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小孩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小孩的散文1:揣孩子
文/丁明烨
儿歌曰:二婶子,揣小孩,大腰棉裤象小船,大襟棉袄象风帆,青色的缠带缠起来,哧啦一泡童子尿,浇得二婶跳三跳,扑哧一个童子屁,臭得二婶倒喘气,咔嚓一脚童子踹,痛得二婶立眼角。
在农村,孩子多,人手少,妇女们既要照顾孩子,还要忙活农活家用,她们就把年幼的孩子揣在怀中,既照顾了孩子,也不妨碍他们纳鞋底、纺棉花,养猪、喂羊。
当时农村妇女穿的都是老式的对襟的棉袄,宽大的裤腰,取两片半截小被,用两条缠带往腰中腋下一扎,就为孩子创造了舒适的温床,孩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或玩耍或睡觉,尽情享受母爱的温馨。只有在寒冷的季节,母亲才会把孩子揣在怀中,既是守护,也是一种保暖措施。
揣孩子,也不只是母亲的专利,为给母亲腾出时间,孩子的姐姐们也会成为专职保姆,揣着孩子串门,玩游戏,孩子在颠簸中不哭不闹,充满好奇,揣孩子的也落个痛快清净,至于形象吗,活脱脱一个大面包,也就不好顾及了。
孩子如果长时间躺在炕上、床上,得不到家人照顾,往往哭闹不止,屙了尿了大人也不知道,有时把屁股渗的红肿,甚至引起皮炎。揣孩子就不同了,能随时掌握孩子动态,及时更换尿布,更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新奇。当然,揣孩子的人被孩子尿一怀、拉一身,也是常有的事,但小孩子的排泄物,他们不觉得有什么肮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2岁是婴幼儿感知世界,形成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母亲要与孩子有肌肤之亲,多有皮肤接触,让孩子心中有安全感,孩子长大后才会乐观自信,不会有恐惧心理,性格才不会忧郁。
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尽管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心理健康,内心阳光,很少有心理问题的,或许与先人们创造的“揣孩子”方式不无关系吧。
小孩的散文2:小小孩 大理想
文/王思宇
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我认为当警察在大街上执勤的样子很威风,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可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理想变了,那时我觉得当一名公交车司机也是件很有趣的差事,操作一辆这么大的的机器也是一份很得意的工作,能为那么多的乘客服务,我会感到很光荣,不过到了六年级时,我的理想就又变了。
说来很有趣。有一次,舅舅在森林公园的练江河畔搭了个蓝色的小帐篷。我异常兴奋地和表妹钻进帐篷,在帐篷里嬉笑打闹一阵后又爬出来,感觉有趣极了。尤其是我,活力四射地在岸边蹦来跳去,就差没跳进练江河游几圈了。舅舅打趣地说:“看样子,你长大之后很适合在野外工作啊!”他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我怦然心动:哈哈,做个地质学家也不错嘛:带着帐篷去找矿,夜晚在野外露营,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寻找宝藏,这很符合我的性格。虽然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像恶劣天气、怪蛇毒虫等,但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老是想找一份没风险很悠闲的工作,又有什么意思呢?嗯,这次我不会变了!我就要当一名地质学家,去寻找、发现许多宝藏,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小孩的散文3:我会带小孩
文/康兴超
那是一个个星期天,爸爸妈妈要二叔带他们上街去办事,可二叔家刚满一岁的弟弟没人看。这如何是好呢?大人们都为这个问题发愁了。
我在一旁打算着:我可以试试啊,如果我答应了看孩子,爸爸妈妈不仅会夸我懂事,说不定二叔还会买点什么奖品奖励给我呢。我这样想着,就自信地说:“看孩子这件事只有我能完成了。”
我的话一说出口,只见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好像不相信我。于是我又对他们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带着弟弟的。”说着还冲弟弟做了个鬼脸,引得弟弟直冲我笑。他们一看这场景,就放心地走了。
可是他们刚刚走一会儿,弟弟就哭了起来,我问弟弟要干什么?弟弟只用手在自己的脸上转,难道是他饿了?我去二叔的包里找来奶瓶,又把牛奶挤进去,拿去给弟弟喝。弟弟却用手一推,小嘴撇着,一颗颗金豆豆顺着双颊滚个不停。他到底要干什么?于是我急忙把奶瓶放进冰箱里,继续哄他。我心想:“弟弟要干什么呢?我要是看不好弟弟,那就得不到表扬和心爱的礼物了。”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对了,电视,动画片他最爱看!我赶紧打开电视机,调到儿童最爱看的动画片——《熊出没》。这招还真灵,哭声戛然而止,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结果节目一完,弟弟看到了熊大熊二转一个身,屁股撞到了一起,竟开心地拍起手来了。看到弟弟开心,我也跟随弟弟开心了。这时我又打开冰箱把奶瓶拿给了弟弟,弟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唉!总算把他搞定,不然我的如意算盘就白打了,礼物也泡汤了。”
吱嘎一声,爸爸妈妈和二叔都回来了。他们进门看到弟弟没哭,还开心地笑着,吃着奶,都夸我懂事能干。二叔奖励了我一个大大的棒棒糖,我开心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
小孩的散文4:拾荒小孩
文/熊湘鄂
暑假又要到了。我问正在沙发上蹦蹦跳跳的儿子:今年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准备怎么度过?儿子还小,才7岁,玩得正欢,被我猛地一问,停下来,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每天上午做一小时作业,下午午休起床后写半小时大字,五点半再去体育馆打羽毛球。”他的妈妈帮他回答,顺便对他的假期生活进行安排。
我把他拉到身边,征求他的意见,当“报童”,去卖报纸怎么样?什么是“报童”呀?他不解。我告诉他“报童”就是歌里唱的卖报纸的小孩子——解放前在周恩来爷爷的领导下,他们机智地将《新华日报》发放到街上每个人手中。听我讲完,儿子连声说“好”,并嚷着放暑假了要去卖报纸,当个勇敢的“报童”。此“报童”非彼“报童”。没办法,我只得又告诉他,如今当“报童”,不是为了和敌人作斗争,而是为了“钱”。钱?儿子更是睁大了眼睛,疑惑地问我,大人不是有工资吗,他要钱干什么?孩子这么问,让我突然心生愧疚。一直想让孩子在一个单纯和清澈的世界里成长,免于过早接触世俗的烟火,却不料他在疏于对钱财敏感的同时,却少了一些世事艰辛应有的感知。
在对生活基本事理的一番阐述过后,我和儿子达成一个协议:这个暑假,他通过卖报纸、洗袜子和倒垃圾等劳动,换取他下学期的零花钱,而我则以一比一的比例对他进行配套奖励。如此,他挣一块钱,我便拿出一块钱帮他储存,给他个人建立一个小小的账户,今后由他自己支配开支。我的初衷是,要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生活态度。
和儿子约定好没几天,我便在一个早晨碰到了一群卖报纸的小“报童”。他们旁边,站着一群成年女性,不停地向这些孩子大声喊话,提醒注意安全,或是协助整理报纸,有的则在帮孩子收钱……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不得而知。只是,突然间我对自己让儿子暑假去卖报纸的想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不敢保证,儿子如果去卖报纸当“报童”,他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会不会也跟那群大人一样,拿着水杯和毛巾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
前不久,我带着孩子回老家看望他的爷爷奶奶。闲聊中母亲讲道,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县里组织搞了一个“美德少年”活动评选。有一个叫曹俊安的小朋友,今年才9岁,三年前父亲患病去世,母亲改嫁远走他乡,他只能独自跟着年迈多病的外公外婆生活。每次放假,他要么帮外公外婆干农活,要么去集镇上捡塑料瓶子或易拉罐换钱,补贴家用。他的外公对来采访的县电视台记者说,小俊安每次看到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喝饮料,他就悄悄地站在一旁,等人家喝完后,将随手扔掉的塑料瓶子捡走卖钱;还说,有时候看到人家喝饮料时孩子也会禁不自禁地咂咂嘴,这个表情让他这个当外公的心里也非常难受。
“在颁奖晚会上,曹俊安能跟主持人一口气说出十多种饮料的牌子和价格,只是他说他从来没有尝过任何一种饮料的味道。”母亲讲完这句话,转过身,悄悄地掀起了衣角……
小孩的散文5:今年回家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过后,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离家在外的游子迫切地想回家,在家的老人期盼着孩子们早点回家过年。人们都在陆续准备年货,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年,这个中华民族最传统的节日,带着喜庆与祥和,带着远离家乡人们的归心似箭,故乡亲人的望眼欲穿,以更加浓厚的气息向我们走来。
往年,我们有好多个春节没办法团聚。大哥大嫂远在北京,大哥上班,匆匆赶回来也到了年三十的下午甚至晚上,看着村里一波又一波回家的人群,父母难免伤感和挂念,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的催促,或者站在寒风中的村口凝望远方,明知无望,还是痴痴等待。他们已早早准备好了年货,不需要我们买任何礼品,只要人能回来,能在一起吃上个年夜饭,过一个团圆年,他们便知足了。大哥不能回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嫂开了一家洗衣店,每年春节前,买卖格外忙,不夸张的说,节前的收入将近一年收入的一半。所以,大嫂放不下生意,舍不得每天可观的盈利,她打算过年后,生意清闲了再回来,哪怕多买些东西,多给父母留些钱。而我,作为一名没有节假日的医务工作者,每年的春节都要轮换值班。身为主任的我,在春节必须身先士卒,责无旁贷地选择留守。病人生病不分假日,春节期间的患者会更多,烟花爆竹不慎炸伤的,出交通事故的等等,春节让医生更加忙碌。
然而,过年时父母看到别人家欢声笑语,而自己家冷冷清清,不免失落。再多的金钱,再好的礼品,再丰盛的年夜饭,再精彩的电视节目,也比不上儿女回家陪伴身边。老人要的是团聚,图的是热闹,喜欢的是过年的那种氛围。
今年,我们不会再让年迈的父母等待和失望。大哥决定放假后就立即动身回家,通情达理的大嫂也决定关店,钱可以再挣,但是亲情不可缺失,回家过年比什么都重要。我的同事们今年都抢着过年值班,坚决不同意几个春节都在医院度过的我再值班了。今年过年,我们一定会让父母高兴,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看电视,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共同等待新年的钟声。
看吧,风尘仆仆的返乡人群,他们脚步匆匆但是笑容满面,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他们回家的脚步,因为他们心中深深知道:什么也比不了回家过年,什么也代替不了对父母亲人的陪伴。
小孩的散文6:非完美小孩
文/唐羽禾
在学校里,别人总是叫我唐老鸭。一般情况下,我会淡然一笑,不会生气,但有时我也会勃然大怒,瞪大眼睛,举起双手挥舞着大叫:“我不叫唐老鸭!”声音也比平时高了几度。可我越说,他们越不在乎,这让我非常抓狂。
我长得太胖,脸圆乎乎的,手臂比妈妈的还粗,特别是肚子上的一圈小肥肉,仿佛顶着一个小游泳圈。很多叔叔阿姨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该减肥了!”其实,这也是我最大的烦恼啊!我也想减肥,可我看见外婆做的美味蒜香排骨、番茄牛肉、咖喱鸡肉……又忍不住大开吃戒,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啊!
我身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伤疤,最大的要数肚子上那道因为阑尾炎手术而留下的伤疤。它长得非常可怕,就像一条长满脚的蜈蚣。有一次在学校里,同学们无意中看见这个伤疤,有的指着它哈哈大笑;有的瞪大眼睛,吃惊地张大嘴巴,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爸爸告诉我,伤疤是男子汉的勋章,我就觉得它没有那么丑了。
我不是完美小孩,但我想努力完美。
小孩的散文7:你是我的小孩
文/刘爱玲
心神不定心思难安,这个假期就在这种情绪中接近了尾声。及至晚上收拾你的行李,也不过一个小小的双背包。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个双背包,却在我的心头压了整整三四个月。
高考前,为你的备战担忧、身体担忧、营养担忧……在你回家的几分钟里,尽可能提前做好一切,让你进门就能端上饭碗,渴了拿起杯子就能喝到口感舒适的水,从而不为生活琐事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尽可能在你休息的时候蹑手蹑脚,你回来的那一分钟,无论多么精彩的节目我们也毫不犹豫地选择关掉电视。你需要查资料,无论我们当时在干什么,无论我刚刚进行到一半的文稿文思多么泉涌,也必须立即停止,为你让道……
看着你的焦虑与疲惫,做家长的却无能为力。其实你无法知道,我们在使出浑身解数鼓励你的同时,又是多么的心疼你。孩子,你小屋里灯的亮与不亮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不亮:别人的孩子都在冲刺的时候,自己的孩子怎能停下来输在起跑线上?亮:那小小的身体是否吃得消?一天仅有的几小时睡眠又怎么能保证你在上课时不打瞌睡,有足够的精力?你的每一声轻微的咳嗽,每一缕眼神都成为我们异常敏感的话题。看到每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每一册好的学习资料,都要下载、购买、打印,希望别人成功的经验能稍稍帮助到你。你的心情就是家长的心情,你的晴雨就是家长的晴雨。
考场外那焦急的等待,那无所适从的彷徨都不想让你看见,只是为你制定最合理的食谱,最充分的休息氛围,让你吃好睡好,然后心无挂碍地走向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终于考完。不敢问你哪怕一个字,怕那问太沉,伤了你还没有免疫力的心。之后是难耐的等待,是在你聊天打游戏极力地放松自己时,悄悄在第一时间把网上的标准答案一科一科地下载,然后瞅一个你晴朗的时刻,装作漫不经心地却又十二万分小心地说:我把答案替你下载了,在桌面上,你有时间的话估一下分。
知道你的功课并不出色,所以当那个成绩出来的时候,与优秀的人比,也许无法拿出手,但与你自己比,我知道,你尽力了。没有埋怨你,也没有哭天喊地……
整整一个假期,怕人问起:你孩子考了多少分?准备上哪个学校?甚至,每一次遭遇相同的话题,都要想办法逃开。不知道怎么办?让你走还是不走?补习还是不补习?小心翼翼地问你,希望你说出我心里的那个期望。尽管一再对你说,我们尊重你的选择。
希望你从头再来,尽管那是一趟魔鬼的旅程,但是如果需要,我们会与你一起,将那非人的苦涩当做美酒再啜饮一次。
你终于说出了你的选择。尊重了你,所有的准备为你的走,却在静谧的夜里辗转反侧:你这样的选择,在中国的环境里,以后的日子会比较难。
故意喊你做这做那,磨炼你的心性;故意带你出去,让你感受生活的点滴不易,所幸,那些故意的刁难你都一一接受。你的脾气不好,但是这个假期,你细致耐心。忽然发现你长大了,发现以往我不曾注意到的你的优点:朴素真诚孝敬温和。
是的,你是我的小孩,即使你不出色不优秀,但你是我的小孩,这就已经足够。因为我认为做人比分数重要!
打点行装。你的嘴皮有点干,似乎缺乏维生素;你脸上身上的痘痘在这个假期有了很大的改观,得坚持抹药;你的眼镜需要换一副,在过去的几年里,你的近视以每年五十到一百度的速度在增长,我希望它们增长得慢一些;你的衣服短裤袜子;你的电话卡,那是我平常唯一能找到你的纽带……你没有住过校,从你出生到长大,你没有离开过我,所以我最担心的还是你的吃饭问题。你肠胃不好饭量不大还挑食,因此我一再地叮嘱你要吃饱。你是一个大学生了,我不可能随你走一生的路,我很清楚终有一天我要放手让你自己去飞,但却没想到,这个放手如此不易!
孩子,妈妈心疼你,牵挂你,祝福你!
小孩的散文8:我是一个普通小孩
文/李雪妍
我是一个十五岁的普通小孩。
有时候我喜欢在人堆里叽叽喳喳,发出怪叫然后睁大了眼睛戳戳旁边的女孩:“啊,你乱叫什么?”
有时候我喜欢很嚣张地谈天论地,用听到的一些大人的言论把时事评论得头头是道,然后很虚荣地故作镇定:“这没什么,随便说说。”
有时候我又敏感又矫情,经常为一些狗血的电影桥段偷偷揩几把眼泪。
有时候我会拉下面子来向同桌讨个糖吃,然后趁老师转身时赶紧塞到嘴里——偷偷摸摸地吃才最甜蜜。
哎,你有没有发现,所有在家不好吃的东西放在学校就变成了美食?我经常利用这个神奇的道理在学校处理很多吃不下的东西,还趁机笼络了几个能帮我扫地的兄弟。
我觉得自己懂很多道理,于是经常帮同学疏通心理。但是到了自己这里,平常说得有模有样的话都不管用了。我常常很苦恼。
我常常不敢一个人睡觉,因为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浮出怪怪的场景。我经常怀疑我睡觉的时候会有一个人偷偷看我的脚,或者在我的床底下钻出钻进。我常想着柜子里会藏着人,或者抽屉里有码整齐的手。嘿,别向后看!那只手在你后面哩!
我常渴望成年,那样就可以和朋友一起半夜聊天,还可以喝几口啤酒。——我觉得那种半夜碰杯的感觉真的会很好,满满地要溢出来一样。
其实我很成熟又很幼稚,很开朗又很害羞。有时候我会觉得我这个人没什么个性,主要是——看环境。
我觉得我很好的一点是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而且比较客观。当我为了小事和别人生气的时候会惊觉到这个面目可憎的自己,然后暗暗下决心将它遣出我的身体。
我总幻想我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并把自己安排到很多故事里去。有时候我希望我是经常邂逅男主的粉红少女,还能上演各种狗血情节;有时候我又希望我是仗义豪放的侠女,以慰藉内心潜在的一点英雄主义。还有些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个娃娃的母亲,那么我就可以和她抢糖吃,还可以给她胡讲一气故事。
有时候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看到莫名其妙的东西就会感慨好一阵子。有时候我又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愤愤不平地谴责着各种社会现象,还喜欢夸张地表示我的痛心疾首。
更多时候,我发现我在成长。
当我觉得我自己心胸有些狭隘时我会慢慢地放开心胸,尝试着对一些东西说“无所谓”。当我发现自己有些任性时我会尽量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批评自己,以至于有时候和朋友吵架,听到她数落我时我会冷不丁地冒一句:“说得很对。”然后朋友就觉得和我吵架实在是一件太无聊的事情。其实我很想听她说下去啊,这样我才能更客观地看到自己。
我确实在长大,当然不仅仅意味着体重增加。当我翻到以前的日记时看得会笑出声来,其实我很想把写日记时的那个我拉出来,什么都不说,只拉拉她的手。
我是一个很幸福的人,我生活得很好周围的人也很善良。我的妈妈是一个可爱又细腻的人,经常批评我的时候她先哭得停不下来,搞得我在一旁不知所措。她有时候很孩子气有时候又很严肃,当然,孩子气的那一面是在爸爸面前的。
我的爸爸是一个和我很像的人,应该说是我和他很像。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爸爸,他从不像其他家长一样要求孩子有多优秀,他希望我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所以除了生活习惯和做人方面,没有太严格要求我,任我随性发展。
我喜欢讲故事也喜欢听故事,更多时候我喜欢写我自己的故事。我觉得能写下自己所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个个文字懒洋洋地站齐浸在牛奶味的纸浆里,舒舒服服地冒着泡。
我仍在成长,仍有着喜欢的东西和梦想,并对未来抱有最大限度的希望。我希望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好,希望空气可以变得让我可以酣畅淋漓地呼吸;希望可以吃到让人放心的食品,不用担心吃多了会长出什么东西;我更希望我可以一路坚持着我的座右铭:不负我心。
我是成千上百万小孩中不起眼的一个,但我会在人群中看到我的位置,并坚持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
小孩的散文9:別人的小孩,不要轻易触摸
文/普旭
还记得女儿小的时候,我们推着童车在路上散步,偶遇邻居好友,寒暄几句。他们自然表达对于孩子的喜欢,然后就自然的伸出手去摸女儿粉嫩的小脸。对於邻居好友的举动,通常我们都会笑脸相迎,毕竟人家是疼爱你的女儿才会这样做的。也许这也是表示互相尊重的一种传统行为。假设如果邻居好友见到我们的儿女,不理不睬,不屑一顾,我想为父母者心里总觉得不好受。
曾几何时,这种习俗好像是有所改变了。不久之前,看到一对母女推着童车在公园晨远,有说有笑,不久远处传来一阵招呼声,原来是妈妈的老朋友,老朋友见面,格外亲切,互相握手寒暄。忽然把视线移到童车上的小孩,看到小孩的天真可爱,忍不住又摸又捏小孩的小脸和小手。这时年轻的女儿忽然冲口而出,大声喊道:“请不要随便摸我家女儿好吗?”结果这位老朋友非常尴尬,立即松手,连连说对不起。为妈妈者只能一再赔不是打圆场说,“我女儿在国外待太久,思想被外国人影响了”。只听见年轻女儿不客气的说:“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感冒有没有携带不明传染病菌?我甚至不知道你刚刚上厕所有没有洗手?”
这一幕的情景,确实令我目瞪口呆,一时楞住了。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虽然我不赞同年轻女儿的行为,也许在礼貌上有欠理想。但是却尊重她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注意小孩方面的卫生问题。尤其是小孩的免疫力比较弱,很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倘若大人的手不清洁,就随意摸捏小孩的手和脸,确实是会让小孩无端被传染得病。
那次偶遇极其不愉快的结束,虽然我私底下也认同年轻女儿的“科学”道理,但是在华人人情来往终究是一道难以轻易逾越的鸿沟。何况对方如果是我们的好朋友,至亲、如长辈或兄弟姊妹,倘若我们坚决扞卫小孩不能随便被人碰的原则。那么以后我们是否没有办法带着儿女与他人聚会呢?那些人看到孩子表示喜欢,肯定毫无顾忌的捏孩子的脸和小手的,难道每次的聚会我们都要战战竞竞,严阵以待,防止他人触摸小孩吗?这也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
总之,在很多国家是不能轻易碰触别人的孩子的,故而为了避免不必要造成他人的困扰,也为了小孩的健康着想,我们是否也应该随着潮流与社会习俗而改变自己,今后对他人天真可爱的小孩,最好是眼看手勿动,疼在心里就是了。以免产生尴尬的场面。相信过了一段日子,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小孩的散文10:无雪的冬天是寂寞的
文/李汉荣
寂寞的是小孩,他们只能望着爷爷的满头白发,想象大雪飘飘的时光,想象在雪地上奔跑的情景,想象童话里积雪的小木屋,想象他们从没有见过的雪人的样子。
寂寞的是中学生,他们无法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夸张来自怎样的现场和意象?他们徒然羡慕着李白,行走在白茫茫的唐朝,吟着这白茫茫的诗;那场大雪在诗里保存了千年,至今仍在课本里飘。而他们只能面对苍白的墙壁,用苍白的想象,填写这苍白的作业。
寂寞的是恋人,除了矫情的咖啡屋和煽情的歌舞厅,他们没有更好的去处,他们不曾在雪野里留下两行神秘的如同在梦境里延伸的脚印,他们不曾为自己的初恋塑造一个憨态可掬的偶像——那被世世代代的青春热爱着的雪人,他们是无缘见上一面了。没有诗意的浪漫和铺垫,没有白雪的映照和见证,初恋,昨天下午刚刚开始的初恋,今天上午很快就进入了灰色的、平铺直叙的婚姻程序。
寂寞的是诗人,他们的语言是如此干枯,小雪这一天没有一片雪,大雪这一天没有一片雪,去年没有一片雪,今年没有一片雪。他们在内心刮起一次次风暴,他们在纸上制造了一场又一场落雪。然而,诗之外,无雪;雪之外,无诗。他们的所谓雪,不过是对雪的缅怀;他们的所谓诗,不过是对诗的悼念。一个无雪的世界,是失去贞操的世界,是失去诗意的世界。雪死了,诗死了,如今的所谓诗,只是写给诗的悼词。
寂寞的是那个在灰的路上散步的人,可以断定他的路上不会有奇迹出现,不会有奇遇出现,他不可能与诗邂逅,不可能与他期待的某个梦一样的情节邂逅。他的不远处,一只狗也在散步,他看见狗的时候,狗也看见了他。那狗看了他一眼,无趣地走开了;他看了狗一眼,也无趣地走开了。他们都没有从对方身上看见冬天的生动景象,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脱胎换骨的严寒的洗礼,他们都用灰色的外套包裹着灰色的陈旧的灵魂。他们都不能用自己身上的纯粹光芒照亮对方的眼睛和心。他们只能用大致相同的灰色款待对方,实际上是冷落对方。他们互相让对方失望。于是他们急忙走开,继续在灰的路上丈量寂寞的长度。
寂寞的是那些深陷于往事的老人,他蜷缩在记忆的棉袄里,偶尔抬起`头看看近处和远处,又很快收回目光,除了镜子里自己的白发,这个冬天没有别的白色,唤起他对于往昔的纯洁回忆。而多年前结识的那个无忧无虑的白雪的恋人,早已死去,他只能在某片云上想象那纯真的面容。
寂寞的是那位正在赶路的中年人,他从许多年前那个无雪的冬天起程,穿越许多荒滩和市井,走过许多平淡无味的大路和坦途,他一点也不羡慕一路顺风直奔目的地的所谓成功者,那样的成功太没有意思了。他实在渴望在某个早晨醒来,忽然发现:大雪已经封山!世界变成一封密封的信,尚无人拆阅,就等他拆阅。他在大雪里行走,就象在一个巨大秘密里行走,他也变成了秘密中的一个秘密。他多么希望在这白茫茫里迷一次路,就那么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却发现又走回起点,从洁白出发,又走回洁白,这样的迷路该是多么美好?然而,如今想迷一次路都已成了奢望,起点和终点都被提前确定,程序和步骤都一目了然。但是,他仍然在心里酿造云酿造雾,最终想酿造一场雪,让大雪封山的壮丽困境出现在人生的中途,在被白雪封存的宇宙里,他迷失,是在纯洁里迷失;他徘徊,是在纯洁里徘徊;他跌倒,是在纯洁里跌倒;他晕眩,是在纯洁里晕眩。总之,在这壮丽的困境里,无论怎样的遭遇都是心灵乐意接受的。于是,他在寂寞单调的长旅,期待着一场大雪。
寂寞的是那放风筝的人,他抛出长长的线,试图派遣风筝在朦胧的远空搜索一点什么东西,结果除了收集了大量的尘埃,别的一无所获。当风筝从天上一头栽下来,象升空失败不得不迫降的宇航员一样委屈地匍倒在他的面前,他和它都无话可说。他缓缓收起了线,冬天貌似有着长长的线索,连接着无穷的悬念,其实,悬念都是你的自做多情,那线寂寞的是那个牧师,他用嘶哑的嗓子反复祈祷的天堂始终不肯出现,他越来越难以找到形象的比喻来诠释纯真的教义,如今很少有自天而降的雪花款款飘上经文的关键段落,以加强神圣的感染力。世界的圣洁是由伟大的白雪塑造的,灵魂的圣洁是由伟大的信仰塑造的。白雪死了,世界何以重现圣洁?信仰死了,灵魂何以重归圣洁?我在那个灰蒙蒙的礼拜日,穿过满街的叫卖声和垃圾堆,走进灰蒙蒙的教堂,恰好遇见那牧师,我感觉这里的神圣感已所剩不多,唯一令我感到神圣的,是牧师头上那稀疏的白发。
寂寞的是那个沉思的人,他的思绪时而深达海底,与鱼鳖同游;时而高接苍冥,与天神共舞。然而他无力设计一缕风,无力改变一片云,无力制造一片雪,无力从错别字和病句拼凑的畅销书里打捞出真理的身影,无力使那憔悴的远山出现一抹灵感的白光。他深陷于对自己的绝望里,如同海,深陷于自己的苦涩里,而那深夜出海的船,却把这苦闷的海看作辽阔的希望,海,于是陷入更深的寂寞和忧郁。
寂寞的是那个哲学家,他的哲学除了拯救这一页页无所事事的白纸,其实连他自己也不能拯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乌鸦更深刻的哲学家了,在白雪飘飘的年代,乌鸦曾经发出不祥的预言。然而最终不得不告别一再误解它们的人类,转身失踪于黑夜。没有先知的提醒,没有圣者的感召,没有纠偏的声音,没有校正的语法,世界在纸醉金迷、自娱自乐里疯狂堕落。没有乌鸦的世界,其实是没有哲学的世界。现在,哲学家面对着没有哲学也不需要哲学的世界,他忽然想起了乌鸦在雪野鸣叫的古典时光。只有白雪与乌鸦能拯救世界——他忽然想到;然而,怎样唤回乌鸦,又怎样复活白雪?他在他的哲学里迷茫了,也许,他必须经历漫长的迷茫,才能真正走进哲学,才能找到失踪的乌鸦和白雪。
寂寞的是那位气象学家,他不能原谅自己,怎么看着看着,就眼睁睁看丢了两个古老的节令——小雪与大雪?他不能原谅自己,看了一辈子的气象,除了令人沮丧的恶劣气象越来越多,怎么竟然再也看不见那伟大的气象,纷纷扬扬的雪的气象?那壮丽的气象究竟躲到哪里去了?
寂寞的是我,我站在童年曾经走过的小路上,忆想着:很久以前,在白茫茫的原野,一个移动的影子,一点点大起来,终于看见了那蓝头巾,终于看见了那冒着热气的通红的脸,终于看见了——从雪的远方朝我走来的母亲,仿佛从天国走来的母亲……
小孩的散文11:玩儿着,活着
文/静水
小孩爱玩儿,大人同样爱玩儿,玩儿是人的天性。原因很简单,因为喜欢。为什么喜欢?兴趣之所在。
玩儿,就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没有那么多的功利色彩。为了消遣,为了休闲,为了娱乐。玩儿,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玩之中,让人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喜欢的事,就愿意去做,自觉自愿去做,主动积极去做,不用别人督促检查。而且,还能够坚持,不知疲倦,不怕苦累。正如人们常言道,乐此不疲。因为“乐此”,所以“不疲”。踢足球累不累?成天成整夜的打麻将玩儿游戏辛苦不辛苦?但仍有那么多人执迷不悟,这一切都源于喜欢,源于兴趣所在。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饶毅教授,整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别人问他有没有过感觉枯燥无味的时候,他说从来就没有过,因为他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
台湾着名漫画家蔡志忠,从四岁半开始画漫画,每天至少十六个小时,常常是半个月一个月的不门,粗茶淡饭,专心于漫画创作。他说,从来就没有觉得苦和累,因为他喜欢漫画,酷爱漫画。
我觉得,无论生活、学习和工作,都要存有一种玩儿的心态,不要急功近利,少一些趋炎浮躁。在玩儿的心态中生活,在娱乐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轻松自己,快乐自己。
当然,前提是让自己喜欢。
玩儿,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理念,也是能力。就工作来说,当然不能失其严肃性。尽管如此,仍然可以将玩儿进行到底。
有些人之所以活得那么累,那么委曲,那么沧桑,其实就是生活中缺少玩儿的心态。只会认真做事,只知道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这些固然重要和不可或缺,但这样的人生并不完美,或者,并不尽如人意。
玩儿得有意义,玩儿得高兴,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无憾的人生。人的生命是有限而短暂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而且,不能从头再来。既然如此,何不潇洒走一回?在生命的里程中,带着玩儿的心态行走,就是十足的潇洒。玩儿,就会显得轻松;玩儿,就能获得更多快乐。
喜欢听到这样的问答:你是在生活吧?是呀,也是在玩儿!你是在学习吗?是呀,也是在玩儿!你是在工作吗?是呀,也是在玩儿!
在玩儿中享受生活,在玩儿快乐学习,在玩儿中激情工作。玩儿他个天春夏秋冬,玩儿他个天翻地覆,玩儿他个地老天荒。一路人生,一路风景,一路玩儿。这是人精神世界的提升,是心胸的豁达,是灵魂深处的一次革命。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说,带着玩儿的心态活着就是人生成功的一半。玩儿着活着,你就会活得漂亮,活得潇洒,活得精彩,活得无怨无悔。
小孩的散文12:鼓励小孩讲真话
文/老兵
近日,一亲戚给我讲了这么件趣事。一次,他上小学的孙儿放学回来叹气说:“唉!今天我昧着良心对老师讲了假话。”原来学校要评“书香之家”,老师问他爸爸妈妈是否喜欢看书学习,他迟疑一阵后回答:“还可以。”“其实,他俩读什么书啰!下班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孙儿回答。爷爷奶奶听后笑着说:“好!应该讲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他们还给孙儿讲了那则“狼来了”的老故事,说明讲假话骗人的害处。小孙儿边听边点头,表示明天就向老师认错,“书香之家”以后再去争取。爷爷奶奶高兴地表扬了他。
俗话说“树大从根起”、“从小看一半”,教育小孩讲真话,这也是帮助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内容,应从一言一行入手,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可有的家长不是这样,不仅不鼓励小孩说真话,还将孩子做错事后说假话看作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表现,把如实认错之语,说成是“蠢话”、“宝里宝气”。
记得有这么件小事,一上小学的孩子路过他人果园时,随手摘了两个柑子放在口袋里。后来果树主人笑着问他摘了桔子没有,小孩认真回答:“对不起,我摘了两个,好吃哩!”小孩妈知道后,背后骂了起来:“你蠢得屙狗屎,他又没有看到你摘,你讲什么?真是个‘宝崽’”。这位当妈妈的真是太不应该了,长期这样下去只会害了小孩。殊不知,长此以往,“小精灵”有可能变成“大骗子”,那家长的“希望”就会变为“失望”。
有句老话:“大媳妇做鞋,小媳妇看样。”家长应把教育小孩讲真话当作一种好的家风来传承,经常向孩子灌输“诚立身、善作魂”、“做人讲良心,诚信走天下”的德性理念。同时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以良好的形象传帮带,成风化人、让他们将来成为坦诚、正直、善良的公民。
小孩的散文13:成长的烦恼
文/安成娥
大人们总是说:“小孩是最无忧无虑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我也不例外。
有的烦恼是来自家庭的种种困扰,有的是来自同学交往中的困惑,而我的烦恼是来自学习的压力。
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要小生初考试了。爸爸妈妈都特别关注我的学习。每天放学回家,肚子还饿得“呱呱”直叫,还没来得及吃饭,他们就让我做作业,还没做完作业,马上新的任务又来了。每天从放学回到家,接二连三的任务到天黑才能完成。有时甚至连晚上都不得休息,一切还要听从爸爸妈妈的安排,他们让我学习,我没有理由推辞,因为他们的安排都是为了我好,我也只能执行命令。
爸爸妈妈很关心我,却一点也不理解我。每次给我买东西,他们从来都不会争求我的意见,不管我看得上还是看不上,只有他们觉得满意了才会给我买。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主,这成了我成长中的一个烦恼。但这个烦恼也许是好事,因为能促使我拼命学习,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但也许也是一件坏事,会让我以后处理事情没有主见。
小孩的散文14:文祖豆腐香
文/隗学芹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眼看着腊八节过了,我还真馋起了文祖的豆腐。这不,婆婆知道我喜欢吃文祖的豆腐,刚给我们送来了一大块。其实,婆婆是借豆腐希望我们天天幸福,被幸福围绕着,被幸福兜着。因为文祖的豆腐还有一个吉祥的说法叫“兜福”。
说起豆腐来,历史真的源远流长,颇有些传奇色彩,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炼丹时意外所得,当时被称为“离奇”。大概得之很奇特之故吧。元?郑允端诗云“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将豆腐的色香味描述的淋漓尽致。清代胡济苍的诗词“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写豆腐的高风亮节,把豆腐和高尚的人格联系在一起,把“豆腐文化”提高了一个档次。
豆腐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炒着吃,可以炸成豆腐皮炖菜吃,还可以切成长方形薄片,用椒盐腌透了,挂上薄薄的一层鸡蛋面糊,下油锅炸,不失一道美味。夏天里,最受青睐的就是小葱拌豆腐,或者香椿拌豆腐了,清口,在汗透的夏天,格外提起人的食欲。民间传说大年初一吃上豆腐素馅水饺,一年素净。
最初,听老公说章丘的豆腐唯有他们文祖的好吃,对此,我开始有些不屑,认为他太地方主义。及至真的吃到当地豆腐时,我才信了他的话不虚。
文祖的豆腐紧实,透着豆的清香,无论炒,还是拌,都不失豆的浓香味。而且,豆腐紧实,不容易炒碎。比起其它地方的豆腐,好吃多了。以往从市场买豆腐,有私家出的,也有大的豆腐坊大量批发卖的,但那些不仅又硬又板,没有豆香味,而且有时候买的豆腐怎么吃都有一种老百姓说的烟呛味,特别倒胃口。
老公那里的豆腐之所以好吃,我想或许和他们那的水有关吧。因为是山区,喝的水是很深很深的地下水。那水,经过层层岩石的过滤,喝着格外清甜。这样的水质,做出的豆腐自然也是甘美的。和其它地区做的膏豆腐相比,文祖的山水豆腐真是豆腐中的“战斗机”了。何况山里人种豆子,从来不用化学肥料,所以种的庄稼也是纯绿色的了。经过了充足的日照,生长期又特别长,豆香味也十足。
豆腐有很多种吃法,这里不再赘述。但是最能吃出味道的,莫过于把豆腐切成条,在锅里大火煮透,然后把山韭酱用麻油调了,直接蘸酱吃,味道清香。这里还得提提山韭。山韭,是山上的天然野韭菜。每年春秋季节,人们都到山上采摘野韭菜,把韭菜花和韭菜叶分开来,然后洗净,待控干水分,就到石碾上碾成细细的韭花酱,然后调上姜末、盐,腌透了,装在玻璃瓶里,吃一年都没问题。虽然都叫韭花酱,但人们是不舍的把韭叶和韭花掺和在一起的。纯韭花酱是香味浓郁的,而韭叶做的酱就清香里带点辛辣。吃白水煮豆腐蘸韭花酱,那是最清口又不油腻的。或者热热的豆腐蘸了酱,卷上煎饼,这一口,绝不次于章丘名吃煎饼卷大葱了。
自从和老公结婚后,我这个吃饭很挑剔的人,也随了老公的口味,特别爱吃韭花酱豆腐。因此,每次回家,婆婆都会给我们买上好多豆腐。韭花酱当然是春雨过后采摘的新鲜野韭菜做的了。
文祖豆腐的好吃,以我这样拙笔,写不出二三,你若喜欢,还是亲自来品尝吧,绝对让你不虚此行,兜着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