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章

请欣赏流行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流行文章1:菩提人生

文/文远

朋友间流行起戴菩提,我也附庸风雅请回一串,甚是喜爱。

网上跟朋友老罗聊起星月菩提,他是这方面的行家。老罗告诉我要盘好一串菩提要经历八个步骤:初步包浆,颜色变深变厚,微开片,开片线渐深渐宽,“星”和“月”的周围开始扩大,开片裂隙,“星”、“月”逐渐变深变大,未开片部位呈圆形凸起状。就此星月菩提便盘成了。

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却需要时间,欲速则不达。我好奇地问他:“那样盘太慢了,有什么方法能使菩提快点盘好呢?”能感受到屏幕那边老罗有所不悦,他的回复简短:“直接买老的。”我问他还有什么方法,能加速星月菩提“盘”的过程。老罗答:“油炸、蒸煮、刷漆、供朱砂、冰箱冻、微波炉里烤。”我以为老罗是在开玩笑,他却语气肯定。

关了电脑,躺在床上,端详手腕上的星月菩提,脑子里浮现出老罗发过来的每一个字,心里不由一震,这哪里是盘菩提,分明就是修行人生嘛。想想,人从出生到弱冠之年,不就是如星月菩提最初的模样,洁白光亮。岁月的流逝,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就是包浆的过程,人生也就到了中年。有了事业、家庭、人脉,视野也开阔,心胸亦宽。到了老年智慧臻于成熟,一切都看开,看淡了。这一过程需要几十年,盘菩提不就是这样吗?

菩提在梵语中本就是觉悟之意,人生也是场旅行,一路不断获得智慧进而觉悟。“盘”菩提从洁白到色深,未开片部位凸起,这大概算是“觉悟”了吧。人们遵循着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有少数人貌似“聪明”,在人生路上想得到成功,追名逐利,又认为一步步太慢,于是开始琢磨着怎样才能迅速名利双收,寻找达到目的的捷径。这不正如为了使星月菩提尽快盘好而采用各种造假手段,但到最后往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盘好的菩提之所以价值高,就在于它日积月累吸收人的汗及油脂,慢慢包浆开片,颜色自然变深。人亦复如是,不断吸收知识,丰富阅历,修炼自己的言行内心便是包浆的过程,从青涩到成熟,直至得大智慧。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看来,无论想盘好菩提,还是想得智慧而觉悟,都只有顺其自然,从容不迫的用知识、阅历来为自己包浆,扩展视野与胸怀,经受挫折磨难,从里到外修炼自己的言行内心。如此,虽缓慢,却是“盘”好菩提人生的最佳道路。

流行文章2:贴秋膘

文/梨雪

在我的故乡,流行着“贴秋膘”的民俗。

贴秋膘的民俗可谓源远流长。民间相传与三国时的阿斗有关。传说阿斗被赵子龙在长坂坡从百万曹军中救出后,因其母已投井身亡,刘备带着阿斗行军打仗很不方便,就让赵子龙把阿斗送给孙夫人抚养。

孙夫人一见阿斗便喜爱不已,但也有顾虑,毕竟自己是晚娘,万一有个差错不好交代。于是,孙夫人当着子龙的面,用秤把小阿斗称一称,到赵子龙来接时再称一称,看体重是增是减,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谁知这小阿斗体质不佳,加之天气炎热,三天两头闹病灾,尽管孙夫人细心照料,过了段时间用秤一称,小阿斗竟然减了两三斤。孙夫人急了,就按照民间所说“以膘贴膘”的办法,变着法让孩子吃猪肉膘,结果把小阿斗的膘很快贴了上去。这个故事传到民间,人们纷纷效仿,形成风俗流传至今。

实际上,盛夏酷暑,人没精神,也没胃口,因此饭食就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多要减少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进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以往日子过得紧,吃肉贴膘无疑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立秋到,小孩笑,吃肉膘,贴肉膘。一天能长三两肉,黄狗跟着汪汪叫。”这是一首当年形容孩子们兴高采烈吃肉贴膘的儿歌。孩子们在吃肉,狗跟在后边等着啃骨头呢。

一般情况下,乡亲们平日是舍不得吃肉的,但老祖宗留下贴秋膘的民俗,也是该开开荤的时候了。自从过了元宵节,半年没有见过肉星子。乡亲们有时开玩笑:“今天我家吃肉了。”对方惊奇地问:“吃肉了?什么肉?”“腻虫肉。”两个人便哈哈大笑。腻虫是菜叶子上很小的虫子,洗不干净的就进了菜锅。由此不难看出,乡亲们对能够吃上肉是多么渴望。

立秋日这一天,家庭主妇不用征得男人的同意,就会从腊肉罐子里夹出一两方猪肉来,用来做贴秋膘的菜。实际上,别看女人忙活贴秋膘的饭菜,到吃饭时,她不会夹一片肉来吃。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吃苦流汗撑着这个家的男人,他们都该补补身体了。自己任劳任怨地操劳着,心里唯独没有她自己。

记得有一年立秋日吃肉菜时,父亲夹了两片肉端着碗离开院子里的饭桌,到屋子里去了一下。出来时,把空碗搁下就回屋午睡。母亲洗碗后进了屋子,父亲把两片肉拿出来给母亲吃,母亲没有吃,但眼泪却流了下来。

这一幕恰巧被我看到了,从此,我下决心,立秋日一定要让父母吃上肉。于是,我开始到野外用竿子从树上捅知了壳,攒多后卖钱,买来两只小兔子喂养。到第二年立秋节,我把两只肥肥的兔子杀了,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兔子宴来贴秋膘。

还有一年,生产队开了粉坊搞副业,用出了粉芡的红薯渣儿喂了两头肥猪。原以为队里会喂肥了卖钱,谁知道,到了立秋日的前一天,当队长的石滚叔下令,把两头肥猪宰了,分给社员们贴秋膘。这个消息,让乡亲们高兴极了。

当在街头垒起杀猪的锅台后,乡亲们把这里围了个密不透风。男女老少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更是高兴得赛过年。当负责屠宰的彪子爷用刀捅猪时,嘴里念念有词:“不怨你,也别怨我,只为贴膘要吃喝。”念完曲儿才动手。

到后半晌,每人分到了一斤猪肉,对于孤寡老人和有长期病号的人家,会再提供一、二斤肉或下水。第二天中午,家家户户便飘出肉香。我们这些小把戏在街头高兴地踢着用猪尿泡吹起来的“足球”,直踢得鸡飞狗跳墙!因为,贴秋膘的猪肥膘在等着我们哪!

流行文章3:与书为伴

文/飞翔

流行电子书的现代,我还是喜欢翻阅自己收藏的纸质书。

二楼西边一个房间,摆放着我近50年购买的各种书籍。一楼我的卧室,电脑旁边摆满了我常翻阅的书籍。

书是我的朋友,一点也不假。一年四季闲暇时间,我总是与书本对话,好像自己与书在一起,就心里高兴。

国家树立白卷英雄时,我在学校上高中。当时不羡慕不爱学习的同学,不羡慕贪玩的同学,自己总觉得当学生应该爱读书,而且要把书读好。我是从上高中起,从母亲每周给我的1元买菜钱中省出钱来自己购书的。宁可餐餐吃咸菜,也不愿意到食堂掏5分钱买一份青菜。

19岁我到供销社工作,每月可拿37.5元的工资。两年半里没给钱家里,交队记工分让家里余粮款每年拿出240元作抵消。这期间我购买了一些文学书籍。

25岁成家,我一边教书,一边做花圈卖钱。自己有了买书的钱。26岁夫妻单独生活,并且春节做一次写春联、做纸质中堂的生意,为自己买书创造了经济条件。妻子没有读书,见我特别喜欢买书,也不反对。久而久之,我舍得花钱买书,舍得拿出时间看书成为一种个人习惯。

爱书多了,写作的欲望也上来了。26岁一边当好老师,一边起早床给报纸写稿件。历时10年,从未间断。在学校上班,我还爱看报纸,作摘要笔记。退休后,我有了大量的时间阅读,近5年我没有出外旅游的习惯,而有了困在家里读书的习惯。阅读分翻阅和精读两种方式。翻阅日记、教案、摘要笔记、名人名言、修辞、作家传记。精读成名作家的散文、诗歌、小说、杂文,以及唐宋诗词和现代优秀散文。

经常读书,让我保持旺盛的写作激情。我坚持9年打开电脑上网写作,书写自己的人生,记下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有人讥讽我写的口水文章,以及狗屁不通的文章,我还是咬着牙写下去,让他们随便去说吧!

在我眼里,书籍就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书籍就是人类心灵的火花,书籍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老师的几十年里,我与学生们一起好好学习,追求知识。如今退休了,我还是喜欢用学习的方式安度自己的晚年。

除了阅读纸质书外,我还喜欢手机阅读微信作品。读短文章,写短文章是我的乐趣。

人生短暂,学海无涯。学习使我思维敏捷,学习使我了解世界,学习使我知道不足。读书也是我写作的一个力量源泉。

书就是我的好朋友,这辈子我特别喜欢读书。

流行文章4:人生就是挑战不完美

文/陈浩

网上最近流行一段话:“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长得漂亮的,但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活得更美好,不迷茫,不依附,有自尊,独立,就是每个人最大的精彩。”读罢,我想起小学同学小林。

小林长得不漂亮,小时候又触碰过高压线,导致右腿高位截肢,但聪明好学的她,一直成绩优异,是众人瞩目的对象。也许那时候她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学业上,所以她并没有注意到自身的缺陷,而是兴高采烈,每天都阳光四射。直到毕业后分到妇联工作,看着别人穿着光鲜亮丽的花裙子,跑啊跳啊,她才开始自卑起来,整天阴沉着脸。

她相了很多次亲,却没有成功。身体健康长得帅气的,她怕拖累人家;身体和自己一样残疾的,她看不上人家。后来有一个健康又帅气的男孩,拼命追了她三年,她才动心嫁给他。一年后,她生下了一对乖巧可人的双胞胎女儿,爱情、事业、家庭三丰收,多么幸运的人呀!我们看在眼里,羡在心上。

但是,小林却极不快乐。虽然装了假肢,走路也没有很多不便,但她却从来不穿裙子。每天上下班都是让老公接送,穿着很多年前买的长衣长裤,遇谁都没有好笑容。我们总是安慰她:你看,你已经够好的了,比我们都好许多倍呢,没必要一直活在阴影里啊……可她总拍打着自己的假肢,痛哭流涕,说这辈子无论如何也走不出断肢的阴影了。

那天,她坐在家里看电视,电视里,一个美丽的女孩正围着一只鼓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动人,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个女孩。之后,她特地在网上查找她的资料。打开资料,她惊呆了,那个叫廖智的女孩是一位双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她是戴着假肢跳舞啊!她震撼不已:同样是断肢,廖智可以活得那么漂亮,而她活得这般黯淡!她决心改变自己,开始学着化妆,买漂亮裙子,甚至扔掉了假肢,每天拄着拐杖上班。她发现,自己穿裙子原来是那么漂亮,那条左腿是那么白晳笔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旁若无人地笑开了花。周围的人慢慢察觉出了她的变化,无一不称赞她的开朗、乐观和漂亮。有时,她会听见有人在她身后说:“你看,那姑娘活得真漂亮!”

小林终于明白,人生就是挑战不完美,只要接受它,并且向它挑战,才能打败它,活出光鲜亮丽的人生。

流行文章5:婆婆上网抢红包

文/刘德凤

最近流行上网抢红包,我也加入了好几个微信群、QQ群,每天抢得不亦乐乎。婆婆见我整天盯着手机,时不时还高兴地笑出声,纳闷不已。

这段时间,老公一反常态对我呵护备至,还约我去看电影,喝咖啡。我再三逼问他才说,是老妈让他对我好一点,因为我在搞网恋。我这才想起可能是我迷上抢红包,婆婆以为我“红杏出墙”了。弄清原委后,我决定找机会消除婆婆的误会。

周日的早晨,我抢到一个八块八的红包,我把手机高高扬起,对婆婆喊:“妈,你看我今天手气多好,又抢到八块八的红包!”“手机里还能抢红包?”婆婆疑惑地看着我,我跟她解释:“妈,这段时间我只是迷上抢红包,真的没有网恋,别担心。”婆婆知道误会我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没过几天,婆婆偷偷地问我:“你说手机能抢红包,我的手机能不能抢?”我说:“当然能抢,我们家网速快,你用的是智能手机,只要反应快,就能抢到!”知道婆婆感兴趣,我于是给婆婆申请了微信号,将她拉到我女儿的班级群里,手把手教她抢红包。

可是一连两天,婆婆一分钱也没抢到。她有些气馁地说:“看来我是老了,反应太慢了,红包都与我无缘。”我安慰她说:“新手一般都难抢到,等过几天经验足了,红包就会到手了。”我偷偷地给婆婆发了一个点对点的红包,婆婆很快就领取了,她扬着手机对我说:“我抢到红包了!还是个好数字呢,十八块!”

这个红包激发了婆婆的斗志,她做饭时抢,吃饭时抢,看电视时也抢,比我还着迷。她还逢人就夸自己头脑灵活,手灵巧,连年轻人的红包都能抢到。

那天,我打开婆婆的微信看她的战果,结果零钱包里显示余额为一毛钱。不应该呀,我都给婆婆发过好几十块,怎么着也该上百元了。婆婆见我疑惑,笑嘻嘻地说:“我抢到的红包又都发出去了。大家赚钱不容易,我发些红包,也让他们高兴高兴。”我看婆婆笑得一脸灿烂,心里涌起一阵感动。

流行文章6:街上流行花裙子

文/风儿殷殷

阳光灿灿的白,而那些花一样的女人们都穿起了花裙子。

蝶儿是心痒的,只是她很少穿。

阳光灿灿的白,而那些花一样的女人们都穿起了花裙子。

蝶儿是心痒的,只是她很少穿。

假如是钱少买不起,她会努力赚钱,她会奔着她的理想飞奔。这样也许有人会猜,那肯定是长得胖或者矮,穿上裙子比穿周正的套装还难看,那就没有必要穿且正剩下羡慕的份了。

只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也或者没有身体的原因,而是心理的因素。

刚记事时父母的戏言她还记得少许,就是东家的二姑,西家的二姨稀罕她,说要不就跟去吧,其实她知道父母更期望她是个男孩子,而她事实是粉嘟嘟的女娃,几岁的时候有过沉进水里,死过一次的经历,同龄的孩子们总是取笑她“呀,那个孩子呀,差点淹死了!”这一句话在她耳边萦绕了好多年。十几岁的时候,有过一次叫所谓非礼的遭遇。那是一个大几岁懵懵懂懂较成熟的坏孩子在她不注意的时候抱了她,她哭着告诉父母,父母找了他的家人,也吓唬他不许再非礼,同时父母也叮嘱她事事要小心,从此她再也没有恣意过。

那年高中刚毕业,在家期待成绩的她,焦虑,烦躁,寂寥,邻家的姐姐看着她可怜就喊她一块逛超市,在五彩缤纷的花裙子里她打眼看上了一条白底子细碎青花的连衣裙,美滋滋的买回家,父亲大怒,不许,必须退,只好换了纯白的细线牛仔裤,一条薄薄得红绸无袖衫,父母也唠叨了好长时间,她一直想做一个乖孩子,父母能留她在身边,她的心里早已下决心好好报答他们,并且不让他们生气,父母真的不易,供她吃穿读书,父母是她的天。

因为读书和工作,该嫁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好多姻缘,在别人提亲时她不想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只想了三个条件:个子比自己高,年龄比自己大或者同岁,再就是文凭最差也一样。说到眼前的正好符合,再没有了别的理由,只好应了,第一次见面她和他聊着聊着,哭了,哭得说不出话,他呆呆的立在那儿也不知道那儿出了错,其实他哪里知道,她的话是说给自己的,那是一次和那个小小的自己做别,当提亲的人追问到底咋样的时候,她沉默了,“不说话就是同意了!”就这样她又一次懵懵懂懂的做了新娘,在出嫁的那个晚上,是伯母陪她睡得,她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婚车来了,穿着洁白婚裙的她颤颤巍巍上车,头“吭哧”一下撞到了车顶,她疼的两眼昏黑,白裙子惨白惨白的印在记忆里。

先生是个严肃严谨的人,出身好,家庭好,而这不是她在别人眼里是“攀爬”的本意,真的不是,当初嫁只为去掉父母的心事而已。不知在怎么样个状况,先生让别人猜度自己的日子,而她这个大难不死的人总是多了些优势,生活的历练已经把她的处世为人打磨的玲珑剔透,而不变的依旧是她的身材,她一直记得好多人说起来都说有一种人的身材叫魔鬼身材,而她是沾边的。每一个女子都有爱美的情结,她也不例外,只是习惯了小心行走,即使最亲近的人,她也顾忌,喜欢逛超市,喜欢在那些花裙子里来来回回穿梭,偶尔也买,她的眼光总是很独特,看上眼的裙子总是在她的身上泛着魔力的光彩,而那种内心的欣喜一点一点蔓延,那是一种很奢侈的感觉,因此只要逛超市就喜欢在琳琅满目的花衣群里流连忘返,让那种愉悦从一点到一线到一面网,让自己罩在那种窃喜的意境里。

每每翻开衣橱,一件一件裙子旗袍立在那儿,淡雅,安静,就如自己站在那个角落,怯怯地笑,在安静的晚上,拿一件穿上,仰起脸走几圈,自己就羞红了脸,再换一件,低头看着摆动的裙裾,一种痒爬进心里,这样的时候性情总是无比的兴奋。

只是每天的早晨出门前,伸进衣橱的手总是缩回来,不需要穿的理由一下盖过来:上班,在办公室,不方便。公共场合:自己总不想进入别人的视线,也无需要。偶尔,晚上宴会需要,却已经累了一天了,没有了力气和心情。

又到绚烂的夏天,街上流行花裙子,依旧羡慕,很多时候站在窗前,安静的看着白花花的光线里,养眼的裙子飘动,好看的不好看的人都随着裙子飘动情绪飞扬,心里的虱子总是千军万马般得涌动,痒的很。想起张爱玲的话:人生是一件华丽的旗袍,却生满了虱子。每每这样的时候总是一半笑,一半恼,总是左抱着惆怅,右抱着希望品味日子。

流行文章7:菩提人生

文/文远

朋友间流行起戴菩提,我也附庸风雅请回一串,甚是喜爱。

网上跟朋友老罗聊起星月菩提,他是这方面的行家。老罗告诉我要盘好一串菩提要经历八个步骤:初步包浆,颜色变深变厚,微开片,开片线渐深渐宽,“星”和“月”的周围开始扩大,开片裂隙,“星”、“月”逐渐变深变大,未开片部位呈圆形凸起状。就此星月菩提便盘成了。

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却需要时间,欲速则不达。我好奇地问他:“那样盘太慢了,有什么方法能使菩提快点盘好呢?”能感受到屏幕那边老罗有所不悦,他的回复简短:“直接买老的。”我问他还有什么方法,能加速星月菩提“盘”的过程。老罗答:“油炸、蒸煮、刷漆、供朱砂、冰箱冻、微波炉里烤。”我以为老罗是在开玩笑,他却语气肯定。

关了电脑,躺在床上,端详手腕上的星月菩提,脑子里浮现出老罗发过来的每一个字,心里不由一震,这哪里是盘菩提,分明就是修行人生嘛。想想,人从出生到弱冠之年,不就是如星月菩提最初的模样,洁白光亮。岁月的流逝,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就是包浆的过程,人生也就到了中年。有了事业、家庭、人脉,视野也开阔,心胸亦宽。到了老年智慧臻于成熟,一切都看开,看淡了。这一过程需要几十年,盘菩提不就是这样吗?

菩提在梵语中本就是觉悟之意,人生也是场旅行,一路不断获得智慧进而觉悟。“盘”菩提从洁白到色深,未开片部位凸起,这大概算是“觉悟”了吧。人们遵循着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有少数人貌似“聪明”,在人生路上想得到成功,追名逐利,又认为一步步太慢,于是开始琢磨着怎样才能迅速名利双收,寻找达到目的的捷径。这不正如为了使星月菩提尽快盘好而采用各种造假手段,但到最后往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盘好的菩提之所以价值高,就在于它日积月累吸收人的汗及油脂,慢慢包浆开片,颜色自然变深。人亦复如是,不断吸收知识,丰富阅历,修炼自己的言行内心便是包浆的过程,从青涩到成熟,直至得大智慧。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看来,无论想盘好菩提,还是想得智慧而觉悟,都只有顺其自然,从容不迫的用知识、阅历来为自己包浆,扩展视野与胸怀,经受挫折磨难,从里到外修炼自己的言行内心。如此,虽缓慢,却是“盘”好菩提人生的最佳道路。

流行文章8:带着梦想去私奔

最近网上流行商人也在私奔的路上狂奔,我们的生活需要浪漫来加分的热潮,还开创了一种“私奔体”,“私奔体”和“浪漫”一起火了。众网友竟是给了“私奔”的主角王功权和王琴一个褒赏的态度,这也许是一条直率的微博消息给大家乏味的情感生活注入了一支鸡血针。

我们姑且不论王功权和王琴的经济实力,就说那些许多叫好的读者如果有了私奔的想法,带着你的小鸟依人状得情人去私奔,起码你该是一颗大树,也好让小鸟在稳妥的树上栖息;如果你希望你的情人是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起码要给她提供一块花圃,让她自由围绕着你翱翔。所以这一类的私奔物质作为基础的成分要多一些,浪漫的情怀自然就少了一些了。

因此,也许有一种“私奔”,或者是纯物质的,或者是纯浪漫的。当然在物质经济达到的条件下再玩浪漫自然是适合人意的。

我所谓的私奔不是像读者所想像的哪样,带着心爱的人儿,为了逃避一种世俗的束缚,去自由的浪漫流浪,躲开那个束缚自身的环境,逃离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自由的挥洒自己,放任自己的个性。

而有一种私奔的感觉却是愈来愈清晰的在我的思维里面左右着,那也许就是一种思想的私奔。那就是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时间在静静的流逝,思维也在舒缓的蔓延,自己就会怀揣着种种美好的幻想和自由的思维,在自己设想的环境里面美妙的漫游,抛开了所有的世俗的枷锁,只是在静静的想自己的心事,这时就感觉自己携带着自己的思维私奔了,在自己所希望的空间旅游。

这种曼妙的旅游,因为你携带了你的各种各样的美好幻觉,感觉这种旅游的行囊也是充实的,毫无空虚所言,似乎于空虚里面也能感觉到自己的足音或者是淡淡的心音。心因为有了这种私奔的感觉,也会变得轻灵飘逸,如果你携带你的烦恼和忧愁私奔的话,你可以把它们放飞的很远很远……;如果你携带你想像的心仪的她去私奔,那你的幻想中私奔的空间也会很辽阔宽大,诗意盎然,春草茵茵……有了这种奇妙的感觉,心也会轻松几许,就像是面对闪烁的显示器,面对以为知心的网友在悄悄倾诉,只需要感受你的存在,却不需要你的安慰一样的轻松。而且你还可以自己决定选择和你一起私奔的伴侣,徜徉在你的天地。

私奔的意境是爱的暗语,是心的放飞,是身生双羽,是轻灵飘逸……因为有了私奔的感觉,心和心的对话,你都会感觉离你很近。

带着梦想去私奔,其实就是一种心迹旅程。

流行文章9:过年赶集

文/韩浩月

这两年流行送对联,最近半个来月,就收到了七八种对联礼盒。现在的对联,多是印刷体,不少还是取自名人手迹,比如鲁迅、胡适等,漂亮归漂亮,但却少了墨水的味道和气息。

以前在老家县城过年,赶集的首要事情就是买对联。那会儿印刷的对联极少,大多是本地书法高手提前一两个月就写好的。我最喜欢买现写的对联,撰写者气定神闲,毛笔一挥,几分钟就是一副新鲜出炉的对子,购买者交了钱,乐滋滋地站在一旁等墨迹干透,卷起来带走。

因为晚上要吃年夜饭,年三十的集只有半天,上午的时候,电影院那儿的十字街头挤得水泄不通,凑热闹的人也不少,仿佛能把人挤暖和一些似的。过了中午,人就潮水一样退下去了,剩下零零散散准备打烊的摊主们。还有一些不甘心回家的孩子们,在一地甘蔗皮和鞭炮皮里,寻找着人们掏钱时不小心掉地上的钢镚。

上午赶年集,还能遇到舞狮队。舞狮队等了一年,终于等到了年三十,看见狮郎手里挥动的绣球,激动得上蹦下窜,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舞狮队只去大单位门口,比如县政府、财政局、武装部等,舞狮队一到,单位就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放,还有些单位会撒糖,小孩子们怕被踩,等舞狮队离开后,才一窝蜂冲上去,在地面上扒拉着找糖块。

2019年春节返乡,县城里已经好几年不逢集了,过年赶集,要到乡镇去。乡镇的集,反而更有年味,因为专门做生意的比较少,大多数都是乡村老汉、老婆婆趁着年底,售卖自家的特产。有点手艺的,比如蒸包子、扎灯笼、捏糖人、剪窗纸、理发,就卖手艺,长长的一条街上,各种招展,热气腾腾,手机随便一拍,都是一幅充满了年味与生活气息的好图片。

记得那次赶集,买了甘蔗、橘子、大蒜辫、羊肉、烧鸡、咸鸭蛋……都是日常食物,但过年时买,总有点喜气洋洋的感觉。还买了一个印着红双喜的洗脸盆,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种结婚必备品。我花10块钱买下它的时候,摊主十分高兴,说这个盆他摆了五六个年集都没有卖出去,终于遇到识货的了。我开玩笑说,要好好收藏起来,以后能卖出个文物的价格。

虎年的春节,希望还是能有机会去赶集。春节赶集本来就是很好玩的事情,被疫情耽搁这两年之后,这份快乐显得更为珍贵甚至奢侈起来。作为一份难忘的文化记忆,当赶集重返生活的时候,它所激起的欢乐,会令人倍感珍贵。

流行文章10:曲终群不散

几年前,微信开始流行,便喜欢上这平台。不仅信息量大,和朋友交往互动方便,还可以随时记录看到想到做到的,编辑文字图片发到朋友圈,很有点不矜持的卖弄。

然后有了各种微信群。大大小小,小到仅三人、最重要、被置顶家庭群;大到抵满500人上线的学习工作群,中间还有人数不等、功能各异、五花八门的群。

微信群没有分类标准,我简单分为三类:家人群、朋友群和工作群。分类之中有交叉,家人、朋友、同事身份时常会重叠,有时新入一群,总会发现几位熟悉的头像。

同一性质的群,一般又分出几个小群,比如单位群,又分医生、护士、科室、工会、党员等等一系列分工明确的群,方便工作的开展,好比子集、并集、交集等多种形式存在。一些关系好的同事,还会因为某种目的,再组建小规模的群。一般群越小,关系越紧密。

以群存在的时间,还可以分为临时群和长期群。临时群是参加一次活动,临时建群,活动结束解散,比如一次旅行。长期群,一种是家人朋友,基本上是终身;一种是因为某项任务或工作,需要资源信息及时传递组建的群,期限长短视任务完成情况而定,比如你加入一个学习群,学期结束退出,或者工作变动,退出原公司群。

今天,赵医生不在这里分析微信群的成分和作用,只想写写一个特殊的群。这个群成员的身份最为多样化,女性偏多,基本上是陌生人,一旦入群,却立即无障碍交流,话题很多不会冷场,对大多数事情能产生共鸣,迅速达成共识采取行动。

有朋友已经猜到我说的是什么群了,是滴,家长群:一帮为了熊孩子学习和吃喝拉撒操碎心的爸爸妈妈们。学校的伙食差了、教室空调坏了、换班主任了、开运动会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妈妈们唱主角,爸爸沉默少言,但男人一说话往往有份量。

我要写的是儿子成都室外高中家长群。必须要谢谢这个群,是因为赵医生开始写作,在这个群里得到了最多的支持。一个大群,总是有人潜水,有人冒泡,有人唱主角,孩子成绩不出色,爸妈底气就不足,赵医生心态不好,看别人欢论,总有些酸葡萄心理,于是很少冒泡,直到那一天。

儿子高二那年的国庆节,其乐融融的假期。7号小子返校,爹妈叮嘱万千:不玩手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备战高考。小子答应得爽快:遵守校规,不带智能手机到学校。看到儿子懂事,为娘甚是欣慰,和他依依惜别、泪沾衣襟,先一步出门返回达州。

还没进家门,老师的短信便进了手机,称儿子又带智能手机到教室。当时那个气啊,怒火腾腾燃烧,心里把臭小子骂一万遍,怎么这么不知轻重,不为前途努力,更气人的是辜负我们的信任,君子无信不立,对于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君子的赵医生,觉得道德问题超过能力。

老公推波助澜,立马订了第二天中午的火车票,计划在儿子下晚课后,现场戳穿他的谎言。于是,不辞辛苦8号中午又请假到了成都,晚上9:30,等在学校大门口,第一次高中等他放学,才发现有那么多的家长接孩子。

想看看儿子会不会有其他行为,便一路跟踪,小子步伐很大,急匆匆地进超市买了吃食,便往家里赶,跟在他身后须得一路小跑,心里既生气又庆幸,至少没有进网吧。

当我神兵天降出现在儿子眼前,并没有看到小子谎言被揭露的惊惶。他叹气:好多学生都带了手机的,莫这么紧张。并反问:你们那时候光学习不玩吗?想起在被窝里打电筒看《窗外》,课堂上被老师收缴《射雕英雄传》,我一时无语。

当时感叹和儿子戏剧般的交锋,决定要把这些记录下来,那一年开始了写作。没有专业的写作技巧,没有洞悉世事的深邃思想,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是把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素描一样地写出来,当然儿子是我着笔的重点。

所有的文字总会有人喜欢,只是没想到,给我最多支持的是儿子读高中时的家长群。沿路写儿子长大的过程,写我们对他的希望、对他的思念,写我们和他的争吵妥协,写他参加高考、高考结束。写着写着,我在群里冒泡的时间多了,变成了活跃分子。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有共性,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这个群里,是同一年龄段的成年人,生活的年代背景相似,看严酷的高考经历在下一辈重演,于是忧患焦虑超过孩子,看我的文章,便有了原来都是如此的感同身受。

这个群给我最大的支持,是不惧我文字的粗浅,邀请我为孩子们的成人礼写诗。当我忐忑交卷时,他们请人修改后采用了,于是我有了第一次写诗的经历。

赵医生在这个群里收获的不只是鼓励和支持,还有好些个共同爱好的朋友,年级和班级群里的几位妈妈看我自诩麻将高手,在我假期到成都时,邀我进行友谊赛,结果证实了一个成语——名不虚传。

儿子高中毕业,孩子们的高中家长群,没有因为任务结束而解散,反而互动更加紧密,派生出诸如室外大学群、麻麻妈妈群,大有曲终群不散的架势,要将这届孩子们陪伴到老。

流行文章11:玩魔方

文/黄玮涵

现在,学校十分流行玩魔方,紧追潮流的我当然不能落后,于是在我11岁生日那天,妈妈就把魔方当生日礼物送给了我。

刚拿到魔方的时候,我跃跃欲试,觉得魔方只是一个个可以扭动的正方形,其他同学能拼好,我肯定也能拼好。第一次尝试,我先把魔方打乱,然后准备拼黄色。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魔方,左转一下,右扭一下,拼了好一会儿才拼出了六块,还有三块黄色的都像一位位懒惰的大老爷一样在睡大觉呢!喂,尊敬的大老爷,太阳晒屁股啦,快起床排成一队和其他的黄色集合——它当然不会自己过去。我又尝试了好久,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失败。

第二次我准备拼红色,因为红色的已经有七块排好了,其余的两块红色的也都在不远处,我应该可以把它们拼好。但是事与愿违,那两块红色的怎么拼也拼不好,我拼好这边的,那边的又乱了,我把那边的拼回来,这边的又还原了。这些红色像一只只狡猾的老狐狸,把我耍得团团转,唉,又失败了!

尝试了无数次,我都没能拼好,看来我低估了魔方的实力。忽然,我想起来我小时候妈妈经常玩魔方,妈妈一定可以教我。我把魔方给妈妈,谁知她也忘记怎么拼了,我只好自己慢慢摸索。不知过了多久,我竟然拼好了一面!我十分高兴,十分有成就感了!后来,我每次都能拼好,而且拼得越来越快,其实拼魔方也很简单嘛。

流行文章12:爱在流行

文/张宁轩

暨阳小学城西分校的黄莉莉同学患了白血病,原来在地上尽情玩耍的她,现在要躺在病床上治疗,一个疗程就要花几十万元钱,对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呀!所以学校组织了爱心义卖活动。

回到家,我急忙把自己心爱的三本书集中到一起。第二天一大早,我又把义卖的物品细细检查了一番,就带着它们兴高采烈地上学去了。此时的天空万里无云,太阳挂在东边,露出甜甜的笑脸,仿佛在迎接这次爱心义卖活动。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爱心义卖开始啦!排球场上叫卖声阵阵传来,梦想艺术馆内传出美妙舒缓的音乐;音乐厅外排起了长队……义卖场内商品各种各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有彩图插文的书籍、精致的文具、五彩缤纷的毛绒玩具,在成长树周围,更是人山人海,许多同学纷纷排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愿,挂起来为2014祈福。

我和4名同学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顾客上门了。可顾客总在其他“店”,不到我们“店”内,因为谁也不敢吆喝。最后,我鼓足勇气,喊出了一句话:“这儿的商品物美价廉,请献出一份爱心,买一件商品吧!”后来,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一遍又一遍地高声叫卖。瞧!倪扬叫卖时脸都涨红了;看!徐嘉仪叫卖时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张峻诚的爸爸还站在桌子上,高声吆喝道:“还有几件商品了,大家快来买啊!”我还不时把商品举高,这样也引来好多路人。摆摊在桌子上的物品渐渐变少,我和队员们兴奋极了,继续高声叫卖。

这真是一次令我难忘的义卖。义卖使我们懂得了帮助他人,不求回报。这真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流行文章13:四时有序

文/介子平

天道流行,发育造化,阳春布德,万物生辉。熏风南来,微雨涤尘,一川云烟成阵,芳菲消息到,杏梢白,桃花得似旧时红。天地之大徳曰生,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也。疏柳新塘,杜宇啼枝,雨足移秧,堂前闻燕。没膝春泥软,农家耕罢,举头已觉千山绿,田间黄花萋萋然。四时有序,春之盛也。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绿树村边,青山郭外。人皆苦炎热,开轩纳凉,农夫夏耘忙,汗流浃背。可人景色,游人自酝,夹路桑麻,田家少闲,何曾在意耳,可人与苦人,皆因境况矣。人间四月芳菲尽,高原始开油菜花,时令虽同,所处域异而景色迥殊,炎凉随势,人与天地无别。四时有序,夏之壮也。

空山新雨,树阴照秋水,一片凉意,丹青画不得。丰年乐事,无非天赐,隐者之怡,隐者自知。北山白云,心随雁飞,长烟落日孤城闭;衰迟重阳,玉关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天。山映斜阳,芳草无情,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天怜幽草,人间晚晴,感此怀故人,欲书不能言。四时有序,秋之肃也。

凄凄岁暮,翳翳日短,朔风摧木,霜霰结庭。乱云低薄,水声冰下咽;风雪夜归,沙路雪中平。删繁就简,无边落木,窠巢点点愁;败鳞残甲,万里奔走,沙草瑟瑟哭。飒意萧萧,吟寒者,定是悲壮填膺士;故垒萧萧,高台处,偶有喟叹怀古人。四时有序,冬之凝也。

万物皆有理,四时合其序。先天固有,自然形成,一阖一辟,万变是生,春生秋杀,阳开阴闭,动静两端,循环不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品物万形,各有所事,何尝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朱熹曰:“天地别无勾当,只是以生物为心,一元之气运转流通,略无停闲,只是生出许多万物而已。天地设位,而变易之理不穷,所以天地生生不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家之应时者也,春捂秋冻,夏静冬动,养生之合令者也。先天不违,后天奉天,意志合天地,心情随四时,此不也天人之合一。

流行文章14:闲时看花去

文/潘玉毅

时下,闲时流行看花。

不少人看花,颇有几分“赶场子”的味道:国花园的牡丹开了,就跑去洛阳看牡丹;鸡鸣寺的樱花开了,就跑去南京看樱花;太子湾的郁金香开了,就跑去杭州看郁金香……其实,花哪儿没有呢?东岸西岸、南山北山,小区的公园里,公司的花坛里,老家的院子里,我们每日上下班路过的道路两边,都有花儿在开放,所缺的不过是有心的看花人罢了。

人有时就是这样奇怪,宁可乘飞机、坐高铁跑到很远很偏的地方去看一株花开,也不愿意把目光停留在眼前,看一看身边的花海,还堂而皇之地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并不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是日日看,觉得厌了而已。

有些人每日里朝九晚五做着重复的工作,过着相似的日子,早已消磨了对生活的热情。他们有意无意地封闭了自己的“六识”,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到花不知是花,看到风不知是风,甚至连人间的四时也都模糊了印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不值得付诸热情。

这个世界,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好,草木虫鱼,各有各的可爱,你不去看,不去感受,永远也体会不到,但当你靠近它们,融入它们,学会用它们的视角打量这个世界,你便能感知到它们的美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物与人本质上没有分别。

在《传习录》里王阳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花也好,树也好,山也好,云也好,它们与人无关,又与人有关。说它们与人无关,是因为欣赏也好不欣赏也好,花该开时开该落时落,不会因为人的态度而改变,其余事物也是一样;说它们与人有关,是因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道风景落在不同的人眼里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引发不同的联想。

如果我们放慢了脚步,张大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听,会发现春天的花和夏天的花并不一致,秋天的雨和冬天的雨也各有韵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去看花,无论什么时候去赏雨,以什么样的姿态去,与谁同行,感受绝不相同。而这,正是生活的一种情趣。

一声蝉噪,两句鸟语,三五成群的蛙鸣,桌上菜肴,纸上红尘,白头发的读书人以及你所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邂逅的每一个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你所欣赏的“花”。“看花去”,换一种表达,就是提醒人们要多留意身边的美好。别等哪一天撒手人寰,闭眼那一刻,才发现好多的花还没来得及看,好多的风景还不曾领略,到那时,后悔已没有意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