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元宵节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1:甜滋滋的绿

文/周珂银

早春二月,未过元宵节的街头显得冷清,不少商家店铺还躺在年味里睡眼惺忪。料峭春寒,淫雨霏霏。下了地铁站的我,走在一条洁净的路道上,此时,雨住了,地上湿漉漉的,路旁有数枝腊梅在风中暗香浮动。忽然我被眼前一片一片的绿,惊艳了。上街沿的树根旁、地砖之间的缝隙间钻出了须须小草,青色的小草仿佛是颜料,在地面上洇开,向四周蔓延、渗透。汩汩春意冒将出来,好像要顶穿褐色的地砖,破地而出似的。

街头地面上的绿意没少见,像这样的盎然还蛮特别。哦,忽而意识到,这里不是我常年居住的老城区,而是古美路街道,闵行的一个新城区。难道是因为行人少的缘故,绿苔可以这么恣意?读过撰写地方志的上海作家褚半农的文章《古美路街道的前世今生》,从中获知,古美街道周边曾是沃野平畴,阡陌相连,这片土地原先是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组成,即种植花卉的地区为红色;种植水稻的田野为金黄色;种植蔬菜的区域为绿色。是呀,这是一个曾经盛产农作物和鲜花盛开的地方,自然有着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土地的力量啊!

似乎寻到了一种依据,我不由得停下脚步,兀自观赏起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直达胸臆的诗;浓淡相宜,像一幅幅水彩画,这是视觉上的感受。再一看,又笑了,我终究是个大俗人,这样的绿竟搅动了我的味蕾,让我想起了素日爱吃的绿豆糕。褐色的地砖染上了青汁,若隐若现,像极了豆沙馅儿;覆盖着绿茵茵的“豆沙馅”躺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像裹上了一层油。油浸浸的绿豆糕,竟让我的舌尖生出些许甜津津的滋味来。

正欲拍下地面上的“绿豆糕”,手机铃声响起,啥时候到,约的人已经在等你了。同事在电话里催促。这才让我想起了正事,匆忙从绿意中抽离出来。

原以为经常走这条道,以后还会遇见这样的绿。然而,奇怪的是,之后总不见那日我心目中的绿。大概是连日阴雨不断,遇上最长雨季,冲淡了我观赏周遭景致的雅趣。

美好的事物总是可遇不可求,那是上天赐予的,或许那日我遇到的惊艳恰好来自于当时的心境,那是中彩了!当人的心灵与自然之物沟通的时候,那种碰撞是极其美妙的,那种美妙所带来的奇思怪想,甚至可以将地面也品咂出甜滋滋的味道来。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2:刀鱼馄饨

文/陆小鹿

元宵节,友人去太仓的浏河古镇玩。中午,晒出一碗刀鱼馄饨。

“这么早就吃刀鱼了啊?”我问她。

她说:“是啊,春天来了,整天下雨见不到太阳。吃碗刀鱼馄饨,来感受下春天的气息。”

刀鱼,是长江四鲜之一,因身形细细长长,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故得此名。小时候,我吃过不少刀鱼,它的肉质极其鲜美,只是刺比较多。爸爸喜欢用清蒸白汁的方式来烹饪它,他说这样能较好保存刀鱼的原味。

后来,刀鱼的价格一年比一年贵,餐桌上已鲜见它的身影。然而每年春天回老家南通,吃饭的时候,妈妈总忘不了唠叨起刀鱼,仿佛餐桌上少了刀鱼,这春天就不像春天了。

去年清明节前,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刀鱼馄饨,才知会吃的江边人创造出这一种新的时令食品。

江南江北人都喜欢吃馄饨,但馄饨馅儿远不如北方饺子馅那么花样百出。常吃的馄饨无外菜肉馄饨、全肉馄饨或者三鲜馄饨。所以,当我看到刀鱼馄饨时,顿感好奇,极想一尝为快。刀鱼是春天里才能吃得到的珍馐江鲜,最好能赶在清明节前吃,过了清明节,它的肉质就会变老。

循着朋友给的链接去了刀鱼馄饨的微店,加了店主微信,一番咨询,才知用作刀鱼馄饨的刀鱼是湖刀而不是江刀。怪不得呢!要知道,清明节前的江刀还真贵得吃不起,上海市场上二两重的刀鱼已飙至两千多元一斤。

那什么是湖刀呢?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湖里的刀鱼。每年农历立春,刀鱼从长江入海口逆水而上,到长江中下游支流及附属湖泊中产卵。由于生态环境的变迁,一部分洄游到长江中的刀鱼,称为江刀。而一部分定居在长江中下游通江的湖泊里,便是湖刀。与江刀相比较,湖刀口感略逊,但物以稀为贵,一年只产一季的湖刀依然可以算得上是清明节前的时令佳肴。

微店里售卖的刀鱼馄饨分韭菜刀鱼馅和秧草刀鱼馅两种。我平时喜欢吃荠菜肉馄饨,便好奇地问老板为何没有荠菜刀鱼馅?老板说荠菜配猪肉口感好,如果配鱼肉,做出来的口感偏柴。他们曾试做过各种口味,最后才精选出韭菜和秧草两种。而韭菜和秧草正是春季时上市的菜,取嫩韭菜,或者嫩秧草(“草头”),配上刀鱼肉,再和上鸡蛋,少量的猪肉,一起调和而成馄饨馅儿。而馄饨皮和面时则加入了鸽子蛋和刀鱼骨架汤来代替水,这样制成的馄饨皮韧性足,煮熟后透明晶莹。

比之一般的馄饨馅,刀鱼馄饨特别嫩,所以煮的时候得用大火大水量,烧开后加一遍凉水激一下,待再烧开,馄饨都浮起后就可以备碗盛起了。如果考究一些,事先熬点野鲫鱼汤,便可作美味的馄饨汤底。撒点白胡椒粉,配上绿油油的葱花和香菜,窗外春阳明媚,公鸡喔喔叫,呵,春天就在这一碗里啰。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3:信任自有风景

文/李茂询

2017年2月11日恰是元宵节,且是春阳满盈的日子。

中午12点我从鼓楼街安康市群艺馆大门一出来,便被眼前的一幕深深触动,不由自主站住,眼光随着一辆白色电动摩托车,由北向南,注目而去,直到那辆电动摩托车消失在远处的车流之中。

电动摩托车并无奇特之处。感人的景象是摩托上的两个30岁左右的男孩女孩。男孩长相平平,脸型窄长,板寸头发,肤色略黑,从胳膊与双腿的比例上看去,个头在1米80上下,捉车把的双手戴着黑色皮手套,眼睛不大,但目不旁骛,密切地注视着正前方的车辆行人,谨慎而慢速地驾驶着坐骑。依我的估计,他的车速不会超过每小时10公里。也就是说,比骑自行车快不了几许。

因为慢,才会被人瞧得仔细。

而女孩则比男孩“美丽”多了。在“美女”称呼泛滥的今天,此女孩该是真正的美女,更确切地说,该女孩应为“睡美人”——因为此时的女孩已经在男孩的背上酣然入睡:左边脸蛋埋在男孩棕色棉衣的衣褶里,右边脸蛋如半边月亮,在正午的春阳下,显得更加暄红白嫰。光洁的额头下,一弯秀气的眉毛格外鲜明,阖紧的眼睑上露出一线黑色的睫毛;挺直的鼻梁下,嘴上的红唇被挤得略微外突;显得越发动人。耳根下,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下颚的肤色被衬托的更加细白。从脸型上看去,女孩比男孩有着明显的区分,二人显然没有血缘关系。

女孩一袭白色短袍式棉衣紧紧地依偎在男孩身后,一双胳膊下意识地抱着男孩腰胁,一头披肩长发瀑布样撒在左侧,那样的沉静,那样的安谧,如一幅缓缓流动的画卷,让人注目动容。

不知道这一对人儿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他们经过了几条街巷,几处路口。更不知道女孩什么时候在男孩背上睡着了,又因为什么原因竟然疲累如此。我只能揣度,他们开始时的行驶速度绝非如现在这般悠然,他们起初肯定有着频密的对话,然后女孩的应答渐渐少了,声音轻了,直至男孩发觉女孩竟然将他的脊背当作了床铺和枕头。于是男孩微弯了腰肢,让女孩“躺”得更舒适一点,车速也降至慢速,一举一动变得更加小心和细心。

我们知道,人类的睡眠,常理上有“深睡”与“浅睡”之别。“深睡”是浑然不觉,“浅睡”则一触即醒。女孩居然一路当街入睡,除了疲累,更多的则是对男孩无边的信任与托付。这一份生命相依的情分,除了让人感动之外,更多的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给人的一份羡慕与对照。

如果男孩是富二代或是什么人的贵公子,那么在私家车充斥街巷的城里,绝对不会用一辆电动摩托车载着与其性命相依的伴侣。男孩有可能是在职场打拼的一名普通青年,或是一个在城中某个角落谋生的无名小卒。他还不富裕、不土豪。但是,他拥有人世间最珍贵的爱情,并在今天将此无意之间展示在众人眼前,

按说,行车驮人睡觉,是违规的,然而交警竟“视而不见”,给了男孩进行爱情展示的机会。当然,交警的人性化特许,或许也是为了安全的考量——因为一旦喝停,那女孩便极有可能从男孩背上滚落。与其那样,就不如放行。

许多年的阅历,已经很少有什么场景能让我感动,何况此时我又正深深陷在小儿子的大病困厄之中,可是在今天,仅仅几分钟的一幕,却使我心情得以舒解,有了春阳般的温暖。

感谢你们,这一对不知姓名却拥有真爱的男孩女孩。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4:元宵节的“元宵结”

文/张永生

还没在新年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象征着美满团圆的元宵节又将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有多种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在这些食用方法中,我们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亲都是边煮边不紧不慢地拨动着锅里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让我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在手里,我总是拿起筷子就急急火火往嘴里扒,仿佛担心吃慢了会没得吃。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于是,我就对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会在几个元宵里分别包上两分钱的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元宵,谁就能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征着好运的元宵总会不知不觉地溜进我的碗里。品尝着甜而不腻的元宵,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过元宵节,是少不了灯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父亲便开始动手做花灯了。每次做花灯时,父亲会先把准备好的竹条和花布放在手边,只见他三缠两绕之后,那灯笼的骨架就跃然而出了。父亲怕不结实,又用细铁丝把竹条接口处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像是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专注,父亲那娴熟的手艺和精细的做工着实让我佩服。在父亲的引领下,提着他亲手制作的花灯,我会把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都照个遍。父亲告诉我,这样可以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庄稼五谷丰登。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大,我方才懂得,当年我手中那忽闪忽闪的火苗,是父亲对未来的祝福和祈愿。

当岁月的刻刀悄悄在额头上留下几条皱纹时,我才发现元宵节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了,更是一种情结,让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个祥和的元宵节即将来临,咬一口如蜜甜的元宵,家人的牵挂又在心头弥漫,生活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5:元宵节的“面灯”

文/雷晓婉

小时候,元宵节那天,奶奶吃过早饭,就开始着手准备捏面灯。那时候,麦子白面那是何等的珍贵稀有啊,于是,就用几瓢瓜干面、玉米面掺起来,和好面捏面灯。

面灯的捏法,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紧密相连的。奶奶一般先捏在她看来能预示年份天气的月灯。她先把面团成圆柱形,在圆柱的一端,用细擀面杖,轻轻按压出一个圆窝儿,一月灯的在窝沿上捏一个摺儿,二月份捏两个摺,往下依次类推。然后,再捏一些动物灯,奶奶的手艺很精湛,那些鸡鸭狗鹅造型夸张,狗伸颈狂吠,鸡仰天打鸣,猪卧地酣睡,鹅探嘴觅食,神似无比。

半天的功夫,捏好的面灯,就被放到锅里篦子上,开始上火蒸了。等掀开沉重的大锅盖,在氤氲的水蒸气中,奶奶就眯缝着眼睛,逐个查看月灯:哎呀,你看,六月灯里的水儿,很多啊,雨水一定多,好啊,六月连阴吃饱饭!哎呀,三月灯怎么没有水啊,可别干旱,三月雨水贵于油啊。实际上,这是奶奶在根据面灯盏蒸熟后盏中水的多少,来占卜推算来年十二个月份的雨水和旱涝情况,这在那个科学还不发达的年代,反映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好年成的美好期盼。

黄昏很快到来,夜色朦胧中,东家西邻的鞭炮声像炒豆般响起,奶奶开始点面灯了。她把豆油,小心地倒进这些出锅不久、晾晒干燥的面灯的凹槽里,用捻好的棉线放到里面当灯捻,一盏一盏点亮。最后,奶奶还会用勺子灯,在我面前晃几晃,照照我的眼睛,嘴里念叨着:“照照眼,不害眼。”我感到很神秘,很想问,但过年的禁忌早已被大人“耳提面授”,我们不敢问也不能问。

放灯是有讲究的。鸡灯放到鸡窝上,狗灯放到狗窝前,勺子灯放到锅台上,预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龙灯放到粮囤上,暗示苍(仓)龙引进,粮食满屯,于是,整个院子就都被跳跃的明亮的面灯光笼罩了,像极了童话中的世界。

第二天,我们这些孩子起得很早,没等穿好衣,就急急奔向放面灯的地方,拿过经过一夜冻得硬邦邦的面灯,狂嚼,感觉香甜无比,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再看,燃过灯芯的黑灰,已经给嘴上加上两撇黑胡子了,孩子们就嘻嘻哈哈地互相取笑起来。

奶奶看着我们,抹着眼泪说:你们这些孩子们,见过什么啊,去吃吧,是好的,能治尿床的,但可别撑坏了肚子啊!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6:点亮心灵的面灯

文/张光茫

每年元宵节,在我老家那儿,家家户户都要蒸面灯。母亲的面灯做得最漂亮,好看,好吃,更好玩。我常给儿子津津乐道我小时玩面灯的有趣记忆。这小子特别好奇,一个劲地给我说好话,说老爸咱也蒸几个玩玩呗。我说等到了十五,让你奶奶给你蒸几个,我可没这个本事。

正月初七我去上班,没人看管的儿子,就在家里整天缠着奶奶要面灯。母亲拗不过儿子的磨叽,给儿子蒸了几个面灯来玩。我一看乐了,家里的茶几上,摆着十二个月的生肖灯,个个惟妙惟肖,似真的一样。只是个头比我小时玩的有点大,我给母亲说,这么大个的面灯,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呢。

没想到母亲说,你没见小区的孩子都没见过这个,我做面灯的时候,孙子的几个小朋友都个个眼馋,我想做大点,也让这些孩子尝尝面灯。

我心想,现在还有谁家的孩子玩这个,吃这个?再说了,人家能否放心咱家的面灯是否干净还不好说呢。但我没敢把这话说出来。

不过,母亲看出了我担忧,说就你小心,人家没你想得那么坏。说着就拉着儿子的手,说跟奶奶去你那几个好朋友家送面灯,好吗?儿子当然高兴。一路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出门了。我生怕这祖孙出什么问题,就在后面小心地跟着。

见儿子敲响了隔壁邻居家的门,首先露出来的是邻居家男人的脑袋,问干什么的?儿子说给你们家乐乐送我奶奶刚做好的面灯。邻居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了声谢谢,好像很不情愿地接过了面灯。我在老远看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是什么事啊,行好不得好!但邻居家的孩子倒挺高兴,大声地说,谢谢奶奶!

另一家也是这样,大人们迟疑着,孩子们高兴着,快乐着。我也说不清我的担忧是对呢,还是错呢?母亲和儿子送了十个面灯,留下了儿子生肖的一个,另一个是我的生肖。

天慢慢黑了,我走在他们祖孙的后面,看见刚才送面灯的那几家的阳台上,都点起了面灯,而且都有一个孩子在旁边呵护着那微弱的光。我知道了,孩子们看样是真的喜欢这古老的面灯,由于面灯的存在,使年味迟迟不肯褪去。这让我想到了我小时玩面灯的那种快乐。

回到家,我和儿子把剩下的两个面灯也点亮了,在阳台守着,生怕它们灭了。此时我明白了面灯的含义,不仅有吉祥平安、五谷丰登的寓意,在母亲这里,更有给孩子祈福的意愿。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到了周末,那天晚上送面灯的几个小朋友都来找儿子玩,手里还拿着他们各自的小礼物,气氛和谐而愉悦。他们爸妈和我见面的时候,脸上也都露出了笑意。

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要太多的东西,也不需要太重的礼物,有时或许只需要一个面灯就足够了,因为它能点亮你我的心灵。对孩子们来讲,这似乎更重要!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7:乡村里的元宵节

文/翁俊安

中国的乡村,是最能体现传统习俗文化的地方。我童年时光就是在江南的一个乡村里度过的,几十个春秋过去了,乡村里青砖土坯小瓦屋,布满雀巢的大楝树,还有池塘里懒洋洋的大水牛,像一幅幅水墨,永远映画在记忆经络。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乡村里的年韵,尤其是元宵佳节。

在乡村人眼里,过年是生活中一出大戏,小年是年的序幕,元宵节,则是年的压台戏。十五那天一大早,乡镇文艺队和周边的民间艺术队,扛着彩旗,锣鼓喧天,浩浩荡荡一村一庄进行民俗文化演出。他们身着五颜六色彩服,脸上化着靓妆,一路吹打一路表演。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是当时乡村最有人气的文化活动。规模阵容虽不庞大,但却别具一格,十分吸引人。划旱船最富情趣,老艄公舞动桨撬,围着花船前后跑个不停划桨,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风中的迎春花左右飘摆不停。

舞狮子也有趣,狮子黄缎披身,头系红花,脖挂铜玲,威风凛凛,走路一蹦一跳,眼皮一睁一闭,非常逼真。逗狮姑娘把锈球向空中一抛,狮子立马腾空跃起,飞快地用嘴衔住锈球,然后摇头摆尾地向围观的人炫耀,阵阵喝彩声后,又把锈球抛向逗狮姑娘。

晚上的“灯笼”会,是小村里元宵节最白热化时刻,也是全村人最为开心的时候。那时,各家各户都自己亲手做灯笼。我和大姐在父亲的指点下,先用竹条铁丝扎成个圆柱体骨架,再用米糊糊上大红纸,将蜡烛插在底部小木板铁钉上,一个大红灯笼就搞定了。天一黑,我便迫不及待地点上灯笼里蜡烛,和小伙伴们在晒谷场上一起参加“灯笼”会。那“灯笼”会场面热闹非凡,各式各色灯笼琳琅满目,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红有黄有绿有紫,汇聚在一起,簇簇点点,绕村前村后转悠,疑是流星落人间。那欢乐即景,至今依然有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之恋。

如今的乡村,随着时代发展也大尺度地变化着,青砖土坯小瓦屋变成三层公寓式洋楼,小村池塘已填平盖成小型超市,村前那棵大楝树也不见了踪迹,昔日元宵节舞狮子,划旱船,扎灯笼乃稀罕事了;乡村的古香古色,正悄然退去;唯乡村人用糯米粉做成的元宵,甜润润的馅儿,吃起来香口不粘牙,似乎黏合了点乡村以往的元宵节味道。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8:春雨细,柳丝长

文/子薇

元宵节与情人节重合,比较鲜见,度娘说上次这两个节日的重合是在1995年。十五的月亮,一轮玉盘似地挂在中天。吃过晚饭,带儿子出去散步,沿着镜湖走。湖边的柳树,叶子悉数落尽,只剩下根根蜿蜒垂下的黑褐色的枝条,在夜色里形销骨立着,那况味,是工笔描摹出来的水瘦山寒。

湖畔很多人在散步,难得见到的一对情侣,俏丽的女子手里捧着一把包装精致的玫瑰,浓郁的深红色,盛满了风情,也盛满了世俗红尘里的丰沛和温暖。情人节么,咖啡厅,茶馆,K歌厅,应该是情侣们最好的去处。空地上,悠扬的音乐飘荡,跳着交谊舞的人们,舞姿从容而优雅。成群结队地在户外的空地上跳交谊舞的场景,我似乎还是第一次见。成天地宅着,孤陋寡闻,在所难免。与大嫂大妈们的广场舞相比,交谊舞显得温文尔雅。

今年的春天有些特别,立春后一周吧,天上飘起了细雪,精盐似的,落下来。晚上,儿子去一个老师家,我也跟着出去了,一个人,借着逛街的名义。风里裹着丝丝寒意,带着些许体贴的寒意,不割人。空气是洁净的,我穿着羽绒大衣,系着围巾,走在裹着丝丝寒意的风里,空气的清新洁净,让人的内心被一种别样的情感填塞得满满的,是寒的,又分明有暖意,是孤独的,又分明是美好的。

脚步所指的方向,是侨鸿国际,我下班时常路过的地方。申元街上的女贞树,在暗夜里静静地立着,与白日相比,幽暗的氛围,使它们显得宁静端庄,还有被夜色笼罩后凸显出来的厚重感。枝叶上的灰尘,被夜色层层过滤掉,落净果实的光秃秃的细小枝条被夜色淹没掉。黑褐色的树干,饱满的叶片,宁静,优雅,却又蕴含着惊心动魄的深长意味。于这样的氛围里忽然就想起了顾城,想起他的诗句,“一棵树闭着眼睛/细听着周围对自己的评论”。看看自己,看看树,明明是禁不住地莞尔一笑,却惊觉眼里有泪意。生命中,太多的偶然和不可测,总会令人唏嘘不已。

路上一对牵着手的情侣,跟我一样地没有撑伞,任由细小的雪花落在身上,一直一直地轻声说话,只有他们彼此可以听见的话,不时地,看一眼对方,笑一下。“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是词帝李煜的句子,这会子,搁在这儿,是贴切的,也是暖人心扉的。

侨鸿国际里,顾客零落。我从一楼到三楼,快速地逛了一遍,似乎看了很多的商品,又似乎什么都没看。从三楼坐扶梯,下楼。花坛、树根等处,积了一点细雪,在夜色里泛着莹润的光芒。这样的雪,该以怎样的诗句去吟咏?东晋时,某日大雪,谢安咏诗,“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朗接,“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韫接,“未若柳絮因风起。”只这一句,便凸显出谢道韫非同小可的才情,“咏絮才女”由此扬名。只是,这般细小的雪,以“撒盐空中差可拟”来形容,似是更为贴切。

终于下了一场颇有点气势的雪,在初春。早晨起来,屋顶上,树枝上,厚实的,沉甸甸的。之前的两次细雪,仿佛情侣间的调情,一点一点的,把情感酝酿积攒到一定的火候,一下子爆发出来。春雪,没有什么筋骨,加上相对较高的气温,积存不住,很快地便烟消云散无影无踪。白日飘雪的时候,天空中甚至还挂着明晃晃的太阳。太阳雪吗?也算是一番不同凡响的景致吧。

预报说,雨水前后,有个持续几日的降水过程。春雨贵如油,今年应该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份,“春打五九尾,家家啃猪腿”么,尘世间还能有什么事,比农事的丰收更让人踏实心安的?

我们邻座的办公楼下的天井里,一株桔子树,丰沛的绿叶间,挂着一只只鲜艳的橙黄色的桔子,那般好看的光景,把周围原本不俗的盆栽都齐齐地比对得黯然失色。

银湖边的柳树,比镜湖畔的柳树要坚强得多,好像一直保持着绿意盈盈的姿态,直到三九四九时,被寒霜浸润染黄了那么一点点,大约是这个冬天不曾真正地寒冷过。此番在春天里,我看见它们又抖擞起精神,吸足了养份似的,伸展开来,无边无际的绿,倒映在澄碧的湖水里。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出自温庭筠的《更漏子》。温公关于“柳丝长”、“春雨细”的先后排序,是为配合“花外漏声迢递”之词韵计。实则,自然界里,应先有“春雨细”,才会有柳丝飘飘,万物疯长。

雨水后,春天的脚步仪态万方地款款踏过来了,这时节,万物真正开始进入到生发吐翠的快车道。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水獭开始捕鱼了;之后,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继之,在如丝的春雨里,草木发芽,油菜、冬麦等农作物快速返青蓬勃生长。

春雨细,柳丝长。一年的好光景和沉甸甸的希望就从这里起航了。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少年听雨,是隽永的画卷,是清丽的诗行……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9:诗话元宵节

文/张永生

元宵佳节的盛况,在古代的名人佳作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无论是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还是薛道衡的“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都是对元宵灯会的生动描述。

唐朝时,元宵节观灯游乐已极盛行。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夜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其中,被称为绝唱的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将元宵节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表现得完美无遗。

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热闹异常,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婉约含蓄,意境优美,余味无穷,为世人所传颂。

清代董舜民的《调寄御街行·元夜踏灯》词云:“百枝火树千金屧(xiè),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把观灯的少妇写得极有韵致,体态盈盈,半戏半嗔,不仅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还把笔触深入观灯人微妙的内心世界。

元宵灯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接触、表达爱情的机会。宋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这首词写了一对情人在元宵节观灯时幽会的复杂心情,为我国古代描写爱情的佳作。

可惜,很多时候,有情人难成眷属。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通过元宵观灯,触景感怀,抚今思昔,表达了词中人不胜悲伤的心情。

羁旅怀人,佳节更添愁绪。北宋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通过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他的孤独伤感之情,读来清新哀婉。

李清照的词为婉约派之宗,她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淡雅清丽,委曲精工,情景交融,跌宕有致。全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时两种情景的比照,抒写国破家亡的感受,愁苦落寞的情怀,堪称元宵词绝唱。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元宵节增添了无限光彩,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元宵佳节的盛况及其独特的魅力。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10:乡思

文/陆宇轩

刚过去的这个元宵节,我是在省城过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仰望元宵节的圆月。

望一眼窗外灰霾中若隐若现的月,耳畔回荡着席慕蓉那句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里的那轮圆月,该是澄澈而美好的吧。

故乡信阳,别称申城。每当旁人问及家乡,我总爱回答:从申城来。故乡有浉河,属淮河支流,水色温润,清澈见底。浉河之水弯流信阳全境,千余年里滋养了无数栋梁贤才。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信阳潢川人,当年北上入秦谏于王,全家老幼被禁于一庭院中,时光漫漫十余载,他仍胸不改志,最终令秦王叹服。

我有一位忘年之交的老乡,姓许,现供职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去年暑季,与他漫步浉河之畔,他望向清波荡漾的浉河,讲述他与浉河的故事:幼时家贫,往来于田间地头和乡村小学,只为谋得一张开往乡镇中学的“车票”。高考两度失利而志不悔,独自一人去上海打拼,终于拓出一方天地。他说,是故乡的浉河给了他力量和信心。他说,他年轻时常常站在河畔,看河面上白帆点点,驶向无尽的远方,似乎把他的心也带走了,召唤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那里有大江大海,有大都市和大场面。后来,他沿着春申君的脚步,来到上海,那个也叫申城的地方,像一棵故乡的茶树,在远方生根、发芽,带给人们春天的芬芳。

信阳之申城,比不了上海之申城。城小,城乡都算上也不过60万人。城深,也就故事多,应是融进了世间百事。它不单在于小巷街坊曲环幽深,更在于此城意蕴丰厚。申城的名片有二:毛尖与美食。信阳毛尖茶烟袅袅,香远益清,生于山间僻壤,够深够远,却名播四海。申城特色美食热干面更藏于城之深处,却酒香不怕巷子深,成为人间美味。民国初年,风行一时的武汉热干面,传入与武汉毗邻的中原申城,被食不厌精的申城人改造,添上红油、肉酱、千张、芽菜,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今欲品其真味,一需人引,二要等待。真正的申城味不在装潢精致的挂牌连锁店,却往往在街口深巷某个逼仄小店。端上桌的,不仅在其色香味兼备,更在其承载了申城的内涵。正是那岁月流淌的厚重感,亦为五味之中跳动的美好,传递出申城的独特味道。

犹忆年少时,随外祖父踏遍申城大街小巷,游过浉河大小支流:在震雷山头运笔摹词,于南湾坝口吟咏古今。“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先生的这句感怀,曾令年迈的外祖父动情不已。

故乡,是一种存在,不管是缥缈远去的还是现实存在的,总是勾起无限心绪。无论故乡是多么的小,小到只有烟村四五家,小到鸡犬之声相闻;无论故乡多么穷,穷到篱笆墙柴门院,总是让人牵挂惦念。那是一种基因的延续,一缕乡愁的发散。

也许,许多年后,城镇化的进程会改变农耕时代所赋予的故乡形貌,但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情,一定会化为深深的乡思,不绝如缕。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11:团团圆圆话元宵

文/袁文良

元宵节民间也称“上元节”。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全国各地普遍吃一种用糯米做成的带馅的圆球形食物,或煮、或炸、或蒸,起初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汤圆”“汤丸”或“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

南北朝时梁代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及“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的记载,这种“豆糜加油膏”及“白粥泛膏”,自然是元宵的前身。

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节令食品,自然也成为诗人作家创作的题材,墨客骚人少不了吟诗作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舌尖文化。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就有元宵节“食汤丸”的详细记载。

到了宋代,这种“汤丸”有了进一步发展。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中也有“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一般糖之类”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元宵馅已经是多种多样了。南宋自号平园老叟的诗人周必大还写下了一首《元宵煮浮团子》:“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就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白色的元宵在汤水中翻滚的情景。

到了明代,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必备食品已十分普遍,制作也更加考究和精致。在清代,北京已出现了制作元宵的“专业户”,其中一户马姓人家做的元宵颇受欢迎,诗人符曾为此专门赋有一诗:“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当上了洪宪皇帝后,因“元宵”与“袁消”同音,便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改称“元宵”为“汤圆”。但他还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有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制作元宵时,用料更加考究,有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山楂的、三鲜的,也有各类肉馅的。而人们吃元宵也早已不限于正月十五这天了,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从超市买回而一饱口福。不过,正月十五这天,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味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元宵,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12:元宵记忆

文/任随平

关于元宵节,最易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逛庙会”,“采花灯”,然而,元宵之于我的记忆,首当其冲的便是踩高跷了。

那时候,不论是在村庄,还是小镇,踩高跷作为元宵节的重头节目,是人们相当重视的。高跷的彩排与演出地点如若在村庄,一般是安排在村庄的核心位置,要么是整个村庄的空闲场所,要么在村庄的中心——巨大的公共场院。演出当天,人们会早早地起床,三五结伴而行来在场院中心,领头的“团长”开始安排工作任务,上了年纪的长者坐在木凳上相互交谈,观看年轻人忙活,必要时指点一二。年轻人你给我绑,我给他扎,靠着草垛的,撑着围墙的,着戏装的,描花脸的,《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应有尽有,好不神奇。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乘机在草垛之间穿梭追逐,嬉戏打闹,又调皮的,鱼贯穿梭在高跷之间,躲躲闪闪,惹得大人们一阵责怪。不过,就在我们玩闹的空当,高跷很快就装扮结束,接下来便是等待演出了。

演出的场面更是盛大。首先是“接高跷”,这“接”的仪式形同“接社火”,在孩子王的带领下,到每家每户收集油饼、花卷、麻花,不论有啥吃食的不管多少只要给了就行,大家就图个吉祥,除了这些,富裕人家还会装几个暖锅,供大伙演出完毕一起饱食一顿,其实,更重要的是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快乐。等这些收拾停当,大伙分成两队,一队是演出组,一队是迎接组,演出组由高跷队员和服务人员组成,迎接组人员庞大,关键的人物是仪程官,仪程官手摇蒲扇,身着袍衣,走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紧接着的是锣鼓。正式迎接是在两队见面之后,锣鼓喧天,炮声如雷,仪程官将蒲扇在空中向后一摇,锣鼓停止,仪程官高声诵诗,每诵一句,锣鼓有节奏的伴奏一阵,诵诗一般有四句,或者六句,对仗工整,内容句句喜庆,或与节目有关,或与场景有关,或与仪程官眼见有关,不是机械背诵,而是随机应变,由仪程官脱口而出,诙谐幽默,常常引人捧腹大笑。一次诵诗完毕,双方队伍前行一段,好热闹者便再次回首聚集,高声呼喊要求诵诗,仪程官不得已再次作揖诵诗,众人再次高声欢呼,热闹非凡。就这样边走边闹,将高跷队迎进演出场地。

正式演出的时候,男女老少围在场地四周,表演者按照剧情装扮,按照出场顺序次第出场,向观众微笑示意并热情表演,时不时向众人招手,姿势诙谐,表情幽默,孩子们哈哈大笑,老人们掩面而笑,年轻的妇女们则面带羞赧,相互扯着衣角,扭作一团。

待到演出结束,人们已是满心欢喜,三三两两或坐在场院边上闲聊,或领着孩子回家去。而节日的喜庆与快乐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那样真切,那样恒久。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13:元宵节

文/余运桥

每到元宵节,娘总要做一些热粑团子。那真是一道美食,半湿不干的米粉包住一些野地米菜,放在蒸笼里蒸熟,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家乡盛产稻米,老家人就地取材,无意间就做成了这样一道美味佳肴。我离开故乡二十五年,在异地过了二十五个元宵节,节日餐即使再丰盛,也抵不过那热气腾腾的热粑团子。幼时家穷,上顿不接下顿,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但娘一到元宵节,总要变戏法似地做上几个又白又胖的热粑团子让我们解馋。现在回想起来,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奢侈啊!

如今又遇元宵节,我忍不住打电话给娘,问她做了热粑团子没有?娘笑笑说,你还在想那个东西!今年没有准备米粉,没有做。我不禁怅然,随后又释然了。热粑团子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许就是穷的象征,如今已是21世纪了,有些陈旧的东西也该扔扔了!但我却扔不掉,那段岁月挥之不去,深深地铭刻在脑海里,总是那么任性撩人。我曾经揣着热粑团子上学,一个上午冷却下来后的冰冷坚硬,那一顿顿中午饭至今嚼起来还是那么香甜味美。我曾经提着热粑团子跟着父亲、娘,还有姐姐们下地劳动,就着沟渠里的水解决一顿温饱,滋味咸涩却是多么的自由惬意!然而现在这一切竟然都没有了!

这个元宵节,我只能守着电脑编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忙碌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应付着一些半真半假的人事,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下班后还要赶一顿伤肝闹胃的宴席,又如何抵得上热粑团子时的岁月那般纯粹真诚?!这不是矫情,时间老人已容不得我去矫情。每每我就想,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四方桌上,哪怕是蹲在瓦屋前抑或是坐在屋前的石凳上,大口大口嚼着热粑团子,甚至来不及眺望远处裸露的田野、歪斜的老楝树、弯曲的小河……那种真挚的温馨从心底油然升起,好不令人心往神驰!

七十七岁的娘和父亲真的老了,他们已经没有劳力去碾米粉了,又如何做得了热粑团子。从村子到小镇,也许就只有大几百米远的距离,但那是多远的一段路程啊。就像我,一千一百公里的路程,乘一趟飞机才一小时十分钟,坐一趟火车才十六七个小时,自己开车也不到两天时间。为什么回不去,为什么不能与娘和父亲过一个所剩不多的元宵节?无数次我问自己,都无法解释得合乎情理。也许是担心糟糕的车技,也许是发愁经济的困局,其实都不是,是孝道的日渐伤逝,是世俗吞噬了那些久远的记忆。

我已不是我了,下一个元宵节我必须回去,找回我自己,去掉那些积重难返的城市病。我自己去碾米粉,我自己去挖野菜,向娘学做热粑团子,做给娘和父亲吃,然后醉倒在故乡的怀里,听风、看雨、忆久远的乡俗人情!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14:灯影里的元宵节

文/安小悠

夜读姜白石的诗,“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忽忆旧事,真想念儿时的元宵节啊!

元宵节的黄昏好像格外漫长,孩子们都巴望着天把夜的幕布快点拉上,他们好把元宵的蜡烛点亮。

黑夜降临,元宵的节庆才正式开始。

孩子们在院子里各个门口点上中指长的两根红蜡,这一天不怕浪费,大门口、堂屋门口、灶房门口,还有鸡舍、猪圈、牛棚等处,甚至窗台、压井台上都要点上蜡烛。各家各户,整个村子都被橘色的烛光笼罩,若从高空俯瞰,点点烛光犹如颗颗星辰降临人间。

匆匆吃罢汤圆,放下碗,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用细竹竿挑起自己的小灯笼,上街玩耍。灯笼多半是塑料的红灯笼,椭圆形,也有瓦楞纸做的圆柱形的生肖灯笼,还有些手巧的人,自己制作了灯笼,上面手绘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在灯笼底座正中,滴两滴蜡油,放上一根小红烛。夜幕里,在烛光的映照下,每盏灯笼都有一种朦胧的美。

起初是比谁的灯笼最漂亮,等比完了就开始碰灯笼。你挑着灯笼碰我一下,我挑着灯笼碰你一下,既惊险又刺激。直到把里面的蜡烛碰倒,灯笼瞬间被点着。若抢救及时,赶紧把火吹灭,灯笼最多被烧出一个窟窿,重新点亮蜡烛可以接着碰。有些灯笼一晚上能被碰倒好几回,烧出好几个窟窿。若抢救不及时,灯笼就会变成一团火,碰倒一次就着火的多半是纸灯笼,在其他孩子的笑声中,灯笼的主人算是彻底输了。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灯笼烧起的一团火燃出了元宵节晚会的高潮。虽然灯笼的主人会有些悻然,却并不可惜,因为明年元宵节还会得到一盏新灯笼。更何况,过了元宵节,灯笼都被束之高阁,就少了那种惊险的刺激。

平日里,大人不准孩子玩火。但元宵节这一天,孩子们却可以玩个痛快。有时候,村里还会在元宵节当晚燃放烟花,美丽的烟花照亮了整个村子。看了元宵节烟花的孩子,据说来年不害眼病。

元宵节的灯影是整个春节的句号。烟花在高空绽放,烛光在灯笼里摇曳,扩散出吉祥、幸福和希望。春意忽至。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15:难忘的元宵节

文/张联芹

元宵节前夕,我拨通部队首长的电话,告诉他我要去探亲的决定。首长沉默了一下才说你订好日期,我派人去接你。当我再三告诫首长要保密时,首长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啊,总是这么浪漫,总想给对方一个惊喜。

其实,在决定这次出行之前,我是经过反复思想斗争的,当家人和朋友得知这个消息后,仍然很诧异,他们不断地劝我放弃这个决定,尤其是母亲。在临行前的几天时间里,母亲不是唠叨就是默默帮我收拾行装。

出行之日在我殷殷期盼和母亲的唠叨声中终于到来了。母亲将我送上车,又叮咛了一番。列车启动的那一刹,母亲隐忍的泪水才奔涌而下。车窗外,母亲的身影渐行渐远,她的牵挂和泪水却留在了风中和我的心里。

车子艰难地行驶在人烟稀少、生存条件极为残酷的阿里大北线上。阿里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青藏高原的高原。它的美是极致的,它的残酷也是极致的。在这个平均海拔高度高于4500米的地方,我看到了更蓝的天,我的心宛如在天堂飞翔,可我的身体却像是行走在地狱里一般:头是晕眩的,胃里翻江倒海,呼吸困难……想想临行前母亲和朋友的劝阻,我的决定是不成熟的,可想想他的温暖、他的爱,我的决定又是那么正确和不容置疑。他阳光般的笑脸洒满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也将我的身体从地狱拯救到了天堂。

记忆漫过生命的枝头,曾经的甜蜜再次浮现在我的面前。那是他申请去阿里戍边前的一个夜晚,江南难得地飘起了雪花。飘着雪花的江南之夜是美丽而浪漫的,可我的心中却充满了悲伤。我牵着他的手默默地走着,雪花落满我的脸颊,我分不清是雪花的泪水还是我心底的忧伤。空旷的原野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我放开他的手,慢慢向前走去。

风吹起我的长发,撩起我单薄的裙裳,我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凉意,因为我的爱人就在我的身边。我时而快速旋转,时而慢慢转身,我飞旋的舞步落在空旷原野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能为我的爱人做的唯一一件事。

他将我紧紧拥在怀里,轻吻我双眸凝结的泪水和忧伤。我们在空旷中紧紧相拥,忘了天、忘了地,也忘了即将的分离……

五天的生死磨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我真正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身体所有的不适都被爱和感动所取代了:首长早已给我安排好了住处,还准备了氧气瓶和生活用品,战友们也围着我嘘寒问暖。这一刻,真情温暖了雪域高原的清冷,我的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做元宵喽!和好的面团在我灵巧的手中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凤凰花”,美丽和清香充满光阴的每一缕缝隙。这注定是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元宵节,也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元宵节。我为自己是一名军嫂而骄傲,也为能拥有他的爱和牵念而自豪!

关于元宵节的文章16:儿时元宵节

文/郑传省

元宵节又到了,我不由得想起儿时过节的情景来。

小时候家贫,没有钱到镇子的集市上买烟花,便在元宵节来临的前几天,自己动手做烟花。做好了烟花,接着做火把。做火把比做烟花省事,从豆秸垛上拽下一些豆秸,用麻绳一道一道地使劲系成扫把状,一个火把便做成了。这样的火把,一般做两三个就够玩了。

元宵节到了,先去看李大叔打烟花。李大叔曾到外地铸造过犁铧,他有一个炼铁炉。他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元宵节这天晚上,月亮识趣地躲在云层后,夜色便愈发地浓了。看,李大叔在他家屋后把炼铁炉烧起来了!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围着炉子等待着,年轻力壮的铁蛋“呱嗒呱嗒”地拉动木风箱,炉子口霍霍地窜出红红的火苗。当红红的铁汁散发着热量从炉子下端的窟窿眼里慢慢流出来时,李大叔就用一个早已放置好的长把子铁瓢接满一瓢,然后快走几步端到身旁枝条繁多的柳树下。力大如牛的大娃子紧随其后,他手里拿着一个木棒槌,对准李大叔端着的铁瓢底儿朝上使劲一击,瓢里的铁汁就被击打得向半空飞溅。遇到柳枝,便碎成更多的红珠珠哗哗啦啦落下,像下了一阵红色的流星雨,惹得围观的大人孩子一阵阵欢呼。

看完了李大叔打烟花,我便跑回家,找到一根高粱棍,把上端劈开,把烟花的一头夹进高粱棍系紧,再用洋火点着另一头,然后高举着朝不远处的空场跑去。被点着的烟花,迎着跑起来的风,便有许多红红的火星子纷纷散落,让人恍惚觉得像是天上的星星坠落凡间。此时,其他的小伙伴也都高举着自己做的烟花跑到空场上玩。我们嬉笑着,追逐着,比赛着谁的烟花散落的火星多,谁的烟花燃的时间长。

放完了烟花,我们便去撂火把。把火把点着,用力撂向空中,边撂边高喊着:“撂,撂,撂火把!谁的火把撂得高,谁的秫秫长得高!”那时听大人们说,正月十五撂火把,哪个孩子的火把撂得高,哪个孩子家的秫秫就长得高,我们便都信以为真了,只管使出吃奶的力气把火把撂向空中。那火把燃着火苗,溅着火星,带着呼呼的风声,在夜空里划出一道道冒着红光的抛物线,此落彼升,蔚为壮观。

待到把火把都撂完,天上的云朵就消散了,一轮明月升到了半空。在各家母亲三番五次的呼唤声中,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散了,期待着明年的元宵节快快来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