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老伴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老伴文章1:甜蜜瞬间
文/刘东霞
一天,我和老伴上街购物,坐公交车回家。车上人不多。我习惯地面向车窗外观市容,想寻找一些诗意。挨着坐的老伴忽然轻轻碰了我一下,示意我看对面。
对面坐的是一位老先生和一位老太太,估计都在七十岁上下。老先生棉袄外套了一件旧制服,身材较高,国字脸,剑眉,可以想象他年轻时一定英俊帅气;老太太气质也很好,衣着可体,身材适中,娃娃脸,一笑俩酒窝,风韵犹存,一看到她,我就想起早年电影中刘晓庆扮演的小花的形象。
尽管两边座位空着,他两个还是紧紧地靠在一起。老先生端然正坐,目不斜视,面带微笑,洋溢着甜蜜。他好像觉察到对面有人看着,明显地有点不好意思。老太太不管,旁若无人似的,紧紧靠住老先生,偶尔还往老先生肩上歪一下头。仰脸看一眼老先生,笑容灿烂,神情更甜蜜,热恋中的情人一般。
毕竟是公共场合,我觉得老太太亲热得有点过分,不好意思看她,只瞥了一眼,又把目光扭向车窗外,装作看别处,其实注意力还在他们身上,用眼角瞅。
过了一会,听那老太太柔声细气地说:“咱上午吃炝锅面条行不?”
“行。”老先生笑笑。
“那,你不是不喜欢喝啊?”
“我不饿,喝点汤就行。”
“那你多少要喝点,得迁就我点哎。要不,我也喝不下去了。”老太太撒娇似地看了看老先生,“只喝一碗稀点的,行不?”
“行。”老先生轻轻点了点头。
老太太没再说什么,头靠着老先生的肩,轻轻合上了眼,脸笑成一朵花!
老伴文章2:我和老伴有个约定
文/于世忠
我和老伴有个约定:相互间以“小”相称,她姓孙,我就叫她小孙,我姓于,她就喊我小于。乍一听,这称呼似乎过于浪漫,撇了六十往七十奔的人了,还那么不着调?不怕让人笑话?
其实我俩的这种称谓是有原因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农村不像现在的机关,姓张就叫小张,姓王就叫小王,比自己岁数大的直呼其名,比自己岁数小的叫哥叫姐,压根没享受上“小”的待遇。等上了一点岁数,忽然有一天,有人开始喊我“老于”,我还真的不习惯,对这种没有铺垫、突然而至的称呼一时难以接受或适应,甚至还产生反感。
让约定付诸行动的是五年前的一天,那时父亲还健在,我和老伴一同去老家看望父亲,端碗时,老伴习惯性地直呼我老于,我和父亲竟然同声应答。这件事让我仿佛受到刺激,当时我就瞪了老伴两眼,并郑重地告诉她,父亲在,我永远是小于。自此,老伴称呼我小于。开始是带着戏谑的成分,后来慢慢成了自然。再后来,父亲去世了,老伴依然小于小于地叫着。并且我也开始叫她小孙。我们约定,就这么叫下去,把年轻时的那段缺失的称谓补上来。
别说,我们共同约定的这种独特的称谓,就像生活中的一剂小面膜,经常拿来贴一贴,那感觉真的很受用,仿佛年轻的时光回来了,爱情的味儿也浓厚了,美好的心情让我们本来已经秋风萧瑟的晚年变得靓丽而生动。
有人说我这几年不见老,和五年前没有多少差别,听这话我就高兴,说不定真的就是这称呼在背后起着作用。别小看这小小的称谓,它就像耳边播放着的一曲轻音乐,就像鼻头嗅到的一股茉莉香,久而久之,那身心不年轻才怪呢!
老伴文章3:“囚禁”与大爱
文/一缕阳光
大年初一,我跟老伴从湖北抵达上海。由于到达很晚,没有惊动子女们,宾馆休整一夜,以蓄良好状态。
大年初二,刚刚起床,两名警察和三名全副武装的白衣人员,精准的找到我们的房间,堵在门口,生怕我们逃跑了似的。尽管看到了警察证件,我们还是有被绑架的感觉。经简单解释沟通后,按照指令,我们上了一辆大巴车,警车为我和老伴开道,向着大海方向开去。
大巴车上,警察和白衣人员对我们进行了验证明身,询问、登记、签字、手印,中规中矩,严肃的让人窒息。活了60多岁了还是第一次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大海边上的一个宾馆。一下车,映入眼帘的震撼场景:警车,医务专用车摆放了十来辆。警察、白衣人、保安、自愿者足有50来人忙个不停。警车和医务用车,进进出出,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拧着大包小包,都汇聚到了这里。有文字提示的大小标志牌,从宾馆外场一直挂到五层楼房的每层过道,每个房间。人们走路的间隔都限制在一米以外,警戒线拉了一道又一道。带着红袖箍自愿服务者不断的提示着各种须知。
看到这阵式,神经一紧张,我汗毛都竖起来了。经过疏导,进入房间后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即来之则安之。
接着,我们平均分配到了口罩,毛巾,牙刷,洗衣粉等等生活用品。特殊需要还可填写一张表格。小宝宝的尿不湿,奶粉;女生们的必备品;老人们的降压药,等等都是免费提供。
宾馆的条件相当不错。三楼上落地大窗视野非常宽广, 一望无际的大海就在楼下紧密相连。今天风平浪静。蓝天白云,把飞机折射的格外明亮。楼下的海堤上仍然有串流不息的轿车、摩托。时而也能看到按奈不住的男女大堤上闲逛,估计是附近海边的人群。他们甩眼过来,疑似着这么多人怎么住在平时无人居住的宾馆?警察、保安把宾馆围了个水泄不通。
虽然没有“铁窗”,但人们都非常的自觉,防疫观念十分坚强,谁都没有越雷池半步。有什么需求,只要大喊一声,自愿工作者应声而到。毎层走廊里都有全天候值班白衣天使。
宾馆的“客人”们只能在各自房间与电视、手机为伴。中央电视台的防疫报道,钟南山、李兰娟的专题讲话,成了我们的必看节目。一日三餐按需分配,端吃送喝,也不要一分钱。工作人员还建个群,在群里我看到了湖北老乡,还有上海人,东北人,北京人,日本人……这些人们都没闲着。会写的,不会写的,冲动之余,还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什么的自娱自乐。当然更有动听的是祖国的花朵的哭啼声和奶腔笑声。
运气还好,十四天以来,反复核酸,没一个人 “中标”。人们从不习惯到习惯,人身虽然受到限制,但每天收获的都是满满地温暖与关怀。“客人”们每天在群里谈到最多的一个共同话题:中国的制度,中国的力量,才是战胜瘟疫的根本保证。在这个国度里,我们太幸福了!
宾馆楼下,风儿温柔的抚慰着绿色幌来幌去,向我们招示,希望和自由就在不远的将来!湖北的我,仍然在阳台上享受着大海推来的力量,太阳赐予的温暖,风儿抛来的信心!大海、太阳和风儿贴在我耳旁:我们陪着,病毒不敢骚扰你们,耐心14!
两周的隔离大期总算到了。招手、微笑和盯瞩,就成了我们与警察、医务人员、自愿工作者分别方式。
老伴文章4:何处觅神仙
文/江乐山
我和老伴都喜欢栽花种草,但因没有合适的园地,就只有利用花钵花盆了。我们常常浇水、施肥、松土、除虫,让花草健康成长,蓬勃峥嵘。
一次,我们老两口因事锁门外出,三天以后才回。进院一看,只见那些花草大多耷拉着脑袋,枝叶发蔫,有的嫩芽竟遭虫害。它们愁眉苦脸,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态,也表现出一种无声而急切求助的渴望,让人见了实在同情。我们俩顾不得归途劳顿,赶紧忙碌起来,又是浇水,又是喷药,累得气喘吁吁。翌日清晨一看,嗨,那些可怜的花草,都转忧为喜了,株株又活泼起来,像是在向着我们微笑致谢。由此我联想到人,不少人总期盼世上有神仙来给自己保平安,赐幸福。民间故事中此类传说颇多,实际生活中眼见的却难遇上。而今天,对于这些花草来讲,我们老两口可就是神仙了。我们扶危济困,除恶扬善,给花草以平安、欢乐,甚至是生命。我笑着将自己之所悟说了出来,颇感得意。老伴听了却不以为然,反驳说:“你想错了,我们不是花草的神仙,恰恰花草是我们的神仙!”
我如坠五里雾中,明明是我们救了花草,怎么反而说花草是我们的神仙呢?这是故意与我“唱反调”。我一再表示疑惑,她则继续漫不经心地观花赏草,像是有意捉弄我,让我在云天雾海之中找不见出路。最后,她说:“你想一想,在我们浇水、施肥、松土、除虫的过程中,身体得到了锻炼,心里也消除了愧疚。当花草以欣欣向荣的生气相报偿时,它们既健康快乐,而我们的心情得到了更大的愉悦。你看,我们的健康和快乐不是花草给的么?所以花草才是我们的神仙!”
“哎呀呀,果然有理,有道理啊!”我不得不点头称是。看着那些枝叶茂盛的花草,我有些激动,便口占一绝:“盆栽意趣拌泥沙,四季门庭绿色佳。年老原来情不老,心随草木乐开花。”再仔细一想,人生于世,何处觅神仙?这就在于自己向社会向他人的给予和奉献时,得到的极大快慰!给予和奉献越多,快慰也就越丰。快慰产生健康与幸福,快慰就是人们期盼的神仙的赐予。由此可见,神仙就在自己的给予和奉献之中。正像物理学上,反作用力来源于作用力一样。作用力愈大反作用力就愈强。
花草在我们的手下生长,我们在花草面前生活。花草欣荣,我们快乐。
老伴文章5:退休生活
文/王晓明
老伴自退休后换了种生活方式,便忙碌起来了,以前的两点一线生活状态被现在的多元化所取代。每天早晨去江科大塑胶跑道快走,边锻炼身体,边和一帮跑友联络感情。隔三岔五呼朋唤友一道逛超市、下馆子、玩景点。旅游去过日韩、台港澳等,今年春天就陆续去了江大赏梅、新区广场观郁金香、兴化看油菜花、宿迁泡温泉……又计划着五月份参团去贵州梵净山旅游。她的智能手机派上了大用场,不光可购物,视频通话,还能随时拍照,分分钟就发个照片给我,而我多次在中午11点左右接到一个内容相同的电话(已耳熟能详):“我今天不回来吃了,你们自己解决吧!”品尝美味后还回来说:“现在的饭店(或农家乐)老年人真不少,全是像我们这么大年纪的,走得动,吃得下,时间又有,钞票够用。”
听老伴说,她最忙碌的一位朋友周二在老年大学学烹调,周四学电脑,周五学摄影,周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旅游时她们背着相机外出,游苏杭、下扬州、访古镇,回来还要忙着做美篇、印影集,用她们的“豪言”来说,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全能的新式大妈。
老伴坚持参加志愿者活动,每月去医院值班1-2次,不是导医就是帮患者量血压等,回来后更是眉飞色舞地告诉我,医院这几年变化可大啦,熟悉的同事纷纷退休,连领导都已换了三任,年富力强的领导工作有魄力,使医疗设施和就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也有所提升。看到这些新气象她心里开心。
退休的同事大多穿得光鲜时髦,个个精神焕发,是啊,我们这代人曾经遭遇了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继续深造或返城就业、谈婚论嫁、生儿育女……历尽坎坷,好不容易盼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退休后开始品尝到了晚年幸福的美酒,好日子正长着呢,老年人何不跟上潮流,穿得漂亮点、吃得营养点、住得舒服点,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连上班时经常生病的“林妹妹”也红光满面,据说是坚持练瑜伽的结果,看到那张她身着式样新颖、面料很薄的外套,戴着墨镜、手舞动长纱巾在鼓浪屿拍的照片,使还在上班的同事惊讶地说:“看不出来,退休反倒越来越年轻时髦了。”确实不少同事退休后放慢了生活节奏,有时间梳妆打扮,有时间健身保养,潇洒起来了。
B同事前些天乔迁新居,我和老伴前去庆贺,江景房宽敞明亮,透过落地窗江天一色尽收眼底非常惬意。室内全新的家具,家用电器也已鸟枪换炮,各种名牌产品功能齐全,老友运用自如。赞赏之余,不禁想到自家运转多年的波轮洗衣机也该下岗了。
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中写道,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在退休生活中这份诗意显得尤为重要,会在平淡的日子里给自己营造一份惊喜和快乐。拥有这份生活的乐趣,夕阳岁月将会散发出光彩。
老伴文章6:病房里的那些事
文/徐金财
前一阵,老伴因妇科囊肿需微创手术切除,住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三楼。住院短短几天,同病房的患者和陪护者相互关心,彼此帮助,让我感触多多。
同病房的另外两位患者,一位来自世业洲,已手术数日,丈夫小唐请假整日陪护照顾;另一位是外地来镇江的打工者,30刚出头,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丈夫工地上无法脱身,只好一人来住院。巧合的是,这间病房三位患者都姓张。
老伴住院后,每天买菜烧饭、按时送饭的事,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每天送饭到病房,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或傍晚,到饭点时,我总会看到小唐主动询问隔壁病床上那位外地患者想吃什么,他可以顺便帮着带回来,毕竟她才刚做完手术不久,还不能去买。那位患者十分感动,说:“这几天真是麻烦你了,让我一天三顿能吃到饭菜,我一个外地人遇到你这位热心大哥,真的谢谢你。”小唐却说没什么,大家住同一个病房,就应该相互照应。见状,老伴告诉我,那天她挂水时我睡着了,小唐发现后不时来看看她的吊瓶里还有多少水,快完时及时通知了护士。小唐是个热心人,乐于助人。
那天早晨,我送早餐到病房后不久,听到躺在病床上的小唐的妻子对他说,想吃生菜。小唐说,等她出院回家炒给她吃。但小唐的妻子当天就想吃到。我和老伴建议小唐中午到医院附近小饭店去看看。当天傍晚,我送晚饭到病房,问小唐中午买到生菜没有。小唐告诉我,跑了几家小饭店都没有买到。临走时,老伴悄悄对我说:“明天你买点生菜,炒好了带来。”
第二天早晨,我起得比平时早了近一小时,先来到仓巷菜场,见没有什么好的生菜,又迅速赶到四牌楼菜场,终于买到了鲜嫩的生菜。回家洗净切好,下锅煸炒后装盒,送到病房交给小唐夫妇。他们连声对我说:“谢谢叔叔,太麻烦您老人家了。”我摇摇手说:“没什么,这是举手之劳。既然大家住到一个病房,三人又都姓张,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亲戚呢。”说完,病房里几个人都乐了。
共住一间病房,大家彼此之间从陌生到熟悉,相互关心、帮助,让人感到温馨美好,不再孤独无助、痛苦伤感。对患者来说,有助于心情的开朗和疾病的治疗,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后来,经过医院的手术和治疗,同病房的三位患者都痊愈出院,各奔东西。那几天病房里的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受到了生活的阳光,感受到了正能量。
老伴文章7:带皮冬瓜
文/姜剑鹏
晚上,老伴让我炒一盘带皮冬瓜。她说好久没吃,挺想的。
其实,我比她更想。因为这道家常菜承载着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小时候的每个暑假,我们都是在“双抢”中度过。五月前栽下的早稻,收获季正是暑假中的七月上中旬,晚稻栽种又必须抢在八月之前,“双抢”就是这么来的。
父亲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不会做农活,母亲就安排他在家里做饭。准确地说,他做饭也是够呛的,要么把饭烧糊了,要么还是生的。当时是柴草把子烧土灶,一个人既要烧火又要炒菜,跑上跑下。焖饭尤其需要经验,火候的把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掌握的。母亲总是这样批评父亲:那么难的书都能教好,煮个饭怎么就这么难呢?父亲搓着双手讪笑着。但父亲做的一道“带皮冬瓜”家常菜,却是我印象中的珍馐佳肴。
这道菜十分简单:将冬瓜洗净,不刨皮,切成薄片;将青红辣椒切成丝;油锅烧热加入辣椒煸炒,稍后加入冬瓜片翻炒,加盐,呛水再翻炒,直至全熟。
我们从远处的稻田里热气腾腾地回到浓阴覆盖的小院,小院的竹床上已经摆满了饭菜和碗筷。就着大钵的带皮冬瓜,吃着生糊烂熟的米饭,我们兄弟五个开心地讨论着字的间架或者文章的布局或者律诗的平仄,其乐融融。父亲坐在一旁,乐呵呵地摇着一把大蒲扇。
带皮冬瓜没有一点肉,甚至没有一点猪油,没有鸡精、生抽,但它却是我有父亲呵护的岁月里最美的记忆。
老伴文章8:给老伴留面子
文/刘会琴
我和老伴在一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是相濡以沫,彼此之间在感情上没有任何的隔阂。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依然时时注意“分寸”,但凡在外人面前,总会给老伴留足“面子”。
有一次,全家七口人一起外出旅游,在绥中县的九门口长城上,老伴竟把当年主持修建长城的将领名字说错了,引来了大家的质疑。看到老伴一脸窘相,我连忙上前解围:“你爷爷、姥爷看的资料是盗版的,印错了,他还特地和我提过此事呢。”老伴见状急忙顺着“下坡”:“可不嘛,那些资料肯定是盗版的,遗害不浅!”
孩子们跑开后,老伴擦擦脸上的汗,对我小声说:“老伴呀,谢谢你给我解围!”我俩相视一笑。我在晚辈们面前成功地维护了老伴的“面子”和“威望”。
老伴80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贺寿,其中有一位老战友喝高了,当众嘲笑老伴做了一辈子的“妻管炎”。看到老伴脸上表情不自然,我连忙过来纠正:“老王大哥,我们家老耿一直是一家之主,他在家里可是说一不二。而且老耿说话办事特民主,绝对有样儿,是不是,孩子们?”满桌人都随声附和:“可不嘛,爸爸在家一直是‘执政党’!”我偷眼看到,老伴的脸上满是自豪。
有一年重阳节,老伴的几位老战友聚会我家,当时我正患感冒,孩子们又都住在外地,没在身边,我虽然感觉全身无力,但还是忙前忙后地给几位老兵们做饭、做菜、收拾被褥,全程款待他们,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几位老兵临走时,抓住老伴的手,脸上满是羡慕地夸赞:“老耿头啊,你可真幸福啊,找到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知冷知热的好老伴啊!”老伴脸上顿时堆满了自豪,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平凡人过平凡日子嘛!”
老兵们走后,老伴拉住我的手说:“老伴啊,真的谢谢你呀!我知道你这几天感冒了,却拖着病体照顾客人,给我赚足了面子,我很感动。”
几件日常小事让我认识到:老年伴侣之间也需要彼此尊重,更需要为对方着想,维护对方的“面子”!那种当众贬低老伴的做法,不仅有损于老夫老妻之间的感情,也给老年人的心理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得不偿失。
老伴文章9:老伴的幸福
文/施子文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话可真说到我老伴了。
老伴一向体弱多病,1985年下岗后,自找乐趣,一下子买回20多只小鸡,从此,小鸡就是她的宝贝。喂食喂水讲时间次数,嫩菜叶切成小条,太阳不能晒多了,还要我去挖蚯蚓。我说:“你这哪里是养小鸡,简直是养宠物”。
小鸡长得很快,一只只毛绒绒的像小狮子一样人见人爱。依据特点,老伴给它们配上了恰如其分的外号,漂亮的称“猫头鹰”,贪吃的叫“好吃婆”,不听话的是“调皮鬼”。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还没进门就听见“你出去,你到底出不出去?”以为有人吵架,原来是“调皮鬼”死活想赖在屋里,一会儿跑到墙角,一会儿躲在柜子下面,老伴拿棍子赶,我帮忙才赶出去。
产蛋季节很有趣,每天两个鸡窝没空着,“张三”没起来,“李四”在旁边等着,“王二麻子”等不及,干脆挤在窝边,叫哇,啄哇。有的下完蛋就跳下来,不声张。有的生怕主人不知道,“咯,咯,咯大咯”叫个不停。大公鸡不知是捧场还是讨好,昂起头扯着嗓子接应。一时间热闹非凡,大有震耳欲聋之势。傍晚,老伴把蛋捡在瓢里让我看,“今天有6个”。望着她那喜悦的样子,我心里很舒畅。便继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谷,糠,菜叶子,一样样的往家里搬。
1994年6月,女儿当妈妈了,老伴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故意问她:“你是去黄州引外孙,还是在家里养“宠物”?她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我的方案是两全齐美”,到女儿那里招呼一段时间,你在家帮我把鸡喂好”。一个“帮”字感动了我,就同意了她的方案。
外孙半岁时,她娘俩决定放在家里,我坚决反对,“孩子太小不能断奶”。老伴说“吃牛奶是一样的”。2:1,我输了。这样,老伴无忧无虑地实施她的“两全其美方案”。一天到晚,忙前忙后,忙里忙外。喂饱了外孙再喂鸡,鸡安静了,哼着“黄鸡公,尾巴拖,三岁伢,会唱歌”摇篮曲,哄外孙睡觉。外孙哭闹时就唤鸡陪着玩。望着老伴很累的样子,我没有袖手旁观,主动当好配角。
外孙三岁多,要回黄州上幼儿园,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老伴却早早的情绪低落。走的那天,我送上车转来,她在家嚎啕大哭,我不解的说,“老伴啊,老伴,你么这苕,这几年还冇磨够,你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她边哭边说:“你晓得么事,我吃再大再多苦心甘情愿,“两全其美”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听她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原来我苕。是我没读懂老伴。
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幸福并不是神秘的名词,也不是深奥的理论,幸福就在身边,就在每时每刻,得到别人的关爱固然幸福,那么为幸福去辛辛苦苦更幸福。
老伴文章10:太极健身怡晚年
文/钟竹意
我和老伴退休后都发福了,健康体检显示,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高……
一天清晨,我俩散步归来,发现离小区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有一帮老年人在学太极拳,我俩便驻足观望。年过古稀的老教练可真是个热心人,他健步走近我俩温和地说:你们也一起学练太极拳吧,练太极对身体有许多好处。他边说边运用自如地比划着。望着这位古稀老人一招一式柔韧地比划,照实令人羡慕。老伴听后便拽着我走上了“运动场”。
说练就练,我是个急性子,但初学那慢慢悠悠的一招一式,感觉很是别扭。老伴怎么比划也不像那么回事,集体练时老伴还“偷工减料”不认真学,谁知被教练发现了,他来到老伴跟前手把手地教,一边教,一边给老伴讲练太极拳的好处,并告诉老伴他以前身体也很胖,并且经常腰腿疼,自从练了太极拳后体重降了好多,腰腿也不疼了,这让老伴半信半疑。因为眼前的教练身材适中,精神矍铄,腰腿活动自如,太极拳打得十分柔韧到位。老教练这么诚恳热情,碍于面子,老伴不由得跟他一招一式地学起来。老伴比我聪明好学,大约一个周,他就掌握了24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回到家他又成了我的师傅,我俩在客厅对着大镜子比划来比划去,他对我要求很严,每个动作都要求我必须做到位。
坚持练习半年之后,我们又学习了42式、64式。现在不少初学者还拜老伴和我为师傅呢。更重要的是,老伴腰腿变得十分灵活,活动筋骨好像哪儿也不疼了。前不久我们去医院检查了身体,老伴和我的血压、血脂都明显地下降了。我们尝到了练太极的甜头!
老伴文章11:三月小蒜
文/朱耀儒
老伴买回来一把小蒜,立即闻到一股久违了的香气,我惊喜地问她是从哪里买来的,她说小区门口有一位老大爷在卖小蒜,买的人很多,她好不容易才抢到一把。
“三月小蒜,香死老汉。”看到小蒜,家乡人的这句谚语立刻涌出脑际。在我的家乡渭北一带,不光老汉爱吃小蒜,男女老少都喜欢这种容易获取的野菜。
小蒜是百合科一年生植物,古时称“薤白”,它露出在地面上的绿叶极像韭菜,只是没有韭菜宽大,地下是白色的蒜头,一般都有拇指那么大。蒜头的形状和大蒜相似,但不像大蒜那样分瓣,而是像洋葱那样分层包在一起。每年的农历三月是挖小蒜的最佳时候,尤其是在一场春雨过后,人们都会奔向田野挖小蒜。
孩提时,挖小蒜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我们常常跟着奶奶和堂姐去田野挖小蒜。那时候还没有塑料袋,大人都是提一个小竹笼,拿一把小镢头就出门了,我们孩子则是拿一个小铁铲蹦蹦跳跳地跟了去。春天的田野,麦苗翠绿,空气清新。近处有人锄地铲草,远处有人放飞风筝,柔和的春风抚摸着我们的面颊,氤氲的清甜浸润着我们的肺腑,我们像出笼的鸟儿一样朝四野飞去。大人一到田地就埋头挖了起来,我们先是疯跑一阵、狂玩一场之后才去学着挖。
挖小蒜不能性急,必须先把小蒜周围的土挖去,然后看准蒜头用力一下挖出,稍不小心,就会把小蒜挖断。堂姐是挖小蒜的高手,她一镢头下去,就能挖出一个毫无损伤的小蒜,那份准确、快捷看得我们目瞪口呆。不一会儿,堂姐的小笼笼里就有多半笼了。奶奶虽然也曾是挖小蒜的快手,但毕竟年老,力不从心,一根小蒜她要挖好几下才能挖出。她苦笑着说:“老啦,不行啦!”可她挖的小蒜还是我的几倍。说实话,挖小蒜的乐趣其实更多是我们能够在广阔天地里疯玩。
挖回的小蒜清洗之后,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着吃。生吃是把小蒜剁成两厘米长的小段,用调有盐和油泼辣子的醋水淹起来,一晌后就可以吃了;炒着吃是把切好的小蒜用菜油炒熟,调上盐和五香粉,调入凉面或汤面吃。无论生吃还是熟吃,那香味都比韭菜和葱的香味鲜得多浓得多。而用小蒜炒的鸡蛋,更是色、香、味无与伦比,至今回想起来,依然令人口角生津、回味不绝。
日月轮回,花开花落,大半个世纪过去了,由于外出求学、他乡谋生,多少年来连小蒜的影子都不曾见到,突然间能够买到小蒜,真是上苍的馈赠。如今人工种植的蔬菜,化肥催生、农药污染,让人吃得战战兢兢,而小蒜多生长在荒地,很少有化肥农药的侵袭,吃起来放心多了。
正回忆间,老伴已经在厨房炒开了小蒜,一股独特的蒜香弥漫开来,转瞬就沁入了五脏六腑。抑制不住冲动,我急切地冲进厨房……
老伴文章12:老伴的拿手好菜
文/张学斌
春节,我和老伴去上海儿子家过年。儿子说,他和儿媳两家共有13人,春节准备聚一下,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老伴便自告奋勇在家里烹制她的拿手菜。
腊月二十九,老伴一大早就开始张罗,准备了炸藕夹、腊肉蒸咸鱼、青椒炒卤牛肉片、油炸肉圆、蘑菇炖土鸡、红萝卜烧羊肉、莲藕排骨汤、清蒸武昌鱼等18道菜。
老伴将藕洗净,先切成二分厚的圆片,将拌好的肉泥塞到两片藕中间,沾上淀粉放到油锅里炸。炸时火候是关键,不能炸得太焦,焦了带苦味,也不要炸太嫩了,嫩了不脆不香,吃起来口感不好。
腊肉蒸咸鱼,上海人一般不会腌制。而老伴腌制的咸鱼不咸不淡,颜色也耐看。做这道菜也简单:先切几片肥腊肉,放在切成方块状的咸鱼上面,然后放到饭锅里蒸半个小时就成了。
青椒炒卤牛肉片的制作要繁琐一点:先将牛肉洗净切成大块状,放到自制卤水罐里,卤到八成熟捞出来冷却后,切成小薄片,再将青椒片放油锅里炒一下,下牛肉片混合炒半分钟,一盘香喷喷的青椒炒卤牛肉片就出锅了。
年三十夜,两家人围坐在长方桌上,热热闹闹,品尝老伴炒的湖北菜,个个赞不绝口:“亲家母的厨艺不错呀,炒的菜真好吃!特别是藕夹、咸鱼、青椒炒卤牛肉片这三道菜,太好吃了!”老伴听了乐滋滋的,我心里也漾起一阵阵愉悦的涟漪。
老伴这个人闲不住,平时特别喜欢看中央一套的“天天饮食”节目,做饭炒菜也讲究,营养搭配,荤素结合,不搞大杂烩。
说实话,老伴平时在家随便炒几个小菜也是很可口的。有时亲戚们来做客,我说在外面订一桌,亲戚们总是说,老伴烧的饭菜不比餐馆差,而且又便宜又好吃。
每当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的美好记忆,都是由老伴的拿手好菜开始。
老伴文章13:老来始悟相伴理
文/郭华悦
算起来,与老伴一路走来,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祸福与共。随着感情的愈发深厚,我也发现了一个挺有趣的现象。
我们是经人介绍,这才走到一块儿的。在那个年头,这是多数青年男女共结连理的方式。毕竟,自由恋爱还比较少。而经媒人撮合的婚姻,大多都经历了一个互相衡量与计算的过程。
其实,说白了,就是算算看,自己能从对方那儿,得到些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能在一起的人,自然是有所“得”。有的,可能觉得对方家庭不错,能力也可以,以后能有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有的,可能看中的是对方的外表。至于我,那会儿看中的是对方的性格。有人关心,有人照顾,这也是我认为,能从对方和这段感情里,所得到的。
以前,我在乎的是,能做些什么,能从感情和对方身上,得到什么;可后来总觉得,随着感情的加深,自己顾忌越来越多。买一样东西,总会下意识地想想,对方如果不喜欢呢?做一件事,也会先考虑,万一让对方不高兴,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是,自己的世界里,“能”越来越少,“不能”越来越多。
有时候想想,难免觉得“亏本”。刚在一起时,总觉得世界之大,随我任意,无所不能。同时,也觉得自己从婚姻里得到的,比一个人的时候,更多,更划算。当然,这种“更多”,是精神上,而非物质上。
可如今,怎么反倒处处都是暗雷?说什么,做什么,都得先在脑子里过滤一遍,生怕让对方不高兴。本来,觉得另一半温柔体贴,能照顾自己;可后来,感情深了,自己反过来,事事为对方着想,反动束手束脚。
其实,后来想一想,这也是件好事。
这就像一段感情里,索取是第一步,也就是“能”;付出是第二步,也就是“不能”。人在慢慢成长,慢慢成熟,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只有“能”或“不能”,感情势必不能长久。如果懂得了“能”,同时也知道了“不能”的重要性,那恭喜了,起码在爱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踏出了可喜的一步。
老伴文章14:粽香幽幽
文/王友明
早晨,我和老伴来到菜市场,满眼都是粽叶和粽子。淡绿色的粽叶,一沓挨一沓,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造型各异的粽子,一筐挨一筐,香味淡淡的、幽幽的,沁人心脾……
看着淡绿的粽叶,闻着扑鼻的粽香,我便不由地想到了母亲。一想到母亲,充满心窝的除了久违的温馨之外,就是隐隐的疼痛和无尽的思念。因为,十三年前,母亲故去的日子正是端午节。按照乡俗,端午节的当天,我们便让母亲入土为安了。送别的时刻,我特意在母亲的坟头,放了几个粽子。那淡淡的、幽幽的粽香,不仅飘溢在母亲的身旁,而且永远飘溢在我的心里。
打那时起,母亲、端午、粽叶、粽子这几个词句,便牢牢地镌刻在了我的心扉。老伴同样也没有忘记,每每端午节前,都要买粽叶、包粽子,并供奉在母亲的遗像前,感念母亲,永怀慈恩。
记得小时候,尽管我家的生活境况很差,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每到端午节,母亲总要想方设法包点粽子,让我们兄弟三个解解馋。那时候,两个弟弟还小,只知道自己享受美食,却从来没有注意过母亲是不是舍得吃上一个她亲手包的粽子。稍大一点的我,见母亲不吃,就说啥也不肯吃。母亲含着眼泪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快吃吧,我做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信以为真的我,才笑眯眯地几口便将一个大粽子吞了下去。吞咽下这人间温暖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在母亲的枝头,再艰难的岁月也能流光溢彩。后来,我长大当了兵,家里的生活条件依然比较差,可只要是端午节前后回家探亲,母亲就会想方设法地包粽子给我吃。我真的不能想象,在那艰难的岁月,母亲是用了怎样的法力变出那些香喷喷的粽子的!
又是一个端午节,又闻到了粽子香,又想到了母亲,我难过得心都快碎了,早已是泪眼婆裟。我知道,今生今世再也吃不到母亲包的粽子、再也享受不到母亲的关爱了。不过,每年的端午节,老伴会包粽子,我照样可以吃到粽子。可吃粽子的时候,不管是大肉粽、蛋黄粽,还是蜜枣粽、豆沙粽,我总感觉缺少了一点味道,增添了一点感伤。对国家来说,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载体。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每逢端午想母亲的感伤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