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矗立的高大丰碑

笔构网

2023-06-08文/蒋新随笔

每次去焦裕禄纪念馆,心灵都会受到一次洗礼和撞击。面对这位大写的英模,常常想,为什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焦裕禄?为什么兰考的风沙碱滩在等待焦裕禄?为什么说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精神?

这些萦绕在脑际的为什么,可能没有统一尺度的标准答案,但思索寻找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发现和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

焦裕禄的名字,早已超出了名字本身的意义,他作为一颗永远闪烁的星和共产党人杰出代表的符号,大写在生命空间和历史长河。

我在生命的时空,寻找为什么是焦裕禄的答案。

焦裕禄是博山人。博山是座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务实为体的地域文化,不能不影响焦裕禄的视野和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年冬季,"一大"代表王尽美来到了这座山城,走进了矿山。另一位"一大"代表邓恩铭也走进淄博,并担任淄博党组织的负责人。这两位被称作山东红色革命史上的"双子星座",用他们的青春和一腔热血,在鼓荡千年齐文化的热土上,播撒亘古未有的红色基因。

紧接着,焦裕禄的家乡不仅有了党组织,而且成为八路军和党的地方武装经常出入的根据地。焦裕禄在这片红色火种燃烧的土地上耳濡目染。曾经的"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朴素正义血液里,有了保家卫国的明确方向。红色基因让他义无反顾地去追随推翻旧中国的脚步。

农民的敦厚善良与勤勉正直的家风和家教,彰显着焦裕禄诚以待人和严于律己的人格魅力。展览馆里展出的"一张戏票的故事",不知感动和教育了多少参观人。何止这一件事呢,区委党史办的同志说,那位年近八旬、守护焦裕禄故居的女士是焦裕禄的侄媳妇,焦裕禄的侄子数年前因病故去,去世前的身份仍然是没有正式收入的农民。区里和乡镇曾想给在马路边修车谋生的那位侄子安排工作,每次都被焦裕禄的侄子婉言谢绝。回答的话如同复制的那样整齐——不能借叔叔的光得好处,叔叔知道会不高兴的。

良好的家教与家风,让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生命意义。

焦裕禄在博山成长到二十多岁,博山是有名的"孝乡",自然深受熏陶,也深知"孝"的份量和意义。孝敬父母不仅成为焦裕禄躬身力行的自觉,更将这种自觉放大,以人民儿子的身份和名义去"孝天下".

于是我们看到,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他主张借给社员的碱地不要抽回来,让社员趁闲补空进行改造,收入的粮食由社员自己支配。

于是我们看到,为根治肆虐的风沙,他身体力行倡导农民栽泡桐,而且实行责任制。

如果没有敢为人民儿子之心,哪有如此的胆识与作为?

我沿着焦裕禄成长之路寻觅。看到闪灿着生命轨迹的路上,有两次理想境界的升华与嬗变。

一次是在战争年代,他由农民到武装民兵的嬗变。那时,他二十岁出头,血气方刚,红色基因在他身上产生巨大裂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定位——他认准了为民舍命的共产党,也从身边的共产党员身上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在他的生命履历里,有了义无反顾,有了不怕牺牲,有了舍小家顾大家,有了好男儿志在四方。一腔沸腾的热血,有了明朗正确的喷洒方向。

第二次是他由农村到工厂,由山东博山到河南洛阳时期。大工厂和大机器的生产,让他开阔了心胸和视野,又一次升华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与境界。他在洛阳机器厂期间,与工人同吃同住同拼命同革新,从工人兄弟身上看到许多可贵的品质。他把这些与《党章》对接,明白了什么叫无产阶级,什么叫工人阶级。他就像一只敢于涅槃的凤凰,用理论指导飞翔的翅膀,又用飞翔的生动践行党的理论,不断奔赴生命的高度。

初心在上,修养不止,这就是焦裕禄。

他在洛阳机器厂那段时间里,已经养成了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自觉。这种自觉,完全融化在他的血液与意识里,成为一种举手投足的自然。那就是,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事情就办。坐落在纪念馆院子里的那台卷扬机,还有展厅里那份洛机的厂报,都是这种自觉的真实记录。

焦裕禄身上展现出的那种自觉品质,带着热火,带着坚守,带着生命的价值取向。那种摆脱了低级趣味与狭隘意识的高尚与自觉,源于他对信仰的忠诚、敬畏和对理想道路的坚定。

于是有了"吃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事业担当。

共产党员对事业的忠贞里,也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

淄博属于古代的齐文化圈,而且在核心区域。尽管五霸之首的齐国早已沉浸在历史烟云里,但留在齐鲁大地上的文化还在。这些渗透在土壤和空气里的文化因子,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齐文化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渊源善于追寻和敢于探究。代表这一特征的有三部书,一部是《考工记》,一部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另一部是孙廷铨的《颜山杂记》。这三部书,无论工业、手工业,还是农业养殖业,都体现着影响生产的"四大要素",即天时、地利、美材和工巧。焦裕禄可以说继承了这一可贵的文化传统,并在兰考亲历亲为,不顾疾病折磨,在风雨里寻找和探究造成"三害"的根源。

我感动焦裕禄把县委书记的职责生动化,而不是脸谱化;把共产党员的担当具体化,而不是标签化。紧紧与地域相合,与人民相融,与借鉴融汇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拧在一起,谱写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时代精神。

焦裕禄在家乡锻炼成长,从家乡出发,振翅飞翔,以鞠躬尽瘁的无我精神,成为矗立在亿万人们心中的一座高大丰碑。

我向展览馆院子里的雕像鞠躬。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