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文章

请欣赏寒冬腊月文章(精选12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寒冬腊月文章1:丹阳羊肉面

文/吴晓波

寒冬腊月,只要和丹阳的同事朋友打个电话聊个天,最后对方都会带上那么一句“有空来咱们丹阳吃羊肉面啦”,真诚友好,听了浑身暖暖的。

丹阳羊肉面是流传在丹阳民间有数百年历史的一道传统美食,老少皆宜,有口皆碑,提及丹阳,必会想到羊肉面,馋得让人流口水。

作为外地人,首次品尝丹阳羊肉面,还是数年前了。那一次和丹阳文友聚会,至正午,文友盛情邀我们吃丹阳羊肉面。在丹阳街面上一家餐馆坐定,一会羊肉面就上来了,满满的一大浅平铁锅,羊肉混着面条,上铺一层香芹、青蒜、木耳等辅料,架在一木炭火炉上烧,羊肉都是熟的,等炉子开了,就可以吃了。店家给我们每人都配了一碟酱、一碗醋、一碗高汤,颇有仪式感。

炭火在下频频发力,煮得羊肉冒着气泡拱着面条扑扑直跳,浓郁的香气也出来了。挟一块羊肉,在酱醋里轻打个滚,放入嘴中,鲜嫩细滑,轻嚼即化,一口的天然醇香;面条放入碗中,染上一层清爽酥黄的羊油,根根如玉,丰盈如葱,吃起来韧性十足。边吃面条,还可以来一口高汤,鲜、甘、绵、淳。斯文抵不住肚中馋虫的催促,大家也就不客气了,一碗下去接着一碗,一个个吃得是双颊酡红,面露微汗。

健谈的文友见大家吃得开心,也打开话匣子,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丹阳羊肉面的来历。

这丹阳羊肉面用料极为挑剔,选本地散养的山羊——丹阳就是丘陵多,非常适合散养山羊。散养出来的山羊食草长大,精壮膘肥,肉质鲜美不膻不腻。

这羊肉面的面条也得纯手工制作,反复揉搓,非常有韧劲。面条先在开水滚个七八成熟,再用食用油调拌,这样再下锅时就不会粘锅了。相传这一手艺还是由一明代郎中发明的,留传至今。

丹阳羊肉面做法简单,类似火锅。先将羊肉切成小块红烧,剔下来的羊骨正好用来熬制高汤。吃时,将红烧好的羊肉取定量放入铁锅内,加入面条,根据喜好,再铺上鱼圆、鹌鹑蛋等作为“盖头”,少许八角、香叶入料,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羊肉面就可以上桌了。

自那以后,每至丹阳,我都要尝一尝丹阳羊肉面,也叫做入乡随俗吧。

丹阳羊肉面既可以是主食,也可以是主菜,以其务实敦厚接地气,当然备受百姓喜爱。丹阳羊肉面最大的妙处在于冬日闲饮了。冬日约上三五友人,就一盏红泥小炉小坐,分享丹阳羊肉面的味道,那是最美不过了。世事如窗外飞雪,一切尘埃落定,无关风云,静听蜡梅暗香,雪落玉声,慢慢品,细细嚼,仿佛整个时光都香透了,抵达的是内心的清明与平和,收获的是浮世的恬适与清欢。整个冬韵都在一条羊肉飘香的丹阳老街里,每一个日子都如那青石牌坊、悠悠小桥、斑驳石径一样宁静平实。

寒冬腊月文章2:春天里的小山村

文/秋诚

告别寒冬腊月,春天在不经意中又悄然降临人间大地,怀着对家乡的一份眷恋之情,我毅然决然回到我久别重逢的小山村,刚刚步入村口,一阵水流声轰然溜进了我的双耳,一瞬间令我怦然心动,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声音,如雷灌耳,蓦然勾起我的联翩浮想。

近观调皮的小溪,在兴高采烈中潺潺流淌,清凌凌的水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犹如尽情地哼唱,清澈见底的溪水,一会儿与溪边的厘蒜说说悄悄话,一会儿又将映入桃红的妩媚,莉白纯净素雅,迎春的金黄色,还有那柳丝的翠绿挽入溪水的怀抱,一幅宛如山神泼墨的水墨丹青画,闯进我的心灵之窗,此时此刻又跃然我的纸上。

溪流顺着大山蜿蜒曲折的脊梁,翻过低矮的山坡,或绕过清泉碧潭的四周,或侧耳倾听叮咚交响,或仰望悬崖上倾泻的一泓飞瀑,聆听瀑布代言山神心灵深处的吟唱,也许溪水突发奇想,它也要轻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篇章,溪流其乐无穷,悠游自在,路经一大片的毛竹林,赞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蓬勃向上的力量,同时也在默默赞叹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寓意,小溪在感慨,在期盼小山村人们的生活如雨后春笋,似芝麻开花一年更比一年好,生活水平年年水涨船高吧。小溪慢条斯理地环绕竹林一圈,看来小溪大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吧。

小溪左转右弯,途经井然有序繁花似锦的小山村,一边观赏,一边感慨着,这里鸟语花香,莺歌燕舞,那边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美景如画妙趣如诗,顿觉山村的美丽风景果然名不虚传。

青山绿水环绕中的山村,空气清新,一阵阵负离子的馨香味道扑鼻而至,身临其境其乐无穷,境春天山顶上温柔的风带着几分凉意,涌向山涧,溪边,泉旁,从山凹凹掠过小山村,扑面而至每一个人的胸怀。春风吹拂一路充满朝气蓬勃的活力,吹来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的光景,捎来充满温馨浪漫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灿烂辉煌的每一天。

漫步走进小山岗,一朵朵浅黄色的灯笼花,优雅大方,好似在风中憨笑,也许是在明媚春光下最美的赐福,也是新春最美妙的祝福和良好的祈愿吧,美好的心情让我的步伐显得格外轻松愉快,思维依旧清晰快捷,与乡村的水泥马路平缓而行,一睹星罗棋布的山村独特的风格,逶迤着新农村迷人的缩影,茅草的小屋已巧改制成李杜诗社,巨大的太湖石雕出阴刻的文化广场,大红的楷书好似在给跳着广场舞的人们助威呐喊。

青砖白瓦的老式住房眷恋一幅幅儿时的回眸,姹紫嫣红的琉璃瓦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单体别墅,联排别墅依山旁水,随处可见,太阳能板一片片一叠叠一排排,井然有序疏朗有致,彰显新能源的广宽天地前途无量,在美丽的山村棱镜出耀眼的光芒。映入明亮着我的瞳神,擦亮开宽着视觉的风景线,在山村的广阔天地中渲染出一款款旖旎风光。

漫步小山岗,环视四周,草木葱茏,绿地如织,一坡坡茶树,蓊郁蓬勃,散发淡淡的清香,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放眼远眺,一望无际的竹林,在春风中轻柔地摇摆,多像一个个穿着绿衣,轻描翠妆的美少女,站立于山岚中翩翩起舞,仿佛赞美着青山绿水的美丽风景。妩媚绚丽的一串串鲜红硕果,与窈窕炫丽的云霞交相辉映,在家乡小山村的原野,变幻着一抹抹灿若瑶池仙境,美若镜湖风韵的景象,在我的眼中在我的心中激情绽放。

早春二月到阳羡南部山区,一睹百亩景芝梨园的风景,屹立在芙蓉岭最南端,东望铜官叠翠,云雾缭绕,清风雨露,绚丽风光尽收眼底。北挨镜山湖,万顷凝碧,波光粼粼,一碧如洗,宛如银镜折射把梨园照耀得光彩夺目。南眺省林场,山峦层叠,万亩竹海,清新迷人,俊俏的绿美人随风摇曳在龙池山的怀抱,竹影婆娑,清秀迷人,一瞬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徘徊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无限风光里,我的思绪仿佛长上了漫游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想象翅膀,在春天山清水秀的空间翱翔。

山岚叠嶂中宛如瑞雪飞舞,飘散出新春的幸福吉祥,如意安康的景象。老枝新条的梨树,盘根错节,桎梏出梨花树的圈圈年轮,嫩绿的叶衬托着花的优雅和靓丽,淡淡的花香,犹如诉说春和梨花的情怀,述说着梨的清脆酥甜,滋肺止咳的功效同时也滋润着心房,那些道理早就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梨花好像在美滋滋地诉说她的神韵 ,硕大的梨有充足的阳光雨露,有和煦的春风,娇柔的春雨,充盈的机肥,松软的山土延续着梨的丰收喜悦景象。

蓦然想起苏东坡的梨花诗句,形象生动美不胜收;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岑参梨花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脍炙人口优美无比。梨花淡泊柳深情。柳絮飞时花满城。春的气息春的意境,梨花的神情若春风在甜蜜地微笑,荡漾出梨花的洁白无瑕的脸庞,朵朵梨花笑逐颜开,书写着春的浪漫春的温馨,春风敞开了梨花的心扉,春雨点缀着梨花那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美丽。

抹唐诗宋词的墨韵,赞梨花的生机灵动,谱写她馥郁馨香中带着春雨的模样,她迎着和煦的春风翩翩起舞,清新之美,洁雅之韵与笑着春风的桃花姑娘映衬着春的姹紫嫣红,温婉中,读梨花的诗意情长,幽梦里慢描梨花的深情厚谊;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天生丽质不在话下,长恨歌里,千古迷,千古思,霓裳羽衣,彩虹织成红罗裙。轻歌曼舞,奏一曲诉深情,佳期如梦,知音飘飘欲仙,苍穹星河万里迢迢,祈盼中,有情人相思无限,眺望中,望穿秋水,凝思中情意绵绵,款款诗句片片柔情,朵朵梨花那也是思念和遐想,牵挂在海角天涯,梨花情怀开遍山野,有良玉之高贵典雅之美誉,也有莲样的清馨隽美,有玉兰花一般的姿态,美的风景,花的姿色,韵的神妙,为千枝万朵梨花增添了无穷无尽的魅力。

梨花滴雨碎琼瑶,桃红梨白姿妖娆,海棠丝界破红妆,春风春雨荡春潮。千朵万朵梨花芬芳四溢,情谊绵绵,看着梨花姑娘娇艳欲滴的模样久久不肯离去,她朝着我窃窃私语,在春风中浅笑连绵,令懂得大自然美好的人们赞叹不已,在记忆的回廊处镌刻成妙不可言的微笑。

极目远眺,龙池晓云,竹海清新,潜入美好无比的想象空间,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巧妙地点缀出一幅幅枫情万千的盆景,悄然闯入我的眼帘。太湖明珠雕琢的巨大盆景,镌刻出玉色江南胜景,自然天成的风姿令人欣喜若狂。遥望兰山倩影历历在目,画溪花浪,西施阿娜多姿温情脉脉的模样,范蠡智慧的脸庞,若隐若现地倒影在花溪河的粼粼波光中央。两岸十里藤花的芬芳,缩影着江南水乡玉色倾城的清欢。

不知不觉踏进南坝水库的门槛,闯入我眼帘的风景旖旎无暇,宛如斐济国的景色,静美恬然疏朗,碧波茵茵,淡淡如翠,宽广辽远,水天一色,妙趣横生。畅想远离城市的喧闹,分享山村宁静淡泊的氛围,令人心花怒放,一睹清澈见底的深蓝,碧波粼粼的湖水,挽进湛蓝天空韵成彩云舒卷灵动的碧水诗篇,携手霓裳羽舞楚楚动人的情景,一瞬间婉约成词,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回绕水库边是一棵棵四季桂,金银丹桂树,静静地耸立着,这里四季飘香,沁入心扉,尤其是每当秋月圆满,香气袭人,扑鼻而至,熏香着人们的心房,多想蜜制一潭潭桂花酒,遥寄月宫,熏香圆满的月轮,迷醉心怀天地之爱的吴刚婵娟,望着桂花树倒影荡漾在南坝水库的胸怀,一时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让思绪插上飞翔的翅膀,如蜻蜓一样浅飞盘旋到翡翠湖,一饱眼福,我想,航拍的湖,如一颗长方形的蓝宝石,镶嵌在芙蓉村的最南方。东南角,成片的桂花林仿佛散发缕缕清香,轻泄入翡翠湖的碧波中,泛着一缕缕羊脂白,晶莹剔透的湖水洋溢出馥郁芬芳的气息沁人心脾。村最西北角坐拥黄墅水库美不胜收的风景,恍若相依相偎在我记忆的邮箱。最北侧的俊山水库更是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蜚声陶都大地,与石罗墩的宜兴茶林场遥相呼应,与最东侧的茫茫竹海一起写意我心中清新迷人的炫烂风光。

东南西北的人文脉络,凝聚成小山村唯美清新的经典,拜托祥云给我珍藏。我情不自禁地请出数码相机,打开相框定格山村最美醉人的风光,分享到炫丽广阔无限的互联网。

我热爱此山此景的万千柔情,热爱这片养我生我的广袤土地,我曾经扎根在这片沃土,在这片土上,在繁花似锦的风采中,亲闻阵阵的茉莉花香,感恩,思乡的情愫,令我思绪万千,赞美尽孝的风尚,颂扬真诚善良美丽的风范,让天下有情人感悟思乡的情怀,感知一树一木一草的亲切,这一切的一切都将珍藏在我心灵圣洁的地方,走遍天涯海角不如我亲爱的家乡,春天中的小山村风光无限,令人充满遐想。

一阵阵“布谷,布谷”声响从山岚深处传递而来,敦促人们把精力投入到春耕生产中,我自言自语地小声说着,?春天所有的种子就要在小山村萌发,丰收的成果丰收的喜悦都将在夏天收获……

寒冬腊月文章3:一定要幸福

文/尕贰

一、瑟瑟,我很好

寒冬腊月的时候,嘉兴的风很大,气温也低,深夜,也就常常听到风的哀鸣,背脊,也常常发冷。

我的寝室里没有空调,被子比较薄,灯也熄了,寝室里只有室友的呼吸声是活动的。我没有出声询问他们,却知,他们都已经睡着了。深夜,一个人的清醒,总是会许许多多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熬成一锅我的“腊八粥”,滋味独特。

如此独特的滋味,也不能将我迷醉,反而在深陷中不能自拔。纠缠许久,情绪冷不防地爆发,就如一泓清泉的喷发,那样的急,出人意料。但虽是意外,却没有一点儿的刺激,且在心里留下莫名的孤独、怅然。

这样的情绪着实莫名其妙,就像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现象一样,让人心里有探究的心理,却无解开的可能。长久以来,我习惯性地自我压抑,在爆发之际,也不过放纵一回,便算了事。但,凡事皆有意外,在结识了瑟瑟之后,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情绪,突然像是洪水找到了泄闸口,一泄千里。仿佛是无意识的,我便将许许多多内心深处的恐惧倾吐,便将那种藏匿于灵魂的渴望释放,便将那些一直潜藏在脑海的秘密曝光。话毕,心下多少显得轻松之极,纵然屏幕上只是寥寥数语的安慰,却安心温暖了不少。

但我是倾吐了,也多少畅快了,瑟瑟却落得了“后遗症”,对于我的心情多少有些过意的担心了。偶尔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一个因着使坏而发的“可怜”的表情,瑟瑟都紧着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儿,她便不信,我无奈。其实,我真的没事儿。

所以,瑟瑟虽然看着大大咧咧的,其实多少是个情感细腻而敏感的女生,那样的矫情掩藏着,被一种别人所说的“骄狂”覆盖。如此,在深夜的时候,多少会看到她一些让人心疼的话语。这些话语,她没有和我说过,我也没有和她说过,但多少,在我心里留下了印象,根深蒂固。

基于此,更多的时候,在问及我“怎么了”时,我都习惯性地说,我没事儿。这看起来像敷衍,像是一种为让她不担心而编造的说辞,其实,也是事实。就像青青说的,我难过了,只是出去走走就心情豁然开朗了;这并非没有道理。故而,情绪泛滥到不可自已的地步,少之又少;那样的深夜,更像是一种必然中的意外。如此,在说没事儿的时候,我的心灵确是坦然之极的。

坦然之极的时候,我更加喜欢在那些古旧、安静的地方行走。那样的地方有什么好呢?既破烂,也不美丽,就像一个长相丑陋的人,风霜还爬上了脸庞,就算笑起来,也是丑八怪一般。但是,这样的地方自有一种魅力,让我迷醉。那是自由。在这里,我有着无限的自由,可以自由地行走,可以自由地停顿,我甚至,可以盯着一个地方出神许久,也没有人打扰。我会因为墙壁上一个图案而开心,会因为某个路过的人一句话语而面露微笑。这个时候,我容易满足,这个时候,心里没有牢骚,这个时候,我真的开心了。

所以,我想告诉她,我真的很好。而不好的时候,从来都是她陪着我,最后,也都变成了“我很好”。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儿来界定我们的关系,不能太亲密,也不愿太稀疏,假使非要用一个词儿,我觉得是秘密。

而秘密,从来都很美好。

二、瑟瑟,你好吗?

记得周杰伦的一首歌《你好吗》,且印象特别深刻。

和许多人喜欢一首歌一样,喜欢这首歌并非由于歌本身,而是因为与歌相关的某些东西。

与这首歌相关的某些东西,就有关于她的回忆。

那时候,嘉兴还是艳阳高照,秋意不浓,文昌路上的树叶只落了一半。我常常在树下一个人懒懒散散地走着,脚随意地踢着树叶,看着他们跳起舞蹈,嘴角就扬起温暖的弧度。路旁边的小河的水流脏得很,不愿多看一眼,却还是看了很多回。

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悠闲,就像白纸与在纸上来回移动的笔,划着,划着,就画出图形,也许不成形状,却并不讨人厌。

同样的心境下,同样的风景里,在网络上邂逅了她,聊着,聊着,就画出一幅友谊图,不深不浅,却让人倍觉投缘。

时光迁移,日月变幻,秋意渐浓,叶落飘零,身躯常因寒意而颤抖之时,心却由银屏彼端之温暖而雀跃。而温暖之余,又总免不了那端传来的情绪。风习习,灯火阑珊;寒渐渐,情绪偏冷。情绪冷却之时,看寂寥夜空,徒增伤感,担心身在他乡的她是否一切都好,这一刻,是否在凭栏沉思?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叫瑟瑟,是入了我的网络尘缘圈子的那个女子。

这个女子相识之初,就注定不是一个可以让我觉得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姑娘,也就很自然地让我习惯性地说一句:你好吗?即使知道许多时候的回答都是简单的“没事儿”,我却依旧百问不厌。有时候,坚持,是为了什么东西;同样的,我以为,我的坚持,可以给予她一点什么。

给予她什么呢?我也不太清楚,总之,我觉得那不是坏事就对了。既然不是坏事,也就没有理由放弃的,不是吗?所以,无论何时,深夜,或是白天,只要我不是特别的忙,我都会第一时间搭理她。但是,在开始熟悉的那段时间后呢,瑟瑟就很找我比较少了,也不太喜欢和我说心里话了。我是有些不解的,却没有出言多问。我一直都比较淡漠的。

后来,天气越来越冷了,我的情绪也越来越多变了,而习惯性的,我找她倾诉,并且,比之以往多了起来。在吐露自己心声的时候,也就不乏瑟瑟向我倾吐的次数。几番下来,才明了,真正离开的只是时间,其他的从来没变。她依旧是那个小姑娘,而我,还是那个有些冷漠的人。于是,我便知道,她,并不是真正的快乐,那些快乐只是一种温柔的保护色。而在一些夜晚看到她说说里的一些灰色情绪时,心下多少疼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个女孩儿,上帝还要她难受。

如今,嘉兴渐渐回暖,那些花儿在争奇斗艳,那些树木,在怒吐新芽,那些行人,步伐,也都矫健有力。这样一个地方,全是生命的活力与激情。虽然,禽流感的阴影也有笼罩这个城市,但却遮不住那蓝蓝的天,澄澈而干净。其实,我想,很想,将这所有的一切借以某些形式,完整地呈现给她,然后,笑着问她说:瑟瑟,你好吗?

我希望她的回答是“我很好”,就像这座城市一样。这样,我就开心了。

三、一定要幸福

这句话,曾经是我的个性签名,一直保留了很久,确切来说,是两年。

两年前,我刚刚高中毕业,上了大学。第一次离家远行,第一次“漂洋过海”,也是第一次饱尝思乡之苦。也是在那个时候,刚刚散了那三年的宴席,多少有点愁绪满怀的感觉。每每在路遇小食店旁前的枫树时,也就常常情绪泛滥了。

同样是那时候,我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几乎奠定整个大学生涯的灰色基调。这样的基调里,我开始迷恋那秋日清晨的浓雾,那冬日的冰霜,以及那永远走不完的黑夜。只是,无论如何,失去的都不能挽回,因为沙漏里的沙子,不会倒流。

因此,在后来,我将我的签名改为“一定要幸福”,取珍惜之意、祝福之意。

对于瑟瑟,无论是永远对你说的“我很好”,或者是,一直坚持问着的“你好吗?”,其实,目的,都只有一个:希望你幸福,而且是,狠狠的。仅此而已。

寒冬腊月文章4:雨的回忆

文/红谿

寒冬腊月,天上飘起了绵绵细雨,雨丝侵入了远处重叠的房屋,阴湿的氛围里透着些许寂寞,就像是一部脱去了色彩的老片,沧桑的外表下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今天是祭灶,我想着灶王爷在每家每户看着窗外的绵绵细雨,它的心也定如这细雨般绵长、柔软,来年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载着灶王爷的祝愿更加殷实。

雨是有灵性之景,无论是大雨的滂沱,还是细雨的绵密,都会给大地带来一种新鲜的印迹,是漫天泼洒的淋淋漓漓,是敲打房屋的点点滴滴,是落入草丛的羞涩隐匿,是融入远山的俊逸神秘。还记得李闰珉的钢琴曲《雨的印迹》,初中的时候就为之欣然,为之向往,那熟悉的旋律至今仍能在脑海里清晰的回忆起,然而我更喜欢这首曲子的英文翻译KisstheRain,吻雨就像刚坠入爱河的青年男女,憧憬地经营着他们来之不易的爱情。我以前会抱怨,潮湿的雨阻挡了行人的去路,或者雨和着泥土黏着人们干净的鞋,可是我终于明白那也是雨的印迹的一种,它本来的意义并非是要阻挡行人的去路,而是在考验人们有没有一颗坦然接受风雨的心,而那和着泥土的雨则是给人们一次亲近自然的机会,一次肌肤与自然贴近的体验,那是在如今繁忙的城市里再难寻觅到的印迹。

记得小时候住在运河旁,每每细雨飘飞的日子,我就会偷偷地跑出去,穿着印着飞天小女警的短裤短衫和一双略有些开胶的塑料凉拖鞋,跑到运河畔,看那雨中的运河向远方漫流,看那湿润的青苔在运河水的拍打下时隐时现。每一次湿润的泥沙和细小的石子都会浸着泥水钻进我的拖鞋里,我时而踩着那自然的小造化开怀奔跑,时而索性脱去拖鞋,赤着小脚没入河水站在光滑的青苔上体会那站不稳快要摔倒的快感。下雨的时候,运河上很少有船只行驶,偶尔会看见一两艘托运煤沙的船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向远方行驶,那堆积成小山的煤沙被厚厚的布盖的严严实实,那些厚布的材质我却是至今也没弄清楚。船上的人,或许算得上是水手,撑着很老式的长柄黑伞,从船头到船尾来回穿梭。那是段美丽的日子,小小的年纪不需要懂得任何的繁文缛节,利欲熏心,浅浅的思维不需要承担任何的案牍操劳,尔虞我诈,只有雨,只有河,只有船,以及那浅浅的青苔,一切简单的像一张泼墨的写意画,拥有的是留白的美。

现在长大了,下小雨的时候我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不喜欢打伞,不管朋友一再的提醒即使是小雨里面也带有很多的灰尘,会把衣服和头发弄脏,我还是不愿撑开手中的伞,这就像我爱雪一样,尽管清楚的知道雪的形成是由于灰尘的凝结,可是当那洁白的色彩夺走了全部的视线,我就再也没有去阻挡它的理由。

后来听父亲说,自他小时候开始,我家就住在运河边上。父亲小时候顽皮,偷了打渔人的船撑到运河对岸,结果在划船回来的时候,不小心弄沉了船,他自己就游了回来。父亲知道自己犯了错,怕祖父责罚而不敢回家,就在运河的石阶上睡了整整一夜,那夜就下了小雨,虽然是夏天,可是那冰凉的感觉还是那般清晰的刺入父亲皮肤的深处。所以,父亲不喜欢雨,但他仍然和我一样,下小雨时从不打伞,但他的想法与我不同,他说,一个男人,大风大雨尚且不皱眉头,还会在乎这些小风小雨吗?

儿时的回忆时而被掩埋,时而被掘起,但清晰可见的还是高中读书的那几年,因为学校离家远,我总是骑着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不知衣衫被淋湿过多少次,不知在泥水里挣扎过多少次,时常早晨来时鞋子被雨浸湿一整天都不干,晚上回家脱了鞋,脚已经被泡的煞白,可我不愿去埋怨雨,这是这个时代所有学生的宿命。后来时运不济,第一次高考我落了榜,只得再复读一年,父亲不愿再让我自己骑电动车这么劳苦颠簸,于是他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在后座上架了一个天蓝色的雨篷,每逢刮风下雨,皆是他来回接送。每当回到家,我看见那辆电动三轮车前面驾驶位上无遮无挡,看着父亲的全身雨水淋漓,我的心中就会泛起一阵阵苦涩,一阵阵疼痛,那天蓝色的雨篷是父亲的爱织成的屏障,遮挡着我生命中的风风雨雨。第二年我考上了,虽然只是本二的一所普通高校,但是父亲仍然笑了,那笑,就像是风雨后的七色彩虹,久违而艳丽。

腊月二十四了,新年的脚步已经离得那么近。在家度寒假的我又看见了故乡飘雨,雨中弥漫着隐隐的火药味,远方的炮竹声模模糊糊地传入耳中,我有了微微的一丝叹息。我忽然觉得雨像一个人,你对它温和时它报你以温柔清新,你对它厌倦时它报你以狂怒暴虐。雨的印记停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抹不去,消不尽,你伸手触摸时它滋润你的指尖,你远离它的时候,它还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雨季。

Kiss the Rain,闭上双眼,轻轻地亲吻细雨。

寒冬腊月文章5:晒暖儿

文/赵明宇

寒冬腊月到农村去,在村街上晒暖儿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猫在家里看电视,喝茶聊天消磨时间。偶尔遇到一个人,也是忙忙碌碌的样子,骑着电瓶车或者开着轿车,打个招呼,呼啸而过。

我想起小时候,人们聚在大街上,在阳光下说说笑笑,晒暖儿的场景。

那时候的农村,烧煤炭的人家少,靠柴草取暖。家里冷,难得有个好天气,到街上找个避风的地方,靠着泥土墙根,或者柴草垛,在阳光下晒暖儿。晒暖儿也叫“站大街”,大多是几个人乃至几十个人聚在一起,袖着手,跺着脚,东拉西扯讲故事,聊周围村里的奇闻轶事,东家长、西家短,海阔天空。有的年轻妇女闲不下,手里端着箩筐,一边闲聊,一边纳鞋底、打毛衣,说话干活两不误。有的人喜欢开玩笑,总要找个噱头,比如某个人怕老婆,就成为戏谑的对象,笑得前仰后合。也有的人喜欢评古论今,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

晒暖儿的老人搬着马扎,有的干脆找个枯树桩子,一屁股坐在上面,讲一些陈年旧事,向年轻人传播村庄的历史。还有的蹲在地上下棋。说下棋,其实是一种就地取材的游戏,在地上画个棋盘,双方分别找几个颜色不一样的砖头瓦砾做棋子,在大家的围观中饶有兴趣地玩得难解难分。还有的怂恿两只公鸡相搏,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幸灾乐祸地看公鸡打架。

从某种意义上说,晒暖儿就是一场娱乐,像沙龙,像论坛,包罗万象。你可以发言,也可以默默地听。

有小贩一路吆喝而来,晒暖儿的人就会招呼他,暖和暖和再走吧。小贩就停下来,聊一些新鲜传奇的见闻和商品信息。那时候没有电视机,信息不发达,好多的事情是通过这个渠道口口相传的。

有的晒暖儿上了瘾,吃了早饭出来,家里人喊吃午饭了才回去,吃了午饭又出来继续晒暖儿。直到太阳要落了,意犹未尽地说一声冷了,卷帘散朝吧,才结束这场精神盛宴,袖着手慢腾腾地向家走。

身上有了阳光的味道,天气寒冷,心里却是喜滋滋、暖洋洋的。

寒冬腊月文章6:白菜

文/胡竹峰

白菜,是冬天的菜。寒冬腊月,一大家子围坐在八仙桌旁,桌底放一盆栗炭火,熬一锅大白菜,掺上粉条,放点肉片,边吃边炖。虽是劳动人家的日子,内心里却有锦衣玉食的富贵。倒也真是富贵,白菜好吃又好看,我经常在人家客厅的博物架上或古董店看见玉雕的白菜,敦实、憨厚,一副自得的模样,将别的玉件一下子就映得黯然失色了。

白菜是菜中之王,是大哥大,所以人们常常尊称它为大白菜。但它王者的身份得不到承认,当年齐白石曾为此抱不平,在一幅画上如此题跋道:“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

大名鼎鼎的韩国泡菜,原料用的就是白菜。有一年我在杭州吃到了正宗的泡菜,据说厨师是韩国人,那泡菜吃在嘴里,清爽甜脆中含有一丝淡淡的香辣,倒真不是浪得虚名。

白菜是中庸的菜,不卑不亢,和便宜的粉条一锅煮,白菜礼让三分,锋芒紧敛;和尊贵的虾仁放一起,虽沾了海鲜味,但本色不变,固守住一份家常。你强我更强,你弱我也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白菜有君子之性。

在我老家皖南,很多乡民将吃不完的白菜做成咸菜干,把腊肉放进去埋起来,能保存一年,滋味不变。我在南方居家过日子,不大吃白菜,偶尔做一次,没觉得味道多好。到了北方,忽然体会出好来,连“白菜”的名字听在耳里,也觉得说不出的熨帖,仿佛母亲炒的土菜,妻子做的面条,越吃,越爱吃,吃出了美好生活的细水长流。当然,这和北方白菜的品质是分不开的。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言及: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倒并非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而是北方白菜的品质实在上乘。尤其是黄河边的白菜,汁水多价格便宜,还适宜存放,就那么随意地堆在家里,十天半月过去,依然新嫩。

北方名菜芥末墩是用白菜做成的。有一年去北京,在一土着朋友家,吃到了着名的芥末墩,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我想当年老舍家的芥末墩,也不过如此吧。(汪曾祺先生曾着文称赞“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 )

我有心向朋友讨教芥末墩的做法,他说:将白菜心去掉叶子部分,切成四五厘米长的圆墩状,用开水烫一下,码入坛中,一层白菜,一层芥末糊和白糖,最后淋上一层米醋,捂严,一日即成。我后来做过两次,惜乎始终只得两三味,不能酸甜脆辣香俱全。想必自有一份功力在里头吧,非初学者所能掌握,又或者制作过程中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处,更非初学者所能领悟。

常言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久久长。所以中国民间认为百菜不如白菜。冬天,大雪纷飞,有一堆白菜堆在地窖里,心里踏实。

我会做酸辣白菜、醋熘白菜。

寒冬腊月文章7:对着太阳思考

文/金陵未醉人

寒冬腊月盼着太阳早早出来,温暖一下奔波在生活路上的我们。却还记得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巴望着太阳快快落山,凉快一下劳累整天的我们。梅雨绵绵时,湿透的心情在盼望着,太阳你快点回来。秋高云淡时,干渴的花草可怜兮兮的和我们一起呼唤,下点雨吧,太阳快点离去。

幸好太阳不是我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仆人,他从容地应对一年四季。春天催绿了大地,夏天茂盛了树林,秋天成熟了果实,冬天消融了冰雪。他每天早上从东边走来,带着我们开始新的一天生活。傍晚总是悄悄走开,留下满天星光照顾我们休息。

其实我们心里非常明白,失去太阳将无法生存。就像我们一样离不开水,离不开空气。最有价值的,却是无偿的,这真是我们人类的福气。那我们还埋怨什么?奢求风调雨顺,四季如春?假如那样,何来荷塘月色,大雁南飞,银装素裹的情趣?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我们才能活得自在。幸福的确是要靠我们去奋斗争取,但是必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寒冬腊月文章8:冬日的暖

文/薛华

我出生在寒冬腊月,却并不喜欢冬天。

小时候,虽然也盼望着在下过雪的冬天里可以肆意玩耍,但那刺骨的寒意也着实为那快乐打了几分折扣。

住在不知吊顶为何物的土坯房里,总感觉冷峭的北风不只从门缝里窗户纸里横灌进来,就连那屋顶上的砖瓦也被它穿破了吹进屋里。一个用泥砖砌起来的炉子里燃着的是掺了一少半黄土的煤渣饼,那个有气无力的火眼儿散出的光和热,便是一家人围坐取暖的温度。

那时的冬天似乎格外冷,从屋檐上垂下的一尺多长的冰凌司空见惯。第一场雪过后,那些尖如锥的冰凌不再是浑浊的颜色,孩子们便挥动着棍棒铁锨将它们敲打下来,顾不上已冻得泛红的小手,一人抓了几根贪婪地吮着,明知无香无色,却依然似有万千滋味般地乐此不疲。

三五岁的小孩子们穿着开裆裤,流着两道长长的浓鼻涕,欢叫着笑闹在街头巷口,往来的大人们间或拍一把从身旁跑过冻得红鼻红脸的某个小家伙的脑壳,嘴里再扔过一句“小孩腚上三把火”。那样的场景如今再在脑海闪过时就好像是电视里的画面,亲切而又遥远。

我自小便生得瘦弱,常常在雪后的冬天里缩着手脚透过窗户纸捅破的洞看伙伴们在四合院里扔雪球嬉戏,望着他们停下来后头顶上氤氲的热气,我丝毫感觉不到热,满心满脑的都是一个彻骨的冷字。

伴着从小学教室里的土炉子到中学后的铁炉子,就这样挨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不知不觉竟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婚后住进了小镇上的开发区,三居室。夏天感觉很是宽绰,但到了冬天,那阔绰便演化成了清冷。在厨房里安置上一个水暖炉子,接通客厅卧室的暖气片,让热量通过暖气片散发到房间里的每一平米空间里。虽然那时便听说了镇上的几家工厂宿舍和城里的人们早已都住在了白天晚上一个温度的集体供暖房里,而我们的暖意却要在下班后捅开压了一个白天的炉子,再很费力地加些煤炭再等热气缓慢地传到房间里才可以感受到,而且即便有了这些取暖工具在屋里也还是要穿的厚实些,因为屋里的温度最多也就十度左右,但屋内的水毕竟不再结冰了,而且冬天里也不再是让人生畏的冰冷了,所以,内心里感觉竟也是暖暖的。

那时的我从没想到过外面冰天雪地,而自家房里却温暖如春是怎样的景状,那于我和我的乡亲们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当几年前的夏天全家搬到了城里,住进安装了地暖的房间时,我竟然第一次对于冬天的到来有了几分隐隐的期待。

第一年的供暖开始后,我真的难以置信,无论白天夜里,地板的每一块砖都是温热的,不必再穿厚重的棉拖鞋和衣裤,不必再担心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凉意刺骨。即便外面天寒地冻,屋里依旧是如春似夏的气温。

几年过去,我已是渐渐地习惯了没有寒意的冬天,当安逸舒适代替了昔日焦灼的企盼,我知道,曾经深藏于心底的那份冬寒已然融化于暖春与感恩的温度了。

寒冬腊月文章9:蜡梅

文/钟芳

寒冬腊月,飞雪迎春,又到了蜡梅盛开的时节。一树一树的蜡梅绽蕾吐艳,凌寒怒放。

老家的庭院里,有两株颀长而挺拔的蜡梅树,那是爱花的母亲从别人家移植过来的。每到寒冬,那些叶子落得光秃秃的枝条就绽开了花朵,满树都是金黄色的花,娇小可爱,层层绽放。远远望去,如同璀璨的金星缀满枝头,给寒冷的冬日捎来一丝春的气息,正是“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空气中弥漫着沁人肺腑的清香,令人流连忘返。

这些蜡梅给我儿时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清晨,还躺在床上,就被阵阵馥郁的香气唤醒。睁开眼,透过窗户望去,灿烂的金黄映入眼帘。小小的花瓣没有绿叶的衬托,在底端花梢儿的举托下怒放,浓浓淡淡的幽香悠悠飘来,呼吸着蜡梅的清香,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每天上学前或放学后,经过它们跟前时,我都要停驻一会儿。母亲乐呵呵地对我说,瞧这朵朵蜡梅花多像一只只小金钟,它们能把春天敲出来呢,用不了多久,绿色的春天就会来到……

梅花香自苦寒来。听着母亲的话语,仰望那迎着凛冽的寒风,展开笑靥簇簇花儿,我的心灿然豁朗。

梅花历来是高风亮节和傲岸品格的寄托和象征,“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多么豪迈,多么乐观,铮铮傲骨,深深温暖着人的心灵。

雪后初晴,踏着皑皑积雪,探寻悄然绽放的蜡梅,领略那缥缈浮动的幽香,玉树琼枝的风韵,真是美不胜收。

我一直钟爱蜡梅,爱它怒放时的那份高洁,飞扬时的那份飘逸,抗击风雪时的那份品格。

寒冬腊月文章10:母亲的酒

文/寒梅

寒冬腊月,粮食进了仓,猪肥羊正壮,劳累了一年的人们也闲下来。天时地利,乡村的酒席也多了起来。邻居家娶媳妇的酒席就设在院里。远亲近邻、娘婆二家、高朋满座欢聚一堂,好一派喜气洋洋,热闹喜庆的场面。美味佳肴端上桌,美酒迎宾客。端起杯中酒,饮尽祝福情,宾客尽欢。

傍晚,大部份宾客散去,有几桌亲友还喝着酒叙着情,左右邻舍帮忙拾缀着。一桌年轻人喝高了,闹了起来。一年轻人的妈妈急急奔过来,看着喝多了的孩子怕他酒后失态,慌忙打来一碗清水拍在孩子的额头,意在让孩子清醒一些。

没想到孩子一挥手打落母亲手上的碗,大声咆哮着让母亲滚,不让母亲管他的事。继续摔酒瓶砸桌子,哭闹。母亲愣在原地,一脸的泪水……几年前家里修房,房子完工时整整瘦了10多斤的母亲,到现在身体一直没有恢复。两个孙子在她的怀里她的背上一天天长大。

想起我的母亲和母亲的酒。

母亲从云南远嫁四川。每每家乡有亲人来四川,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劳累了一天的他们在昏黄的油灯下,围成一圈而坐,就着一碗包谷酒,拿上一本书,按顺序一人一小口酒,一句歌词的唱开来。(母亲的书都是竖体的,七字一句,一竖三句,押韵。都用唱腔来表达)。那些古老的故事经他们的歌喉唱出来,婉转甜美或苦难,混合着包谷酒的清香,久久的萦绕在我心底。

我的童年在母亲的包谷酒和歌声中故事中度过。关于喝酒,母亲是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的了:“够哥们不?是哥们的干了;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不够”……吐了一地,或胡言乱语,再就回家找家人撒气……

母亲说起那时:亲朋好友围坐一圈喝酒,轮到谁喝的时候,其他人还担心他喝大口了一点。

清苦又劳累的他们一生爱酒,酒碗中盛满亲情友情,端起酒碗就喝出故乡情喝出远古的故事。大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意境。

生活富足的今天,回过头来看看物质匮乏的年代,那个快乐的酒局,真正的品酒品人生!淳朴的岁月,醇香的自酿包谷酒,十里酒香!

寒冬腊月文章11:咱家的“小棉袄”

文/潘顺成

寒冬腊月,家里添了件“小棉袄”——宝贝孙女。

儿子儿媳都在打工,生活毕竟没保障,处于半啃老状态,至今还和我们住在一起。孙子三岁时,儿媳又有身孕,家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可以生二胎了;忧的是担心再生男孩,孩子们的负担将越发沉重。

岁末的清晨,产房传来喜讯,潘家喜得一女。孙女出生那日,旭日高照,紫气飞扬。我和妻子得知消息,相视一笑,长舒一口气。

给孙子起名字时,我请孙子的二姑奶奶、作家潘小平亲自出马。二姐和我商量,为纪念我们的父亲,取他太爷爷名字中的“苏”字吧!我的父亲苏民,原名潘逢侠,当年在徐州做地下工作时,化名苏民。此后,父亲一生以化名行世。

二姐和我最后决定,就叫潘苏杰,孙子沾了他太爷爷的光,看看他是否能成为“人杰”。孙女起名字,我一心还想沾二姐光,又请她起了名字。二姐传来三个名字:潘苏妮、潘苏姿、潘苏囡,让我们任选一个。我觉得潘苏囡,这“囡”字,“女”字被“口”困着了,束缚了孙女的手脚,第一个放弃了;潘苏姿,姿字虽美,雅致十足,但太过张扬,也不行;思虑再三,还是觉得潘苏妮比较好,妮字低调平和,希望孙女上善若水,水啊,水低成海;人啊,人低为王,寓意深远。

儿媳看了这几个名字,表示不太满意。要孙女跟她姓廖。我告诉儿媳,潘姓多好啊,俗话说:百家姓中潘最好,有米有水又有田。最终做通了儿媳的思想工作,她同意孙女姓潘,但同我讲了条件,要亲自给孩子起名字。

我为孙女准备几个女孩名字,供儿媳参考:潘婉莹、潘紫薇、潘琬茹、潘菡雪。我想自己的水平差,她二姑奶奶潘小平可是作家,她起的名字你都不用,你还能比她水平高?我持怀疑的态度并期待中,结果我建议的名字儿媳一个都没采纳。

不久,儿媳告诉我,孩子名字起好了,大名潘舒苒,小名是三岁的孙子苏杰起的,叫佩奇。你瞧,为了孙女名字,这一家三代老小都不甘落后,举家上阵,献计献策。细想也很好啊,苏杰、舒苒,舒字谐音苏,读起来也顺口,毕竟儿媳是孙女亲生母亲,她也有权定夺孩子的名字。

潘舒苒,“舒”字有舍有予,“舍”是舍得,“予”是给予,生命里只要愿意舍得,愿意给予付出,人生一定会有大格局。舍予合二为一是“舒”字,云舒霞卷,舒展大气。“冉”字是冉冉升起之意,“冉”字加个草字头还是“苒”字。我百度查了“苒”字的含意,“苒”是森林茂盛的意思。

说真的,初见孙女,大吃一惊,这是我孙女吗,咋这么丑啊?她长得像个丑小鸭,尖头大脸盘,海口狮子鼻。我把消息告诉二姐,我孙女好丑呢。二姐说毛姗(我外甥女)小时候也丑啊,潘家无丑女,女大十八变。孙女来到这个世界,我希望她越变越漂亮,更希望她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人间,照亮世界。

儿媳苦思冥想出的名字寓意深远,还真叫她歪打正着,大家对“潘舒苒”这个名字都拍手叫绝。愿“小棉袄”幸福快乐每一天!

寒冬腊月文章12:雨的回忆

文/卿雪

寒冬腊月,天上飘起了绵绵细雨,雨丝侵入了远处重叠的房屋,阴湿的氛围里透着些许寂寞,就像是一部脱去了色彩的老片,沧桑的外表下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今天是祭灶,我想着灶王爷在每家每户看着窗外的绵绵细雨,它的心也定如这细雨般绵长、柔软,来年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载着灶王爷的祝愿更加殷实。

雨是有灵性之景,无论是大雨的滂沱,还是细雨的绵密,都会给大地带来一种新鲜的印迹,是漫天泼洒的淋淋漓漓,是敲打房屋的点点滴滴,是落入草丛的羞涩隐匿,是融入远山的俊逸神秘。还记得李闰珉的钢琴曲《雨的印迹》,初中的时候就为之欣然,为之向往,那熟悉的旋律至今仍能在脑海里清晰的回忆起,然而我更喜欢这首曲子的英文翻译Kiss the Rain,吻雨就像刚坠入爱河的青年男女,憧憬地经营着他们来之不易的爱情。我以前会抱怨,潮湿的雨阻挡了行人的去路,或者雨和着泥土黏着人们干净的鞋,可是我终于明白那也是雨的印迹的一种,它本来的意义并非是要阻挡行人的去路,而是在考验人们有没有一颗坦然接受风雨的心,而那和着泥土的雨则是给人们一次亲近自然的机会,一次肌肤与自然贴近的体验,那是在如今繁忙的城市里再难寻觅到的印迹。

记得小时候住在运河旁,每每细雨飘飞的日子,我就会偷偷地跑出去,穿着印着飞天小女警的短裤短衫和一双略有些开胶的塑料凉拖鞋,跑到运河畔,看那雨中的运河向远方漫流,看那湿润的青苔在运河水的拍打下时隐时现。每一次湿润的泥沙和细小的石子都会浸着泥水钻进我的拖鞋里,我时而踩着那自然的小造化开怀奔跑,时而索性脱去拖鞋,赤着小脚没入河水站在光滑的青苔上体会那站不稳快要摔倒的快感。下雨的时候,运河上很少有船只行驶,偶尔会看见一两艘托运煤沙的船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向远方行驶,那堆积成小山的煤沙被厚厚的布盖的严严实实,那些厚布的材质我却是至今也没弄清楚。船上的人,或许算得上是水手,撑着很老式的长柄黑伞,从船头到船尾来回穿梭。那是段美丽的日子,小小的年纪不需要懂得任何的繁文缛节,利欲熏心,浅浅的思维不需要承担任何的案牍操劳,尔虞我诈,只有雨,只有河,只有船,以及那浅浅的青苔,一切简单的像一张泼墨的写意画,拥有的是留白的美。

现在长大了,下小雨的时候我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不喜欢打伞,不管朋友一再的提醒即使是小雨里面也带有很多的灰尘,会把衣服和头发弄脏,我还是不愿撑开手中的伞,这就像我爱雪一样,尽管清楚的知道雪的形成是由于灰尘的凝结,可是当那洁白的色彩夺走了全部的视线,我就再也没有去阻挡它的理由。

后来听父亲说,自他小时候开始,我家就住在运河边上。父亲小时候顽皮,偷了打渔人的船撑到运河对岸,结果在划船回来的时候,不小心弄沉了船,他自己就游了回来。父亲知道自己犯了错,怕祖父责罚而不敢回家,就在运河的石阶上睡了整整一夜,那夜就下了小雨,虽然是夏天,可是那冰凉的感觉还是那般清晰的刺入父亲皮肤的深处。所以,父亲不喜欢雨,但他仍然和我一样,下小雨时从不打伞,但他的想法与我不同,他说,一个男人,大风大雨尚且不皱眉头,还会在乎这些小风小雨吗?

儿时的回忆时而被掩埋,时而被掘起,但清晰可见的还是高中读书的那几年,因为学校离家远,我总是骑着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不知衣衫被淋湿过多少次,不知在泥水里挣扎过多少次,时常早晨来时鞋子被雨浸湿一整天都不干,晚上回家脱了鞋,脚已经被泡的煞白,可我不愿去埋怨雨,这是这个时代所有学生的宿命。后来时运不济,第一次高考我落了榜,只得再复读一年,父亲不愿再让我自己骑电动车这么劳苦颠簸,于是他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在后座上架了一个天蓝色的雨篷,每逢刮风下雨,皆是他来回接送。每当回到家,我看见那辆电动三轮车前面驾驶位上无遮无挡,看着父亲的全身雨水淋漓,我的心中就会泛起一阵阵苦涩,一阵阵疼痛,那天蓝色的雨篷是父亲的爱织成的屏障,遮挡着我生命中的风风雨雨。第二年我考上了,虽然只是本二的一所普通高校,但是父亲仍然笑了,那笑,就像是风雨后的七色彩虹,久违而艳丽。

腊月二十四了,新年的脚步已经离得那么近。在家度寒假的我又看见了故乡飘雨,雨中弥漫着隐隐的火药味,远方的炮竹声模模糊糊地传入耳中,我有了微微的一丝叹息。我忽然觉得雨像一个人,你对它温和时它报你以温柔清新,你对它厌倦时它报你以狂怒暴虐。雨的印记停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抹不去,消不尽,你伸手触摸时它滋润你的指尖,你远离它的时候,它还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雨季。

Kiss the Rain,闭上双眼,轻轻地亲吻细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