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春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立春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立春的文章1:故乡的云朵

文/九满

刚立春,云便带着鱼虾从洞庭湖的上游奔腾而来,冲进小溪,涌向田野。这些村庄里的新移民,排着队,吐着泡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恋爱与游戏,冷不丁一尾黑鱼为了捕食,霍地掀起一阵浪花,把行走在田埂上的孩子们激得痒痒的,纵情处,我们挽起袖子,卷起裤腿,跳进冰凉的春水中捞鱼捉虾。

晴空万里的日子,我喜欢躺在门前的酸枣树下,穿过绿叶遥望天空。阳光从肥大的树叶间筛下来,落在我的脸上,落在我的肩膀上;云轻柔地悬浮在万里碧空,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在奔跑,在追逐,一朵接着一朵,从天堂到人间,从宇宙到大地,从博大的空域到我个人的眼瞳,它们是那么白,那么美,骄傲地展示在我的面前,把我的童心激荡。

有时候,云领着我们这些湖区的孩子漫步于田埂,驰骋在防洪堤。常听大人们神采奕奕地讲,云上住着神仙,它们经常腾云驾雾日行千里。我非常好奇,为什么我看不到云上的神仙呢?大人们倒是也会解释:“听话的孩子才能看到,云上的快乐神仙要是见到听话的小孩,说不定还会带他去腾云驾雾游玩呢……”

夏天来了,空气热得发烫,云像一片片蓝色的火焰在空中燃烧,原野里没有一丝风。天地间一片白花花的亮,谁也不敢仰面寻找太阳。狗在断墙边伸着鲜红的舌头,哈达哈达喘气;知了的叫声铺天盖地,持续不断;大人们坐在树下抑或屋子里,拚命地摇着手中的蒲叶扇;我们这帮小伙伴跑到藕池河边,扒光身上的衣服,扑通扑通跳进水里,可是,河水只能带给我们短暂的清凉,毒辣的阳光起劲地晒着我们出水的肌肤,让我们苦不堪言。

乌云,仿佛是个羞愧的少女,轻易不肯露出她真实的面容,急得乡亲们一边咒骂,一边盯着天空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等。他们希望天上出现乌云,遮住那猛烈的阳光,让他们能在云朵下快乐地生活。在乡亲们的千呼万唤中,蓝色的云才恋恋不舍地退出广袤的舞台,让位给乌云。乌云一起,雷声炸响,闪电便啪啪啪的一阵乱劈,把村庄里的热浪全给劈散了。“哗”的一声,像利箭一样的雨直愣愣地冲下来,肆无忌惮地泼洒,微凉的气息便迅速渗入人们的身体里,让人清爽得不要不要的。

秋天,朵朵白云一路高歌,在庄稼上头飘来舞去,不时带着风摇一下桔子树枝头的黄果,或是翻一波金黄的稻浪,染白了村后的棉田,染黄了丛林里的树叶。庄稼一个个勾头垂腰,挂满了沉甸甸的心思,虽然它们的生命里早已浸透了云的魂,但它们再也无法跟着云去浪漫了,它们将踏上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此时,云感觉到了厚实,带着各种庄稼成熟的气味,果实发酵的气味,四处巡视,这种气味,让农家欢欣、愉悦,血液沸腾。

月色朦胧之夜,天上的星星像闪烁的明灯。我们遥望天空,希望能够数清璀璨银河里的群星,而飞过星空的云朵,时不时会遛过来挡住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不得不停止那紧盯星空的眼神。累了,我们回到大人身边,听他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砍不倒的桂花树;吴刚酿制的桂花酒;还有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故事。父亲曾手指天空对我说:“人活着就要像这云朵,不要局限于眼前的狭窄视野,要看到外面那浩瀚无垠的世界,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父亲远望的目光,记住了云朵的方向,向往村庄外面那精彩纷呈的世界……

1970年的那个开学季,我带着追寻、探索的种子,跟着云走进了学堂。从此,云每天都跟着我上学放学,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要是看到体弱的我摔倒了,它会耐心地等我一阵,要是我摔疼了,它会心疼地看着我,让清风扶我起来。就这样,故乡的云陪着我走过了小学、读完了初中,与我在童年、少年的时光里相伴相随。

后来,我去县城上高中,第一次与故乡的云别离。我离开故乡那天,故乡的云忍不住哭了,哭得让我不知所措。在外求学的岁月,我与故乡聚少离多,每当我想家的时候,我就会抬头仰望天空,天边也总有一朵故乡的云在等着我的出现,我睁大眼睛看它,把我想说的话都告诉它,它是那样的懂我,含情脉脉地瞅着我,带着最纯真的爱,带着母亲的深情厚意,当然还有母亲那数不尽的牵挂!

冬天,故乡的原野上一片水瘦地寒,村庄尽在冰封雪飘之中,太阳从高空散发的热量被寒风吹得只剩下丁点的余温,像游丝般。袅袅娜娜的雪花却成群成堆地从不可企及的高处落下来,白了树木,白了田野,白了茅房……掩埋了人间所有的污秽和垃圾,给俗世的人们一个洁白素雅的世界,也给劳累了一年的农家无尽的浪漫和快乐。

那年高考,在神秘天宫地感召下,我也圆了我的大学梦。随后,我将母亲的叮咛连同那枚叫乡愁的十字架,一同塞进清瘦的行囊,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土地,告别了牵肠挂肚的母亲,也告别了故乡的云,带着好奇与梦想,走出了那个闭塞的小乡村,走向了外面那一片片广阔的天地……

关于立春的文章2:立春

文/西江月冷

立春在即,头顶的阳光也大了许多。亮亮的,正脱去冬日的寒气,它那身穿了整冬的衣服,怕是在以后的日子,也要长久地搁置起来,晾晒一年,等秋叶萎落,等大地上的生命沉睡过去,再重新穿起。

如今,太阳渐大,风也小了又小,我分明觉得地里那些草的细小的头颅,轻轻地冒了出来。新新的,嫩嫩的芽尖,带了孩童的微笑,含了诗意的期待,纯真又纯净地擦亮了眼睛。绿色的风景,正在多少生命的心头,精描细画成又一年的美丽图景。

在经历了光秃秃的季节以后,内心的温暖的希望,才愈发变得这样强烈。我,像是整个冬天都未与阳光拥抱了,像是寒冷的躯体里,再也留不住千呼万唤后守住的唯一的坚强。就裹紧了棉衣,在沉睡的冻土地里等待。寒冷的季节,梦亦是遥远的,荒芜寂寥。即有几团火在心中偶尔点起,也稍稍就散去了温度。然后,冬之手,把整个人又拽进厚厚的冰做的风声里。那是多么巨大而辽阔的荒芜,再隐秘的角落,也被冰雪覆盖。

虽说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容貌,且每个季节包含的心意,都能让生命获得独特的感受,但心中盼望着的温暖,终究要和春天的花朵联系到一起。春暖花开,春意融融,春风和煦,哪一个词语不包含了对春的期待呢。和风四起,虽携带了一些早春的风沙,但温暖的日子毕竟真切地走来了,梦想不再是梦想,现实之路花开如画,每一张画都包含了融融的温暖。软软的,绵绵的,就连脚步也轻松随意。四处一走,鸟来了,虫来了,草来了,花开了。四散的阳光那样绵甜,就一丝一缕地飘洒下来,像是裹满了歌声,沁入身体,流入心扉。

立春过后,一年的农作就要开始。记忆中的图景,憨厚的乡亲已着急地扛着农具出发了,沿着那条熟悉的田埂小路,向着心中盘算好了的崭新的一年,在闲置了一冬的土地上,翻土犁地,施肥播种。阳光下,再赶一头黄牛,鞭子一甩,吆喝几声,所有的土地就变得丰满柔润,精神抖擞。

那日,不在别处,就在临近立春的某个夜晚,在自己的家里,找出那把多年前从江南得来的精致的茶壶,倾一把细小的嫩茶,然后想象着茶叶舒展的模样。我知道,那些细嫩的茶叶,正满含了春的气息。它们是春天的第一抹嫩绿,或,便是一些春季里刚刚冒出的芽尖。自然茶未入口,却先把清香细腻如丝地送进了口鼻。只是我也感叹,如此细嫩的生命,竟未能在生命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没能走进盛夏,不能看到自我生命的最后的繁荣。后转念一想,这样虽带了些遗憾,可它们也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永久地保留下来。每一个人,都多么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于人,不愿别人看见自己懒惰邋遢的模样,不愿别人在岁月的那端,对那个满脸皱纹,目光浑浊的自己,唏嘘感叹。正巧那日也看电视,说到邓丽君的事情。大概那日正是她的生日。正是年华丰茂的时候,就离逝而去。于是人们看不到她的苍老,听不见她浑浊不堪的年迈后的声音。于是清丽动人的歌曲仍在传唱,秀丽的面容在记忆中永不更改。莫非这就是春逝的美丽,花开正艳,却一场夜雨突然飘来。

然而,无论如何去说,人们还是希望生命之意,能在季节的道路上一直延续下去。于是,不管春雨打落了多少正开的花朵,更多的花,更多的绿,却走进了春天,趟过了盛夏。许这才是远望春天的秘密。

对于春天,我是一心渴望着的。会想起故乡的春天,草从地里冒出头来,不见多时的鸟雀也突然飞来,就落在家院里扫得干干净净的空地上,就落在泥坯垒成的院墙上,落在墙外那几棵榆树杨树的枝上。更会想起地里的野菜,被蝴蝶吸引着,与孩子们的欢乐一起生长。春天的阳光如此明媚,诚然让我想起更多的的风景。如大学校园里道旁的樱花,如池塘边黄色的连翘。每一个春天,我都会用手中的相机,一心捕捉春天里最微妙的信息。每每回望,那些相片莫不珍藏了自己对春天的美好心意。

立春即来,是的,我已看见,春姑娘正披着绿色的纱裙,一路不停地笑着走来。

关于立春的文章3:春天的歌

文/张国雪

立春过后,虽然天气乍暖还寒,冬天却如残兵败将一样迅速撤退。当一股股温柔的春风从遥远的南方吹来,首先复苏的是泥土和泥土里的生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小草,小草先是探头探脑,丝毫不惹人注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待到人们注意时,仿佛突然之间,那满眼的柔绿,满目的生机,满心的欢喜,已铺满了田野。那时人们也惊异地发现到处是鸟语花香,发现一树树摇摆的柔柳,一片片桃花的云彩,一层层接天的麦浪……春天里,一切变化都将令人目不暇接。

最先捕捉到春的讯息的是诗人。枝条上呼之欲出的花苞,田埂上羞怯的草芽儿都躲不过诗人的眼睛。“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你只有弯下腰来,才能在暗绿和土黄之中辨认出还未返青的荠菜,再仔细瞅,竟然发现有的荠菜正举着几朵迎春的小白花!小小的纯洁的花儿不畏料峭的春寒,悄悄唱响了春天的序曲。这至真至柔至纯的歌声,如天籁的童音,带给人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在春天里,诗人们激情澎湃,抒写的是篇篇生命和美的赞歌。

已经忙碌起来的是农民。农民朴实的心总是和大地的脉搏一起律动,农民在春天里的歌谣总是和土地有关,和庄稼有关。“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民们对农谚如数家珍,深知春不种,秋不收的道理。他们又开始了乐此不疲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哪块地该翻耕播种了,哪块地该除草施肥灌溉了,农民更是心中有数。他们像养育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尽心尽力地侍弄着给人希望的庄稼。田野里的春之歌是一首淳朴而温暖,清新而浪漫的民谣。

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是校园。学生们都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良训,在新学期里拿出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刻苦学习。朗朗的读书声把校园里的树芽儿都唤醒了,外面的行人也忍不住微笑着驻足谛听。辛勤的园丁们深深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艰辛,他们不辞劳苦,任劳任怨,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把春天般的温暖注入孩子们的心扉,把爱的语言播撒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他们循循善诱的教诲让莘莘学子志存高远;他们赞赏激励的目光,让孩子们如早春醒来的小苗沐浴温暖的阳光。校园里的春之歌,是一曲昂扬奋进、生机勃发的光明和希望之歌。

再看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无不焕然一新,纷纷投入到紧张、忙碌的新一年。放眼祖国大地,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春景。不论是自然界的春天还是人生崭新的春天都将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珍惜好今天,珍惜好所拥有的一切,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我们一起来唱一首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歌谣:“告别冬天,不再徘徊犹豫,我走进春天,春天把我记起,曾经的泪水和汗水,流在春天的大地,绽放鲜花的美丽,弹奏青春的旋律。”

关于立春的文章4:购得夕晖归

文/龙建人

黔地多山,立春后仍为老冬。冬老,阴寒严锁。腊月廿五日午后,日晖乍现。明瑟可爱,伸手可掬,念稚子已数日宅家,遂与妻携其作濒湖之游。

微风蕴寒,扑面临身。高树矮竹,生气内蓄,已失夏秋之碧鲜。墨叶镀日光,浅浅如红锈。长子触青草,逐小雀,观游鱼,常入神忘己,呼之弗应。盖羡万物虽处严寒,而日日自由耳。惊蛰尚早,蛙虫尚在美梦中,未及振嗓高歌。若夫夏日,此地充耳尽天籁也。驻足远眺,但见湖光粼粼,柳丝依依。寒风不至处,春枝犹未着新花。他处或有迎春梅,惜未之见。及春壮,当蹑迹寻之。

湖区游人颇众,三五成群,吾家四口环湖半周即返。次子尚幼,妻负之。其出门即沉睡,归家亦沉睡,未理会是冬还是春。古人勖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半日当值金一寸,余即以残冬半日,购得夕晖一缕归。

关于立春的文章5:立春

文/王琪

有一缕柔风,叫春风,有一个节气,叫。,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名字,携带着时光温润的气息,流泻着岁月古木的馨香,每年的2月4日前后款款来到人间。她告别了一个秋收冬藏的故事,又开启了一段春花秋实的情节。在此之前,大地冰封,万木凋零;在此之后,东风解冻,百草回芽。那些蛰伏了一冬的虫蚁,期待破土而出,那些跃跃欲试的小草,期待春风吹又生。诗人们酝酿春天的诗句,农民们唤醒播种的耕牛。

岁月在成长,年华在老去。只有二十四节气,像长生不老的星辰,像历久弥新的童话,永远年轻在华夏民族的历史册页中。这个叫“立春”的节气,她穿过秦时明月汉时关,趟过隋唐烟云宋时雨,飞越明清的篱笆,一直碾转到今朝的驿站。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自秦代以来,就一直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到了汉代,曾将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并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民国政府下了一纸公文,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此后立春便仅作为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厚重的民族文化雕刻在历史文化的皱纹里,许多的记忆在山水里留存,许多的风俗在时光中沉默,于万境的苍茫中遥看古老的人文风景,重温那些渐行渐远的民风民俗,那些精致细腻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在明亮的光阴里逐渐地丰盈。“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水,春官鞭春牛。”流传在华夏大地的这首民间歌谣,记载了远古立春时节,鞭打春牛的盛况。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立春举行迎春仪式的盛况,天子要在这一天,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源》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此后历代统治者都要在这一天举行鞭打春牛之礼,这就是立春又叫“打春”的来历了。打春习俗到了明清时期,因受到当朝统治者的赞许而上升为国家行为。《燕京岁时记》云,“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可见在古代立春已超越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意义,而上升成为一个节日了,也就有了民间“立春大于年”的说法。而今那些“春娃”“春鞭”“打春”的习俗,那些称做“春卷”“春酒”的民间美食,依然在秦州大地依稀可见,依然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触动你的情怀,感动你的心灵。

立春,是春天的第一声问候,是新年的第一次律动。她引领春天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子,踏过24节气的明月,踏过春华秋实的丰盈。长在土里的立春,开启年轮的转盘,把最真诚的祝福,呈献给农民;写在诗里的

立春,浸染翰墨的书香,把最优雅的诗句,奉献给大地。只有农民与节气休戚相关,与节气血脉相通。因此,节气是农民最忠实的朋友,最可靠的知己,只有农民对节气理解最透,解读最深,年年岁岁他们挥舞着锄头,循着节气的脉络,播种、耕耘、收获,他们沿着季节的起伏,走过昨天、今天、明天。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做飞花。”立春时节,北国大地依然寒风习习,冰雪处处,但在农民心目中,这个时节意味着生长,象征着温暖,心中是鸟语花香,是耕耘播种。“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这是他们休息的最后一天,从此,他们将鞭打春牛,唤醒农具,走在春天的田野上,走在四季的琴弦上,播种梦想,耕耘希望,收获理想。

万紫千红,总是在立春醒转后的节气里将生命唤醒。“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从远古到今朝,从塞北到江南,一拨又一拨的人,都要在这个让让万物苏醒的节气里,越过立春的栅栏,匆匆赶赴一场与春天的约会,并种一个五彩斑斓的梦想,许一个山高水长的诺言,然后,让他们依附着季节的枝头,生长发芽,开花结果。

关于立春的文章6:春天的第一场雨

文/山涧流水

春天的第一场雨,在立春后第三天便来了,珊珊迈步,轻盈婀娜。

立春第二天阳光明媚,棉衣穿在身上,走上一段路,便有汗意,暖鞋在脚上也嫌燥热。春天到底来了。

冬天渐走渐远,春天深情凝眸,立春以惆怅的心情送走了冬。春风和煦,再也没有了冬天的凛冽,叶子在风中舞动,要把冬天弄惨的容颜恢复过来。人们望着好天气,心情睛朗,感慨着春天就是美,于是等着杨柳吐绿芽,等着野外去踏青。

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看这阳光,哪像变天的样子。抬头四下地张望,忽然发现湛蓝的天上高悬着三条洁白的带子,就像藏民的哈达,彼此间隔一段距离,直而亮丽,下面坠着小小的齿牙,在蓝色天幕上格外显眼。很少看到这景色,惊讶地喊叫,走在旁边的朋友说,那是机霞,是飞机飞过留下的。若有所思地点头,有点不信,怀疑是天空的自然景色,一边走一边对它不停地张望,唯恐很快消失掉。这难得的一景出现在天空,巧在立春的第二天,也沾着春的气息,让人欣喜。

迎春的心情有点激动,天空就以雨来安静自已,果然如预报所说的,一夜间变天,春天里的第一场雨来了。这雨来得急切,踏着春的节奏,轻轻拨响了音弦,绵绵如丝,淅淅沥沥,如雾,飘动中搂住了天地万物,一切在它的怀中微颤地吮吸。

早起小雨滴纷纷扬扬,远方全被水雾笼住了,只有模糊的楼体轮廓,在白茫茫中隐现,近处的物体却十分清晰,像水洗了一样清新,包括房体和植物。仔细瞧就会发现,雨滴扑面,树叶显得青绿多了,虽然在风中摇晃,却不觉得怜弱,春雨不同于冬天的雨,是严寒的侵入,这雨于植物也许是一种享受。发黄的草地也湿了,雨水渗透进地面,想着不久后草就会变青变绿,湿湿的春雨也不觉得冷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间从缝隙钻进土里,默默滋润植物的根,有响声的东西以静的方式降临,春雨可贵在悄无声息地馈赠大地。枯了一个冬天的花草树木,急不可待地盼望春雨,这下是情投意合,很快就会草青叶茂,花红柳绿,葱郁一片了。春天里,生机不可挡,万物以强盛之势伸展,春雨是滋养液,悄悄就美了春天的景色。

雨落在伞面上,如豆子遇热蹦跳作响,声音很清脆,地面上有浅浅的积水,低头静静地走着,觉得雨虽然潮湿,带着早春的气息却让人亲近。其实初春的雨还是带有几分寒冷,穿在身上的衣依然是冬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境由心生,这雨在心头就变得有温度起来。

自然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一幅绝美的画面呈现在脑海中。春天的雨引发春天的情,油纸伞,雨巷,寂寞的丁香姑娘,几个词语绝妙组合,像首清冷淡雅的诗撞上心头,瞬间勾起人心底美好的怀想,可见春雨铺垫了这幅春的美景。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渔歌子》也把人带到久远的春雨中,渔夫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绿色的蓑衣,斜风拂面,春雨如丝,落在箬笠上叮咚有声,却全神垂钓,家也不想回了。蒙蒙春雨是底色,箬笠蓑衣是画布上一点绿,钓翁静坐江面,说是钓鱼,其实是钓情趣,钓春天的好心情好风景,试想没有春雨,箬笠蓑衣闲置屋檐,哪里有这美妙的意境。

关于立春的文章7:香椿芽

文/朱迅翎

立春后,春风暖暖,阳光艳艳。屋后的香椿萌动,嫩绿,抽出了新芽。在我儿时的记忆里,30年前的微山湖畔,椿树无处不在,是村民下棋、晒暖、摆古、读闲书的好去处,那是一把绿色的大伞,似一叶温馨的小舟,庄户人的摇篮。

微山湖畔,屋前屋后,沟边堤旁,家家户户都种椿树。椿树分两种,一种是香椿,一种是臭椿。臭椿生来矮,七扭八歪,庄子曾描述过这种树。他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匠者不顾……”我们这儿种的是香椿。香椿树高大,挺直,质地坚实,细腻。古代多用椿木来制作车辕、乐器和家具什么的,堪称上等木料。“椿”与“春”谐音,不少孩子取名叫“椿”,或是“椿芽”。象征着春光明媚,春风常驻,家家有椿,户户有余,幸福吉祥。

我老家苏北,苏北的民俗朴素粗犷、单纯。大口吃肉,黑碗喝酒,崇文尚武,当年刘邦、樊哙,儿时习武,汉皇遗风犹存。这里称呼也很简单别致,母亲称“娘”,父亲称“达”。每当夕阳西下,炊烟袅,整个村落“娘”、“达”喊儿吃饭声,响成一片。我小时调皮,常常爬到椿树梢头,抓“纺棉京”,误了吃饭。纺棉京,是一种昆虫,黑褐色。我和二糕、亮亮,用秸秆做架纺车,把访棉京套上,嗡嗡嗡,纺车转动了,一圈两圈,那“纺棉京”不知累,我们怪心疼的。

???我们这儿吃晚饭,称“喝汤”,其实吃晚饭,不仅是喝汤,也吃饭就菜。“顺儿——喝汤!”我达高个,魁梧,像院中的椿树一样,粗嗓门,高音量,他一声喊,三村五庄都能听到,可就是我听不到。因为光顾玩了,达的声音是耳边风。每当这时,达就到河边的椿树上找我,我透过椿树浓密的树叶,瞧见到达的踪影,我便像猴子一样,哧溜溜地从椿树上滑落下来。椿树的树身平整光滑,时不时的蹭上些树胶,闻上去,一股椿树味,香中带点臭,怪怪的。

娘将我从椿树上摘下的香椿芽,先在清水里过一下,淘一淘,然后切碎,放在箩筐里凉一凉,切好葱姜,磕上一两个鸡蛋,将鸡蛋打破,用筷子搅拌,青是青,黄是黄,好看极了。这叫葱花鸡蛋炒香椿,味道鲜嫩可口。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将豆味浓浓的老豆腐和春上刚冒出头来的香椿芽切碎了做香椿拌豆腐,是让人回味无穷的下酒菜。所谓美味,美在返朴归真的简洁里,母亲做的香椿拌豆腐正有个中滋味。有人不爱吃,说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味”,不过,我爱吃,娘、达爱吃,全家人都爱吃。现在一回味,还能闻到几十年前的香椿味……

关于立春的文章8:立春

文/毕家祯

难道是梅花带雪绽放,泄露了春的消息?

当过年的气氛愈来愈浓时,春天迫不及待地抢在春节前,来到了人间。

去岁末,"霸王级别"的冷空气南下,长江中下游大雪之后,一直是天寒地冻。人们在期待春节来临的气氛中,春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立春"在岁月的跑道上,发挥了"弯道"作用,超越了春节。我们在欢呼春天的身影提前闪进我们视线的同时,说不出的喜悦弥漫心底。

虽然,尚未到"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时候,但"立春"毕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也是春天走向百花齐放的第一个音符。它在严寒中酝酿、集聚,滋生春天的丰盈。

立春时节,院子里拐拐角角的冰雪尚未融化,寂静的庭院显得宁静,空气很清新,阳光普照下高大的树木显得肃穆。太阳暖烘烘的,年轻人棉衣穿在身上有点燥热,但背阴处还是有点寒气。正如辛弃疾所言:"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春天的大门一旦开启,巨大的春的气息,携带着憧憬和希望,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渲染着春节的气氛,让人自然想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春景。这几天,江面渐渐变阔了,江水的水腥气浓了,泥土也散发出了清香,鸟雀的身影频繁地穿梭在林中、花园。

春风吻过的花草树木,似乎一夜间有了无限的生机。柳枝苞青、月季转绿、冬青变亮,假山上的青苔全都变得毛茸茸的,还有那花圃中许多不知名的野草、野花,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杆,仿佛都在欢呼雀跃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面对"柳绿才黄半未勺"、"草色眺看近却无"的春态,春天那单薄的身影,犹如苗条淑女,随意地扭一下,便生机盎然。那些从玻璃、不锈钢等光亮的平面反射过来的一道道金黄色的光柱,让我的心中涌起了几多愉悦、几多激动。春天的阳光为大地镀上了一层金箔,在大自然的王国里,万物在谋划自己的着妆和色彩,时刻为自己闪亮登场做准备。

料峭的春寒,却能振奋人的精神。虽然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的日子,但默察花柳的萌动,静观天地的春色,无数美丽的瞬间,就这样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于是,我们精神上有一种寄托,意念中有一种渴望,兴奋中有一种期待。这些让我深深地感到,"立春"这个节令,蕴含着多少祥瑞之气啊!

立春,是华夏先民为中华民族制定的自然法则,无论历史的车轮驶过多少年,只要大自然旋转的轴心不变,"立春"这个节令,永远是带领我们走进春天的唯一通道。

朋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关于立春的文章9:春之序曲

文/莲叶XYL

三天后,就是立春。

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最冷的寒冬,春已在一点一点酝酿。

草木最先感受到春的气息。

昨日闲逛,发觉地米菜开花,婆婆纳开花,野韭冒出了头。至于玉兰的芽苞、李子树上的芽苞、桃树上的芽苞,是我前些日子就感知到的春。

茶花在开,在谢。开了谢了的茶花活在当下,有一种自持的美。

看见穿白衣的白面女孩儿举着手机对准一朵白茶花在拍。那花的白映着她的白,比我遇见的其它事物都好看。

遇见一树梅。

我停了下来,望着那些红点点出神良久。马上就是春节,这些梅应该会在临近的那一刻绽放。它们这么努力。它们会与人一样体验到一种幸福感么?

其实,春是不需要努力,也会一点点来的。

时间是不需要催促,就会按部就班走的。

回转,看见瓦池河的河水沁了出来,亮闪闪的。瓦池河水带着一点点青碧,落在我的眼里,更像早春的柔波。

屋后的那方堰塘,肥肥的麻鸭与灰鹅倒扎进水里,快乐地嬉戏。它们嘎嘎叫着。它们的声音落在我的耳里,我的茶杯里,有一种特别的可爱。

我想带着女儿,在春天,为被风吹软的柳条,说出赞美。

关于立春的文章10:不负春光

文/洪妍

立春刚过,许多向暖的讯息纷至沓来。窖藏一冬的闲情雅致随河水慢慢解冻。一群志趣相投的文朋诗友们在春的号召下,纷纷从各自的世界走出来,向一个长满油菜花的坝子汇聚。

风,还有几分薄寒,昨夜的一场春雨把整个世界洗刷干净了许多,太阳缓缓地升到坝子的上方,世界变得温暖而又明亮。越过一座小木桥,大家在这个叫做迎风坝的油菜田埂间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不时再来几张合影。因为是早春,油菜花半开半闭,像村姑一般还有几分娇羞,但这丝毫不影响这群文友们对春天的情感。同行的当地朋友说,再过半个月,这里的油菜花开得最盛。经常有摄友或者拍婚纱照的情侣往这里来。这更激发了大家对这片神秘花地的热情。有人说,从现在起咱们一定要多来几次,好好享受这里的春光。也是的,去年,若不是这位朋友在微信圈中发的那一组让人心动的照片,有谁会知道在安康城东不到十公里的黄洋河畔,竟然会藏着这么一个风情万种的赏花地。今年,为了早早目睹这里的芳容,大伙儿愣是在她情窦初开的时节,赶来陪她度过这花样年华。

也许觉得仅仅在坝子里看花不过瘾,那位当地朋友说,如果爬到坝子对面的那座山顶往下看,又会是另一番景致。为了证明他的说法,他掏出手机让大家看他去年发的那些漂亮的照片。文人的好奇心总是比一般人强,这样一煽惑,大家的兴奋点又集中到对面的山坡上了。趁着春光明媚,大家兴致勃勃一边爬山,一边回首眺望迎风坝。

这究竟是怎样的坝子啊!远处的河流、村庄、油菜花,近处的杏花、野草、山林像油画一般徐徐展现。风轻轻地从发间略过,带走身上的燥热。大家像春鸟一般叽叽喳喳,打打闹闹,不到个把小时竟然就一口气爬到山顶的一座废弃的老房子跟前。

这本来是一座被风雨侵蚀、被主人遗弃的老屋,孤零零矗立在三月的阳光下,可老屋左后面那株盛开的杏花霎时间让人感到一丝温暖和生机。大家索性在杏花树边的草地上坐下休憩、聊天,借着杏花的艳丽变换角度拍照,仿佛是替这家主人陪伴这孤寂的老屋和杏花。有人在老屋门前发现了一丛丛嫩绿的韭菜,还有一个不大的水井,似乎是在替老屋寻找主人的踪迹。看得出来,韭菜已经快撂荒了,水井也已经荒芜的不成样子了。整个院坝似乎已经变成一个放牛场了。荒草、乱石、枯枝、牛粪……一阵咩咩咩的叫声,把大家的兴趣又转移到一个羊倌的身上。只见老屋旁边的树林里,一群黄的、白的、花的山羊在一位老大爷的鞭声中乖乖地向草丛中低头吃草。这些多情的人儿又追着那些活蹦乱跳的羊儿开始拍啊照啊,刚才的唏嘘感叹瞬间又被风儿吹走了。如此春光,没人舍得贪功夫去守望一个与己无关的世界。有人在撂荒地里挖野蒜,也有人围着羊倌问长问短,了解当下农村的生活状况。无论是从老人的言谈举止上看,还是从他年收入十余万元的经济状况来看,他的气色绝不亚于城里的一般退休干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能会超过一些普通家庭。他的话里没有抱怨,更多的是对当前国家大政方针的赞许,对各级干部作风改变的肯定。这一点实在出乎大家的意料。现在,好多人都有一个毛病,尽管自己的生活水平早已超过往日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但还是对现实不满,牢骚满腹。

走在下山的路上,看着迎风坝上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房,大家纷纷感叹。如今的农民真的好幸福,住有大房子,吃有自己种的粮食蔬菜,出门大多数有摩托车,也有少部分家里买有汽车。总比那些时时被雾霾、噪音、拥堵包围,被农药、化肥严重污染的食物等弄得心烦意乱的城里人生活要惬意多了。

可说归说,大家心里明白,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也许正是如此,为了这次聚会,一位朋友说,她没黑没明地赶自己的稿子;另一位在外出差的文友抢着说,他加速办理公务;当教师的诗友说,本来周六有课,加上感冒,嗓子嘶哑,打算课后在家睡大觉;还有几位文友们也都纷纷推掉应酬,如此种种,最终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负春光。

关于立春的文章11:花开九龙峡

文/王惠莉

立春是春天的起始曲,预示着寒冬已经逝去,烂漫多彩的春天即将来临。春天的大幕就要从此拉开。

这时候春风荡漾,天空也一展明丽的笑容。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从南方来到了北方,只消一个筋斗就翻到了太行山深处的九龙峡。

正在太行山深处沉睡着的九龙峡,随着春风的律动,她的山体圆润了起来,正沉睡的小草儿们也从九龙峡的怀抱里苏醒了。不论是山的深处还是低缓的阳坡,春风不倦地用柔美的触角轻轻抚摸着大大小小的山梁。她们看到阳光是如此的纯美,就一传十,十传百的呼朋唤友开始热闹了起来。数不清的小草像春天里快活小天使似的,手拉着手,牵牵连连的绿成了一片。

春天的九龙峡,小草绿了,周围那些不知名儿的树木如同赶赴盛大节日快乐使者似的披上了一身青翠的绿装。九龙峡万物都在季节的深处舞蹈,九龙峡的山山水水都变得灵动了起来,水流似明目善睐的少女似的自在地歌唱着春天的美丽,山梁也随着春风这架大提琴伴奏而轻轻曼舞着。

九龙峡的天空一扫冬日的阴霾,抖掉冬日的阴郁,所有九龙峡的山山水水都笑了,是大地上无限美妙的春天让九龙峡披上了一袭无边的春色,九龙峡深情期待的就是这一天,一年四季的开首之季——春天!

九龙峡的春天什么最为烂漫?是山岭的茵茵绿草吗?是春天破冻的朗朗溪水吗?是大山深处九条龙脊似的蜿蜒奔腾而去的山岭吗?是从天而降的“老龙潭”吗?这些只是组成九龙峡丰富人文资源的分子。春天的九龙峡最浪漫的就是九龙峡的桃花了,桃花是九龙峡最令人心醉的独特风景。

春到太行山之后,九龙峡的桃花仿佛不几天就听到了春姑娘轻声的呼唤。那些遍布九龙峡山梁的桃树们被春风吹醒了,在春风的召唤下渐渐舒缓了一冬僵硬的腰肢儿,随着春风一漾一漾地吹过大大小小的山梁。春姑娘像乐队大合唱的指挥似的,不停地让这坡崖的桃树们随着春风的节律舞蹈,随着越来越强劲春风的荡漾,那些走过冬日严寒的桃树们愉快地在春风里舒展着腰肢,随之,桃树枝儿变成了淡红的色泽,慢慢地就绽出了春风染就的碧绿,那些万千的枝条儿上都吐露出了嫩芽儿来了。不久桃树的枝条儿上就绽出了花蕾。经过一夜春风吹过,那漫山遍野的花蕾就盛装开始了春天的大合唱,只消一夜春风沉醉,桃花像清晨的朝霞似的漫山遍野地开放了。远远看上去又像天上飘过来的云霞落满了九龙峡大大小小的山岭上。这时候,就连春风吹过山岭的风儿里也透着一股浓郁的香味儿。

这太行山深处的九龙峡的桃花是在作诗呢,还是在春风中更加强劲的吹拂中自在地舞蹈着呢?这漫山遍野的桃花沉醉了人们的心情,一时间,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尽情地徜徉在桃花所营造的烂漫与诗情画意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总恨春日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咏桃花诗道尽了大地上春潮退去,桃花盛开的极致景色。古人也是极为喜爱桃花,与今天的人们一样,对于美的追求永远是生生不息的。

关于立春的文章12:细数冬日,等着那立春的破晓

文/文明的小猫

夜冷。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香气,容易迷醉,却也易厌烦,因为味道太浓。总也喜欢清淡的东西,素净的什物。华丽锦绣的年岁,与素不搭调,却也别有风味。

是一个浮华的年纪,追求那些虚荣,深陷那些执着。锦缎的华美,划破一道裂口,多了千万揣测,其实不过如此简单。越简单越幸福,越单纯越幸福,幸福如此容易,没有光鲜亮丽的华服,只是朴素。

很想有机会,独自一人出走。或许是一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道,际遇陌生的人事;许是一条陌生的旅途,偶然遇上一两个熟人。出走,品味那一段路上纯粹的安静与孤独。学会一个人,默默的走。

安静的时候,习惯有音乐在身旁,还喜欢泡一杯茶。茶香袅袅,余音绕梁,流连一种静谧,感受一段心绪,一切都静得美好。

下午茶的时光,捧一本书,蜷在一张藤椅上,享受阳光的温柔。冬日,还会躲在玻璃窗后,逃它一个冷风突袭。随着书本的描写,或喜或悲,时而沉静,偶尔皱眉。一本小说,一篇散文,都落在那黄黄的书页上。看上什么美的,还会动手抄写下来。一直的习惯,从有心培养到习惯成自然。

那 一个心里的江南之地,如诗如画,大抵也似我一般的慵懒,不喜嘈杂之地。脑子里总是那么一个镜像,一个身着月白色旗袍的女子,执一团扇,或者是一把油纸伞, 且还是半打开的油伞,沿着那江南雨巷,哦,这时或许是没有雨丝儿的,悠悠地走着。渐行渐远的,消失在某个拐角处。这是一个美丽的背影,还是一张迷人的卷轴 画,迷醉了江南客。

看那一句“花若离枝”,支吾不出一句话来,好似于己而言,接下去,已没有任何语言可拼啜。大概,这也是一种残缺的美。

手指还是冻的发冷,在这个数九寒天的冬日末梢。细细数着,等着那立春的破晓。一个节气,并不暖和,只是一个春字,如一杯咖啡,四溢在人心,烘焙一种春的温暖。

听越剧的婉转,心也会跟着轻盈起来。那一声声歌喉的蜿蜒轻灵,会拨动心弦而奏。属于江南的韵味,从一首首越剧里四散开来。它的铿锵没有京戏的坚,它的柔美独一无二。喜欢一个戏曲种类,或许不是因为你身在何处,也或许不是你向往那个地方,只是喜欢而喜欢,这才是喜欢。

夜正浓,听一曲,入眠而去。

关于立春的文章13:小鸡往事

“小鸡呵,卖小鸡呵——”立春过后,那些小鸡货郎走村串户,清脆响亮的叫卖声,平添了几多浓浓的春意。

小鸡,曩昔往事又浮现眼前——

在那物资十分匮乏的年代里,农村大妈老太们总要养几只鸡贴补贴补家用,这是寻常事。

那时,不少人家自家孵鸡。孵小鸡是很有趣的事儿,母鸡有恋巢(俗称抱窝)的习性,这是繁衍后代的本能,人们就利用它来孵小鸡。母鸡下了三十几只蛋后,就恋巢了,蹲窝不出,不吃,不动,你扯它,叽叽地叫唤着,这是孵小鸡的最佳时机。我母亲是孵小鸡的能手。只见她用一只木桶,里面垫些旧棉絮和揉软了的稻草,放进二十几只受精鸡蛋,抱起恋巢母鸡往桶里轻轻放下,还祈祷几句。母鸡很顺从地接受了,展开翅膀将蛋捂得严严实实,安然,恬静,孕育新生命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它不时用双翅努力地抄动身下的蛋,大概是让孵蛋受温均匀。每天傍晚时分,母亲将母鸡抱出户外,让它透点新鲜空气,活动活动,吸点水啄点米,拉一下粪便。不消几分钟,它又自动进屋跳进木桶里,继续精心地孵起来。为了能当上鸡妈妈,竟是那样地专注和执着!

十天过后,可检测孵化情况了。晚上,母亲点上一支蜡烛,将孵的蛋一个个地在烛光下透照,呈黑色不透明的能继续孵,光亮透明的是没用的,就剔除掉,不让母鸡白忙活。

三个星期后,小鸡就要出世了。这时,你守在木桶旁,静静地听,“咯咯”的轻微磕碰声,断断续续,这是小鸡在啄蛋壳。你撩起母鸡的翅膀就会发现,先是一个小孔,小孔越啄越大,最后,浑身湿漉漉的小家伙终于冲破桎梏挣脱羁绊,迎来了属于它们的世界。一窝蛋也有一两只小鸡没能啄开小孔,胎死壳中,功败垂成,甚是惋惜。

不到一天时间,小鸡们相继破壳而出,苦苦熬了二十多天的母鸡正式当上了鸡妈妈。

刚出壳的小鸡像个毛绒绒的小球,十分可爱,小孩最喜欢了,但也最容易伤害它。记得妹妹六岁那年,我们家又孵出了一窝小鸡。有一天早饭过后,妹妹突然大哭起来,母亲不知何事,还以为我欺负了她呢,急忙赶来,一见,原来她把一只小鸡抓在手里捏死了,我母亲抬起手想要狠狠一巴掌,但手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

母鸡当了妈妈,呵护小鸡的许多情景令人惊叹,母爱岂止人类,那是溢满世间呀!

“啯啯,啯啯!”它带着它的孩子们在草丛中觅食,只要啄到一条虫子,就呼唤起来,衔在嘴里,舍不得吃,大伙蜂拥而上,强者为先,甚是热闹。

小鸡胆怯,一有风吹草动,就争先恐后地钻到妈妈的翅膀下躲藏起来,几个胆大的竟敢伸出脑袋,闪着乌豆似的眼睛探视外面的动静。

我家有只大花猫,这是个极不老实的家伙。有一次,只听到屋后母鸡一声声凄厉的尖叫,出门一看,大花猫双眼圆睁,胡髭抖动,前身俯地,后爪直立,势欲扑腾,母鸡伸长脖子,张开双翅,根根羽毛竖起,像作殊死一搏,一群小宝贝在妈妈身后簇成一堆瑟瑟发抖。说时迟那时快,我操起一根木棍,冲了上去,大花猫一溜烟地逃了,我顺手抛出木棍,一下就砸到它的腿上,狠狠教训了它一下。

又是一年春天,我家又孵了一窝蛋。二十天了,眼看小鸡就要破壳出世,母亲十分看好,喜不自禁。哪知祸从天降,厄运突至!一天傍晚,一伙人陡闯我家,臂戴红袖章,吆五喝六,领头的手持一把明晃晃的菜刀,一眼瞥见屋角旁孵蛋的母鸡,不容分说,一把拎起,往门槛上一按,手起刀落,身首分离,鲜血四溅,两只脚挣扎了几下再也不动弹了。随后,桶,摔破了,蛋,打碎了,地上一摊粘糊状,一条条小生命还蠕动了好久好久。这次是公社“割资本主义尾巴”突击行动,队里几家养鸡户无一幸免。

我们怎么也不忍心以这个即将当母亲的鸡妈妈为美餐了。第二天,母亲和我在屋后大槐树下挖了个坑,将它和它未能谋面的小宝贝们埋了,母亲还撒上一把米,算作祭奠吧,她怅然若失,久久不愿离去,眼里噙着泪花……

往事如烟。但有关小鸡的点点滴滴,却成了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散户养鸡养鸭必将画上句号,但这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绝不是“割资本主义尾巴”式的人性践踏。

关于立春的文章14:未有花时已是春

文/轻舞红袖

立春以后,仍然是一场接一场的雪。看南方博友贴出的照片,那边已经是春暖花开了,真让人羡慕。但今天去江边拍雪景,突然想我们这里有雪花啊,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也一样使人兴奋,欢喜。

昨天单位举办三八节迎庆活动,有好多女同胞很久不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我的那些曾经是青春靓丽的姐妹们人人脸上都有了腐朽之气,我最近一两年这种气息也一日胜似一日,真令人沮丧。所以说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江河日下,美人迟暮,得有点内在的东西做弥补,否则的话真是一件悲哀的事。

女友说我最近的博客怎么这样消沉,来点明媚的。是啊,这个年过的愈发的老气横秋,年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更意味着怀旧,感怀。其实,我最近既没时间感伤也没时间明媚,工作上总有新任务新挑战,身不由己地沉陷其中,会不由自主的忽略很多事情。

那么来点什么明媚的哪?生活很平淡,却平常就好。工作很繁忙,却不烦就好。这几天读琦君的书,她的老师曾赠绝句一首:“莫学深颦与浅颦,风光一日一回新;禅机拈出凭君会,未有花时已是春。”作者说,世界虽无常,人心原多变,但总要以乐观之心期待。若能自觉此心春常在,也就算会得那一点禅机了。

我想自己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心境。明天是丽人节,发一组照片明媚一下吧。也祝所有的姐妹们节日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