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丈夫孩子们一起回老家,给90岁的婆婆过生日。
寿宴在当地最大的饭店举办,儿孙重孙、亲朋好友共70多人参加。在欢快的乐曲和鞭炮声中,孙辈们送上鲜花和蛋糕,来宾们也频频举杯送上深深的祝福,一曲曲深情的歌曲,唱出了晚辈的心声。看着婆婆开心的笑脸,我回想起了和她相识到现在的点点滴滴……
婆婆姐妹五个,没有兄弟,她是老小,所以在父母那里很受宠。婆婆性格开朗大方,加之聪明伶俐,很小的时候就参与家里的小生意,是父母很好的帮手;嫁到婆家后,家里人口多,照顾老的,抚养小的,贤惠又能干。
婆婆一共养育了8个孩子,2儿6女,我丈夫是他小儿子。因为孩子多,衣服也都是大孩子穿了给小的穿,可是,在附近的十里八村,都知道老姜家的孩子,穿戴是最干净利索的,虽然都是有补丁的衣服,也穿得有型有样。
除了干净,婆婆还是个标准的慈母,孩子们都说在他们的记忆里,妈妈从来不骂更不打孩子,倒是脾气火爆的公公经常打孩子。我丈夫小时候相当淘气,每每因为惹事被爸爸打跑到叔叔家或者大姑家,都是妈妈去找回来,呵护安抚他。所以丈夫对妈妈感情很深,只要妈妈有什么事,他一定是第一时间到场的。
初见婆婆,是在一个夏天,我丈夫骑自行车带着我去他家,离我家七八公里的路程,到家是十点多,婆婆在上班,还没有下班。我进屋扫视了一圈,虽然是土房,可是屋里收拾得很干净,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垛在柜子上,院子也收拾得很规整,一看就感觉这家女主人是能干且很会过日子的人。
婆婆下班回来,挎了一筐刚在地里摘下来的香瓜,让我尝鲜,我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婆婆实在的语言,亲切的举动,让我很快就消除了拘谨,吃了我认为长那么大吃到的最香甜的瓜。
婆婆洗手做饭,很快就做得了四个菜。虽然是第一次在婆婆家吃饭,但是我一点没有感觉很生疏和不自在,当时就觉得,婆婆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果然如我判断的那样,在和丈夫结婚快40年的岁月里,我与婆婆相处一直很好,从没有过任何的不快。婆婆总是和邻居朋友们说:我的姑娘儿子都好,姑爷儿媳妇更好!婆婆为和睦家庭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在以后的几十年相处中,我和丈夫的哥哥妹妹们在感情上相处得也相当融洽和谐。
婆婆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和左邻右舍相处得也特别好,谁家有点困难啥的,都能主动出手帮忙,所以人缘很好。很多搬走的邻居有机会回到老家,都要去看看我婆婆,都说婆婆一生行善才有今天的高寿,正所谓:行善积德,福有攸归!
最让我崇拜的是婆婆的豁达,心胸开阔,遇到什么烦心事都能想得开,也很会安慰人。面对生死,她挂在嘴边的信条是:路死路埋,道死道埋,躺在阳沟是棺材。虽然有调侃的成分,但是面对死亡的这种淡定与洒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过后为耄耋之年,九十岁为鲐背之年,婆婆能活到这个年纪,真是修来的福分,也是我们这些做子女的福分。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妈在,孩子们就有家在,就可以经常聚在妈妈身边,别管多大,都有被宠爱呵护的感觉。
婆婆虽然已九十高龄,依然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腰不弯眼不花,现在居然还能穿针引线,能记得所有儿孙们的生日时辰,只是耳朵有点背。她老人家平时爱看电视,最喜欢看新闻联播,说起国家大事,头头是道。
未来的日子里,作为晚辈的我们一定会继续关照好她老人家的生活,经常回去陪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