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辜负这个时代

笔构网

2023-06-07文/肖蝶随笔

对于平凡而又峥嵘的教育历史长河,我总怀着炽烈的爱心,我总忘不了曾经走过那些年代赋予这一事业的风风火火与点点滴滴。

在那缺吃少穿的岁月里,山里的孩子渴望学好文化知识,走出贫穷的农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很想多学点知识。当钉锤敲打在悬挂的厚重的钢板上的铃声响过,我走上三尺讲台时,一声声的"上课""起立""坐下",这就是学生对老师职业的尊重,对知识追求的象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愿教,学生愿学。从此,我将把自己的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这最美丽的乡村教育。

我尤其忘不了那段光景,住在土木房里,吃水到附近井里挑,自己煮饭,几个人一间办公室。在煤油灯(有时点燃松木油柴块)下批改作业。尽管如此,我仍然一心扑到学生身上,一心扑到教育事业中。那时,"读书无用"盛行,对教育的重视并不高。

我坚守乡村,没有娱乐活动,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更不会有电脑;远离集市,默默地贡献着的青春。我把头埋在教书的岁月里,稀稀寥寥的几张报纸,成了我了解社会的惟一窗口。

我与千千万万的乡村教师一样,平凡得就像路边的无名小草,默默地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把知识教给了农村娃。当时,我是多么的声音洪亮,年轻潇洒,敢做敢干。我,要扛起这个时代!

在那社会物质生活还是相当贫乏的日子里,吃饭只图温饱,住宿只图有床。我与学生、老师共用一个食堂,学校没有像样的餐桌。每周星期五下午,我带他们到田间地头参加义务劳动,种菜、施肥、除草, 劳动中,同学们生龙活虎,干起活来个个争先恐后。紧张的学习间隙,参加劳动,一方面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他们的劳动观,教育他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悯农》成了我们最爱的"口头禅".现在回想起,那时,我早就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了起来".

曾记得:星期日,老师不约而同地来到学校,争相为学生补课,有的老师约谈学生,要求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有的老师则要求学生不要偏科,注意全面提高。老师们还常常利用晚上或节假日帮学生讲评试卷。记得最深的是:那时,男教师为了帮妻儿老小耕作做农活,中午还要去犁半亩田,再来学校,女教师可以背着娃儿上课;那时,我没有准确的下班时间,没有节假日,也未曾向学校讨要过加班费,即使工资再低,哪怕靠妻儿的田地收入,勉强维持着家庭。我,要珍重这个时代!

在经济大浪潮的种种诱惑、驱动下。使得一些老师耐不住寂寞,纷纷辞职"下海",功成名就,收入远远高于老师。正是有着如此的冲击,在90年代选择当老师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

坚信自己、坚信时代!我深深明白,我们老师干的是"良心活",都希望孩子们能有好的成绩,或许这就是当老师的乐趣吧,可这种乐趣足够支撑着我在这个岗位干下去,干他一辈子。我也必须明白,我来自农村,有了工作可不能忘本。扎根农村,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在农村教师最紧缺、工资最低的时代,我超负荷地工作着,从不计较得失。即便身心严重地透支,也无怨无悔。我将在乡村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地上,默默地贡献着青春,奉献着终身。我,要坚信这个时代!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我必须面对教育观念转变的挑战,面对教育体制转型的挑战,面对知识面拓展的挑战!"一只桶"的模式、思维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要做一只大桶,并且是"源头有活水来"的大桶!

对留守儿童的家访,让我暂且能够抛开各种填表、考评、评估、评比、比赛、培训、教研活动,换一种思维去工作,领略一下乡间大自然的美景,或赏春暖花开,或睹秋叶飘零。

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我与外出务工回来的家长们有这样的承诺:查寝的时候我给他们盖好被子;担心社会青年入校欺凌学生,也怕学生翻墙外出,我得值班站岗至深夜;公平公正地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索性备好几种药品,放在办公桌旁的抽屉里;周五,护送他们走过地质灾害、防洪防汛的危险地段。打工的朋友们,你们就放心吧!

这个时期,我是学生的代保姆、代警察、代法官和代医生,更是学生安全的守护者!

就让陪伴与爱心同在!

中国的根基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坚守乡村、辛勤耕耘,为建设良好的乡村教育生态贡献力量,"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我有一群这样的"战友",扎根乡村教育,要让乡村留下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为了让更多的乡村家庭子女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我必须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他们筑起温暖的避风之港,守护天使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我,不辜负这个时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