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情怀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情怀的散文1:雨后情怀
气候的确有点怪,前几天还烈日炎炎,气温突然骤降9度,一连数天,雨连绵不绝,淅淅沥沥。和同学约好出去,但这样的日子,我终不愿出去了,懒懒的伏在书房,任指尖倾泻着文字的美丽,管它窗外雨细如愁……春天的季节,曾幻想一种蓝天白云下的生活,桃花夭夭,蝶舞芳菲,柔风送暖,笑醉春天,溢满笑靥。然而,今年的春季反常的短。几乎是冬天一步跨入夏天的,窗外簌簌的雨,深深浅浅,圈圈点点的起着涟漪,终于又有点春天清凉的感觉了。
窗外的街心公园,秀欣的桃花,娇嫩的花蕾在雨中飘摇,今天气温有点低,凉风直入,我禁不住给自己套上了件毛衣,安静的守着电脑,熟悉的打开,看着文章,于是将许多琐碎的梦和理想都锁在心里……
一直固执的相信,这个世界上终有一种感情可以超脱形式的羁绊而真实的存在,在茫茫人海中相携相持,没有形式上的归属与占有,没有物质上的索取与探求,有的只是灵魂上的相依相伴。我不喜欢聊天,不喜欢逛街,却偏爱文字,也许文字是一种心情,一种渲染,一种寄托,一种发泄,每每读到那些心灵文字,我相信那些发自内心的真实会永远定格在记忆深处……它不会因岁月老去而枯萎!网络,于我,有着深深的缘;网络,于我,也有着深深的爱;网络,于我,也有着深深的情,都说网络是飘渺不可琢磨,然而我相信网络两端的人是真实的,彼此用心敲击着真诚,用一丝一毫的感动变成文字结成的花朵绽放芳香,它是精神的天空,让所有的感触变成诗行,化作美丽的影子,飘拂在你的梦里,它是情感的故乡,播种者友谊,链接着亲情,抒发着心动和感动,网络五彩缤纷的世界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中午时分,同学又打来电话:“还在写小说啊!雨停了,出去走走吧。”我这才抬头,雨真的停了,刚才还灰蒙蒙的天,此时的湛蓝,真的像水洗过的一样,我问:“这样的天气,冷吗?”“美女,现在己提前进入夏天了,知道吗?十分钟后楼下等你。”拿着电话,笑着冲到衣柜前,都说十三四岁的女孩就爱臭美了,每周五天穿深蓝灰白相嵌的校服,把脸都浸灰了,人们常说,女孩衣橱像个万花筒,选了好半夭,妈妈前几天刚给买的春装还没上过身呢,就穿这套。吧 。 当我一身休闲打扮出现在楼梯口时,同学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只见她只穿一件粉色的碎花连衣裙。
“上车吧!”是她表姐开的车,一辆崭新甲壳虫。驱车直奔高速、沿着山路,一路上山清水秀,我问:“要去哪里?”“带你去感受阳光……”雨后的风婉转温柔,阳光灿烂,恰到好处,把手伸出车窗外,惬意布满心房,看着雨后阳光摇着绵绵婆娑的树影,远处成片的灿灿的油莱花,有点像在人间仙境中穿梭,我央求她表姐停车,随手掐了一串,淡淡的花香溢满心房。
一对蝴蝶从远处飞翔而来,置身美丽的花丛中,我的视线跟随着蝴蝶,葱上葱下的飞舞着,拥抱在碧绿的树枝和花朵间,蝴蝶轻轻柔柔的翅膀煽动着美丽,释放着爱和幸福,
淡淡的阳光暖暖的,那些散落的树影,在微风里轻轻的摇晃着,像极了我作图时被羽化的云,恍惚间,回到岁月的深处……车拐下公路,我们在山坡上寻一处阴凉,坐下,静静的。风吹过来,托起天边的云,柔美而转移着,我就那样看着,那是一种安静美妙的时刻,我喜欢这样的氛围,寂静而甜蜜的时刻,朋友说:你的词句再美,也美不过这样的风景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就是有着意想不到的结局,只要转折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所有的情节,都在缓缓转身停留的刹那,就成了绝美的璧饰,诱人,却远离了生活的本质,此时,心像阳光下一朵娇嫩的花朵,在文字背后,如痴的绽放着温暖,看着翩翩的蝴蝶,谁把爱变成阳光的色彩,换成金色的涟漪,装扮了我的天空。
情怀的散文2:乡音情怀
文/赵洁
对戏曲的喜爱,源于母亲的影响,因为70多岁的老母亲也很喜欢看戏。我工作单位的东边是个加油站,记忆里这里曾是家乡唯一的一个礼堂,规模不大,但是里面的设施按当时来说,也还是不错的,但凡有电影或戏曲,都要在这里放映演出的。那时候年纪很小,大概只有七八岁的光景,只要有演出,母亲就会常常带我去看,偶尔还会给我买上三五毛钱的瓜子,装在我小布褂的兜里。尽管听不懂舞台上那些生旦净末丑唱的是什么,但我会嗑着瓜子,很安静地看完,直到曲终人散。自此,河北梆子那慷慨激扬的唱腔绕耳不绝,就像一颗种子,悄悄地在我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那时候,舞台是很简陋的,是砖和水泥混凝建筑的。剧团演出时,自己便用幕布装饰一下。演出时的字幕,悬挂在舞台两侧,是两块很大的长方形白布,黑色的字体映在上面,很是醒目。演员唱到精彩之处,台子下面常常是喝彩声一片,那是发自内心的对演员的肯定和赞叹。
时代变迁,家乡又建了新剧院,礼堂便被弃之不用了。可是印象里,我却不曾在新剧院里看过戏。长大后能看到戏曲演出的机会,是一年一度的家乡庙会上。更加简陋的临时搭建的舞台、老旧的舞台布置,观众大多是从三里五乡赶来的中老年人,无需买票,齐齐地聚拢在台子周围,都站着,一拨走了,一拨又来。我是羞于挤在人堆里看的,但是,河北梆子那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唱腔,依然会穿过层层人群,闯进我的耳膜,一下下拨动着我的心弦,让我忍不住驻足,静静地聆听沉醉。
可现在,家乡连这样一个看戏的机会也没有了。闲暇时,我偶尔会在电脑上看上一出,没有掌声,亦无喝彩,只我一个人,静静地融在里面,看得懂情节,依然听不出台词,但就是喜欢。《打金枝》《窦娥冤》《辕门斩子》《陈三两》《大登殿》……这些剧目百看不厌、百听不烦。曾有人数落我,这么年轻,你就听这个,你这是多老的心态!老吗?我从来不觉得。戏曲的源远流长,是历史的演绎,是文化的沉淀,是音韵的醉心,是久经不衰的魅力的彰显。在这个充满浮躁虚夸的社会,戏曲以她独有的厚重和沉静影响着我,让我也能如水般清凉柔和。春夏秋冬,缓缓流淌,尝人生百味,品四季甘甜,不急不躁,不弃不馁,不浮夸虚伪,不茫然迷离。
惟愿,河北梆子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能重振雄风,重放异彩。此生里,在家乡,再有那么一个机会,一方舞台,让我静静地再聆听一次不改的戏曲乡音。
情怀的散文3:十月的祖国
文/谢观荣
我曾以一片落叶的情怀,飘落在祖国大地上。作为一片绿过才黄,黄过才枯的叶子,我也贪恋枝头的风景,可我更向往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借助秋风的力量,成为一名十月的游客,没有导游的帮助,我恬淡闲散,自由自在,我无视方向,没有目的,只想多去一些地方。好在十月的祖国到处都是美景,到处都有和我一样随秋风游走的落叶,我们跳着高难度的舞蹈,我们唱着献给秋天的情歌,我们说着热爱祖国的心里话,我和其它落叶一起挽手并肩前行,心里并不寂寞。有幸成为十月的落叶,尽管落得早了一些,但能够见识祖国喜庆的十月,此生已无憾。也许明年,我还会借助枝头重生,我还会发芽返青,舒展一片叶子的优美姿态,我还会再绿再黄再枯,但还想做一片十月的落叶,因为祖国的美景还没看够。
我曾以一只白鸽的姿态,飞翔在祖国十月的天空,那声声悦耳的鸽哨,就是我献给祖国的祝福。我是一名和平的使者,曾经飞翔在很多重要场合,但我最喜欢祖国的天空,最喜欢十月的风景。我喜欢狂热的白云,我喜欢冷静的蓝天,我喜欢奔走的人群,我喜欢绽放笑脸的孩子。我飞在高高的天空,希望有更多人向我投来善意的目光,希望承载更多和平的愿望,希望与更多人见证祖国的繁荣富强,希望成为祖国最美的飞翔姿态。作为一只白鸽,飞翔是我的理想,也是我全部的生活,但我更想带着梦想飞翔,更想永远不要飞出祖国的十月,永远不要飞出祖国的天空。我也曾落在乡村的屋顶,也曾歇脚于城市广场,并不是累了,我只想换一个视角体验十月的祖国,换一种身份见证祖国的喜庆。
我曾以一朵菊花的容颜,妆扮十月的祖国。任何一朵花,都是为了美丽开放,我也是满怀理想的花朵,能够在秋风里盛开怒放,能够在十月里尽情美丽,能够在祖国的节日里喜笑颜开,这已经是一朵花最大的成功。面对成千上万的爱花者,我有说不尽的心里话;面对成群结队的游客,我有无数祝福的话语;面对十三亿祖国同胞,我却凝噎无语,只想开得更加动人更加美丽。也许,十月过后天气会冷,也许,金秋之后我会凋谢,可怕的寒霜已在蓄势待发,但我仍会开放我全部的精力,只要能在十月的祖国美丽一场,纵然在寒冬时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又有何妨。也许我不是成功的花朵,不能在四季里常开常盛,但我那一丝微不足道的笑容,依然扮靓了十月的祖国,我义无反顾心满意足。
也许,我是一株草,一粒稻谷,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一个坚守岗位的工人,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一个鞠躬尽瘁的公务员,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但我都是十月祖国的风景。我也可能是一面旗,为了十月祖国而鲜艳夺目,我也可能是一首歌,为了十月祖国而嘹亮。
情怀的散文4:落叶的情怀
文/谢简单
那个秋,我独自一人到乡下老家,漫步在曾经不知走过多少回的乡间林中小道上。面前的路被落叶铺满,周边的树长的苍翠挺拔,蓬勃茁壮。说实在自从住进城里,好多年没有走过这条路。我记得先前路边的树木很小,也很矮--还没有人高,可如今已是参天大树。树底下的落叶似乎在告诉我什么--
一阵分吹来,无数秋叶飘然而下,轻轻地亲吻着我的头,我的肩,我的足,也亲吻着树下那片沃土。我停住了脚步,静静地望着眼前的落叶,思绪开始飞舞:
一片树叶,一片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小小的叶儿,随风翻飞。秋风中,树上的叶儿沙沙作响,谁说这不是别离的哭泣呢?可那凋零的树叶却挥着手,从容的飘落。因为她知道:自从睁开眼看到这美丽世界的那天就注定会魂归大地。她和着风飘零着,似乎又回到那个春天, 她曾披着闪光的带小绒毛的浅绿色的薄纱唤醒人们心里的希望;似乎又回到那个夏天,她被阳光照耀努力拼搏,全身透出的是浓郁的绿色的生命和绿色的骄傲。风还在耳边呼呼响起,落叶注视着曾经让她生命辉煌过的树--那样的高大、挺拔,她笑了,脚步也更加坚毅。
飘零的是树叶,写不尽的是我的思绪。落叶黄了、落了,化作春泥了,她在该美丽的季节已经让世人欣赏了。岁月走过了,死亡靠近时,她才会如此从容与淡定。美丽总是瞬间,就好比青春不会永驻。我想人生就应该像落叶,在美丽的季节美丽,在凋谢的季节飘落,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人生不可能像落叶那样的完美,总有太多的迷茫和徘徊,总有太多的不舍和留恋,但我们在物欲横飞的今天,面对荣与辱应该像落叶一样从容与淡定。
我渴望拥有落叶一样的人生,没有后悔,没有遗憾,来的美丽,走的自然。小小的树叶,成长中要经历风雨,也要落叶归根。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过程,可树叶并没有伤感和消沉,而是风风火火地随着季节生长,为树木的生命无私奉献直至枯黄。即便飘落下来也要化作春泥滋润着曾给个她生命的树。飘洒的树叶震撼了我的心灵,好似瞬间使我体会到了那金子一样闪亮的落叶情怀。
第二年春,我又走过那条路,路中的落叶不再那样稠密,只是在那棵大树旁又长处了一棵小树。
情怀的散文5:山乡情怀
文/爱心角落
独坐窗前,看这秋黄满天,沥沥细雨中不由升起对那片故土的浓浓眷恋。今天,许是城市的喧嚣与她的僻静产生了距离的美,那年,我来到遵义乐山①,一座偏僻而又遥远的小山村。
莽莽群山凸现出这一带喀斯特的地形地貌,分散的农舍座落在大山深处的小山坳里,依山傍水,裹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一条逶迤的小溪来自高山深处,穿行于四季飘香的山花丛中,夕阳西下,千峰万壑,有袅袅炊烟升起在暮霭之中。
每当想起那条进山的小路弯弯曲曲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伸展,路边两旁的小草还有露珠打湿鞋袜的感觉。
从乐山走进青杠林竟有四十里的山路,这在当时简直是难以忍受的艰辛,如今都因这份眷恋而变得富有思忆。由于交通闭塞,一路行程都是肩挑马驮的村民与我结伴而行,在这陌生而又淳朴的人群里,我就不再感到孤单了……
清晨,当一阵呼嗒呼嗒的风匣声如诉如歌响起的时侯,我就在这样的早上醒来,面对一张张朴实的微笑,我走近土炉,瞧着那一张一弛拉起的风匣,我感到好奇。熊熊炉火飘起袅袅炊烟,如此宁静温暧的生活伴我踏实地度过一段寂寞、细碎的日子,如今,那跳跃不息的火焰还在我心中燃烧!
大山的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方土地,不曾离开黄土和用石灰、竹筋夯拙起来的土拙瓦屋。随着岁月流逝,土拙的瓦屋显得龙钟老态,风烛残年。然而,山里人依旧固守这片热土,依恋这一座座大山、小径、梯田、丛林……
漫步山乡,沿着那一株株绿树、一坡坡青草,繁花丛林里不时飘来阵阵幽香。正是在这生命的故乡,唯有她——我才会有最生动的生命的记忆和回想,才会有我来自心底的终身难忘的歌哭!
远处是条条望不断的盘山险道,村民们正挑着禾苗稻谷和土灰,沿着弯弯的山道走向一层层陡峭的梯田。他们以清贫自守的勤劳立志于大山,默默耕耘着一片黄土地,让那稻麦的清香和鸡犬的欢声驱散昔日的饥谨。
山里人多数没有出过远门,但他们却以善良的本质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面对久违的乡居生活,由于水土不服,有个雨夜我突然发起高烧,于是,房东大婶忙起身穿着单薄的衣裤半夜守在炉火屋里,开始为我熬起一锅滚烫的红糖姜汤。从那晚开始,每天夜里,我又听见那如诉如歌的风匣声……奇怪的是,第二天,一位乡村医生就天天上门按时为我打针服药。一次,年幼的幺妹替***妈给我端来一碗姜汤,我正欲起身便听见她爹在楼下屋里不断呻吟,这时,幺妹才告诉我:在我高烧的那个雨夜,他爹为我去请医生,回家的路上从盘山险道上摔了下来撞在一棵树上。可是,善良的大婶从来不曾提起过,每晚仍在为我熬着这一碗碗滚汤的红糖姜汤……后来我才知道,那位乡村医生居住的小山坳离我客居的小村子竟有五里之遥。可想,那个雨夜,房东大叔是怎样来回地为我去请这位乡村医生的呢?
记忆中,我仿佛又看见房东大叔的背部和腰间扎满了针,每当想起他被一根根针扎的疼痛,我的心跳就不断加速,眼眶也渐渐湿润了。后来,当夜幕降临,我就在客居的小楼前插上一只火把,好让那些赶夜路的人远远地就能看到亮光。
我知那山乡的夜黑得出奇,静得出奇。我赶过那里的夜路,脚下总是发出沙沙的声响,令人产生种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有时,某个深山缝隙里透出一点点昏暗的灯光和偶尔的一两声狗吠,我都显得弥足珍贵。
客居山乡的日日夜夜,那时,善良的大婶不仅要照顾我和大叔,同时她还担起了家里全部的农活。虽然他们儿女几个,但都已外出打工,家中只留下不谙世事的小幺妹。有时,既便是在雨天,她依然头戴斗笠,高卷裤腿,赤着双脚,扛着锄具默默地消失在斜风细雨的无际山峦……那段时间,我几乎看不到她有睡觉的时候,当夜澜人静时,我们都已睡下,她还坐在灯前纳鞋补衣,早上起床,她却把早饭已经备好。我想,这或许就是她日复一日的亘古不变的生活吧。
朗月高照的夜晚,劳累一天的村民们坐在月下,开始天南地北的神侃。有对家乡的挚爱、爱情的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山外那精彩世界的心仪……年幼的幺妹趴在葡萄架下,望着满天星斗缠着妈妈讲那七月七的故事。这样的夜晚,大概算是山乡生活最轻松、也最浪漫的时侯了。
我怀念大山,依恋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人!真想再次踏进山乡,再次去追寻那田间小路上留下的足迹……
情怀的散文6:雪的情怀
文/物语情归
寒潮袭来,雪,从容而纷纷扬扬从天而降,随风漫捲在灰暗的天空飘舞着。天,灰蒙蒙的,似乎被这鹅毛大雪遮掩着,天地间连成一个整体。人们对这大雪总感觉喜忧参半。不过,给大地送来无比的童话,难道这就是雪的情怀?
转眼间,地上的雪覆盖了先声的冰雹,逐渐加深了厚度,同时不断改变着群山和原野的本色,放眼望去,白皑皑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切归于雪的世界。一天下来,雪花降落竟然没有丝毫向停的迹象,傍晚,飘雪仍然扬扬洒洒继续着。
第二天,雪终于下停了。这雪成了孩子们的玩物。那雪地里的一群孩子,他们举步脚下总不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寻声望去,雪团却在半空穿梭来往,那弧形线勾勒着童年于雪无限的乐趣。挑唆声欢笑声充斥着稚气。笑声中彰显着胜负的评判,见得,孩子们的头云雾悄起,那些头上的汗水、身上被击过的雪迹渗透着童年对雪的暧昧,快乐着童年。然而,当看见孩童打雪仗的场面不免勾起大人们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孩子们再现了大人的童年对雪感的那段生活。如今,孩子们如此雪情让过路的大人感情向往,笑言评赏。手上的雪团尽管寒冷,但冲淡不了嬉雪热情,冷也全然不觉。
大自然是神奇的,降雪是一种神奇的自然造化。对于耕种的农田来说,雪盖十分必要,灭虫消灾,其杀害虫虫卵功效强然。深冻沃土,农苗兴旺,来年望可增产增收。言归正传,大人乐在耕,降雪预示有丰收功成。
雪晶莹剔透,无私之物。给人以童话世界,装点山河,冬景美不胜收。
对于雪,读它知它,也要懂它。雪的情怀为表现异样的美,伟人有赞,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借景抒怀。充分表达面对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静动之景,引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
情怀的散文7:风蹈碧野,情怀郁莽
文/笔墨飞絮
走过许多的路,却没有任何时候,能够感受到走一条带有乡间景物特色的小路让心情来得怡悦与幸福。曾经那么多的岁月,相伴在山山水水中,早已习以为常,年少的赤纯的心灵没有几多的感怀,也没有几许的留恋。当岁月渐长,一条条路径叠加,在比拟的自我凄凄寂寂中,才明白,曾经拥有过的才是最为美好的,曾经践踏着的才是最为弥足珍重的。不想说时光能够倒流,也不想说重新捕捉一份美好。只想站在风中,轻轻静静的让风丝撩过发间,遥望一片烟云,而那曾经的岁月在风蚀的芜媚中,永远都带着一抹明丽与清幽。
我爱着这样的时光,于凌晨时分,踏着静静的小路,汲着雨露,漫淌那份儿时的幽然与霭然。
路,在我的眼前蜿蜒,而我的灵魂却在路的前方蜿蜒,彼时,不再是路引导着我,而是我的灵敏诱导着路的延伸。在那前方,永远都有一缕缕幽香蔓延在风中,随风舞动最为灵动的缥缈情缘。
情缘,何时都可用得着,它不仅仅用在客观的有感情的人儿身上,也用于一切含有生命的自然界中,包括一花一草,一尘一露,一阵清风,一片流水声。它是自然界中,感性的物体赋予给生命的最为抽象又直观的意象,表情描态,引诱了我们的心灵与情感,也彰显出自然的客体与主体,永远都是可以互换的。在相对的时空里,有着相对的立体感。
走过一片阡陌,青青郁郁的瓜蓬,一列列曼妙在风里,清姿独韵。有风的呼声从耳畔飘过,有蛙的声音从风里传来,有蜂的声音从空气里飘来,有水的声音从青郁中茵葱而来,直至一缕缕清香无限幽霭地弥漫在鼻端。斯时,世界只为我一个人而存在。我是风里的客人,载着我,四处游荡,逡巡的脚步,蹀躞有致。爱着这一抹意韵,它虚无的蹈过心湖,从灵魂深处滋生出一种唯美的浪漫与温婉。
河岸的荒灌丛蓬茂密生,挤挤挨挨,一种生命的勃然生姿,生发得葳蕤苍翠。以一种缥缈的姿态游移在它们身畔。心纤巧万般,感慨自然赋予的这份美丽与苍然,它使生命不仅仅是活着,还在享受着。
散落的木堆柴垛上,藤莽攀延蔓爬,青绿地覆盖着它们,点缀着一份无与伦比的岁月痕迹。无痕的时空,无痕的情怀,便如蔓如藤蜿蜒在心湖深处。想起扒着柴垛寻找蚯蚓,身后跟着一群毛绒绒的嘎嘎乱叫的小鸭子,争先恐后从脚边窜过,柔柔的感情涌上心头,浸满身心,那种感觉是幸福的。
只是当初想不明白,那是一种何样的感觉,如今想来,便是简单之至的一种纤巧与呵护的婉约。明媚的时光总是随风而过。不懂得时,它是如枯草蔓延到天边,懂得时,它早已是记忆深处最为温馨美丽的画面,被情怀笼上了烟云,被时光烙上了熏黄。惦念在脑海里,就是一种生命的知与感、性灵的唯美的生发之源。
丝瓜花一朵朵在风里摇曳,浓艳的色泽,不仅仅吸引着蜂蝶。彼时,我宁愿自己就是一只蜂蝶呵。生命何其短,而味道何其浓。瓜蓬瓜架,一莲莲如森林,穿梭其间,充满着浓郁的香。想起了母亲的瓜蓬,丝瓜蓬,苦瓜架,冬瓜蓬,南瓜架,最爱的苦瓜,最脆的黄瓜,最香的香瓜,最甜的丝瓜,最腻的南瓜,最淡的冬瓜。一整个夏季便是旋转在这些瓜类蔬果中,连身心都是饱满而滋润的。
远远的那条电线杆,模糊了视线,被一丛绿藤给缠覆得妖冶多姿。悬空而望,它是世界上最为抽象的形象大师,婉转的将一种生命刻画得袅娜风情。某个世界的角落里,如果失去了所有的生命,也一定不会失去它们凌空的意象,既张扬,又幽静。一种角落里的最凌乱的美,婉约出一种诗意的幽霭。
每天,轻轻走在田园的边缘,远望,沉沉的,静静的,时光倒流,自然的停顿在记忆的某个时空里,曼妙生烟。而风起,一切又都随风而去,不再感怀,不再伤情,只是静静的,听风辨音,也遗忘。在不远的地方,凝目而望,便有淡淡的气息萦绕在身边,熟悉的味道里,阡陌青梗梗的绵延,远山群峦似山又不似山,似烟云又不似烟云。
家的味道呵,在这里演绎得十足,然而,生命依然只是凌空而感罢了。
一棵大树下,一群妇人端着个盘子,烧香跪拜。那份虔诚在浓郁的香霭中显得遥远而熟悉,好似生命一直就这样虔诚地跪拜在某个看不到的地方,等着上天的眷顾,垂怜生爱。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古老的习俗,它把生命所有的希望与失望都纠结在这份神秘的浓郁的香霭中。
隔着距离看人,看风景,永远都是最美的。在所走过的任何地方,只要伫足而望,心头顿生烟云。
水的流动轻缓而徐滞,似久了的浪子,在任何有着阻挡的地方都要停顿下来,随时的观望静候,调息内里。生命便以此繁复往返,制造着一个个奇迹与偶然和必然。
弯下的稻穗,饱满得似一个丰韵十足的妇人。想像着不久的将来,它便可以呈现出生命最为瑰丽的金黄色泽,心中无端的激宕绵亘。自然的风貌永远都是这般参差着它的惟美与荒芜,错落在一起便是永恒的抽象美、意象美、画面美。
追赶的孩子,嘻嘻摆动着稚嫩的手脚,蹒跚中,有母亲的怜爱呵护在身旁,突生一种婴儿也是一种绝美之感,无与伦比的让世界言笑晏晏,热闹非凡,咿咿呀呀唤起母亲的柔情与密意。女子便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伟大的载体。
念时光悠悠,在路途奔波中,如丝澜漾过的纹漪袅荡心空,片片烟景顿时婆娑生命的历程。
情怀的散文8:雨中情怀
文/若木
中午睡得很是香甜,醒来已是下午四点多钟,本想着再赖下床的,但外头树叶发出的淅淅的声音吸引了我,是雨声。我倏地跳下床,撑了把伞走上天台。
我生性好雨,只要一下雨我就有种想出去走走的冲动。此时雨已渐稀疏,本想丢下伞清醒清醒下的,但考虑到感冒还未痊愈,所以这个念头也就打消掉了,但我还是把伞稍微翘高了点,好让我的脸能与迎风而来的雨沫亲密接触。站在天台俯瞰湖面,雨随着风扑面而来,柔柔的,凉凉的,再吸上一口洁净的空气,顿觉爽朗气清,精神抖擞。
在我看来,雨柔软、细腻,犹如一串串灵动的音符,任其渗透毛孔,融入心田,在沸腾的血液中激起欢快的乐章。伴随乐章的旋律,你可以掀起兴奋的波澜,也可以泛起忧伤的涟漪,但于我,更多的却是平静--一种慰心而安然的平静。雨,就是能演奏出如此幻妙的神韵,昂扬也好,和缓也罢,全凭你用心去交流,去感受。
雨,真的是个捉摸不透的小精灵,说她无形,却又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说她有形,她又永远变化多端。无论她是淅淅沥沥飘然而来,还是飘飘泼泼磅礴而至,也不管她是身纤似丝亦或是圆润如珠,只要有她的身影在闪动,我的心就会为之而动情,而陶醉。
雨,天生就是富于感触的天使!
当她飘飘洒洒、纷飞而下时,让人情不自禁地张开双手拥抱她,亲吻她。而她则轻轻地抚摩着我的脸,凉凉的,柔柔的。有时她甚至调皮地钻进我的身体,隐私与羞愧于她早已荡然无存。往往于此,那扇尘封已久的心扉竟在不知不觉中豁然开朗,所有的秘密都尽览无遗,而我愿意与她分享。
当她飘飘泼泼、倾泻而下的时,总是有种冲动--一种想冲出去的莫名之感。自古都是水火不相容,于我却感受到了她的热情、火热、奔放。曾经多少时候,一个人在大雨中狂奔追赶,并不是怕她无情的拍打,也不是情理失控,为的只是追求那份无尽的享受,自由,狂野,激扬。做一只独闯翱翔的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个人撑着伞在天台凭栏鸟瞰,刮着风,下着雨,而我则像个傻子,呆呆的,其实我又何尝正常过呢,或许我根本就不知道何谓正常。反正,我喜欢就行了。看那只白鹭,不也在雨中的湖面上空欢畅地翱翔,何等自由,何等洒脱。下雨又怎样,只会让向往自由的羽翅拍得更加有力。
雨还没有停,但我还是把伞收了起来,感冒,不在乎了,心情好了还怕那一点点病症吗。突然,一片花叶飘来贴在湿湿的脸上,揭下来看看,白脉幽紫,真的好美。风一来,她又飘荡在绵绵细雨之中,优雅,娇柔,像个舞者。或许我也应该舞起来的,和着雨的韵律……
在雨中独品雨的况味,是一种享受。
在雨中领悟雨的禅静,是一种境界。
情怀的散文9:秋之韵
文/杨建勇
又一场秋风,又一次秋的情怀。
触手可及的金色,满眼晃动的硕果,清凉温润的风影,轻吟浅唱的秋水,秋的脚印潮水般蔓延,在你眼里,从来都落寞的秋也变得壮实起来。
无论爱与不爱,四季的到来对你我都是别无选择的,一如蜿蜒的四季人生。岁月无痕,却有那么多风风雨雨,那么多心情起伏。
或窘迫,或惊喜,无论怎么迎接我们的青春,青涩单纯也会在岁月变迁的季候中红润丰腴,这种过往的记忆永远流淌着感伤和感动。许多人,许多事,许多过往的云彩,许多流动的足迹,许多眼泪,许多欢笑,许多失落与满足,许多感慨与梦想,日影般洒落在流年的潮起潮落中。
秋月,秋水,秋风,无论哪一种景致都如一首柔美悠长的婉约词,需要细品,需要心灵与之交汇。曾经,是那么害怕秋的到来,因为萧瑟的风,因为飘零的叶,因为落红无数,因为亲人离逝,秋是那么无情地唱和着你内心的感伤和无奈,你会因此而流泪,会想起年少时分的快乐和单纯,会怀念温暖宽厚的父爱和母爱,会感慨学生时代的激情和梦想,也为自己单薄的人生而郁郁寡欢。秋的到来,常常会成为你落寞心情的借口,对秋的冷淡和不解,一如曾经在父母面前的任性和孩子气。
如今,一个秋,是一种牵挂。不浓不淡的色彩,恰到好处的温度,不温不火的性情,亲切而舒适。这种感觉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却深深吸引着你,就像令人陶醉的眼神,令人难忘的微笑。
阳光那么温柔,空气里都是从容的味道,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和莽撞,变得随意与温和。
在秋季里,惬意的凉,让人的身心都沉静下来,在浓睡消瘦的午后,给自己留个空间,整理以往纷飞的思绪,平淡也好,平常也罢,这个时候心情是饶有韵致的写意画,思绪在若有若无中快意地穿梭飞翔,如果有一茗香茶,一帘青纱,一缕云烟,清香浅淡,诗意朦胧,这种感觉会更到极致。这时,会有一些色彩令人神往,在经历了人生的过滤和夏日的炙烤后,不够鲜亮,不够跳跃,不够惊艳,却如此成熟与平和,像记忆里温暖的母爱。菊花,秋叶,白露,晨风……那秋色不仅漫山遍野,还遍及房前屋后,落入你我心中,成为人生远行的依托。
晓风吹拂,仰望夜空,岁月的清洗使你对弦月情有独钟,也许残缺的东西更加凄美,更为动人,正如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讲究“留白”,认为这样才有意境,有味道。看一弯残月,思绪就被扯走了,尤其是月末时分,下弦月更为迷人,细细弯弯的一牙儿,如一朵娥眉,清亮纤美,开在黑蓝神秘的夜空中,安静优雅地看着人间。经历了月初时的羞涩,月圆时的骄傲,月末时分的下弦月变得雅致从容,清风掠过更加风姿绰约,你会想人生大概也是如此,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执着,那么多无悔,那么多的背影和足迹。岁月的折叠让人丰富,心灵的成长却不单纯是岁月能成就的。一生中有多少个开始,就有多少困惑与迷茫;有多少个转折,就有多少舍弃与痛楚。看到秋风萧瑟,黄叶堆积,最能惹人伤秋感怀,而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那些痛楚,那些伤痕,如飞鸟划过水面,瞬间的碰撞和触击,抚摸的是成长的翅膀。
曾经,有那么多秋,却没有悟出秋的好。秋的来临,往往会多添一份感伤,多增一种愁绪。随着年岁的增长,却也开始解读秋的情怀,萧索背后有蜕变的痛,有华丽遗失的苦,有不为人知的寂寥,却也有这么多的精彩和感动。
走过一秋,是一秋难忘的情怀。
情怀的散文10:老街情怀
文/汤云明
老街不同于新城,它总是一年四季弥漫着市井和人文的味道。它总是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和怀念。一些过去的老旧时光,只有在这样的老街才能找回。
所有的大城市、新城区总是没有悬念的雷同,高楼大厦、宾馆、围墙、栏杆把人情世故封锁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里。霓虹闪乱人眼、商场喧嚣、人情冷漠又构成了新城的街景。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又是一个身心都栖居底层的人。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首选的目标就是去没有改造或改动不大的老城区看看。
下班时间,我经常会从所在小城的老街走过一段路程,好感受一下市井小人物生活本真的滋味和气息。这条老街大约有一公里的长度,从元明时期建成到现在,至少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在六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从这条老街上走出过好几个举人、进士,走出过大航海家郑和。也见证过多个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家族兴衰,人世冷暖。
小城六七百年的文化底蕴被浓缩成老人们熟知的“三山九井”、“四街道五城门八庙堂”。“三山”即围绕、守护着小城的三座小山“日山、月山和盖山”。“九井”指街面边上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红井栏、白井栏、张家井”等九眼水井。四街道是指一公里长的老街由北向南用“仁义礼智”四字,以几条相交的巷子为界线分为四条街,分别叫“居仁街、由义街、循礼街、大智街”。“五城门”是指“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小东门”。“八庙宇”是指“三元公、元光寺、孔庙、玉皇阁、观音阁、藏经阁、清真寺、福音堂等八个庙堂”。小城还有七星捧月(七个小山丘)、四海(四个池塘)、镇邪双塔等历史遗迹和典故。
我就是喝着这条老街上“红井栏”的水长大的,它收藏和寄存了我最美好的童年时光。直到16岁时,我上初中,家里在城外建了新房子,全家才搬出了这条世世代代生活的老街。但仍然会经常来走走。看看这里熟悉的一景一物。毕竟,它是这座小城唯一还能见得到炊烟、柴火的地方,也是邻居们还可以相互串门子、拉家常的地方。几年前,听说要把老街进行旧城改造,真说不清是什么心情,有些无奈、有些伤感,又有几分惊喜……
解放后,政府在小城的四条街道分别开了四个公私合营的杂货铺,卖些盐巴、红糖、酱醋、肥皂、牙膏等生活必需品。当然,这也是老街仅有的四个铺子,所以人们又习惯把四条街叫做“头铺、二铺、三铺、四铺”,我家就在四铺的南门附近。可惜城门在解放初期拆除了,我也没见到过昆阳的城门。只记得小时候在西门附近见到过一段城墙,还有一门埋在城门遗址上的土炮。后来,这门土炮被文物部门挖走了。
在老街上,我们可以看到闲散的老头在茶馆里喝茶、打牌、谈天说地,还可以看到一个个老妇人坐在屋檐下聊天。晾晒衣服的、缝针线的、晒咸菜的、摆小摊、哄小孩子的随处可见。闲适的生活、人文的气息构成了老街的形像。
只是,物在变,人也非。少年时熟悉的玩伴大多已经不见,或者见了也不认识,认识了也无话可说。我少年时喊过的奶奶、爷爷早已经离开人世。少年时喊过的叔叔、阿姨大多已经步入晚年。就连我,曾经调皮的小孩子,也无可抗拒的跨过了中年的门槛。
如今,卖籽种、丧葬用品、农具、杂货、修自行车、裁缝、配钥匙、烧烤、小吃,甚至磨刀、看阴阳测八字、修钟表等许多老行当在新城区没有生存空间,但在老街上还一直延续着。老街是社会底层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变迁的活化石,更是一种带着乡愁的人文情怀。
我感怀老街,其实也是感怀易逝的人生。我留恋老街,其实是想把祖祖辈辈的根基和血脉留住。
情怀的散文11:国门卫士的情怀
文/王芳
天空湛蓝,白云如同棉花一样圣洁,港城的空气格外清新,这样的一个下午,让人神清气爽。我们作协一群人,走进了检验检疫局,走进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这里曾热情地为我们作协开通过绿色通道,无私地为我们提供过会议场所,让我们在这里畅谈文学之梦。陌生,是我们至今没走进他们的实验室和展厅。
在会议室里,听着机电检验科、食品检验监督科、国家材种鉴定与木材检疫重点实验室、粮油实验室等负责人的介绍,我们才知道这个行业的重要性。是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的细心与责任感,编织出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国家材种鉴定与木材检疫重点实验室,以一种大格局让我们耳目一新,实验室有五大板块,分别为森林资源、科学利用、执法把关、技术革新、崇向文化。展板上,介绍了口岸开放的时间。木材从五大洲进口而来,检验检疫人员对这些进口来的木材严把死防,把真与假做成样品让人们识别。从进口木材中截获了马铃薯甲虫、红火蚁、天牛、松材线虫、毒麦等近百种有害生物,通过对有害生物及时有效地处理,阻止了有害生物对我国的入侵,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农林业的生产安全。同时他们还把有害生物制成标本,陈放在展览室内,让大家来参观。在这里我还认识了花梨木、玉檀、香黄檀、相思木等等,看着它们沧桑的纹路,想这些漂洋过海的木头,每一根木头,都有生命年轮和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粮油实验室里,我们看到先进的科学检测仪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检验检疫人员从“利其器”入手。他们用一流的检测仪器对进出口的食品进行检查,对港城的各大超市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查到不合格的食品,就地销毁,从而保障了港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
在葡萄酒检测实验室里,一种异国的情调迎面扑来,无论是酒瓶还是摆放的容器,都很别致,我们如同走进了一个大型的宴会厅。这里详细地解密了葡萄酒的酿造过程,让我们看到葡萄酒的今生前世。不管它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出发,只要来到中国,都有中国的检验检疫人员细心地严把质量关。通过检验后,才能流入市场,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添上一些浪漫情调。
就这样走走看看,时间已经接近黄昏。从实验室到获奖的展厅,从港口码头到文化活动室,我看到一群群国门卫士。他们春夏秋冬坚守在港口的码头上,他们风雨无阻行走在港城每一寸土地上,他们用火一样的工作热情,用严谨的工作态度,诠释着检验检疫人员为国把关、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那一道道安全检验关口、一项项检验检疫措施,无不彰显着检验检疫人员扞卫国门的决心。那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那一本本金光闪闪的荣誉证书同样诉说着他们艰辛付出与得到认可的回报。他们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坚守国门是检验检疫部门的神圣职责,热情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听到了这样深情的话语,我的心很震撼。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奉献,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平安踏实。
情怀的散文12:七月的情怀
文/丁梅华
是谁的声音在颠簸起伏的波涛中,一次次接近南湖湛蓝波浪的激荡?让满目的绿色连同所有的渴望,在硝烟弥漫中走进远方。让一种美丽的神话,沿着世纪的上游踽踽而来,照亮中华大地千古不变的传说。
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总有一种心灵深处的震撼,来自你激情燃烧的涟漪,总有一种血液的燃烧,来自你来自东方豪迈的步履。
能够听懂的语言,那是你爬雪山过草地时灿烂的微笑,抑或是你智慧的神来之笔,勾勒出灵魂沟壑中火热的誓言。
当青鸟的羽翼轻轻地从岁月中掠过地平线时,被镰刀和斧头触及的历史,便生长成季节最初的眷恋,被炎黄子孙虔诚守望的情怀,便开始萌动沾满衣襟的思念,而那束盛开许久的祝福,却在流星的飞逝中成为永恒,走进弯弯曲曲的线装本。
无数次的感动感恩与瞬间的美丽擦肩而过,响彻云霄的颂歌,依旧在华夏大地的深处回荡、延伸,犹如展示一种青春的辉煌、一种挥洒自如的逶迤,像被你的目光擎着的火焰,走进红色七月的诗行。
世界的风云变幻带不走特色的社会主义,远去的年轮抹不去你的丰功伟绩。于是,我在你蹒跚而铿锵的足音中,重新审视新中国、新时代英雄的脉搏。
是谁把以人为本的钥匙,轻轻地放在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里程,让一种期待许久的邂逅成为一种歌谣,再次让世界的镜头在这里聚焦。
其实,生命的驿站已经无法被远去的岁月所填充,惟有你的远眺的目光占据了我所有的想象,我该用怎样的姿势迎接你姹紫嫣红的明天。
情怀的散文13:小院情怀
文/王友明
客居在外已整整42载,但故乡的小院,却常常让我魂牵梦绕。
这处小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兄弟三个分家时修建的。当时,这里是一个大土坑,坑里堆满残砖碎瓦,面积也只有标准宅院的二分之一。所以选中这个地方,是因为妻觉得离伯父家近,有个事好有个照应。为了垫平大土坑,年愈七旬的父亲、妻子和小弟,在寒风刺骨的冬天,每天用人力车拉土10余趟,就连大年初一也没有得到完整的休息。一直忙乎了三个多月,才把大土坑垫平夯实。秋天,便着手盖屋修院了。对农民来说,秋天是个繁忙的季节,既要收,又要种。可盖屋修院对于无栖身之所的妻子女儿来说,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因而,父亲、妻子和小弟,不辞辛苦,边忙碌收秋种麦农活,边操持盖屋修院事宜。我得知消息赶回家时,三间北屋已经盖起,只剩下铺地面、抹墙、打围墙等扫尾工程了。
许是操心过度,亦或农活太累,父亲和小弟同时病倒了。心急如焚的我,只好跑东家奔西家,请求乡亲们帮忙。所到之处,有求必应,令我着实感动不已。在乡亲们的热情帮助下,扫尾工程终于完成了。尽管墙是八寸的,窗户也很小,门是古老的板式黑漆扇门,院落很狭窄,屋内地面是用半截砖头铺就的,与邻居那高大漂亮、精巧雅致的红色瓦房相比,确实是显得太低矮破旧了,但我们毕竟拥有了一处小院,那三间小屋也可为妻子女儿遮风挡雨了。立于这和着心血、和着汗水修建的小小院落,我们都心满意足地笑了。
由于急着居住,父亲教给我一个让潮湿的墙壁速干的办法:用火烘烤。我和妻子赶忙拉来两大车棉花柴,在屋里点燃七八个火堆。经过三个昼夜的烘烤,潮湿的墙壁真得被基本烘干了。搬家那天,我们放了好几挂鞭炮,以庆贺乔迁之喜。安置好简陋的家,我和妻子又在小院里栽上了三棵槐树、一棵枣树。几年过去,槐树就枝繁叶茂了,枣树也开花挂了果,为小院带来一派生机。
每年初秋探家时,一到晚上,我和妻子、女儿,或在树下吃饭,或在树下聊天,或在树下干活,小院总溢满浓浓的亲情。早晨的阳光洒满小院,更富有一种乡村情韵:雪白的公鸡站在墙头上,伸着脖子打鸣;邻居家的小狗守在门口,摇头晃脑地叫个不停;槐树叶子上,兜满夜里落下的露水珠儿,风一刮,噼哩叭啦往下滚,像掉下一串串银豆子;挂在屋檐下的辣椒,在晨阳的照射下,闪着红红火火的光……生活在这个小院里,感到格外的惬意。后来,妻随了军,父母便搬到了这个小院里居住。虽说人老了,但父母还是把小院收拾得利利落落。
已卯年底,我回家过年。到家时,已是日头偏西了。斜阳下,我看到小院里是那样的明亮、整洁。除夕那天,我亲手把红色对联贴在门上,把福字贴在屋内,并在屋门口和街门口安上电灯。夜幕降临后,通明的灯光,映照着红红的对联和洁净的小院,为故乡的年意营造了一种祥和红火的氛围。因我在家,前来串门的乡邻和拜年的亲戚很多。从初一到十五,每天客人不断,小院始终沉浸在一片喜气之中。年迈的父母,此时也仿佛年轻了许多,立于院中,迎来送往。望着笑容满面的父母,我的心湖也绽开了开心的浪花!
那年六月,母亲去世。回去奔丧的我,一踏进那座小院,便有一股悲凉的感觉。似乎那座小院随着母亲的离去苍老了,那座老屋也随着母亲的离去坍塌了。送走母亲,我用了两天时间,挥汗如雨地把小院又打扮一新。父亲不愿意到弟弟家歇宿,依旧住在这座小院里。可国庆节放假时,我回到仅仅别离四个月的故乡小院,看到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景象:这里已是人去院空,大门紧紧地关闭着,那把已锈迹斑斑的铁锁,孤独地“卧”在门栓上。一问方知,父亲已经搬到小弟家居住。院落之中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犹如足迹罕至的荒原,满目苍凉。那座低矮的老屋,像一个打盹的老人似的倦伏在三株槐树枝下,孤苦伶仃。我心中一阵发酸,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风儿擦过宁静的小院,槐树叶随风翻飞,滚落在脚下,我的耳边,突然响起唐人李商隐那“衰草满庭空伫立,清风吹袂更长吟”的感叹。踩着茂密的杂草和厚厚的落叶,我走进老屋,一股呛人的霉味扑鼻而来。环视屋内,到处都是乱乱的,桌子上、床上、土炕上全是一层很厚的脱落下的墙皮。屋子东南角已严重漏雨,仍不时有水滴叭哒、叭哒地落下。屋顶、屋角遍布着蜘蛛网,还不断地看见老鼠乱窜。目睹此情此景,一片孤寂和凄凉的乌云笼罩在心头。
愣了片刻,我便开始动手打扫老屋,收拾小院。妻说:“又没人住了,还费这劲干啥。”我含着眼泪说:“看着这乱糟糟的院子,心里难受啊。要是母亲还在,父亲还住这里,咋会成这个样子!”妻见我动了感情,便不言语了,也帮我收拾起来。傍晚时分,父亲拄着双拐走了进来,看见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容颜,憨厚善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苍凉的笑意。忽而,一只鸟儿在槐树枝头凄切地叫了几声,仿佛在诉说它的孤独悲凉之感。父亲说:“院里没人住,很快就会毁的。”想到不久的将来,这座小院就要被风雨侵蚀,我的心便隐隐作痛。
果不其然,随着父亲的离世,老屋已被风雨侵蚀的顶部完全坍塌了,只剩下四周的墙壁顽强地耸立着,地面上到处是孩子们玩耍时扔进去的树枝、砖头、瓦块,靠近东墙边竟然还长出了几棵大拇指粗的槐树。一阵微风吹过,扑鼻而来的是一股腐木和青苔的气味。小院内更是被邻居堆满了柴草,一片杂乱。望着小院凄惨的样子,父亲、妻子和弟弟,挥汗如雨、拉土填坑、搬砖建院的情景,不由得浮现脑海。我赶紧掏出数码照相机,将坍塌的老屋和荒凉的院落,珍藏于记忆的底片。再一想,老屋和小院已被高大漂亮、宽敞精致的新瓦房和新院落所替代,心里稍稍感到一丝欣慰。
啊,故乡的小院,无论你的命运如何,你都是一帧蕴意深厚的历史插图,将永远镶嵌在我记忆的扉页……
情怀的散文14:情怀
文/阎丽婷
什么是情怀?情怀是人人生而有之的东西,是以心灵的满足,而不是以功利的得失作为自己行为标准的一种品质。
剥开几千年斑驳的历史,便看见一条宏硕而柔韧的清晰脉络——那就是情怀。
有一种情怀叫天下。单看血洗沙场的帝王将相,没有胸怀天下的情怀怎能在百代之衰时建立功业?周公没有胸怀天下的情怀,怎会呕心沥血制礼作乐,滋养和渗透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血脉。秦始皇没有胸怀天下的情怀,怎能叱咤风云,把中国推向大一统?谁又能理解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雄心壮怀?李世民从四方征战到从谏如流的文治武功,以李敖称之的“政治俗情加艺术奇情”,站在了两千年帝制的顶峰。一代大帝康熙,年衰之时还高呼“向天再借五百年”,那不是权力的欲望,而是不老的天下情怀。
有一种情怀叫家国,无论圣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王阳明,还是名相如管仲、萧何、孔明、魏征,抑或《诗经》、《离骚》、唐诗、宋词,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的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而是更近乎我们内心的精神归属。
有一种情怀叫为民。大凡伟人、领袖人物,都有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站得高看得远的大格局、大情怀。毛泽东一生文韬武略、挥斥方遒:“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踏遍青山人未老”……无不抒发着一代领袖的伟大情怀!邓小平“以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以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以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以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书写了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一次次的基层调研中,习近平都率先垂范,在细微处展示着领导干部应如何亲民、爱民、为民着想。无论是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还是对青年学子的期望,生动的细节里,体现的是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因为为民,所以伟大。
情怀无贵贱之别。
有一种情怀叫小人物。历史中的宏大叙事,细看过去是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而正是这些小人物,才成为构建家国、天下、历史的大情怀不可或缺的部分:荆轲刺秦王、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犒牛而救郑、清末章寿麟纵身一跳救曾国藩;现今,我们每年评出的那些感动中国人物,那些在工作上精雕细琢的大国工匠、那些在不同岗位上默默无闻坚守的平凡的人们,无不是以小人物的大情怀来构筑着我们的中国梦。
有一种情怀叫厚朴。醇厚朴拙的情怀是渗透骨子里的生活基因,是中国人生命气息的一部分,是一份朴质的眷恋、不舍和珍重,是可以让人活得像个有血有肉的人,无关贫富、无关地位、无关好恶。一如丰子恺的画,看着没那么优雅,也没那么唯美,但,内容都是来自生活里最平常的真实,不是他画不出唯美和优雅,而是他早就过了那种为了表达自己“小我”的执着,更多的只是对芸芸众生的情怀!情怀,无关小我,只是生命本体对这个世界美好的那份热爱。
有一种情怀叫温度。情怀是日常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是爱生活、爱人生、爱年轻人光鲜的时刻,也爱年老时孤独的皱纹。几年前,总会清高地看一些人,认为他们读书少,知识不多,就会粗俗鄙陋,就会没有情怀。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疑问:为什么文人墨客的矫情可以是情怀,芸芸众生的感悟就不该被重视?文化或者情怀,不该是高高在上的庙堂,不该只有阳春白雪,文化和情怀只有活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里,才能健康地生长并延续!春运时,归心似箭的民工急迫的面容里透出的是乡土的情怀,卖菜的摊位前,摊主聚精会神地看《红楼梦》,那更是情怀,《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式的人们,都有着令人动容的大情怀。
“知乎”上有句话:“写小说,不是情怀。但在流水线上忙十四个小时,休息的间隙,同事在打牌、聊天、唠嗑,而你取出皱巴巴的稿纸,坐在车间角落里写小说,不为发表只为倾诉,这是情怀。情怀就像梦想。当科学家,是梦想;当一名小丑,也是梦想。当你觉得它很美好,愿意去追求,而隐隐约约有一种崇高感时,它就是。”
情怀到底是什么?情怀是“桃花一族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情怀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情怀可大,也可小,情怀有用也无用,情怀这种东西不能当饭吃,可没有情怀如同饭里无盐,索然无味。
在一些人眼中,世界很小,在另一些人眼中,世界很大。差异何在?在情怀!情怀缺失,纵然拥有全世界,也只能看到蝇营狗苟,首鼠两端。情怀在心,哪怕偏居一隅,也有看不尽的潮平海阔、明月入怀。
当我们感到忧郁、孤独的时候,情怀是一束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照亮着前行的路!
情怀的散文15:一抹乡愁 万般情怀
文/爱而后育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乡愁,一种说不清道不明让人难以割舍的情绪。时而会是一股汹涌的暗流,突然冲击你,让你无法招架。尤为中年,这种愁绪变得颇为浓郁,时时袭击我的思想。
提笔,思绪的帆船也随之驶向了孩提时的童贞。记得雪天和姐弟一起扫雪、铲雪、堆雪人、打雪仗,一起吃院里的冰锥。还记得雨天,和姐弟隔窗赏雨,或在雨地里踩水泡泡,或撑一梧桐叶满街跑。也曾记得雨过天晴,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小水沟里“治水”,一起和泥放炮,或捏泥人,捏炊具。忘不了春天,到油菜地里闻花香。尝几串榆钱,品几朵槐花,跑到山坡上从杏树、桃树上摘几支含苞待放的骨朵儿,插到自家的水瓶里。用树皮做哨子玩。到山凹里找出自己喜欢的各种颜色的蜡笔。跟着姐姐顺着羊群捡羊粪。放学后,挎上箩头,打着给猪拔草的旗号,到田野里疯跑。天黑后,箩头底下撑着木棍,上面摆几支自己喜爱的花草,回家后还会受到父母的几句夸奖。还忘不了夏天,嚼上甘草,和伙伴到家附近的水池里洗衣服、捉泥鳅、寻河蚌,蹦麦秸垛。也不曾忘掉秋天和家人一起掐谷穗、掰玉米、捉萤火虫、吃甜玉米杆。和伙伴到山坡摘酸枣、够柿子,捉蛐蛐,逮蚂蚱、搂树叶。更忘不了冬天,挑出水缸里最厚的冰块来解渴,拿着用衣扣上拴着的小刀削皮后的白薯,作为最好的零食。早上到草地上晒出头天晚上家人创出的红薯片,晚上收回来。便会知道红薯片缩小了、周围卷起来是风干缘故。冬天的早上我和姐姐都会捧着母亲准备好的火锅上学,顺便再带上几粒玉米。课上脚踩火锅,课下崩玉米花。但有时在课堂上火锅会冒烟,被老师吵,无奈端出教室。春节期间,穿上母亲做的新衣服,拿上挣来的龟裂毛票,左兜揣着煮熟的咸黄豆,右兜揣着没捻的散炮,便是一年的收获。
冲开记忆的闸门,历经岁月洗礼的往事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挤进脑海。记忆更多的是第一个老家。母亲说她过来时是两间茅草房,后来就翻盖为土柸房,院子很小,中间靠东边有一石碾,每忆起家里的碾盘,便会想起送到队里牲口后看到驴打滚儿的情景,也常因为没机会用队里的牲口,姐妹几个轮流推碾,碾杆可俩人同时推,挨碾盘者可偷力,现在悟出是杠杆原理。碾盘南边有一梧桐树,两三个小孩才能抱过来,几个伙伴可围着梧桐树蹦着跳着“编花篮”。梧桐花落地时,还可拽下花蕊吮上几口甜汁。西边有一间厨房,它带给我更多的乐趣。每次套罢碾后,母亲便会在这儿用箩筛出更细的红薯面,所以整个屋子便会有细微的红薯面做背景,我就可以任意画任意写,过些日子,照样能看到自己的杰作。更有收获的是;厨房墙上的破洞让我痴迷,从那时起,我便熟悉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厨房是平房,顶为晒棚,巧的是,一棵粗大的椿树从晒棚一边冒出来,椿树周围还有一定的余地。姐姐们动作协调利索,时而从树下爬到晒棚上时而又滑下去。只有自己胆小动作笨拙,只会滑下去。椿树上有很多身体柔软的“花大姐”和身体稍硬的 “白花老汉”。花大姐会舞蹈,白花老汉会开门让你去家里喝水。碾盘东边还有一排石头砌成的低岸,上边摆放着“懒老婆”和指甲草。懒老婆睡得早,起得晚。花色有紫的有抓破脸(黄色上又有星星点点的紫色)的。每到七月,门外的核桃树也给予了我们无穷的乐趣。家的西边有一小胡同,也是一位牧羊者的必经之路。夕阳下,牧羊人甩着长鞭吆喝着,鞭声落在各家的院中,我和姐姐便会不约而同跑出去,双手着地,双脚蹦起,羊群吓得扭头跑,几次使坏,被牧羊人发现,被吵。
漂泊的人呵,总纠缠在乡梦里,数不清的故乡美景,道不完的儿时回忆,扯不断的依旧是那浓浓的乡愁。
小时不识愁滋味,或者说如果没有远离故乡,估计也不会有乡愁。上中学走进县城,从此就没入了异乡的风沙,就有了淡淡的乡愁。每周日下午背上母亲烙好的六个发面饼,泪眼相看,凝噎无语。在校一天一个发面饼,酵粉里弥漫着乡愁。晚上,睡到父亲用力拧得干草铺上,每一根干草上布满了乡愁。周六下午,坐立不安,偷偷瞄到校外等待自己的姐姐,自行车后座上铺满了乡愁。几次想到辍学,可每每想到发面饼,每每想到干草铺,每每想到自行车后座。看看父亲买给我的手表,看看父亲送我笔记本上“做人要真,待人要诚”的八个大字。想好的话语咽了又咽。乡愁是亲情,课堂上,泪水连连,寝室里,夜不成寐。
再几年,来到这里求学,在别人眼里,似乎鱼跃龙门,可自己常常登上学校教室楼顶,潸然泪下,面向西方,望眼欲穿,去追寻袅袅炊烟的小村庄。课堂上发呆走神,时而浅笑,时而抹泪。
靠着一份份拼凑起来的温暖,慢慢地长大了。散文随笔
外乡的大街上、每每看到漂泊在外的流浪的人们,有的拿着重重的行囊、拖着疲惫的步伐,还有他们脸上显露出那种淡淡的茫然的和那无助的眼神,不知他们有何感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内心的酸、甜、苦、辣。
一个生命从蕴育时就已经开始吸吮着一个地方的营养,那儿的水,那儿的空气,还有那儿的风土人情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生命。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和那个地方的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以后在什么地方成长、生活,这种水土之情,血脉之亲是无法割断的。
再回故乡,许久无人居住的老屋渐渐风化,许久无人行走的小径渐渐消痕,许久无人蓄水的小池渐渐干枯。不管是风化的老屋,不管是消痕的小径,不管是干枯的水池,都成为我乡愁最好的载体。
乡愁,总是生命的行囊中最挥之不去,也最无可奈何的一缕情愫。
乡愁里记挂着年迈的父母,乡愁里散着难以割舍的亲情,乡愁里有淡淡的忧伤,感伤人生的悄然易逝,起风了,我枯黄色的乡愁飘飘落落。雪飞了,我白皑皑的乡愁铺天盖地。
原本苗条的身体,现已发胖。可是,形之于外而内化于心的思想,却变得越来越孤单,人情冷暖,无助的心灵浸润孤寂的乡愁。
我期盼着那里变得更加富有美丽,让我牵挂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乡愁变得淡然,变成一种向往。
此时忘却了城市的喧闹,忘却了生活的压力,忘却了工作的烦恼。这一刻,心跳在此停歇。
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