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本无所谓老与新,只是因现代秤的样式太多,如杆秤、地秤、台秤、弹簧秤等。老枰特指杆秤,因为使用较早,且现在没有以前使用广泛,现在超市与商场大多用电子台秤了,故称其老秤。老秤者,即杆秤也。
青阳蓉城今尚有制作杆秤店。去古镇陵阳,游客对那老秤店也颇多兴趣。店里墙壁上悬挂着一杆杆老秤,像挂着一条条金蛇的工艺品。年老的师傅埋头制作,引来手机与相机的嚓嚓声。现在的人都喜欢手工物品,估计拍摄回去后,会演绎出一段段新奇的故事。
杆秤之名的由来,自然是因为那根木制的秤杆。秤杆有长有短。长者粗,一般能称两百斤左右的东西,我们家乡称其为大秤。短者一般较细,长不过一米,称二三十斤的东西,称为小枰。秤杆与秤砣是杆秤的主要构件,除此外,只是杆子头部的下方有个秤钩(有的是圆圆的秤盘),用来钩挂存放称重之物。上方有两个铜耳,耳上系有绳环,俗称提纽。前面的叫大纽,后面的叫小纽。杆身有两组星程,靠怀里的星程与小纽配合使用,称重小数量的物品;上面的星程与大纽配合使用,用来给较重的物品称重。早年的星程,为十六两市斤制,后来改为十两市斤制,现在一般都是千克公斤制了。
星程的分布,有其特定的规定,自不必说。但有个小窍门,我们还是要切记的。即小星程的第一个为准星,提起小纽,将秤砣移到准星的位置,秤杆应是平衡的。如果枰杆上翘,说明秤砣偏轻,称量的物品重量大于实际重量;如果枰杆下倾秤砣下滑,则说明秤砣偏重,在此状况下称量的物品重量小于实际重量。据说过去有些奸商,就是在秤砣上附加它物,做大进小出的无良文章。
秤,亦作“称”,是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老枰,指以看秤星来计量被称物重量的提系杠秤。据记载,战国时已有不等臂衡器。但杆秤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出土的楚国王铜衡杆,上有十等分的刻度,直到东汉以后,演变为从秤星看重量的秤。
而在民间文学中,秤的来历则愉悦得多。相传春秋楚国人范蠡试图改变用眼估堆的市场交易方法,想制作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可是朝思暮想,也不得其法。一天,他看见农夫汲水,在井边竖一木桩,将横木系在木桩顶端,一头吊上木桶,另一头拴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受到启发,用一根细长的木棍做成了杆秤的雏形。后来又由天上星星突发奇想,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以十六两为一斤。于是,便有了杆秤。为何加上福禄寿三星呢,其一当然是星程数量的需要,除此还有另外一层深意,他想以此告诫心术不正之人,若扣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欺人二两则后人失禄,克扣人之三两者,则会折损阳寿,是以命谋利。呵呵,这个范大人也真会捉弄人。
由此可见,秤是古人发明供人们用来测定物品重量的工具,在物品交换过程中,提供一种相对公平的计量方式。但是,秤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其本身的准确度外,还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上面所说的在秤砣或其他构件上做文章。这也许就是工具的缺陷性。
秤是工具是死的,使用秤的人是活的。人有意识,有思想。各人有各人的主意与欲望,各人有各人的利益获取方法,各人有各人的道德操守。因此,一样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操作与使用下,会出现各自不同的结果。一杆好枰,可以称出准确的重量,也可以称出失之准确的结果。不同的结果,不在秤,而在称枰的人,使用工具的执行者。仅有枰,是不能保证公平的,必须有保证公平的道德良心与法律法规。人心不正,则衡器也难免失衡。然而不幸的是,维系公平公正的法律法规也是工具,也需要执行人。因此,人是使用一切工具的第一要素。人心正,则工具正,不正也正。人心邪,则工具邪,不邪也邪。
古人有许多关于秤的诗句,如“秤头斤两惜如玉”“用心空学秤无私”等。由此,我想到了一句俗话:百姓心中有杆秤。显然,这杆秤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无形之秤,但衡量有形之人,无处不在,无处不灵。百姓心中这杆秤,也是老秤,也肯定有秤星,其执纽者是百姓自己。在这杆秤面前,一切无良的所作所为,其重量自有准确的测定,只是没有明码标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