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盼望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盼望的文章1:盼望故乡的晴天
文/高富
不要等到过去,才会记起;不要等到失去,才会惋惜。
——题记
家乡本是仙境般的存在的。
记忆中,春天繁花盛开,在山坡上铺下或浓或淡的嫩黄浅绿,特别是旁边的一棵桃树,更是绽放出娇艳的花朵,而余香袅袅更是回荡在山野林间,给人以一种置身桃源世外的幻觉。
记忆中,夏天更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乐节。小溪哗哗的流水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天气一转热,便有几个胆大的小男孩迫不及待地鱼跃般蹿入水中,激起一阵阵泛白的浪花。就像几条小黑鱼在浪花里蹿;而周围一些旁观的村人,也看着喝彩起来。孩子们更得意了,脸上的神情比花还娇人。
……
只是,这一切都只是记忆。
现如今的故乡,只剩下大片疮痍:花草不再翠绿,只剩一片枯黄;鲜花不再绽放,只剩满目凄凉;小溪不再欢唱。
当我再次漫步在小溪之畔,眼中不再有享受,只有无穷无尽的惊叹!故乡啊,才几年时间,为什么你变化会如此之大!
那条小溪啊,你为什么会发出阵阵恶臭。是鱼儿发腐的气味吗?是生活垃圾的缘故吗?亦或是工业用水的倾倒……
是人类!肯定是人类!而现在,人类也受到了自然的反击,村里人的生活苦不堪言。
如果人们勤劳点,那么他们也就不会把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倒入溪中;如果人们都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那么就不会把所有的工业废水倾倒在小溪里。那么这一切也就不会发生了。
故乡啊,你若安好,便是我的晴天。
关于盼望的文章2:好好过年
文/高伟
小时候盼望过年。那是个贫穷的时代,平时没好吃的——过年,就为了吃排队买回的刀鱼、猪头肉,穿花衣服,我提前一个月就把春节望眼欲穿。
长大了,不缺吃的穿的了,就不怎么喜欢过春节了。我的青春期反应挺严重的,春节期间老想一个人待着,觉得和别人待一起特俗,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拉呱儿特无聊——还喝大酒,太不符合我的审美了。那个时候,我就乐意写诗,在诗中用大词,比方用上个“黑色的忧郁”什么的,就觉得特有思想。过年,不得不和家人待在一起,我也会早早离席,找个地儿写诗去。其实,那个环境也写不成什么诗,却能被自己幻化出来的崇高感所感动。
有了工作,有了家,也是年年过年。和一大家子人凑在一起过年,有说有笑,也没有啥新鲜感了。我和我妯娌都爱臭美,开始怕老,有几年的大年三十,我俩一人抱着一个蒸皮肤的简易美容机器,把浸泡了药物的汁液往脸上扑,边扑边说“没有意思,又长了一岁”。
对年节变得珍重,至少是主观上的珍重,是在不惑之后。
四十岁以后,我开始强烈地意识到日子的迅疾和手头里时光的有限:生命才是捏在手里的真金白银,不知不觉,这手里的“钱”已经花去一半了。老人们惊人地变老了,从壮年变成正宗的老头儿老太太了,变成了家族中的弱势群体,连喘气都困难。兄长阿姐们也都脸上沟壑丛生,头发灰白。小娃娃也不再依赖我们,像我青春时那样开始喜欢独处。生命是有限的、是苦难的,肉体是会破损的,心灵是会疼痛的,这种残酷性真像大年三十端上来的饺子一样确凿。
我强烈地感到,人手一份的日常生活,大家分头去挣钱养家,分头去生病,分头去失恋,然后分头去体味集体生活,再分头去建立新家庭……然后,365天轮回一次的大年初一这一天——无数同胞在同一时间往家赶,无论从多么遥远的地方——回老家,吃上一顿团圆饭,其实它有着很甜很深很疼的意味。它是上苍给我们的生命布置的仪式,类似于宗教,值得我们用抬头仰望星空的那种心境去对待。
我当专栏作家已经二十几年,每一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写关于春节的稿子。每一年,我都会用同一个题目《好好过年》,写一写当下的感受。是的,平常的每个日子都值得用心对待,更何况春节这样隆重的节日。平常的每一分钟,都值得我们像小时候吃大白兔奶糖那样小口小口舔着吃——春节中,每一个与家人团聚的细节,更值得我们仔细体味。不单说春节,人生在世,我们与亲人的相聚,又能有多少回?
今年的春节,一定是个百年不遇的特殊春节。往年春节前,人们像迁徙的鸟儿纷纷从东西南北,千里之外,回到那个叫家的地方。今年的春运是寂寥的。因为这场全球流行的大瘟疫,很多人要过一个寂寥的春节了。这也不要紧,命运给了我们啥样的春节,我们就过好这样的春节。
2020年,这个庚子年以波及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疫情,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无常和撕裂。它比古今中外的任何一本小说、任何一部电影,都触动人心。
所以,珍惜大灾大劫中的这个温暖的日子吧!它比过往的任何一个春节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悲欣交集的滋味。让我们用饱含汁液的坚强,过一个酱香型的大年。
好好过年!
关于盼望的文章3:蒸年馍
文/吴建
儿时最盼望的事莫过于过年,过年的感觉是从蒸年馍开始的。
准备蒸年馍的过程很繁琐。先要准备面粉,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趁晴天用大缸淘小麦,洗净晒干,用小推车推到磨坊磨成白花花的面粉。面粉分头成粉和二成粉。头成粉蒸的馒头雪白的,留待客人用。二成粉蒸的馒头黑黢黢的,自家吃。接着准备柴火,蒸馒头需要猛火,麦秆、稻秸之类绝对不行,一摞摞劈好的木材才是好料。父亲找来闲置的木头用大板斧劈成尺把长、胳膊粗的木块,堆在灶膛后。
蒸馍的前一天晚上要把面发好。发面是一项技术活,发好了的面盛在大缸里,上面捂上被子、大衣,凌晨三四点要起来接上新面。天一放亮,一家人就起床了。蒸馍开始了,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烧锅的、揉面的、打水的,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父亲往大铁锅里舀满水,盖上锅盖,然后在灶膛里引火烧锅。母亲和三个姐姐则忙着将发好的面搬出来放在桌上,掺入面粉,擀面、切面,做馒头。只见母亲快速地拿起一张圆而薄的面皮摊在手心里,用筷子夹些豆馅放入皮中,两手捏几下,一个圆鼓鼓的豆馅馒头就“诞生”了。姐姐们也个个心灵手巧,一张张面皮在她们手中迅速变成粉嘟嘟的“胖小子”。空笼里垫上布垫,把做好的馒头放在上面,一笼里至多放二十个。笼里满了就一屉屉架在铁锅上,此时灶膛里火力要猛。我给父亲递木柴,父亲不时加柴火,又奋力拉动风箱。蒸笼不断升腾出一团团雾气,厨房里被浓浓的雾气笼罩着,热气腾腾的,外面北风呼叫,寒气逼人,蒸房里却暖意融融,人们个个穿着衬衣,谈笑风生。屋内屋外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终于起锅了,父亲将一笼笼冒着热气的蒸笼端下锅,扣翻在竹帘上。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白馒头,顾不上烫手,张嘴就咬。大人们也放下手中活计,拿起一个品尝,欢天喜地地评论着。
蒸馒头大约需要大半天,蒸得多的人家甚至要一天一夜。蒸好的馒头除留一部分过年吃的,其余的冷却后封进坛子里,等青黄不接时慢慢吃。蒸好了馒头,年味儿就愈来愈浓了。
而今,故乡再也没有人家蒸馒头了。哪怕再小的集镇也有几家馒头店,馒头随时随地可以买到。但买的馒头无论多白多软馅多好,也难以取代家做的馒头那淳朴家常的味道。儿时蒸年馍那人、那景、那情,都已凝结在时光里发酵成一份独特的情怀,润泽一生。
关于盼望的文章4:盼望一场雪
文/胡海燕
盼望一场雪,盼望的是雪花簌簌而落的自由洒脱。生活被日复一日的平淡侵袭,激情和梦想在中规中矩中走向无痕,一眼可见的未来总让心里生出一丝不甘。于是,便盼望下雪。当那六角形的精灵,带着万里长空的水汽挥洒而下,那尽情奔跑的自由,那狼奔豕突的豪迈,总会给一成不变的生命带来一份惊喜。无论是风入四蹄还是四蹄如风,都是速度与自由的舞蹈,是勃勃生机的希望。
盼望一场雪,盼望的是雪覆万物的挥斥方遒。北风过处,大地银白;白雪飞处,万壑丘满,山河皆净。看雪就这么信手一挥,天地焕了新颜;看雪这么无惧阻挡,明净了天地。被琐碎日常消耗的庸常生命,便被那份恢弘气势感染,生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雪花告诉我们:团结起来,涓滴之力可汇聚成宏伟之力,每一片雪花都了不起。
盼望一场雪,盼望的是天寒地冻的锤炼与警醒。空调把一年四季都调成了春天,几乎把每个人都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儿,平常不曾经历风吹雨打,更哪堪狂风骤雨?颇念儿时敢于在没膝大雪中攀上土墙,去摘屋檐下那尺余长的冰凌,直到手被冻得通红。虽然身上半旧的棉袄挡不住逼人的寒气,但孩童似乎不惧寒冷,况且还有旺旺的炉火可以取暖,有父亲宽大的手掌可以捂手。经历过寒冷的生命,在春天到来时会更加精神抖擞。不信,你去看雪后的牛筋草,叶总是比没有经历冬雪的草更绿。
每一场雪,都是千千万万轻盈的小雪花汇聚;每一次汇聚,都会带来神奇的风暴力量。
关于盼望的文章5:生命中的“The first”
文/蔡睿
我一直盼望能过几天集体生活,终于,机会来了!学校组织我们参加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我这只渴望独自飞翔的小鸟终于有机会单飞了!
伴着丝丝冬日的寒风,我和同学们背着大包小包,登上了长鼻子校车。在校车独有的“叮当”声中,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常阴沙的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自己的宿舍。每个宿舍是一个小套间,上下共8张床,里面是一个盥洗室。我和室友们一进门就立刻奔向了自己的小床。放下行李后,室长提醒我们先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于是大家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有领床上用品的,有打扫卫生的,有打开水的……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我们总算安顿下来了。
第一天的活动就非常丰富多彩,一直到晚上8点,我们才回到宿舍,室友们像风一样地冲到自己的领地,正式庆祝自己的“单飞”生活。瞧,浩然和灵杰掏出了所有的零食,嚷嚷着要开“零食Party”;恒丰和思源却嫌弃他们的活动低级,要来个“脑力风暴”……我忍不住给他们泼了盆冷水:“8点半要熄灯了。”顿时,宿舍里又沸腾了。
随着小喇叭里熄灯音乐的响起,宿舍里叽叽喳喳的讨论声渐渐少了。睡眼朦胧间,我突然想起了出发前妈妈望着我的担忧的眼神。平常在家里,我的一切都由妈妈包办,今天是平生第一次离开妈妈住集体宿舍。可离开了妈妈,我学会了铺床叠被,学会了洗漱打扫,学会了照顾自己……妈妈,我想告诉你,我长大了!
关于盼望的文章6:难忘的基地之旅
文/钱彦豪
11月20日,盼望已久的实践基地活动终于开始了!
采摘橘子、定向追踪、参观奶牛场……我们进行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活动。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要数“旱地龙舟”和采摘橘子了。
“旱地龙舟”是16人一组的游戏,我们班分为3个组。游戏规定由8个人上踏板,另外8个人在旁边搀扶,走到对面再轮换。哪组时间用得少,哪组就获胜。基地的老师边示范边告诉我们要领:一定要同手同脚,边走边喊“左右左右”。并强调这个游戏重要的是团结合作。轮到我们练习了,大家步伐整齐,动作一致,渐渐领先对手。可是好景不长,走到一半时,我们步伐有点乱了:有人喊左时抬右脚,喊右时抬左脚,搞得大家重心不稳,前俯后仰。突然,我脚一滑,一下子把前面的邢腾匀撞得差点摔倒。接下来的练习,我们吸取了教训,及时调整,没有再发生差错。正式比赛开始了,我们团结一致,奋勇争先,以2分钟的佳绩取得了第一名。
采摘橘子也是我们盼望已久的。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橘园。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便飞也似地走向茂密的橘林。我们围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橘子树,仔细看了又看,很快便发现一个又大又圆的橘子。虽然这个橘子在树的高处,但也没能难倒我们。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齐心协力把这个橘子给采了下来。吃着自己采的橘子,感觉比任何一次买的都要甜,因为是自己劳动的成果嘛!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基地之旅!
关于盼望的文章7:大雪中的盼望
文/曲冬阳
期末考试结束了,下午就要放寒假了。这对于每个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言喻的喜事。他们有的高兴地和伙伴们讨论自己的题,并说自己不用挨爸妈的教训了,可以过个好年;有的拉帮结派准备一起在假期和父母出去旅游。
可是只有潘望静静地坐在靠窗户的凳子上,看着窗外的天空,“希望今年不要下雪”,他想。突然,他感到肩膀一重,“嘿,潘望,不要那么忧郁,就算考不好也要开心一点,看我乐天派从来不担心,高兴点。想想我们都要回家了,你寒假打算干什么啊?”“我,就想好好地吃一顿团圆饭。”潘望笑着说,好像开玩笑一样。“这就对了,一定要开心。”
时间就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下午众人收拾好行李站在校门口等着父母来接。学校坐落在小镇上,潘望的家在离学校很远的山村里,他必须要从小镇乘公交车到山下,然后自己走完剩下的路。上山的路是由石头砌成的,尤其是冬天,下了雪一不留神就可能摔倒到山沟里。其实这次放假本来是潘望的奶奶来接的,可潘望就是不肯,说家里有小妹,奶奶年纪也大行动不便,我一个大男子汉可以自己回家。奶奶说不过潘望,只能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小心点。
潘望下了公交车,背着书包提着行李,拿着用自己攒下的钱买给小妹的零食。他的小妹叫团圆,长得很可爱。可小妹一年也吃不了几次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他给小妹买了些零食,这都是哥哥该做的。潘望带着东西慢慢地从山下沿着石阶走向自己家。树木是光秃秃的,有时会听见几只鸟儿的叫声,抬头望向天空,蓝蓝的,就是有些萧条。
走到村口,潘望见奶奶拄着拐棍站在村口,旁边小妹又蹦又跳地跑向自己,嘴里喊着:“哦,哥哥回来了,太好了。”潘望把零食给了小妹,牵着小妹的手走向奶奶。爸爸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他从小就是由奶奶看大的,奶奶是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就是妈妈也比不上。父母忙着挣钱,潘望和妹妹从小就没见过几回。以前过年时父母都是回不来的,不是下雪把路堵死了,就是老板给双倍工资不回来了。今年他只希望不要下雪了。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贴了春联和“福”字。雪花飘落大地,不一会儿就铺满了地面。热腾腾的蒸汽从潘望家的锅里涌出来扩散到空气中,潘望在做饭,妹妹看着外面的雪,说道:“哥哥雪下紧了,爸爸妈妈会回来吗?”“会,要相信哥哥。”“可是……”她没说出口,又到外面陪奶奶看雪去了。
雪下得正紧,潘望走出门,看着奶奶,其实他也不知道父母会不会回来。他问,“奶奶,爸爸妈妈会回来吗?”奶奶看着他,用手摸着他的头,“会,一定会。”他们的眼光一直眺望远方,就那样静静地等着。
关于盼望的文章8:过大年啦!
文/沈彧之
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除夕夜,这也是一年中最甜最美的时候。奶奶和妈妈早就张罗了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浓浓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吃起来味道就更不用说了。我拉住奶奶的手说:“今天您辛苦了,可是,我们哪吃得了这么多菜呀!”奶奶笑着对我说:“今天的饭菜可不能全吃完的,还要留点明天吃,这就叫作年年有余啊!”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说着一年中有趣和开心的事情,还畅想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全家人享受着美好的亲情,感到无比幸福。
我们还没吃完饭,就听见外面已经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拉起爸爸去外面放烟花。我们先放了一个叫“美丽鲜花”的烟花,随着一声响,一束烟花腾空而起,变成了一棵大树,上面有各种各样颜色的“花朵”在树枝上绽放,一闪一闪的,简直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接着我们又放了一个叫“魔术弹”的烟花,一束束烟花如同一盏盏小灯笼,高高地挂在夜空,可好看了……
最后我们一家人还一起放了许愿灯,在许愿灯升起的那一刻,大家都许下了自己的美好愿望,随着许愿灯离我们越来越远,也象征着我们离愿望的实现也越来越近了。我衷心祝愿自己能够快乐成长、学习进步;也祝家人健康平安,生活幸福;更祝伟大的祖国妈妈日益繁荣富强,祥和昌盛!
关于盼望的文章9:春来野菜香
文/赵玉明
小时候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除了喜欢暖暖的天气,舒展一下蜷缩了一冬的筋骨外,就是喜欢各种野菜,因为那可以填满我瘪了好几个月的肚皮。
每当过完年,我们这些小孩子总喜欢往河边跑,尽管河里的冰一点没化,我们还是执着的跳着拉下柳条,努力地瞪着眼睛看一下是否泛出青色,但往往都是失望。
每当看到河水冲着碎冰一路欢唱着奔去,柳条的腰肢变得柔软且泛出淡淡的青色时,我和小伙伴们便会挎上柳条筐,带上剜菜刀,奔向麦田,去挖田里的长着细长叶子、叶面毛绒绒的疙瘩菜,以便犒劳一下吃了一冬天白菜的瘪肚子。这种野菜吃起来带着淡淡的清甜味,美味异常,它可以被用来做菜糊糊,也可以炒来吃。这算是一年里最早的野味了。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柳条由淡淡的青逐渐泛出嫩嫩的黄,我们便不再满足于那些疙瘩菜了,而是去向阳的北山坡里的土堰下去采野菊花芽。野菊花芽绝对算得上是山珍,透着一股浓浓的野菊花的芳香。每次去采野菊花,我总会想起娘用它烙的面饼的美味,当然如果哪一天识相的鸡们能一不小心磕破一只准备拿去换钱的鸡蛋就更好了,我就可以吃上绝对美味的野菊花芽烙鸡蛋了,就连一年中只有过年时才吃一次的排骨也不如它香。每想到这,馋嘴的我总是会把略带白色绒毛、淡绿色的芽放在嘴里使劲嚼。每当看到筐里的野菊花芽已经够一顿吃的了,我就会迫不及待的往家里跑,好尽快的吃上这鲜嫩浓香的野菊花芽。当然,我也不会忘记在回家的路上顺手捎上一把淡紫色的苦菜,好回去做放上黄豆的菜糊糊。就着野菊花芽饼吃玉米饼,喝着略带苦味的黄豆苦菜糊糊,啧!觉得那生活真是美好啊,总是天真的盼望:天天能如此该有多好啊!
柳条在暖洋洋的阳光下,逐渐长出一条毛绒绒的柳花时,野地里、山坡上、小河边的各种野菜都纷纷的钻了出来。那时的我们如辛勤的蜜蜂一般,不停地在野地和家之间穿梭,毫不客气的接受大自然的慷慨的馈赠。荠菜、薄荷芽、水芹菜、翻白草、灰灰菜、蓬蓬菜、青青菜、车前子、甜甜菜,还有许多叫不上名来的野菜变着花样的丰富了我们清苦生活的饭桌。荠菜豆腐水饺、薄荷芽饼、芝麻盐拌水芹菜、蒜泥拌灰灰菜、椒盐蓬蓬菜、翻白草青青菜甜甜菜菜豆腐、车前子糊糊,把我们瘪瘪的肚子撑得滚圆,也给我们清瘦的脸庞上多了一丝血色。那时贫穷的农村,最好过的莫过于四月份,辛勤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顺手捎上几把便会做出一顿简单却不失美味的饭食。
当布谷鸟带着单一的“布谷”声来临时,田野里已是一片葱茏茂盛了。这时的野地里更是到处是美味。核桃花加上韭菜再搀上几勺猪油,做成的玉米面和面二合一的菊花顶大包子,嫩杏叶做的菜窝窝头,嫩杨树叶做的饭团,还有清香的槐花做的面饼,都会是不是出现在饭桌上,把乡亲们从清苦的生活中暂时脱离出来。那时,大人们蹲在大门口一手拿着大包子,一手端着一只硕大的盛满野菜糊糊的粗瓷大碗绝对是让人羡慕的。
婉转的不知名的鸟鸣声在窗前不停响起,春天又来了,野菜已经遍地都是。时不时的也会收到父母从老家捎来的野菜,妻子总会做出许多美味。甚至去饭店吃饭也经常会遇见油炸疙瘩菜、芝麻盐拌水芹菜、苦菜蘸大酱、鸡蛋炒四芽(野菊花芽、薄荷芽、香椿芽、花椒芽),我却总也吃不出原来的那种美味。女儿更甚,一口不吃,只吃虾、鱼或排骨啥的。唉,此一时,彼一时,亦或许原本那也不是什么美味,不过那时生活太清苦罢了!
女儿仰起花朵一样的脸问我:“爸爸,你很爱吃这些野菜吗?我怎么不爱吃呢?”是啊,我爱吃吗?在那个年代,除了野菜可以那么无私慷慨的满足人们的碌碌饥肠,还有什么呢?我便笑着对她说:“爸爸原来爱吃,你不爱吃就不吃吧,爸爸希望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关于盼望的文章10:未知的盼望
文/道平常
我们始终向前走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知道,一生挚爱,回头太难。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隐身,就有多少爱隐藏!时间在手指间滑过,滴滴答答的闹铃声,是手机上按键的心,我们始终没有交谈,面对面也常常遗忘,如果世上没有手机,我们如何保持沉默?在人的世界里,泡的时间久了,就会出感情的。在菜的瓦罐里,泡的日子长了,就会变酸酸的。有一种味道,不叫吃醋,却决定了我们的口味。有阳光的日子,把心爱的东西拿来晒一晒,让别人知道,这世界可以分享的,除了温暖的阳光,还有共同的喜好。
车是一座移动的小房子,座位是一张小温床,打开车门,发现一扇窗,这个世界不太大,边走边看,边睡边忘。怕犯错误,你最好什么都不要说,如果你真的什么都不说,就没有人会去认识你,你失去的是一次害怕犯错而导致的最终错误。把兄弟当朋友,多一份敬重,把朋友当兄弟,多一份亲切。同学之间,有亲疏之分,亲的是一种聊不完的话题,疏的是一份总不安的气场。人只有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爱了自己不喜欢的人,才知道这世界令人难以忍受的,不是没有感情,而是你不愿付出。多愁不是因为善感,而是有些故事,从一开始,我们便追问结局,而结局总是引人注目。
人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你根本不用寻找,就遇见一生的至爱。电影与人生有什么不同?人生由我们主演,电影里我们永远是观众。发现相似之处的人,得到的安慰,使我们永保本色。意料之外的事,还是太多,信息不对称,我们怎么圆满!每一个路灯都相同,但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光芒。因为回不到过去,我们才走到了未来。因机器转动而制造的风,往往也吹得人晕头转向。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人觉得生活,特无聊,没意思,只因身边,少了一个,无理取闹的人。更多的精彩,需要更多的等待,更多的等待,需要更多的推荐,更名的推荐,只为进入你的视线,我的思念。眼泪不值钱,但是我们可以用它伤心,这就是价值。
瞎子说:“我的黑夜是黑夜,我的白天也是黑夜。”我们用心看世界,也在用心去生活,我们不怕跌倒,我们一直摸索着前进,我们的尽头没有光明,但我们一直相信,有开始就有渴望。别说路太难,只因心太烦,头上天很蓝,可以看一眼。未开的花,永远是害羞的,不曾相见,也止于相见。瞬间记住的,也在瞬间遗忘,感人的永远是念念不忘,尴尬的曾经是无处想起。闭一只眼看世界,留一颗心去生活,忽略的是不言自明,想念的是欲言又止。夏天的风,最好的在夜晚,还在江边,更在江雨欲来。夏天的风,最好的在夜晚,还在江边,更在江雨欲来。当你誉满天下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被全球通辑了。问候常常,如雨行云,不期而至,动感斯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以身相许。到来的,我们唯有长长的等待加未知的盼望,还有殷切地引领。在开学后的某一天,时间和地点都待定,我们就这样开始了解,似曾相识,又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我的人生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转变,不在这一秒,就在下一刻。
毕业,让熟悉的人都离开,开学,请陌生的人都到来。离开的,我们只有深深的祝福加淡淡的回忆,还有偶尔浅浅的思念,外添一种莫名的感伤。人生,失落如尘埃,一切落定,找不回。太小的失落找不回,找不回,才有一些幸福,幸福得有些难过,也是幸福不否认。我们的第一眼,可能会被外表所迷惑,这是形式主义。再看一眼,又看一眼呢,本质性的东西,是生活的最终所需,也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接受的结果。
这状态:“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鸡蛋***从哪里打破,不都是食物,你见过哪只鸡没有被人吃得只剩下骨头。人生***从哪里打破不是成长,无忧无虑是成长,饱经风霜也是成长。慢一点的生活,我就会看见,你离开到归来的身影,闪出一丝的喜悦。我觉得,学校应该开一门叫“姓名学”的课,那一定很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人记住,却常常叫不出别人的名字。每一个古董的背后,都有一个考古学家。
关于盼望的文章11:穿行秦岭画廊中
文/宋玉华
人们盼望了多年的宝汉高速公路――凤县坪坎至汉中段即将开通之际,县文联同汉坪高速公路指挥部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采风活动。
陕南的秋季有一个特点――阴雨连绵。陆续下了一月之久的霖雨天终于放晴了,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秋阳高照、天朗气清,好一个金秋艳阳天。我们一行十多人从留坝县城出发,到八里关上了汉坪高速公路,扑入视野的景象让人惊喜振奋:双向六车道宽阔平展的沥青路面在朝阳下油亮生辉,路两边和隔离带绿色的钢护栏与绿化带交相辉映,路中银亮洁白的分道线随平整的路面伸向远方。
宝汉高速公路汉坪段贯通于秦岭之南的褒河、西河河谷之间。穿越巍巍大秦岭的千山百流之中,路线大多沿古褒斜栈道行进。所不同的是古褒斜栈道顺河道蜿蜒而行,遇到陡峭山岩凿孔穿石条铺木为路,故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面巴蜀而扼秦川”之说。高速公路之所以能把城市间的距离缩短,是现代科技进步发展的产物。遇山打隧道,逢水架高桥。跨越山水中,贯通走直线。
沿途的旖旎风光吸引着同行的几位摄影爱好者在行进中边停边照相。我们来到西河口一棵四千多年的古银杏树处,站在跨西河的高架桥上,俯视这位从远古时代存活到现今的千岁老人,依然生机勃发,春夏繁茂的绿叶在深秋“满身披挂黄金甲”,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胸径达一丈多的主干四周,衍生出十多棵直径一二尺的新树来,人们赞誉它“子孙满堂”。前陕西省人大副主任、著名书法家白云腾拜谒这位老者后题词“神寿天滋”。留坝为保护这棵古树在四周修了护栏、亭廊、花坛,为它设置出一处景点,一年四季观赏瞻仰古树的游客纷至沓来。
高速路的修建与保护这棵古树还有一段插曲。那是2014年8月的一天,著名作家叶广芩来留坝采风,我们陪同她来到这里。叶广芩对这棵古银杏树肃然起敬,她虔诚地抚摸着树的身躯,为它精心拍照。当她看到树对面西河东北的山腰上推土机正在施工,他询问后得知,在建的宝汉高速公路跨西河的高架桥将从古树旁经过。此时,露出的树根A了叶广芩的脚,使她差点摔倒。作家若有所思,顿时联想到,这棵古树仿佛在向自己暗示,距树两丈处,日后要在这里掘进地面下数米浇筑桥墩,施工时难免伤及树根,于是,她给省交通厅厅长冯西宁打电话说;“正建的宝汉高速公路留坝县的西河口,生长着一棵四千多年的古银杏树,高架桥墩离古树只有十米左右,修桥时会伤坏树根,古树历经沧桑存活至今实属不易,千万不能损毁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冯厅长接电话不到半小时就回复电话说:“我已向设计部门提出,将尽量想法保护古树。”后来在修建西河大桥中,按原设计减少了两排桥墩,加大了桥梁的跨度与桥梁的厚度及桥梁的承载力,为此增加预算60多万元,使这棵古树毫发无损,依然枝繁叶茂,充满生机活力。
行走在新建的高速路上,我们看到沿途的护坡上、路两边今春新栽的松树、槐树、红叶李、冬青等树木已经成活,沿途的一些隔离带仍在继续绿化,工人正在植树种草栽花。隧道挖出的土石废渣堆放处,以及一些曾经的施工场地上,推土机正在推平填土,据了解已恢复耕地100多亩,现仍在继续恢复。一处处隧道里,工人在高架上正在安装太阳能路灯,隧道里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沿途的服务区也全部采用太阳能烧水照明,并建有废水净化装置,经处理排除的废水,达到了能直接饮用的标准。汉坪高速公路在修建中,真正做到了既要修好造福秦岭山区人民的致富路,又做到了竭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修成绿色生态环保路的目标。
行走在马道镇一段,只见一架大型摊铺机正在将100多度的柏油加碎石混合油浆从机器中流出,机器缓缓驶过路面,19米宽度的柏油路面一次铺成,铺油宽度可根据路面宽度调整。在汉坪高速路修建中,工程管理处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工艺,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进行技术创新,在隧道施工中采用智能数控型钢冷弯机,达到一次安装成形;台钻车多孔电钻掘进、用水压爆破法、负离子除尘法减少灰尘;隧道电缆沟槽采用一体式成形台车切割,桥面铺装推行横向精铣刨工艺;大力推行桥梁桥板整体式液压模板,气动凿毛设备凿毛;初支二衬养生台车、实现标养工地化、用智能喷淋养生等先进技术……这些先进工艺的使用,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又确保了施工安全与质量,才使石质坚硬、山体结构复杂多变的5.8千米的石门隧道、8.6千米的连城山隧道,以及几十座特大桥按计划时间顺利完成。褒河水库上一座260多米凌空飞架的银白大桥,连接着两端这两个隧道,减少了316国道从青桥驿到河东店的多半路程,这条路不愧为科技示范路。
2014年7月动工的88千米的汉坪段,原定2017年底竣工,在三年半的岁月里,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16个由天南地北标段汇聚来的工人弟兄们,远离亲人、日夜奋战,在数千人的智慧与汗水热血的浇筑中,终于如期完成这一宏伟工程。高速路即将开通,将缩短留坝到各地距离的民心所盼之际,笔者向为人民谋福祉的决策者,为祖国建设出力流汗的建设者致以诚挚的感谢,崇高的敬礼!
关于盼望的文章12:母亲的年
文/韩秋萍
在我们家,有两个人最盼望过年,一个是我的小侄女,一个是我的母亲。小侄女盼的是压岁钱,母亲盼的是天涯海角的子女都能回家过年。
母亲的年拌得很扎实。一过腊月二十,母亲就在厨房里忙个不停,杀鸡,炖肉,包包子,一刻也不闲着。母亲的大儿子在电话中说,他特别想吃母亲蒸的羊肉大包子,母亲就急忙忙地剥葱剁肉。父亲在一旁劝说母亲,离过年还有几天呢,你是不是做得太早了。母亲说,娃想吃,就得赶紧蒸好等着,说不上他一下子就回来站到咱们面前了,那个时候再做就来不及了。母亲知道他的大儿子不喜欢吃肥肉,她就将瘦肉一点一点的剔了出来,蒸了一大锅包子,存在院子里的一个大缸中。
母亲今年71岁了,除了皱纹、白发之外,从精神上几乎看不到她的衰老。她早上做家务,伺候父亲吃喝,傍晚跳广场舞。母亲总是凌晨五点起床,脚步蹬蹬的响个不停。她除将家中的鸡猫猪狗喂得胖乎乎之外,她还为每一个人服务,从中总结规律,逐步完善。比如父亲的鸡蛋奶粉必须在八点接到他手中,她小重孙子的烩面条是要在十点整吃的。而她本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但没有丝毫的抱怨,反而神采奕奕,像战场上的女兵一样谛听召唤。
正月初六,我准备和女儿返城。早晨,女儿无意间说起想吃一碗凉粉,结果被母亲听到了,她便溜下炕,说要给女儿做凉粉,要我们吃了再走。就在母亲为女儿烧火做凉粉的时候,天公偏不做美,瞬间便飘起了鹅毛大雪,母亲一时慌了神。她抬头看看天,又低头看看锅,凉粉还未出锅,母亲便不停地催促我们赶快动身,她说怕雪落下了,路滑不安全。那时,我明显感觉母亲老了,即使她多么表现的对生活充满热情,也无法掩饰她越来越小的胆气,她再也不是我那个风雨无阻“铁人”一样的母亲了。我的内心充满了伤感,我无法想象没有母亲的年我们该怎么过,我给母亲戴上了我给她买的一只玉镯子,做为新年的礼物。母亲欢喜不安,我隔窗望见,她偷偷地给女儿的书包里又塞了几百元钱。我就那样默默地看着她,如果她是一只老鸟,一定从窗户飞出飞入无数次,把所有好东西拿回来给自己的儿女,却不安于平白无故的受授子女们的一点点馈赠。
我回城后,母亲给我来了电话。她说听村上的老师说我出书了,她问我为什么不给她带两本。我说,你又不识字,要它干什么。她生气地说,不识字我也要。我给母亲寄了一套书回去,听父亲说母亲望而欣慕,没人的时候,她就指沾唾沫掀书页。她说这声音好听。
如果年是一只碗,母亲就是碗里的饭,有了这碗饭,我们的一生都不会虚空。
关于盼望的文章13:中秋随笔(上)
文/李瑞华
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月饼;长大后,依然盼望中秋节,但更多的是为品味那种怀着喜悦的心情分享着辛勤劳动收获的累累硕果,那种一家人团圆和谐的令人陶醉的家庭气氛。
一场秋雨一层凉,雨后的凉意让我感受秋天的临近,它真的来了。记忆是一幅画,是一幅滤尽浮华留住美好的画,我用时间和情感在描绘它,随着年龄的加增,这幅画也越来越清晰。四季的天空中我最喜欢秋天的清凉,所以我选择了秋天的天高云淡。
春去秋来,月残月满。月夜的光亮洒在街上,映着月饼商家们红色的帐逢,勾画出一份家的温馨,提醒人们又是一年中秋时,年年中秋,年年团圆,年年心中存着一个小小的圆,如十五的圆月高挂苍穹,为远在他乡的游子捎一份心的挂牵,母亲那舒展的脸颊被苍桑给霸占,父亲那壮实的身躯,被岁月给压弯,如西边那落下的残月。收割着时间。
秋是一个柔美的季节。没有春的恬静、夏的热烈、冬的冷傲,你是柔美的。在那荡漾的千层碧波里,承载着几多情思?如同一位江南的女子眼波里流动的柔情。秋水伊人,将这千年的痴怨也都化开了,化成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记忆。
秋是一个伤怀的季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秋天的雨总是让人伤怀的,秋天的心应该也是愁苦的吧!要不然怎么会在“愁”字的心上压一个秋呢?此刻,窗外,在这茫茫天地之间,又被这丝丝细雨连了起来,似乎有什么东西也被从那遥远的过去牵扯了出来,是什么呢?说不清楚,只是觉得心中一阵阵的失落。
秋是一个相思的季节。此时,那南国的红豆应该早已熟透了吧!“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望着窗外的雨,心中不知怎的却在默念着一个名字,意识便开始变得模糊,思绪不知飞到了那里,一幅幅似曾相识的画面在脑中闪现,或喜或悲,心跟着一阵抽搐,恍然若梦,思念就像是瘟疫一样,疯狂的蔓延,直到泛滥成灾。
秋是一个染泪的季节。有人曾说:秋天的雨是离人的泪,泪洒雨纷飞。雨还在倔强的下着,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的意思,看来这世间离散的人儿还真是不少呢,恍惚间不只是想起了谁,也有了想要给这场雨助助威势的冲动,是你吗?我有些不敢确定了,在那个秋雨绵绵的季节,我们早已成了不相关的陌路人了呀,你也说过我们只是彼此路过对方的过客,也只是一擦肩的缘分而已。
秋,我是爱你的,你曾给过我那么多的回忆,那些迷离的近乎不真实的回忆。也是一个秋天里,你我相遇,让我古井无波的心也曾泛起层层涟漪。是呀,那时的秋很美,你也很美,就那样轻易的沉醉于那时的一缕清风、一片落叶、一丝雨露、一声鸟鸣、一米阳光??????你也便成了我生命旅途中定格的最美的风景。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这个秋天已经过半,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月亮一天比一天圆了,可心却始终好像缺了一块,到底是丢在哪了呢?搜肠刮肚的想,可又怎么也想不起来,像是胸中憋着一口气,在身体里毫无目的的来回乱窜,费尽力气想要呼出,却又怎么也吐不出来,感觉身体是要炸开了似的,整个人也跟着有些慌乱的不知所措。
这场积蓄了许多天的雨,不知要下到什么时候才肯罢休了,看着那些飘忽不定的雨丝,身上感到些许瑟瑟的凉意,看来那些燥热的天气真的是已经走远了。
关于盼望的文章14:抓阄
文/赵子健
盼望已久的羊年如期而至,一只只小绵羊那毛茸茸的卷发好似是为了庆祝新春佳节特意而做的造型。
过大年既是对人们忙碌了一年的安慰,也是对来年美好前程的希翼,是中国最热闹最隆重的风俗,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情地享受这休闲愉悦的美好时光。
吃饺子、放烟花是庆祝人们团聚的大年俗,而各家也有各家不一样的小年俗,我家的小年俗就是年年雷打不动的特色节目“抓阄”。每年这个时候,爷爷都会准备很多几元、十几元、几十元的红包,让小辈来抓。无比疼爱我们的爷爷不偏不向,红包不但我们这些孙辈有份,我们的父母也有份,且每次爷爷都会设好几场让我们来抓。压岁钱是压岁钱,红包是红包,爷爷为的就是看我们玩得高兴。
如今已是一名大三学生的我,还经常会被爷爷紧紧攥着手给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过年的特殊意义对我来说,就是进一步加深我们爷孙之间的亲情。
关于盼望的文章15:杀年猪
文/守望2017
小时候,在农村,最盼望的是过年,只是兴奋;最爱看的是杀年猪,不知道害怕。
进了腊月,便天天念叨,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杀年猪。知道年还远,唱着说着,只为玩乐,心头上倒没那么急切。
喝过了腊八粥,心情就急迫起来。口中的叨叨碎也改变了内容——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好像已嗅到了香香的味道。
杀年猪,要早些时日。
腊月二十前后,嗷嗷的哀号,愤怒的尖叫,便满村子络绎不绝地响起来了,那就是岁尾年猪的最后祈祷。
那时农村杀年猪,绝对的原始小农经济时代,连正经八百的屠夫也不肯找。
那时,农人里也有多才多艺的,有会些杀猪劁猪的,不多,算是宝贝人材。因为此道干得尽是绝户事,大多人腻烦。腻烦的是杀猪这行当,猪肉还是要吃的,家里要杀猪了,便请人。
给姥姥家杀年猪的这个人,姓王,50多岁,也是姥爷家族里的外孙子,却管我叫小叔。进了院子,先去姥姥那儿,叫声老祖宗,再招呼其他人。满院子姥爷舅姨地乱叫一阵。谁都比他大,包括襁褓里的孩子,新鲜!
先前,我奇怪。姥姥告诉我,咱家辈分大,没啥奇怪的。由此,我也就知道了一个理儿,天大地大,不如辈儿大。铁证如山,一个50多岁的人,管我叫叔,我还没到上学年龄。
王大侄儿随身所带,三件东西。一把杀猪刀,尖尖的,薄薄的,亮亮的,看着让人胆寒;一根三尺多长的铁条,手指粗细,乌乌的发亮,无一斑锈痕,说叫通条;一块厚铁皮板,比小人书大些,卷圆一面,另一面是一道白刃,像刀似的,像刮山东大煎饼的镪子,也像现在大白工打大白的刮板。
年猪,头一天就不喂食了,一为省些粮菜,二为打理时干净些。
王大侄儿一来,猪圈里便有些骚动,那些猪似乎嗅到了他带来的死亡信息。待王大侄儿站到猪圈中时,猪便发狂地远躲他,越远越好,猪也通灵性。
大舅妈便端些猪食来,倒进食槽中。
猪是认吃不记打的,见吃,那点灵性就没了,顿时安静下来。就净往猪槽子那边观瞧了,倒是疑疑惑惑的。终于,诱惑战胜了疑惑,几个猪全跑来了,吃饭!甚至还有的哼唱起来,很快活。
王大侄儿一直没动,很淡定地站在那,脸上好像有些蔑视的神情。
正当猪得意忘形的时候,王大侄儿悄悄地靠了上去,身子只一动,一只手便薅住了那头年猪的一只后腿,都没看他那只手怎样伸出去的。与此同时,他那只手顺势往上一提一掀,那年猪便侧卧地上了。王大侄儿顺势用膝盖顶在猪的肚子上。旁边俩落忙的也冲上来,按住了猪头、猪蹄子。
一根细绳,随王大侄儿的两手摇晃,先是两后蹄聚一处,绕腾几下,缠紧,再前两蹄,如是。最后前后四足,拢一处,绑个结结实实。所谓四脚蜷蹄,就是这样。
年猪一直在号叫,凄厉而悠长,无奈而绝望,让人听得心抖。
一根杠子伸进四蹄里边,一声喊起,晃晃悠悠地,年猪被抬到院中的低案上。
年猪也无大力了,只是哼哼,口中尽是白沫,只管往外吐。猪侧卧着,脑袋探出了案头,有些下垂,脖项下面便展露出来。王大侄儿拍拍猪的喉咙处,嘴里念叨着,老猪老猪你莫怪,你本阳间一刀菜——噗哧一声,刀子便进了猪的喉咙下,直取了心脏。刀子拔出来时,那血猛的蹿一下箭儿,便汩汩而下,流落在下面的大盆里。
大盆里有些水,水里有些盐,可以防止猪血凝结。有人用两根秸秆,不停地搅,怕猪血凝出块儿来。一口猪的血,可以灌出好多血肠来,糟蹋不得。
年猪最后一声长号,便歇了气,甚至没蹬几下,去得很痛快。王大侄儿刀术好,可谓稳准狠三要件结合得完美无缺。猪落到他手中死,真算是幸福的。
记得当年老驴头,为反抗政府的猪头税,便自己偷偷杀猪。猪死得妥妥的了,可往滚水中一放,猪明白了,起身就跑,四处疯蹿,把老驴头和闺女春兰折腾够呛,只怪老驴头手艺太差。这样的杀猪匠,谁敢请。
王大侄儿给年猪松了绑,在年猪后脚处割个小口。把铁通条插进去,顺着猪皮下一阵乱捅,直捅到年猪的脖根下,为的是给年猪松皮。接下来,便捧起猪脚,嘴唇压着那小口子,给猪身上吹气。这活是杀猪的程序中,最累的一道。得要把猪吹得胀胀的,鼓鼓的,像个大大的皮球才行。为的是,给猪褪毛时,方便省力,快捷干净。
给猪吹气,最累,人要歇气的。歇气时,王大侄儿一边手紧紧地攥着那个进气的小口子,怕吹进去的气跑出来,一边大喘着气。如是十几次,才能把年猪吹鼓了,吹硬了。真是够累的。
年猪吹鼓了,大锅里的水也刚见滚,把年猪搭在锅边,往猪身上浇水。王大侄儿抄起那块刮板,迅速地在年猪身上刮来刮去,极有规律。年猪身上,便一条一条地露白。
这时候的水,不可以太热,太热,便伤了肉皮;也不能不热,不热,便刮不干净,有细毛遗落。尤其是猪头和四个蹄子,坑洼褶皱的,最难收拾。遗下的毛,凉了,再难清除,让人瞧着胳应。
王大侄儿褪的猪,白白胖胖,干干净净的,让人看了,觉得很顺眼。
接着,开膛破肚,将五脏下水倒入大盆中。再割下猪头,将整个年猪,分劈成两个拌子。王大侄儿便大功告成,去堂屋里喝茶歇气了。
照例,二两小酒,三两个炒菜,喝好吃好。再割上一条血脖,或软硬肋,穿上一截小麻绳,拎着,悠悠荡荡地,唱着小曲回家了。
王大侄儿厨艺也好,吃不得东家给炒的菜,讲究。便自己下厨,选自己可口的,弄上三两个。血脖那块肉,回去给全家人包顿酸菜饺子,皆大欢喜;软硬肋冻上,留着过年。
王大侄儿就这样给人家杀年猪,没有例外。他家,有好多年不杀年猪了。