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顾名思义文章(精选13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顾名思义文章1:老物件里的旧时光
文/程应峰
老物件,顾名思义,是淡出生活舞台的一些东西。在过去的岁月里,也许这些物件是平常易见、普通不过的一些东西。只是,在流光的走向里,它们的身影渐渐被生活的烟尘覆盖甚至淹埋,一不留神,就成了引人珍视的回忆和怀念。
时光这东西恰似握不住的沙粒,抓得越紧,溜得越快。毋容置疑,一切物件都会演变成老物件,一切生命时光都会演绎为旧时光。老旧的事物拥有的是不可小视的附加值,老物件像陈酿,越久越香醇,比如一块停摆在某时某刻的手表、一台再也踩不动的缝纫机、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都足以勾起我们对旧时光的追思和回溯。旧时光泛着苍黄温暖的光芒,如父亲宽厚的手掌,似母亲慈爱的眼神,有时还像空气中氤氲的爆米花香。当然,你若在旧时光中醒过神来,也会由心而生“回不去了”的人生感念。
四十年前,我居住在乡下老屋。时至今日,乡下老屋依然在我的脑海里存留着许多记忆。那儿有熠熠闪烁的煤油灯,有青石围成的火塘,有挂在门上的铜锁,有老式的桌椅板凳、老式的雕花床,有属于母亲的泛着暗红光泽的梳妆盒,尤其是那个装有连环画的小木箱一直清晰地嵌在我的记忆中。更有那与食物有关的老物件,诸如吊锅、耳锅、灶台,每每想起,就有食物之香和亲情之爱在味觉嗅觉听觉感觉之间悠然往复,萦回环绕。
老物件,带着人文的、历史的气息,凸显在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中时,总能够或多或少地唤起我们对旧时光的感念。我曾见过一处古朴雅致的别墅式庭院,以十几个磨盘围成篱笆,磨盘石质厚重,古朴典雅,在磨盘篱笆前面,摆放着一个青石牛槽式的鱼缸,几尾锦鲤在其中游弋。房屋窗户镶嵌成传统的木格子窗,原木的颜色,原木的框子,一道道细细的木纹,散发着树木的清香。走廊尽头,以同样的质材做了个矮门,隔出了小院,矮门外是一小片竹林,清风吹来,竹影婆娑。这种现代“老宅院”,带出的分明是古色古香的历史韵味,人文气息,让人足以在这些老物件里充分瞩望过往的时光。凡俗之人,一旦沉入“雕梁画栋”、“残垣断壁”构架的旧时光,就会不期而然多出一份古朴而考究的心境,多出一份经得起推敲的人生雅趣。
都说物是人非。其实物也好,人也好,都会一不经意,便不见了踪影。好在,人有人的灵魂,物有物的灵性,有了这两样东西,一切,都可能重逢,一切,都可能再现,一切,都可能在午后的阳光下,通过一个老人的心无旁骛的阐述,变得通达、透亮、美丽、安详。
老物件里的旧时光,无论日月更替,风云变幻,它都在那里。它总是以飘渺细微的触角,勾画着旧日岁月的情愫;以模糊久远而低调的光晕,渲染着生命长廊中淡淡的惆怅和感伤。
顾名思义文章2:阳台斋情韵
文/曹继铎
所谓阳台斋,顾名思义,即是将阳台搞成读书、写作的书房。大约20年前,我便拥有了这样的一个阳台斋。而它的优越性确实很多,我是深有体会的。正如一位作家朋友对它所描述的那样:“阵阵婉啭的鸟语,唤我走进作家曹继铎先生的阳台。这是一方三四平米大小的天地,幽静、雅致、安恬、明亮,晴天丽日的光辉,浴着花,浴着鸟,也浴着那张极普通的书桌。这是曹继铎先生为了安静,也为了多呼吸新鲜空气,多享受温暖阳光,特意为自己安排的写作、读书的书房,他的一些华章佳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这段精彩的文字,几乎将我阳台斋的诸多优点,以及我之所以喜爱它的缘故,大致都囊括了。另外还需要再补充一点,这阳台斋紧挨着客厅,客厅临窗放着一张大办公桌,倚靠东墙是一排书橱,书橱对面便是沙发、茶几了。按说,客厅的大办公桌,对于写作、读书更为方便、舒适,但我却很少用及,主要原因呢,或曰不习惯,或曰不情愿……对我而言,实则变成一种摆设了。当然,书橱的放置,也为我的写作,提供了一些方便,写作中若需查阅资料,翻阅图书,可以说触手可及,用之自如,因此,我对此还是满意的。
这些年来,我同阳台斋朝夕相处,它成了我温暖的港湾,灵动的栖息地,激情和灵感的发源地,创作作品的摇篮。每天早晨,我首先来到这儿,最早迎接东方的日出--沐浴火红的朝霞,面迎小院生机盎然的绿树以及鸟雀的啁啾,还有清新、鲜爽的空气……我会异常惬意地仰望着蔚蓝色天空,悠然飘过的朵朵白云,便会神思飞扬,激情澎湃,浮想联翩,灵感涌动……于是,我的心灵在那一刻得到净化,情感在那一刻得以升华:我感到内心空间的辽远与宽阔,感到心情的舒畅与欢悦。此时,灵魂早已跃出狭窄房子的空间,飞上浩瀚的高空遨游,任凭那超然的翅膀自由地驰骋、翱翔……就这样,我以饱满的激情,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精神抖擞而又全神贯注地紧握手中的笔,在我心爱的阳台斋,开始了全新一天的写作,于是,一篇篇新作,便在这儿诞生……
我的阳台斋,是我精神的家园,是我多年来用心血创作作品的结晶,是我的视野、知识、兴趣为之开阔、集纳、驰聘的场所,是社交友谊活动的园地。在这里,除去集中写作之外,还有许多兴趣盎然、意义非凡的事情,常常使我沉浸在这个独享的天地里,致使每一天的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惬意、开心。在这里,我会接听一个个八方来客的电话,似与他们促膝谈心,欢笑不止;我会拆阅应接不暇的来信,分享各地朋友们创作丰收的欢乐;我会醉心于一本好书、一篇美文,久久地陶然乐然,心绪难平;我会打开录音机,听上一曲最赏心的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也会收听朗诵家徐连生朗诵的我的代表作《母亲的老屋》;我也会自我欣赏办公桌玻璃板下一张张代表我生活经历的“代表照”,陷入悠悠岁月的遐思默想……这样,我置身于我的阳台斋,常常感到犹如置身于神话般仙境般美丽的王国之中,使全身心充分放松,无比从容、恬静、愉悦,恍若沉醉一般……诚然,尽管我的生活中有时也有不足和缺憾,失意和不悦,但有它与我相依相伴,就感到生活全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希望的,是无限美好的……或许正因为如此,我对我的阳台斋是富有感情的,可谓亲如兄弟,情同手足。
因它相伴20年,更加深了对它的深切挚爱和浓浓眷恋。我想,今后的日子里,我愿同它继续亲切相处,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顾名思义文章3:韩城人的腊八饭
文/郭枫仪
腊八,顾名思义,就是腊月初八。在我国,许多地方把腊八也称为节日,它起源于古时的祭祀。古人为了祈盼风调雨顺,祈求五谷丰登,一年中的春夏秋冬都有各自的祭祀仪式,冬祭在十二月,古人们猎取禽兽祭祀祖宗和神灵。因此,后来便将“猎祭”称为“腊祭”,十二月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叫做“腊月”。
在韩城,民间非常重视腊八节,这不仅因为腊八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令,还是年节的发号令。腊八节一过,年仿佛变成了一个猴急的孩子,迈着急匆匆的脚步扑面而来,所以,民间有句俗语,叫“吃了腊八饭,赶紧把年办!”
说起来挺简单的腊八饭,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它主要难在熬粥上。腊八饭常常是由家中最年长的主妇亲手操作出来的。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她们就开始煮各种各样的豆子,韩城人把这个过程称为“浸豆子”,先是一阵急火,待锅里的豆子上下翻飞,就改成慢火,通过不断添水和持续加温的过程,用时间打磨出一道黑里透红的粥汤。
面是第二天一大早和出来的。同许许多多匆匆而过的日子不同,腊八粥的面条和得较为硬朗,反复揉搓,最后擀成细溜溜的长面,再抛进锅中,让它们与粥合而为一。通常情况下,腊八饭里还有花生米、核桃、葡萄干、毛栗子、红薯等,讲究的人家,更会在粥中加进百合、枸杞等。这些东西不像豆子,不经熬煮,一般都在临近开饭前才添加进去。
过去,韩城人把吃腊八饭看得特别重要。做好的饭先要祭祀天地间各路神灵和列祖列宗,还要人者有份,家禽等同。给家里的鸡鸭猫狗、骡马牛羊分食,甚至还要在门前和院中的树木根部也放上一些,以表示对动物的爱护和彼此之间的和谐,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家禽兴旺。
腊八节离传统意义上的“小年”仅剩十多天,时值隆冬,天寒地冻,食物便于保存。在韩城,过去的人们还要为常年外出的人留一份。他们知道,外出的亲人们正行走在通往回家的路上,最迟也会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返回家园。守在家中的亲人们,用一碗腊八饭寄托着团聚,传递着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
顾名思义文章4:冬至
冬至,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到了,自此以后便是“数九寒冬”。所以,冬至这天又叫“进九”、“入九”。
冬至,每年都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到了这天,夜是漫漫长夜,太阳很早就落山,早晨的太阳迟迟不肯露脸。过了这天,白昼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级而衰。相反的,阳气则从此开始萌芽。虽然还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
冬至的习俗很多,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吃法,河南人吃饺子,我的家乡通常在早上吃汤圆。汤圆口味繁多,有各种馅,芝麻、豆沙、桂花,还有菜肉馅。我最喜欢米酒汤圆。冬至的早晨,米酒和汤圆同煮几分钟,汤圆一个个漂浮起来时,舀一碗,热气腾腾、酸甜醇香,汤圆连着汤汤水水吃得一干二净,身上跟着热乎起来。
冬季是生机潜伏,万物守藏的季节,水结成冰,地冻而裂。中医认为,此时最宜进补。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冬季进补各不同,有食补、药补。本地中医院每年开展“冬令中药膏方养生节”,中医名家为个人量身定制,开设养生进补膏方,治病祛邪,滋补强壮。女人们爱吃固元膏,上等的东阿阿胶,枸杞、桂圆、核桃等食材,加上黄酒熬制,常吃养气补血,滋阴润燥。若是家有正值青春期十多岁男孩,大人们寻思着,该给孩子买副鸡药吃吧,在山野乡村捉一只老母鸡,和含人参海马等多种名贵中药材的鸡药同煮。这也是本地民间流传至今的风俗,进九后,连着吃三个年头,期盼着孩子个子窜得更高,身体强壮结实。天气寒冷,牛羊肉也是必不可少的桌上佳肴。煮一锅白汤羊肉,浓白汤汁,溢满羊肉特有的鲜味,夹杂着胡萝卜的清甜,下班回家喝一碗,一晚上身子暖暖的。
冬至是家家户户腌鱼腌肉灌香肠的时候,冬至到春节一般都是三五十天,这时腌制,过年享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市场上什么都可以买到,也听闻腌制食品吃多了不好,但祖祖辈辈多年的习惯依然存在,普通人家都要腌制一点,否则这个冬天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过年的餐桌上更是少了点年味。看,家家门口的竹竿上、阳台上吊着一排排腌制的鱼或肉,鸡鸭鹅,还有香肠,成了冬日里一道特有的风景。父亲擅长做风鱼,每年此时,买几条大鳊鱼,鱼鳞黑亮,鱼身肥厚。在鱼头下部划一口子,将鱼肚里的肠子清除干净,放入盐、姜、葱、生抽,用纸封口,挂阴凉处风干。过年时一家人围坐,隔水蒸一只,鱼肉香气扑鼻,嚼劲十足,回味无穷。
冬至那天算起,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天,冬天就过去了。流传了几百年的民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等到“耕牛遍地走”时,春天也悄悄地来了。
顾名思义文章5:糖纸,儿时的记忆
文/熊兴国
糖纸,顾名思义就是包糖用的纸。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其实它就是垃圾,不过回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可是美丽的贴画,也是我内心深处抹不去的记忆。
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真正的贴画,不过因为家里的境况,我不能和身边的很多同学一样拥有它们,可是内心却抵不过对贴画的喜爱,所以我只能悄悄的去捡糖纸。趁着同学刚扔下的糖纸,悄悄的去捡回来,把它整平,再用米饭抹在背面,贴在书上,就成了一幅美丽的贴画。
可是“好日子”不久,我捡糖纸的事就被班长发现了。他拿着我贴满糖纸的书本在教室里宣扬,完了还不忘给我取一个绰号“糖屎”。我气急愤怒,却不敢上前去揍他,最后还得求他:“还给我吧,还给我吧……”
因为我不想背着“糖屎”的骂名,所以从家里偷了一块钱去买真正的贴画。可是画还没有贴上去,偷钱的事就被父亲知道了。他一只手拎着我,一只手用竹丫子甩在我的身上。只听见“嗖”的一声下去,我的身上立马就起了一条道子。
“说,为什么要偷钱?”父亲一边打一边问。
“他们见我捡糖纸,他们都叫我糖屎……”
那天晚上我哭了,母亲哭了,父亲也哭了。
不过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成绩却一天一个样。从班里的倒数第一,慢慢地变成了顺数第一。因为成绩优异,后来我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之后是一所好的大学。
其实我一直忘了说,自从那事之后我也捡糖纸,悄悄地捡,也悄悄地贴在我那小本子上。因为母亲说,捡吧,那是你的爱好。父亲则说,捡吧,那是你不可忘却的教训。只有我自己说,捡吧,那是你的记忆。
顾名思义文章6:铁血军魂
文/周一刊
反恐精英,顾名思义就是打击那些非法组织的高手。在英文字典里,反恐精英的英文名是: Special forces soldier。special的意思是特殊,那么这些士兵当然就不是普通的了。我讲了这么多,大家也差不多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了吧?没错!这本书讲的就是一群血气方刚的反恐精英打击犯罪分子的故事。
《反恐精英》的内容大约是这样的:乌木市连连遭到恐怖袭击,先是汽油运输车爆炸案,再是寺庙劫持人质案,然后是慈善捐款爆破案,再是导弹射击民航飞机案,最后是乌木市电信全部瘫痪。这些案子都是一个在N国的恐怖组织“军盟”干的。反恐办的副主任秦浩接管了这些案子,他发现这个“军盟”组织的头目原来是自己的兄弟——艾莎。这时他的爱人在与恐怖分子抗击时受了重伤,秦浩还得知“军盟”要对中国发起攻击,他便率领特种兵歼灭了“军盟”组织。
秦浩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公,他是一个中校,在反恐办里是副主任。他无私奉献、智勇双全、才华横溢,对于那些侵犯我国领土的人,他就像汉代初期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旦出击,毫不手软,直接歼灭。
《反恐精英》是一本热血爱国青年都应该看的好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告诉我们许多爱国的道理:我们要保卫我们的祖国;对于那些侵犯我国领土的人一律消灭;中国的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这是最重要的——犯我强汉者,虽远道而必诛之。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我长大后,也要学秦浩一心为国,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顾名思义文章7:当家乡已成故乡
文/占爱萍
家乡,顾名思义,理应是出生长大的有着山山水水的地方。古语有道:在家百日好,家里有亲人和乡里乡亲,感觉当然好。我的家乡红安,有着永远明亮遂远的天空,有着永远纯净秀美的山水,有着永远质朴善良的乡亲。
当家乡的孩子们长大后总以为自己羽翼丰满,憧憬到外面的世界尽情展翅翱翔。于是人们一个个、一群群、一代代的前赴后继,背着行囊去向远方-期望可以告别贫瘠的地方。只因为家乡无法承载太多的****无法实现太多的梦想。家乡只是成长的摇篮和盛产记忆的地方。
带着太多太久的期盼,带着太多太久的梦想,挤进钢筋水泥的森林,在芸芸众生中,在社会大染缸里,家乡的人们摸爬滚打,滴洒血汗,受尽艰辛,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春夏秋冬换了一轮又一轮。当日子累积成多少年月后,有的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找到了更好的自我发挥的人生舞台和生存之地,有的人回来了家乡,回到那个曾经想抛弃过的地方。回来的家乡人,身回心却走远了,回来后才发觉原来自己同时也被家乡所抛弃,因为繁华与贫瘠之间的落差,因为太多年未亲近的家乡让人无法适从一如多年前未曾变过的模样。这个世界瞬息万变,而我的家乡面貌却一如既往还是多年前的模样,人们的心灵虽然早已悄然起了变化。于是回家的人们又开始辗转反复奔波,依然离多聚少,身在家乡,心里感觉如同故乡。不回来家乡的同乡们因为适应了异乡,异乡成了家乡,家乡早成了故乡。
久而久之的漂泊,久而久之的离愁别绪,家就像心头的一盏明灯,指引人们渡过每一个难关,给予人们温暖。有亲人有爱的地方才有家的感觉。人在异乡,居无定所,为生计劳顿,困难挫折委屈后便会思乡心切,想念亲人与故交,想念那片天空和水土,慢慢知道家乡的份量,直到在记忆里烙上家乡的记号。因为心灵的漂泊,因为打拼途中的艰辛苦涩,因为那里曾经是自己永远的家乡,永远留念怀念却无法回去的地方,在心里会一直珍藏记忆的地方。
家乡,那样纯净的山水天空,那样纯净的心灵。那是一片太特别的土地,一方有着太多怀旧故事的天空。曾经盛满笑脸的田间地头,到如今即使在最农忙时也变得人影稀疏。曾经排满长队、布满人影去往小学的阡陌早已被草丛覆盖,那一所所的学校早成了空壳,无一师无一生,有时候会当成饲养基地被别人承包起来。如今的小孩全部在城市里上学,即使是农村户口的孩子估计也难有人能认清什么是小麦什么是稻谷。细想起在这个社会还不流行外出务工,在所有家庭还很热闹的凑涌在一个村庄生活的时代,我们那时候所拥有的山水田地间的乐趣只能当回忆自己慢慢口味和珍藏。我们小时候每个农忙或者暑假就顶着烈日在田间和大人一起割谷插秧,放牛采茶。那时候我们熟悉我们的家乡,熟悉生养我们的土地。但那时候我们也向往城市小朋友像水彩笔一样七彩的生活。
时代在瞬息万变中前行,家乡的人们思想大转变,懂得出去闯荡,期待更好的收获,哪怕背井离乡之旅再艰辛,哪怕春运再拥挤,哪怕外面的陌生人再多,哪怕外面的世界再冷漠,也要坚定的外出远行,只要有个地方可以使上劳动的劲,都要勤快的奋斗,一如既往的保持着红安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红安人像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绽放在天涯海角的任何一个城市。
离开家乡,就必须放弃自己生长过的土地,因为这片曾经生活过的土地羁绊了自己向往美好生活的脚步。每个人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物质回报,于是曾经铺满庄稼的田地变得荒芜,村庄的小径常是野草丛生,留下全是老弱病残等一行人在逐渐掏空的村庄留守着。他们守望着春天播出的种子秋天能结些果实,也守望外出的孩子能健康安全的生活着,也盼望着但不奢望他们能常回家看看,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事情最重要,不要因为家里的事情而耽误在外面的工作,也不要挂念家里的亲人,家里的人们依然真实,质朴,大度的活着,没有太多****和索求,上辈们望眼欲穿的看着孩子离家后去的方向,期盼心切的数着孩子归来的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时间久了,年数长了,人们的思想变,腰里的钱包也鼓了,就想着去城市安生,住着高楼大厦,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家乡,那片贫瘠却一成不变的山水成为即将被遗弃的地方。村落里剩下的人越来越少,村庄里住户家数也越来越少,村庄的天空和大地似乎越来越空旷,一年又一年,一家又一家不是举迁到外地就是全部搬到县城。那片有着好山好水好风光的田原里住着走不出去的渐渐变老的人们,越来越清静,越来越孤单,越来越珍惜大家在一方水土生活的时光。曾经人多时,家家户户不时有人因田间的水分争吵、大打出手,为了田间地头那几亩庄稼为了一日三餐的口粮以前的家乡人折煞了腰,但是现在那些田地,任凭荒芜也没有人争抢。家乡还是用着世界上最落后的农耕方式。因为是丘陵地带,因为是亚热带地区,因为风调雨顺太难得,种田的人依然只能靠天吃饭。家乡的人们,穷够了,苦够了,所以忍受能力强,在外面能吃苦能忍让能拼博。新生代的年轻人思想变化更快,世界有多大,要出去看过了才知道,心境有多宽,要多年历练后才知晓。不得不看到家乡人的思想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面貌随着物质的改变而顺应着改变。一直以来,红安靠着打工经济来维持并带动着有限的消费。因为生在老区山区落后的地方,红安的男孩女孩小时候的生活条件有限,为了供养小孩的上学,上辈人要辛苦更多倍,红安的小辈们心中的压力和思想包袱更重。
有一天,当家乡已成故乡,成了一个曾经回去很少,或者叫老家的地方,我们在一边享受着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怀念着曾经纯真并且远逝的时代。家乡已成故乡,因为那里只盛产一些记忆,却无法安生。那里没有高房子,没有小车子,没有新时代的气息。有的是永远如当年般清澈的池水,如当年般青秀的山脉,如当年般干净的空气,如当年般明亮的星空。
当家乡已成故乡,我是该喜还是该叹呢?
顾名思义文章8:温暖的草墩
文/糜建国
顾名思义,草墩是用草做成的。
将几股干枯的稻草编织成一根带子,盘起来,就是一个草墩。
因带子有一定的厚度,故准确地说,草墩也是一个圆柱形。如果带子编织得太厚,卷起后显得偏高,一坐下去会塌,坐不稳当不说,也容易变形,所以这个厚度差不多30公分就可以了。
编织草墩的草料是有讲究的。
有用稻草、麦草编织,也有用蓑衣草、灯心草编织,但真正好的草墩,和打草席一样,还是用糯米谷草编织。一般的稻草柔软了一些,糯米稻草质量好,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而且颜色自然、白净,就像经过纸浆厂漂白了一样,打出来的草墩漂亮,不易变形,还经久耐用。一个好的草墩用好几年也不松不垮。
在没有吃的年代,草墩像一个大饼子,到了顽皮的孩子手中,又像飞盘,我们拿在手里向空中旋转,抛飞出去,很好玩。但大人们看见我们这样虐待草墩,会扯起嗓子骂我们败家子,他们心疼草墩。
没吃的年代,更没有板凳,草墩金贵着呢。
草墩轻巧,腋下一夹,手上一提,就带走了。
队上开会,带一个草墩,坐在地上,卷一锅叶子烟,盘起腿来,左右手相互交叉,揣在袖筒里,慢慢听村长讲话。妇人呢,打毛衣、纳鞋底,肥大的屁股落在草墩上,踏实。散会后,草墩排成一排,很有气势,阵仗也大,看起来,不是人开会,是草墩开会呢!
坝上放露天电影,老老少少都去看,也带上草墩。在旁边搬来一块石头,或者半截砖头,垫上草墩,舒舒服服地享受电影。孩子上学也带上一个草墩。冬天,教室外面飘着雪,教室里的条石凳子冰一样冷,垫上草墩,孩子们光屁股落在上面也不怕了;茅草房顶是白皑皑的一层干霜,大人们坐在石墩上唠嗑,屁股底下都垫着各家的草墩,连屋檐下的大黄狗蜷缩在那打盹儿,也是在一个废旧的草墩上……
虽然家家都有草墩,而且还不只一个,但各家的草墩分得很清楚。
粗略一看,都差不多,西家的、东家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鉴别,还是有很多差别的。从选料、编织手法、细节的处理上,都代表了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抑或生活态度。草墩打得精致、乖巧,这家一定生活得幸福,家中也一定收拾得规规矩矩;草墩打得毛糙、干瘪、不规整,这家生活也邋遢、没幸福感。
草墩,也体现了人情世故。
草墩有别,你家是你家的,我家是我家的,虽然大家平时随便坐,但天黑了,收拾回屋,各归其主,不能乱套。也可以借进借出,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在没有编织成草墩之前,就是一把稻草。稻草家家户户都有,不管钱,不计较,都可以抱一抱回家,但一旦被打成了草墩,成了私家财产,就不能乱动。当然,西家主人张大爷能干、手巧,随便编织一个草墩送给东家,这个是可以的,也常见。落雨天,张大爷没事,东家王大娘就喊:“张大爷,帮忙编织一个草墩嘛!”“要得嘛!”这边张大爷回答得干脆。
有些匠人,勤快,手灵巧,在干完活等午饭时,看见主人家屋檐下堆着一堆稻草,端来一根小板凳,帮忙打出一个草墩。虽是帮忙,那草墩打得也是认真,没有一丝杂草,颜色漂亮,选出的稻草每根饱满、顺溜,稻草与稻草接缝之间处理得近乎完美,看不出接头,每一圈下来,都压得平整。打完草墩,那匠人还把地下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见一根稻草,一粒草屑。
母亲也会打草墩。
像这样的寒冬腊月,没什么农活,母亲就打草墩。
母亲从阁楼上抱出一捆糯米稻草,选出那些粗细、长短、力度、颜色都差不多的,去掉上面稻穗那截,剥开外层的叶子,留下稻草的杆,然后排成一排,蹲下来,用双脚将稻草踩住,编织起来。只见稻草在母亲手上翻飞,母亲将稻草一压,一扭,再合拢,几股稻草交叉过去交叉过来,很快,一块稻草带就编织好。然后,母亲将带子裹起来,用膝盖使劲压拢,再用篾条将四周缠住,锁死。
这时的草墩,只是一个雏形,还不是草墩,还需要抛光打磨。
接下来,母亲用一根棒槌在草墩上下四周“啪啪啪”轻轻敲打,把鼓起来的地方夯实。这个力度需要刚刚好,用力不能过猛,否则将草墩敲变形,但也不能太轻,毫无目的乱敲一气。那棒槌,经过长期摩擦,显得油光可鉴,有了灵性,成了母亲的一只手,指哪打哪,非常精准。
看见差不多平整了,母亲再拿出剪刀,“咔嚓咔嚓”将四围的毛刺清理干净。
母亲动作娴熟、利索,做起来轻巧自然,就像理发师给人修发一样,每一剪子下去,绝无虚空,又非常到位。这时,一个乖巧、精致的草墩就做成了。但为了防止变形,草墩四周也会用麻绳捆好,或者将就剩余的稻草节搓成绳子捆绑一圈,草墩就更加牢固了。
有时,母亲还会在草墩最后收尾处,给草墩编上一根辫子。辫子方便携带,走哪里,提上辫子就是。辫子也是不能马虎的,和编头发的辫子一样,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编好的辫子,看起来顺眼,和女人头上的辫子没有区别。带有辫子的草墩,从侧面看过去,就像一个大大的顿号,鲜活无比。
母亲话不多,我们在院坝里玩耍、疯跑,还没有跑几趟,转身过来,就看见一个精致的草墩摆在了面前。我们一屁股坐上去,舒服!看看时间宽裕,母亲拿来破布把草墩缝了,嘿,看起来更讨人喜欢,不细看,还看不出是草墩呢!
很多年后,当我步入中年,我依然能够想起母亲在阶沿上打草墩的情景:
冬天的阳光,温润地照在她孱弱的身上,母亲的背弯成一张弓,看见母亲单腿下跪虔诚忙碌的样子,小小的的我,竟然生出了一丝感动,赶紧跑过去把地上的稻草递上去……
从一根耗尽铅华、枯死的稻草,到一个温暖、厚实的草墩,稻草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其实,故乡的稻草,经过了大地炊烟,山风流水的浸润,经历了朝霞与日落,晨风与暮鼓,吸收了大自然的灵气,看似枯萎了,其实也是有生命的。无数根有生命的稻草,聚合拢来,被母亲那双皲裂的手编织成一个草墩,也无疑充满了灵气,布满了生命。
一个草墩,在这寒冷的腊月,于我心底,竟然滋生出了浓浓的乡愁……
长久地身居大城市,已看不见草墩了,但却看见五花八门,从颜色、质地、材料、形状到因了季节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垫子。但把这些垫子抱在怀中,或者垫在屁股下面,终归没有故乡草墩那种踏实与温暖。母亲打出的草墩真实、质朴,手一模,屁股一挨,就是泥巴味道,就是大地的芬芳……
顾名思义文章9:高炉的原生态
文/罗跃
高炉,顾名思义,可为高山上的炉子,或者火炉。细细思之,应该是比较寒冷的地方。
在黔江马喇灰千梁(东坡)海拔1350米处山腰上,有一座叫“高炉”的村子,已享誉在外。勤劳朴实的村民们,在过去若干年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口头传唱等形式,“吼”出了原生态的、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炉号子。
高炉村因“号子”而名声在外。其实不然,高炉更是隐蔽在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高炉海拔在1400米左右,置身于原始丛林,荆棘密布、茂林修树,且有大山深处少见的坪坝带。村民们半年劳作,半年修养。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4月,大雪封山,为修养期,人们基本上不到地里劳作,而是围炉取暖。待雪融之后,万物复苏之时,村民们开始劳作。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这里盛产中药材、玉米、土豆等,放养牲畜。
农历的冬月,小寒过后,正值三九严寒时节。因工作关系,这次要到的目的地便是高炉村。这是我第一次到高炉。
一直以来,对于高炉是闻其名,不曾见于形。印象中的高炉,或者意识里的高炉,是在灰千梁的半山腰上,在山与镇的结合部上。这里的村民春可赏花、夏天打猎、秋观红叶、冬季赏雪,生活在“隐”与“半隐”之间。在灰千梁海拔1000米处开始,漫山遍野便呈现银装素裹状,白晃晃地一片美极了,正如古诗所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的,从每年的11月开始,山上便开始结冰了。树上不是雪,是“雪淞”景观。
对于赏雪者来说,进入灰千梁后,也算渐入佳境,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增强了行程的难度。当汽车行驶到卡子上(小地名)的三岔路口时,往北上坡为7292台(海拔1834米),往东下坡为高炉村(海拔1350米),寒风呼啦地吹,路面结冰较为严重,俗称“桐油凌”。路面滑,也考验着驾驶员的技术。但在驾驶员高超技术的掌控下,我们顺利通过了“桐油凌”地段。
很快,我们抵达高炉。很难想象,在大山深处,在原始森林深处,会有一块坪坝,让人们在过去的生产生活中去刀耕火种。眼前一幕,让我信服的是,云烟深处,确有人家。没到高炉之前,我想象着高炉群山峻岭,到处是森林,这里的一切究竟呈现怎样的状态?其实,想象原不及身临其境来得真实。原来这里每年的冰冻期大约在120天左右,村民们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养牲畜,种药材,发展农林产业,逐步走上了致富路。部分村民致富后,便举家迁往马喇镇上居住生活。
高炉号子是原生态的。其实,这里的一切都是原生态的,包括山川、河流、丛林、牲畜、作物等等,甚至也可以说,连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是原生态的,因为他们勤劳朴实无华。高炉号子是“吼”出来的,我也曾经多次观赏高炉村民们的表演,“吼”出来的声音到底是在诉说什么,其实我也不知所云。但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真挚热情,很接地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吼”出号子,表达情感、表达生活,遂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或者文化记忆,便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顾名思义文章10:千里之马
文/徐祯霞
千里马,顾名思义,便是能够日跑千里的骏马,真正有没有日跑千里的马,想必也是有的,但在人们的理解里,千里马应该是有特殊才能和超人本领的马。引申开来,千里马便是人才的代名词。
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这里所说的骏马,其实指的是人才,这些人个个都有非凡的本领,他们深得周穆王的赏识和喜爱。周穆王之所以能够成就天下大业,全仗这些有着能人的忠心辅佐。
无疑,周穆王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他将优秀的人才广罗在身边,使他们为自己效力。正是因为他善于发现人才,并且善用人才,因而才让他成就了一代霸业,成了为君一方的枭雄。
看来,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大眼光大胸襟大谋略,而懂得任用人才、发现人才是其中关键。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如何将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招为旗下贤才与良将,这是一门学问,也是当今人们常说的“人才学”。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韩愈在《马说》里的话,这句话道出了世上不缺少千里马,而缺少发现千里马的人。一个人才,如果没有发现他的伯乐,他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没有发挥的平台和施展的机会,人才也只能被埋没。人才资源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一个生命消失,便再也不可能出现相同的第二个生命,这便是人才的难得之处,也是人才的可贵之处。
人才的问题可大可小,但人才的价值却不可忽略,古往今来,是人才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技发明离不开人才,文化艺术离不开人才,政治方略离不开人才,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富于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带动其发展。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结束了用竹简和树皮书写的时代,毕昇发明的印刷术让我们有了大量可阅读可保存的典籍,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结束了人类在黑暗中摸索的生活。是这些人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是这些人才在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他们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百年大计,人才为先,重视人才,重用人才,让人才充分为社会服务,发挥出最大价值和效能,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以使其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应该是千里马的心愿。
顾名思义文章11:话说感觉
感觉,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感官知觉,感应察觉。
不管是对人或者对事物,感觉往往起到最重要的位置。
然而感觉却没有具体的定义,只是自己的一个感官判断而已。
并不能很明确的去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仅仅凭感觉做决定的人,我会觉得很无奈。
感觉这东西,说有责有说无则无,你可能前一秒很有感觉,后一秒却没了感觉。
这是个不确切的概念,你无法去掌控的,并不是感性,也不是浪漫,往往一直去追求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幻想的事物。
有时候,有些事,我真的认为感觉其实很残酷。也终于让我体会一次啥叫太监不急皇上急了。
最近给一闺蜜介绍男友,我折腾了半天,她只用一秒决定了我的苦心,没感觉???也太坑姐了吧。
其实感觉都是人培养滴,给别人一次机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都么试过怎么能认为感觉不适合呢?
相亲相亲,就是相处亲近,多好一词啊,难道我已结婚的人思想就真的过时啦?
我一直坚信一见钟情的感觉永远比不上日久生情的感情稳定。话说我跟牛先生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为经历了婚姻才知道啥样的男人最适合婚姻,感觉上的爱情跟现实的爱情不同。
说实话,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我懂,但是N年才能碰到一次滴,问世间能有几人?
女人这一生,最看重的永远是可靠婚姻,而不是所谓的感觉。在感觉面前,我宁可相信现实。
顾名思义文章12:何家大桥
文/周勇
何家大桥,顾名思义为何家建造的大桥。
此桥坐落在丰裕何家大港之上,由于年代久远,具体建桥时间不详。据当地老人回忆,该桥至少有150年的历史。
何家大桥原先由五块麻石拼成,每块麻石厚30厘米,宽40厘米,长约一丈有余。为了桥下行船,桥的两端竖有桥桩,从桥桩到路基仍用麻石相连接。就当时来讲,算得上是座大桥。无论扬中人,还是江南江北做生意、跑跑码头的,无不熟悉此桥。
何家大桥几经磨难,历经沧桑,她是扬中历史的有力见证。抗日战争时期,大桥一度被自家人拆毁。那年,日本鬼子占领了扬中,从三茅到常去的新坝伪警所必经此桥。为了配合抗日,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新四军派地下党做何家人的工作,欲把桥毁掉。一开始,有的人想不通,认为此桥是先人留给子孙的,怎么能说毁就毁呢?十分舍不得。后来经过多次做工作,何家人也想通了,深明大义,支持抗日。一天夜里,地下党秘密联系何家埭、张家埭等附近的农民,连夜将桥彻底拆除。桥毁掉以后,一时间阻止了目寇向西进犯的企图,基本切断了日寇与伪军的联系,但是也让东西两边的百姓犯了难,他们只好隔港相望。后来,何家人想了一个办法,在大桥向北不到100米的港边上放了一只大脚盆,用脚盆当船来回渡人,此法倒也解了燃眉之急。可是没桥也急煞了日本鬼子,时隔一个多月,鬼子派工兵又在原大桥处架了一座木桥。此桥很是结实,一辆空卡车可以通过。当时在扬中,能走卡车的大桥大概也就是这何家大桥了。
解放后,该桥破烂不基,虽经多次维修,仍有摇晃之感。直到五十年代末,由政府调剂并出资,从丹阳拉来铁路桥架上。从此,何家大港上有了大铁桥,填补了扬中无铁桥的空白,并通上了汽车。八十年代,扬中新修了“三栏”公路,汽车不再经过何家大桥,何家大桥也由此结束了历史使命被拆除。九十年代末,何家大港渐渐成为一条死港,且污染较为严重。为此,政府痛下决心,对何家大港彻底进行整治,并着手建设明珠湾风光带。至此何家大桥及何家大港再无踪迹。
何家大桥虽然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建造,但此桥乃何家人出资建造是不争的事实。说到何家大桥,不得不提何家埭。解放前从何家大桥下来向东,一条青石板路贯通整个何家长埭。这在扬中很是少见,足见何家埭居民的富裕。这与当地一何姓富商密不可分,他叫何春桥,民国年间长期在丹阳做生意,因诚信做人做事,生意越做越大进而掌控了几家公司,富甲一方,很有名望,人称“桥老爷”。此人多做善事,同情帮助家乡人,上面所提青石板路,就是他出资铺设的。还有何家埭上的许多人都是他介绍到丹阳做生意的。所以何家埭从埭头到埭尾基本上都是青砖黛瓦的房屋,有的人家前后瓦房三四进,着实令人叹服。不仅如此,何家人非常抱团,早年还在埭中间建有宗祠两进,名唤 “前凉厅”“后暖屋”,何家人曾以此为豪。
顾名思义文章13:假如我来当校长
文/顾芗
校长,顾名思义,就是一校之长,有着管理学校、教育学生的权力。一个好学校必定会有一个好校长。因为校长是学校的“领头羊”,只有好校长才能领导出好学校,才能培养出国家的栋梁。
假如我来当校长,一定会本着“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材”的教学理念来教书育人。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学生没有创新意识,没有任何特长,那将来何去何从?所以如果让我来当校长,首先就要让学生“活学”,“活学”的基础就是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就要在学校里多种植一些花草,这样可以让空气变得更清新,让环境变得更美丽。使学生呼吸到新鲜空气,快乐轻松地学习。然后,我还要改造教学楼:把教室改大,让学习环境舒适,避免学生觉得拥挤、烦躁不安,不能定下心来上课;把走廊加宽,让学习环境宽阔,避免学生奔跑时发生事故;把专用教室增多,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地方学习,避免一些社团活动没有位置;把图书室扩大,让学生们在书海中遨游……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就会开设更多的兴趣小组,让学生们每天都有时间练习自己的爱好特长。让学校多些“小能手”。我会减少学生们的作业量,让他们学会自学……我还会多开设一些比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学会自主,更快地成长。
总之,假如我来当校长,我会争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身体好、习惯好、学习好,有艺术特长及创新意识”的国家栋梁,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