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时我曾总结出一句话,所有的好成绩都是有效时间的积累,兴趣是进行有效积累的内在动力。如果兴趣使人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就会日思夜想,效率惊人。这种人身上就有了神性,三国时曹魏著名书法家钟繇能成为楷书的创始人,就得益于这种神性。
钟繇的书法到底神不神?书圣王羲之对他顶礼膜拜的态度很能说明问题,文末有述。
钟繇作为政治家、军事家,都属正常。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曹操曾将他比作萧何,委以重任,镇守关中,功勋卓著。魏国建立,升为相国。曹丕称帝,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让他神神道道的是书法,小时候曾去抱犊山,用三年时间随名师专门研习,达到"魔怔"的程度。生活中无时不在想书法,连上个厕所都能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竟忘记起身。躺在床上也常以被为纸,在上面点横勾画,时间久了竟将被子戳穿。寻常人眼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在他眼里都化为了书法笔势。
经过苦练,钟繇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兼工。平时与朋友交谈,一定与书法有关。有次与书法家韦诞论书,韦诞没忍住,炫耀自己有本《蔡伯喈笔法》,钟繇一听,顿时眼睛睁圆,非要去他家看看。韦诞后悔招惹了这个疯子,忙说不方便,赶紧溜走。在钟繇眼中,蔡邕就是书界天神,能一观他的书法秘藉,定能解开胸中重重疑窦。见韦诞溜了,钟繇气得捶胸顿足,大哭大闹了三天,全然不顾世家子弟和大臣的体面,把自己胸口挠得青紫,口吐鲜血。曹操听说后,忙命人取五粒灵丹让他服下,才救了他一命。韦诞也是名重一时的书法家,都说同行是冤家,所以会对钟繇进行"艺术封锁".
魏明帝曹睿修建凌云阁,"凌云阁"三字决定由韦诞书写。由于工人的疏忽,字还没写就把匾钉到了楼上。最后只好把韦诞装进筐里,用辘轳拉上去写。没想到这韦诞恐高,战战兢兢写完,下来时已须发皆白青丝如雪。有传言说韦诞去世后将《蔡伯喈笔法》随葬,钟繇命人盗掘坟墓,不顾一切得到了这部秘藉。查一下史料,韦诞在钟繇去世23年后才逝世,如何掘墓?编此故事者,大概只是想进一步说明钟繇对书法魔怔般的挚爱吧。
西晋皇族内斗,八王生乱,政权烂得不可收拾时,王导辅佐司马睿衣冠南渡,建立东晋。王导也是一位书法家,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东迁之时,王导把钟繇的《宣示表》缝入袖中,誓言"贴在人在,贴亡人亡".后来见子侄中王羲之于书法上最有灵气,就把此宝传与这位堂侄。王羲之潜心钻研钟繇书法,遂成"书圣",并培育出王献之、王珣、王珉等书法大家。
钟繇开山立宗,其书被誉为"上品之上"或"神品",其人被尊为"楷书鼻祖",对后世影响深远,与东晋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顺便说一下,钟繇有个次子名钟会,在父亲教导下也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有"大小钟"之称。后来,钟会与邓艾分兵灭了蜀国,在历史上自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