选择,但我喜欢这种感觉。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进岛屿中的小巷里,宛如穿越了彼岸,细看流年。

岛屿的静,如同她的美一般,让我无法抗拒。

一棵开着桃红色花朵的树,在一所老旧的屋子前,悄然的印入了我的眼。本是老旧的屋,因着这棵开花的树,洇染了些许的绮丽。连屋前的小巷道也随着轻摇而落的花溢满温情。

花开花落,随风而过,原是可以,如此的安然,如此的静逸唯美。只要,只要曾经炫灿过,纵是凋零,亦不足惜。

走着走着,夜就这么降临了。

细雨,不知不觉,就飘落下来。洒落在巷道,湿透沥青的石板路。

屋前那棵古老的老榕树,丝丝榕树须,在风雨中摇摆,摇落尘嚣,轻轻地,让思绪从一个雨幕穿过另一个雨幕,穿透着岁月,从远古的过往,一步步走来。

可有纸伞?可有低眉的女子在雨中徘徊,着一身素净的蓝色印花衣裙?不觉轻笑,这里不是乌镇,这里不是江南水乡,这里是海边的鼓浪屿。

雨,湿了整个世界。静谧的岛屿,在夜的细雨中,愈显绮丽和沧桑,别有一番风情。

岛屿的夜已静,雨飞风细,湿润的空气总是如此的迎合着纷飞的思绪。这是我喜欢的世界,水花轻涧着,有氤氲的雨味。暮雨弥漫的岛屿,到处可见走走停停的游人。

美好的时光总是不长久,该离开了。

留不住的岁月,在日复以夜的交替更迭中暗暗涌动着难以言说的失意。

失意也好,得意也罢,终究是我们该面对的。就让心沉淀在鼓浪屿的静谧中吧!

风景文章3:风景在路上

文/彭涵彧

回家的列车是传统的火车——拥挤、燥热不堪。快要过年了,人们穿着肥大的棉袄,在车厢内艰难地移动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座位。我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略有些反感拎着或扛着大包小包走来走去的人,以及他们喧哗的噪声。我直勾勾地盯着远方家的方向。我已经厌烦这城里的“风景”,我要回到我的家乡,那里有让我留恋的最美的风景。

“呜——呜——”火车终于发动了,慢悠悠地而又毅然决然地向前驶去,就像当初渴望来到城市的我。 火车驶出了“乌烟瘴气”的城市,驶进了没有高楼的田野。我看到了久违的田埂,他们似乎在欢迎我们回来。远处,层层叠叠的山隐匿在白雾之中依稀能看见山顶的白雪。冬天了,山也戴上了帽子,回家的路上,多么优美的风景啊!

列车喘着粗气驶进崇山峻岭,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老屋在远处等着我,就像小时候他等我放学一样,此时,他等来的是一个奔走于压力中的我,一个在迷宫中匆忙地寻找出口的我。

我似乎看到了清晰的人影,一群背着篓筐穿行在树丛中的小姑娘,还有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男孩们,他们正在一起打闹,姑娘们摘下树丛中的野果扔进背后的篓子里,男孩们就伸手去偷野果子……列车快速驶过,我又好像看见了那群姑娘中有一个年幼的我。她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那些快乐时光。

我看到了那片小小的银杏树林,这里几乎每一棵银杏树上都挂着一个秋千,那儿有星星点点的人在荡秋千,还有的在捉迷藏。小时候的我啊,每周都会走很远很远的路来到这里,自己荡自己,因为那时我天真地认为,荡着荡着,就能荡出这片贫苦的山区,荡进我梦寐以求的大城市。我笑了起来,没想到,能给我带来幸福与欢乐的,还是这片风景。我伸手想抓住那些人儿,最终,列车驶过……

夜幕即将降临,天边泛出了红晕,圈圈点点。美丽的火烧云啊,是我儿时想象的美丽的童话城堡!东边的点点星光是我梦想中渴望到达的地方!列车啊,请你停下吧!我不想让它们逝去,我不愿再像小时候那样无知地让美好时光流逝了!因为,回家路上的风景,是我这辈子最不想错过的风景!

风景文章4:篱笆的风景

文/纳兰青衫

通常情况下,篱笆代表着一种风景,而墙只是一种冷冷的隔绝。

其实,篱笆未必没有墙坚固,但它带给你的感觉优美而松驰。而墙也未必比篱给人更多的保护。却有一种触手可及的生硬与寒冷。

想来人与人的交往也是这样的,人和人必是有距离与悬隔的,但有的隔悬像篱,隐隐地透露着里面生机勃勃的世界,不仅园内的红花绿柳隐约可见,就连篱本身也成了一种风景,它的线条异常妩媚而柔和,上面爬满了蜿豆花或牵牛的翠蔓,时而把一朵两刚刚绽开的花伸出来向你微笑致意。篱也从不给你特别严格的界限,这家的果长到篱的那边,长了也就长了,那家的花开到篱这边,开了也就开了,蝴蝶从篱笆这边飞到那边,那边飞到这边,你记不清她飞到几个来回了,而蜻蜓在篱上摆着古典的pose,你也弄不清也倒底是为了谁。你对于篱内篱那边的欣赏,可远可近。若即若离,自由而适意,而那个世界对于你欣赏的目光也充满了尊重与欣慰。你可以兴至而来,兴尽而返,哪怕对主人心有戚戚焉,却也可以不惊不扰。

而有些悬隔是墙,有一种无庸置疑的戒备和拒绝。你从墙外是无法看到里面的任何端倪的,要么我们互相接纳,互相兼容,我让你从门走进来,看看里面是否别有洞天,要么,你就只能见到墙的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你连个在外面犹豫与徘徊的机会和理由也没有。于是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扣门而入,但那实在有些唐突和不妥,若无风景,你匆匆退出时会有许多尴尬,既便有风景,人家是否嫌打扰也未可知,于是扣门便需要极大的勇气,交往也变得更为隆重,更为具有形式感。另一种选择就是放下好奇心,悄然走开,但墙的面容见多,心中的世界不免过于单调,过于缺乏内容,于是面对墙,接近与探寻成了鸡胁。“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初看沙士比亚时,觉得这句话矫情多于哲理,但面对心里的一面面墙,人与人本来很自然的交往就成了一个问题,一个赌注。

随着世界的进一步城市化和工业化,篱变得越来越少,而墙变得越来越多,篱笆会不会作为一种历史现像,从我们生活中彻底消失呢?

好在,现在城市里也有许多人开始崇尚自然审美了,江北的一些高极的小别墅开始用篱笆,而不用墙了,颇有田园特色,我们所住的普普通通的小区里许多花圃也开始使用极疏松的篱笆了,让人一见之下,心情,顿觉赏心悦目。人毕竟还是需要这种美感与放松的。

那人与人之间呢?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折掉心中的墙,去建一圈疏松的篱笆吗?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与你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彼些欣赏。而不是让你去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吗,其实,更多的时候,最怡人的,就是一望之间的风景。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圈爬满花藤的篱笆,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轻松而美好呢?

风景文章5:你在楼上看风景

文/滕敦太

四楼的女人做好晚饭,孩子还没放学,她端着水杯,悠闲地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的风景。小区门旁,自家男人的小轿车就停在那里。

女人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长发女,她来到小车旁,低下头,往车窗里看,还将手放在嘴边,好像在说什么。不一会儿,就匆忙离开了。

女人的心提了起来,看这神情,长发女与男人一定很熟了,不会有什么吧?想起刚刚男人接了个电话,急急忙忙离开家,女人就越感到可疑。

自从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情况,女人一连几天在这个时间点到窗前观察,那个长发女每次都到男人的车前,低下头往车里看,手上还配合着动作,一分钟后马上离开。虽然听不到说话,看神情也猜到七八分。

女人决心“抓现场”。这天下午,她戴上口罩墨镜,提前隐藏在离车不远的地方。

长发女人准时出现,她来到车前,俯下身,面对着车镜,先擦了点口红,又描了描眼眉,打量了一番,转身来到绿化带外侧的停车点。不久,公交车来了,长发女上了车,走了。

女人目睹了这一切,明白了:这个长发女每次在这里等车,顺便到男人的车前,用车镜照着补补妆。

这时,女人看到自己男人上了车,转上了柏油路,朝另一个方向驶去。

女人有些尴尬:站在楼上看风景,不一定看到真实的情况。自己今天的行为,要是让熟人看到了,说不定会认为有什么呢。女人慌忙取下口罩墨镜,快步进了小区。

三楼,一个女的站在窗前,一边看着楼下,一边打电话:“四楼女的今天行为反常,一定有情况。”

风景文章6:边走边停

边走,边停。沿途风景。蜗牛的哲学。

一直在奔跑,有的是自己真的想要,有的不知道为什要去做,是逃避,还是迷茫时的选择。

好像人长大了,目标却变得模糊,没有儿时的单一坚定。那时可以为考高分,放学呆在家里看书,不去和小朋友闹腾,可以硬着头皮去问老师,即使知道如果不会会被批,可以去想自己讨厌的同学讨教,心里安慰自己,我是不耻下问,有一天我会和他在同一高度。

可是,长大了,反而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似乎什么都想要,而什么都没得到。心思没了儿时单纯,毅力任性也随着减半。

最近发现,把什么都想的太清楚,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事需要那份朦胧让你一鼓作气,坚持。有的事想的太清,就为自己竖起一个巨大的障碍,把目标神话,放到一个仅能仰视的高度。无形中,应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你把困难想得太大,给你了散漫的理由,似乎觉得,无论作什么都会失败,那苦苦挣扎有什么意义。岂止,当你真正去做时,却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可企及。这时,你会想要是我在稍微一努力,就能到我要的高度。而凡是都有早知道,可是早知道都太晚了。

一个朋友说像二货一样去努力,如果有目标的话,当时,觉得不可理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愚蠢的行为。岂知这也许就是古语云的大智若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有目标,那么想要,那又何必有那么多羁绊,而喧嚣的尘世,浮华的人心,早已遗忘了。我们追逐,一直不停,可是很久后,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有,而你也不知道你要什么了。

世界太喧嚣,人心态浮躁。空谷留音,繁华过后的沉寂。就像一粒惊起的尘埃,在空气中扑腾,一切都很混乱。繁华过后,一切过去,却记不起繁华中的点滴,只余留疲惫。

我想,我需要沉寂一下。沉淀一下过去,沉淀一下一切。

找一个陌生的地方,只余留自己,暂时割下过去,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记忆只余未来来填满。就像一杯茶,沉淀后茶叶落定,成为一杯澄净的茶水。或是暴风雨过后的天空,明媚而干净。晴空万里。

这是个新的世界,一切都是新的。呼吸新的空气,面对新的面孔,一切都可以很美好。在这里绝对放松,给心放个假,重新武装,变成铜墙铁壁。心强大了,还有什么可以怕呢。

边走,边停。一路走,一路想。要的是什么,坚持,理想,未来。

风景文章7:故乡的原风景之外公和牛

文/追风

十七岁那年,我背上行囊离开故乡,时至今日,不知不觉也已近十年了。十年,虽然谈不上沧海桑田,但家乡的变化却日新月异,记忆中的故乡仿佛越来越遥远,但是对故乡的眷恋却永存心间。当独自一人静思之时,很多儿时的画面就会浮现在脑海之中,可能在我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定义就是浮现出的这些画面,其中一幅画面让我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画面中,夕阳西下,奔流不止的水阳江岸,一个老人牵着一头水牛走在回家的路上,水牛上坐着一个稚嫩的孩童。老人带着斗笠 ,穿着中山装,时不时回头和孩童说一些什么。那孩童是我,老人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喜欢养牛,具体养了多少头我不清楚,但是画面中的这头水牛我却是记忆犹新。年少时,家乡生产力并不发达,一头水牛对于田间耕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或许外公养牛就是因为此。外公养牛有自己的技巧,在我记忆中,外公的牛好像就是比其他的水牛要壮上好多。闲暇之时,老公会带着老牛在江边寻找刚出芽的青草,然后傍晚就会带着我去牵牛回家,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能骑在牛身上是最开心最幸福的一件事情了。牛很温顺,很有灵性,每次外公轻呵一声它都会乖乖的蹲下来,而我就会很麻利的骑上去,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外公亲自把我抱到牛背上。

外公的水牛我骑过多次,但是在我印象中好像就从来没有见过外公骑过。或许对于外公来说,那头老牛不仅仅是他养的一头牲口,更是他的战友他的老友,在田间,他们是一起耕作的战友,闲暇时,则是外公排遣寂寞的好友。

几年之后我进入了初中,学习任务的增加让我陪伴外公的时间少了很多,那头老牛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我也记不清了,不过自从那头老牛去世之后,外公便不再养牛,或许是老公觉得自己老了,或许是外公不想再经历那种失去的痛楚。

读了大学,我一年见外公的次数就更少了。犹记得,离开家的前一天,外公来为我送行,他穿着不知多少年头的中山装,依然显得精神抖擞,可是病魔无情,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迅速摧毁了外公的身体,带走了我外公的生命。我没能见外公最后一面,甚至在外公去世的时候我都不知道,直到年底回家才从母亲充满泪水的眼光之中得知,这对我来说是一生的遗憾。

时至今日,我仍然经常梦见外公,他仍旧穿着那套深蓝色中山装,唤着我的乳名,对着我慈祥的微笑。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间,他会不会还像我儿时那样,每天沿着江边放牛呢?

风景文章8:我在月亮之上看风景

文/爱姬阿伦特

星星点缀的苍穹,是想象宇宙浩渺最适宜的地方。远处,有一道光在星星的棉被下,在群山上流淌,于是山峦群峰胸怀宽广,是地老天荒的扩大,将群星璀璨衬托的更遥远,苍穹更浩瀚。星星眨眼,有流星雨流泻在山巅,于是一个故事在另一个故事里沉落、淹没,一段情在一另一段情中生根发芽,一份爱在一份爱里次第开花。蓝色深邃、浓密,似柔软的棉被,星星在里面沐浴清风,而那棉布是梨花树下,蜜蜂合着妈妈纺车的嗡嗡声响转出的一团团棉线。

月亮是温暖明亮的船,我坐在弯弯的月亮湾里听音乐,看风景。听流星滑过诉说天上宫阙高楼,白云悠悠微澜,神仙吟唱歌舞,看人间有情,世事轮回,爱恨情愁,人生有崖。

这样自在地敲打文字的时候,眼里氤氲着丝丝雾气。再看屏幕竟是梨花带雨。在充满希望又容易伤感的季节,在乍暖还寒的冷风里,放开裹足不前的脚步,直面扑面而来的凉风,有一条围巾在女人脖颈上飞起。那粉的、轻柔飘起的纱,在早春还显得单薄纤细,却正好映衬着人面桃花的脸颊。灰青色的棉麻阔摆长裙,在脚步间徐徐波浪前行,衣袂飘飘,幽香暗袭,宛如姑娘羞涩清澈的媚眼,观清水河畔杨柳嫩芽初上的惊喜,依依惜别旧日的情怀。在红肥黄瘦的喧闹里,一边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温馨,一边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浪漫。

一捧清泪如流星滑过天幕,在遥远的天际坠落,山高,路遥,水深,草色清香湿润。在古老的村庄,在繁茂的森林,在广阔的草原有莫扎特不多不少的音符轻轻跳荡,风淡云轻,清爽恬适,安然静谧,勃勃生机。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湿漉漉的清明,草色青青,杏花乱飞,桃花眯眼,面对生面对死,生死茫茫,酒肆清香袅袅。

在三月风筝飞满天的时候,你放眼四望是春意盎然,繁花似锦。我尽收眼底的却是春雪飘飘,冷风扑面。原来,苍穹之下是不一样的风景线。我在画中行走,你在画外踱步,我看你在画中流连,你看我在画外怅然。有那么一刻,你相信缘分,我也相信缘分,所以才在画里画外相对无言,默默相守,看人事过往,风景摇曳,群星闪亮。

不寂寞,不孤单,享受寂寞,安于孤单。湖面之上的月亮,有飞角鹿在一旁,低头闲思,嗅闻草香清露,默默无言,生有多长,死有多久。月亮静谧,荣光俏丽,喜看花开,悲悯花落,静静无声,未来有多远,回忆有多长,两不生厌,悠悠相伴。

原来温暖很简单,如果你愿意,就是一个陌生守着一个陌生,一个遥远守着一个遥远,如果你愿意,就是一个熟稔守着另一个熟稔,一个默然牵着另一个默然。

湖水宽大,湖面平静。是我的好奇,传递绳索要拉你上来?还是你的好奇,要攀上旋梯登上月亮?是我低头瞬间的一丝秀发滑落,还是你衣袂飘过,月儿在湖面碎成银光闪闪的微波,伸向悠远。

风景文章9:故乡的风景

文/潘姝苗

一系珠链绕城郭,半是妩媚半柔美。湖水一样的时光,从身边缓缓流过,在闹市和小巷之间穿梭,把丰美的鱼虾、粼粼的波光,洒落在我经过的每个时刻,那清澈甘甜的味道,滋润了每个角落。

可能是身在其中的缘故吧,一直视自己为这座城的“外来客”,却不经意间算到,已在此居住了二十多个年头。而我的父辈,世代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播种,已把根留在了此处。

误将故乡作他乡。这种错觉,就像迷失在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一曲笛子演奏,绕着一段缠绵时光,记录了一个人成长的印记。真正的震撼,是要等断隔了一程岁月之后,在某个巷口忽然再听到它,恍若故人久别重逢,令人后知后觉。

1986年父亲转业,到了现在的单位,此后几乎没挪过“窝”。回想起来,尽管其间的生活被学习与工作占据,枯燥中显得按部就班,但我仍保持着一个习惯:无目的地漫步。在心境寂寥的晚上,我迈上狭窄的土坡,穿过几间农民搭建的瓦屋,站到半山腰遍布嶙峋怪石的坡地,眺望远处霓虹闪烁的城区。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在我眼中,是那么近,又那么远。

我所在的单位集化工、化纤生产于一体,靠山吃山,将石头“变”成棉花。工厂四面环山,被“紫薇山”、“凤凰山”、“马脊山”搂于怀中。

除了上学、工作必经的路,我对巢城的探访可谓少也,以至于辨认不清那几条横七竖八的主干道。

一年暑假,父亲在湖区一家店里给我找了个织手套的活计。黄昏过去,我喜欢从湖畔徒步到家,大约两个小时的路程,把我对城市的陌生以及自己心头的苦涩一点点释放。沿途的街道、草木、青石板小巷像热情的手,指引我登堂入室。挤挤挨挨的店铺、高矮起伏的桥和路,川流不息的人与车,像是把秘密放入一个众目睽睽的舞台上,看它在我眼前一层层褪去面纱。

故乡是有生命的,即使从它身边匆匆走过,轻轻地一瞥,就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记忆中。巢城多水,裕溪河、天河、环城河、双桥河、抱书河等河道穿城而过,将城连成一串明亮的珍珠项链。一系珠链绕城郭,半是妩媚半柔美。湖水一样的时光,从身边缓缓流过,在闹市和小巷之间穿梭,把丰美的鱼虾、粼粼的波光,洒落在我经过的每个时刻,那清澈甘甜的味道,滋润了每个角落。

一篮菱角、一网鱼虾,河之两岸,牵住湖畔人家的冷暖,维系着一家老小的生计。穿过风霜雨雪,这里的人枕湖而居,生活节奏像池塘莲花,点点滴滴、亦步亦趋,没有追赶;又像岸边的楼宇,半藏半露、若隐若现,不疾不徐地做着新旧交替的梦。

每一根线条,每一道色彩,每一组空间,蕴藏着线条灵动的湖城语言。映在水里的巢城如镜花水月,别有一番景致:洗耳池畔杨柳依依、松涛阵阵;公园里木桥夹岸、画廊引路;置身园内,石林纷呈、喷泉倾洒。不论是从闹市里偷闲来此,还是闲暇中如约而至,都是市民的最佳去处。湖畔气定神闲的垂钓者,陶醉在时光里,钓起一轮禅意和淡定;时间在此刻定格,身心如同在水里洗过,清净不染。

“巢”,寓意着悠闲安静的味道,孕育了田园的平淡安宁。有时候,只有静下来、慢下来,把心放下来,才可以活得自在从容,也惟其如此,才能找到故乡的风景。

风景文章10:树梢的风景

文/梅霞

我是这条路上的常客。工作性质决定了我每两周就要在这条路上往返一次。每次都是千里之行。我常常躺在车的后座上,捱过疲惫而漫长的几个小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以睡觉来打发时间的。更多的时候,我默默地将视线投向窗外,这样,无一例外地,每次我能看到的,都是沿路之上那些树梢的风景。

我看到最多的,是那些枝叶茂密的树梢。它们一排排的,整整齐齐地飞快奔向后方,像那些疾驰而过的岁月,让我们来不及定睛就已远去。也像蒙太奇的电影镜头,跳跃着,如梦似幻,飞越而过。虽然它们无数次出现在我的眼前,但每一次,我都有一种惊异的感觉。我感觉到那些厚密的的树梢,就像是在专门列队等候我们。我常常弄不清,是我在看窗外的它们,还是它们在看窗内的我。是我在经验它们的岁月,还是它们在巡视我的生命。它们虽然是无声地移动,但我常常听得到那哗哗哗的巨响,那不是风的声音,那是一条河的声音。

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是树下面的叶子先长出来还是树梢上的叶子先长出来?我问过身边好多的人,他们都不能确定。这更加加重了我的好奇。我因此更加留心窗外的那些树。

在那些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我看到树梢上零零星星的叶子钻出来了,像一些惊惊咋咋的小鸟,扑腾起鹅黄色的羽翼,想要试着飞离枝头。每一棵树上都只有很少的那么一些,可是它们确乎站得很高,让我总是担心它们会掉落下来。不过,我又安慰自己,掉落下来也没有什么,它们带着翅膀呢。

在深秋大面积撤离的日子里,我又看到树梢上站立着零零星星的叶子,它们披着寒霜镀给的金色或者赭红的颜色,骄傲地四顾着旷远而清寒的原野。它们在风中抖动着、跳跃着。我知道在距离他们很高的树下,已经厚厚地躺着一层又一层的落叶。那是它们的必然的归宿。可是它们视而不见,依旧喧闹而安详,坚守着冬天里最后的一线生机。

我问母亲,树从根部吸取营养,为什么树顶的叶子先长出来,又最后落下去?母亲笑了,说,大概是因为它们离太阳近吧。我问研究生物的朋友,他们说,树根部的营养,通过主管道,先输送到树顶,然后再往下面的枝条上一级一级输送。

我恍然大悟。树梢上的叶子遭受风吹日晒雨打的机会要多得多,可是它们的生存能力最强,生命最长久,那是因为它们优先享受了更多的资源啊。反过来说,它们优先占有了很多的资源,所以它们有责任承担起最长久的坚持呀。

风景文章11: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文/孙鹏翼

人们都说:“长岛的大海是甲天下的天然游泳池”,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利用假期时间,开车来到了美丽的长岛,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游泳了呢。

长岛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城市,这里有很多的岛屿,各个岛屿千奇百怪,但相比岛屿的奇形怪状,这里更吸引我的则是波澜壮阔的汪洋大海。我看见过一望无际的西湖,欣赏过鲜丽多彩的花草树木,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但这些美景和大海的壮阔相比,还是大海的美更胜一筹。

在长岛游玩的几天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月亮湾的海水,这里的海实在是太美了!这里的海真静啊,静得听不见海浪的声音;这里的海真清啊,清得仿佛一面晶莹剔透的镜子;这里的海真蓝啊,蓝得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糖块。在这样的海里,只有游泳的时候才会感到人在前进岸在后移。

大海是最好的游泳池,也是孩子们的水上乐园,在海里游泳能够让我们体验到与普通游泳池不一样的快乐,比在泳池里好玩多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个波涛汹涌的海浪弟弟,他顽皮活泼、力大无穷。在我游泳时,不小心一个海浪把我冲离了岸边,还好我带着救生圈,爸爸扶着我随波逐流,好玩极了!

游泳累了,我和爸爸妈妈回到岸边捡起了鹅卵石,这里的鹅卵石又圆又光,有的还透着光亮,就像一颗颗硕大的珍珠。我们把一些好看的石头装进了矿泉水瓶,同时,也把这次旅游的美好记忆带回了家。

风景文章12:一树风景

文/梁景伟

很想写一些关于父亲的文字,思来想去,无从下笔,倏然地就想到了老家的树。

老家在豫西,它就像一粒散落人间的古铜扣,被先人们捡起,缀在洛河北的丘陵上。那儿沟壑纵横,草多树少,地边沟沿就是树的落脚点。因缺墒少水,那儿的树长得稀稀拉拉的,个头也不高,没有柳之柔美,缺乏松的凛然,虽不是树中伟丈夫,但也算山野壮汉,别有一种粗朴敦实之味。

就像沟边的一棵树,在人生的沟坎上,父亲已经站了79年。在他的眼里,似乎没有什么风景,他的世界就是“一亩三分地儿”,那就是他的风景、他的梦。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还在经营着他的梦想,收获着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果实。

镇上的亲家老是劝他,一把年纪了,还种十几亩地,上坡过沟的,你不要命了?父亲说,种了一辈子地,闲不住,地荒了可惜,趁着还能动,再弹腾几年吧。亲家叹口气,你这老头儿……

父亲是在战争烟云里浸过的,青壮年时,沟底筑坝,穿山凿渠,整修梯田,样样不落人后。我记事时,他就是个好队长,当年村里的高产纪录,至今让他的同辈人津津乐道。父亲常说,粮食就是命,不能打马虎眼。

踩着露水下地,背着月亮回家,父亲的汗水在朝霞与月光间穿越,在禾苗和土坷垃里留痕。尽管生尽法子侍弄土地,可一年到头,乡亲们的日子总是紧紧巴巴的。我家更糟,人多劳力少,靠口粮根本养活不了我们。吃饭,就成了大问题。为了生计,冬闲时,父亲就给人家挖窑洞,挣点粗粮。在一场意外中,他的右腿被石板砸断,在洛阳住了一个多月医院,腿保住了,但留下了后遗症,到现在还是一拐一拐的,似乎在书写着艰辛,摇摆着希望。

在我童年记忆的影像中,很少有父亲笑的镜头,他的脸老是黑着,我们姊妹几个都害怕。但包产到户后,父亲的笑渐渐多了。有一年夏收,家里收的麦子满满装了90多个编织袋,垛满了临时搭起的粮仓。想都不敢想,快1万斤哪!父亲眯着眼,笑得合不拢嘴。

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偷拿家里10块钱,买了支玩具步枪。父亲怒不可遏,问我,我哪敢承认?他一巴掌下来,我连疼带怕,哭声尖厉。奶奶把我拉到一边说,看看你把娃子打成啥了?小屁股都肿了。父亲铁着脸说,不打长不了记性!

那一巴掌,到现在我也难以忘怀。仔细想来,还真是感谢父亲。他那一巴掌,打在身上,疼在心里,打掉了我说谎的侥幸心理,打跑了心中那点自私的阴霾,留下了我做人的本真。我们姊妹几个虽无啥大收获,却个个本分做人,诚实守信,这是父亲的遗风。

父亲这棵树,虽不伟岸,也不壮硕,但很牢靠。这棵树上,栖息着我们姊妹6个。小时候,这棵树就是我们的天堂,我们站卧腾挪,叽叽喳喳,上蹿下跳,惹是生非,尽管有雨雪风霜,有电闪雷鸣,可我们快乐。有这棵树遮风挡雨,我们羽毛渐丰,翅膀渐硬。长大了,我们天南地北地飞,但不管在哪儿,树的牵挂如影随形。那一树如丝如网的温暖,春风一样,荡漾在子女身边。

父亲老了,他额头上的皱纹,像一道道犁沟,那是浓缩了的故乡的沟壑山川,那里生长着的红薯、绿豆、玉米、小麦填饱了我们的肚子,茁壮了我们的灵魂;那里流出的每一滴汗水,珍珠般剔透,是我们长高长大的鲜活水源。他那双不再明亮的眼睛,犹如沟壑间的泉水,映着日光夜色,惯看秋月春风,汩汩流出的是诉说不尽的对土地的眷恋、对子女的牵挂。

在我眼里,父亲就像那棵屹立在风中的树,老干虬枝,叶绿叶红,饮风卧雪,春华秋实……父亲就是一树斑驳沧桑的风景,站在河洛故土的丘陵上,伫立在我的目光中。

风景文章13:让自己成为一道风景

文/郭在军

漫步人群,我们行色匆匆,忙碌着,忙碌着,像西班牙的斗牛士。我们一天天临摹、复制,把喟叹一桩桩存储,把欲望一天天放大,把时光一分分打磨,把希冀一点点蚕食。

我们常常艳羡身外的风景:霓虹闪耀的华彩,小桥流水的闲适,闲云野鹤的优雅,觥筹交错的滋润,一掷千金的潇洒,远足闲游的快畅,乐享天伦的甜美,百事无忧的自在……,生活的许多“美景”总被他人占有,人生是否宿命,注定了许多应该。

生活就是如此,没有尽善尽美。人生也不一定应验了定律——付出了必有回报。挫折才是成功前的主味。有风的湖面才能泛起迷人的涟漪,转折的河水才能保持鲜活的品质。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成参天松。淡雅人生滋味长。纵然人生时起波澜,只要心中藏有雅趣,从容淡定,总能稀释种种不快,漠视窘迫。之后,自会有缕缕清香,从你心灵深处溢出。

古语云:将军赶路,不打野兔。人生需要坚持,不能放弃梦想。信念就像一个苹果,常常会被欲望的虫子咀食,而正是坚持,才使被侵蚀的果实最终成为最甜的那一个。人不自弃天难弃。只要我们为梦想一如既往,心无旁骛,我们的足迹也谱成了一首流畅的进行曲,我们自然成了人生舞台上的主角。如你心猿意马,这山望着那山高,中途废弃,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终将一事无成,注定只能当个观众。因此,诗人卞之琳曾经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红日落了,还会再起,人生却是一张单程车票,在这趟有去无回的旅程上,我们唯有抛弃心中的块垒,锁定“坚持”二字,淡看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行无素,坚守本色,不随波逐流,淡定从容,才会让自己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风景文章14:路过的风景

文/笛影萧袤

当天气渐渐凉下来的时候,我将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说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如今,终于可以靠我自己的力量去感受故乡以外的夕阳和日出。

一年前的今天,是我有生以来内心斗争最激烈的时候。理想的手无力地拥抱着我,现实的爪却将我扯入深渊。理想的手为什么会无力?因为理想只是一个说辞,一个借口,我当时没有理想,只求这一世的平稳安好。此外,现实显得我很渺小。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的将高考的数学选择涂错四个,漏涂一个。二十五分,决定了我能否走一个一本。如果没有出错,我也许已经在西安科技大学读了一年。当时如此向往这所大学,毕竟是我老家的一个一本。后来,发现这所大学实力不是很强,文科实力更是惨不睹。家人的不理解,各种尖酸刻薄的言语袭来。事故的远亲近邻的心底嘲笑。同学们一个个被录取了,无尽的等待催人心力憔悴。我甚至没有出门的权利,像一只困顿的野兽,只能在心里咆哮,却躲在漆黑的原始森林,看不到天空。

复读是有风险的,能不能考的比去年好,能不能适应新环境,能不能再坚持一年,能不能承受失败的侵袭,能不能不会撞车,能不能走的顺利。走了意味着不甘心,意味着承认失败,意味着被嘲笑。现实本就是残酷的,我从不相信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只相信同情。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都只能有自己承受。

一年感觉很长,我常常在跑早操或做题时肚子痛到大汗淋漓,冬天的晚自习冻到脚像浸在冰水里,做不感兴趣的数学题做到恶心,父母明明在意成绩却装的毫不在意给的无形的压力,想念谁想到泪流满面,被失败横扫颜面。我多渴望这一切马上结束,又害怕马上结束,结果不能承受。我坚持的动力就是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目前反而过得比高三好。

我在高四写了许多诗词,写诗是多么快乐的事啊。我在高四爱上了写作,激发了我灵魂中的情感,我的世界观,终于可以通过文章表达出来了。

当一个人在度过一件事时,他回首后,会发现那一段路其实很短。林彪曾说过长征是熬过来的,一个字,熬。人这一辈子不也是吗?挑战是进行到死了为止,否则永世不得平稳安好。

我终于要离开从出生以来从未离开的北方,避开骄阳和凛冽的寒风,来到吴侬软语那柔美灵秀之风,儒雅倜傥之气的地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永远绿在我的记忆中,荷花将在月下瞥见西施,海风将吹拂我的长发。

然而,这些都只是路过的风景。我希望四年以后的今天,我还记得我的理想。一间小店,一支笔,一只猫咪,一盆萝,一帮学生,一个你。在茫茫大漠,在北城以北。

风景文章15:“一米”的风景

文/赵柒斤

谁曾想,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捆”住了旅游爱好者的双脚,却营造了“口罩”和“一米”等另类风景。

单表“一米”。近期,机关食堂、大小超市、医疗机构、银行等增设“一米线”标识,就连施工场地忙碌的工人也都自觉保持着“一米”距离,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道风景虽不能自然风景从嗅觉、视觉、听觉诸方面作用于人,但它对人所引发的情绪变化却非常丰富。这得益于卫生专家多次告诫,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人与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飞沫传染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眼下,随疫情逐步稳定和复工复产及开学潮等叠现,随着春暖花开踏青及走街之人日益增多,聚集的风险也在升高。由此,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既是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健康线和安全线。

其实,“一米线”并非新事物。长期以来,在机场、车站、银行、食堂等公共服务场所,办事窗口和排队人群间均设置了“一米线”。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对“一米线”视而不见,干什么都“抢时间”“争速度”,喜欢扎堆、强行“加塞”,生怕位置被占领、时间被浪费,于是体会不到“距离”产生的“美”。

从某种程度上说,风景不单是独立的一块石、一棵树、一条河、一堵墙。单一的东西总是枯燥和乏味的,只有养石成山、聚树成林、汇川成河、围墙成城,才能让这些单一的元素进行结构上的有效组合,形成一种强大的美感。同理,想让“一米线”成为永恒的美丽风景,人人都必须将“一米线”视为规则线、文明线、道德线,尤其日常生活中始终自觉地遵守,这道风景才会久远。

风景文章16:山野风景依旧

文/孙跃刚

北方山野,因为有雪花的飘落而显得魅力无穷,也正是因为有皑皑白雪的积淀使我们浮躁的心灵慢慢平静。望着洁白而纯洁的雪花像精灵一样飘落,一丝喜悦从心底升起。其实,无论是风景怡人的水乡,还是这银装素裹的景色,不是我们眼中能看到的风景有多美,而是在心中筑起的风景是否依旧。

为了验证这份美丽,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爬到了山顶,或许是有很多深邃的情感蕴含在其中,我的眼波变得扑朔迷离,心中荡漾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情愫,就这样站在冷冷的风中,俯瞰着山下,任由思绪随风飘扬。在山里,冬天似乎总是很长很长,来得早、去得迟。季风总是拉着长长的尾音,打着呼哨掠过小站,敲打着我的窗棂。当大片的雪花划破阴霾的天气扑向大地时,天地之间一切都在这宇宙中变得悄然无语。

在经历了风霜雨雪时,那些旧日的往事已经被寒雪遮盖既然选择了这份缘定的漂泊,也就不在乎思念是否会变得苍白。无论世事怎么变化,起起落落的生命中,对生活的态度永远都是朴素而真诚的,纵然一路风雨走过,也不能改变被岁月吞噬的青春。

时令已入“三九”,在晴空下,风像刀子一样吹在脸上生疼,天气依旧寒冷,山覆盖着冬日的积雪,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孤单地飞过,不知道这座山从此会不会成为它一个回首的驿站?在蓦然回首之间才渐渐明白,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已经在你不经意间就悄然注定。当然,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并不是非此即彼,并不是除了快乐就只有悲伤。有的人平淡了一生,也许他从未体会过特别的悲伤和快乐,但是依然会感到满足。有的人也许轰轰烈烈,但依然有那么一刻独自享受难得的平淡。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淡一生的,但在我们的背包里,也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是的,它们没有成功一刻的开怀,没有快乐时分的那种畅快,但是同样精彩,同样让你回味。

诚然,踏出人生的步伐就像开始了一场旅行。我们在收拾行囊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去,因为背包只有那么大,我们也不知道什么东西会在路上有用,我们又应该舍弃什么,只有在旅途的过程中,才会慢慢抉择。所以有失有得,从心所愿,无愧天地。走完一生的你在终点整理行囊的时候会发现每一个片段、每一个记忆都是最珍贵、最值得回味的。因为,那里面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

半轮弯月,犹如一枚飘零的落叶,很静,静得让人怀疑这是一座空山。寂寥的生活倒也带给了我另一种美丽。在大山深处、聆听冬语,静观风起云落雪飘,任有一种情怀在心底反复缠绕,在这寒冷的冬天串扰成不变的风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