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散文

请欣赏一年四季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一年四季的散文1:又是一年秋来到

文/程铭

一年四季,都有它独特的地方,秋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比起春,夏,冬,我最喜欢秋天。

秋天的天空是美的,秋天,秋高气爽,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洁白的白云,奇怪的形状,那长长的一条白云,像是一条美丽的纱巾,给天空增添了一道风景。

秋天是金黄色的,秋姑娘用她那宽大的衣服探出了一丝丝凉意,太阳已被她盖住了,田野上的粮食成熟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的稻谷覆盖在田野上。风吹过来,稻谷一个个跳起舞来。

在这浓浓的金黄色中,还夹杂着,人们快乐喜欢和忙着收割的汗水。

秋姑娘也喜欢听农民伯伯喜洋洋的声音,也喜欢听他们自己的丰收的喜悦。

秋天也不只有一种颜色,而是五彩缤纷的,秋天,是百果成熟的季节。走进果园,你会看到果树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果实,瓜果飘香,香气袭人。

走近点看,石榴树上结满一个个又大又圆,又大又红的石榴,我想:它们的果实一定也很好吃,汁水充分,甜蜜极了还有一点酸味,石榴宝宝一瓣开,就一个个的都“旅游”去了。

又是一年秋来到。

一年四季的散文2:黑 池

文/朱门之子

黑池其实并不黑。

荡漾着碧波,黑池一年四季都沉醉在黄河的身旁。哪怕岁月流转,时而和风煦煦,时而骤雨初歇。

黑池其实是一个湖泊,紧靠黄河南岸的湖泊。驾车前往,出开封市区后只需半个小时,即可一睹她的芳容了。要问她面积有多大,不知道!只知道春日农人三三两两在湖边走过的时候,一眼望不到边;要问她的水有多清,不知道!只知道你在阳光下走近她,岸边可见水草游鱼远处可见湖面映出的蓝莹莹的天……

黄河开封段属于地上河,又称悬河,据说高出城区地面7米。自从1952年伟人毛泽东在黄河42坝上大手一挥,号召“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黄河防汛的事情年年都没有松懈过。黑岗口就是一个险工!当初曾不知“险工”为何物,后来一想:“险工”不就是“抢险工程”么!高筑的堤坝,成摞的石头,构成黑岗口险工的主体。

黑池缘何叫黑池?因为她就在黄河黑岗口险工附近!只要提灌站的闸门开启,黄河之水便奔涌而出,打着漩涡南下,再折向东南……借助引水河道,黑池伸出热情的双手,将这些千里外的来客一一挽留。于是,原本浑浊的黄水,也被黑池的热情所感染,淘尽一路仆仆风尘,撇下泥沙,汇聚在这里,汇成了一湖明媚的自然风光。

黑池还有一个名字叫黑岗口水库,属于黄河湿地保护区的一部分。但我还是喜欢把她看作湖。经历春天的洗礼,黑池仿佛已经走过青涩的季节,开始变得大方成熟。湖边有荷,荷叶田田,荷花众星拱月般被捧出水面,红色、白色,展示出最美的姿态……芦苇的身姿俏丽挺拔、罗裙碧绿青翠;蒲苇一丛丛,一片片,生机盎然。你可以想象,此时撑一只小船,在湖面上悠闲地划过,清风徐来,该是何等潇洒,何等浪漫,何等地富有诗意!

湖边的大杨树上,小鸟在飞来飞去,声声鸣叫,关关雎鸠,表达各自的心声。湖面上,一群黑灰色的小野鸭凫在水上嬉戏,不知人间愁滋味。体态优美的白鹭,宛如伊人停在水中央。还有湖边飞来飞去的蜻蜓,还有水面掠过的不知名的水鸟……这里当真成了鸟儿的天堂?此时,若有小船在此穿行,倘若惊了这些湖的精灵,打破了水面的宁静,岂不罪过?罢了,不要小船也罢!用心在湖面上徜徉吧,张开翅膀,让自己飞,掠过阳光洒下的点点碎银,游遍黑池的每个角落,那岂不也是一种尽情的享受!若在夕阳西下之时,把自己想象成古代的文人雅士,挥动衣袖,吟一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岂不也顿生诗人的豪情?

至于夜晚悄悄到湖面上串门儿的一弯新月,或者水面上落下的一湖星辉,那就留给水中的鱼虾儿、湖边的树木、湖面的清风去享用吧!

我只是漫步在湖边!脚下是乡间土路,路边有野花野草,另一侧是田地。

弯弯而高高的黄河大堤就在湖的北面,站在湖边就能看到大堤上来往穿梭的小汽车和货车;湖的南岸是一个村庄,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村子里的农人熟悉黑池肯定就像熟悉自己的房子和锄头一般……最让人羡慕的,当属黑池西北方向那个叫做南北堤小学的小院落。远离村居,自成一统,在湖面清风吹拂中朗读优美的课文,在湖光映射中亮起青春的歌喉,这些执教鞭的老师一定是幸福的;走在湖边上学放学的路上,一年四季陪伴黑池景色的变幻,这里的小学生一定是幸福的。

黑池其实并不黑。不仅是天然的一幅幅风景,更因为她是一湖生长幸福和快乐的源泉,成为一座城市的水源地。

一年四季的散文3:感悟诗词里的冬天

文/王风英

一年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奔走在生命里的每个季节?当枯黄的树叶在空中肆无忌惮地随风摇曳,秋天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随之而来的是寒风凛冽、冰封雪飘的冬天。

这样寒冷萧索的冬天,空闲之余,最喜欢围炉而坐,手执一杯温热的香茶,随手翻看唐诗宋词,却总能从中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来。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早冬》便颇具这样的意味:“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在诗人的笔下,虽然已是萧瑟的早冬,但冬天的景色里依然有着春天般的可爱。一句“似春华”,更描绘出诗人对早春美景的赞美。

说到诗词里的冬天,当然离不开雪,因为雪是冬天的灵魂。虽然诗人祖咏多以写清丽自然,恬静闲适的山水田园。其边塞诗也雄浑壮丽,情调昂扬。但他的《终南望余雪》却是一首地道的咏雪诗作。“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积雪的终南山轻于白云,浮于云端,山巅积雪的树林上辉耀着晴日,挟带着山头一抹荠色,绘出终南山雪后的寒意画卷。在这首小诗里,诗人以清新的语言,鲜明的景色,深深温暖着人们的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只用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这首诗借景生情,意境深远,把自己鲜明的个性和他的孤愤之情,用简洁的文字,刻画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以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此诗在自然吐纳之中,极富高低错落、抑扬顿挫之美。

冬天里的梅花可谓香色俱佳,别具一格,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便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形象地刻画了梅花的神韵和香色。“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诗人张谓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梅花皎洁似雪的特点,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让人从中领略到梅花傲然屹立在寒风冰雪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宋代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中写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唐朝诗人王适的《江上梅》:“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也都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梅花极尽赞美之词。

此刻,虽然窗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室内的我却因诗意的冬天而倍感温暖。其实,人生的冬天何尝不是如此,当你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退缩,不要放弃,相信经过寒冷的历练,一定会寻找到属于冬天里的春天。品味诗词里的冬天,喜欢诗词里的冬天、感悟诗词里的冬天,因为人生需要冬天。

一年四季的散文4:美丽的校园

文/孙思晨

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充满快乐、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校园里不仅有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树,还有一座座漂亮的教学楼和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春天,当温暖的阳光照到树木上,树木抽出了新芽;照到花朵上,花朵竞相开放,就连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也不甘示弱,使劲地往上长。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大地似乎要被烤焦了,但是我们上体育课的热情丝毫不减,因为我们有大树庇荫,我们在大树下捉迷藏、玩空竹、跳绳,我们玩得好开心、好热闹、好投入,上课铃声响起了还恋恋不舍呢。

当秋风送爽的季节来临时,小草变黄了,花儿也凋谢了,但松树傲然屹立,叶子翠绿,让我们感觉不到萧条的景象,却让我们学习了它那种不畏严寒的精神。

银装素裹的冬天来了,给大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校园的操场成了小朋友们天然的“游乐场”,我们在雪地里玩雪球,堆雪人,追逐着,跳跃着,欢唱着,快乐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校园里。

美丽的校园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无穷的知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一年四季的散文5:赶集

文/周汝国

老李有个习惯,一年四季不管天晴下雨都喜欢赶集。

儿子媳妇在街上做鱼生意,一年365天都忙,很少回家,孙子在城里读书,家里鸡蛋舍不得吃,每到逢集那天他就要给孙子送蛋去,每到逢集那天卖鱼的生意看好,老李每次送蛋去儿子媳妇都不在家,叫他到农贸市场卖鱼那儿去拿钥匙。

有一天是过节,买鱼的人多,儿子去养鱼户订货去了,媳妇又要过秤又要算账收钱忙得不亦乐乎,哪顾得上老李,脚都站软了,买鱼的人少了,媳妇才接过钥匙,急忙从池子里选了一条死鱼说:“爸,你拿回去吃吧?”老李有些不高兴:“你留着吧,田里有呢!”媳妇说:“这几天太阳大死鱼多。”她不依推脱,媳妇硬把一条死鱼往老李背篓里放。

那天媳妇生意特好,下班很早,路过永辉超市听说衣服鞋子打折,她急忙去给老李买件汗衣和裤子往家赶,恰好赶上家里吃晚饭,***见媳妇回来了,心里很高兴,立即拿碗添饭,吃着吃着,媳妇突然问她娘:“鱼呢?”

她娘说:“遭你爸甩给大黄狗了。”“爸,你咋丢了嘛,我们天天都吃死鱼呢!”

这时老李再没往下说了。

一年四季的散文6:春天里

文/管淑平

在我的眼中,一年四季中,最具色彩的季节应该非春天莫属了。

仿佛,是一丝风的邀请,春天就悄悄地来了,没有任何预约,也没有任何请柬。被雪花包裹的一个净净明明的世界也随着春天的到来,换了衣装,变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春天的风就如同一位魔法师,她挥了挥手,河里的冰就化了,吹了吹气,草儿、树儿就已绿意盈盈。

在充满活力的春天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春雨了。春雨是慈爱的,像是妈妈的手,一次次抚摸着大地的额头,那些在泥土沉睡着的种子就醒来了。紧跟的迎春花也在一滴滴的雨露中变得清丽起来,最是那温婉的一低头、一回首,便足以俘获无数人的心扉。被雨儿洗礼的树儿们也吐纳着新芽儿,微微的黄,浅浅的绿,最是初生的模样,也最能洗涤人的心灵。

花朵儿,是春天的一道道鲜活的招牌。倘若,春天里没有了花朵的点缀,那么,春天的气质也会大大失色。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是一种盛况的模样,令人震撼。桃花去了杏花开,杏花谢了,梨花儿已在含苞中欣然绽放。当然,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儿,也是春日里的风景,白的似雪花,红的如朝阳,紫的像是深邃的玛瑙,给人一种深沉的气息。姹紫嫣红,也只有春天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之生,是一切希望的萌芽。农人们忙着种瓜点豆,那些在深秋里收获的种子也终于可以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如编制着一个个美丽的梦。尽管,日晒或者风吹,也是免不了的,但是,成长的过程终究是以一种亲切和美妙为伴的。

这样的日子里,如果不出门走走,或者看看,那么,应该是对这个季节的一种辜负的了。物为悦己者而美,美又为那些寻美的人带来了一种明快、如水一样的小欢喜。如果,自身不能去亲身感受和体验一回,再多的语言也如同梦幻。踏上石板街的小路,听一听脚步与大地的对话,“咯吱——咯吱——”像是一首简约的歌,自然而然,朴素中又有真意。

春日就是这样,是生命的开始,是希冀的涌动,是无数人无数美好的渴盼。就让我们带让一颗轻松而明朗的心灵,和春天相约吧!

一年四季的散文7:冬*梦

文/寅叶子

一年四季,春有春的缅丽,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繁华,冬有冬的温馨,然而,冬季却不同于其他三季,冬天是一个营造心情的季节,也是一个孕育灿烂的季节,更是一个蕴藏美梦的季节。梦在腊月里,思绪百迁,魔幻百变,遐思百遍,冬情系方舟,意境绵绵,冬借隆冬的氛围营造出一个个美妙的梦境,积蓄更多的芳华,去炫丽春天的色彩,去灼热夏天的浪漫,去璀璨秋天的繁景,去梦幻冬天遐想,让一年四季如诗如画。

所谓冬梦,就是遐思美妙的未来,意琢梦想成真,因此,冬梦异想天开、泛滥无际……

冬,望着漫天飘逸的雪花,冬梦有了念想,便有了诗意;看着群林被雪雕塑的彩枝,冬梦有了意向,即有了创新;听着气喘嘘嘘的北风呼叫,冬梦又有了释疑,酌有了悬念;于是,冬梦在腊梅花开中蓄意,在霓虹灯下韵筹,在席梦思里成长,冬把梦编织成一个个童话故事,再把这些童话故事,投映到春夏秋冬的每一个季节里,让冬天的梦在四季长河中一一回放,形成每一季的繁华,靓丽每一季的色彩,使人流连忘返,所以然,冬把最美好的梦献给了春天,春天山清水秀了;冬把最火辣的梦奉给了夏天,夏天热情高涨了;冬把最精彩的梦托给了秋天,秋天流光溢彩了,冬把最温馨的梦寄给了冬天,冬天雪花烂漫了。

冬何以鼎力?因为冬梦,来自于春夏秋冬的启蒙,来自于春夏秋冬的演绎,来自于春夏秋冬的赋予,来自于春夏秋冬的意境,如果没有春夏秋冬的机制转换,没有春夏秋冬的绵绵情怀,没有春夏秋冬的韵律格调,冬不可能酝酿出奇思妙想的美梦,更不可能带给春夏秋冬那怡人的忘怀。反之,冬也是春夏秋冬彰显华丽的储备仓,是春夏秋冬抒情豪放的加工厂,更是春夏秋冬悠然释怀的苜蓿营,“冬花雪夜藏硕果,繁华四季一片情”,冬,冉了春夏秋冬的大好时节,风光无限。

一语道破梦中人,吾乃认可,冬,功不可没!

一年四季的散文8:风

文/徐梦晨

风,一年四季的常客。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名字。春天和风、夏天燕风、秋天金风、冬天朔风。一年四季的风也有像人一样的情感:春天的妩媚、夏天的热情、秋天的成熟、冬天的含蓄,千姿百态。

一丝微风吹来,打动了春姑娘。于是,它使冰雪消融,一切重回了光艳和明亮。农民伯伯听到了春的声音,播下种苗。小草把头探了出来,对这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东看看,西看看。春风是温柔的,轻轻拂过人们的面庞。

夏天是炎热的,风,是人们解热的方式之一。夏天时,人们脸上不自觉地流下一粒粒豆大的汗滴,如果这时,一阵风吹来,说不出的惬意。可有时,风也会跟你“赌气”呢,当你最需要的时候,还跟我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呢。风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喜怒无常,说变就变,有时,它温柔似一双手,可有时,他却会把楼房给摧毁。

金风,秋叶飘零硕果庆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高粱红了,稻子熟了,农民忙碌收割着。大地变得静穆,风吹来,那旷野的边缘,暗灰的林间,树叶在空中你追我赶。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向秋天打招呼。晴空上方,一排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开始一年的旅行生活。

“冬雪残留映满天,雪丝如星闪月涧。”寒冷的冬天,凛冽地呼啸着,让人觉得懒懒的,不想出门。有人戴好口罩,穿好大棉袄,全副武装,准备迎接冬的考验,为了抵抗严寒,人们奔跑嬉戏在雪地里。一阵寒风刮来,像无数支利剑刺向你的脸庞。

四季的风,各有各的特点,不管它是怎样的,我都喜欢!

一年四季的散文9:咸菜

文/陈希瑞

一年四季,五冬六夏,我们家的小小院落里,有一口大咸菜缸。

这口大咸菜缸,坐落在东间窗下。从东间炕上朝外望去,透过纸糊的棂子窗,可以看见,除了一口大咸菜缸,还有一棵火红的石榴树。紧贴墙根儿,还有几棵向日葵。如果是盛夏,我常常在那里驻足,久久地观望,看着火红的石榴花和金黄的向日葵花交相辉映,十分惹人喜爱,让人打心眼里喜不自禁。赏花的同时,还能嗅到咸菜那股淡淡的香气,爽心又悦目,令人万分陶醉。

这口咸菜缸,平时盖一口废弃不用的大铁锅。有时候,咸菜缸上面,是用麦秸草编织而成,用三根木棍支起来的一顶圆锥形草棚,远看近瞧,活像一朵雨后的蘑菇,或者,又像是父亲平时戴在头上的一顶草帽。当然,这一切,都是父亲的匠心。这样盖的好处是,咸菜缸既防雨又透气,要想捞咸菜也方便,伸手就能捞到。

记忆中,我们家有三大缸:水缸、面缸和咸菜缸。这也印证了,我们家家大业大,人丁兴旺。那时,我们兄弟姐妹十个孩子,我排行老六,加上父母和奶奶,老老少少十三口人,就指望着这一口腌咸菜的大缸。

立秋萝卜小雪菜。每年一到立秋,菜园里的萝卜就好收获了。看看那些红萝卜、青萝卜和紫萝卜,真的是要红有红,要青有青,要紫有紫,让人喜欢极了。要论腌咸菜,按照母亲的惯例,还是首选红萝卜。腌不了的红萝卜,随着青萝卜和紫萝卜,就地挖个土窖子,埋在地里。

腌菜这天,母亲挽着袖子,招呼着我们帮忙,先把大缸里的咸菜捞出来,再把事先洗净、削去根须的红萝卜,一盆盆倒进去,倒一盆萝卜,撒一层盐。等新鲜的萝卜倒完,最后才把陈年的咸菜倒在上面,并且一一按压实落。望着满满当当一大缸咸菜,仿佛看到了一大家人不再为吃菜发愁,母亲这才松口气,拭去额上沁出的汗珠,满意地说,又够吃上一年的了!

天冷了,母亲这才吩咐我们,去地里挖出一些萝卜,拿回家,看着母亲,把萝卜变成一大锅香喷喷的地瓜面包子。

当然,这样的美味,并不常有,差不多只在我们哪个兄弟姐妹过生日、或者过什么节日时,才会享用得到。包子费面费油,倒不如直接将萝卜或者白菜直接下锅,这样省面省油,当然也省事多了。最常见的,倒是母亲在煮地瓜时,从缸里捞两个咸菜,擦细了,倒一点油,上锅蒸了,当菜吃,很合胃口,吃着也感到特别香,香,真香!当然,吃多了,喝水也多。特别是夜里,口渴了,睡一会儿,就起来喝水,冬天夜长,一夜不知起来几回,弄得被窝儿都凉了。当然会招致母亲的数落,小鳖羔子,就不能少吃点菜,听听喝水那声音,咕咚咕咚,就跟饮牛差不多!

为了使饭菜丰盛些,母亲想着法子让我们吃得好一些。一样的咸菜,母亲还做成了煎菜饼、炒咸菜。

煎菜饼,将咸菜擦细了,用清水浸一浸,再加一点点白面,撒一把葱花,下锅煎成饼。吃饭时,每人分一块。那时,我们心太狠,不管母亲吃不吃。

炒咸菜,同样是先将咸菜擦细了,再用清水浸了,攒净了水,下锅爆炒,加上些许辣椒和葱花,更是百吃不厌。

也许,就在小时候,我就养成了爱吃咸菜的习惯,直到现在,即使饭桌上菜肴再多,一时不见了咸菜,就像少了什么东西似的抓心挠肺。

一年四季的散文10:一个早起的冬日清晨

文/东方笑笑笑

一年四季,最难起床是冬天。我虽一向不习惯睡懒觉,但每逢冬天,在起床的那一刻也是有过犹豫的,不过最终还是准时起床,不早也不晚。

一场梦醒。睁眼看看,屋子里黑黑的,但据我经验看来,天应该快亮了。打开手机看时间,果真是五点刚过,正是黎明前的黑暗之最后时辰,还有些睡“回笼觉”的时间,但不想再睡了。又将眼睛闭起回忆这场梦的内容,居然还有些残留。原来这是一场与文学有关的梦,梦中有故交,也有新知,至于细节,却拢合不在一起了,总体看来,这是一场能鼓我士气,增我信心的好梦。

如此一来,心气长了不少,便学一学古人的“闻鸡起舞”而早起了。只是,于我这样的小人物来说,自然还是先把小事做好。为免得惊动家人,悄悄地先煮一大锅鸡蛋,而在它们煮熟之前的时间里,与其在屋里无聊,不如去外面走它一走,看它一看。一则以运动来取暖,且又有利健康;二则以期找寻一些写作的素材,来使我的文章再增加一点新鲜的东西,或者真实之感受。想想甚好。

轻开房门,再轻轻的带上。当我的双脚刚立在院子里时,便觉四围以及头顶、脚下的寒气咄咄逼人,鼻子酸酸的,有两滴清泪在眼角渗出。及至走出巷子,在迈入马路的刹那,一股旋风袭来,忍不住连打几个冷战。于是将袄领拉紧,将脖子裹严,才漫无目的的向前走去。道路两侧绝大多数店铺都紧闭着,只有零星几家已开门营业了,蒸笼不停地冒着白气,但门口及店内皆冷冷清清,是因远远未到吃早饭时间吧。一位戴绒线帽的老清洁工人正闷声不响的扫着满地焦枯的梧桐叶,远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也开始工作了,晨练的老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及卖蔬菜的小商贩,一路上稀稀疏疏的来往着。过不了多久,诸多私家车,上学的孩子,以及更多的人流,将使这个城市一如昨日的拥堵、喧嚣,同时也创造了一派繁华的景象。

人行道的绿灯亮了,我却不想过去,在原地转几个圈,抬眼处,几家即将峻工的大厦之顶端,一夜不灭的白灯正将那巨大的广告牌一一照亮,展开它昼夜不息的宣传攻势。不仅如此,圈地的外围,尽是各样创意十足的广告,刀旗,条幅,展示大厅,每个宣传细节都是挖空心思。这一轮房地产潮,已让国民的自大之心膨胀了不知多少倍;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折腰,为利益而投降;也不知有多少人一夜暴富,又有多少人眼含泪水。

我的思绪,在这寒风四起的天地里飘浮着,却找不到一片依附之地。一只流浪狗,在不远处张望。本打算再去学校操场上拉几个单杠的,但想想已在户外走了不短时间,那锅鸡蛋怕是快要沸腾了,便折身回家。当我拐进小巷时,不经意间发现,一轮半月依然明亮,悬挂在我右侧的天空。我前进,她就后退,与我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我再住西走时,月亮不见,应是大楼挡住了吧。

刚进屋门,就闻到一股香气,鸡蛋锅正冒着大烟,“咕嘟嘟”的叫着 。将它端放在一个泡沫箱里保温,然后坐在小凳子上写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未经发酵的经历,写起来就像记流水账一般,但在我看来,写总比不写要好,不然时间一久,诸多细节就会模糊,甚至再也记不得了。不知何时,毅儿已背着书包站在我身边,和我说声“再见”就上学去了。这才看了看时间,已六时一刻了。虽然距上班时间甚早,但去菜场买菜却已不早了,便又骑电瓶车买了一大堆菜来。有平儿卖豆杂面条用的尖椒、韭菜、八角面,有早餐的面条、馒头,还有一条六斤多重的大鲢鱼。

是早餐时间了。于是下了大半锅我拿手的素面条,放了两大勺“辣椒王”,唏里哗啦地吃得满头大汗。在上班前的刹那,想想晚餐,先煮一锅鱼头豆腐汤,再弄它半斤烧酒,唉,这日子幸福得是不是有点过了头。

一年四季的散文11:七彩冬至

文/梁惠娣

在我看来,一年四季的传统节日都是有其独特的色彩的:春节是红色的,红的衣装、红的烟花爆竹、红的对联……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火红;清明是绿色的,绿山绿水绿草地,万物复苏;端午是黄色的,黄色的雄黄酒、黄褐色的粽子及绿豆糕,充满对屈原深切的纪念;中秋是银白色的,皎洁的月亮,银光流泻……而冬至呢,我认为是七彩的。

冬至的诗词是七彩的。唐人崔日用《冬至冰霜俱怨别》中有句:“冬至冰霜俱怨别,春来花鸟若为情。”孟浩然的《冬至日行迟》:“晚来风稍紧,冬至日行迟。猎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杜甫《小至》曰:“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杜甫还有《至后》:“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白居易《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宋人李之仪《今日交冬至》:“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诗词里的冬至,或景色别致,或自在闲适,或寄托思念,或憧憬未来,内容丰富、情感多样,首首句句,令人回味。

冬至的景色是七彩的。相对于北方银装素裹、皑皑白雪,南方的冬至是五彩缤纷的。野外,依然是一幅七彩水墨画:山上的桉树、尤加利树是绿的,是老气横秋的绿;江面、河面上生长着的水浮莲也是绿的,是深沉老练的绿;在野外山间,野生的三角梅在寒风瑟瑟中愈发抖擞地开了,开成一片火焰,那是冬至时节的野外最亮丽的一抹色彩;大野菊高昂着头,张开金黄金黄的笑脸;还有七彩的覆盆子花、粉紫色的青葙依然开着,无惧冬至的寒冷肃杀。在南方不少地区,冬至时节的野外,是一幅七彩的画卷,令人陶醉。

冬至的亲情也是七彩的。一大早,母亲就手脚麻利地做起了汤圆。在冬至,我们家乡有吃汤圆的习俗,从古诗“家家捣米做团圆,如是明朝冬至天”便可以得知,这是流传久远的传统。清末民初诗人陈志岁也有《汤圆》诗:“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母亲做的汤圆是多彩的,有白色的白糖汤圆、红色的山楂或者花生汤圆、黑色的芝麻汤圆、绿色的蔬菜汤圆等等,盛在碗里,那是怎样缤纷的色彩呀!一碗冬至汤圆,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在我的家乡,冬至还有煮“八姜饭”的习俗。“八姜饭”是由生姜、辣姜、风姜、黑肉姜、黄姜、紫姜、红姜、白姜与糯米煮成的饭,再加上腊肠、腊肉。先把各种姜片洗干净,晾干后捣碎,把姜碎倒进锅里用油爆香,再把洗好的糯米倒进锅,与姜碎一齐用武火炒两三分钟,之后一起倒进电饭锅里,加少量的水去煮。这个时节,适逢腊肉、腊肠、腊鸭等各种美味上市,待米饭煮开后,把切成片的腊味铺在半熟的米饭上面,再煮几分钟即成。

家乡的“八姜饭”可谓色香味俱全。它的色泽鲜艳美观:米是白色的,腊味是红色的,而混杂在米饭里的姜碎则呈现五颜六色,给人愉悦的视觉享受;它的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既有糯米的醇香,又有生姜的清香,还有腊味的浓香。不说吃了,单是闻一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为什么冬至要吃“八姜饭”呢?因其具有驱寒进补的功效。所以家乡冬至腊味姜饭经久不衰,越煮越香。在冬至,除了“八姜饭”,母亲的巧手还做出美味的红烧鱼、金黄的盐焗鸡,冬至的晚餐,色彩缤纷、亲情浓郁,让寒冷的冬天充满了温暖和快乐!

一年四季的散文12:我爱中秋节

文/葛晓汇

一年四季,有许多的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中秋节。

中秋节有好吃的月饼。月饼馅有椰蓉的、沙司的,还有蛋黄的、巧克力的……可丰富呢!月饼形状有圆的、方的、太阳花般的……真是多种多样。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肉馅月饼了。这种月饼外形像一个堡垒,外皮脆脆的,里面的肉馅酥软极了,吃起来香而不腻,似乎还夹杂着淡淡的茶香,真是美味极了。

每到中秋节,只要天气晴朗,就会有一轮明月高悬夜空。这时的月亮滚圆滚圆的,就像一个大圆盘;这时的月亮很明亮,亮得像灯,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这时的月亮还代表团圆、幸福,代表人们思念家乡的情感呢!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静夜思》中就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思念家乡的诗句;这时的月亮能引起人们许多的幻想:嫦娥、月兔、桂花树……使人神往!

我好喜欢中秋节呀!

一年四季的散文13:听!季节的声音

文/吴怡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节会有不同的声音吗?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听听春的声音:春风“呼——呼——”地吹过,抚摸着世间万物。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露出了嫩绿的小脑袋。河边,一棵棵挺拔而青翠的杨柳抽出嫩芽,像一颗颗璀璨的祖母绿;河里,几只鸭子“嘎——嘎——”地叫着,悠闲地嬉戏;河边浅滩上,几双鸳鸯惬意地睡着,真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听听夏的声音:热浪滚滚,有些人躲在家里,吹着“呼——呼——”的冷空调,“啊呜——啊呜——”地吃着冰镇西瓜。有些人呢,来到公园的小亭子,观赏亭亭玉立的荷花,一架架“蜻蜓牌直升飞机”“嗡——嗡——”地降落在含苞待放的荷花上,真应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听听秋的声音:秋风徐徐,农民伯伯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咔——咔——”地割着麦秸;一辆辆收割机“喀——喀——喀——”地在田间奔跑,分享丰收的喜悦。秋天最适合游玩了。今年秋天,爸爸去了枫叶谷游玩,听着秋风穿过枫叶的“沙——沙——”声,他便诗兴大发,随口吟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听听冬的声音:冰冷入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鹅毛大雪从天空降落,爷爷手里拿着雪铲“咔嚓——咔嚓——”地铲着雪,我和几个小伙伴玩起了打雪仗、堆雪人……打雪仗的时候,雪球“啪啪”地落在身上。远处,几株腊梅不畏寒风,傲然挺立在大雪中,真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听!季节的声音,多似一首和谐动听的交响曲呀!

一年四季的散文14:唯美白杨树

文/赵一涵

一年四季,白杨树什么时候看,都耐看。可你想象不出,冬天的白杨有多迷人!

满头珠翠、裙裾飘然,曾经的繁华,一层层褪尽;只剩了清美。在冬天,白杨树用枝条笼住阳光或白雪,这两者的明媚和干净,让它美得有点不真实。

这一棵白杨把温暖和纯净递给相邻的白杨,相邻的白杨,同样回过来一枝枝阳光或雪团。那种心情,大约就是童年时走在放学路上,与同伴偷偷吃雪球那样不可言说的快乐。

温秀的白杨,像高挑个儿的少女,让人喜欢。为什么汉代以来,诗人都将它与死亡相连呢?从《古诗十九首》中有了“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的萧条之后,后人就不厌其烦地借用。到唐朝,一哄而起,字里行间遍是白杨“萧萧”。而“萧萧”,惟与白杨呼应,就单指墓地的萧索和阴森了。此意象在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那里,也常见到,一色用来哀悼、怀古。据考证,李白诗用了5次,杜甫用了3次,白居易呢,用了7次。现在我记得的,有李白的“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杜甫的“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

这样暗淡的色调,对白杨,实在是个误读。自然,白杨会模拟雨声。风过,哗哗啦啦,清脆响亮,像拍手作歌。家乡人因此送它个吓人的名字:鬼拍手。可那是在落后蛮荒、连电灯都没有的年代呢。走夜路的人给风一激,再听这格外响亮的“哗啦啦”,是有点惊悚的味道!

如今,还如何说得过去呢?倒是那清凉“雨声”,在夏天听,尤其舒服。明明窗外阳光耀眼,忽然一阵风,“雨声”即至,暑热里听见,心里一凛,解暑的效果,都有了那么一点!就是别的季节,安静里,听一听树叶的“拍手”,也是很有意思的悠闲事儿。周作人在《三棵树》中写北京八道湾自家院里的白杨:它那瑟瑟的响声第一有意思。我在前面的院子里种了一棵,每逢夏秋有客来斋夜话的时候,忽闻淅沥声,多疑是雨下,推户出视,这是别种树所没有的。

白杨树,会作“雨声”或“拍手声”,是因它的叶子,单叶互生,两两相对,又硕大,又厚实,正面青,背面白,有一种特别的质感。过去,老家人都爱用它烧火做饭。一片叶子,点燃了,一笼火焰;数片联合,火势就会很欢。白杨叶燃烧的味道,是很香的。所以有那么多歌儿怀念故乡往日的炊烟。

飘落的白杨叶,刷的一枚,刷的又一枚,落在我脚边。人的年龄,也会像这叶子,落在地面一层又一层吧。

想起小时候,我曾问妈妈:为啥每棵白杨身上,都长着好多大眼睛呢。妈妈说,那不是眼,是伤疤!它的枝桠被折掉了,就留下了伤疤。我还是弄不清,人的伤疤那么丑,树的伤疤,怎么那么好看呢?

如果,我在生活中跌了跟头,灵魂里会不会留下那么美的伤疤呢,那伤疤,是否会像白杨那样安然多情呢。以疤为眼,过滤丑陋,“眼睛”里只沉淀下过往的明媚。我能不能做到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