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老人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老人的文章1:深夜,伫立在大门外的老人

文/BALANHUA

自黄河入海口出发,穿过河北又与天津擦肩而过,一路阴云密布,淫雨霏霏,阴霾始终罩在我们头顶。难不成,我们此次历程就这么艰险充满变数?苍天对我们就这样吝啬,一路阻隔吗?

车到北京二环时,已经二十点三十分。老许以前都是乘坐公共汽车,这次自己座专车,却不记得路了。于是,我把车打到路边,商量对策。我们犯了难,既然先前没有预约,晚上突访已经不礼貌,何况再打电话问路?老许手在两个空空的裤兜子里不自觉地寻找着什么。我一见知道他心里没有底了,忙递给他一支香烟。他大大地吸了一口,白色的纸烟一下消失了半截。我们此时都不再作声,每个人低头吸着烟,空气闲的愈加沉闷,心里彷徨起来……

一个朋友有一次问我:你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无聊的时候来自远方朋友的电话。我说。你最厌烦的事情是什么?我说,工作或休息的时候别人打来电话。

老许还是掏出了电话。大概对方没有听清来电,慢慢询问着。因为我在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噪音跟老许的声音一起灌入对方耳膜,刺耳的杂音跟含混的口音混杂在一起,那个味道实在不好受。对方终于明白了对方通话的目的,大概也弄清了来人。过青石桥,见到一个毛林大酒店,往东二百米再向南不远就是了。我们一起兴奋起来,不是因为弄清了路线,关键从对方的详细告知中,预料到人家根本就没有厌烦或没有“明天再说”的拒绝。

车未停稳,西大门口一个老人的身影老远就迎过来。石老。石祥,中国当代着名诗人,如狂飙席卷中国大地的“十五的月亮”的作词者。

记得二十来岁的时候,我对文学的狂热简直无可救药。我握着一卷稿子去当地一家刊物求教。那天正好是大伏天,我骑着直行车,从农村四十华里的乡间土路,一路颠簸,直到中午十一点半的时候才跨入人家的办公室。人家说我们下班了,你下午上班再来吧。我小心翼翼地退出了水磨石的门口。大晌午的我去那啊?出来的匆忙,我身上一毛钱也没有带。我一屁股蹲到大楼外的台阶上。下班的人,从我身边穿过,穿连衣裙的年轻姑娘甚至绕开我过去……酷毒的烈日炙烤着我的身体,尽管汗流如注,但是我的心里冰凉冰凉的。自己都觉的像一条外来狗,却蹲到别人的家门口那么无地自容。我在饥饿、酷热以及困乏中,熬过了漫长的中午,下午两点半的时候,我才怯怯地挪到人家办公室。回答我的是,我要下乡采风,以后再说吧。我推起“大金鹿”头也不回地走出大门口的时候,愤愤地想:你们真是我大爷!其实,那个刊物充其量就是当地一家“内部交流”,只不过因为政府拨给的办公楼才体面起来罢了。

石祥的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很普通,普通的叫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事实上的确如此。沙发上落座,对面小厨上一个很大的相框特别显眼。一对军人的戎装照,英姿照人,芳华正茂。石祥老人端出了月饼。对了,我们去的那天是八月十六。他说,这也是你们山东老乡送的,你们山东人在北京确实有几个成功的。自豪漫溢上我的心头,我不自觉地挺了挺腰杆。石祥老人是一个一见如故,很健谈的人,我们三个人围在他身边,吃着葡萄,聆听着。作诗也好,作文也好,不一定非的出名,就像被生活的这样那样的事情憋急了,放个屁,撒泡尿,多舒服……呵呵呵,我们开心地笑了。石祥老人也大笑起来。

……离开石祥老人家的时候,已经深夜。他建议今晚就住在他家。我们笑笑摆着手,哪能再给他老人家添麻烦啊。我们开车离开大门已经很远了,停下车调试导航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回头,窥见明亮的月光下,一个朦胧的身影依然伫立在大门外,高高举起的手臂还没有落下……!

老许跟来作序的诗人热烈的讨论着,我却缄默不语。汽车行驶上一个大桥的时候,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过来,我本能地将其挂掉。猛然,我把车打到辅路。两个人一惊,异口同声:怎么了?回个电话,我说。

关于老人的文章2:老人节

文/静静的思考

老人节

尊敬的老年人,我们应该尊重、关心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到来。根据中国传统风俗,中国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称为老人节。今年10月7日是我国第九十六个老人节。这一天具有特殊含义,因为在我国自古就有敬老、养老和扶志相结合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爱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一、节日由来

我国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重阳节的意义是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戴之情。《诗经·大雅·六月九》中说:“六月九日,于庭芳树下,佩茱萸,食其果,饮其露,朝夕相伴,不改其志”就是中国人对老人节日的最好解释。现在在一些地方还有老人节庆祝活动和集体庆祝活动,这正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具有敬老美德和人文精神特征的重要体现。

二、节日习俗

重阳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登高远眺等习俗,而这些习俗大多是根据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故事而来。张仲景本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他在这一年中遭遇了自己的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他患上了重病。他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出,到了秋天他才吐血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这样仁爱的医生,就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传统节日各不相同,但重阳节还是有很多习俗为我们所熟知,比如登高、赏花、插茱萸等。

三、庆祝方式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也是敬老的节日。重阳节一般在农历九月初九,由于九九与阳数相重,故称“重阳”,又称重九为重阳节、老人节。现在还保留着农历九月初九登高、赏菊的习俗。重阳节有许多独特的庆祝方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敬老、赏菊和登高、插茱萸和吃九子糕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在这一天进行习俗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数吃九子糕了,九子糕被誉为“长寿面”。此外还有赏菊菊花酒,喝菊花茶等习俗。

尊敬的各位长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老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以漠视姿态对待。当他们年老时,他们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人攻击的对象。当他们老态龙钟时,就很容易被别人孤立、冷眼甚至无视。

一、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古代,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最起码的道德。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你尊敬别人就行了。然而,现代人却往往忘记了,老人不等于老年人。人不能只把自己看做一种劳动而不认识自己的身体。

二、尊重老年人是对长辈的尊重

一个真正尊重长辈和爱护长辈的人,他会时刻为他人着想,当他把别人当长辈的时候,也会把别人当伙伴,与朋友在一起,即使自己已经年老了,也会很乐意去帮助别人,去照顾别人,而不是去责怪别人、排挤别人。一个尊重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有句老话说得好:“父母教你做人、老师教你读书”。我们作为子女、作为父母就要充分地尊重老年人!

三、尊重老年不是不讲理,不讲道理

我们知道,人老了,身体自然就差了。随着身体和精神上的逐渐衰老,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别人打交道。当有人向我们发难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回避他们,避免与他们发生争执。我们知道,很多事情需要道理去解决,可也不能用“我说你有理就应该”这样的方式去解决。这就像打架一样会给双方造成伤害一样。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和其他人的交往细节。

四、我们要像孝敬自己老人一样关心他人的老人

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牢记:关心和爱护他人是每个人对自己父母的基本要求。在当今社会,每一位老人都是一个家庭成员。要学会与其他老年人友好相处,真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和爱护那些需要帮助的年轻人,这可以使年轻人少走弯路,同时也让老年人多享受人生。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要善待每一位老人。

关于老人的文章3:在加拿大过老人节

文/韦良秀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佳节,这个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节日,主要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如今的重阳节,已被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使它成为尊老、敬老、爱老以及助老的节日。

在渥太华旅居期间,我曾亲身感受过加拿大别样的老人节。和中国不同,加拿大的老人节被定在每年的6月21日。那天一大早,我乘公交车外出买书,刚坐上公交车,我就选择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靠近玻璃窗的位置,因为这样可以看到外面热闹的街景。汽车行驶到了站牌,突然上来几个穿着怪异的“小丑”,他们在车厢里不停地手舞足蹈,口中还念念有词。这时,一个“小丑”向我这边走来,我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不料他停在了我身边的一位老妇人面前。“小丑”先是彬彬有礼地把右手放在自己胸口,紧接着对其鞠了一躬,随后脸上变化出各种表情,惹得我身边的老人哈哈大笑。我同时注意到,其他的几位“小丑”也分别找到了车上的老人,在他们面前表演各种杂技绝活。车厢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其他乘客也都跟着鼓掌。

我一时被弄糊涂了,暗自猜测这一定是某商家在搞什么促销活动,于是我向旁边的一位乘客说出了自己的不解。他向我解释道:“今天是老年人的节日,我们认为,在这一天,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使其开怀大笑。”

到了书店,我更是傻了眼,原来书架上的大部分图书都已经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幽默杂志,书店里的顾客很多都是老年人。正在疑惑,身边两位年轻人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买这一本吧,我敢保证,里面的内容会让母亲笑破肚子的。”“哦,我来看看。”另一个人接过对方手里的书,“嘿,不错,我有同感!”两人选好了书,排在了结账队伍的后面。

后来我才知道,加拿大的老人节也叫“笑节”。在这一天,加拿大的每个书店,都会摆出各种幽默书刊,供老人选购;加拿大全国的很多喜剧明星都会主动到老人院里义演,并陪同老人们载歌载舞;电视台也会专门制作推出一档节目,内容主要是为了博老人一笑。不仅如此,更有不少年轻人三五成群,陪着家里的老人参观国内的各个城市景点。

看着周围老人如花的笑靥,我忽然有种感动:是啊,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让老人舒心一笑更珍贵呢?想到这里,我拨通了国内父母的电话,我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声。不仅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更要用自己的细心,让他们天天都过老人节。

关于老人的文章4:孤独的灵魂

文/廖双初

一位孤独的老人走了。

她终究没能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在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清晨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4岁。

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我急切地赶往那个于县城五十多公里外的小山村,去看她最后一眼,送她最后一程。她是安详的,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地板上,再也感受不到严寒,也无需经受下一轮酷暑与风雨了,人世间的阴晴冷暖从此与她阴阳两隔,不再相干。

我知道这一天迟早是要来的。94岁,就人的生命而言,不算短暂,完全称得上寿终正寝。但不知为什么,我还是感到有些突然,觉得她还应当多呆些时日,尤其是当看到她真的无声无息的样子时,一股酸楚不可遏止地涌上我心头。

十多年前我来机关工作时,她已年近八旬,退休了,却居住在办公楼,且与我的办公室毗邻。这让我多少有些惊异,退休了住着办公楼,这种情形在再困难的干部中也是不多见的。更没想到的是,十多年后,那个为她致悼词的人会是我。想起这些年耳闻目睹她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有着某些时代烙印的影子渐渐清晰起来。

她出生在一个苦难的年代,在举国生活步履艰难的时候,她过着艰难的生活。她说,是党救她于水火,是组织的教育和关怀,把她锻造成了一个政治信仰超乎寻常坚定的人。而她同时也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变迁的年代,在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时候,她依然过着近乎刻薄乃至残忍的生活。天天、顿顿吃的都是馒头稀饭,最多外加一碟咸菜,从不与肉食沾边。穿的绝对是青色粗布衣裳,且十分单薄,不论是酷暑难耐的夏季,还是北风呼啸的严冬,反正身上就那么几件衣。夏天尚可,不过是出点臭汗,而冬天我感觉她浑身总在瑟瑟发抖。试问她冷不冷,她绝对会连连摆手:不冷、不冷、不冷,我能冷吗?暖和着呢。是没有钱对付日常开销吗?不,她是有工资收入的人。她的钱都哪里去了?很多人知道是交了党费,她一生中上交的党费超出了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她因此也获得了无数殊荣,从国家到地方,各种“优秀”、“先进”、“标兵”、“模范”的称号目不暇接,伴随了她的大半辈子。

她的心灵无限慰藉,也感觉自己光彩照人。她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到北京参加了一个表彰会,见到了“邓大姐”,“邓大姐”跟她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交代了她很多很多的事。其实,表彰会是省里开的,但多年后她硬说是在北京开的(至于有关“邓大姐”的嘱咐就只可能是她的杜撰了),且往往逢人便要说起这件事,其得意之状,难以言表。每年“七·一”,她必去的地方是组织部,带去一笔大大超过其标准的党费,声情并茂地年年重复宣读一遍写在一张固定红纸上的一段感激党的话,说是党的女儿今天给党做生日的来了。组织部负责接待她的同志说,按标准你不用上交这么多数量的党费,还是用于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吧。但她不听,她要按自己的标准交。

她工作时,无疑是一个态度认真的人,工作地点在乡下。退休了,不便做其它事了,只能每天戴着斗笠,拿起扫把,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她成了县城许多偏僻角落和公共厕所的清理者。回到那间清冷的卧室,在昏暗的灯光下,她用拾来的废纸制作了十多万只信封,在标准信封推广前,确也方便了机关不少。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她就骂,大声地骂,骂路人,骂干部,骂领导,任何人她都敢骂,但就是从不骂组织,遇到哪个跟她开玩笑的,说党不好,她马上就会红起脸跟他急。常常是早晨四、五点钟她就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推开窗户面向办公楼正对面的干职工住宿楼高唱红色革命歌曲,让整个机关大院总是提前迎来新一天的开始。

她终身不曾婚配,膝下无儿无女,在乡下退休后,领导看到她无处可去,便将她安排到机关来养老。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推行房改政策时,她本有机会花很少的钱买一套房改房,但她放弃了,一直住在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她对机关干职工的子女十分关心,多年前,她用自己的房间办了个托儿所,义务当起了“孩子王”。她总是称干职工的小孩为“接班人”,还时常教育大家,对孩子要好,不要随随便便批评孩子,所谓“泥鳅信捧,伢子信哄。”但她对自己的亲人却严格有加,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家中的兄长去世,她没有前往吊唁,平时侄子来看她,她也不接待。她说,她是党的女儿,她的一切属于党,今后的生活有党安排,不用亲戚操心。但戏剧性的结局是,在临终的前五年,当她年老体弱、神志不清时,她还是住到了娘家的侄子家。这个时候,她肉也愿意吃了,鱼也愿意吃了,什么好东西都愿意吃了,她变成了一个“凡人”,并最终在亲人的呵护中老去。

也许是曲高和寡,生活中的她变得越来越孤单,她好像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潭,为了维护头顶上的光环,她苦撑着。很少有人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多的人不认同她、冷漠她、甚至鄙夷她,在众人的眼里,她是一位不可理喻的傻子,一个怪人。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孤独者。可是她的性格太顽强、太固执了,在她看来,她所信奉的宗旨没有变,她心中的那面旗帜仍在高高飘扬,她要为之奋斗,所以我行我素,坚守一生。因为精神的力量,她最终活到了94岁。这世上,有多少人能活到她这个年纪呢?

她常说,她之所以那样,是感恩组织,感恩党。于是我想,一个组织,能有她这样的人,应当是它的大幸,不论她表达信仰的方式有没有与时俱进,她的灵魂永远飞扬在很高很远的地方,令人望尘莫及。从高举右手的那一刻起,她用行动兑现自己的誓言,她是“忠诚”的诠释者,是信念的践行人,是响当当说到做到的行动家。她的生活未免清苦了些,衣食住行根本无从谈起,她一生的开支或许还不及别人的零花钱,但她却有着坚贞不渝的信念与追求,她的血是热的,灵魂是高尚的,也是快乐而幸福的。她的人生未免孤单了些,苦行僧般地默默独行,但在她的意念中,却有着千千万万的党员相伴,她一点也不孤单。

她走了,灵魂依然矗立。

关于老人的文章5:家有老人三百岁

闲下来,经常念叨父母公婆的年纪,今年春节过后,我一边念叨一边扳手指头:爹七十二,妈七十六,公公七十五,婆婆七十七,掐指一算,四位老人的年纪加起来正好三百岁。

两家老人虽都年过七十,但个个不服老,乐呵呵地打理着每一天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爹年轻的时候就爱喝酒,妈也没少唠叨,一路吵来,就吵到了七十多岁。妈经常点着爹的脑门儿,笑着叫爹是“老战友”,说他们在一个战壕里过了五十多年,我们都笑,爹也呵呵地笑着。

婆婆耳朵背,数落公公的时候,总是尖着脆生生的嗓门儿,公公就笑,“你们听听你们听听,***就是个女高音。”

热热闹闹的两家子,开开心心的四个人,我们也跟着舒心不少。儿子经常说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我们家的“吉祥四宝”。

虽七十多岁了,但老人们个个都是闲不住的。公公婆婆把门口的小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说是自家的菜,没有化肥农药,你们尽管吃,不用去买菜,超市里的菜不健康。爹妈却在闲屋里养了一院子的鸡鸭鹅,爹经常对妈说,“孩子们回来给我们送好吃的,我们也没啥好东西给他们,多养一些,鸡鸭鹅蛋尽他们吃,咱自己养的有营养。”所以鸡鸭禽蛋我们兄妹三个从来不用花钱去买。

每次回家,两家一个大圈转下来一百多里,四位老人总是乐颠颠地张罗着给我们带回家的时令蔬菜和新鲜的禽蛋,车上一包一卷的总能满载而归。

老人年纪大了,儿女们虽然开心,但心事也重了不少,回家用粗笔把我们的电话号码写在大纸板上,挂在显眼的地方。于是电话晚上从来不敢关机,每当深夜的时候有铃声响起,总会惊得心跳加速,担心会不会是家里老人出了什么事。

爹的血压高,可他从来不注意经常去量血压吃降压药。我回家的时候就跟爹瞪眼:“爹,我有个头痛的毛病,不能哭,你们要保重自己,万一有那么一天,我也会跟了你们去。你们保重自己也是疼我们哪!”爹低下头去不吭声了,从此就乖乖地按时去量血压,按时吃降压药。妈却把我的话当笑话说给街坊邻居听,俺闺女说了,她头疼,不能哭,不让俺老两口儿死。听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家有老人三百岁,儿女之幸。

愿天下父母快乐安康,幸福晚年!

关于老人的文章6:过年啦,拿什么孝敬老人

文/徐学平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眼看就要到来了,节日期间探望家中的老人,这不仅是个传统民俗,更是子女到父母跟前去尽孝的绝好时机。

晚辈孝敬老人,大都要买些东西。然而,我发现自己身边就有许多人都是千篇一律地买些糕点、烟酒或是营养品什么的,甚至还有人想出了一个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送钱。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孝敬老人,还不如说是为了逃避时间上的付出。现代人日以继夜“忙休闲”,以至把替老人选称心礼物的时间都给忙丢了,最后只剩下“送钱”这一苍白的弥补方式。

小时候的日子,有父母的呵护,我们衣食无忧,快乐成长。有生的日子里,可敬的父母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向子女提出过什么过分的要求,或许他们辛劳了一辈子还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尝过一顿海鲜,住过一次宾馆……生活中,也许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忘记或疏忽一年一度的敬老:或许我们“太忙”,或许我们离家“太远”,可是我们却不能原谅自己那颗远离了老人的“心”。

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不图子女报答什么,更不会计较子女带回来什么,他们但求子女们都能有颗孝敬的心。一次温情的看望,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包可口的点心,一件御寒的棉衣……这一件件我们可以做到的小事,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做到了,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倍感幸福了。

过年啦,该拿什么孝敬老人?我认为关键还得捎上自己的那份“心”,即对老人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贴心,常回家看看。

关于老人的文章7:老人应做生活“主动者”

文/侯宝良

许多人喜欢探究长寿秘诀,样样说法都有,其实有个有趣现象蛮说明问题,就是长寿老人在生活中大多有主动和互动的意识。

我母亲九十高龄,耳朵因早年职业噪声影响而早衰,一个眼睛黄斑变性而失明,双腿关节有些退变,但这些丝毫没影响生活自理。原先我们担心她年老不便,不让多动,她反而说:“现在老人多,和大家多接触日子过得才适意。”每天,她坚持下楼和老人们“聚会”,说说家长里短。

老母亲还特别爱看新闻,看书报。我爱写作,发到家里的报纸、杂志也多,老母都会翻阅,尤其是我写的文章,更是拿着放大镜看得仔细。所以外面发生啥事体,她比搓麻将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妈妈还“拎得清”。

同事老秦在职时当领导,退休后面对数字化的东西啥都不会,女儿看他像个外星人也懒得教他。毕竟他当过带头人,自信自强意识还是有,主动在老友圈内请教,渐渐地电脑、智能手机都用上了,现在发微信、做链接、自制音乐相册都玩得溜。通过互帮互学他还交了不少新朋友,着实让女儿刮目相看。知识多了人也活络了,回老单位同事都说他比在位时更有精神了。他说精神好了,原来的常用药也在减少。

事实说明,老年人只要主动与各类新事物亲密互动,不仅人不会边缘化,倒是疾病被边缘化了,如此的养老多有意义。

关于老人的文章8:乡村老人

文/余小英

房子荒置在路边,瓦片不整,荆棘丛生,像一只被挤压的大鸟。

老人砍去屋前的杂草,露出残破的墙壁和门楣。一些阳光铺了进去,但却铺不进老人的心里。乡村住户散,东一户西一户,说一句话得伸长脖子使劲喊。而且,大部分房子是空着的。擦黑时,有人稀稀疏疏回家,锅盘碗盏、呼鸡唤狗的,遥遥热闹一阵,然后灯一灭,村庄便陷入黑暗,只剩下空空的静谧。

儿女们都在外面,难得回家一次。有太阳的日子,老人就站在马路中间看远处的云和山,累了,拖一把椅子出来坐坐。遇到路人,他会像小孩一样凑上去拉呱拉呱。可路人赶时间呢,哪有工夫与老人闲话,他不耐烦地应付几句后,甩甩胳膊就走了。老人做错了事般立在那里,秋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后来,一些鸟儿飞来了,它们歇在屋檐下,跳跃在老人脚下的草丛里。鸟儿叽叽喳喳的热闹着,天上的云影来了又走。

老人开始和鸟说话,和树说话,和小草说话……

屋前又长满了草,它们都成了老人的孩子。

关于老人的文章9:神秘的土豆老人

文/韩勋

在谢菲尔德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要去市中心转一转,每次都要路过土豆老人的摊点。与他见面起码在百次以上,但从来没有跟他说过话。我说不了英语。

我心里称他为土豆老人,一是因为他的年纪估摸在70岁左右,头发胡子全白,眼镜架子却是黑的。二是因为这个城市马路边上总共只有三四家小吃摊点,而他是唯一卖“夹克土豆”的人。

夹克土豆这个名字,是一位吃过它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的,应该是最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把烤熟的土豆放在塑料饭盒里,土豆个头大得了不得,一个饭盒只能装一个。用刀将土豆划作两半儿,把瓤捣碎,依照顾客口味加入不同佐料,西红柿酱、奶油之类,一份一镑五左右。生意不火,但也不淡。火又怎样,淡又怎样,反正土豆老人都满不在乎,脸上平平的,像是替别人临时顶班似的。见第一面,他的奇怪的做派就有如魔法,一下子拴住了我的视线。此后每次走过这儿,魔法都会指派我停下脚步,点一支烟,远远地陪他十来分钟。

土豆老人的一天大概从早上八点开始,开一辆白色面包车过来,后面拖挂着土豆烤炉。烤炉想必是他自己制作或者定做的,下面两个轮子,上面共有五层,每层大概能摆放二十多个土豆。烤炉加热用的是液化气,老人每天干的第一件事便是点燃液化气,土豆慢慢加热的时候,他就开始搭建他的营业棚了。

棚子搭在烤炉正前方,以三角铁为骨架,以彩条布为墙,高与宽均为两米左右。前边儿没有墙,搭一个齐腰的板子,这就是他的营业窗口。到上午十点,就开始有人光顾他的生意了。任是来了谁,他几乎都不张口,惜字如金。时间久了,我心里问号更多:为什么全市只有他卖夹克土豆?他的手艺跟谁学的?他的子女为什么没接他的班?

生意好的时候,有三四个人排队,大部分时间没有顾客,给了他同时搞两项副业的大好空间。一是在烤炉周围的地上摆七八板鲜花,每板八盆,盆非常小。二是卖生土豆,土豆装在十个纸袋里,纸袋就像装水泥的袋子,每袋估计能装三十斤。这可就是个力气活儿了,每天早上从车上卸下来,拖到烤炉旁边,虽然只有七八米的距离,但是一气拖动十个,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绝非易事。他不急不慌,拖一袋,歇一会儿,权当体育锻炼。更有意思的是,一盆花一镑五,三个土豆五十便士,他把这两个单价打印出来,各打印五六张,过了塑,很随便地扔在鲜花、土豆旁边的地上,那意思分明在说:别问价,都在上面写着呢,看上了你交钱就是了。他在窗口忙着,背对着生土豆和鲜花,你怎么挑,拿多少,他看都不看一眼。顾客交钱,他很小的声音说声“谢谢”,随手把硬币扔进一个铁盒子里,“哐当”一声,一次交易宣告结束。

三个土豆五十便士,每个重量足有一斤,这在谢菲尔德全市都算是最低价了。于是又生出一个问号:土豆哪里来?如果是批发来的,老人卖出的价格就不可能这么便宜。如果是自己种的,谁来种?多大的面积?老人有自己的农场?

下午三点多,老人开始收摊,重复着早上出摊的活路,程序反过来就是了。如果这一天生土豆卖得好,十个大纸袋空了七八个,收摊就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卖得不好,七八袋土豆没卖出去,装回车上就要多花很多气力。但是卖得好还是不好,老人脸上还是没有任何反应,每天都是慢条斯理地把没卖完的土豆往车上拖,等全部收拾妥当,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了。

烤炉挂上面包车,土豆老人一踩油门,车子拐过一个弯儿,不见了踪影,一个淡定神秘的老人当日的生意经念完了。每次看着他走了,我都要替他许个愿:家里的晚饭肯定冒着热气等着呢——煮好的肉,打开瓶盖儿的酒。

关于老人的文章10:跷脚的修车老人

文/缪孔文

在我家对面的弄堂口,曾经有过一位跷脚的修车老人,只要天不下雨,每天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修车老人姓陈,熟悉他的人都叫他陈师傅。陈师傅不太修边幅,胡子拉碴,衣服也总是那件蓝灰色的卡其布中山装,前襟的下摆,还沾满了深褐色的铁锈迹。因为小时候落下了腿疾,陈师傅修车时,只能坐在一张矮小的木凳上。但他的手劲却非常好。修车时,看他补胎、校钢圈、整刹车……不仅动作肯定,还敏捷有力,绝不亚于观摩一场技术表演。各种工具在他手里也被用得油光锃亮,似乎有了灵性一般,这使他的修车生意特别的好,那些来过这里修车的人,十有八九都成了他的回头客。

陈师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摊前的刹车橡皮特别多——陈师傅特别强调自行车刹车一定要完好。车子修好后,他总要问一声“刹车好不好”,并试着检查,如有不妥,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或调紧杆子,或换刹车橡皮,直到整紧了才放行,但绝不收你的钱,拿陈师傅的话说,这也叫“买一送一”。但我总觉得这事一定有个起因。有一次,我给车胎充气,还没等走近修车摊,便听到陈师傅在数落一位年轻人:“你这样的车子还上街,不闯祸才怪呢!前后刹车一块橡皮都没有……”原来,年轻人的自行车因躲不及一辆小弄堂里驶出来的电动车,结果把前轮都撞变形了。“……你想想看,万一真闯了大祸,把腿折了……”陈师傅突然不再言语,好像触到了痛处似的,自顾自闷头修车。对此,年轻人十分歉意地让老人好好地帮他将刹车整理整理,并执意不要他的“买一送一”。

其实,陈师傅不但修车精,待人也十分热情。去他那里修车,他总会与你扯上几句,虽然都是些应酬话,但你会觉得这样等着修车,心里便会少些急躁;特别是当你有困难时,他更会设法帮助你。有一阵,我的自行车总是脱链,刹车也不好,所以隔三差五地往他那里跑。起先,陈师傅只是很认真地帮我将链条和刹车整得紧些,后来次数多了,便建议我还是换些零件,并让我将车子放着,骑他的车子去上班。我很受感动。下班回来,我发现车子的牙盘、链条等都已更换,便问价钱,陈师傅说:“算了,这些东西都是从人家车上换下来的,放着也是放着,不如送了你。”一位靠修车谋生的老人竟能如此帮助他人,这使我感到十分的意外。

如今,老人摆摊的那个弄堂早已成为一条新马路的绿化带,老人的修车摊也不知去向,但当我途经任何一个修车摊时,眼前总会浮现出这位跷脚的修车老人身影来。

关于老人的文章11:流浪的老人

文/李金荣

一位老人今年71岁,膝下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8年来老人一直住在女儿家里,三个儿子无一问及老人的饮食起居,甚至逢年过节也没有一人和老人打个照面,对于这兄弟三人来说,老人家好像已不在似的。在记者的采访中得知,三兄弟和老人的矛盾源于分家不公。说老人偏袒小儿子,分家后老人原本和小儿子一起住,时间一长,老人也被小儿子撵出了家门,老人只有以乞讨为生,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老人苦熬了将近4年,后来女儿和女婿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在女儿家中一待就是8年,如今老人已是肝癌晚期,据医生保守估计,老人的生命最多剩2个月的时间。

从电视画面中看,我看到老人那骨瘦如材的身躯和那张沧桑、蜡黄的脸,看到老人那张充满生存渴望的双眼,看到老人那肿胀得已输不进液体的双手,寒冷的冬天老人蜷缩在病床上痛苦的样子……让人感到万般苦涩。再看看三个儿子及儿媳们,他们各执一词,个个感到自己吃亏,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份儿,都说这种结局是老人一手造成的,他的归宿应该是谁受益多,谁负责到底。

都说养儿防老,这老人图的是什么呢?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父母爱自己的子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不可能对哪个儿女不公,况且十指连心!老人为了儿女,呕心沥血,付出了一切,不就是为了儿女们的将来,不就是希望他们快乐、幸福吗?三个儿子,为了点蝇头小利就可以置亲情与不顾吗?想想看,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为了孩子的成长,老人辛苦大半辈子,付出了千辛万苦,给他们娶妻生子,他们一个个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却忘了老父亲,让老人流浪街头不管不问,眼看着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却连他魂归故里的愿望都不能满足。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试问三个不孝的儿子,等你们将来也变成老人,也需要别人照顾时,假如你们的子女也这样对待你们,你们的心里是何想法?

在这里,我只能默默地祝福老人家能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关于老人的文章12:看望老人

文/zgh新之声

母亲去新乡看病一月有余了,现已出院住到了二弟那里。

昨天上午10点,我们来到新飞花园二弟的新家,看望我日思夜想的老母亲。

这时,70多岁的老父亲,正躬着腰在门前的菜园安栅栏门。我们和父亲打着招呼,攀谈了一会儿,就进了屋。母亲知道我们来了,蹒跚着出来。看着她刚作过手术,虚弱的身子,我心里酸酸的;赶紧让她坐下。母亲说:“医生说了,不能坐,只能躺。” 我们就让她躺下,她说一直躺哩。

母亲患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直到不能行走,才来做的手术。作为长子,不能服侍亲人,遂生出遗憾,只是烦劳父亲和弟妹了。

母亲说,前些天姨们、老舅都来了。老舅还摸错路,跑到延津,又急着她了,不好受了几天。我说:你 说给他们咋哩……能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母亲说,钱除报销花了7000多元……我说只要能走比啥都强。

最辛劳的就是我的老父亲。他在这儿伺侯母亲,买菜、做饭等也真够难为他的……

这期间,远在民权的二弟也用视频问侯了大家。

下午3点30分,我和妻商量,随便看看我们新乡的(堂叔伯)三叔三婶。因为三婶的身体向来不好。母亲说,“甭去了,去了人家会来看我的。”我说:“找个借口,不说来这儿了。”

随后,我和三叔通了电话。弟妹开车把我们送到了附近的一个菜市场。

三叔早等在那里,我说去妻侄女那儿“温锅”了,现过来看看您。上了3楼,在床上坐着的三婶,赶忙起来:“真想不到您来,稀罕、稀罕。” 我和三叔就工作情况、家族、家风等谈了一阵儿。妻跟三婶叙着家常……三叔退休后,主要负责三婶的生活,家务是全管;三婶的腿不能弯曲,加上还有其他的病,一月吃药就得1000多元。

5点30分,我们离开了他的家。三叔三婶几次想挽留我们,又是拽又是掂东西,我坚决不要,三叔说:“给你爸的。”我才接住。三叔一直送我们搭上了车。

夜幕降临,早已万家灯火,我们舒心地回了家。

关于老人的文章13:偶见

文/夏涵

早晨在街上遇到一对老人,白发苍苍,老太太在前面慢慢地走,老先生在后面缓缓地跟,老太太不时回头说话,老先生就在一步远的后面回答,两位老人轻松自在,显然已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此情此景,令我不禁心生羡慕。

不羡慕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羡慕郎才女貌,如花美眷;不羡慕如胶似漆,甜腻腻的情侣;不羡慕十指相扣,并肩同行的青年;甚至不羡慕新婚的夫妻。着实不应该,太不应该!我被自己这一闪念的羡慕搞的很诧异,一路走一路想,总算有了能说服自己的合理解释。

心里太没有安全感,所以羡慕这些结果甚好,由无数偶然串成的美好的必然。不愿再看到分手与离别,所以喜欢这不会再有分手与离别的踏实婚姻。青梅竹马也好,郎才女貌也罢,在我这里倒成了没有安全感的存在。社会浮躁,人心也乱,还有谁也说不清的缘分,搞得人确实很不堪,到我这里就成了不踏实。

老来夫妻,令人羡慕的正是他们的安稳不变,此生除了死别,在没有比死别更令人难过的生离。最起码两颗心都有最终的归属,即使生命偃息,肉体还能睡在同一个墓床,灵魂有永恒的依靠,也许下辈子还能做夫妻。当然,老夫老妻也是从年轻时走来,青梅竹马、郎才女貌、如胶似漆都是有的;但不仅有美好,还有一辈子的柴米油盐,有一路风雨苦痛,有一生的平凡星月。缓步走来,多少人败在了柴米上,多少人倒在了风雨中,多少人湮没在星月里。青年人前途堪忧,老年人走来不易。我知道我不能只艳羡美好的结果,一切结果都要去过程里得。

美好爱情,圆满婚姻,是两个人愿意为彼此俯下身、沉下心,穷困时能相濡以沫,通达时仍举案齐眉,携手同行,从风度翩翩的少年,穿过岁月,一路走到白发苍苍,还不够,如果非要有人先走进坟墓,那就约定好,一个人等,一个人也不必急,等到双双睡定,下辈子还在一起。

关于老人的文章14:“笑”敬老人

文/佟才录

去年春天,我被单位派去加拿大渥太华研修学习一年。

6月的一个周末,我乘公交车去图书馆。公交车上人不是很多,我在一个老妇人旁边的空座上坐了下来。车子行驶了一段儿后,在一个站牌下停了下来,这时,上来几个“小丑”,他们一上车便在车厢里不停地手舞足蹈,口中还念念有词。

这是怎么回事?我被这突发事件惊呆了,心里思忖:“难道这几个人精神有问题?抑或想打劫……”这时,一个“小丑”径直向我的座位走了过来,我不禁有些紧张起来,紧握双拳、准备搏击。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小丑”停在了我座位旁边的那位老妇人面前,先是彬彬有礼地把右手放在自己胸口,紧接着又对老妇人鞠了一躬,随后他脸上不断变化出各种搞笑的表情,惹得老妇人开心地哈哈大笑。同时我发现,另外的几个“小丑”也分别找到车上不同的老人,在他们面前表演各种杂技绝活。随着他们的表演,车厢里不时地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到了下一站,那几个“小丑”鱼贯下车了,车上的老人们都一脸的恋恋不舍,挥手和“小丑”们说着“谢谢你们,再见!”。这时,我忍不住问旁边的那位老妇人:这几个“小丑”是怎么回事啊?老妇人看着我迷惑的表情,笑着解释说:“今天是加拿大的‘老人节’,也称作‘笑节’。因为在加拿大,人们普遍认为,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使其‘开怀大笑’……”原来,加拿大政府规定每年的6月21日为加拿大的“老人节”,也被人们称作“笑节”。因为在加拿大人的心目中,晚辈在这一天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莫过于“欢笑和开心”。

老妇人还告诉我,在这一天,不仅加拿大的年轻人会自发地有组织地穿着“小丑”服饰,到公交车、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去给老年人“送欢笑”,甚至有一些国家议会议员和着名的喜剧演员也会在这一天到老人院、社区中心等社会福利机构,为老人们“送笑上门”。不仅如此,在各大书店里也摆满了各种幽默书刊、杂志,让年轻人选购作为给长辈的开心礼物。电视台的都市频道也特别在晚上老年人收视率最高的档期,安排幽默搞笑类综艺节目,同样是为了“博得老人一笑”。我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全社会“送笑总动员”啊。

是啊,在物质生活十分富足的当下,老年人不缺吃、不缺穿,缺的就是会心的欢笑。我认为,加拿大人“笑敬”老人的做法,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写到这里,我忽然心有所动:在今年的重阳节里,我也要“笑”敬父母,把“欢笑”送给我的父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