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布猴

笔构网

2023-07-12文/赵素馥随笔

走在小镇那喧闹的大街上,到处可见街道两旁摆放着长长的芦苇叶子,清香的糯米,还有那五颜六色的五彩线、小布猴和艾蒿,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

在这粽香满街的端午,忽然一个红色的影子一下子撞入我的视野,揪住我的心,仿佛昨天才从我的衣襟上掉下来,残留着我的体温,今朝又摆在商者的摊位上,给人始料不及的惊喜。那个红色的小东西就是——端午的布猴。

这些布猴远比不上礼品店里的玩具猴精美。做工可以说是粗糙,针脚也不细密紧实,但目睹着它们,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制作的布猴来。

小时的我,体弱多病。因此善于做缝制活的奶奶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就会精心为我缝制一只布猴戴在身上。奶奶说:五月随着季节性的变化,雨水开始增多,导致细菌病毒快速繁殖,湿热之邪气较盛、非常容易在这个季节毒虫肆虐,一旦人体内的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如果再被毒虫叮咬,就会出现代谢受阻、气血欠畅从而出现百病生的状况。如果戴上一只布猴就可以保佑身体健康、平安。不知奶奶说的是否有科学道理,但端午给小孩子缝制布猴的习俗,在大人们那里是一直延续着。

布猴的缝制工序不是很繁琐:首先要把一个整块布料分剪出头、四肢、躯干和尾巴几部分,然后把提前准备好的菖蒲、艾草、藿香、薄荷、紫苏等几种纯天然的中草药放进去缝合好。再在颈部和腰上装饰上彩带,这样一只憨态可掬的布猴就做成了。因为布猴的内囊里面放有中药,可以去除异味、除病、防病,驱邪避瘟。我自从戴上这火红温暖,栩栩如生的布猴后,身体真的就渐渐强壮起来了。

从此我的童年也因这布猴一下子有了沉沉实实的寄托,有了可归依可附着的承载。尤其是在那样一个玩具匮乏的年代,有一个做工精细的布猴,理所当然成了我的宝贝,更何况它还担负着保佑我身体安好的重任,于是,我把它当作护身符般敬畏着,每天都让它不离开我的身体。

到了自己长大结婚生子后,每年一到端午节,我就会去街上买一个布猴回来,给自己的孩子戴上。也是为孩子祈福,保佑他健康成长。也不知道孩子戴上布猴之后是否和当年的我一样心怀感激与虔诚,也不知道在当今变形金刚等多种玩具层出不穷的年岁里,这只布猴还是否如当年那样受孩子们的青睐。

近几年端午这天,几乎看不到孩子们身上戴布猴的,倒是每家在端午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就把它和艾蒿一起挂在房门外的门楣东侧,来祈求一家人平安健康。但是这个布猴已经改名为“把门猴”,它不是家庭手工制作的,而是市场售卖的批量生产的,其形稍大,色彩多以红色或橙色等亮色为主,用金丝线、塑料亮片和珠子等装饰。呈曲膝蹲姿,怀抱一桃,模样颇可爱,就像《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威武雄壮。

看着眼前这些把门猴我想,倘若有哪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嫂子能够精心制作出我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填充中草药的布猴,再配合宣传一下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那么我们即将失传的传统技艺就可能焕发出老树新枝的生机了。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我能买上几只童年时代相伴相乐的布猴,不图别的,只为了纪念多彩的童年,纪念我那故去的祖母以及我们的前祖奶奶们。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