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年轻人的文章(精选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年轻人的文章1:不通情理的年轻人
文/赵荣霞
有一个英俊的年轻人,他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一天,一个老媒婆给他介绍了一个长相很丑的女孩,恰好年轻人认识这个女孩,于是,这个年轻人就很生气地问:“你为什么拿我寻开心呢?”
老媒婆说:“你说错了!你知道我不喜欢开玩笑的,我是认真的,这个姑娘多好啊,她有什么地方让你不中意的吗?”
年轻人说:“不中意?你知道的,她是个瞎子。”
老媒婆说:“你认为这是缺点吗?在我看来,这是优点。因为她是瞎子,所以,你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情,包括婚外恋,她看不见,就不会管你。”
“她还是哑巴。”年轻人委屈地说。
“对于女人来说,这就是优点,你听不到她的唠叨,应该觉得是一种幸运。因为,女人的唠叨是最让男人心烦的。”
“她也是个聋子呀!”年轻人说。
“这样不好吗?你可以尽情地,无休止地骂她,而她却听不见。”老媒婆说。
“她还是个瘸子!”年轻人说。
“这还是个缺点吗?你可以尽情地追求别的女人,而她不能老跟在你的后面管你。”老媒婆说。
“她还是个驼背!”年轻人说。
“我真是弄不懂你,”媒婆绝望地大喊起来:“你难道就不能容忍她有一点毛病吗?”
关于年轻人的文章2:拨吊子
文/杨进峰
说起拨吊子,如今的年轻人几乎无人知晓。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家人家家都离不开拨吊子。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我儿时,就见过许许多多妇女使用过拨吊子。拨吊子的造型其实很简单,用一块长约25厘米、粗如人的手腕般的骨头做成。骨头要求两头粗中间细,在骨头正中位置打上孔,固定一根挂勾,这就是拨吊子。乡间也有用硬木头做成的拨吊子,但造型和骨头做成的一模一样。拨吊子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拧麻绳,偶尔也有人用它拧棉绳和发绳等。地域的不同,民间对拨吊子的叫法也不同,有叫它拨弄锺子、纺锤、打线器等。
过去农家人穿的鞋子都是女人们手工制作的布鞋,鞋底及鞋面都可以用女人纺织出来的棉布制作,但唯独纳鞋底和绱鞋面所使用的绳子,却一定要用麻绳。因为棉线很不结实,也不耐磨,用纺织出来的棉线纳出的鞋底穿在脚上走不了几天,棉线就会断裂,鞋底就会裂层,鞋面也会和鞋底分家。所以,纳鞋底绱鞋面所用的绳子,都是女人们用拨吊子拧成的麻绳。
用拨吊子拧绳子对女人们来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活。在那个年代,农家女人白天手就从来没有闲过的时候,只要干完田里的活回到家,女人们就会坐在房前屋后阴凉处,一边和人闲聊,一边用拨吊子拧着绳子,那动作看起来轻松愉快很不费力气。用女人的话说,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拧出粗细匀称的绳子,而且,拧绳子是她们最轻松的活,和休息没有什么区别。
拨吊子的原理更是简单,把麻拴在拨吊子中间的挂勾上,女人一手提着麻,一手轻轻向左拨一下拨吊子的一端,拨吊子就转动起来,女人手里的麻就会拧成线条,最后将几股麻线条合拧在一起,就成了麻绳。
其实,在那个年代,女人们用拨吊子拧出来的麻绳使用非常广泛,不单是女人们用来纳鞋底,平日里需要捆绑生产工具、家用物件以及盖房子时制作房顶铺设的草帘子等等,都会用到麻绳。
用拨吊子拧绳在我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河北磁山遗址中找到了距今7000多年前纺锤的主要部件。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拨吊子的原理来制作绳子了。
古人们使用绳索,主要是用来给生产工具和武器上捆绑固定的把柄。拨吊子的发明,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起的工业取代了手工制作麻绳的拨吊子。同时,市场上也大量出现了物美价廉且结实耐用的尼龙绳、线绳、塑料绳等等,加之农家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开始穿上了购买来的胶鞋、皮鞋等,手工布鞋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让手工拧麻绳的拨吊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已经很难见到拨吊子的身影。前段时间,我去古玩收藏市场,惊喜地看到一家古玩柜台上陈列着一把拨吊子。柜台老板说,拨吊子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的,它曾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它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永远珍藏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心中,成为历史的一页。
关于年轻人的文章3:贪欲之害
一个穷得发慌的年轻人,时常喃喃自语:“我好想发财啊!如果发了财,我绝对会帮助那些和我一样贫穷的人。”
某天傍晚,年轻人遇见了一个伪装成天使的魔鬼。魔鬼用手掩住一面邪恶的微笑,对年轻人说:“既然你有善心,我就让你发财。我给你一个拥有魔法的钱袋。钱袋里永远有一枚金币,你每掏出一枚金币,钱袋里就会再出现另一枚金币。但你要注意,如果你想开始花这些钱,你就必须先把钱袋扔掉。”
魔鬼说完,就原地消失了。年轻人低头一看,脚边果真蹦出一个钱袋来,里面装着一枚金币。年轻人兴奋地从袋中把那枚金币掏了出来,里面马上又出现另一枚金币,於是年轻人发狂似地不断从袋子里掏出金币。他掏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经堆成一座几乎和他一样高的小山。年轻人心想:“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这时已是第二天清晨。年轻人肚子饿了,很想出去买面包吃,但想起魔鬼告诉他:“花钱之前,必须先把钱袋扔掉”,他只好先抱着钱袋往河边走去。正要把钱袋抛入河里,却又犹豫了半天,最後他舍不得扔,紧紧地抱着钱袋又回家去了。
一回到家,年轻人继续从钱袋掏金币。每一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之前,总觉得钱还不够多。三天过去了,他已经拥有数不清的金币,可以买美食、买名车、买豪宅,甚至可以帮助很多穷人。可是,他总是贪心地对自己说:“还是再多拿一些钱吧!钱不怕多,只怕将来不够啊!”
年轻人就这样不吃不喝、从钱袋里不断掏出金币,直到金币已经堆满了整间屋子。尽管他变得骨瘦如柴、脸色蜡黄,还是虚弱地叨念着:“我不能把钱袋扔掉,我还要更多更多的金币!”
日复一日,年轻人用颤抖的手不断地从袋掏金币,最後饿死在堆满金币的房子里。
欲壑难填,贪欲让这位年轻人一错再错,最後连自己的生命也赔上。佛教认贪欲是三毒之首,不无道理。
关于年轻人的文章4:蜻蜓也能飞越大海
一个的年轻人总想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他什么也没有,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家里仅仅只有一大片山林地,他也知道,仅凭这片山林地,土里刨食,是不会有大的作为的,仅仅只能混个温饱而已。
一天,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年10月,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都会迎来数百万只蜻蜓,如同一场盛大的蜻蜓聚会。几天以后,这些蜻蜓便会神秘消失,不久,这些蜻蜓便出现在了离马尔代夫约9000多公里的非洲大陆,蜻蜓的生存离不开淡水,在由马尔代夫到非洲大陆的茫茫印度洋上,根本不可能有淡水,这些只有一双薄翅的小小昆虫,竟然创造了史诗般的飞翔奇迹,这是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须知,每年的这段时间里,蜻蜓所经过的海域和陆地都是风雨交加,弱不禁风的它们,如何找到淡水,穿越南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中间几千公里的大洋呢?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生物学家最终发现了这些蜻蜓成功飞越的秘密,而答案正是人们担心的风雨。每年的10月份到12月份,位于印度洋低空的季风都会从南吹向北,这对于从北向南迁徙的蜻蜓大军来说是可怕的麻烦。但是,在1000米以上的高空,会有一个叫做“热带辐合带”季风系统从印度向南移动,越过马尔代夫,直到非洲大陆。好风凭借力,蜻蜓们正是提升了飞翔高度,避开了逆风,然后借助这个季风带的力量,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的长途旅行。而也正是因为有雨水,当它们在岛屿和陆地上前进时,才可以及时补充能量。
翅膀单薄的蜻蜓,因为善于借助季风的力量,所以,它们能飞越数千公里的茫茫沧海,创造了令人类也望尘莫及的飞翔神话。
年轻人恍然大悟,既然蜻蜓能够都懂得凭借外力,创造飞翔神话,飞越茫茫大海,更何况人呢?
于是,他以山地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取得畜牧部门的技术支持,办起了绿色生态养殖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凭借山上清新无污染的环境,打出绿色招牌,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关于年轻人的文章5:长大了就不苦了
文/枘言
一位年轻人向大师诉说内心的痛苦。
“长大了就不苦了。”大师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年轻人说。
“可你指的长大,是年龄的长大,是身体发育的成熟。”
“一个人,除了年龄的长大和身体发育的成熟外,难道还有别的长大和成熟吗?”“有!那就是内心的长大和成熟。”大师说,“你内心没有长大和成熟,当然会觉得痛苦。”大师说完,拿来两枚果子,一枚成熟的,一枚青涩的,他把两枚果子从中间切开。
大师问:“你比较一下两枚果子的横截面有什么不同吗?”
年轻人仔细对照了一番,说:“青涩的果子内心是空的,成熟的果子内心是实的。另外,成熟的果子内心有果核,而青涩的却没有。”
“我们知道,成熟的果子是甜的,青涩的、未成熟的果子是苦的。”大师说,“为什么呢?因为未成熟的果子内心没有长大和成熟。内心怎样才算长大和成熟呢?就像这枚成熟的果子一样,内心永远是充实的。你知道这成熟果子的果核代表什么吗?”
“这果核,就是果实的种子,代表着内心的希望和信念。”大师继续说,“一枚果子内心永远是充实的,永远充满着希望和信念,那就证明这枚果子已经成熟,自然也就变得甘甜了。一个人也是如此,当他内心充实,饱含着希望和信念,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内心充满甜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