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巧合。在当时也许没有什么感觉,若干年后回想起时,才有所感悟。我就曾遇到过这样一次巧合。
那是48年前暑假的一个下午,我一个人沿着古老的小码头街踏着青石板弹石小道,越过西津古渡,来到镇江当时相当繁华热闹的五十三坡下。说它繁华热闹,是因为它连接大西路和银山门商贸圈。转悠一阵,我见到对面工人文化宫的墙上贴着一张电影海报,于是便花了五分钱买了张票进去看电影。这是一部纪录片,名字叫《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一个年轻人,被分配进煤球店当送煤工,思想上闹起了情绪,不安心工作,整天想着要调离这个岗位,以致在工作中经常出差错。后来,在单位领导的教育和煤球店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下,他终于明白了行行出状元的道理。
当时,只不过是在不经意间看了这场电影,也没太在意。可是两个月后发生的变故,却使我对这部纪录片终身难忘。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批学生都走上了上山下乡之路。而我却很幸运,在1971年10月25日走上了工作岗位。在这之前,由于家庭出身好,在校表现也好,班主任推荐我去上高中。我当时已经戴上了七八百度的眼镜,遇上这次难得的分配工作机会,我舍不得放弃。那时候宣扬的是“读书无用论”,流行的是在工厂里找一个好工作。有这么一个说法:学会车钳刨,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就在这一天,我和其他79个人踏进了镇江市煤建公司的大门。
不知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我被分配到了家门口的新河路煤球店,这使我陡然想起两个月前刚刚看过的那部纪录片。片中的一幕幕情景在我眼前频频掠过;煤球、铁锹、磅秤、铁篓、板车……在随后的6年零3个月的日子里,每天陪伴着我。我也从煤球店的学徒工、收款员,干到了煤球店主任。那时候煤球店很多,因为买煤球要计划,所以家家都有一本煤球证(后来改为煤球票)。我记得当时全市的大街小巷里分布了51家煤球店;每年的煤球供应量在10万吨以上。这些煤球店既有我们公司的店,也有糖烟酒公司、供销社、工厂的代销店。既有国营性质的店,也有集体性质的店。在这段时间里,我分别在新河路、宝盖路、正东路、荷花塘街的立新(马步记)、京畿岭上的人民路和大西路上的利群煤球店各待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在正东路煤球店当主任的日子,最值得怀念。这个店当时是全市业务量最大的一个煤球店,有13人。最忙时一天能进出各20吨煤球,这40吨煤球都是我们营业员用双手一只一只搬进搬出的。只记得那时候从早晨开门时起,买煤球的人就开始排队,一直到下午下班前几十分钟才能休息一会。无论春夏秋冬,汗水几乎每天都浸湿了衣衫。有一次在整理煤堆的时候,煤球倒下,砸在我的头上,砸坏了眼镜。在这期间,有过几多辛酸,也有过几多快乐;有过许多辛苦,也有许多荣誉。
在煤球店的这一段经历,给了我极好的锻炼机会,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