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美食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美食的散文1:江南美食——豆腐花
文/薛子渝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各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特色小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爸爸带我去江南农耕文化园玩,又品尝了一次我最爱的美食——豆腐花。
来到农耕文化园民俗街的豆腐店里,我和爸爸要了一碗豆腐花,营业员阿姨拿起一个碗,动作娴熟地舀了一碗豆腐花,白白的,嫩嫩的,软得跟果冻一样,然后配上香葱、酱油,再洒上一些虾米和紫菜片,这样一碗色彩丰富、香味四溢的豆腐花就完成了。我接过豆腐花,仔细观察,嫩如脂、白如玉的豆腐在翠绿香葱和鲜红色酱油的衬托下变得格外艳丽,还有点像奶油布丁呢!看了真让人垂涎三尺啊!我忍不住凑近闻了一下,嫩豆腐的纯香和各种佐料的诱人香味直钻鼻孔,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送入口中,鲜美嫩滑的感觉真是让人爱不释口啊!我细细品味着细腻柔滑的豆腐花,突然想到了一个好玩的吃法,我调皮地把嘴伸向豆腐花,铆足了劲儿,猛地一吸,豆腐花听话地进入了我的嘴里,但也弄得满嘴都是白花花的,爸爸见了,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你别看豆腐花那么简单,但做起来还需要好多道工序呢!听卖豆腐花的阿姨说,首先要选好上等的黄豆放入水浸泡5个小时左右,待豆子泡软后,榨成豆浆,再将豆浆倒入盖有纱布的缸中,将豆渣滤出,然后将滤好的豆浆放入锅中煮沸,等温度降到90℃左右,再慢慢加入石膏粉进行点卤,豆浆逐渐凝固,一缸白花花、热腾腾、香喷喷的豆腐花就完成了。
关于美食的散文2:家乡的味道
文/展开
也许,美食的味道让你回味无穷,美景的味道让你流连忘返,而我,独爱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南丰,风韵江南,人和民丰。虽然我7岁时就离开了南丰到市区就读,平时也就是双休日或节假日到老家走走,但家乡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有过年时放烟花爆竹的欢乐,有钓龙虾时收获的乐趣,有小伙伴相聚时玩耍的快乐……最让我铭记的,就是祭拜祖先的风俗。
至今清晰记得五岁时有一次祭拜祖先的情景。那时候我还小,懵懵懂懂地,便有了我记忆中第一次祭拜祖先的场景。
上午10点,全家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到了将近11点,一股浓郁的菜香味从厨房间里飘出来,纸钱等祭品也堆在一旁,一切准备就绪。奶奶和爷爷先将一张好大的桌子搬了出来,又搬了三张长凳各放一边。再把一盘盘烧好的菜肴端了出来,依次放在桌上。接着,把两支蜡烛拿了出来,点燃,插到香炉里,一会儿一股淡淡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
看着那些菜,我口水直流,爬上凳想拿一个吃,结果被奶奶打了一记屁股。年幼的我号啕大哭,奶奶只好抱着我跪在桌前祷告,至今还能依稀回忆起奶奶的脸:是那么的虔诚,又仿佛带着一股思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了,对家乡、对风俗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刚开始,我认为这是封建迷信,是不屑一顾的,可每次看到奶奶虔诚的脸,我总是不愿忤逆她的意思。再后来,我认可了这种风俗——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独特的文化。
关于美食的散文3:老爸的美食
文/王德明
我老爸不会做饭,基本没下过厨房,但却对一种食物情有独钟,那就是他常用浓重的山东口音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下面条,打鸡蛋”。不过,他讲的面条可不是筒装挂面,而是用擀面杖擀出的面条。他讲的鸡蛋也不是荷包蛋,而是用蛋液冲成的蛋花。白面条和黄蛋花交错在一起,再加上盐、葱和芝麻油,形态诱人,香气扑鼻。
这种在当下再普通不过的饭食,竟被老爸看得如此之重,与其家乡的贫苦不无关系。他的老家在鲁西南的郓城县城关镇,说起郓城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但说起《水浒》里宋江怒杀阎婆惜的故事则广为流传,那档子事儿就出在郓城。郓城位于黄河故道,土地瘠薄,一年只产一季小麦,其余都是杂粮,白面显得很金贵。土地不肥,鸡养得也就少,鸡蛋都不舍得吃整个的,要打成蛋花,扮作丰富状。那时,谁家要是能吃上一顿“下面条,打鸡蛋”,真的很了不起啦,一般只有贵客来临才能见到。这种日子给年轻时的老爸,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抗战时期,老爸在郓城邻近的鄄城县四区当区委书记,而这个区恰是母亲家所在地。母亲家是党的堡垒户,村里常安排老爸和他的人马借宿于此。每当这批土八路来时,母亲家能提供的最好的饭食,莫过于“下面条,打鸡蛋”了。当时我党地方武装的装备比八路正规军差,老爸他们只能拿红薯秧子当腰带,还经常忍饥挨饿,这时候居然能有鸡蛋面条可吃,好似神仙之乐。母亲的爹娘平时对自己很抠,但对打鬼子的人却毫不吝惜,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这无疑深深打动了老爸。后来,老爸成了母亲家的女婿。一个在上世纪30年代就上过山东省立高中,因抗日中断了学业,能熟读英文版《安徒生童话集》的知识分子,竟愿娶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姑娘,多少带有感恩之意。
如果说,“下面条,打鸡蛋”,是我从小听大的一句话,已不足为奇啦;那么,当我的战友也对此语产生深刻印象时,那就真有点可笑啦。故事还得从我的一对战友夫妇,借宿我父母家那一晚说起。部队驻地在六安地区独山镇,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更没高铁,一对要回上海探亲的战友夫妇,为避免长途跋涉产生疲惫,便想在合肥住一晚,此愿很快得到了父母的应允。来客是要招待的,如何安排这顿晚餐?老爸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下面条,打鸡蛋”;但立刻被母亲冲了回去:“你以为现在还跟过去一样,怎么也得炒几个菜,烧碗汤,做大米饭,不能亏待了咱德明的战友”。看到满桌的饭菜,战友妻子深感不安,连声道:“太麻烦你们二老了,让我们实在过意不去”。战友也抱拳感激:“其实,下碗面就行”。“我说吧,你们来,下面条,打鸡蛋,就很好嘛,可德明***偏是不同意”,有了支持者,老爸顿觉气壮如牛。考虑到老爸有点耳聋,战友特把头伸过去,郑重其事地说:“您老不晓得,部队也经常是吃面条的,每到这时,整个食堂里就会充满呼鲁呼鲁的吞吸声,声调高低不等,大得了不得,就像在奏音乐”。“啊?还有这事”,父母忍不住都笑了。
2005年,母亲病重了。这天,老爸突然走进厨房,让正在准备午餐的我妻吃惊不小。“我要给***妈下碗面”,他边对儿媳说边张望着找鸡蛋;由于不会和面、擀面,只能用现成的挂面代替。老爸亲手端着热气腾腾的鸡蛋面,笑容满面地送到母亲的床头。当时,我和妻都看呆了,这可是几十年未遇的奇观啊!然而,只见得母亲仅喝了一口就皱起了眉头,原来老爸下面条时,压根儿就没放盐。母亲去世7年后,老爸也卧床不起。临终前,正赶上要过春节,省委常委分头看望正在住院的享受副省长级以上医疗待遇的老同志,老爸也是被慰问对象。当吴存荣书记来到他病榻前,向他亲切问候致意时,老爸还知道要以礼相待,便略略抬身,双目睁开,但只说了简短的一句话,吐字也清楚,仍然是浓重的山东口音:“下面条,打鸡蛋”。吴书记一愣,显然没听明白;可老爸的意思,我和妻子比在场的谁都清楚,就是要我们用这种美食来款待贵宾。
转眼间,父母已离开我们多年,我和妻从不搞烧纸那样的祭祀活动,却经常以“下面条,打鸡蛋”为餐。我们觉得这不光是对老人的怀念,也是一种提倡俭朴的体现。现在生活好了,条件优越了,但老一代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还是应当保持,它有助于我们养德固本,清心寡欲,规矩服务社会,安稳度过一生。
关于美食的散文4:稻花鱼里稻花香
文/李战辉
美食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生活情趣,蕴含着一种养生之道,一门吃的艺术。不仅深受市井百姓青睐,就连近现代大师,也乐此不疲。他们与美食的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趣闻逸事。
章太炎最爱吃的美食,是带有臭气的卤制品,他特别爱好臭腐乳,直臭到满屋掩鼻。黄侃平生最好美食,他只要得知有某物自己未曾品尝,必千方百计得到,以饱口福,并且为了吃上这些美味佳肴不惜出尽洋相。钱钟书也曾深情赞美过美食:“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由此可见,大师们也脱离不了“吃货”的“俗套”。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也不例外,在美食中独独对鱼情有独钟,不仅仅是该类食材营养可口,也基于鱼具有丰富的寓意。
去年金秋时节,我们一行八人前往意尔康集团公司考察学习,在浙江丽水转车时,天色向晚,同行的老文提议,在丽水吃吃晚饭,看看夜景,尔后再乘坐前来接应的中巴车前往目的地。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自是兴奋不已。
在步行抵达一家饭店时,温风习习,不时传来阵阵稻香味,我深深地嗅了几下,脱口而出:“正是稻香鱼肥好时节”,负责接待的王副总立即兴奋起来:“先生如此雅兴,要不,咱们去吃稻花鱼吧,很好吃的!也很环保噢!”
“稻花鱼!”同行几位不约而同地喊道,“好哇,正好我们还没吃过呢。”
开始用餐时,任凭主人怎么热情招待,我们几位总是礼仪有加,谦谦相让,个个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面面相觑间,有几次我都有点忍俊不禁,只好偷偷地窃笑一下,心想:你们就装吧,还不是惦记着那个稻花鱼来着。
“稻花鱼来了……”一阵悦耳的声音响起,一位女服务员端着一铁锅菜翩翩而来。揭开锅盖刹那间,一股洋溢着稻花味的鱼香扑鼻而来,冒着醇醇的热意,沁人心脾,在我们腑脏间久久萦绕,满满的热汤,几尾鱼在汤里一字排列着,上面飘着红椒、青葱、紫苏、黄姜、白蒜瓣、黑豆豉等调味品,用“五彩缤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小块鱼,嚼一嚼,感觉肉质特别酥嫩香滑,味道鲜美无比,忍不住有继续大享口福的冲动。抬头看看那几位仁兄,都已全然忘记了秦人的礼仪之风,扔掉了矜持之态,更有甚者,左手使勺,右手使筷,“左右开弓”,一会儿食肉,一会儿喝汤,一点儿也不让自己闲着,吃的真是痛快淋漓。细细回味,鱼汤清爽醇美,鱼肉齿颊留香,用老何“不虚此吃”的话来描述,倒也恰如其分。
用餐完毕,一行人坐着喝茶,你一句我一句的探讨起稻花鱼的生长及美食的做法,没有丝毫想走的意愿。王副总听了大家不着边际的猜测,哈哈大笑后主动介绍说,稻花鱼属于鱼将科,生活于池塘、稻田及湖泊的上层,我们吃的稻花鱼是当地农人将鱼苗散养在稻田中,鱼儿可以吃稻田中的害虫、杂草、稻花等,再经过排泄粪肥,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使得鱼儿、稻谷两丰收,因了鱼儿食用过稻花,所以又名为“稻花鱼”。稻花鱼在烹制时,不需刮鳞,只需稍弄出鱼胆肚肠即可,烹制方法有油煎、水煮、清蒸、红烧等,在当地,以我们吃的这种水煮吃法让其味道更为鲜美,也更得食客的青睐。
一路上,我都还在感叹:“稻花鱼不止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舌尖上的安宁呀”,末了又不忘吊吊同行的几位胃口“改天我们安康有稻花鱼了,我会在汉江边上请几位仁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老何嫉妒羡慕恨地说:“你呀‘心在曹营身在汉’,总拿他乡当故乡,别忘了你的故乡在关中……”
“安康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山有水,有蓝天有白云,有鱼有米,是我们陕西的‘小江南’。关中陕南本属陕西一大家子,哪里还用分出你我?”
关于美食的散文5:“渔片江”小记
文/蓝雨
在福鼎说到美食,就不能绕过“渔片江”。
初冬的上午,阳光格外温暖,透过玻璃窗门,斜射进渔片江店内的红木方桌上。一种质朴的声音仿佛从木质的香息中慢慢散发而出,给人一种沉静安适的感觉。
光阴是慢慢游走的。渔片江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如今,格调越发精致。
店内的红木桌子,红木椅子,厚重沉稳。瓷砖墙壁上,几幅装饰画,几只银质的鮸鱼像,清新的海洋气息,无不告诉人们,这是大海的世界,鮸鱼的世界。是的,渔片江,是把福鼎的海鲜,把海鲜中的鮸鱼做到极致的典范。
一条鱼,从深海中跃起,从渔夫的鱼篓里拣出,从清晨的早市中挑出。
在老师傅的手中,剔去鱼刺鱼骨,剩下鱼肉,经过反复敲打,揉搓,形成鱼片特有的鲜香,韧劲,爽滑。再把揉好的鱼片,捏成片状,下锅稍烫片刻,捞起,撒上小葱、生姜、香菜,配以酸辣清汤,盛于精致小碗,一碗地道的“江记”鱼片上桌,鲜香满溢,食之Q弹爽滑,过后回味,余香留齿。这种味蕾的体验,如饮茶过后的回甘,是妙不可言的。
江记鱼片的久久回味之妙,是和它整个过程的取材、选材、制作分不开,是与制作者的真诚用心分不开的。
从野生的深海鱼,到黄瓜鱼、鮸鱼,这些拥有大海最深情怀的鱼儿,用它特有的清甜鲜香,从时空的镜子里,从大海的深处来到我们的味蕾之中,并留在了我们生活中。它所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新鲜,简单的酸甜辣,而是一种传统的光阴味道,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愉悦。
走进渔片江店,宛若走进岁月的大门。我们所接纳的不只是一碗鱼片或一碗鲳汤,而是一种历史传承的古老气息。
如今,老店已换成新店,但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在最古老的老街里,店内灶台上氤氲蒸汽中夹杂着鱼的鲜香,老师傅在敞开着的里间案板上敲打揉搓,而后把制作好的鱼片下锅,片刻捞起,人们围着桌子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鱼片的情形。
渔片江,是百年老店,但它不会老去,它深深地留在福鼎人的脑海中。
在福鼎,江记鱼片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乡音。凡是福鼎人,没有人没吃过江记的鳗鱼片,酸辣鲳汤。凡是从海外归来的,无不要进店尝尝这满是乡音的味道。很多外地游客,或是在外工作的本地人,也总会把这乡音打包带出。
现在,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别致的装潢,无不体现了江记鱼片古朴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的美学理念。渔片江,把美食与养生、文化结合起来,也为福鼎的饮食抒写了浓重的一笔。“游福鼎必登太姥,吃鱼片必到江记”,也可见其在福鼎饮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于美食的散文6:童年的美食
文/赵明宇
小时候在农村,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饺子、吃肉,一饱口福,平日里,我们这些嘴馋的孩子,却总是能找到美食。
家乡是大平原,没有山川,没有河流,也就没有山珍,没有鱼虾,但是大自然并不缺少可吃的东西。比如在小树林里掏鸟蛋,在屋檐下捉麻雀,或烧或煮打打牙祭,吃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
放学后,到地里去,挖红薯、偷花生、掰玉米穗,用小铲子掏个洞,找来柴禾烧着吃,吃得嘴上黑乎乎的。我们还在草丛中捉蚂蚱。捉蚂蚱用手抓,脱了鞋,用鞋拍,然后放在火堆上烧得焦黄焦黄的,有一股香香的气息钻进鼻孔。渴了钻进玉米田,找一棵不长玉米的空棵,就变成了甘蔗,咂吸甜甜的汁水。幸运的还能在草丛中找到野瓜,香香甜甜的,能吃饱肚子。
夏天的晚上,我们到村头的小树林里捉知了猴。天一黑,知了猴就从地下钻出来,爬到树上变成蝉。我们摸到知了猴,回到家用油煎炸。因为少,几个人分着吃,却有滋有味。如今城里的酒店有“炸金蝉”这道菜,尽可饕餮,却没了童年的味道。
冬天里,天寒地冻,田野上没有可以吃的了。我们在街上玩累了,饿了,就抓一个玉米面馒头,在馒头中间挖个小坑,放进去一些盐,再把香油滴到盐上面,掰下一块馒头蘸着吃,香香的,咸咸的。那时候的乡村街头,经常看到一个个流着鼻涕的孩子,手里拿着馒头,蘸着油盐,一边吃,一边玩耍。
还有的把煮熟的红薯切成片,在窗户台上晾晒成红薯干,装在口袋里,闲暇取出来嚼着吃,非常筋道,成了我们的零食。我们把这种零食称作“筋红薯干”。记得小时候一个同学弄坏了我的铅笔,赔了我几块筋红薯干,我才饶过了他。
吃饭的时候,大多数人家是把晾干的红辣椒,放进灶膛里慢慢焙干,焦糊糊的,搓成粉状,用米汤调和,拿馒头蘸着吃。辣椒很开胃,让人面对难以下咽的高粱面馒头食欲大增。我们不想吃,大人们就开导我们说,黑馍馍,蘸辣椒,越吃越上膘。
那年月以胖为美,瘦了会担心被饿死的,并不像现在还需要减肥。
冬天里还有一道美食就是焦馒头片。家家有煤火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用菜刀把馒头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在炉火边上,第二天醒来,馒头片就变成焦黄的了。背着书包上学去,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嚼着馒头片。到了学校,同学之间还交换着吃,教室里会响起嚼馒头片的大合唱,氤氲着诱人的焦香。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种馒头片不当饭吃,是一种浪费,家长是不赞成的。
最难忘的是烧“gujue”。这是发音,我不知道该咋写这两个字。家里做饭头的时候,我们就盼着能剩一点面团,尤其是白面。母亲会把面团揉搓成条状,缠绕在高粱秸秆上,埋进灶膛里的热灰中,过一会儿取出来,面团被烧熟了,我就高兴地拿着,跑到大街上细细品尝,炫耀这种奢侈的吃法。
有时候街上有“嘣爆米花”的,就端着一碗玉米,递过去一毛钱的加工费,背回来半袋子爆米花。如果口袋里有几分钱,买糖稀,用高粱秸秆不停地搅动,直到糖稀发白,变得粘稠再慢慢吃掉。
童年的农村虽然不富裕,却总是能吃出花样来,充满着无限乐趣,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关于美食的散文7:爱吃臊子面
文/许佳音
陕西的美食非常多,有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臊子面等。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臊子面。
只要在陕西,走哪儿都能看到臊子面,大街小巷都有它的身影儿。远远光看招牌上那几个字,就能让我直流口水。陕西臊子面又分岐山臊子面和农家臊子面,但不管哪一种臊子面,我都非常喜欢吃。
臊子面的色彩都能说成五颜六色啦!里面有红、黄、白、黑、绿,分别是:红色的辣子油和胡萝卜、黄色的黄花菜、白色的豆腐、黑色的木耳、绿色的韭菜,还有我最爱吃的肉丁呢。
每当外出吃饭时,我总是第一选择吃臊子面。而且,每次吃面时,不管烫不烫,我都迫不及待地先夹一大筷子面条,只要把面条头头吸一吸,再咬住,狠狠地一吸,哇!香、辣、筋、热、滑等几种口感同时从面条里跳了出来,瞬间把我的嘴巴塞得鼓鼓的,香味立刻充斥整个嘴巴,然后慢慢散开。
吸收了浓郁汤汁香味的面条又好吃,又筋道。这就是我最喜欢吃的陕西臊子面,你们爱吃吗?
关于美食的散文8:楚雄食虫
文/清风旷野同行
说到美食,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但吃得古怪,吃得恐怖当数广东,比如猴脑、三叫菜,引出非典的果子狸。但爱好美食似乎是世间动物的共同爱好,我在电视看到非洲的猩猩不仅到处找蚂蚁吃,而且还会运用工具——一根荠草,从蚁洞里边钓边品尝。
本人并非吃货,但也吃过不少虫子,比如油炸蝎子、蚕蛹、蚂蚁羹和油炸知了。看起来恐惧,吃起来更要有勇气,比如某人食用蝎子时,蝎子没炸透,忽然醒来,一下子夹住他的舌头,最后送医院及时才脱离危险,算是美食危险的案例。还有异样的感觉,比如蚂蚁,嚼的时候带着噼噼啪啪的声响。不要想像,比如蚕蛹,吃的时候不能想像它在蠕动的样子,否则肯定反胃。
但大都数虫子经烹饪后,不仅营养价值高,也别有风味,像知了,用椒盐烹调后,既脆且香,味道独特,食后口有余味,留存长久。
那天,从大理返回云南,途宿楚雄,先是品尝了楚雄的野生磨茹火锅,味道确实异常鲜美,但当地人说,楚雄还有一绝,就是烧烤,特别是油炸竹虫和蚂蚱,有胆量的不妨去尝尝。
同行中有几个女吃货,听说烧烤城有美味,遂建议一起去品尝。于是老老少少一堆人在楚雄的夜色下向烧烤城进发。
跋涉半小时,终于找到烧烤城,说是城,其实不到百米的一段街,足见中国之大——南北方对城的理解如此悬殊。我们想像至少逛个几十分钟,但从头到尾才走了不过十分钟。那些烧烤和我们的城市大同小异,但每一家基乎都有竹虫和蚂蚱,每桌食客都点此菜。于是,我们找了一家温和女老板的店坐下。
“来份竹虫和蚂蚱”。我喊道。
“好呐”。中年女老板应边忙边答应,“现炸现上,味道更好”。
几分钟后,一盘油炸竹虫和蚂蚱就端上桌。
看着一根根白白的、肉肉的、略带黄色的竹虫和灰褐色的蚂蚱,我问:“谁敢和我一起干?”。(云南称吃为干)
刚才还异常兴奋的同行者,此刻都沉默了,只直楞楞地看着盘子。
“我敢吃”。一位来自合肥的女孩自高奋勇站出来。
“行,我们一人一半”。我要来两瓶啤酒,开始品味。
我夹了一只放进嘴里,一嚼,有点脆,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软,肉质粘,有点淡淡的奶味。而蚂蚱则干干的,糙糙的,但也非常脆,嚼粹后有点像炒过的玉米面。
“没加任何作料,纯天然食品”。老板又补充一句。
一桌人呆呆地看着我俩,既好奇又怀疑,既欣赏又拒绝,不停有人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你们敢来一只呀?”,合肥女孩大声应道。
乘着品尝的档儿,我问老板:“哪来这么多虫子,如果这样的话,楚雄岂不是不毛之地啦1。
“阿哥问得极是。虽说竹虫蚂蚱是我们当地美食,人人喜爱,但哪有那么多,现在都是饲养,用大箱和大网,都是在家里养出来的”。老板用带当地腔的普通话告诉我。
“你每天能卖多少呀”
“看情况,多的时间时候上百斤,低的时候十来斤,这可我们本地的特产呢。楚雄两大宝,一虫一草,虫是竹虫,草是磨茹”。
不知不觉,一盘虫了被我俩干掉了。同行一位医生退休的大妈对我们说:“你俩有勇气。从饮食与性格的角度看,你们可能都是从事的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吧?”。
我看看合肥女孩。“可能是吧”她说。
“来楚雄总得带点东西回去呀。你们带回特产,我带回一肚子虫子”。我说。
关于美食的散文9:母亲精制的美食
文/游水方
我始终不明白,在物质那样匮乏的年代,母亲竟凭她的双手将生活打理得那样丰满。比如番薯她可以做许多种不同的食品,嫩薯叶可以开水烫制,伴上蟛蜞汁吃;番薯可整个煮,可擦成丝煮,可磨成粉做饼,可与米伴煮,不断地调换我们的胃口。然而最令我难忘的,是她精心制作的泥丁炒薯粉,虽不属高档之物,但口感极好,味道极佳。我品尝了不少美食之后,至今仍觉得母亲制作的泥丁炒薯粉属美食中的精品,凡意念所系,总是口水直流。
泥丁炒薯粉,主要原料是泥丁与番薯粉。当然,要制作一份美食,一方面在于原料,一方面在于制作。母亲说,原料是主要的,在于七成功夫。制作这一美食,从选料到制作,母亲都十分讲究,没有丝毫马虎。母亲说,可以偷工减料,但会影响味道。
番薯粉是番薯的淀粉,制作并不简单。先将番薯擦成丝放在水中洗,捞起,水中便留下了淀粉。接着用纱布过滤,把杂质清除,让淀粉水静置数小时,待淀粉在盘底凝聚,即将水倒掉。再放清水搅拌,再凝聚去水,以清除异味。然后置于阳光下晒,弄碎再晒,直到干透为止。趁中午热腾腾时,将它置于瓷罐里封存。如果淀粉未干存起,就会变味了。擦一次薯丝所得的淀粉不多,要吃上一次过瘾的泥丁炒粉,起码要积攒十来次,花的功夫可想而知了。
泥丁是一种海产品,像一种小虫,长于海滩涂的泥巴里。抓泥丁就用锄头在海滩涂里挖,一条一条地捡,费好多功夫才挖了一斤多。要制作一次泥丁炒粉,起码要去挖两次泥丁。吃泥丁讲究季节,泥丁肥美时味道才好。那时,母亲常说一句顺口溜:“正月螺,二月蟹,三月泥丁没有买。”三月的泥丁最瘦,不好吃,泥丁一般是年底时肥美,所以过年时的泥丁炒粉最好吃。
母亲在制作泥丁炒粉时,先对泥丁进行挑选,将一些死的、瘦弱的拣出来,避免影响味道。接着将泥丁摊置于一块木板上,用一个圆形的小瓷罐在上面来回辗压,啪啪作响,将泥丁的肚汁压出。一次辗压只能少量,避免漏下或压得不干净以影响味道。辗压后将泥丁多次搓洗,并认真检查,确认干净了便捞起置于小箩里滤干水。
制作薯粉条,母亲更是下足功夫。先在簸箕上铺一张厚纸,倒出薯粉于其上,用米升来回辗压使其粉碎,用铜箩斗筛过。接着取一部分粉末煮伴成稀糊,再将稀糊与干粉和在一起搓。搓功越足,粉条越有韧性,就越滑口,越有嚼头。搓好的粉糅成一团,由白色变为黑褐色。然后取一小粉团放在簸箕上用米升均匀地辗压,使之成一大块圆圆的薄片,再将薄片折叠放在砧板上用刀切成细粉条。粉条全部切好后,将其放在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滤水,粉条变得柔软了,颜色更深且有光泽,半成品制作完成了。
炒薯粉时,先炒泥丁,下适量的油盐,不要炒至熟透,炒到八成熟时取出。再下油炒粉条,大火炒上十来分钟即将泥丁和上再炒,炒够火候了,撒上一些葱粒,炒匀即可。
刚炒熟的薯粉,松散不黏,富有光泽,粉条又软又韧又滑,掺杂的泥丁又挺又脆又爽,慢慢地嚼,口感极好,那香气在口中环绕,透入肺腑,令人沉醉。吃了,还想吃,不知其饱。
每次母亲炒泥丁粉,总是炒得多,一是怕我们吃得不过瘾,二是分给左邻右舍。母亲一贯很珍惜邻里关系,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屋边人。所以我们邻里间很和谐,大家没红过脸。
母亲炒熟了粉,仿佛对着一件艺术品,总要认真端详一番,并且最后才吃。她从大家的笑脸中,从邻居的赞叹声里得到了满足,脸上也溢满了笑容。
我出来工作了,在外面也吃过不少泥丁炒粉,但总吃不出母亲炒粉的味道。我发现,现在的泥丁没那么肥美了,薯粉也没那么纯了。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制作薯粉已用上了机械,水和粉同时进去,粉条就从那边出来了。我想起母亲那句话,偷工减料了,当然也少了不少味道。
母亲炒的泥丁薯粉实为一道难得的美食,它的美味已烙在我味觉里,而母亲精心制作的过程更是给我深深的启迪,使我认识到,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认真下功夫,都会干出精品。
关于美食的散文10:美食之星
文/陈雨婷
星期六晚上,我被一道光带到了一个星球,这里的一切都是美食做的。
我找人问了一下,才知道这个星球叫“美食之星”。这里的路灯是用棒棒糖做的,这种棒棒糖的外形和灯笼花差不多,不怎么大。这里的公路是用溶化后的巧克力铺成的,房子有的是用曲奇饼干做的,有的是用软糖做的。
我来到了一条小溪边,这里的溪水是用果汁做的,小桥是用薯片做的,草地是用海苔铺成的,朵朵鲜花竟然是奶油做的。看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我立刻开吃了。我把草地吃了个精光,把溪水喝了个够。最后这里被我吃得只剩了一半。这时,我想到了一件事,既然这里的东西都是美食做的,那么餐馆里的食物是什么样的呢?我带着满满的好奇来到了餐馆,打开门一看,原来这里的食物还是美食,呀!更神奇的是这里的厨具也是用美食做的。真不愧叫“美食之星”!
我找到了这个星球的商场,发现衣服是用薄荷做的,鞋子是山楂做的,还有好多好多用食物做的东西。突然,一道光闪过,我该回家了。我还在震惊中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回到了家。我好想再去一次“美食之星”呀!可惜不能去了。刚想到这里,我突然醒了,原来这只是一个梦呀!
“美食之星”,可真是一座巨大的美食城呀!梦境要能成真,那该多好啊!
关于美食的散文11:玉米美食
文/孙文胜
秋分一到,几场强劲的热风刮过,渭河河谷成片的玉米林就慢慢褪去青纱,逐渐换上了成熟的妆容。等到中秋,围着圆桌吃过月饼,扳棒的、砍秆的、肩扛的、车载的收玉米人吆吆喝喝地就布满了河谷。
新玉米收回来,大部分会打包上市。留下的一袋半袋,是农家搭配生活的储备。吃玉米,熬玉米糁是首选。玉米糁熬制有窍道。熬时若加一小勺碱面,粥就特别黏糊,老幼皆宜。这种粥会吃的人,嘴巴顺着碗边转,吃完后碗里很干净;不会吃的人,左挑右刨,碗里就乱成了马蜂窝。吃糁子,最佳拍档是油泼辣子酸黄菜。夹一筷头菜,刨一筷头粥,酸辣绵软,口舌生津。关中乡下有句话叫“吃饱了,喝胀了,跟皇上他爸一样咧”,说的就是冬日暖阳下喝玉米粥的感觉和意境。
玉米粒晒干磨成面,打成糊饭叫“搅团”。关中人“搅团”有三吃,即水围城、凉鱼鱼儿、切片片。“水围城”,是热吃。调好汁子,舀一勺热搅团在里边,稍凉后,就着汁子夹块儿吃。吃的时候不能急,急则会烫了嘴,烧了喉。凉鱼鱼儿,是用漏勺漏出来的。漏的时候,勺抬高点,鱼儿细长,落低一点,鱼儿就短粗,胖瘦俊丑全凭个人喜好。鱼儿跳水,手一划动,就成群结队地游动。看了,不由得你心不动。凉片片是热搅团放在盘子里晾出来的。炎炎盛夏,凉鱼鱼儿凉片片浇上酸菜汁,放上红辣椒、绿韭菜,酸酸的、辣辣的、红红的、绿绿的、油油的、汪汪的,让你口舌生津。
干玉米嘣豆豆,很有特色。小时候炒豆子的情景,记忆犹新。土灶坑旁,哥添柴火我扯风箱,谁都想把锅赶紧烧热,好让娘炒豆儿。娘把半盆沙子倒进锅,拿一个玉米芯儿,呼啦呼啦搅一阵儿,摊平手掌试试温。感觉灼灼的,就把玉米豆儿倒进去。她边搅动边吩咐我和哥改文火。突然,一粒豆儿炒热了,“啪”的一声蹦起来。“噼噼啪啪”,接着又有一群豆儿蹦起来,间或还有的炸开了花。我忍不住起身朝锅里看,滚烫的豆儿蹦到人脸上,麻酥酥地痒、热乎乎地疼。豆儿熟了,娘用筛子罗净沙,我捏三五粒抛起来,张嘴接住,“嘎嘣”一咬,满口溢香。
父母不在,我嘴馋时也偷学娘炒豆儿。我怕用沙子露馅,就搂一抱麦秸文火干炒。豆儿半熟,调一碗底油盐汁儿,用筷头撩拨其上。“滋啦滋啦”,锅里就升腾起一团热气。再煨一把文火,喷香的玉米粒就鼓突突、亮晶晶的,吃起来又香又耐嚼。上课时忍不住偷吃,老师看见油乎乎的嘴唇,总是免不了罚站的待遇。
玉米的美味,准确应该是从白露算起。那时,粗壮的棒子刚刚从秸秆上分身。拨开青皮,轻掐一下鼓胀的籽粒,白色的浆汁不小心就扑射到脸颊上。这时的玉米营养极其丰富,或煮、或烤、或熬随你意。
煮玉米谁都会,烤玉米也简单。农村家家几乎都有土锅灶,柴火正红时,丢几个剥皮棒子进灶膛,三翻两转,个个就金黄喷香。煮烤的太烧不好拿,娘就插上筷子让我们举着吃。村街上,小伙伴你举一枚,我举一枚,满街暗香涌动。当然,秋燥时,能喝上嫩玉米熬的排骨汤也别有风味。
关于美食的散文12:意境菜的诗境
文/付秀宏
世界上不缺美食,也不缺文化,只是美食和文化常常平行延长。如果哪天,美食和文化打个弯儿,诗意地纠缠一下,就情形大异,风情大改了。
当你被意境菜袭击,原来是它们射来了一颗颗诗语子弹。
一花藏世界,一叶隐菩提。意味走性情,美食亦“诗经”。意境菜,是“中国三种绝佳艺术”的超级荟萃,一为中国绘画的写意技法,一为中国盆景的拼装技法,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之美。
北京大董饭店,意境菜最为出色。其菜品,构图、布局、疏密、情韵,独家复独佳。色形之外,又重香味、滋养。这种滋养,不仅是身体滋养,而且是心灵滋养。大家知道,每种花,都有其独特的花语,于是这花就有了内涵。菜也一样,如果每道菜都有其迷人的诗语,这道菜就品味极高。
譬如,清汤鸭舌羊肚菌,这道菜的诗语是“明湖映天光”。“明湖”指清汤,这个好理解。“鸭舌”喻指“天”,就有点儿难懂。原来,温州人因温州话中“舌”与“亏”同音,温州人不乐意“吃鸭亏”,于是就改叫“吃鸭赚”,那么“鸭赚”与“天”又怎么联系呢?“鸭赚”虽小,有赚就是“天”,这个“天”渗透着浙商温帮的独妙智慧。羊肚菌属珍稀菌种,天然、稀少,因酷似羊肚得名,其表面凹凸不平,取其反义,曲折之后便见“光明”。联读这道菜的诗语——“明湖映天光”,意蕴深远,正反转化,况味深厚。
再如,红花汁炖鳘肚公,这道菜的诗语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它是以“红花汁”炖幼滑糯软的“鳘肚公”,上有花鸟诗情,下卧海珍富贵。画面感很强。“衾”音qīn,被子也,喻指公的鲍参翅肚的肚(乃鱼肚极品)。美食家称,公鳘肚比母的肉质更丰厚爽脆,香浓意远。因而这里的“香衾”之谓,最为恰当稳贴。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菜肴“诗语”,无疑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伸展着无穷的品赏空间。把菜做得有了生命,让食物自己来表演,无论从视觉还是味觉上,都令人耳目一新。一种又一种浪漫、淡然和温润,因贴近心灵的需要而妩媚起来。意境菜与感官、思绪、回忆、想像相勾连,真的做到了“一菜一意境,一肴一诗语”。
你来看,许多的意境菜的装盘,并不拥挤,而是用了大面积的留白。就像作画,有舍得才有遐思。“糖醋小排”这道菜,以石盘为底,主角儿“糖醋小排”稳坐一隅,上存大片“雪花”弥漫,它的诗语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董氏烧海参”,将厚重浓香的葱香酱汁渗入海参中,醇香软糯,其味深厚,它的诗语是“横眉群山千秋雪,笑吟长空万里风”。“龙虾汤伊面”,其诗语是“芳草芊棉,尚忆江南岸”;“北京炸酱面”,诗语是“度翠穿红来复去”。“鱼翅节瓜盅”,诗语是“寂寞幽花,独殿小园嫩绿”。这些意境菜的“诗语选用”,可谓机巧有致,匠心独运,字里行间流露出深远意境与个性情怀。
在一块洁白的大理石板上,一边是主菜“梅子烧排骨”香气四溢,另一边是一只只焦糖色的小脚印;再一边是用糖粉勾勒的姜太公钓鱼图,上面竟用巧克力糖浆涂鸦——“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这款意境菜,径直把幽默妙语写出来,不要解说,真是余味浓浓,令人含笑颌首了。
“意境菜”,就像一幅幅抽象画,有人能看懂,有人不一定能理解。有了店家的诗语讲解,或是印制在桌上的“诗语解”,大家才会理解菜肴师傅所要表达的意趣、内涵。有了浓缩诗语的意外降临,你不仅吃的是食物,而且还有文化。菜既是景,菜亦是诗,菜肴被诗词变成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当你被意境菜袭击,请不要躲藏哦。因为,被一颗颗诗语子弹射中,是一种高雅的福气。
关于美食的散文13:鱼羊成鲜
文/方华
羊年至,品味与羊有关的美食自是时髦。其中羊与鱼同烹,鲜味异常,而鲜字也正是由鱼羊二字构成,于是,古今以来,许多人都望文生义,凭想象,认为这就是汉字“鲜”字的由来。
这种不足为训的臆断,不是没由头的。
我们知道,中国有四大食神,分别是彭祖、伊尹、易牙和詹王,他们被中国烹饪业供奉为四大祖师爷。其中的彭祖,有史书记述他活了约八百岁。他的长寿,据说是因为他识食,“好和滋味”。彭祖在美食方面的传说,最有名的当是“羊方藏鱼”。
据《大彭烹事录》记载,彭祖的小儿子夕丁很喜欢捕鱼,彭祖恐其溺水坚决不允。一天,夕丁偷偷捕到一条鱼,央求他的母亲烹制,刚好他母亲正在炖羊肉,怕彭祖发现,便顺手将鱼塞了进去。彭祖回家,闻羊肉有异香,品之奇鲜,于是问其缘由,其妻只得如实相告。彭祖未及责罚夕丁,便依法烹制,果然鲜美。据说,自此便有了“鲜”字,也有了“羊方藏鱼”这道名菜。
徐州古称彭城,因尧帝封彭祖为大彭国主之故。羊方藏鱼这道菜自然便成了徐州传统名菜。据说它的取材十分讲究,冬春季用阉过的牦羊配鳜鱼,夏秋季则用羯羊配鲫鱼。
其实,鲜字中的“鱼”表示鲜的本义与鱼有关;“羊”意为驯顺,指古代贵族家的厨师们像羊群中的每只羊专心吃草那样各司其职,驯顺劳作。“鱼”和“羊”合在一起表示:厨师群队熟练而顺畅地准备鱼宴。所以,“鲜”的真正本义,即“生鱼片的美味”。你看,鲜字的理解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不过,鱼羊合烹之美味是公认的。现代饮食科学也证实,鱼羊同吃是一种合理的食物配伍。因为鱼肉性寒,羊肉性温,寒温搭配,取其中和,益于滋补。从味觉上讲,鱼味腥,羊味膻。鱼羊配做,鱼借羊之膻而除其腥,羊借鱼之腥而除其膻,两厢结合,除弊得利,烹饪出一个滋味异常的“鲜”。
鱼羊合烹的“鲜”菜有三大品牌,一个就是徐州羊方藏鱼,一个是京菜中的潘鱼,还有一个是徽菜中的鱼咬羊。
潘鱼据说是晚清官员潘祖荫创制。潘祖荫也是文字学家,他发明这一名菜,据说就是从研究文字学上悟出来的。他认为“鲜”字在《说文解字》中从“鱼”从“羊”,可见鱼和羊这两种食物味道最好,如果做在一起,应该是世界上最鲜之味。于是就用羊肉汤炖鲤鱼,烹制成鲜美的“潘鱼”。
鱼羊合烹的美味,最有名的当是徽州的“鱼咬羊”。
“鱼咬羊”也有一个传说。据传,清代某年,徽州府有个农民带着几只羊乘渡船过练江,由于舱小拥挤,一不小心就把一只羊挤进了河里,羊不会游泳,在河水中挣扎了一会便被淹死。羊的沉水,引来了许多鱼,蜂拥啄食羊肉。恰巧,有位渔民驾渔船从此经过,见有许多的鱼在水面乱窜,便撒网捕捞。渔民收网回家后,觉得今天捕的鱼似乎特别肥厚,用刀剖开一条鱼的肚子,见里面装满了羊肉。好奇的渔民将鱼洗净,连同腹内的碎羊肉一道烧煮。烧好后一尝,不但鱼酥肉烂,不腥不膻,且汤味鲜美,味道特别。消息传出,有美食者也如法尝试烧制,果然风味不凡。久之,这道名为“鱼咬羊”的佳肴便成了徽菜中的一道名品。
“鱼咬羊”和“羊方藏鱼”不同的是,一个是羊包鱼,一个是鱼包羊,而“潘鱼”则是用羊汤煮鱼。不过,它们都是“鱼”“羊”相加,奔一个“鲜”字而去。
关于美食的散文14:过桥米线
文/赵可欣
美食遍天下,瞧:北京烤鸭、西安羊肉泡馍、云南过桥米线、山西刀削面……其中,我颇为喜爱的是云南的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的做法很简单。首先,把肉片、蔬菜、辅料等倒进热腾腾的鸡汤内,很快,放进去的菜都被鸡汤给烫熟了,接着,再把纯白色的米线放入其中,这样,过桥米线便完成了。
只见白花花的米线浸泡在淡黄色的鸡汤里,晶莹剔透的木耳、圆溜溜的青豆、胖嘟嘟的鹌鹑蛋、方块状的胡萝卜等,散落在其中,装点着那长长的米线。过桥米线的“形”,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过桥米线还是五彩缤纷的,花白花白的是米线,黄白相间的是肉片,翠绿翠绿的是葱段,金黄金黄的是玉米粒,碧绿碧绿的是香菜……这些形成了过桥米线的“色”,为过桥米线增添了一份独有的风景。
面对这份格外诱人的过桥米线,我不禁把鼻子凑上去一闻,啊!真香啊!这涌出来的阵阵香味中,米线那淡淡的米粉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鸡汤那浓浓的鲜鲜的浓香,令人胃口大增。过桥米线的“香”,真是沁人心脾。
看了“形”,瞧了“色”,闻了“香”,接下来我就要尝尝它的“味”了。我用筷子夹起一两根米线,放入口中。啊,这米线滑滑的,软软的,咬上一口,真有嚼劲。如果你细细品尝,还真能尝出一股米粉味。我再用勺子盛了一勺热乎乎的鸡汤,慢慢地品尝着,这鸡汤又浓又鲜,喝了令人回味无穷。过桥米线的“味”,真是令我大饱口福。
一些米线,一碗鸡汤,合成了一份过桥米线。你是否已被它打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