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散文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散文的文章1:散文投稿
《一亩方塘半池莲》
作者:素之念
一亩方塘半池莲,田田碧叶水中天。
娇柔欲绽如仙子,出尘之姿人人恋。
八月中,因为手的缘故,去了一趟妹夫的湖北乡下,正值荷花盛放之时。村边屋后,一塘一塘的荷莲,寂寞的自开自败,无人欣赏。这不,千里迢迢而来的我,正合了心意,难得的静境,难得的赏莲之所了。
村边的荷塘不算大,不远的屋舍旁的要大些,而在村子外面公路边的就更大了,一田一田,碧叶青青,素莲飘香,真是好不壮观。
莲,每一年都想着要好好地看一回,可是许多时候总是错过了。今年花城的荷花开得早,待到我醒悟过来时,花早已开到茶蘼,不及好好的欣赏了。
及至到了湖北,季候慢了少少,正是赏荷正当时。
我庆幸,我与这人间的仙子总算还是有多少的缘分,她正好在,我正好来,不早,也不晚。
面对如此亭亭静植,出污泥而不染的一池青莲,我心的欣喜是无以言说的。乡间的荷塘,似一个村姑,素朴,素颜,非常的亲和亲切,我可以近距离的与之相对,默默无语,我可以看到她清丽静美的姿态,可以听到她绽放凋落的心音。
如果,我是一名画家,我必定会画下她欲绽时的娇羞,盛放时的清绝,凋落时的安然,阳光落入她心房时的那种通透明净。
如果,我是一名摄影师,我会拍出她与众不同的仙姿,我会拍出她与世无争的那份安静恬静。
如果,我懂得她的语言,我会每日坐于屋门前与她细语呢喃,与她说说我的心事,听她风吹叶动。
我懊恼,我的不是,我的不懂。
如今,只能一次次地跑来看她,用我的心去感受她,用相机留住她,用我的笔去描绘她,可我知道,以我短浅的目光,以我笨拙的手,以我迟钝的思维,又怎么能够把她最美的一面留下来呢。
只是为了心底的柔软,为那一份动容,为日后的一份念想,我还是一次一次,每日每日的将她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都定格了下来。
各样的姿态神态,都有了,含苞待放的,全然绽放的,飘然凋落的,柔粉的,红艳的,娇俏的,清丽的,都美若画,飘若仙,都一一的装进我的心里,一并带了回来。
一亩方塘半池莲,田田碧叶水中天。娇柔欲绽如仙子,出尘之姿人人恋。
我是如此的不舍。希望这一亩方塘就生长在自家的门前,希望那婀娜多姿,清纯妩媚的莲常伴我左右,常入我梦中,希望,希望啊,来生,也做一枝青莲。
散文的文章2:散文,幸福的因子
文/千叶ds
每当从笔下写出一个个亲切的文字,一句句生动的文段,一篇篇具有美感的文章,我内心洋溢着一种美,感觉到一种舒畅,体会到一种柔情。对写作,对散文,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品尝到一种鲜美的味道,值得我用一生品味。
白纸黑字,传达情感的工具。在心灵里,对文学,对散文,我感觉到一种姣美。一种静好随着笔端挥洒,一股热情随着笔尖飞扬,一种唯美随着心灵激荡。我以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对生活经历加以提炼,加以感悟,对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蓝天白云、星星月亮、花草树木等等进行描写。在写作中,我不时发现了美,认识了美,描写了美,甚至创造了美。
我用文笔抒情写意。我在创作中,用自然而优美的文字来写无止境的散文。对追求,我永不松懈;对书写,我持之以恒。我创造原汁原味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我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创造“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情意。在散文里,我不只是堆砌词藻,不矫揉造作,用文字发展自己的文学创作,用自己的想象提升生活,尽力做到独到且有自己的特点。
虽然我的散文创作水平,不敢说已登大雅之堂,不敢说能陶冶性情,不敢说能净化灵魂。我的散文笔触尚处在起步之时,但对散文能用心思,能用真诚书写内心的真情实感。我尝试用多种形式,用丰富的内容,以情入理书写散文。我尽力对文字刻画入木三分,表达流连于笔端的觉悟。我以简约委婉,灵巧的双手来创造出有自己特点的散文,抒发爱情,写意友情,表现亲情,随着心意写出短小精悍的文句,写景,写人生,写自己的审美情趣,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虽然我创作水平普普通通,但是我在散文的创作领域里执着耕耘。在浩如烟海的散文里,我站在岸边,用笔描绘,用心剪裁,时而心态平静,时而激情澎湃,悟出人生的许多道理,品尝生活的多姿多味,感觉人情冷暖的各种滋味。
在业余生活中,阅读着一篇篇具有灵性的散文,我爱不释手,我流连忘返。我用心与散文搭桥铺路,连通灵思的桥梁,在里边品试,在里面神游,在里面和文字交流与沟通。我也曾发现一些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让它们在脑际闪光发亮,照耀着我的人生,为我指路,让我坦然,让我欣喜,也让我感动,甚至忧伤。每一份情感,每一个心灵的角落,每一次增加的信心,都让我对散文产生衷心的喜爱。真诚的投入,真挚的心意来品尝犀利独到的散文,画龙点睛的议论,欣赏散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写散文,是一种幸福的源泉,是一种幸福的因子。在散文里,在文学艺术里,我置身于里面,深深沉浸在里面,深深为散文优美的文笔所叹服,以至于无法自拔,用青春的激情表达自我,用敏感的文字言说感情。在现实,在梦里,在生活中,我用喜欢的散文展示自我,表达快乐的情思,表达形式多种多样的喜怒哀乐。
散文,亮在我的眼里,成为我坚持的追求;散文,陶冶我的情操,成为我渴望的牵挂;散文,醉在我的笔下,成为我幸福的感觉,是我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是我一辈子不断攀登的高峰。
散文的文章3:灵遁者散文:吵架的艺术
文/灵遁者
导读:跟女孩相处,记住一点:少说过去,多谈未来!
下笔写字,文章就有,对一个作家来说是难的;可抬腿伸手,步步是生活啊。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人情世故,是嬉笑怒骂,是点点滴滴。
今天就说这一个“骂”字,这里面的“艺术”可深着呢!不能说外国文化不丰富,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总之停留在影片中的那几个词“谁特”,“法克”,“必吃”“安斯”……总是略显单调。而观中国,那“骂人”的词汇和语句都宽泛得很,文化语言的丰富性和强大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细细思考,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是一句空话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我就“惊了”,名著里怎么出口有“脏”。甚至我以为曹雪芹就是陕西或者山西人,因为他作品中的那些粗口方言,我是熟悉的。
相对于男人而言,女人更擅长“骂人”。我出生在农村,“有幸”见过不少村里的村妇吵架,那场面,我就不描述了,大家心领神会即可。为何呢?不知道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这种生活现象的。以我个人之见,这是文化现象的反应。因为男人被冠以“山”,高大威猛,有阳刚之气;女人被冠以“水”,那么叽叽喳喳似乎也可以理解。倘若一个男人像女人一样骂街,多数会被耻笑,认为有“妇人之舌”,不男人!
大蒜和咖啡哪个文明?这是出自周立波和郭德纲互怼的梗。显然我们很清楚,生活需要咖啡,也需要大蒜。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咖啡馆喝咖啡,在面馆吃大蒜,这就是文明。
骂人的粗口,可以写在名著里,这就是作品。这种作品反而更接近生活,更形象,从而更深刻。但也不能满篇脏话,过了那个度,那就是“喷子”,就是“泄粪”,不是写作品了。
细细思考,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是一句空话
我打小不擅长骂人,原因是口吃。你想啊,别人机枪似的“突突突”“哒哒哒”地攻击你,你气得半死,才憋出来一句话。自取其辱,这事咱不能干。那咋办,见情况不对,该出手时就出手。可是人长得瘦,家里穷,吃饭也没啥营养,自然从小没力气,所以多数时候,挨打多。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书多了,话少了,写文章多了。从一个急性子,慢慢变成一个慢性子。有时候家里人总说:“你咋慢的杂家呀?”【翻译过来就是,你这么慢性子,可愁死人了。】
后来长得很大了,30多了,还没有结婚。但我妈总跟人家介绍我说:“我大儿子性格好,好得很,也乖。女人嫁过来绝不会受气。”
人家也总说:“性格好就行,包容好啊。”今年我结婚了,我媳妇总跟我说:“性格太好了,慢死了。”总说我:“你能不能快点,你能把我急死。”
细细思考,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是一句空话
我跟我媳妇呢,倒不是互相骂人,毕竟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争争吵吵是有的,她说话快,我说话慢。
如果有人问我,和女人怎么相处才好?我就一个观点,少说过去,多谈未来。前几天抖音刷到一个视频,大概就是男女互相诉说过去呢,结果女朋友掀桌子了。下面一个哥们的评论很精彩:“我跟我媳妇前几天晚上聊天,两个人都发誓不论对方说什么,都是过去了,绝不吵架。结果那天晚上,打得不可开交。啥话脏拿啥骂我呢,简直就是泼妇。”看看那上万的点赞,和其他的几千评论,你就懂了。为啥“少说过去,多谈未来。”女人是情绪动物,情绪上来了,嫉妒心上来了,她才不管刚才发啥誓了。
但你要问我男人面对女人骂人怎么办?我只能说你就受着吧。假如你不还嘴,沉默,她情绪发泄不出来,后面将会有更大的“暴风雨”;假如你还嘴,跟她讲道理,理论理论,也会激起她的反感和好胜心。再假如你满口承认,我错了,我错了,她可能会说你敷衍,每次都敷衍。会反问你:“错了,你改了吗?”所以呢,没好办法,如果是新婚夫妻,那就抱住她使劲亲,别让她有开口的机会。如果是老夫老妻了,那这招我估计也悬。
中国夫妻都挺有意思,女性往往爱“反讽”一下男人,比如你对比一件事呢,她说:“那很好吗!”“那你赶紧去。”“你现在大忙人呀。”……诸如此类的话,如果是刚学会中国话的外国人,估计都要遭殃。但中国人男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光听,还看对方表情或者眼神,一看,再结合话语,立刻心领神会了。往往会解释说:“没有,没有。”“就是说一哈而已。”“没有你漂亮。”……
中国还有两句俗语,第一句是:“有理不在声高。”还有一句是:“先声夺人。”就是没理,也得有“气势。”有人天生说话就像吵架,声大如雷,我一个亲戚就是这样的。
究竟哪一句俗语适合你,我也不知道。我无法教会你如何生活,但生活本身会教会你生活。你得慢慢去品味生活。于我而言,声大不了,“先声夺人”也不是我的性格。气势大,有时候看似是压了别人,更是“反压”了自己。
我母亲和我父亲吵架,我母亲总是声音很大,面红耳赤,看似她占了“上风”,其实呢,伤身体。心火大,吵完架心思不宁。我总是劝她:“妈,你今年都50了,还没有你儿子我通透,吵啥呢,吵不解决问题啊,还把自己气得。”
有一部分人有皮肤病或者其他诸如高血压,心脏病之类的病,一急,往往加重病情,要了自己的命。可是他们控制不住自己。我妻子就是,她就说我控制不住自己发火。其实事后,她都能意识到自己发火了,下次会注意。
人这一生,骂人与被骂,你喜欢哪个?我希望你哪个都不要选择,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生活确实有不能控制的时候,所以性格决定命运有时候不是一句空话。
曾国藩为什么被多人推崇,就是因为他能控制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从而在30之后,仕途扶摇直上,终成晚晴“四大名臣”之首。
曾国藩年轻时候,不怎么节制自己,而且口出狂言之类,容易得罪人。还暴饮暴食,有一次重病之后,父亲告诫他:“节欲、节劳、节饮食。”曾国藩在日记中也说:“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节欲,节劳,节饮食……小子读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养,无刻不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真禽兽矣!”所以曾国藩有一句名言:“不为圣人,便为禽兽。”
吵架,骂人是一种生活现象,你我他都有经历。我的标题是《骂人的艺术》,似乎是有点矛盾。难道骂人还是“艺术”?骂人还有讲究?我旨在告诉你,当骂人成为“艺术”的时候,你心境就变了,就不再是骂人了。骂,争吵,辩论,诉说,阐述,文章——这就是一个过程。
生活需要发泄的窗口,你一定要找到更有益于身心的方式,去赢得生活和另一半。就好比,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但更喜欢和悦的女人。一个漂亮但满口爆粗的女人,多数是不招人喜欢的。真正的高雅和长久的高雅,来自内心的修养和强大。就像一句俗语所说的:“如果吼叫能解决问题,驴将统治世界。”
散文的文章4:论《匆匆》
文/黄晶娴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28日。全文紧扣“匆匆”二字,刻画了时间匆匆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对这篇散文,我有一些独特的见解。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段文字,作者几笔勾勒出一个淡淡的画面。把读者带入其中,接受这种情绪的感染,而“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以逝去的日子的深深留恋。
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呢?
在时间的匆匆里,作者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在这里,作者对八千多天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各种影象凝聚在一个点上,使时间流逝的情况更加清晰可感:有色彩,是淡蓝色、乳白色的;有动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诗人看到了,触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样的痕迹”。
全文描绘了时间如滴水般流逝,一去不复返。作者在感受时间流逝的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时间匆匆流逝,人的一生,或许长,或许短。但你如何让这匆匆的一生变得有意义,如何让自己不枉来红尘一回,那便由你自己抉择。时间匆匆,与其感叹时间流逝无法挽回,不如让整个人生变得有意义。
散文的文章5:散文的姿势
文/马步升
散文易写而难工,似乎已经是写散文和论说散文的煌煌铁律了。这也合乎情理,而且是必须的。大约因为散文之众和写散文者众吧。进入散文的门槛相对低,衡量散文的尺度如果过于低,那么,这种文体便有可能其寿不永了。
这便涉及到散文的姿势。散文本身的姿势。写散文的姿势。散文的包容量极具开放性,把世间一切文字都当成散文,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散文本来就是一种交流文体,是互动的,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不像别的文体,天生便拥有居高临下性,只有我说你听,我在台上呜呜呀呀俯视,你在台下稀里哗啦仰观,双方处在不对等地位。说到底,散文是及物的,是必须及物的,是要表达某种事实和意愿的,而所表达的意愿,必须语义明白晓畅,并且要收到预期回应。而诗歌和戏剧,等等文体,其语词语义,都具有模糊性、夸饰性,还有诸多的不确定性。散文于此便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姿势,至少应当有:有人,人有对应;有事,事有来去;有物,物有形状质地;有感,感同身受;有情,情非得已。自己说得明白,受众看得明白。
明乎此,再说写散文的姿势,就显得其来有自了。苏东坡说,散文以意为先,他为此推导说,意如囊中之钱,有意在,便可在市场任意选购物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说到了极致,也做到了极致。看看他那些被后世当成散文的文字,真的如一位富可敌国的人游走在要有尽有的市场上,他的购买欲无比旺盛,市场的供给能力也是穷尽天下所有。独步天下的眼光,独步天下的才情,独步天下的文字,集三者于一身,且各臻极致者,空前是一定的,绝后亦有“也许”之虞。以苏东坡为例,无非是要说明散文的自由品质。
是的,散文是一种自由文体,无自由便无散文。而这种自由是建立在囊括天下八荒的个人素养上的,没有这个前提,所谓自由,只能是囊空如洗的无根飘零了。大襟抱,大自由,大手笔,是为散文的“三大”。
说了这么多,是要归结到酒泉作者至简的散文的。至简的散文,文体意识是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前就了然于心的。她知道她要写的是散文,她也知道散文该写什么,该怎样写。因此,她的散文,具有分明的文体辨识度。她是自觉遵守散文公约的,写真,写实,来有来处,归有归结,记人记事,抒情摹物,层次磊磊,明白晓畅。而选材内容,一遵古人法度,凡军国天下,寻常物理,幽独玄机,街谈巷议,个人心怀,都可随手捡拾起来,以意统领,斐然成文。其大概路数为,取古人掌故,发思古之幽情,吐心中块垒;以自然为模板,破当下身心之纠结,抒自由之情怀;借人情物理之成说,编织理想人世之经纬。此为散文理念层面。在操作层面,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大处进,必从小处出,从小处进,必从大处出,大小错落,张弛有致。
至简于散文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散文之途,对于任何一个钟情者,都是遥远而又遥远的,重要的是上心,上手,上路。至简已经行走在散文的漫漫长旅中,能走多远,因素很多,好在已经在路上了。
散文的文章6:散文的笔触
文/王克楠
散文有没有笔触呢?肯定是有的,散文的笔触是写作者对世界的心理感觉,这个感觉可大可小(以小居多),但落到笔头的,一定是细节。
笔触涉及对物象的理解,鲁迅先生写门前的枣树,说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为何这样表达?完全是心理的感觉。这就是涉及到了一个写作者的基本素质——靠感觉吃饭。一个作家即使拥有哲学家的博大精深,表达在纸上的,依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化抽象为具象的东西,这个东西在文字里常常用“笔触”的形式表达出来。
成熟的作家,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散文,都是用“笔触”说话,从来不像政治家那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需要做的是,把笔触从生活的常态中挖掘出来,成为文本里的独特的“这一个”。“这一个”是禁得住推敲的,读者越琢磨越有味道。笔触虽然独特,出点却在于“索求”,你如果没有一旦主动寻觅的精神,笔触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笔触的落脚点在于抵达,抵达到哪里呢?当然是抵达到世界的本质(或者本真),这个本质或者本真,也许是一个写作者一辈子都难于抵达的,但确实一个写作者终生的努力方向。谢友顺说:“只有心灵像这个世界一样宽广的人,才能洞察人和事物中简单而永恒的本质。”确实是这样的。
“笔触”只是涉及人的心理感觉,与取材的宏大与否无关。如果没有独特的心理感觉,取材再大,也是空的;有了心理感觉,取材再琐碎,也是可以洞察本质的。在散文写作者那里,大和小,宏伟和纤细,并不是彼此隔离的两个阵营,应该是互通的,可以瞬间互相换位的——这就是散文的魅力。谈到这里,不得不说说日本的川端康成,他十分注意表达物象的细部,而细部,在笔者的理解是就是笔触。笔触融化在写作者的感觉里,从心理感觉涌现到笔端,瞬间即逝,简直像狐狸一般善于逃跑,跑得飞快。我们读川端康成的作品,常常会读出静气,这样的静气就来自作者对笔触的捕捉和沉淀。
说到笔触,有没有“伪笔触”呢?肯定是有的。如果仅仅把笔触理解为一种写作技巧,就会出现大量的“伪笔触”,比如夸大一些领导人的改变世界的作用,比如过于渲染成功人士的“圣人效应”,比如过于追求物质而以牺牲精神为代价……这些现象的流动,就像是有毒的细菌,侵蚀着写作者的健康躯体,使其潦草、粗陋、虚情假意。要知道,散文之外的东西会强烈地影响一个写作者的基本品质,侵蚀他的艺术感觉,使得他容易进入内质的胡言乱语状态,当然了,就无法捕捉属于自己的散文笔触。
笔触的表达,有的时候也会像是精神的“胡言乱语”,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子》《野草》等。这些表面上的“胡言乱语”,其实不是精神错乱,而是借助于“乱”,表达出藏在生活背面的不易被人觉察的东西,这样的精神“胡言乱语”,是禁得住推敲的。真正的笔触,像是雨后的花香,越是呼吸,越有味道,一如评论家汪辉对余华作品的评点:“他(余华)对句子的穿透力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模糊却又透明。”余华的文字,笔触里有些朦胧和含混,却又那么清晰和明澈,这就涉及到是否表达得准确。准确,是一个散文写作者终生需要面对的写作尺度。唯有准确,才能深入和丰富散文的笔触。余华本人一直自谦文化不高 ,认识汉字也不多,但是他致力于语言和语言的现代主义表述,在想象和物质生活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确实是值得散文写作者学习和借鉴的。
现代散文不要每位写作者高度重视——现代叙述体系 ,这不仅仅是小说家和诗人们的事情,散文不去关注和领会,就会在写作中走偏(有些作者固执地故意走偏),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才华。谢有顺在这个问题上大致上有这样的表述:需要写作者在“语言的表现、理解人和事物的方式、现代叙述意义上的自觉”三个方面下功夫。笔者认为,前两个方面都涉及到如何使用笔触,也就是说,把握好了散文笔触,才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独特风格。
文章千古事,散文当然也是千古事。写慢一些,精一些,自觉一些,成熟地把握散文的笔触,是不可少的。
散文的文章7:书斋生活
文/远观
偶然在散文里读到过原来的作家喜欢喝茶。一本数握在手里,然后开始品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我也做过这件事情,却没有什么所得的东西。秋天的时候,肃杀的气氛是少不得的。前几年在襄樊,那里的气候湿润,我又住在一楼,所以寒冷的时候,肩背就开始疼痛,加上快乐少而忧愁少,许多人见过我写的文章,都说我的文章似乎比我的岁数要大的多。我知道,这似乎是岁月的磨砺。回到承德,看见六叔七叔研究国学,也曾讲六叔讲到承德的故事,他说什么苦都吃过,其实要在人前显贵,背后要做多大的努力呢!
我也是农村人,有一阵子在河北农业大学学习信息管理,但是那不是我喜欢我的专业。我应该读中文系,可惜不是中文系,全凭自己的那点悟性在写文字。我有时候不知道这写文章的技术是哪里学来的。我读自己的两本散文集,开始看着自己过去写的文章,不由得拿起烟卷吸了起来。我是喜欢抽烟的,也喜欢独坐在角落里思考。窗棂没有的日子,我就到外面去转上一转。我开始琢磨自己的生活。平日在承德,小聚会是有的,但是我却喜欢坐在旁边淡淡的吸烟,承德聚会谈起文学的少,谈起来也是一些很简短的语言,然后就开始歇火了。我这么说,是我真实的感受。真正的写作者大概是学院派的最有时间,因为他们主要的研究方向似乎很明确,而我所写的稿子不过换的微薄的稿费。拿字换钱是不好讲的。
初秋的凉气慢慢地袭来,北方的温度降得很快,似乎秋天只有那么二十天,这是多么可怜的事情呢。我不喜欢寒冷,在北方,寒冷的时节要来到了。我有时候写起文章来似乎觉得身体还哆嗦下。
天气是冷了,我回到承德,继续体验这样的生活,多少年之前,我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打算。但是这十年里,我却和文学联系在一起,但是除去文学还要有自己的主业,因为即使书再值钱,钱也是不够花费的。
中国作家尤其这样,我自己做着传媒的事业,偶然歇起来我就写起来了。写文章的时候需要安静,我喜欢漫步在大路上,新华书店,还有在人群中,在人群中,没有一个能够看得出我是写文章的,我在新华书店,有时候读读自己的作品,有时候没读多少就出去了,母亲打来电话说,今年乡村的板栗涨价了,大概八元一斤。我说,那自然好。我写的很多文章里大多有着深厚的乡村情节,我写大块地村,写过南山,且大都发表了。
秋天确实到了,我漫步在城市的大路上,这种漫步的姿态多少有些没心没肺。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感觉。前几日和郭秋良、白德成老师在玉壶春喝茶审稿,我还在说秋天到了,这种凉气是我几年都没感觉到的。书柜上放着的数不过数十本,我这一路搬迁,遗失的书很多,但是有时候少不了去购书,所以平日里,我的书斋生活就出现了。
就写到这里,我知道这篇文章又说多了。
散文的文章8:秋(散文)
在夏梦里悄悄地来,带着浪漫蝴蝶的舞姿,真羡慕你啊,自然丹青的妙手!你的悄悄的来,正如你悄悄地走。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浪漫的秋思。
红叶,你这秋的精灵,我不知道,你用多少浪漫的情思,染红了她的梦乡?你用心描绘的向往,在风的手指上,轻轻地抚摸我忧伤的脸庞。
你看吧,柳梢微黄,向南飞的雁,轻轻挥手,呼唤,渴望,今秋一别,来年,我们还能再相逢吗?曾经热烈的相聚,化作美好的向往,在露珠的明眸里,绽放人间的纯洁与温馨的怀想。
我们去看花儿吧,那遍地黄花,依然幽香。这时候,似乎就没有蝴蝶的陪伴了吧,但是,草却很多情,一连下上几天雨,那草儿就疯长,当你不在意的时候,已将你团团簇拥,花儿虽好,但没有草的陪伴,照样凄凉。因为有爱,你就不觉寂寞,你说是吧?
春看百花秋望月,这时候的月亮,似乎就特别的多情,把那无尽的思念,用星星眨眼的方式,读给你听。也许吧,月亮的承诺,大致上最浪漫的就是祝福的语言了。风是爱的信号,只要轻轻地吹到你的脸庞,抚摸你的发梢,你就会感到,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居然如此牵挂你,你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是吧?
想想山谷清亮的小溪,那是你纯洁如初的浪漫情怀吧,这一路欢歌走来,记忆的浪花,在心田写着温馨的诗行。
自由的风,就像你美好的向往,也只有向往,才是最自由的风。这时候,你可以抛开所有世俗的偏见,纵横驰骋,想你最想要的,自在,无拘无束,唯独此刻,你的心才会长上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是,你感觉如何,幸福吧?拥有瞬间的美妙,就像冬夜春梦一样。
事实上,秋才是春真正的序幕。你注意到了吧,有些花的信息,其实在秋天就发出了。比如迎春花,反正我已在我家花盆里的迎春花枝上,读到了谷粒那么大的花苞!
散文的文章9:没有枷锁的世界
文/温哥华的高飞
孙犁先生的散文有一篇叫《锁门》, 我昨天读到之后很受感动。
他的散文很平实, 写的是他居住在天津,从平房搬到楼房里。以前没有锁门的习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孙先生随着游击队在村子里走乡串户, 露营, 从来不需要锁门。解放后住在平房院子里,邻居们都是熟人,也没有锁过门。搬到楼房里住, 朋友们一再提醒他要锁门, 因为没有这个习惯, 好几次他都把自己锁在门外面, 很费周章。 后来不得已, 用一条绳子把房门钥匙拴在腰带上。
很感动我的地方是孙犁先生在这里写到, 看着这一条绑在腰带上的绳子, 他觉得很奇怪, 好像自己又绑上了一条枷锁, 他回想起过往的岁月, 从年轻时开始就为了挣脱一切枷锁而努力,年纪大了反而又把枷锁套在了自己身上。 他还写到, 到底有什么可锁的呢, 家里无非是那些破旧的衣服,破旧的家具和一些破旧的书籍字画。
孙先生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他的这些话总能使我想起父辈的人们,为了人生的目标, 为了理想中的那个美好世界而活在丰富的精神世界里。 孙先生说到的枷锁,在当时是贫穷的中国人民受到来自各方的长期压迫,物质极度匮乏,生命都没有保障而形成的各种枷锁。 他亲身经历了那样的艰难岁月, 旧衣服,旧家具,旧字画是生活的基本必须, 已经很好了, 每一个人最关心的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在那样的追求中,没有什么可以成为枷锁。
有了贵重的东西, 就有了锁。 我昨天又看了一个介绍故宫历史的电视片,晚清慈禧太后时期, 曾国藩破了太平天国之后, 把洪秀全的金印献给慈禧太后, 那个金印很精美, 也是能让慈禧太后睡个好觉的安慰, 为了好好保管金印, 防止被人偷走, 就连放在皇宫里都不安全, 包不好哪一个太监宫女会顺手牵羊, 想来想去,把那个金印放在军机处, 那里戒备森严, 外人根本进不去, 应该很安全, 锁在军机处的柜子里。 没想到, 军机处的一位官员顺手牵羊了, 把那个金印偷走, 化成了十几根金条。
锁,看来是锁不住什么东西的。
什么是锁? 不必要的东西都是锁。 它们锁住了人们的思想, 锁住了每一个人的世界观, 锁住了每一个人求善,求真,求美的天性。 在佛教里, 对物欲的追求是人的痛苦源泉。 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之后, 四大皆空, 才能修行,才能体会到天地间的善, 才能与宇宙万物共呼吸, 才能到达佛教最终追求的极乐世界。
这样的极乐世界和孙犁先生脑海里追求的那个没有枷锁的世界何其相似。而这样的极乐世界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把不需要的东西清掉吧, 从你的身体里清掉, 从你的脑海里清掉, 从你的世界观里清掉, 让你的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没有枷锁的世界。
散文的文章10:童年小马灯
文/陆琴华
冰心有篇散文《小桔灯》,那灯跟桔子似的,诱人美丽。小马灯呢?没有小桔灯秀气玲珑,可也是我们童年时代人的最爱。
小马灯一般有这几个部分组成:底部是铁皮的罐子,专门用来盛煤油的。中间部分则大腹便便,也就是圆柱形的玻璃灯罩。玻璃罩的外围有一个用细铁丝编织成的网,那是用来保护玻璃灯罩的。因为玻璃灯罩透明,但皮薄,易碎。有了这铁丝网就不用担心了。灯罩上面是盖子,跟新媳妇用的粉盒子差不多。这粉盒子是用薄薄的铁皮做成的,四周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小孔。这些密密麻麻的孔是起通风的作用。也就是有了这些小孔,点着的小马灯就不会熄灭了。
一天夜里,我睡得正香,就被爸爸妈妈的说话声惊醒了。爸爸说:“快把小马灯拿来。”那时正是收麦时节,白天打下的麦子全堆在门口的空地上。原来天要下雨了。我家的小马灯不用时会挂在墙上,用着小马灯了,爸爸就会把小马灯挂在树杈上,风来了,小马灯在树上摇摇晃晃,可是那煤油燃着的火苗有灯罩保护着就是不灭。黑夜了,不灭的小马灯灯光四射,大地一片光明。爸爸妈妈在小马灯灯光下开始用巴斗把堆在地上的小麦扛到屋里。我起来了,见爸爸妈妈差不多把堆在地上的麦子扛完了,就把挂在树上的小马灯取下来,拎着。爸爸到哪,我拎着小马灯就到哪。那次雨下得很大,可是我们家有了小马灯,堆在外面的麦子一点儿没挨雨淋水浇。那时我们庄上还没有通上电,夜里要加班干活,都用这小马灯照着。我们家是这样,别人家也是这样。夜里有这小马灯照着,干活实在孬不了。
要到期末了,有一天,数学老师对我们说:“今天开始上晚自习。”此前老师从来没给我们加过班补过课,原来数学老师到县里参加进修学习个把月,他要把落下的功课通过晚上补上去。这样我就拎着小马灯来上晚自习。有了小马灯,昏暗的教室立马明亮起来,老师抖擞抖擞精神,我们也格外显得兴奋,在小马灯下,或听数学老师讲课,或自个伏案写作业,一点儿不觉得小马灯的简陋和猥琐。晚自习结束了,我们离开教室。数学老师说:“把灯灭了吧。”那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冰心的《小桔灯》,我们对数学老师说:“小桔灯就是用来照路的。”数学老师说:“省点煤油,省点煤油。”那时是计划经济,物质匮乏,不少东西都要凭票供应,比如粮票、布票、肉票,煤油呢?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
我们听了数学老师的话,就像爸爸妈妈那样也赶紧把小马灯吹灭。这时数学老师就拉着我们的手走在最前面,送我们回家。
散文的文章11:春蚕之美
文/钱续坤
贾平凹先生的散文《丑石》中有句点睛之笔:“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句话如果拿来形容春蚕,我认为最是恰当不过。因为无论是圆白的蚕卵,还是蠕动的蚕蚁,抑或是肥白的成虫,从视觉的角度来考量,都不能给人以愉悦的享受,反而觉得有点诡秘怪异甚至心有余悸;然而在母亲以及所有像母亲这样的蚕妇眼中,春蚕就是她们的“心肝宝贝”,可爱至极,玲珑至极;尤其是在吐丝自缚的时刻,那一个个椭圆形的白茧,就像是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甭提有多美了!
之所以说蚕卵有点丑陋,并非空穴来风。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母亲总会选个天气晴好的日子,从土坯墙缝里找出头年秋天藏好的棉纸团,平铺在暖和的灶台或向阳的窗棂上,然后随时查看上面白色圆点的点滴变化。孩子们的眼光总是好奇的,一开始还对比那芝麻粒还小的白色蚕卵有点兴趣,可是过个三五天,那圆白竟然变成了浅黄,再由浅黄变成紫黑,并且慢慢蠕动起来,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吸血的虱子,浑身顿起鸡皮疙瘩,头皮也隐隐发麻。可是母亲的眼神此刻全是欣喜,她的心思全放在养蚕的准备工作上——— 将原先挂在墙上的簸箕取下,洗净,晒干,还用洁净的毛巾反复进行擦拭;然后将已经剪成细丝的鲜嫩桑叶铺在其上,再把那满是蚕卵的棉纸团拿在手中轻轻抖动,这就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使命。
桑叶的采集大多由母亲来完成,我们有时也乐在其中——— 男孩子嘛,下河捕鱼虾,上树掏鸟窝,没有哪一样不去尝试的;更何况,那红得发紫的桑葚诱惑着你的味蕾,有谁不会去捷足先登呢?采回来的新鲜桑叶自然是这些小机灵的最爱,但在蚕蚁刚刚孵化出来的几天,你用肉眼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身影,若不是叶丝上出现了无数个小窟窿,谁也不会想到那里面居然有活物。母亲说,这些小家伙可精怪呢,素身如玉,容不得半点尘埃的玷污;素心如雪,容不得一缕烟雾的侵扰;即使是那桑叶,也容不得半滴露水沾在上面,否则吃下是必死无疑。可我依然对那已经蜕变的毛毛虫没有任何好感,看到它们白白胖胖的样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蔬菜上的大青虫和柳树上的“杨辣子”(一种身体有毒的昆虫),赶紧一溜烟地跑出蚕房,生怕母亲喊我在旁边照看。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蚕宝宝们的身子越来越长,也越来越胖,俨然十月怀胎的孕妇;它们的“饭量”随之与日俱增,刚刚轻覆上去的桑叶,在一阵“窸窸窣窣”的和韵中,顷刻间便风卷残云,只剩下光秃秃的几条嫩枝。期间,蚕会像蝉那样蜕去几次皮,每蜕一次皮就代表又大了一龄。至五龄后,蚕儿的体色开始慢慢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绷得紧紧的,静静地呆在那里已不再进食。母亲知道,蚕儿马上就要吐丝了,她得赶紧将它们从喂食的簸箕里,转移到已经竖了好多麦秸秆的笸箩中。有了舒适的“产床”,蚕们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号令,立即顺着麦秸秆爬上爬下,然后找个合适的位置,毫不犹豫地从口中吐出透亮的银丝来。会吐丝的不仅仅只有蚕儿,蜘蛛也会,但它们织网目的是猎捕美食;蚕儿却不一样,自缚纯粹是为了奉献——— 所以在现代汉语中,将“作茧自缚”定为贬义词,对蚕是绝不公道的。母亲当然不懂这其中的缘由,她的眼睛里满是喜色,且只关注那一枚枚鹌鹑蛋般大小的白色茧子,嘴中还念念有词“蚕宝宝,要睡觉,真丝被,全身套,又像花生又像枣,风吹不着,雨打不到……”
至于“化蛹成蛾”的涅槃重生,母亲也是熟视无睹,接下来的摘茧——— 缫丝——— 漂白——— 着色———纺织等繁琐程序,忙得她每天都是不可开交。那时,尽管我已经爱莫能助,可是突然觉得春天里的母亲,其实就是一条不知疲倦的蚕儿,并且在我童年和少年的时光里,构筑了一座精神的峰峦,树立了一座灵魂的高塔,成为我毕生仰视的意象。
人生如蚕,蚕如人生。怀念春蚕,也就是怀念儿时那美好的时光;感谢春蚕,也就是感谢像春蚕一样的母亲——— 是你让我知晓了“群蚁排桑喜叶香,几经痛苦几层伤”的艰辛,明白了“春蚕丝尽即生蛾,秋燕雏成不泥窠”的果敢,懂得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美德!
散文的文章12:祈祷
文/何世进
生活是诗不是散文,生命短暂不容散淡,一呼一吸都是发自心灵的呼唤,每一声祈祷皆储藏着血泪记忆。
半是出自难以排遣的忧伤与怀念,半是由于责任意识的清醒与自觉,清晨必起,诵读佛经之后,不忘为列祖列宗、父母亲人、曾经教育过我的所有老师以及曾经援之以手、忧患与共的同事朋友虔诚祈祷,这是我每天的必修课,不如此灵魂不得安宁。
享有的不仅是一种庄严肃穆的仪式感,它蕴涵着深味人间的太多苦甜酸麻辣。在五味俱全的人生体验与深沉反思中,我真正懂得人生价值重在真善美的追求向往,反思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我一岁多便失去了大学刚毕业的父亲,为养育我与兄弟世达,母亲曾宪春守寡一生。祖父祖母既满心忧伤又深怀希冀地哺育我与兄弟连同三个未成年的叔姑。不负重望,五个皆有高等学历,其中幺叔何成宏于1954年考上清华。我看见辛劳了一辈子的祖父祖母终于露出含泪的微笑。我这孤儿从十一岁入初中到二十一岁大学本科毕业却鲜有啼饥号寒,贵在四姨曾宪瑶爱我如子,整整抚养了十年。
家庭是养育的摇篮,学校是成才的沃土。是教高中一年级语文的李树常老师,鼓励我走上文学道路,他面对我刊登在校园壁报上的习作,猛一拍掌,鞭策着我勇往直前跨上文学征途。可当他八十高龄病逝之时,我却未看上这恩师最后一眼,便只有寄歉疚与祝愿于每天必做的祈祷了。
坐落于成都东郊沙河堡狮子山的四川师范学院是我走上文学征途具有决定性价值与意义、蓬勃青春期文学的培育基地,雷履平教授高超的讲话艺术,汤炳正教授的学者风范,皆促使我擦亮明锐的眼光看清了怎样夯实人文功底,在扎扎实实做学问与苦读经典上一步步跨越坚实的漫漫征途。
刚满二十一岁的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回家乡开江县师范学校任教。口粮一月仅19斤,天天喊饿,顿顿吃不饱。我忍饥挨饿却从不放弃认真教学,且课后贪婪地在阅读经典中获取精神食粮。有幸分来一个室友李光荣,毕业于西师中文系,写得一手漂亮的爱情诗。他以诗为媒很快获取到一个川剧团演员的爱恋。他悲天悯人,见我孤单可怜,居然给我介绍了一个贤淑慧美的女友。他介绍这女友同我忧患与共、陪伴一生,哪怕我已半身不遂,仍搀扶着我踽踽前行。而李光荣“文革”期间自杀,留下孤苦无告的年轻妻子和两岁多的儿子。这教我怎能不为挚友李光荣祈祷,奉上悲哀与痛惜呢?
我不敢像李光荣那么轻生向死,我必须为尚存的老奶奶和一直寄托希望的母亲及四姨活着,更要为身边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终生负责,兼之尚存未圆的文字梦想。即便长子一苇成了无辜的“殉葬品”,我与妻子亦在艰难苦况中再生一子借以缝补心灵的重创。从此,我视次子云帆、女儿一平和小儿小苇如心肝宝贝,每走一地都必须带上。
人的生命力欲变得坚韧顽强,却又难逃突然而至的灾难。我自1983年在时任县委书记李长柱和副书记何恩荣的鼎力支持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却在顽强拼搏中严重忽视了身体健康。
2005年从北京获取文学大奖归来,我因劳累过度,突发胆结石病症,后进医院作小手术引发严重的脑梗塞,造成左手左脚偏瘫,迄今已16年。16年的苦海浮沉,16年的挣扎拼搏,16年妻子的不舍不弃,我居然能天天读书,时时笔耕,一则源于环境谐适,夫妻恩爱,儿女孝道;再则药物治疗、坚持锻炼;三则文学滋养、良好心态。自1983年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我日渐领悟欲实现真善美的人文追求,必须具有一个善良美好的心灵,是堂妹何世辉教会了我研读佛经,在晨起必读中,出自参悟与反思,学会了以慈爱的胸怀日日祈祷一生中有直接与间接关系的亲人师友的亡灵,在天堂安康幸福。
我牢牢记住了朱镕基阐说的养生之道:“广交朋友,储蓄友谊。”文学是我构建友谊桥梁的纽带和特别通行证。在成百上千的朋友往来中,经时光的过滤与筛选,储存挚友达数十人之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军旅作家杨泽明、表弟名作家田雁宁、中年作家姜明、开江县作协主席林佐成、成都大学教授张起、金牛区作协主席杨君伟等皆在我被病魔的残忍折磨中,一个紧接一个地援之以手,示之以爱,促使我在文学的严峻征途上以追求真善美的良好心态战胜病苦,走向未来人生的柳暗花明。
天不假年,在抱团取暖中,近几年接连失去多个好友,诸如戚辉忠、曾庆固、贺学荐、黄良鉴、陈登庐、杨志权、唐泽民等。大多皆较我年轻,却因人生遭受挫折之后,难以获取补偿与调适,长期心气不舒、郁闷成疾,过早病亡。
我虽早已残疾,却拥有愈来愈多的挚友赐予情与爱,天天都祈盼着朝霞吐艳,将美好的情思转化为浸润着人间真善美的文字,编织成愈来愈柔韧的友谊纽带,维系着日渐老迈的生命。
文学事业是缔造情爱之谊的炼丹炉与储藏库。我虽已失去了远走高飞的体能,操练得愈益老到的文学写作足以穿越时空。在乐山市结识的第一位文友周希孔引荐下,已多达60余人。还有不少一直未能见面,却已缔结深情厚谊的,诸如当代诗坛领军人物之一的北塔,以及羌族诗人羊子、成都大学教授张起等。
文学园圃里,友谊之花姹紫嫣红、层出不穷。去年初夏,犍为文史专家纪志南赠送的《金犍为》期刊中,蓦然发现载有四川唯一武状元彭阳春坎坷一生的文章,我灵光一闪决计将彭阳春坎坷一生写成长篇小说。奈何行动不便,找资料困难,便与纪志南联手。他源源不绝地提供了不少资料,促使了这部长达40万字的长篇小说于2021年1月中旬完成,堪称暮年文友之谊绽放的一株奇葩。
我每天都要为祖宗亲人、师长友人祈祷,奉献悲伤与怀念,寄予祝福与祈盼,也掬示出曾有过的愧疚与忏悔。我将继续在日渐拓展的洁净的心灵沃土中,种植出更加丰硕的文学果实,献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众多亲人与挚友!虔诚祈祷生长情爱的常青树与日月共存!
散文的文章13:享用海鲜
文/贵州老华
散文 享 用 海 鲜
□ 高毕勇
现在似乎很时兴“舌尖上的美味”一词,我也凑个热闹,写写“舌尖上的海鲜”——在海南感受吃海鲜!
中餐时,大家一听说晚餐是吃海鲜,莫明的兴奋,期盼。晚餐时,提前个把小时到了地点。坐上餐桌,我们真的是看到“海鲜”了——除了比较常见而熟悉的虾、蟹、鱼什么的,其它那些稀奇古怪的好多东西很是陌生。却见服务员不停的往上端,有人请她逐个介绍介绍,她似乎不予理睬,或是简单几句应付下我们。还有人提出能否教教我们怎样吃,她更是爱搭不理的。老板家的生意火爆,繁忙的服务员浓浓的海南方言,我们还没听明白,她又匆匆忙忙地上其他桌的菜去了。我想,吃客们要想深入全面地知道这吃海鲜的窍门,唯一的办法是花些银两顾一名专事的老师方可解决问题——但这阵势,却不可能。我们只有刻苦钻研地进行自学足食了。
吃海鲜应该是有讲究的。我们内陆到了海边的人,大多数都是门外汉,吃相无不五花八门。在餐桌上,有的手忙筷乱,有的手扳牙咬,有的呲牙裂嘴,有的舔口咂嘴,有的吃出了手伤,有的吃出了唇舌之苦;有的该吃的吃了,不该吃的扔了,但也有不该吃的吃了,不该扔的也扔了。吃海鲜应该是一门艺术,需要下一番功夫。我们洋相百出,无外乎就是因为不懂。但我想,他们海边的人来到我们六盘水六枝,很可能就不会吃折耳根,不懂肠旺面,稀奇羊肉粉是一样的。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的餐桌上一旦摆有虾和蟹,就有人说,男的要吃虾,女的多吃蟹,其寓意是,男的吃了虾,就像虾一样佝腰曲臂的,显得听老婆的话;而女的多吃蟹,她就像那螃蟹似的,对丈夫要“横行霸道”。有道是,老婆是娶来宠爱的,所以让她横行霸道是男人的一种美德,也是家庭美满幸福的前提,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当然,在家庭生活中老婆如果处于强势,老公是个彻头彻尾的粑耳朵,那又另当别论了。怎样“论”,各人的感受不一样,答案自然不同。
从有关资料获悉,“男人爱吃虾,女人爱吃蟹”已然是今天饮食男女的所好。有解释为:男人吃食比较率直、粗犷,将赤条条的虾子三下五除二脱光其外壳,将肥美润泽的虾肉轻轻一抹就送进了嘴里。而女人,吃东西有些斯文有些讲究。看她吃蟹的样子,先是轻轻剥离,慢慢挑剔,再把蟹钳蟹夹蟹脚中的丝丝肉粒,文文静静小心翼翼的脱出,再慢慢送入口中。 还有蚌壳、蜗牛等各种美味,吃起来也自然会显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虾为阳,蟹为阴。有文人称,女人的思维是感性的,吃食却是理性的,她们不喜欢狼吞虎咽;男人虽然思维理性,吃东西却特别感性,没有细嚼慢咽的习惯。 所以吃相都比较率直、粗犷。而女人之所以是女人,文文静静小心翼翼的样子,倒是挺招男人欣赏的。
散文的文章14:现代散文“白马湖派”论要
文/朱惠民
(一)
白马湖散文作家非有意立派。白马湖派的得名,从根本上说,主要是这群人能够拔戟自成一队的创作实绩,并得到世人的推重所致。其最大的成绩,乃是现代散文的创作。在 20 世纪的 20 年代,以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为轴心的一班散文家,创造了一种独标高格的文学样式——“白马湖散文”,体现了现代散文的崇高境界,由于那些文字文格洁净、文味清淡如白马湖的湖水,加之以作家此时都在新文化运动的“驿亭”——浙东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又在宁波省立四中)劳作与生活,故被称为现代散文 “白马湖派”。
独特的风味或风格是维系流派生命的血脉,“味”重于“形”也应是适合白马湖派的(对待组织形态不甚严密的流派,“以味不以形”之变通,不失为一种研究之法)。这是因为风格特征是文学流派的本质,也是流派的生命所在。就散文白马湖派而言,究竟能否算是一个独立的文派,其关键在于对其整体创作风格的确认。而围绕流派风格的形成,就有时代思潮、地域人文,乃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甚或彼此相仿的人格类型等因素,其中流派风格当为主要基因。
(二)
白马湖散文的别有建树,是因为可与语丝派比肩。“白马湖之群”与“语丝之群”,两者有相承的一面。然它不是“语丝之群”的旁支别系,而是“别开门径”的一派,虽有联系,但当是“土生土长”的。1991 年发表的拙文《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研究》,对此作了专论。(1)当代散文家金梅在1992年(7月号)的《散文》上,发表《白马湖派散文家》与之呼应。文云:流派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产生和存在于特定时空和人际关系中。从这个意义上判别,白马湖派散文家可以包括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冯三昧、方光焘、刘薰宇等几家。叶圣陶虽不是春晖中学教员,但也曾在那里作过短期讲学,又与夏、丰、朱、刘等意气相契相合,后与夏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因此,也可以将其暂时(文学流派本是流动不居的)归入白马湖派散文家中。在这派散文家中,夏丏尊可以作为代表。他不但出生在白马湖边,在那里也生活得最久(象山下有他号称“平屋”的居室与书房);其人品、文品与文章风格也最典型。他的观点与拙文可谓不谋而合。在 1994 年出版的拙编《白马湖散文十三家》选编后记 ——《红树青山白马湖》中说:现代散文“白马湖之群”和“语丝之群”已成南北汇合(“语丝”之取名,便是从顾颉刚带去的宁波分会所办的《我们的七月》中找来的;语丝时期周作人又不脱浙东人的气质,赞赏浙东文化的飘逸与深刻,希望写出平水的山光,白马湖的水色),从而构建了二十年代散文鼎盛期以周作人为领袖的清淡小品散文的“一个很有权威的流派”。(2)这是从现代散文史宏观的维度审视所得的结论。这个很有权威的流派的领袖人物乃是周作人。这从周作人为俞平伯的《知燕草》所写的跋文中似可解说之。周作人曾称俞平伯“为近来的一派新散文的代表,说‘是最有文学意味的一种’。这种文章的特点是:不专说理叙事而以抒情分子为主的,有人称他为‘絮语’过的那种散文上,我想必须有涩味与简单味,这才耐谈,所以他的文词还得变化一点。…… 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3)他称赞俞平伯和废名的散文“涩如青果”,其实这也是他所追求的,那意思是说小品散文须有经得起咀嚼的回味的余味。就像他喜爱喝的苦茶,虽然清涩,却久留舌上,意远味长。可见,这一派新散文,实是周作人自己为“冠冕”的“一个很有权威的流派”。而它的构成基础,确凿地说,乃是“白马湖派”与“语丝派”。两群之中的串联之人则是俞平伯与顾颉刚(其中俞平伯,他既是语丝派,又是白马湖派。然无论怎么说,俞平伯总归是属于周作人这个流派的)。俞、顾交谊甚笃,1924 年顾曾抄存了与俞平伯的书信五通,钉成一册,题为《与平伯书》,其中 1924 年 5 月 15 日的一封信,连同1918年5月17日的信,俞平伯还发表在《我们的六月》上,而博得周作人的赞赏。1924 年 11 月 2 日,顾颉刚出席《语丝》刊名讨论会,他带去刚于 7月出版的《我们的七月》,当会上大家定名时,顾颉刚读着《我们的七月》里的张维祺的《小诗》第一首:“伊底凝视,/ 伊底哀泣,/ 伊底欢笑,/ 伊底长长的语丝,一切,伊的;/ 我将轻轻而淡淡地放过去了。”提议把“语丝”两字作为刊名,这就成了《语丝》的刊名。可见,语丝派的《语丝》与白马湖派的《我们》在内核和外在上的联系。然而,这两个流派还是彼此独立的。从理论上看,一个文学流派自立的程度,有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创作特征的共性的集体呈现。语丝的随意而谈的文体于自然中透出谐趣与诗趣。“白马湖派”的散文创作,台湾学者杨牧简要地指出,是“清澈通明,朴实无华,不做作矫揉,也不讳言伤感”。(4)基本上抓住了白马湖作家群体的散文风格,宛如白马湖清淡自然、隽永洁净的湖水,他们的散文实显露着趋同的意境。这一风格特征,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朱自清的《春晖的一月》、俞平伯的《忆白马湖宁波旧游 —— 朱佩弦兄遗念》、丰子恺的《山水间的生活》、朱光潜的《无言之美》洵可谓范本,对“白马湖风格”做出了最佳的诠释。对于“白马湖派”而言,纯粹是由于它是在形成散文创作的艺术共同风貌后得到研究者的推重,其内部并没有富于宗派或团体意识的文件,因而,关于白马湖派散文家阵容的测定,就显得特别为难。尽管他们的本意并不成就有什么派,而实际上师事或友朋的形式也约略概括白马湖派的形态特征。虽然其构成形态较为松散,这种松散性也呈现出一种生机,一种特色所在。这种特色是基于散文家文艺性格与文化理想之共同性而形成的作家群体。
(三)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文学流派,白马湖派散文家“自由地发表那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他们作品的题材、风格、语言,却实实在在地满熏着白马湖的浓郁的“土气”,它受着浙东那独特的“培养个性的土之力”的推动。从精神层面说,具有一种平民意识与人道关怀。他们能够把一种诗意融入清淡的文风中,也即兼具浙东土味的自然质性与白马湖风格的清淡隽永。这是浙东地域“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们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周作人语)的一种风格。
白马湖散文属于清淡隽永之体。我们说它淸隽平淡,是因为它充满诗意。诗出于情,情长、味远、意深。虽然,他们各人的创作风格各有自己的个性美,但皆内含着清隽淡泊的共同性的神韵风骨,一种清淡美。这是一种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与初日相映焕的清鲜,如天地所造就的自然,以及同朝气共氤氲的明爽的美。
朱自清散文清丽而细腻,此种“清幽”内蕴着白马湖的“士气”,他的为文虽有某些“造作”之处(“像《绿》《匆匆》等篇,辞藻多,渲染重,与平易、自然的风格大异其趣。这反映了“五四”时期一种流行的风格,并不是朱先生散文的本色”),(5)这是草创期作者文体意识强烈,过分经营“作法”,强调修辞所致,但从总体上看“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具有诗的情韵,诗的意境,诗的凝练,可说是颇具情致的散文诗。夏丏尊《平屋杂文》,表现为具象与情绪兼具,自由中体现精严的技巧、淡而有味的整体特色。此中平淡也有着白马湖的“土气”。丰子恺是独操散文一体的,他的散文自称“随笔”,多为理趣之文,即属于审智散文。其文体,既有传统笔记的风味,又亲炙西方随笔的格调,于中闪烁着智慧的辉光。当别人向着叙事抒情的纯文学方向走的时候,丰却直达智性,构建智趣,独守审智散文。他行文素淡、自然,犹如那袅袅的“香篆”。至于朱光潜、俞平伯、叶圣陶,他们的散文似乎也属平淡之体,其中不乏清顺自然之“土气”。这当中朱光潜羡慕的只是周作人的“清淡”,他推崇“清淡”,意在寻求生活的艺术。而俞平伯散文的发展,则经历了从繁缛到素朴的路。换言之,他的散文的“文学意味”,由秾丽到冲淡的变迁。他的追求“趣味”的洒脱的名士风,隐含着自然适意的“土气”,其由因恐怕是他的白马湖之旅。叶圣陶散文的内容上表现着宁静淡泊的精神,他只用和平的态度,隽永的意韵,极富情趣的笔调,作成精妙的佳构。然这趣味是根植于“泥土”的。(6)白马湖散文作家,各自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所内涵的共同性的风骨神韵,即成为白马湖派的底蕴与根基。
白马湖散文的隽永,其仪容所显示的秀,而内容则注重一个“味”字,平淡之为味,以原味取胜,文之本“味”无穷。唐代的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要“辨于味”。他把“味”放在诗的首位。不辨味,则不足以言诗。这种味,既不是酸味,也不是咸味,而是味在酸咸之外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其实白马湖派散文家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或流连于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之间,或阐述着艺术化的生活,或书写自我的个性,皆使文章之“味”无穷。诚如台湾学者张堂錡所论及的,“以散文美学的艺术风格来论,平实隽永,真而有味,是他们创作的基调,魅力之所在”,(7)自然也是他们的作品的真味。这种味,好就好在:她给你的绝不是生理上的快感,而是心理上的美感。这种美感,妙就妙在:她使你的心里感到甜丝丝的、乐滋滋的,然而你却说不出来。这就是言近旨远、意味无穷的境界,也是隽永之味所追求的极致,以至于明心见性的流露,天然本色的自然呈现。白马湖散文有些篇什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调和优美的辞藻于一起,看似文字瑰丽,外形很美,然而我们感着的“内美”,也还是那样的自自然然,并非是人工的雕饰和涂绘。这是清淡和腴润的对立统一,清淡而不寡淡,腴润而不肥腻。不过是统一于腴润,因而这些篇什本质还是素朴,即所谓“腴厚从平淡出来”也。这是否与浙东人的嗜好与口味有关?浙东人性喜清淡而腴润,此谓浙东吃食知味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移之为文亦是这样。你看“不脱浙东人气质”的周作人,他的文章清淡而腴润。其《〈雨天的书〉自序一》,就是以极短之篇幅达到极淡之美的典范。平淡非枯槁,相反的倒是要腴润。周之作文崇尚的即是清淡和腴润统一之美。初读它会觉得很淡,他用那种平民风和你交谈,感情是淡淡平平的,让你会感着很是闲适,其实不然,细加体味,内含着腴厚的甘美。而白马湖散文的隽味、“土味”,恰是周作人小品散文之冲淡韵味(冲而不薄,淡而有味)的传承。不是吗?周作人的《苦雨》《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以至《乌篷船》《鸟声》多完成于 1924 年至1926 年间,此后仿者蜂起(如钟敬文散文是仿周氏的。王任叔说他从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里走出来的)。而朱自清、俞平伯、叶圣陶等白马湖派散文家其时日渐成熟,合二为一,便构成中国现代散文南(白马湖派)北(语丝派)回响与呼应的态势,尔后完成向“文学”提升的文体嬗变。
(四)
散文这种文学样式是“情种”的产物,可说是万变不离其情,不论是事、景、理为主要特征的散文,均应有情贯穿其中,情不贯,文不立。散文,极言之,可称为情文。白马湖散文,即是情文。作文者的名字简直与他们的情文篇名融于一体,难分难解。提起《背影》、《平屋杂文》、《缘缘堂随笔》、《未厌居习作》,人们顷刻会联想起将自己感情全部浸注其中的作者——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叶圣陶。白马湖派散文家十分重视感情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1924 年,朱自清针对宁波有人对《我们的七月》的评论,作了回答:小品散文之吸引人,“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并说,此“不可强为”。同年,他在宁波所作的《我们对于文学的态度》演讲中,又表明自己的创作态度:“觉得感情无谓者,宜节产”。夏丏尊也有类似的意见。他认为文学的特征一谓“具象”,第二是“情绪”,文学作品“只把客观的事实具象的写下来,使人自己对之发生一种情绪,取得其预期的效果”。丰子恺曾指出:“艺术的根本原则,是关切人生,近于人情”。叶圣陶认为“真的文艺品有一种特质,就是‘浓厚的感情’。我们若说这是文艺之魂,似乎也无不可”。感情的冲动,情绪的宣泄乃是白马湖派散文家创作的缘由,作为沟通人我决不可少的洋溢在文中的情感,要求作家由“情生文”“情至而文生”,读者读文才能引起共鸣。我们且不说朱自清读了父亲的来信,感情结郁于中,发之于外,遂成了不朽之作《背影》。即便以夏丏尊的《猫》和丰子恺的《白鹅》所写动物而论,也赋予人的感情,前者可谓一曲深情的挽歌,写的是猫,实为借猫写人,写人的感情;后者是怀着“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的深情来写这篇散文。白马湖散文的独特处,就在于作者们把感情的冲动深深地掩埋在心里,谁也无法觉察;从表层看,他们只是平实地写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感兴,平淡之极,但平淡之中,蕴藉着深情。他们把真挚的情愫,包容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中,以清疏平淡的文字出之,有几分动情就陈述几分,既不回避藏匿,也不强为渲染宣泄,故作多情。即使如此,我们读者读文,那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能体察得出,且是他们的,不是旁的什么人的。这就是白马湖散文之所以特别令人动情之处。
散文之为情文,其创作上理所当然地重于作者感情世界的体验、性灵天地的反映,在抓住主观世界表现上,白马湖派散文家似有共通之处,他们都精确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将自己内心世界的体验和表现,置于真实的天平上;二是在这种体验和表现中,不懈地去追求思想的完善;三是在表达这种内心体验的语言形式上,力求美的升腾。白马湖散文就着那些散文家完整人格的根株,绽放出艺文的花朵,感情真,思相善,形式美,真善美浑如同一,这便生了完美的文格,完满了真善美的文艺世界。
尚需指出的是,白马湖派散文家的情文创作,受着周作人的影响与指导。周致函俞平伯,对于发表在《我的七月》上的顾颉刚的散文《不寐》和《信两通》极表赞赏之意:“我觉得最妙者,乃是颉刚自述初恋的文章,其通信亦佳,—— 何不劝其多发表,或找一点给《语丝》乎”。(8)这是因为顾写的全然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来感觉亲切。周作人在此信里还对金溟若的小说《我来自东》提出尖锐的批评,“最无聊,亦可谓读之令人不快,因完全模仿 …… 我觉得凡仿都不佳,因即是假也。”(9)周作人把自己的意见函告俞平伯,即是希望《我们》乃至《语丝》多发表情文,尤要摈弃仿作,仿者即无真情可言。这是周一贯的创作原则,他在《个性的文学》里直言:一、创作不宜完全抹煞自己去模仿别人,二、个性的表达是自然的,三、个性是个人唯一的所有,而又与人类有根本上的共通点,四、个性就是在可以保存范围内的国粹,有个性的新文学便是这国民所有的真的国粹的文学。(10)这些就给了白马湖派散文家指示现代散文创作的重要路径 —— 散文必是情文,它最要紧的是应该抒发真情实感。
(五)
白马湖派散文家的中华文化接受中,有一个颇有特色的标记,即是他们与佛教的结缘,且有“儒说佛法会通之点给我们开示”。(11)故而,他们的散文的清淡风格似与佛缘有关联。——《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研究》对此作过精准的阐论,时至今天仍内蕴并闪烁着尖新的学术创见(后述者皆据此以作伸论)。兹不赘。(12)现就白马湖文派的精神领袖夏丏尊的典型例证,再行厘析与描述。
夏丏尊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他译过《南传大藏经》,着有《本生经故事选》,然他的学佛似在心不在形,偶尔茹素,却不为僧。割不断忧国忧民之念,早期散文展现那种山一般的风骨。然而他的散文总归由清丽转向为恬淡。表现在创作上,佛禅意趣渗透于中,且用佛禅独特的思维方法。《白马湖之冬》即可豹见一斑。文是这样描绘平屋的风的:“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作者不记叙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是何许人,也不祥述自己的“幽邈的遐想”是什么?只是说“我于这种时候深感萧瑟的诗趣”。留下一片空白,好似丰子恺漫画里的“留白”,然后这种“留白”却比具体的描述更能增添读者的想象空间,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给全文笼罩一种清净空灵的氛围。你看,这“诗趣”像清风徐来,山泉汩汩,它最能体现幽深清远、淡泊自然的美学境界。是倾心佛禅令作者在静默观照、沉思默想中感受到“萧瑟的诗趣”。这便是禅趣!这里,如用比、兴显然不行,而禅宗式的含糊玄妙、似是似非、亦此亦彼的表述,则恰恰适切。它朦胧、含蓄、蕴藉,显现了夏丏尊散文清空、淡远的禅境,“无言之美”,反倒把清丽与恬淡谐和地统一在一起。
这种“留白”,还由于作者接受弘一法师的“背光”,信奉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文学观。因为“不立文字”的禅宗到了非用文字不可的时候 ,才用极其简练的字句, 甚或“留白”,以便余出大量的空间,让人去揣摩、去思考,作者这样做,“余意”便是越加丰裕。作者省略了,读者则用想象为他补上了。“真境逼而神境生”,这就是夏丏尊散文禅趣和禅境的妙处。这就是夏丏尊散文禅趣和禅境的妙处。
夏丏尊写序跋也用记叙文,其写法别致得很。如《〈子恺漫画〉序》。序文欣赏丰子恺于佛教的虔诚,更折服弘一法师在清苦平淡生活中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进而领会佛家“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束缚,都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如实观照领略”,由此而深感“这才是真解脱,真享受”。夏丏尊在这里是把解脱和享乐作为“艺术和宗教”的“同一的归趋”来体悟的,悟到了“生活的艺术化”的真谛。这篇《序》,意在展示丰子恺的漫画艺术受到弘一法师的熏染,它与《弘一法师之出家》等弘一题材的散文皆荡漾着佛禅的气氲,多为现代散文史上记人记事的珍品之作。
夏丏尊散文平淡风格的铸成,除本性质朴恬淡外,喜性日本文化中(如俳谐大师松尾芭蕉与小林一茶)的淡远、幽深的品味,且都以禅宗思想为内在灵魂,显然对于他的独操散文一体予以影响,他的为文清澈通明。比之那些刻意雕琢的文章来,自然更耐得起回味和启迪。他的有些作品文笔流转自如,无所羁绊,夹带佛禅的运思方式和启悟特征。用笔又有日本俳谐的诗风与表现手法的影响。《学斋随想录》、《文艺随笔》、《读书与冥想》等篇什显而易见。作品由沉思遐想的片断组合,少则数十字,多则百来字,撷英取华、亦剑亦箫,独立成篇。其警句式的建构,类似于佛经的“偈”或“伽陀”的飘逸与神思。这种禅宗瞬间顿悟而进入的“静虚”之境,实非佛禅情结而不能为。当然,夏是由读书偶感生发开去,由情入理地表现刹那间的人生感受。
综而言之,白马湖的散文的清淡风格,是这批散文家儒佛融通的高洁人格追求的袒露,他们身上所氤氲的虔诚心与恬淡感及其作品所流露的宁静、淡远的审美情趣,正是吴越文化最和谐的产物,自然也是白马湖散文最为显豁的艺术特征。
散文的文章15:久违了,我的挚爱
文/1131799829
久违了,散文,我的挚爱!
似乎很久,远了,或许你不曾知道,其实你一直荡漾在我的心海里,依偎在我不知疲倦的梦中,奔腾在我流动的热血里,深植与我的灵魂中,任谁都无法动摇我对你的情有独钟,挚爱真情。
忙碌的日子,带着一天的疲惫,与夜晚枕着你的名字,拥着你的温馨入眠,带着美好与惬意,轻轻地走进你的世界,我心灵的家园,徜徉在你海洋般的怀抱中,缠缠绵绵或忧忧怨怨,情思切切或爱恨交融,激情豪迈或柔肠百结,青山碧水,美景如画,深深的令我陶醉其中,一份痴心,一抹情怀,尽情的感受着你带给我一份心的愉悦,精神的乐土,休憩的港湾,心灵的世外桃源。
然,我却不能与你天天为伴,时时与你为舞,而你带给我的温馨时光,如梦如幻般的优美境界,真真切切的萦绕在我的心怀,挥之不去,更无法放下对你的痴恋。于此时思念在心间再次泛起,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时间,不得不执笔倾诉衷肠,我的散文,我的挚爱,我真的好想你!想你,独坐海边,远离城市的喧嚣,世俗的纷扰,没有忧愁,没有烦恼,静静的依偎在你的怀抱,任思绪飘飞,醉梦般聆听着心的独白。
久违了,散文,我的挚爱!
似乎很久,远了,或许喜欢真的不需要任何理由,而我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与你一见钟情,就这样痴恋于你文字的海洋中,沉醉于你如画的境界里,痴痴怨怨,婉约优美,如丝如缕的心意,诗意浪漫的情怀。爱你,把你深植与我的心灵深处,悄悄的为你抒写我的一己情怀,一帘幽梦,或喜或悲,或苦或甜,生活里的五味杂陈,生命中的人生百态。我没有唐宋散文家的笔势雄健,风格独特,内涵深广以及精炼生动,耐人寻味,也没有当代散文家的从容与睿智,细致与考究,温厚与朴实,以及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可我就是喜欢这样静静的守望着你,守望着你的未来,我的梦想,耕耘着属于我唯一的快乐,守护着我的心灵家园,精神的乐土!
我喜欢你,喜欢你丰富的内涵,蕴含的博大精深。喜欢你优美的境界,奇思妙想。喜欢你似潺潺流水,鸟语花香,令人浮想联翩。喜欢你胸怀广阔,使人温馨如醉。你如一缕和熙的春风,融化我心底冰冷的温柔。你如夏日清凉的细雨,滋润我干涸的心田。你如秋天的落英缤纷,满载我的思念,时时呢喃在我的耳畔,弥漫于我的心间。你如冬日的一缕暖阳,明媚我每个日出日落。
落寞的日子里,一抹心事,任泪水涟涟,与你相伴,一纸笔墨,任愁肠百结,倾诉与你。闲暇的日子中,一笔素笺,任思绪满盈,抒写着人生的感悟心得。我不在乎与你一起能飞得多高,我只想在我生命的余年里,与你相伴同行,珍惜与你相知的每时每刻。亲爱的!谅解我最近缺席的无奈,理解我迟到少去的问候,我的挚爱,感谢有你陪伴的日子,那些温馨美丽的时光,丰富了我的生活,愉悦了我的精神世界,开阔了我的文学视野,以及知识写作的提升。是你带我走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交流的平台,如一面镜子,让我时刻能看到自己多方面的不足与瑕疵。同时,也令我感受到文友们的真挚和温暖。我的散文,我的挚爱,感谢有你,如一道彩虹将生活染饰得五彩斑斓。
久违了,散文,我的挚爱!
似乎很久,远了,静溢的夜,空气中弥漫着思念的味道,满屋积满了想你心事。独坐屏前,轻轻的走近你,看着你的名字,感受着你的气息,一缕芬芳溢满心间,一份感动回荡在心田。键盘声声,敲击着我对你的思念。只是因为在书海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有一天能与你长相伴,从此我开始孤单痴恋,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今生的相遇不会再改变,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散文的文章16:一言难尽故乡情
文/何君林
“刘醒龙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表现了对于爱的多层次的思考,蕴含着绵厚、细腻的情感。”“有些文字,需要彻底把青春这颗毒瘤浪费掉之后才能读懂,谦逊的修养,泥土的味道。我试图在刘醒龙那里重新认识这片土地。”“也许,当代能与刘醒龙的散文相提并论的,只有被誉为‘乡村哲学家’的散文大家刘亮程一人。”……说实话,笔者是在网上看到这些评论后,才找到刘醒龙的散文集《抱着父亲回故乡》。
据称,《抱着父亲回故乡》中多篇文章入选高中语文试卷,深受中学生的喜爱;《抱着父亲回故乡》中的文字曾获得第七届老舍散文奖,媒体和评论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听上去有点像书商在打广告,像书商在吆喝。其实,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写出过《凤凰琴》《天行者》等在当代文坛具有经典意义的小说,其作品压根就不需要打广告,不需要进行炒作。
在《抱着父亲回故乡》一书中,刘醒龙以深情的笔墨描述了记忆中的故乡,父亲母亲,在工厂里的青春岁月……那些关于文学,关于生活,关于人间万象的种种思考纷纷呈现。书中的文章多以“乡土乡村”为主题,在记忆与现实的时光交错中如歌如泣地抒发乡土情结,以富有哲思的文字深层次地思考与追问城市与乡村的关联,热切地呼吁对乡土乡村的人文关怀,引领着读者走向自己记忆中的家园,调动起读者对故乡、亲人的深切回忆,让人体会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应该说,以“乡土乡村”为主题的散文俯拾即是,写故乡的散文同样比比皆是,这么说吧,几乎每一个散文作家都写过关于故乡的文字。印象中,鲁迅先生的《故乡》,还有高尔基的《故乡》,都是关于故乡写作的经典名篇,读后让人终身难忘。从某种角度讲,正是因为写故乡的散文太多太多,而且经典佳作不少,要想继续把故乡写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我们看到的许多关于乡土乡村以及故乡的作品,要么将大量乡情恣意汪洋地堆砌其中,让人感到窒息、难受;要么就是隔靴搔痒,想当然地写乡土乡村,不着边际地描写所谓的故乡,让人感到虚幻不真实。
不过,《抱着父亲回故乡》一书的情感和语言是克制的,一点都不张扬;而且,刘醒龙的写作状态是“在场”的,不是凭空在想象。以《抱着父亲回故乡》一文为例,讲述的是刘醒龙为父亲守灵期间发生的事。作者重新踏上了一条回归家园的真切小路,记忆都被唤醒了,鱼丸、炊烟、包面,散发出慢慢“寻到根”的感觉。被潮湿小径、寂静小垸所唤醒的家乡在刘醒龙的描述中露出了本初的模样。抱着父亲叶落归根,是温情背后隐藏的深厚积蓄,无限拓展的家园情怀。
在笔者看来,本书中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抱着父亲回故乡》这篇文章。整篇文章表面看上去不动声色,深处却暗流涌动,读罢让人潸然泪下,一个外表刚强内心温情的父亲跃然纸上。作者的文字既给人诗一样的美感,同时又显得格外的质朴,透出一股子深沉、凝重。例如:父亲像一朵朝云,逍遥地飘荡在我的怀里。童年时代,父亲总在外面忙忙碌碌,一年当中见不上几次,刚刚迈进家门,转过身来就会消失在租住的农舍外面的梧桐树下。长大之后,遇到人生中的某个关隘苦苦难度时,父亲一改总是用学名叫我的习惯,忽然一声声呼唤着乳名,让我的胸膛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厚。那时的父亲,则像是穿堂而过的阵阵晚风。这样的文字在笔者看来,就是在质朴中流淌着的诗意。
在阅读《抱着父亲回故乡》一书的过程中,追随作者的讲述情境,我们在为其中隐忍的平和与流淌的回响深深震撼的同时,总能感受到那些事物的真切存在。借用别人的话说,虽然书中记录只是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等人生中的细微小事,但透过这些,人们可以感受到父辈们在苦难生活中的艰辛、挣扎、无奈、隐忍和顽强生命力,以及子女对父辈的怀念、愧疚和深沉的感恩。书中处处充满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能让人感受到他灵魂的颤抖。
正如刘醒龙自己所言:“好的散文一定要懂得心痛,一定要发现仁爱,一定是从灵魂深处喷发或者流淌出来的感怀情愫。”也只有这样,散文才能触动、震撼读者的内心。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一篇文章能穷尽故乡情结,但通过刘醒龙的这本《抱着父亲回故乡》,我们不仅能深入了解刘醒龙的精神世界,也确实能看到我们自己故乡的影子,触碰到我们自己的故乡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