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我们不期而遇。
一路向南,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沿海村落。
其实这里闲散的,你爱来不来,海风如斯,木栅门虚掩,盐田依旧。如同浅海的珊瑚群,美艳瑰丽上万年,不温不燥。如同苏东坡当年经过这里,竹杖芒鞋,一蓑烟雨,旷达高远。
南极村,就是角尾乡。古有"极南"之称,与东北漠河"北极村"遥相呼应。偌大的乡镇区域,得天独厚地理的位置,成就大陆南端最有魅力的地方。
潜入南极村,我们在黄昏时分。盐田潋滟,村道依稀。
东茶西读,温暖的文艺时光。
过了小雪时节的徐闻海岸有点冷了,我们一群文艺青年在啸嗦的海风中,钻入了一处旧盐仓。
在古朴的吊灯下,端坐欧式坐椅,一卷图册,一袭慵懒,典雅,安宁,温悦。
倾听大海,又闻书道,阅读徐闻。
倚靠着漫漶过盐渍的柱子,遥想当年,屋梁依旧,盐仓依旧,只不过更换了点缀的内容与活动的人们。
在右边闲情餐厅,方形老式木桌子,一圈长条凳。或许有北宋的江湖情怀,有雷州半岛的萍水相逢,豪饮一杯彼此相忘。或许泡一壶浓茶,听一曲雷歌,在圆润调子中蓦然回首,隔着玻璃窗棂,书吧中一位清丽的壮族女子正顾盼生辉。
遇见南极村,品读角尾乡村的盐韵书香,倾听盐田和珊瑚姑娘的故事。
我们邂逅了珊瑚民居群,这是会呼吸的房子。
无论入夜的海角3号,无论清晨的民宿总台,总有一缕妩媚与生动,放坡村成为最有"味道"的南极村自然村落。放坡村起于秦汉时期,为海上丝路要冲,唐宋以来文人骚客多经此地南去北还。北宋苏东坡先生被贬儋州,三年后返程由儋州船家送他过海,到放坡鹅房埠登岸,村名从此叫放坡。
珊瑚代表着生态,珊瑚是南极村民宿群的灵魂。
在放坡村,这种也叫海花石的珊瑚石被运用到极致。
姿态百千的珊瑚石,如同女人的心情,有如盛开的菊花,有如透气的蜂巢,有似莲藕节节,有像沉重的磐石。用来砌屋墙珊瑚石各不相同,有的珊瑚石如牛骨筒般一条一条地摆放在一起,有的一条条加方块结合,有的四方形的珊瑚石叠放在一起。每种造型都是一幅画,富有美感。这是南极村的民居特点。
走进放坡村民宿,满眼岭南渔家庭院的气息。珊瑚石与顽石垒建的墙体,弃置船架支撑的门洞,珊瑚假山,涓涓细水,古朴的渔船,茅草屋顶,青蓝色的窗棂,暖冬吐绿的枝头挂着"海角民宿"灯笼。屋外墙是透光玻璃,屋内精致古朴,簸箕,珊瑚石,原木椅,疍家帽,春色可鉴。沿着村道巷陌,偶有探头的婶娘笑容可掬,和摆尾安静的白狗。华灯初上,小巷深深,曲径通幽,拐角的庭院灯火阑珊,总有一份渔家庭院的安详。
在民居海角3号与海角2号之间,有一座浪漫的阁楼。
通过阁楼过道楼梯,两座庭院可以互通。入夜的庭院,灯光呢喃,温馨可人。冬晨的空气更是清新,捎来淡淡盐的味道。
带来了正山小种,水在沸腾着。在四处漏风的阁楼,端坐在由厚重船板改造的桌椅,对着大海沏茶论道。文友们闻茶而动,南宁的,海口的,钦州的,北海的,阳江的,湛江的,茂名的,温暖而来。话题不仅是汤显祖的雪盐赋诗,也有北部湾城市作家联盟,还有棒打红葱,珊瑚薯干,雷公墨。隔着偌大的盐池,对望东茶西读生活馆,眺望风电长廊,眺望灯楼角,遥听合水线接吻浪的海涛声。
遇见南极村。
我们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魅力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