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名人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名人散文1:认真,名人成功之路
文/张柏垄
名人,在我们眼里似乎一直是遥不可及的一个群体。可你们知道名人是如何成就一番事业的吗?读过《中外名人成才故事》,你就会受到很多启发,懂得许多道理。你人生的旅途中,这些道理将会给你铺就一条宽阔的大道。
这本书里介绍了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人物,如:爱因斯坦、孔子、诸葛亮、贝多芬、比尔·盖茨等。不过,我最欣赏的还是前苏联的大文豪——高尔基。
高尔基出身贫寒,却酷爱读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他就会拿出一本书来津津有味地读。为此,他还遭过一次毒打呢!一次,高尔基在烧水的时候,读书读得入了迷,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水壶烧坏了。凶狠的女主人二话不说,顺手抄起一根松木棍,狠狠地朝高尔基打来,高尔基被打得遍体鳞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还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可他却没有放弃读书,仍然见缝插针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读到这儿,我不禁红了脸。因为和高尔基比起来,我是多么的不认真呀!我看过的书很多,和老师、同学聊起书名来,那可谓一个滔滔不绝。可是,你真要让我回忆起其中的片段或是细节,我就支支吾吾只能说个大概了。快速地、贪多地阅读并没有让我记住更多的东西。而我在看书时,只要身旁有个风吹草动,我的注意力就会转移。
读了高尔基的故事,我对“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这句话更加深信不疑了。
名人散文2:名人过年趣事
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各有各的过法,这里我们选三位古今名人,看看他们是如何过年的。
先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过年趣事。王羲之有一年到浙江绍兴暂居,正值年终岁尾,于是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着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了。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谁也不愿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溜走了。
再来看香港富豪李兆基、李嘉诚是如何过年的。李兆基被香港地产界尊称为“四叔”,他每年过年时最快乐的事情是带着他的爱子家杰和家诚一起到国外旅游,比如去加拿大滑雪,在享受大自然乐趣的同时,尽享天伦之乐。而香港富豪李嘉诚呢,在过年时总是和儿子李泽钜、李泽楷等一家人在一起辞旧迎新。李家有一条家规,这就是:李家的成员无论在哪里办什么大事,过年时都必须要回家吃年夜饭。所以,李家的人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无论在做什么大生意,过年时都会返回香港,一家人团聚。
最后看看作家冯骥才如何过年。作家冯骥才说,中国人置办年货是为了寓意来年的丰足,因此冯家置办年货要备足八样:玉丰泰红绒头花、正兴德茉莉花茶、津地吊钱、彰州水仙、宁波年糕、香烛供物、干鲜果品、生熟荤腥。
另外,冯骥才过年要打扫屋子,装点过年的气氛。他总是拿吊钱、福字门、花灯笼之类把房间里里外外布置一番,还要贴楹联和吉祥图画。
过年时到郊区的农村集市去逛逛,是冯骥才养成的过年习惯。他说,这是为了去感受一下年的氛围和劲头。要说年味浓,还得到乡间。冯骥才在赶集的时候,看着大姑娘小媳妇们挑选窗花,看着扛着猪头的兴冲冲的大汉,觉得年的气息扑面而来。
当年,剪纸担当起点染年意的主角,所以过年时,冯骥才也少不了去天津的天后宫买剪纸,把年的味道带回家中。
过年期间,冯骥才最重要的事情要数祭祖了,他家有四幅祖宗像。除夕之夜,悬挂这几幅祖宗像,像前摆放供案,燃烛焚香,以示感恩之情。
此外,过年的时候,冯骥才还会在墙上挂上几幅珍藏多年的古版杨柳青年画,像道光版的《高跷图》、咸丰版的《麟吐玉书》和《满堂富贵》等,冯骥才喜欢从这些老画上感受昔日的风情,这年过得也别有一番风味。
名人散文3:童年
文/赵自力
有位名人说过,“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就是童年的回忆”。印象中,许多美好时光,定格在回不去的童年,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童年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我耳畔响起。
童年有各种好玩的东西。“无寻处,惟有少年心”,从泥巴到积木,从岸上到水里,从草丛到树上,都留有儿时玩耍的印迹。可以把柳叶吹得无比动听,可以把青蛙藏进书包,还可以趁午睡时偷偷溜进小河摸鱼捉虾。那红蜻蜓往往被我们捉了一大把,那铁圈被我们推得飞快,那熟透的杏子被我们摇得稀里哗啦,还有那高高的山岗,被我们踩得平平滑滑。
童年从来不缺好吃的果子。大自然从不吝惜,各种果实次第成熟,从早春一直到深秋,一次次惊喜着孩子们的眼睛。最早入口的就是那些红红的山莓,摘一颗放进嘴里就舍不得吐出籽来。“李子青,杏子黄,麻麻梨子竹篮装,石榴籽甜粒粒饱,牛奶红枣挂树上。”这是小朋友们最爱唱的童谣,我们对此早已熟稔于心了。吃过桑葚和樱桃,嘴唇上还带着酸甜味,桃子、李子、杏子就开始在树上扎堆了,让你的眼睛看不过来。山上的野果,也是大自然的馈赠。梧桐子放锅里一炒,就是美味;塘里的菱角,无论是煮还是炒,味道都不错;还有霜后的野柿子,一捏一个软,一咬一口甜。“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那些美味的果子,给了我们舌尖上的享受,童年也被我们尝得有滋有味。
童年还有各种各样彩色的梦想。我就曾经想当一名画家,把村里的房子都涂成好看的颜色。小伙伴们都有自己的梦想,阿旺的梦想是飞上蓝天开飞机,小兰的梦想是当一个打针不痛的医生,小雨的梦想是把火车开进村里。正是那些梦想,装扮着我们五彩缤纷的童年。
巴尔扎克说:“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童年早已离我远去,但我常常梦里回到童年,因为那里有最美的时光。
名人散文4:余江历史名人:明朝文学家邓志谟
文/胡祖荣
邓志谟是明代重要的通俗小说家和民间文学家,大概生活在神宗万历年间。字景南,号竹溪散人,又作竹溪散生、竹溪风月主人,亦号百拙生;着作署名有邓志谟、邓景南、邓竹溪散人、邓百拙生等。关于他的籍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戏曲理论家孙楷第说:“所着书多自署饶安人,今不详为何地(疑江西饶州府安仁县)。”其实他就是余江县邓埠镇竹溪邓家人。余江县从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置县到民国三年(1914)县名一直为安仁,历史上属饶州府管辖。邓志谟所着书多自署“饶安人”,即表明自己是饶州府安仁县人。安仁县境内两条大河云锦水(今白塔河)和余水(今信江)在安仁老县城锦江汇集,将县域分割成锦南、锦中、锦北三部分。邓家埠地处安仁县的南部,属锦南(或景南)地区;邓志谟字“景南”也许是取家处锦南之意吧。号竹溪散人、竹溪散生、竹溪风月主人,意在不忘家乡竹溪邓家。邓志谟的先祖从南阳迁到江西金溪云岭,又迁到余江,故又号“南阳居士”。
竹溪邓家在邓埠镇世纪阳光大道的西面,距今余江火车站不到一里地;现有邓姓村民一百余户。村东200米左右有一条水溪,宽约10米;村后有一大片毛竹林,修长挺拔,青翠秀美。
邓志谟的族兄、曾于万历三十二年考中进士、担任过国子监祭酒的邓士龙在《事类捷录序》中称赞邓志谟说:“族季明甫(邓志谟)幼称颖敏,长擅博物,综今昔已类胥臣(春秋时晋国政治家、教育家),披图牒已媲袁豹(东晋名士),丁年屈首,暂戢翼于云程;壮志雄心,益游神于艺圃。”可见邓志谟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识,壮年专心致志,着作颇丰。但举业无成,又“自号百拙生”,大概意在自嘲。邓志谟“幼称顺敏”,所学的内容,有可能超出一般学子应学的范围,而喜欢多方涉览;在《事类捷录自序》中,他自己也说“幼习糟粕”,糟粕者,也就是指经典、举业等正课以外的读物。
邓志谟年轻时家境可能较富裕,青少年时读书之余喜游名胜。他游历的范围很广,一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游览故乡的名胜,如在书信中多次提到的龙冈峰、马祖岩、黎浦岭、锦江等;二是独游天下,南至无为,西至长安,北至内黄,东至杭州。这样实现“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故“长擅博物”。这时的邓志馍兴致勃发,精神昂扬。但天有不测风云,大约在万历16年前后,正值壮年的邓志谟漫游回家不久,父亲不幸去世。在家守制三年后,自己积劳成疾,三年乃癒。接着母亲去世,妻子亡故,儿子夭折。接二连三的变故不仅使家道中落,而且连续的守制也导致这位饱学之失去了应试的宝贵时机,不得不挑起支撑家庭经济的重任。据竹溪邓家族谱记载,邓志谟尚有一兄一弟。其兄“止食贫”,虽有三子,“长能采薪,其次则舞象,又其次亦能鸩车之戏”,生活艰难,无力救助;其弟尚少,自身难保,更不要说帮助邓志谟了。为了生活,邓志谟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抛弃妻子,远走他乡去谋生。
福建省建阳县(今为市)位于武夷山南麓,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是理学大师朱熹的出生地,也是明朝东南文化中心。境内名胜古迹很多。距城区约8公里有建阳庵山,是潭东第一名山,最高峰海拔1020米。登临绝顶,建阳、建瓯、武夷山风光尽收眼底。孤峰独耸,环山似揖,四时风景不同,娇妖怡人,有灵泉寺、关刀峡、仙姑梳妆、青士迎宾、月景波光、鸳鸯柏树、白鹤仙母、龙坛等十八景。另有朱熹墓、隐峰寺、西山庐峰多处名胜。建阳距邓家埠也不远,从邓家埠出发,经金溪、资溪两县就到了福建的光泽,而光泽和建阳相邻。邓志谟为谋生赴福建建阳,大约在万历22年(1594)受聘于当地大书商余氏,先为塾师,后为编辑。邓志谟在《得愚集》(卷三)《与余君继泉》中曾言“仆亟离西席,登堂而诵南山”,“西席”无疑是指自己私塾先生的身份。后在《得愚集》(卷三)《与余君继泉》中又言:“《肉谱群玉》仆已第其品次,校其鲁西,即登之梨枣也。”“梨枣”即代指编辑的报酬,“第其品次,校其鲁西”,从中都可以看出他编辑、校对的身份。
余氏即余德彰,字继泉(或泅泉),他在建阳有书肆萃庆堂。萃庆堂集编书、印数、卖书为一体。余氏印刷业历史悠久,萃庆堂早已知名天下。邓志漠受聘余氏,也是想借此实现他神游艺苑、寄托自己文学事业的心志。他在受聘萃庆堂之初,出版了自己创作的道教系列小说——《许旌阳得道擒蛟铁树记》、《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三部小说分别以三位道教史上至为重要的仙真作为主角,即净明忠孝道的祖师许逊,锺吕金丹道派的吕洞宾,以及神霄派的真人萨守坚。根据旧有的材料,拼合、改编,敷衍为具有中篇篇幅的小说。《许旌阳得道擒蛟铁树记》主要记述道教全真教始祖许仙许真君斩妖除怪的故事。除渲染道家仙法外,对汉末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生活也有一定反映;对于江西文化,尤其是赣鄱文化、万寿宫文化,极有价值。后经冯梦龙改写,入《警世通言》卷四十,名《旌阳宫铁树镇妖》。《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根据各种民间传说演绎而成,塑造了吕祖吕洞宾道法高妙的仙人形象。入编《四库全书》专题部小说类神魔志怪第二条,名《飞剑记》,注明邓志谟着。《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中所写的王灵官,是明代民间信仰中一位极有影响的神灵。由于永乐皇帝的崇奉和迷信,明代初期一度掀起了王灵官崇拜的热潮,其名声甚至超过了他的上级萨真人。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萨王二真君之始”云:国朝永乐间,杭州道士周思得居京师,以王灵官法降体附神。所谓灵官者,为玉枢火府天将,在宋徽宗时,先从天师张继先及林灵素等传道法,又从师蜀人萨真君讳坚者学符术。因请于上,建天将庙于禁城之西。宣德间,改庙为大德观,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小说中的王灵官,前世叫作王恶,为衡州府湘阴县人,性格凶恶。意外得到一窖纯铁,炼成铁鞭作为武器。他除掉了危害百姓的野猴精、野马精,却被妖气所冲,耗尽气力,气绝而死。城隍奏闻玉帝,敕令王恶为湘阴庙神。他因威逼百姓用童男女祭祀,被萨真人雷火焚庙,愿为真人部将,并发下咒誓。真人同意,改其名为王善。最后两人一起飞升成仙。三部道家小说都表明作者关怀人世,赞扬惩恶扬善、扶危救困、扶正祛邪的中国传统美德,体现了传统的褒贬意识、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代表了邓志谟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在余氏萃庆堂,邓志谟有了用武之地。他利用余氏萃庆堂这个平台,编着了大量具有独创性而又能流行于世的作品。
其一是冠以“争奇”之名的自创作品,计有《花鸟争奇》、《山水争奇》、《风月争奇》、《童婉争奇》、《蔬果争奇》、《梅雪争奇》及《茶酒争奇》七种。每集都是上、中、下三卷。上卷则各为一部近约万言的创作,多无篇名,皆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叙双方争胜、相互辩驳之事,唇枪舌箭、你来我往,又间杂谑语,颇多谐趣,读来令人捧腹。 根据内容,研究者将它们命名为“争奇小说”,其故事发生、发展的基本模式为:双方因争地位高低而爆发舌战,主将副将次第出阵,自我标榜,相互攻讦,难分伯仲,暂时休战。但均感忿忿不平,于是各修奏本,请第三方公断。第三方接奏后,先出题考校双方,然后下判语调解,论争两方遂重归于好。除却双方的争辩、对嘲外,整篇小说几乎没有任何其它情节,此等游戏之作,特别是运用论辩形式,以对话构成小说主体的创作方式,即使在整个明清小说的长河中,亦是极其罕见,实为邓志谟独创。中、下两卷为有关专题的名家诗文选辑,间附己作。如《茶酒争奇》三卷,卷一为作者自撰的茶酒争辩的游戏文章,卷二、卷三辑录有关茶酒的诗文。这些作品中大量穿插了诗词戏曲、神话故事以及民俗材料,而且有很多是关系这些争奇内容的名人诗词曲赋。可见邓志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博闻强识,文思敏捷。
其二是传奇类《五局》:一用骨牌名,名曰《八珠环记》;一用曲牌名,名曰《玉连环记》;一用鸟名,名曰《凤头鞋记》;一用药名,名曰《玛瑙簪记》;一用花名,名曰《并头莲记》。“传奇”本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传,有“传说”的意思;奇,指奇异事迹。“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的总称。邓志谟的《玉连环记》是在民间文学基础在创作的优秀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玉连环记》的故事情节非常富有特色,情节连贯、紧张、紧凑,一环紧扣一环;悬念、照应、过渡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尤其情节上的张驰有序,使读者既为故事所深深吸引,又可以获得美的艺术享受。如在儿女情长之中,安排了“救惠”、“遇盗”、“训瓶”等紧张场面,使故事更加妙趣横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玉连环记》曲词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开篇的两段优美的曲子,点明了作品的主题思想:“眼看今来古往,滔滔绿水长流。光阴瞬息不停留,回首青山依旧。月白风清美景,良辰春尽冬秋。人生何必苦忧愁,且把新词侑酒。”如“花脉脉,月娟娟,月缺花残倍可怜。花容月貌人何处,月下花前人恍然。春月峭,春夜寒,春愁抚遍小栏杆。念娇妻百遍怎得相呼应,只落得一声长叹两眉攒。”就很贴切地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总之,《玉连环》是一部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它具有正统文学所缺乏的自然、清新的气息。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今天仍有进步的思想教育作用和认识意义。一些作品来自民间艺人之口,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形式活泼,语言生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其三是编辑专业工具书籍,如《古事苑》捃摭(采集)古事,裁为俪偶,凡六十篇,十二卷;《一握坤舆》(十三卷)介绍天下路程,《新刻洒洒篇》(六卷)是笑话集。《精选故事黄眉》(十卷)、《重刻增补故事白眉》(十二卷)、《丽藻 》、《古事镜 》则不啻于是三部写作借鉴词典。《一札三奇》分仕进、婚姻、时节、酬谢、吊唁等数十类,详述各种札启之写法,实为一部应用文体大全;《韵丰情书》乃一部时人的书信选集,《得愚集》、《续得愚集》收录自己的信札。这些作品面貌独特,虽为编辑之作,也须编着者富于胆识才艺。可惜这些作品多为日本内阁文库收藏,国内却少有善本。
其四是数十年呕心沥血,披沙拣金,编着类似于百科全书的《锲旁注事类捷录》十五卷。卷一为天文地舆,卷二为君道宦品,卷三为人品性情,卷四为女子法教,卷五为岁时宫室,卷六为伦道身体,卷七为德器人事,卷八为百花百草,卷九为飞禽走兽,卷十为昆虫水族,卷十一为文具武具,卷十二为音乐杂具,卷十三为饮食果食,卷十四为珍宝衣服,卷十五为吉事凶事,内容十分广泛。《锲旁注事类捷录》对明代士大夫阶层闲逸优雅的生活情趣记录尤多,保存了许多已佚古籍的宝贵资料。邓志谟在自序中提到为编纂好该书,参考了经、诸子、正史、别史、图注、志乘、传记、诗话、别集、类书等各类书籍共172种;并说明编辑、刊刻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后辈参考学习而用的。为了提高影响,邓志谟特意请了《国朝典故》的编者、国子监祭酒、族兄邓士龙写序。该书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萃庆堂刻印出版。可惜这部费尽作者心血、最能表现作者严谨治学风范的巨着自刊布以来却流传不广,而且在清乾隆修纂《四库全书》时被列为禁毁之列,故颇为罕见。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着录,现存世仅3部。
邓志谟博学多才,学问优长,集作家、学者、编辑、出版者于一身,着作等身,堪称文学巨擘。他参加过科举,但是科场失意;长擅博物,又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他的创作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就小说的题材内容而言,邓志谟长期生活于社会底层,熟悉市民生活和民间故事传说,并带入小说的编创之中,丰富了小说的题材内容;就小说艺术和编创方式而言,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水平,扩大了小说的社会影响,促使小说由民间走上案头,由世代累积型编创方式向文人独立创作、向雅俗共赏的道路迈进;从小说流派的角度来看,邓志谟在书坊主有意识地组织下进行小说编撰,推动了小说流派多样化的形成与发展。《安仁县志》卷三《隐逸》这样记载他:“邓志谟,字景南,竹溪人。好学沉思,不求闻达,着有《古事苑》、《事类捷录》、《黄眉故事》、《白眉故事》诸书行世。自号白拙生,其人弱不胜衣,而胸藏万卷,众称‘两脚书橱’。临川汤显祖尝以异才称之。”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
然而中国古代小说家地位远不如诗人、散文家高,邓志谟这样全国着名的小说家、戏剧家、学者,但其名却不入正史,就连《饶州府志-人物志-文苑》也不载。由于他的作品又都被禁或流失海外,多年来未受论坛重视,几乎所有的文学史着作和小说史着作都未曾加以评述,即使偶有评述和介绍,也主要就其道教小说立论,而且大多数转载海外或台港论者的文字,甚是遗憾。近年来,日本学者金文京利用日本内阁文库的珍贵藏本,对邓志漠及其“争奇文学”,进行了较为深人的系列研究,先后发表了《《/span>童婉争奇>与晚明两性文化》、《晚明小说、类书作家邓志漠生平初探》及《晚明文人邓志漠的创作活动——兼论其争奇文学的来源及传播》诸文,对邓志漠及其“争奇文学”进行了较为深人的系列研究,于是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渐有研究文章见诸报刊。
名人散文5:中外名人趣事
文/肖新花
中外许多名人生性幽默,留下了不少逸闻趣事,读之不但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还能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发。
民国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过五十大寿,给马寅初发了请柬。寿宴上,有人想巴结孔祥熙,提议讲笑话。马寅初首先站起来说:“我不会讲笑话,只会讲故事,我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助兴,怎么样?”大家拍手叫好。马寅初接着说,“从前有兄弟三人,老大叫年纪,老二叫学问,老三叫笑话。有一天,父亲叫他们兄弟三人上山砍柴。晚上回来后,老大年纪砍了一把,老二学问一点也没有,老三笑话倒是砍了一担。”这实际上是讽刺孔祥熙“年纪一把,学问全无,笑话一担”。众人心领神会,顿时鸦雀无声。孔祥熙听后,无可奈何。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为了谢绝社交活动,安心写作,竟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社交约会,待须发长还原,他的大作也告成功。
有一次,雨果出国旅行到了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就问他:“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就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贩卖笔杆。”
法国着名作家大仲马到德国一家餐馆吃饭,他想尝一尝有名的德国蘑菇。但服务员听不懂他的法语。他灵机一动,就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递给那位服务员。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飞奔离去。大仲马沾沾自喜,心想:我的画虽不如我的文字传神,但总有两下子,行!
一刻钟后,那位服务员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拿了一把雨伞对他说:“先生,你需要的东西,我给你找来了!”大仲马愕然。
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拍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瞪着那只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的武器,让苍蝇飞走。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卓别林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大家听后都乐了。
名人散文6:我顶多是个乡镇级名人
文/侯建磊
什么是好书? 我的体会是,读时能刺激、引发我思考、感触,面对划出的句子,令我忽有所悟,想写点儿什么、抒发点儿什么的书。
《帷幕》就是近期读到的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了它的一句话,我已经写了一篇《文学的疯狂繁殖》。现在,又要写这一篇。必须得写。把欲罢不能的阅读停下也得写。宁肯迟迟不把它插入书架,若有所思地多看几遍,耽误许多工夫也要写。
昆德拉这样试着明确“名人”这个词:“一个人成为名人,是当认识他的人数明显超过他认识的人数时。”
那我不是名人!我的写作,并未造成认识我的人数明显超过我认识的。基本上,知道我写作的人,少于认识我的人。我的公众形象,就是泯戳众人之林的普通的我,私下喜欢写作,偶尔发表作品。我在写作领域并未成名成家,毫无影响力,几乎也不想有什么“圈儿内知名度”。我身边的人,都不写作,都不读书,我有点儿不好意思让他们认为我擅长写作。给他们赠书时,我总有一种用“出书快于读书”骚扰他们的歉意。我就是一个和他们没任何区别的世俗人。
与昆德拉人数对比论相对应,木心对“名人”的表述更简单:“知名度等于误解。”
咱既非名人,被误解的概率就极少。可是,咱毕竟舞文弄墨,广种稀收,薄得虚名。在这方面,我非常喜欢蒋方舟写的一篇《我顶多是个乡镇级天才》,内有这么一句:“天才可能分很多级别,小区级,乡镇级,省市级,全国级,我顶多就是个乡镇级,属于亲戚朋友拍拍我爸妈肩膀说你家孩子不错那水平的。”
这孩子,说得真好!但她明明非农村出生,名气又大到摘录至此都不用注释“蒋方舟是谁”,自然属自谦的调侃。跟赵本山说自己是铁岭的,莫言说自己是“高密东北乡”的,一个道理。
可我,确确实实只能评判自己是个“乡镇级的名人”!这个乡镇,还是确确实实的“开封市郊区大米乡”那个乡镇,我的父母、村邻、同学,都生活在那儿。进入我们乡境,报出我的名字,不是吹牛,绝对能找到我家!村级的?总不止了。咱不过谦。我们村反倒没人知道我写作这回事儿。灯下黑。绝对不会有街坊四邻拍拍我爸妈肩膀说你家孩子不错。我若混个乡长当当,或有钱成乡镇企业家,也许更容易这样。小区级的?不,在我们小区,我认识的邻居没有物业经理多,认识我儿子的人远比认识我的人多。将自己移栽到一百公里外的郑州的这个小区里后,我最多是以“深深的爸爸”这个角色,存盘于邻居印象里。在我家——儿子还小,姑且就等于在我媳妇儿面前,我干脆就因写作而遭剥夺和厌恶,不说也罢。
昆德拉还对名人与荣耀的关系,做了犀利的阐述:“一个伟大的外科医生得到的承认并非荣耀;他并非被公众钦佩,而是被他的病人,被他的同行。他活得很平衡。荣耀是一种不平衡。有的职业不可避免地、无法回避地将它带在了身后:政治家、模特儿、体育明星、艺术家。”
最后,昆德拉彻底撕去艺术家的面具:“艺术家的荣耀是所有荣耀中最可怕的,因为它隐含着不朽的概念。/每一部带着真正的激情创作出来的小说,很自然地追求一种可持续的美学价值,也就是说,能够在它的作者去世后继续存在下去的价值。/这就是小说家的厄运:他的诚实系在可恶的自大的柱子上。”
所以,能偷偷地当好这个乡镇级名人,还不简单哩!
名人散文7:名人鲁迅
文/* 诗水墨竹 *
时光飞逝,名人是历史长河的悬帆,鼓满浩荡长风挂起烟尘万里,他们的作品和精神是惊天纬地的丰碑,扎根历史直指未来。
汉赋楚辞唐诗宋词一咏三叹、颜欧柳楷隶传行草风采飞扬、老庄孔孟诸子百家争奇豆艳、诗经史记本草纲目篇章灿烂……
在历史的长河中鲁迅是那号召帆。
他的文章是一种精神,携五千年浩荡古风采日月之精气,聚集了一个敢于揭露敢于批判敢于斗争的心灵。字字句句都是浩浩荡荡的方阵,灵魂不朽精神不灭。它还是了解当时中国国情最可靠的文字,睁了眼看事实、看清事实承认事实扫尽瞒和骗。鲁迅的文章包含了根底在人的思想:地球上如果没有人那么它只是一个兰色星球罢了;世界上假如没有人那还有什么人的历史呢。这文章就是为了中国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而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打。它历经风霜雨雪的千淘万漉拂去浮光洗尽铅华,在沧海中斑斓在斑斓中飞扬,是当时社会千山万经柳暗花明中永恒的北斗、光明的曙光。
鲁迅,一个在恶劣环境中铸造的伟人,亲历了史无前例的“浩劫”,批评文明批评社会,决不只限于表面的优劣是非,而是对国民性的弱点给予解剖和揭露。
他的精神如歌,在风与如磐的历史隧道里回荡如雷,冲破思想的沉沉夜幄;恰似一轮红日,腾云架雾霞光万道迸射苍穹万里。
在那深邃幽深的思维星空里,鲁迅是那澄碧圣洁的一轮朗月
名人散文8:拜谒先生
文/天泽
绍兴是个名人辈出和人文荟萃的地方,这次因仰慕人杰地灵的古越文化去了一趟绍兴,拜谒了鲁迅先生的故里。
清晨一早,从杭州出发,约半个多小时车程,便到达绍兴。因时间关系,我们只选择了鲁迅故里、沈园和绍兴老街,然而,惟鲁迅故里游人最盛。国人都尊称鲁迅为先生,一是鲁迅曾在国内外多所大学任教,二是鲁迅的博学与智慧不愧为国人的先师,不妨借此称先生。
我一怀崇拜,走近先生。在街口,老墙上装饰了石刻画,先生一脸高傲,手中的烟蒂青烟缕缕飘逸,一副沧桑、浩茫的神情,深邃、凝练的眼神,穿越着那个让人压抑的时代。
沿河而铺的石板街,沿街而立的老式街肆,河上悠行的乌蓬船,船上戴着乌毡帽的船夫,无不显示着百年前以至数千年更久远的这座老城悠悠的时光,沉淀着历史的演变和风土人情。
鲁迅绍兴故居坐落于绍兴市东昌街口,是江南典型的深宅大院建筑,被称新台门的院宅为绍兴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是鲁迅八世祖清嘉庆年间在老台门基础上修建的,世系绵延。厅廊堂室挂的匾额楹联,摆的雕花案椅,一派故旧和书香气。在鲁迅散文中所描述的百草园,似走进了先生的童年,穿过月亮门,一畦青菜正绿,栅栏外的百草萦碟,高大皂荚树仍依念着故人。三味书屋的匾额,字迹依然清晰苍劲,屋内方桌方椅显露陈年岁月的痕迹,鲁迅座位上,仍留着鲁迅当年读书自励刻下的“早”字。
先生一生大多在孤独、忧伤中度过,然而,我想先生的童年该是最快乐和幸福的时光,院中一棵榕树下,坐着小时候鲁迅听奶奶讲故事的铜像,一旁卧着一只小猫,再现着童年时光的家庭温馨。先生自出生一直在故乡生活了十八年,其故乡的千百年文化传承和朴实的风情,在先生的著作中都有印证,故乡是人情系之根,本系之源,而这些又是如何濡染和塑造了先生的思想和品格呢,去尝咸亨酒店的茴香豆和乌干菜,去坐一次老式的乌蓬船,去看一场传统的社戏,再听一次奶奶讲的辈辈相传的童话,再朗读一遍过去的中学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据说在先生十三岁时家境开始中落,后日益艰辛,她和母亲支撑着这个大家,对于人生的艰辛、世态炎凉,先生过早地有着深深的体验,国破家败,先生对一个人的自立,一个民族的自强,有着太多的感慨。他笔下的孔乙己、阿Q、祥林嫂、华老栓人物的命运,都聚焦着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也映衬了先生复杂的情感。
饥饿的年代,渴望温饱,贫弱的民族,渴望强盛。先生是民族的先锋和代表,曾幻想以学习医术医治病态的民族,后弃医而执教,希望去以教育教化一个被愚昧的民族,而他更多精力投身于写作,先生以文思敏捷,不辍笔耕,其发表的文章、文集连篇累牍,先生以大爱大恨的胸怀、敢为人先的精神,正启蒙了一个民族。
先生是知识最渊博的人,这是老舍对先生的赞许;先生是现代中国的圣人,这是毛泽东对先生的评价。先生对泛生的悟道,对哲思的升华,睿智而犀利,他不愧一代文豪,思想家,革命家。
作为一个中国人,恐怕没有不知道鲁迅的,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国民,我们应从先生那里悟到什么:首先是做人高尚的人格,先生对国人而言,更具魅力的不是文学和学术史的地位,而是“兼爱”“无我”的人格;还有他的坦荡正直之怀,对权贵没有分毫媚骨和奴颜,敢怒、敢言、敢做、敢当;再就是一生追求更大释放人生的价值,先生曾说,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效,等于延长生命。
先生故居,不止在绍兴,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等地都有先生的故居,其实,在先生的意识里,整个中华都是他的故园,人民是他的兄弟姐妹。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但他还活着。臧克家的诗,让我们深刻体会先生和先生精神,常青不老。
名人散文9:闲说名人
文/华杉
近年,中国名人、名家之多,可谓叹为观止。
笔者案桌上放有名人辞典,八九种之多。就其专业范围内浏览了一遍,见其中不少同行名家属初次相识。恐已孤陋寡闻,便请教了同行的几位资深学者,他们也持同感。既是名家,连同行都不知其名,岂非咄咄怪事?
何谓名家,以学有专长而名为一家之谓也!名家的着名程度与其学术专长的水平成正比。古人之所以有名下无虚士之说。如无学术上的建树事业上的成就,谁愿意心悦诚服地通过传抄称其家颂其名鼓其掌呢?因此,出名者,无须冠之以着名,反之,着名叠成山,也无异于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然而,今天情况则不同,印刷事业的发达,能使平庸无奇的无名小卒短期内成为一员名家。翻阅一下如今的名人辞典,入选者固然有学问卓着名闻社会的专家学者,但南郭之流也不乏其人,有只写了一篇通讯而入选为着名作家的,有只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而被捧为着名经济学家的,等等。简言之,不少名家的帽子是人为地自己买来自己戴。如此名家的可信度便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了。
今日名家缘何这般多?因为某些人想出名。常言道,名与利是一对孪生子。有了名家的头衔,说话嗓子也大了,社会还不刮目相看?在单位里,还可凭藉名家的头衔,评职晋级、分房子加工资,比别人多一个硬件。正因为如此,一些人把名家的桂冠看得很重。《儒林外史》中的那个范进,想中举都想疯了,无非是因为当上了举人,就不再是一介寒士,而是身价百倍,官位金钱跟着来。现在,某些人之所以处心积虑地想当名家,不难从范进身上找到影子。
用经济学的观点说,供给在于需求。既然有人想当名家,于是产销一体化的名家文化公司便应运而生。形形色色的名人辞典,大都出自这类名家文化公司,只要付上千儿八百的,或包销十本二十本书的,便可入选成名。这类名家文化公司明明出于牟利,却还美其名曰褒掖人才。另一类名家文化公司,是无须顾客破财的,比如一些报刊杂志为了扩大自身影响,打开销路,专辟名家特稿等栏目,而在那里发表见解的并不是真正的名家,所说的也并无高明之处。而这些名家也并无半点不安,像真的一样当起了名人。
毛泽东诗云: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而今正值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代,本当名家辈出。时代呼唤名家,社会需要名家。然而,名家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没有真才实学垫底的名家,仅为人作喷饭用,有何意思?
名人散文10:传承
文/刘秀清
福州的名人很多,严复、林则徐、林旭……无不是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因而名人故居也很多,那些静默的建筑在岁月的绵延中以无声的诉说在传承、传递着名人身上特有的精神、情怀、情操、气质、信息,给后人以启迪。两年前,在福州“三坊七巷”参观林觉民·冰心故居时,这座安静的院落带给我的感触,让我至今难忘。
由于历史原因,杨桥巷拓宽变成杨桥路,这处宅院由原来的三进院落变成二进院落,面积也仅是当年的三分之一,然而,仅此保留下来建筑的格局风貌,仍是无一处不显雅致。不宽的院落中,老树、绿藤、翠竹、腊梅,生机勃勃;青石、流水、小桥、游鱼,动静有致;整个院落房舍相连,虚实相生,布局紧凑,错落相依。房檐前伸很多,却也留出了足够亮堂的天空,在净蓝明亮的天空下,仰头望去,房梁、斗拱、瓦当无不中规中矩,却又在规整中透着匠心与格局。就是在这样雅致讲究的宅院里,林觉民与挚爱的妻子陈意映情深意笃,“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林觉民《与妻书》)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被捕就义后,林家躲到福州远郊避祸,将故居让售与谢銮恩。两年后,陈意映因忧伤抑郁过度离世。静美的院落,既滋养了林觉民的大爱情怀,又孕育了“高于尘世”的忠贞爱情。孙中山先生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言之中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公正评价了黄花岗烈士“秉血荐轩辕”的壮志豪情与历史作用。“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哭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参加起义前和泪写下的《与妻书》,至今,仍不断净化与升华着处于幸福之中的后人的心灵和情怀。
其后搬入这处宅院的谢銮恩,其孙女谢婉莹,即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冰心。冰心对福州故居的回忆是这样的:“我们这所房子,有好几个院子,但它不像北方的‘四合院’的院子,只是在一排或一进屋子的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每个‘天井’里都有一口井,这几乎是福州房子的特点。这所大房里,除了住人的以外,就是客室和书房。几乎所有的厅堂和客室、书房的柱子上墙壁上都贴着或挂着书画。……这些挂幅中的确有许多很好很值得记忆的,如我的伯叔父母居住的东院厅堂的楹联,就是‘海阔天高气象风光月霁襟怀’,又如西院客室楼上有祖父自己写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两副对联,对我的思想教育极深。”贫农家庭出身的谢銮恩,通过父辈与自己的努力奋斗,继续在这里为子孙营造了一个书香气息浓厚的雅居环境。而今,门旁、柱上无处不在的楹联仍然在静静地散发着智慧的魅力,历经岁月风霜不减当年的光泽!
只是斯人已去。今天,在这座院落的前庭,立有“一座宅院,两位名人”的石碑序语,镌刻着从这座宅院中走出的两位杰出人物的风采:同一片屋檐下,先后走出两位大写的人,一位为砸烂旧世界而英勇赴死,一位为建造大爱屋而毕生从文;一位秉血荐轩辕的男儿志,投绝笔为檄,一位为照亮人类的生命路,举橘灯为炬。前者觉民为有牺牲而永生时年廿四岁,后者冰心为有爱心而长寿享年一百岁。
有时会觉得,正是这座故居中蕴藏的人文精神、美好情怀,滋养了成长其中少年的精神和情怀,熏陶着他们的格局和胸襟。当年,建筑的设计者,将自己的才思、期冀,注入了这座院落,这些静美的建筑,观天地气象,壮思逐风云,于大静大美之中,无言地传递着设计建造者的精神、格局和天地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息。而后,生长其中的少年,又以自己的大爱,赋予了这座院落以新的内涵和生命。静美院落,静美时光,在静美之中,有多少情怀,在静静涵养,有多少精神,在默默传承?
名人散文11:名人猴趣
文/孟祥海
北宋词人晏殊的幕僚王琪和张亢,一个骨瘦如柴,被人戏称为“瘦猴”;一个一身肥肉,被人誉为“肥牛”。
一天,王琪瞅着张亢笑嘻嘻地说:“张亢触墙成八字。”是挖苦张亢是头笨牛,牛脑袋撞上墙,能撞出一个“八”字的痕迹。张亢则反唇相讥,冲着王琪说:“王琪望月叫三声!”这里的“叫三声”化用了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在嘲笑王琪是只猴子。“成八字”“叫三声”,可谓对仗工整,入木三分。文化人的打趣也极富文化色彩!
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贵州省兴义府知府家里生了个男孩,孩子出生后哭闹不止。知府请了好几个郎中,都说没病。父亲便在府衙前的兴安街上贴了张符咒:“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不知前世是何仙,含冤受辱降人间。过往君子都来念,洗尽前孽享平安……”
有位老者看后说:“莫非这位公子,真是一位异人?”有位卖柴的小伙子说:“我家住在将军山里头,每次来兴义赶场,都是三更天就起身。有月亮时,总能看到一只老猿坐在山头上。听我爷爷说,那老猿最少有300年了。在上月十五六的晚上,月亮明光光的,我却什么也没看到。原来它转世了……”
“噢,将军山的猴子转世,说不定将来会成为大将军呢!”于是,知府的儿子是将军山“灵猴转世”的传说不胫而走,且越传越奇,越传越神。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晚清重臣:张之洞!
还有一位晚清重臣被清廷加官进爵后,他最信任的一位幕僚,看他一身盛装,就说:“以后我们是称呼您中堂呢,还是称呼您侯爷?”没想到,他却幽默地说:“只要你别称呼我为猴子就行了!”此时此地此言,除了幽默,更是一种自嘲,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实在在地是被朝廷当猴耍了一场:当年咸丰皇帝临死前留下遗旨,“克复金陵者王”,可眼下他这个“克复金陵者”只封了个“侯”。此人就是晚清重臣曾国藩。
这些与猴子有关的故事,读来也颇为有趣!
名人散文12:闲谈名人植树
文/程贤军
名人大多爱植树。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他起草了着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指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了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将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新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决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周恩来总理也非常重视植树。1964年,他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接受了阿尔巴尼亚政府一份珍贵礼物——1万棵油橄榄树苗。回国后,他在云南海口林场亲自栽植,使这一优良树种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十几个省区结出丰硕果实。
邓小平历来关心植树造林工作,他于1981年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他曾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领袖们胸怀天下,心里装着的是百姓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他们植树植下的是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希望。与领袖们相比,文人墨客植树有鲜明的个性,爱将个人的喜怒哀乐随树植下,别有趣味。
陶渊明不仅“独爱菊”,也喜柳,朝夕与柳为“友”。他特意在自家门口亲手栽种了5棵柳树,号称“五柳先生”,并留下了“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传世佳句。
白居易爱树如宝。他被贬任忠州刺史时,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木,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作刺史时,特别重视植树造林,尤爱植柳树。他不仅严令辖区治下的城郭巷道、高坡矮堤等处都要广植柳木,还亲自到柳江边植柳。有诗道:“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因而,他被人们誉称为“柳柳州”。
春天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无论你是名人还是普通民众,只要你将树植下,并精心呵护,日后你一定会收获一片绿色的世界。
名人散文13:当机立断
文/思林
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发生在他6岁时。
有一天,王安走在树下,突然有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来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同鸟巢一起带回了家。他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到门后,然后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
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
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作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名人散文14:卸去名人光环,他们是可爱的“吃货”
文/张帮俊
现在,“吃货”这一词很流行,这是对爱好美食人的戏称。在民国时代,也有很多名人“吃货”,他们对美食的痴迷、贪吃的程度有时让人瞠目结舌。
做过湖南都督的谭延闿可称得上是“民国第一美食家”,不但爱吃,而且会吃。他曾说:“嫖赌与我无缘,吃喝在所不辞”。他最喜吃鱼翅,几乎每餐必食,非鱼翅不饱。一次赴宴,席间主人大谈鱼翅不可食,味如嚼蜡,谭延闿点头认可。可是酒至半酣,仍没见鱼翅上席。谭延闿坐不住了,便向主人请求:“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
谭延闿还喜欢研究美食,根据多年的美食经验,结合湘菜的特点,制作出了私房菜——谭家菜,名噪一时。不过,过分贪吃的后果也很严重,由于他长期吃高蛋白、高脂肪、高油脂的食物,对心脑血管刺激大,谭延闿吃成了胖子不说,还因脑溢血突发,51岁就早逝了。
张大千,不光是书画大家,也是“大胃”先生。他除绘画之外,最钟情于美食、品尝美食,还亲自动手操作,乐此不疲。有次,在成都,他听说成都的笼蒸牛肉很有名,便让人去买来品尝。结果,吃了两家的笼蒸牛肉,他都不是太满意,不是嫌火候不足,就是认为麻辣味不够。最后,“嘴刁”的张大千自己动手制作笼蒸牛肉,味道得到很大提升。
教育家李瑞清号称“李百蟹”,看这个名号就知道,他对蟹的情有独钟。每年螃蟹上市时,他肚子里的馋虫就蠢蠢欲动了。都知道,蟹属寒性,吃多了伤身。可是,李瑞清的肠胃很特别,对寒性极大的蟹有很强的承受力。他吃蟹很有讲究,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慢慢品味。他有“吃蟹五大步”,即,掰、吮、挖、夹、捅。他吃蟹吃得很细致、有耐心。一只接一只,一天可吃上几十只,因此,才得“李百蟹”的雅号。不过,54岁时因中风去世,估计与吃太多的蟹有关。
鲁迅也是个“美食达人”,时常与朋友们下馆子。鲁迅下馆子,几乎不选素菜馆。他的口味以浙江菜、山东菜、河南菜、北京菜为主,最吃不惯的是福建菜。那年,鲁迅被教育部任命为佥事,他约好友钱稻孙、许寿裳下馆子。酒到半酣,不觉时间已晚,于是,彼此搀扶走出饭店,抬头见月光如水,便在街头要了三匹骡子,骑着骡子逛街。
季羡林吃饭不讲究吃相。在北大任教期间,他爱坐到红楼前的马路旁的长凳上,同“引车卖浆者流”挤在一起,在小摊上喝一碗豆腐脑儿,吃两个烧饼。作为身份尊贵的北大教授,他却端坐在街头饭摊长凳上怡然自得,旁人谓之斯文扫地,可他却自嘲自己是天生的“土包子”,土性难改。
美食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卸去名人的光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吃货的可爱、真实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