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散文

请欣赏小孩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小孩散文1:蜗牛

文/夏雪纷飞4v

曾经有一个小孩要我回答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什么牛不是牛?”我想了好久,嘴里不断的念着,“什么牛不是牛?哦,有了。”“吹牛不是牛。”小女孩一听马上说:“不对,不对,”“怎么不对?”我纳闷。“蜗牛不是牛,”小女孩理直气壮的说。“你的答案是对的,我说的也没错。”我解释说。小女孩眨着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想了想,“好,算你也对。”

“蜗牛不是牛,我刚才怎么就没想到呢?”我心里暗暗的想着。一个问题刚结束,另一个又来了,她说:“蜗牛为什么要背着这重重的外壳?它累不累啊?”“当然不累,如果累它肯定不背它了,这已经是蜗牛的一种习惯了。”“那它为什么要背这重重的壳?”小女孩的问题真多,我差点被她问的答不上来,但为了不失面子,我勉强的说了个打比方。“蜗牛的壳就像一座房子,蜗牛靠它挡风,挡雨,还挡外来动物的袭击,对于蜗牛来讲,壳就是它生命的一切,没有壳,蜗牛就无法生存。”“噢”

小女孩睁着她那双大眼睛直直的看着我,我害怕她又有问题来了,便说了个借口速速的离开她。

蜗牛为什么要背着重重的壳呢?有壳就有家,蜗牛走到哪都有一个舒适的家,走到哪都无牵无挂。房子就是它的避风港,一旦遇到危险,它就缩进壳里,管它屋外如何,与自己无关。由此想到一些人,为了逃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的人总是像蜗牛一样躲在壳里,不见阳光,缩着头避风避雨,以求安身,以求解脱,背着重重的壳虚伪的生活着,他们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平淡平庸地度过毫无奇崛奇迹的一生。

话又说回来,很多人又赞美蜗牛有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它慢慢的爬,一点点的爬,从不言放弃。有一颗不变执着的心与日月同行,驼着它那厚厚的壳前行,前行,直至达到目的地。乌云拽走它的梦,风雨阻挡它的脚步,动物们笑它自不量力,笑它傻,笑它做的梦太天真,然而它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做回蜗牛的梦,用暖慢的脚步踏平艰险,踏平奇迹。向往,追求属于它的那个地方,慢慢的爬过山川,爬过田野,踩出辉煌的印记,爬向远方,爬向那可望不可及的境地。它用自己一颗勇往直前的精神,实现在自然中生活的顽强和坚强的毅力。有人开始为它歌唱,为它喝彩。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理解找不到出口,有太多的不接受被强制执行。虽然人们能理解蜗牛为什么要背着重重的壳,但人们依然会为它叹息。每次看到一只蜗牛从面前慢慢的爬过,心中就会有一股莫名的惆怅,伤感。总是想,蜗牛没有壳会怎样?

蜗牛没有了壳也许会飞,它摆脱了壳的束缚,在蓝天下自由自在的飞翔,它吸取阳光的温暖,感受风儿的抚摸,从没有过的快乐充斥着它的心。蜗牛原来一定是没壳的,后来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为了生存和自卫,基因突变,身体才发生了畸变的,于是有了壳这座房子。其实蜗牛认为自己有了这座保护神就高枕无忧了,那错了,虽然有个依赖,暂时也能避风避雨,但这种生活可以说是一种悲剧,一种堕落,它只能永恒的孤独,寂寞,它永远也不能摆脱身上重壳的沉重负担,它也许永远是个胆小鬼,只能安于现状,或是昏睡千年。

其实,蜗牛没得选择,它只能拥有这壳。壳是它整个身体的靠山,没有壳它不能生活,没有壳,它就会死去,所以它的命运注定它的一生要背着壳而活。蜗牛即使有一百个理由为自己的壳说明解脱,那也是一种固执的认为。生命不死的灵魂在不停的呼唤着,为了生存和繁衍,它不息地追求着光明和幸福。

时间仍在飞快的奔驰着,生命仍在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消失,蜗牛仍在不停的慢慢的爬,慢慢的爬,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在孤独中,在寂寞中,在惆怅中,在不安中,带着灵魂的独白慢慢的爬向远方……

小孩散文2:亲爱的小孩

文/陈晓霞

那时他还没在这世界上出现。我也才七岁稍多一点。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忽然想给未来的孩子取一个名字。我一边玩沙子一边苦思冥想。然后把一个七岁孩子所能想到的最时髦的名字,偷偷送给那个小孩。母亲在屋里蹬着缝纫机,对我的秘密一无所知。她没听到我那一声小母亲般的叹息,她根本不知道,她小小的女儿此时正在为谁操心。

似乎事情就在那时定了,他在未来等我,然后某一天,我们母子相逢。

人们把这归结为缘分。因为最终的结果真的是我和他,而不是我和她。是这样一个他,而不是另外一个他。一切命中注定。那天医生把他捆扎结实递到我怀里,一张湿漉漉的褶皱小脸立即覆盖了此前想象中的画报娃娃。我端详他,觉得真好。膻膻的味道好,嫩笋样的手指好,鲜红的嘴唇好,过于响亮的啼哭也好。千般描画万般想象,全抵不过一个小小身体贴向怀里的那一刻知心。重要的是,这知心是两个人的,因了一个从另一个身上的分离,我们对彼此了如指掌。别人了解的不了解的,接受和不接受的,我们都全盘接受。在这个世界面前,我们是天然的同盟。

我因此扬眉吐气。全世界的女人都是在做了母亲以后才真正变得理直气壮。因为她再不是一个人,她的人生有了更进一步的意义。那些在复杂关系中滋生出来的种种不适、对抗、沮丧、黯然神伤,因为孩子的到来不再成为问题。人们奇怪一向寡言的女子怎么忽然就开朗起来,她满不在乎地大笑,貌似爽朗地打着招呼,粗枝大叶地忽略掉一切令人不快的细节。这是内心笃定的人才有的大度。这一切全是因为这世界多了一个人。

我心甘情愿地退化回去。跟着他简单到只知饥饱、冷暖、高兴和不高兴。他的胖脚丫儿蹬在我脸上,或者我亲他西瓜似的肚皮。我们无拘无束,心无旁骛,像两只小狗咬来咬去。我们对彼此的傻气都很受用。他父亲已经对我们的表现习以为常。他曾试图加入我们的阵营,但看看两张冒着傻气的脸,还是笑着选择退出。

这样的日子颇具修复功能,我那么快就忘掉了曾经的磕碰和疼痛,整个人又完好如初。

一天,他兴冲冲跑过来,大声问:你们闻到青草的香味了吗?

正是阳春三月,我们走在公园里,除草机在辛勤工作。他不知道我和他父亲正密谋结束他的自由时光。他三岁了,得进幼儿园,去过群体生活。这是他接触世界的第一步,只有学会跟最小最简单的人打交道,将来他才可能应付更大更复杂的人。小孩对此一无所知。春天的景象让他高兴坏了。他欢天喜地跑过来,只想对心怀鬼胎的男女说出他的发现:你们你闻到青草的香味了吗?

有时我想,他凭什么那么死心塌地地信任我?

我曾指着他泡得起皱的小手说,再不从浴盆中出来,手指就会像香皂一样化掉。

我曾摸着他滑滑的脊背说,因为神仙把他的翅膀折起来了,他身后才有两块肩胛骨。

他毫不怀疑地相信了我。他还不知道世界上有欺骗这回事。

我利用这分信任抓紧实施了上学计划。我把他领进幼儿园,告诉他傍晚过来接他。我看到他眼中马上有胆怯闪过。他或许已经感到事情不妙,却什么也没说。三岁的小孩,已经知道在陌生环境里要有所克制。但是他不确定,傍晚,究竟要等多久。据老师说那一天他过得心事重重。不说,不笑,吃饭也少。那一定是他有生以来最漫长的煎熬。等他望穿秋水终于在教室门口见到我,眼圈马上红了起来。他径直走出教室,小胳膊紧紧抱着我,胸脯剧烈起伏。等他终于能够开口,他对这个给他设置了第一道陷阱的人说:妈妈,我想你了。

我承认,再没有第二个人如此一心一意地爱我。那些社交场里的客套,姐妹圈里的亲密,以及在华丽卡片上专门用“癆”字来体现温雅和重视的一份用心,都不及此时搭在我肩上的软软的小手,吹在我脖子上的热乎乎的气息和不再控制的一声声抽噎让我动心。

期末临近,我问他考试准备得怎样,他拿出一贯的低调:考完看呗。

呵。再不是那个豪情万丈的小孩了。那个以为自己有千里眼,能像鱼一样在水里待着,能造智能住宅,而且也能当妈妈的小孩,在为雄心壮志吃足苦头后,终于知道自己能力有限。9岁那年他万分羞愧地收回发出的按摩卡。那是他一时冲动的作品,足足100张,25张发给父亲,75张发给我,他自己来做按摩师。他以为这事很简单,动手后才发现困难远远超出想象。

大部分假期被他用来自得其乐。奶奶院子地下四通八达的通道,冰箱里口味各异的冰糕,以及可乐瓶改装的自动浇花的水漏,都是他逍遥快活的成果。他一整天都在房子里忙来忙去,爸爸的大拖鞋在他脚下“呱嗒呱嗒”响个不停。他操心着自己的“工程”,根本顾不上寂寞。

有一天,我尽量轻描淡写地说:“刘一凡请了位英语家教。”

他头也不抬地“哦”一声,完全出于礼貌。我说:“李竹楠报了吉他班。”

他在晾台上侍弄着花草,耐心地将枯叶除去,再把晒温的一瓶瓶清水浇灌下去。他看穿我的图谋,所以明确表态:“别给我报。”

我试图学邻居把孩子培养成多面手的雄心到此为止。因为我知道这温和的拒绝背后有多大决心。三年前我也曾对他强硬施压,结果是我摔了他的复读机,他把作业撕成碎片。这方面,我们是一个铁铺打出的刀枪,难分高下。

现在我怀疑1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狡猾。大多数日子他随和、顺从,轻易不露峥嵘。或许他受够了硬碰硬,所以改用另一种姿态应对。这和我的做法如出一辙。独子或者老生子们都有这种禀赋—事情还没发生,却已看到尽头。所以,与其激烈反抗招致不快,还不如不反抗;与其蜂蜂蝶蝶惹是生非,还不如开始就好自为之。我们都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和耐心,所以干脆不去制造残局。看上去,他做得比我老到。

我们在好自为之中相安无事。回家见面,他会迈着男孩子懒洋洋的大步走过来,拍拍我的后背,叫声“老妈”。

他已经高出我半头。仗着这半头的优越,他帮我收拾餐桌,在他父亲出差的日子,晚上挨个查看窗户,中午让我小睡然后叫我。

偶尔,在我出门的一刻,他喊住我,知心地把我蓬起的一缕头发别到耳后去。

我亲爱的小孩,就这样长大了。

小孩散文3:买年货

文/佟雨航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时候,吃过了腊八粥,父亲便开始张罗着要去镇上办年货了。父亲先在一张白纸上拉好要买的年货清单,有鱼、有肉,有对联、挂钱,还有我们过年穿的新衣服等。而父亲每次去镇上办年货,都会带上我,说是要我帮他看堆儿。

我家离镇上有15里路程,那时还没有通汽车,父亲去镇上买年货都是拉着一个小木爬犁步行。去镇上的路上,父亲让我坐在爬犁上,他在前面拉着我跑,一路欢声笑语。到了镇上,街道上人山人海,都是十里八乡来买年货的人。街道两边摆满了地摊儿,卖什么的都有。父亲怕把我挤丢了,叮嘱我紧紧牵着他的衣襟不能松开。

进了市场,父亲就领着我直奔鱼摊儿买鱼(当然是冻鱼,那时没有卖活鱼的,也吃不起),红烧鲤鱼可是我家每年除夕晚上的当家主菜,寓意——年年有余(鱼)。买过鲤鱼,父亲把装鱼的袋子交给我用手提着,还嘱咐我别弄丢了,然后又去别的摊儿买其他年货。有爷爷奶奶爱吃的酥麻花,有给妈妈买的花头巾,有给姐姐买的小花袄和发卡,还有门联、挂钱和福字等……我记忆最深的年货是一种叫“虾片”的食品,花花绿绿、五颜六色,形状就像现今时髦女孩夏天戴的太阳镜片,放在热油里一炸,迅速膨化变大,嚼在嘴里咔嚓咔嚓响,又脆又香,是我最喜欢的过年食品。每年办年货,父亲都不忘给我买上一些。

在镇上流连了一个上午,该买的年货就买的差不多了。父亲把冻鱼、冻梨、猪肉和鞭炮等年货统统装在一个蛇皮袋子里,扎紧袋口,又把满满的蛇皮袋子牢牢绑在小木爬犁上。父亲还会去烧饼店给我买一个热烧饼在路上吃,然后拉着爬犁往家返。

到了家,父亲把一样样年货取出来,酥麻花给了爷爷奶奶,花头巾给了妈妈,小花袄和红发卡给了姐姐,那两盒虾片给了吃货的我……爷爷奶奶、妈妈、姐姐和我,一个个手捧着自己喜欢的年货,喜笑颜开。可是到最后,我们却发现,父亲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新年礼物,唯独没给自己买。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问:“爸爸,你的新年礼物呢?”父亲呵呵笑着说:“你们高兴,就是我最好的新年礼物。”

小孩散文4:小孩赚“大钱”

文/胡泽鑫

班主任老师为了让我们的小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特地开展了“赢班币 乐在其中”主题活动。“赢班币”说白了就是“赚钱”,可以自己通过个人的劳动挣到“个人币”,也可以通过小组的齐心协力挣来“小组币”。在开学的三周里,有的人忙碌地挣小组币,有的人为挣个人币绞尽脑汁。但是令我最感动的是,我们第四小组一直同舟共济,通力合作,以挣小组币为我们的共同目标。

星期四了,我一看家里的表,今天我们组做值日,我昨天没跟组员说,他们要是忘了怎么办呀?不行,我要早去会儿,多做点儿,别让老师说我不负责任呀!我背起书包就直奔学校,一边走一边想,完蛋了完蛋了,组员们没到齐,赵老师要是生气扣掉小组币怎么办?这些“钱”可都是我们辛苦赚来的啊!想到这些我的步伐便加快了。

有声音,谁呀?来得那么早?不好,是赵老师的声音。只见赵老师带着我们小组的人下楼了,我赶紧跑了上去,一列整整齐齐的书包,都是我们组的,就差我和一位住得比较远的同学了。我一下子觉得很惭愧,脸上热乎乎的,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算了先下去做值日吧!

过了十几分钟,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回到班里,组员们还是和往常一样,交作业,读书。而我的心却一直不能平静下来。

我爱我们这样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小组,我爱组员们的勤勤恳恳,我爱他们的无私奉献。

到现在我的笔袋里已经积攒了25元小组币,但它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第四小组的荣誉。我很开心和这些同学一起奋斗。挣小组币固然重要,但我们的团结一心、脚踏实地,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大的财富。

小孩散文5:我会带小孩

文/康兴超

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要二叔带他们上街去办事,可二叔家刚满一岁的弟弟没人看。这如何是好呢?大人们都为这个问题发愁了。

我在一旁打算着:我可以试试啊,如果我答应了看孩子,爸爸妈妈不仅会夸我懂事,说不定二叔还会买点什么奖品奖励给我呢。我这样想着,就自信地说:“看孩子这件事只有我能完成了。”

我的话一说出口,只见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好像不相信我。于是我又对他们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带着弟弟的。”说着还冲弟弟做了个鬼脸,引得弟弟直冲我笑。他们一看这场景,就放心地走了。

可是他们刚刚走一会儿,弟弟就哭了起来,我问弟弟要干什么?弟弟只用手在自己的脸上转,难道是他饿了?我去二叔的包里找来奶瓶,又把牛奶挤进去,拿去给弟弟喝。弟弟却用手一推,小嘴撇着,一颗颗金豆豆顺着双颊滚个不停。他到底要干什么?于是我急忙把奶瓶放进冰箱里,继续哄他。我心想:“弟弟要干什么呢?我要是看不好弟弟,那就得不到表扬和心爱的礼物了。”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对了,电视,动画片他最爱看!我赶紧打开电视机,调到儿童最爱看的动画片——《熊出没》。这招还真灵,哭声戛然而止,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结果节目一完,弟弟看到了熊大熊二转一个身,屁股撞到了一起,竟开心地拍起手来了。看到弟弟开心,我也跟随弟弟开心了。这时我又打开冰箱把奶瓶拿给了弟弟,弟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唉!总算把他搞定,不然我的如意算盘就白打了,礼物也泡汤了。”

吱嘎一声,爸爸妈妈和二叔都回来了。他们进门看到弟弟没哭,还开心地笑着,吃着奶,都夸我懂事能干。二叔奖励了我一个大大的棒棒糖,我开心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

小孩散文6:叫小孩的小孩

文/程卓然

从前,有个小女孩,她喜欢吃各种糖果,因为她知道不同口味的糖代表什么;她有点迷信,看见一只蝴蝶就能断定今天的生活精不精彩;她还很固执,不知道从哪里听的在空中看到一百架飞机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于是闲暇时总爱仰望天空。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小女孩发现别人口中出现了一些她听不懂的词,不过她不去问,也不用那些词,同学们渐渐都把她叫小孩。

小孩不喜欢别人叫她小孩,于是翻开书架上那些挤挤挨挨的书,她相信里面一定有怎样长大的内容。“当你从梦中哭醒时,你就长大了。”小孩看到了这句话,开始努力去做。每天睡觉前先想一些让自己难过的事,然后入睡。

以前,小孩的梦里全部是开心的情景,偶尔会出现几个鬼魂吓吓她,现在,小孩每天早上都记不起来昨天晚上梦到了什么,难道没有梦了?不可能吧,小孩想。

这一天,小孩终于离开小学升入初中,开学之后小孩没有以前那么活泼了,变得沉默了,她觉得中学没有一个人能像小学时的朋友那样对她,没有一个人可以和她有聊不完的话题,没有一个人可以陪她不停地笑,没有一个人值得分享自己的秘密。小孩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给小学的好朋友发短信,但总是只有两三个人回复。小孩想,也许他们太忙了,并不在意。

一个长假里,小孩看到一首不算诗的诗:曾经我会一字不差地看完你的日志/一点小事都会当成宝贝一样分享/跟你在一起笑点总是低得莫名其妙/你知道我所有的事/我也收藏着你太多的秘密/我们可以一直聊到凌晨/好像从来不缺话题/可是/后来我们慢慢失去了联系/当我们发现时间是贼时/它早已把我们说不完的话偷光了/偶尔遇见也只能尴尬一笑/你以为无情的我早把过去忘记了/你以为我把你看得不再重要/那么/你肯定是不知道/我常梦见我们一起仰望过的那片天空/不联系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我好怕/我不再重要。

小孩哭了,她再也忍不住了,拿起电话,开始拨一个个熟悉的号码,约她们出来见面。可小孩没有想到,大家的假期都很忙,没有一个有时间。不过幸好,老天没给小孩关窗户,小孩还有葵。

那天下午,小孩把葵约到一家甜品店,小孩和葵还和原来一样不缺话题。那天,小孩的话应该是从开学到现在最多的一次吧,突然她听到店里放的一句歌词:"Will I be rich? Will I be pool?"小孩很自然地接了一句:"and the happy days will be lost."葵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说:“小孩啊!也许你不该叫小孩了……”

小孩没听懂是什么意思。晚上睡觉时,小孩做了一个梦,梦见小学班里的同学都在一起,好像还和原来一样认真地听讲。小孩激动地说:“我终于又见到你们了,唔——”小孩醒了,她摸了摸眼睛,没有泪水,但小孩知道,她在梦里真的哭了。

也许小孩,是不该叫小孩了……

小孩散文7:打平伙

文/马德

雪,就开始下起来。

大人小孩各自散坐在自家的那盘热炕上,看着窗外无声地飘雪。

半天的工夫,雪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最先便是男人们闷不住,跳下炕,脚往笨重的毡疙瘩鞋里一伸,咚咚的声音过后,男人在落满雪的院里一闪,就消失了。

小时候,我总是盼着父亲在这样一个有雪的天气出去。因为走出去的父亲,大抵要和别的家走出去的父亲们在饲养院的那个破败的屋子里聚了,说笑的当儿,忽然一人提议,咱们打平伙吧,所有的人就心照不宣地答应了。

于是,说定了杀谁家的羊,除去肉,头蹄下水怎么分配。一切都讲妥了(当然钱是均摊了),一伙人就浩浩荡荡地向杀羊的那一家进发了。记得有一次是在王大发家,王大发家在山坡上,大人们在雪地里摇晃的身影,以及毡疙瘩鞋在雪地上嘎吱嘎吱的声音就格外地清晰。突然,一个大人滑倒在半坡上,一只鞋子甩出去了好远,露出的大拇指从袜子的破口处顽强地钻出来,红红的。王大发就指着脚指头对滑倒的那人说,瞧,它比你还急。大家就都哈哈哈地笑。

除了偶尔的几声驴叫,雪中的村庄出奇地静。四野里,只有野兔迅疾地飞奔。

羊从圈里拉出来的时候,似乎就预感到什么,挣扎得很厉害。眸子深处,跳跃着一种恐慌。大人们并不管这些,七手八脚地上去就把羊按倒在地了,羊们从来是软弱的,当雪地上突然间残忍地盛开几朵红色的小花时,羊逐渐停止了挣扎,眼睛的光也暗淡了下来。大人们才一松手,个个如释重负般地站起来。

可是,在一个小孩的内心深处,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

雪分明有了停下来的迹象,天地之间一下子亮了许多。坡梁上大人们嘻嘻哈哈地说笑着,他们似乎并没注意到刚才失去的是生命。他们的声音大得张扬,完全掩盖了刀子行进的响动。只有远处的雪地里,那一片被雪覆盖的草地,面色凄然。

各家的孩子差不多都来了,有的还拿来了家伙,大抵都是大小各异的盆子。不大的院落漾满生气。甚至其中杂有吞咽唾沫的咕咚咕咚的声音。最后,王大发把那张羊皮往羊圈的里墙上平平展展地一贴,各家的盆里就有了多少鲜嫩的羊肉。

没有人注意到圈里的羊对那张羊皮的感受。

孩子们随在大人们的屁股后边,趾高气扬地散了,我也在其中。但我还是忍不住朝羊圈扫了一眼,羊们个个很平静,只有其中的一只仰着脖子,似乎在盯着院子近旁的一棵杨树。树上并没有雪,两只麻雀在自由地上下翻飞。

人很快就能忘记一些东西。我在吃羊肉的时候,就全然忘记了羊的挣扎和痛苦,连我的父亲也是这样。甚至吃完之后,我有一次拉着父亲的手问,什么时候你们还能打平伙,父亲不说,只是朝着我笑。

打平伙杀羊的时候居多。有一次,还是打平伙,大人们把羊从圈里牵出来,结果看管不紧,羊从院门栅栏的一个缝里跑了,于是赶紧去追,三追两追,羊就没了踪影。大人们把村里的每一道沟梁都翻遍了,包括极隐蔽的树坑,或者是躲雨的土窝窝,还是没找到。

大人们回来后,个个叉着腰,站在院里纳闷。

而我从这件事以后,就不再盼望着父亲去打平伙了。

小孩散文8:寂寞的天堂

文/爱你很温暖

寂寞的是小孩,他们只能望着爷爷的满头白发,想象大雪飘飘的时光,想象在雪地上奔跑的情景,想象童话里积雪的小木屋,想象他们从没有见过的雪人的样子。

寂寞的是中学生,他们无法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夸张来自怎样的现场和意象?他们徒然羡慕着李白,行走在白茫茫的唐朝,吟着这白茫茫的诗;那场大雪在诗里保存了千年,至今仍在课本里飘。而他们只能面对苍白的墙壁,用苍白的想象,填写这苍白的作业。

寂寞的是恋人,除了矫情的咖啡屋和煽情的歌舞厅,他们没有更好的去处,他们不曾在雪野里留下两行神秘的如同在梦境里延伸的脚印,他们不曾为自己的初恋塑造一个憨态可掬的偶像--那被世世代代的青春热爱着的雪人 ,他们是无缘见上一面了。没有诗意的浪漫和铺垫,没有白雪的映照和见证,初恋,昨天下午刚刚开始的初恋,今天上午很快就进入了灰色的、平铺直叙的婚姻程序。

寂寞的是诗人,他们的语言是如此干枯,小雪这一天没有一片雪,大雪这一天没有一片雪,去年没有一片雪,今年没有一片雪。他们在内心刮起一次次风暴,他们在纸上制造了一场又一场落雪。然而,诗之外,无雪;雪之外,无诗。他们的所谓雪,不过是对雪的缅怀;他们的所谓诗,不过是对诗的悼念。一个无雪的世界,是失去贞操的世界,是失去诗意的世界。雪死了,诗死了,如今的所谓诗,只是写给诗的悼词。

寂寞的是那个在灰的路上散步的人,可以断定他的路上不会有奇迹出现,不会有奇遇出现,他不可能与诗邂逅,不可能与他期待的某个梦一样的情节邂逅。他的不远处,一只狗也在散步,他看见狗的时候,狗也看见了他。那狗看了他一眼,无趣地走开了;他看了狗一眼,也无趣地走开了。他们都没有从对方身上看见冬天的生动景象,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脱胎换骨的严寒的洗礼,他们都用灰色的外套包裹着灰色的陈旧的灵魂。他们都不能用自己身上的纯粹光芒照亮对方的眼睛和心。他们只能用大致相同的灰色款待对方,实际上是冷落对方。他们互相让对方失望。于是他们急忙走开,继续在灰的路上丈量寂寞的长度。

寂寞的是那些深陷于往事的老人,他蜷缩在记忆的棉袄里,偶尔抬起`头看看近处和远处,又很快收回目光,除了镜子里自己的白发,这个冬天没有别的白色,唤起他对于往昔的纯洁回忆。而多年前结识的那个无忧无虑的白雪的恋人,早已死去,他只能在某片云上想象那纯真的面容。

寂寞的是那位正在赶路的中年人,他从许多年前那个无雪的冬天起程,穿越许多荒滩和市井,走过许多平淡无味的大路和坦途,他一点也不羡慕一路顺风直奔目的地的所谓成功者,那样的成功太没有意思了。他实在渴望在某个早晨醒来,忽然发现:大雪已经封山!世界变成一封密封的信,尚无人拆阅,就等他拆阅。他在大雪里行走,就象在一个巨大秘密里行走,他也变成了秘密中的一个秘密。他多么希望在这白茫茫里迷一次路,就那么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却发现又走回起点,从洁白出发,又走回洁白,这样的迷路该是多么美好?然而,如今想迷一次路都已成了奢望,起点和终点都被提前确定,程序和步骤都一目了然。但是,他仍然在心里酿造云酿造雾,最终想酿造一场雪,让大雪封山的壮丽困境出现在人生的中途,在被白雪封存的宇宙里,他迷失,是在纯洁里迷失;他徘徊,是在纯洁里徘徊;他跌倒,是在纯洁里跌倒;他晕眩,是在纯洁里晕眩。总之,在这壮丽的困境里,无论怎样的遭遇都是心灵乐意接受的。于是,他在寂寞单调的长旅,期待着一场大雪。

寂寞的是那放风筝的人,他抛出长长的线,试图派遣风筝在朦胧的远空搜索一点什么东西,结果除了收集了大量的尘埃,别的一无所获。当风筝从天上一头栽下来,象升空失败不得不迫降的宇航员一样委屈地匍倒在他的面前,他和它都无话可说。他缓缓收起了线,冬天貌似有着长长的线索,连接着无穷的悬念,其实,悬念都是你的自做多情,那线索后面实则空空荡荡,没有什么。

寂寞的是那个牧师,他用嘶哑的嗓子反复祈祷的天堂始终不肯出现,他越来越难以找到形象的比喻来诠释纯真的教义,如今很少有自天而降的雪花款款飘上经文的关键段落,以加强神圣的感染力。世界的圣洁是由伟大的白雪塑造的,灵魂的圣洁是由伟大的信仰塑造的。白雪死了,世界何以重现圣洁?信仰死了,灵魂何以重归圣洁?我在那个灰蒙蒙的礼拜日,穿过满街的叫卖声和垃圾堆,走进灰蒙蒙的教堂,恰好遇见那牧师,我感觉这里的神圣感已所剩不多,唯一令我感到神圣的,是牧师头上那稀疏的白发。

寂寞的是那个沉思的人,他的思绪时而深达海底,与鱼鳖同游;时而高接苍冥,与天神共舞。然而他无力设计一缕风,无力改变一片云,无力制造一片雪,无力从错别字和病句拼凑的畅销书里打捞出真理的身影,无力使那憔悴的远山出现一抹灵感的白光。他深陷于对自己的绝望里,如同海,深陷于自己的苦涩里,而那深夜出海的船,却把这苦闷的海看作辽阔的希望,海,于是陷入更深的寂寞和忧郁。

寂寞的是那个哲学家,他的哲学除了拯救这一页页无所事事的白纸,其实连他自己也不能拯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乌鸦更深刻的哲学家了,在白雪飘飘的年代,乌鸦曾经发出不祥的预言。然而最终不得不告别一再误解它们的人类,转身失踪于黑夜。没有先知的提醒,没有圣者的感召,没有纠偏的声音,没有校正的语法,世界在纸醉金迷、自娱自乐里疯狂堕落。没有乌鸦的世界,其实是没有哲学的世界。现在,哲学家面对着没有哲学也不需要哲学的世界,他忽然想起了乌鸦在雪野鸣叫的古典时光。只有白雪与乌鸦能拯救世界--他忽然想到;然而,怎样唤回乌鸦,又怎样复活白雪?他在他的哲学里迷茫了,也许,他必须经历漫长的迷茫,才能真正走进哲学,才能找到失踪的乌鸦和白雪。

寂寞的是那位气象学家,他不能原谅自己,怎么看着看着,就眼睁睁看丢了两个古老的节令--小雪与大雪?他不能原谅自己,看了一辈子的气象,除了令人沮丧的恶劣气象越来越多,怎么竟然再也看不见那伟大的气象,纷纷扬扬的雪的气象?那壮丽的气象究竟躲到哪里去了?

小孩散文9:罚站和罚款

文/二芮

我家小孩的作文《惩罚》上写道:“今天我的作业家长没签字,被罚站了,不过,和我一块站的还有甲、乙两个同学,甲同学是对自己的字太自信,就给自己签了字,以为老师发现不了,结果老师站在他面前问‘是谁签的?’他就发起抖来,老师像幽灵一样绕着他转了几圈,他就招了。乙同学是因为家长的字写得太烂,老师不由分说地认定是他自己签的,于是也被罚站了。我想我字写得这么烂,我以后要是当了家长,我的小孩一定也会被罚站的,他只能靠自己了,让他好好练字吧……”小孩对我抱怨:当大人真好,不用被罚站!

我心想,在受罚方面,大人可一点也不比小孩轻松。有契约的地方就有违约,违约的后果就是惩罚,即便在最亲密的关系里也会有惩罚,我小时候到邻居家串门,没少撞见我的小伙伴王妞妞的爸爸被***罚“跪搓板”,现在,王妞妞的老公犯错,她会罚老公做俯卧撑。

在职场,秩序几乎是用惩罚建立起来的,比如朋友开的KTV的“员工管理手册”上的条款,我看了不知是该同情还是该爆笑: “遇到客人不打招呼,不知道主动让路者罚款50元;对客人评头论足者罚款100元……”

在我们单位,同事小F提到扣钱就会小脸煞白。同事小咪则紧张开大会被点名,因为人多的场合是她花枝招展露脸的好时机,被批评了难免叫人脸上无光,还哪有心情与新朋旧友打情骂俏?只有阿威既不在乎扣钱也不在乎点名,一副“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的样儿,但阿咯琉斯也会有脆弱的脚后跟,阿威纪律涣散,经常迟到早退,对于不守时的人,单位办法太多了,仅请销假制度就有8条细则,比如忘打卡,须在次日填写《出勤解释单》,由本部门主管初审,办公室主任再审,人事部长终审签字并备案,否则作缺勤处理……”阿威宁可被通报也不愿去看那么多人的脸色,阿威的不爽,用福柯的话说:“令人觉得自己不是卷入社会契约的基本利益中的权利主体,而是恭顺的臣民。”

针对大人的惩罚多是作用于精神,罚的人除了肉不疼哪儿都疼。令小F疼痛的是“被否定感”,让小咪难受的是“被羞辱感”,而让阿威沮丧的是“被挤压感”。

针对小孩子的惩罚多是作用于身体,挨打或罚站,叫人肉疼,我家小孩说,最痛苦的事情是:被罚站到外面,还忍不住捣乱,被老师发现,拿着尺子走出去,等待着老师打的那一瞬间……

面对惩罚,换个角度看,大人还不如小孩,小孩更有办法把惩罚不当回事,比如我家小孩那篇关于惩罚的作文结尾写道:“我们罚站完坐下后,老师又说:‘谁今天家长给签字了,站起来让我看看,’他们都站了起来,然后老师就忘了让他们坐下,他们站的时间比我们还长!”

小孩散文10:家有老小孩

文/杨春云

周六准备好好睡个懒觉,婆婆来电话了,说公公虐待她,不给她吃饭。老公一听就喊我赶紧起床,回家看看。

公公、婆婆都是教师,脾气好、有涵养,一直是亲友、邻居中有口皆碑的模范夫妻。只不过婆婆三年前得了小中风后,身体不好、性格大变,敏感多疑、爱耍小孩脾气;而公公因为年轻时家庭贫困,婆婆一直不离不弃,所以对她言听计从、宽容有加。

到了家里,婆婆正躺在床上抹眼泪呢,公公坐在床边一个劲地劝她起来吃饭。我们一问事情的缘由,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昨天晚上,婆婆突然想吃大米粥,她就让公公做,公公看到剩饭还有许多,就加水煮泡饭,心想煮得烂烂的也和大米粥差不多。谁知婆婆不干了,非说公公糊弄她,粥都舍不得给她吃,一生气上床蒙头大睡,公公赶紧重新煮了稀饭,又去买了她最喜欢吃的生煎包,然后请婆婆起床吃饭。但是从昨晚到今早,婆婆就是不起来,而且还越想越委屈,打电话给我们诉苦。

我们将婆婆劝起来吃了饭,婆婆心中的怨气还没有平息。她把手伸向公公:“工资卡拿来。”我们忙问,为什么?“我工资都在你手上,以后你再不给我吃,我就自己去买。”婆婆还是满脸委屈。“你出门都要坐轮椅,怎么去买吃的?”公公嘟囔着,“那我就等着饿死?我要和你分家,自己钱自己用!”婆婆嚷嚷着。眼看两人又要争执起来,我们赶紧劝说公公:“以后妈想吃什么,您就做什么,不要总想着节省。”看着公公答应了,婆婆脸色才开始由阴转晴。背后我们又劝公公:“您就顺着她,别跟病人计较,如果妈气病了,最受累的还是您。”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了。

回家路上,老公说:“小时候我们兄弟姊妹闹矛盾,都是爸妈为我们调解,现在换成我们来劝他们了。现在是家有老小孩,到我们反哺的时候了!”

小孩散文11:三岁小孩也有梦

自从有了儿子之后,就一直没有出过远门,一直陪在老婆和儿子身边。所以一直以来,我和儿子的感情都特别的深厚,一会儿见不到爸爸就找,就问我哪里去了。正因如此,我才更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现实的生活总是那样的无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成了家之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也不得不像千千万万的农村劳力一样,步入打工者的队伍。虽然心中有万分的不舍,但是为了家,为了老婆和儿子将来能生活的好点,只能强忍心痛离开家。

我自认是个非常恋家的人,虽然在家里的日子清贫点苦点,但是家能给一种幸福和温馨感,出外在外,即使再好,也会有一种漂泊的感觉,而且还要经常饱受相思之苦。

临走前,最舍不得的就是儿子,因为他真的是太可爱了。在临走前的一天晚上,我告诉儿子,我要走了,要出去打工了。儿子就会紧紧的抱着我,说不让我出去,不要我出去。我再提出去,他就抡起小小的拳头打我。看到年仅三岁的儿子对我的那份不舍,我更加的心痛。

但是为了生计,我不得不出来。走的时候,儿子上幼儿园去了。我的第一站是到深圳,记得到深圳,我再打电话给儿子的时候,老婆让他接,他居然不接我的电话。老婆说,儿子说他不想接我的电话,说我把他扔家里一个我跑了。儿子生我气,我除了心痛还是心痛。于是我只能拿着手机,看着儿子的照片想他,然后度过一个个漫长之夜。

由于一直没有离开过家,难以习惯外面的生活,所以工作也不是很顺,工作不顺的时候,就更加的想念儿子。想起他那可爱的小模样,我不在他身边,他是否也想爸爸了。

不习惯打工的日子,上海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我说,让我和他一起搞一个制版的业务。我考虑了一下,觉得可行。所以,我就辞掉了手头的工作,决定去上海。刚才,离职的那天就是五一前夕。掐指一算,出来已经两月有余,但是我对儿子和家思念却一点也没减。于是,我决定回趟家。

回家正好儿子幼儿园放假,当然离开他两个月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儿子居然对我有些陌生,傻傻的看着我,似乎不认识我了一般。我有些后悔,有些许伤心。正当我尴尬的时候,儿子却突然扑进我的怀里,紧紧的抱着。我也紧紧的抱着儿子,我知道,儿子是想起我来了。

儿子不停的问我,问我哪儿去了,我吱唔着不知道说什么好。两个月来对儿子的思念一下聚在一起,让我紧紧的抱着他,狠狠的亲了亲。儿子也乖巧的在我脸上亲了亲。

和儿子在一起,是最快乐的时光。但是我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回家除了思念儿子和家之外,再就是回家凑点资金,准备和朋友一起投资制版项目。当我再要出去的时候,不仅老婆不开心,儿子也不开心。我在家的那几天,儿子天天我和粘在一起,我到哪里他就到哪里,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也要和我一头睡。我上厕所的时候,他就跟过来在门口等着,生怕我再走再离开他。

看到儿子对我如此的依恋,我真的是舍不得再离开。

还记得有一天晚,前夜,我突然听到儿子在不听的说着梦话,开始我还不信,儿子才多大,才三岁,三岁小孩子哪里会做梦。可是我仔细一听,才确信儿子是在做梦,黑暗中,儿子喃喃的道,爸爸,我不要你出去,我不要你出去。听到儿子的梦语,我感动和酸楚的泪再也忍不住要往下流。

这次离开,我不想偷偷的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抱着儿子,给他讲一大堆道理,我告诉他,爸爸要出挣钱,要给他买玩具,要给他买好吃的,我说我也想他,也舍不得离开他。开始,儿子不依,说非不让我走,我说走,他就打我。到了后来,他居然通理了,我问他,爸爸出去好不好,他说好。我说我明天就要走了,他就扑在我怀里,哭了起来,哭的很伤心的样子。

看到儿子泪眼婆娑的样子,我的心更痛了。但是为了儿子,为了儿子心中的梦,我不得不心痛的再次离开家。正因为有了对儿子和家的牵挂,我再次离开家的时候才更踏实。

小孩散文12:少时年味浓

文/鲍明成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打开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和孙子一起吟诵起《春节童谣》时,儿时那浓浓的年味似乎又向我飘来。

随着严冬的到来,我和奶奶坐在草墩子里取暖。草墩下面有用大小不一的陶瓷、铁皮、铜等做出的容器,放上米糠、锯木屑或草屑,加点刚刚燃烧完的草木灰,非常暖和。奶奶便一边取暖,一边给给我讲故事。

每到冬天,尤其是进入腊月,炸炒米的、酿米酒的、打年糕的就会频繁出现在村里。村民们忙着招呼,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上一点,以便过年时招待客人。孩子们更加乐了,围着大人直转,有时半夜轮到自家炸炒米酿米酒,小孩子听到动静,还会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坐到大灶前,等炒米下锅时抓上几把。进入腊月,家家户户要杀猪宰羊,把家里饲养的鸡鸭鹅等家禽杀了腌制,这时,每家的门口都会挂满了各种腌制品。蒸馒头时,小孩们会争相拿起空心果,蘸上红颜料,给一个个又大又白的馒头点上红色。多下来的红色颜料,就把它涂在自家狗、羊、猪、猫的身上,让这些动物们也沾沾喜气,闻闻年味。

小孩子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大一点的孩子自制花笺模子,小点的孩子要么请大人出花笺模子,要么等别人家孩子弄好,把人家的花笺模子借来,用铁钉敲出宽度不同的刻刀,把颜色各异的大纸裁成一张张花笺纸,固定好,用木板垫着,然后用铁锤不停地敲打自制的刻刀,很多天后,自家门上要贴的花笺就敲打好了,其中漂亮的还能拿到集市上换钱。

到了腊月廿八、廿九,村上的老先生就开始忙碌了——给村上的人写春联。两三间房子的地上、桌子上、凳子上全是用村里人送来的红纸写的春联。一拨人等着春联干了拿走,又一拨人拿着红纸来了,有人家过意不去,会拿来几个鸡蛋表示谢意。后来村上识字的人多了,不少人家就让自家会写毛笔字的孩子照着年历上的春联内容去写。选年画、贴春联、花笺要在大年三十那天完成,小孩们不知道春联从右边读起这一常识,时常还会贴反了。

大年初一,孩子们早早便起了床,穿上新衣服,拎上布袋去村上各家各户拜年。大人们笑盈盈地迎接着一拨拨前来拜年的孩子,拿出各种好吃的糖果和食品放在他们的袋子中。初二,则是孩子们收获压岁钱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们要随爸妈去亲戚家拜年了。

我们村与周边村庄过春节不同的是,大年三十一大早,村上的老人要敲锣打鼓带着小孩到土地庙和家堂烧香祈祷,保佑大家新年大吉大利,安康快乐。年三十晚上,团圆饭结束,大人小孩要拿上稻草,来到自家门口,和邻居们一起,用稻草接成长龙,点上火苗,然后在火上跨来跨去。村上老人说这叫“跨亮堂”,意在用火赶走“年”兽,也意味着新年生活红红火火。

小孩散文13:我亲爱的小孩

文/风君子

儿时,我曾在诗人的吟游里,看见飞鸟划过天空,穿过木槿花丛,翩然而去,只余淡影在目光里消散。

我曾追逐它们那遥不可及的身影,却渐渐迷失在木槿花丛,遗失了天真而无忧的飞鸟。最终,只有那赤子之心的诗人在不停地追逐,随飞鸟远行。

远行的道路上,荆棘丛生,令我遍体鳞伤;天际的飞鸟愈加遥远,让我心灰意冷。于是,我驻足木槿花丛,落寞地遥望悠远的天空,却蓦然发觉,我早已将那个叫作“童稚”的小孩丢失在心灵的一隅,打上了丢弃的标签,任其落满灰尘,独自啜泣。

我亲爱的小孩,我将你遗弃在了何方?你可曾默默等待我的归来?

我亲爱的小孩,请让我将你拾起,擦拭你那玻璃般纯净的心。我亲爱的小孩,请予我几分天真与无忧、几丝纯净与无邪,伴我一起再次远行,追逐飞鸟消散的身影。

我亲爱的小孩,请与我在黄昏远行。我希望站在这黄昏的背后,因为我知道此刻的阳光并不炽热,却是柔和的,柔和是用生命的静默燃烧换得的,恰如飞鸟的终结。

我曾在诗人的吟游里,听说飞鸟终生飞翔,永不停歇,唯一的停歇便是将身躯扎入荆棘,泣血而歌,血染生命的绚丽。

我亲爱的小孩,追随着诗人的吟唱,伴我远行,去聆听飞鸟的泣鸣,守候生命的静默燃烧。

小孩散文14:压岁钱

文/陈泽楷

春节给小孩压岁钱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每到除夕,每家每户都会给小孩压岁红包,亲朋戚友新春拜年,亦要给孩子派发“利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上涨,压岁钱亦跟着水涨船高,不少人给孩子的压岁钱动辄几百乃至上千元,让人不禁有些杞忧。

据介绍,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叫厌胜钱,是铸成钱币模样的随身佩带饰物,钱币正反两面铸有寓意辟邪压祟、趋吉避凶的文字和图案,但并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压岁钱被视为“护身物”源于古时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祟”的妖魔鬼魅,每到除夕夜就出来祸害小孩。有一户姓管人家,老年得子,为避祟害,除夕夜便用红纸包好8枚铜钱,逗着小孩一起玩游戏,直玩到深夜孩子睡下,夫妻俩便将8枚铜钱压在孩子的枕头边,点灯团坐通宵不睡,为孩子守祟。半夜里祟进门来要对熟睡的孩子下手,却被孩子枕边铜钱发出的亮光吓跑了。从此人们便如法炮制,在除夕夜纷纷给孩子派发“压祟钱”,以保平安。因“祟”与“岁”谐音,“压祟钱”后来便被称为“压岁钱”,“守祟”亦被称为“守岁”。

压岁钱原本是表达对孩子关爱的一份心意,体现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愿,但现在其传统涵义已在走样。“压祟”的意义渐渐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封得越来越“厚”的红包。钱与感情似乎已被划了等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仿佛给孩子的压岁钱越多、红包越厚,便表明对孩子越疼爱。据一份调查问卷显示:近年春节,北京90名10到13岁的孩子一共收到43.8万元压岁钱,人均收到约4867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在1000到5000元之间,而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18个孩子共收到10.41万元,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人均接近5800元。这远高于西方和东南亚一些发达国家。有人做过调查,美国每个压岁红包通常只有2至20美元(折合人民币12至125元),英国大致为5英磅(折合人民币50元左右),新加坡为5至20新元(约合人民币23至90元)。“梅林湖沉船,甘露寺出米”,小孩欢喜大人愁,压岁钱的逐年看涨,让不少中国家长倍感“压力山大”。据报道,中国家长春节期间总共花出去的红包为6000元到10000元不等,相当于工薪阶层一两个月的工资收入。

压岁钱的变味和掺杂其它功利目的,不但沾污其原本美好的寓意和祝福,而且破坏了纯粹的感情和年味儿。更为可怕的是,会让孩子过早受到金钱的熏染,童真的世界被沾上“重金属”和铜臭气,令小孩在潜意识里觉得钱来得太容易,而不知节俭与珍惜。有的小孩以压岁钱的多寡进行攀比,把“拿到更多压岁钱”当作过年的目标,而缺乏感恩意识,不懂“压岁”的真正意义;有的小孩干脆把压岁钱当成“私房钱”,拿着压岁钱去买玩具、游戏机,不但影响学习,而且容易从小养成随意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该还原压岁钱本来的含义了,各家长但且手下留情,别让压岁钱“压”坏了孩子。

小孩散文15:德国小孩在钓鱼

文/小武

跟一个德国朋友出去,路过郊区的一条小河,看到一个小孩在钓鱼,旁边却放着两根钓竿,德国朋友不高兴地走过去,问道:“怎么有两根钓竿?”(德国规定钓鱼一个人只能用一根钓竿)

小孩回答说:“跟同学一起来的,他上洗手间了。”(果然不一会,上洗手间的孩子回来了)

德国朋友继续问道:“有执照吗?”(德国规定钓鱼要有执照的)

两个小孩赶紧掏出执照:“有呢,你看。”“带尺子了吗?”德国朋友又问道(德国规定钓鱼要有尺子,钓上来的鱼不到规定的尺寸要放回去)

“带了带了。”两个孩又连忙掏出尺子来。“哦。”于是德国朋友就走开了。

一旁的我很奇怪,不知道朋友为什么要管那么多,“那两个是你家亲戚的孩子?”

“不是。”

“你朋友的孩子?”

“也不是。我不认识他们。”

“什么?不认识?怎么可能呢?那人家干嘛要听你管教?”

“呵。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孩子是德国的未来,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德国朋友淡淡地说着。

我沉思良久,想到一个景象: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你敢大声地喝斥那些不认识的孩子,教他们怎样做吗?

在德国期间,我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德国社会何以文明,德国人在全球何以受到普遍的尊重?通过了解和体验德国的教育,我们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